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pdf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pdf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审计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审计的定义、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对象、审计的方法和程序等方面。

1.审计定义:审计是由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的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以判明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和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型,并出具审计报告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2.审计主体:审计关系中的审计人,即接受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的授权(或委托)而实施审计的主体。

3.审计客体:接受审计人审计的经济责任的承担者和履行者,即被审计单位。

4.审计对象:以各种资料反映的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是审计行为所指向和作用的承受体。

5.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三个阶段。

在审计准备阶段,需要明确审计任务、进行审前调查、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编制审计方案等;在审计实施阶段,需要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记录审计工作底稿等;在审计终结阶段,需要整理汇总审计证据、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编制审计报告等。

此外,还有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审计准则等也是审计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审计工作的人来说是必要的。

审计面试相关知识点总结

审计面试相关知识点总结

审计面试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审计基础知识1.审计的定义及目的审计是指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以确定其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一种专业活动。

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2.审计的类型按照审计范围和目标的不同,审计可以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部门或专业机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以保障企业内部管理的正常运作。

外部审计是由独立的专业审计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检查和评价,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3.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和指导原则,包括国际审计准则、国内审计准则和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工作的目标、范围、方法和程序,对审计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4.审计责任审计责任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当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包括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诚实信用、保密性和尽职审计等方面的责任。

二、审计方法和程序1.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按照事先确定的计划和方法进行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步骤,主要包括确定审计目标、收集审计证据、评价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等程序。

2.审计程序的确定审计程序的确定是审计工作的第一步,主要包括确定审计范围、确定审计目标、确定审计方法和程序、确定审计时间和预算等工作。

3.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记录、相关文件和资料等。

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审计程序和方法,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确定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4.形成审计意见审计人员根据收集和评价的审计证据,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整体评价,形成审计意见。

审计意见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等,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审计风险和控制1.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威胁和障碍,包括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误报、舞弊、管理层的不当行为等。

审计基础知识必背

审计基础知识必背

审计基础知识必背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审计基础知识那些事儿,这可真是超级重要的哦!
你说审计像不像一个侦探呀,在各种财务数据的海洋里寻找线索,找出那些隐藏的小秘密。

审计可不是随随便便看看就完事儿了的,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咱先说说审计证据吧。

这就好比是破案的线索,没有足够的证据,你怎么能下结论呢?审计人员得像个细心的猎人,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那些发票呀、合同呀、银行对账单呀,都是重要的证据呢!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那审计不就成了瞎猜了吗?
还有审计程序呀,这可是有一套一套的。

要检查这个,核对那个,可不能马虎。

就像你做饭一样,得一步一步来,少了哪一步都不行。

而且审计人员还得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出那些数据背后的故事。

再说说审计风险吧,这可不能小瞧了呀!就好像走路会摔跤一样,审计也可能会遇到风险。

可能是被审计单位故意隐瞒一些事情,也可能是审计人员自己没发现问题。

这时候就得格外小心了,不然出了错可就麻烦啦!
审计报告呢,就像是给被审计单位的一个成绩单。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得实事求是地写出来。

这可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呢,能不慎重吗?
哎呀呀,你说审计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它就像是一场和数字的战斗,审计人员就是勇敢的战士,要为了真相而战!咱平时过日子也得有点审计的精神呢,把自己的钱财管理得井井有条,别稀里糊涂的。

所以呀,大家可别小看了审计基础知识,这可是非常实用的呢!学会了这些,说不定哪天你就能发现一些小秘密哦!咱可得好好掌握这些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厉害!就这样,不多说了,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去吧!。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1.审计定义和目的: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系统性的、专业性的评价活动,旨在评估组织、系统、流程、程序或财务报表是否准确、可靠、合规。

2.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的过程。

审计程序包括计划审计、收集证据、评估证据、编制报告等步骤。

3.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抽样误差、证据不充分、内部控制缺陷等。

4. 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后所编制的一份书面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审计发现、审计建议等。

5.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设立的审计部门对组织内部的管理、运营、风险管理等进行审计;外部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对组织的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进行审计。

6.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是指组织对可能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的过程;内部控制是组织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内部监控等。

- 1 -。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审计是指对某一主体的财务、业务或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核查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审计,可以提供独立、客观的意见,增加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为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审计的基本概念、类型、过程和作用,以及审计师的职责和技能要求。

一、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是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估的一种专业活动。

它旨在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风险管理水平,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

审计的目标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

二、审计的类型根据审计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审计可以分为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和合规审计。

财务审计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身组织的一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工具,旨在评估和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合规审计是对企业的合规性进行评估,包括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三、审计的过程审计的过程包括计划、执行、报告和跟踪。

首先,审计师需要与被审计方达成共识,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时间表,并制定审计计划。

然后,审计师进行实地调查和核查,收集证据,评估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审计师将编写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和建议。

最后,审计师要跟踪审计结果的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四、审计的作用审计对于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审计报告是他们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增加对企业的信任和信心。

对于管理层和内部控制人员来说,审计可以发现问题和风险,提供改进的建议,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对于监管机构和公众来说,审计可以监督和检查企业的合规性和透明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五、审计师的职责和技能要求审计师是执行审计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独立的判断能力。

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和纠正错误和违规行为、编写审计报告等。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一、审计概述1.1 什么是审计?1.2 审计的目的和重要性1.3 审计的主要类型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2.1 内部审计的定义和职责2.2 外部审计的定义和职责2.3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异同三、审计流程3.1 审计计划的制定3.2 审计程序的实施3.3 审计调查和取证3.4 审计结果的汇报和分析四、审计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4.1 相关法律法规4.2 审计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五、常见审计问题和处理方法5.1 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5.2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风险控制5.3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完善性5.4 数据的完整性和保护六、现代审计的趋势和挑战6.1 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应用6.2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6.3 全球化对审计的影响6.4 大数据时代的审计挑战七、审计的价值和意义7.1 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建议7.2 增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信心7.3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经营八、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审计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首先,我们介绍了审计的概念、目的和重要性,明确了审计的主要类型。

其次,我们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它们的定义、职责以及异同之处。

然后,我们详细解析了审计流程,包括审计计划制定、审计程序实施、审计调查和取证,以及审计结果的汇报和分析。

接着,我们介绍了审计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提醒审计师在实践中应遵守相关规定。

在常见审计问题和处理方法一节,我们讨论了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公允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风险控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完善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和保护。

随后,我们对现代审计的趋势和挑战进行了阐述,重点关注了数据分析在审计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全球化对审计的影响,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审计挑战。

最后,我们总结了审计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审计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建议、增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信心,以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经营。

审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审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审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一、审计概念和定义审计是一个独立的专业活动,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为客户提供信心和建议。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认财务报告是否真实,公正,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审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和标准,以确保其独立性和专业性。

二、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师在履行职责时需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保持独立性,保护客户的利益,维护行业声誉。

关键的审计职业道德包括诚实、保密、独立性、专业判断和尊重客户。

三、审计准则与标准审计准则是审计过程中的指导原则,是审计员应当遵循的标准化要求。

审计标准则是对审计过程中执行操作的规定和限制。

审计准则和标准旨在确保审计过程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四、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过程是按照一定程序与方法对客户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的过程。

审计程序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证据收集和分析等环节。

审计方法主要包括检查、确认、计算和比较等操作。

五、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员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向客户提供的正式书面报告,总结了审计过程的主要结论和发现。

审计报告需要清晰明了地表达审计意见,向利益相关方提供有关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合规性的评价。

六、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组织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旨在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过程中要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确定其对财务报告真实性的保障程度。

七、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审计员无法准确评估财务报告真实性的各种风险因素。

审计员需要了解和评估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八、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审计员在审计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用于支持审计意见的形成。

审计证据可以是文书形式、口头陈述、计算结果、观察等多种形式,审计员需要依据证据做出判断和评价。

九、审计技能与素质审计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会计、财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审计员还需要具备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高效完成和质量保障。

审计专业有关知识点总结

审计专业有关知识点总结

审计专业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审计基础知识1. 审计的定义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对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财务会计报表和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审查、检验和核证,发表审计意见的一种专业活动。

2. 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约定俗成的、普遍适用的审计规则和要求,它是审计活动的基本依据。

审计准则包括国际审计准则(ISA)、国家审计准则和行业审计准则等。

3. 审计的目的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审查,以保证其真实、准确和完整,从而提高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的信任。

4. 审计的特点审计具有客观性、独立性、专业性、保密性和法律效力等特点。

二、内部控制1. 内部控制的定义及作用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保障资产负债表的真实和准确,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运营活动和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以及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和实施的包括组织形式、政策制度、管理权限分离等各种控制措施和程序。

2. 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大要素。

3. 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价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过程,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

4. 内部控制的完善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三、审计程序1. 审计程序的定义审计程序是审计师根据审计对象的特点,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的方法和步骤。

2. 审计程序的内容审计程序包括收集资料和信息、检查证据和原始凭证、进行比对和核实、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结论和发表意见等内容。

3. 审计程序的实施审计师应结合审计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审计程序,确保审计的全面和准确。

4. 审计程序的总结审计程序的总结是审计工作的收尾工作,审计师需要对审计程序进行总结和整理,形成审计报告。

四、审计报告1. 审计报告的内容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基本情况、审计意见、审计师的责任、审计师的声明等内容。

审计基础知识

审计基础知识

第一章总论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于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一)审计定义的相关问题1审计的主体是审计人,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统称为专职机构和人员。

只有专职机构和人员所从事的审查活动才称为审计。

2审计的客体是被审计人,包括各级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

3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4从事审计活动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审计法、财政法规、经济法规、审计法规及其他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

5审计的总目标是评价受托经济责任。

审计的预期目标是审查、确认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6审计的职能对审计客体和审计对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

7审计的目的是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

8审计的性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三方关系人审计关系人是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的相互有责任关系的三方面的当事人,即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或授权)人。

况,并提出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

济责任进行审计。

人去经营管理时,为了维护其利益,就要委托(或授权)审计人对被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加以审计监督。

(三)审计的基本特征其中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包括机构独立、人员独立、工作独立、经济独立。

二、审计的对象和目的(一)审计对象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基本建设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团体;有国有资产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全民所有制与其他所有制联营企业等;在接受委托的条件下,被指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外资企业等。

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包括三项:一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二是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及其有关经营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三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学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解析

审计学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解析

审计学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解析1. 审计的最基本职能是()A. 经济监督B. 经济评价C. 经济鉴证D. 经济核算答案:A解析: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职能,其中经济监督是最基本的职能。

2. 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A.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B. 生产发展的需要C. 会计发展的需要D. 管理的现代化答案:A解析: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3.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 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B. 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C.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D. 遵守《公司法》的需要答案:B解析: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4.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共同构成了审计的监督体系。

其中,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以下()方面是基本相似的。

A. 审计所依据的准则B. 审计要实现的目标C. 对内部审计的利用D. 审计中取证的权限答案:C解析: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都可以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

5. 审计按目的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A. 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B.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C. 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D. 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答案:A解析:审计按目的和内容分为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

6.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实施销货业务的截止测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A. 年底应收账款的真实性B. 是否存在过多的销货折扣C. 销货业务的入账时间是否正确D. 销货退回是否已经核准答案:C解析:截止测试的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记录归属期是否正确。

7. 下列各项中,预防员工贪污、挪用销货款的最有效的方法是()A. 记录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人员不得兼任出纳B. 收取顾客支票与收取顾客现金由不同人员担任C. 请顾客将货款直接汇入公司所指定的银行账户D. 公司收到顾客支票后立即寄送收据给顾客答案:C解析:让顾客直接将货款汇入指定银行账户,减少了员工接触现金的机会,能有效预防员工贪污、挪用销货款。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重点章节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重点章节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重点章节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对公司财务状况、业务运作及内部控制的评估和检查。

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审计相关的几个重要章节。

一、审计基础知识审计的基础知识包括审计的定义、目的和原则等。

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评价活动,旨在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有关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的意见。

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检查,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加用户对财务报表的信任。

审计的原则包括独立性、专业判断、审慎性等。

二、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事务性测试、分析程序和测试性程序等。

事务性测试是审计人员对特定交易或账目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

分析程序是审计人员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测试性程序是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检查和验证,对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进行测试,以确定其准确性。

三、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有效性。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五个要素。

控制环境是指组织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层的行为态度。

风险评估是指组织对内外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控制活动是指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建立的各种控制措施。

信息与沟通是指组织内外部信息的及时、准确和适当的传递。

监督是指组织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

四、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的结果,发表的意见和结论。

审计报告主要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结果和审计意见等内容。

审计报告应当清晰明确,语句通顺,确保读者能够清楚理解审计人员的意见和结论。

五、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审计风险主要包括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和抽样风险等。

控制风险是指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导致审计人员无法准确发现和评估风险。

审计基础必学知识点

审计基础必学知识点

审计基础必学知识点- 审计的定义和目的审计是指专业人士对一个企业、组织或个人的会计记录、财务报表和财务业绩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提供独立、客观的意见,以增加对审计对象的信任度和可靠性。

- 审计的类型审计可以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由组织内部的审计部门或委员会进行,其目的是评估和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以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效果。

外部审计由独立的专业审计师或审计事务所进行,其目的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以确定其是否真实、准确和合规。

- 审计程序与步骤审计程序是根据审计目标和计划所设计的一系列具体操作步骤。

一般来说,审计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确定审计的对象、时间范围和审计目标。

2. 筹备工作:收集和准备审计所需的文件、记录和信息。

3. 风险评估:评估审计对象的风险和可能的错误或欺诈行为。

4. 审计证据的收集:通过采用观察、访谈、文件审阅等方法,收集、分析和评估与审计对象相关的证据。

5. 审计证据的评价:评价和判断收集到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可靠性和相关性。

6. 确定审计调整事项和提出意见:根据审计发现,确定可能存在的财务报表调整事项,并提出审计意见。

- 审计的职业道德要求审计师需要遵守一系列职业道德要求,包括独立性、保密性、专业行为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保护公众利益,确保审计的公正和可靠性。

- 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审计报告是审计师向审计对象提供的审计结论和意见的正式文件。

一般来说,审计报告包括审计目的和范围、审计方法和依据、审计结论和意见等内容。

审计报告通常采用特定的格式和标准,以确保其准确和易于理解。

以上是审计基础必学的一些知识点,对于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审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汇总

审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汇总

审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汇总一、审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审计(Audit)是指对一个实体,特别是财务报表、业务活动、制度和程序等进行独立的、客观的评价和验证的过程。

审计具有检查、验证、鉴定等功能,其目的在于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审计报告,评价被审计对象的质量、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审计的类型1. 财务审计财务审计是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验证,以确定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2. 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是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运作程序、内部控制等进行全面的审核,以评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3. 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对企业的绩效目标、绩效评价体系、绩效核算等进行审核,以评估企业的绩效水平和业绩。

三、审计的流程1. 策划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需要确定审计的范围、目标和计划,并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法。

2. 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验证,以得出审计结论。

3. 报告阶段在报告阶段,审计人员将审计结果整理成报告,明确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并向相关利益相关方做出说明。

四、审计的原则1. 独立性原则审计应当由独立的审计人员进行,不受被审计对象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干预和影响。

2. 客观性原则审计的结论和意见应当客观、真实、公正,不受主观偏见和外部压力的影响。

3. 洞察力原则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较强的洞察力,能够深入了解被审计对象的业务活动和风险。

五、审计的意义和作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维护企业的财务健康。

•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和管理效率,防范和发现经济犯罪行为。

•为企业的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六、总结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对企业的发展和持续经营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审计的定义、类型、流程、原则以及意义和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审计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审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审计能力和水平,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经营提供有力支持。

履行审计岗位职责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

履行审计岗位职责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

履行审计岗位职责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具备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才能够在审计工作中游刃有余,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本文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履行审计岗位职责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

一、财会基础知识财会基础知识是审计工作的基础。

审计师需要对会计学、财务管理等方面有所了解,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

在审计过程中,会涉及到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内容,所以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十分重要。

另外,审计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税法知识,因为税务问题往往也是审计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二、审计准则和规范审计准则和规范是审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具备严谨的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审计师需要深入了解国家和行业的审计准则和规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确保在审计工作中做到合规和规范。

三、风险管理知识审计工作中,风险管理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风险识别和管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判断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另外,审计师还需要了解风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确保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四、信息技术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审计工作中也逐渐融入了信息技术知识。

审计师需要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审计软件进行工作。

还需要了解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总结回顾履行审计岗位职责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财会基础知识、审计准则和规范、风险管理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知识。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审计师在工作中做到规范、准确和可信,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作为审计师,不仅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还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增强判断和分析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审计师而言,专业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

除了基础知识,审计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客户和团队有效地沟通和协作,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

审计基础知识总结

审计基础知识总结

审计基础知识总结审计基础知识总结1. 什么是审计?审计是指对一个组织、机构或个人的财务、运营和管理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审计的目的是确定这些实体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要求,是否有适当的财务和内部控制制度,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2. 审计的类型- 外部审计:由独立的注册审计师(CPA)或审计机构进行,对组织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可靠。

- 内部审计:由组织内部的审计员或内部审计团队进行,评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运营效率等方面。

- 合规审计:主要检查组织是否遵守法规、政策和行业标准等要求。

- 绩效审计:对组织的绩效目标、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估进行审查,以提供对改进的建议。

3. 审计的步骤- 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计划,收集相关信息,并编制审计工作程序。

- 实施阶段:根据审计程序进行实地调查、文件审查和数据分析等工作,以收集证据和进行评估。

- 报告阶段:总结审计结果,并向相关方提供审计报告,包括发现的问题、建议的改进措施和其他关键信息。

- 后续措施:跟踪审计建议的实施情况,并在必要时提供相关支持和指导。

4. 审计的基本原则- 独立性:审计师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实体,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 保密性:审计师必须严守被审计实体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

- 证据:审计师需要收集和分析能够支持其结论和意见的充分、适当的证据。

- 专业判断:审计师需要基于专业知识和判断力,评估被审计实体的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 审计文件:审计师需要记录和归档相关的审计工作、观察、结论和意见,以备日后参考和审核。

5. 审计的重要性- 监督机制:审计可以检验和验证组织的财务信息和管理过程,防止欺诈和违法行为。

- 提供信心:审计结果可以增强对组织的财务报表和信息的信任,提高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信心。

- 改进管理:审计结果可以为组织建议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提高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 遵守法规:审计可以确保组织遵守相关法规、政策和行业标准。

2023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大纲: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2023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大纲: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2023年中级审计师考试大纲:审计相关基础知识科目一审计相关基础知识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一、概论(一)国民收入核算1.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及其相互关系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3.熟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二)国民收入决定1.掌握IS-LM模型2.掌握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3.熟悉收入—支出模型4.了解储蓄与投资恒等式(三)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2.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财政政策分析(一)财政学的一般原理1.掌握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2.掌握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3.熟悉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4.了解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二)财政收入和支出1.掌握财政收入的分类2.掌握税收的分类及运用3.掌握债务收入的分类及运用4.掌握非税收入的分类及运用5.掌握财政支出的功能分类6.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7.熟悉财政收入的规模和影响因素8.熟悉影响和确定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9.了解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以及如何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三)财政政策分析1.掌握财政政策的类型2.掌握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3.掌握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4.熟悉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及其运作机理三、货币政策分析(一)货币制度1.掌握货币乘数的应用2.掌握货币创造及原理(二)金融体系1.掌握金融市场的要素、类型和功能2.掌握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和作用3.熟悉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三)货币政策分析1.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原理与运用2.掌握宏观金融风险管理和微观金融风险管理3.熟悉金融风险管理体制和一般程序4.了解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与冲突(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1.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2.熟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四、开放经济中的宏观政策分析(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1.掌握国际贸易理论2.熟悉我国主要贸易政策(二)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1.掌握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2.掌握汇率的内涵3.掌握汇率决定机制4.熟悉汇率制度5.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三)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掌握开放经济中的总供给、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均衡2.熟悉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配合第二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一、财务管理基础(一)财务管理概述1.掌握财务活动的过程2.掌握财务管理的内容3.掌握财务管理的职能4.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5.熟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二)货币时间价值1.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与应用2.掌握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与运用3.掌握年金的类型及终值和现值的计算与运用(三)投资风险报酬1.掌握投资风险与报酬及其关系2.掌握单项投资风险报酬率的计算与运用3.掌握投资组合的风险类型4.熟悉投资组合风险报酬率和必要报酬率的计算与运用二、财务战略和预算(一)财务战略1.掌握财务战略的特征与类型2.了解企业财务战略的规划(二)经营预算1.掌握经营预算的构成2.掌握增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3.掌握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4.掌握定期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5.掌握经营预算的编制(三)财务预算1.掌握财务预算的构成2.熟悉预算现金流量表的编制3.了解预算利润表的编制4.了解预算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三、投资决策管理(一)资本成本1.掌握资本成本的作用2.掌握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与运用3.熟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与运用(二)投资现金流量1.掌握债券投资现金流量的计算与运用2.掌握股票投资现金流量的估计方法3.熟悉项目投资现金流量的计算与运用(三)证券投资决策1.掌握债券和股票投资的估值方法与运用2.掌握债券和股票投资的风险3.熟悉债券和股票投资收益率的计算与运用(四)项目投资决策1.掌握项目投资决策的非折现方法和折现方法2.了解具体情况下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应用四、筹资决策管理(一)长期筹资方式1.掌握股权性筹资各类方式的内容、分类和优缺点2.掌握债权性筹资各类方式的内容、分类和优缺点3.熟悉可转换债券筹资和认股权证筹资4.了解股票发行定价的定价基础和实际定价方式5.了解债券发行与价格决策(二)杠杆原理1.掌握成本习性、边际贡献与息税前利润2.熟悉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联合杠杆系数的计算与运用3.了解杠杆原理与风险的关系(三)资本结构决策1.熟悉资本结构决策的意义2.熟悉影响资本结构的定性因素3.熟悉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与运用五、营运资本管理(一)资产组合与筹资组合1.掌握资产组合策略与筹资组合策略2.了解资产组合与筹资组合及其影响因素(二)流动资产管理1.掌握现金持有目的与现金管理目标2.掌握应收账款的功能、成本与管理目标3.熟悉信用政策的内容及其财务评价4.熟悉存货的成本与经济订货批量(三)流动负债管理1.掌握各类短期银行借款2.掌握商业信用的形式、管理的内容和筹资的优缺点3.了解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和优缺点六、利润及其分配管理(一)利润管理掌握利润构成的内容(二)非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1.掌握利润分配项目2.熟悉利润分配的基本程序3.了解利润分配的原则(三)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1.掌握利润分配的特点2.掌握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3.掌握股利政策的类型与应用4.掌握股利支付方式5.熟悉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6.熟悉股利发放程序七、财务分析与绩效评价(一)财务比率分析掌握财务比率分析方法与应用(二)财务趋势和综合分析1.掌握财务趋势分析方法与应用2.熟悉财务综合分析方法与应用第三部分企业财务会计一、概论(一)会计目标和会计要素1.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2.了解会计目标(二)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1.掌握会计基本假设2.掌握会计基础(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四)会计计量掌握会计计量属性(五)会计等式掌握会计等式(六)政府会计1.掌握政府会计主体2.掌握政府财务会计要素3.熟悉政府会计核算体系、目标及一般要求4.熟悉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5.熟悉政府预算会计要素6.熟悉政府财务报告7.了解政府决算报告二、流动资产(一)货币资金1.掌握现金日常收支管理的内容2.掌握银行存款的核对3.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4.熟悉银行结算方式的种类5.了解库存现金的使用范围和限额6.了解银行存款开户的管理(二)交易性金融资产1.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核算2.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收到股利、利息的核算3.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4.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的核算(三)应收及预付款项1.掌握应收票据的核算2.掌握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和核算3.掌握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4.掌握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四)存货1.掌握存货成本的确定2.掌握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3.掌握存货的期末计价4.掌握存货的清查三、非流动资产(一)固定资产1.掌握固定资产的特征和分类2.掌握固定资产的取得3.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和计算方法4.掌握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5.掌握固定资产的减值6.掌握固定资产的处置7.掌握固定资产的清查(二)无形资产1.掌握无形资产的特征和分类2.掌握无形资产的取得3.掌握无形资产的摊销4.掌握无形资产的减值5.掌握无形资产的处置(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掌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核算(四)债权投资1.掌握债权投资的取得和收益2.掌握债权投资的到期3.熟悉债权投资的减值(五)长期股权投资1.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2.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3.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4.熟悉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5.熟悉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四、负债(一)短期借款1.掌握短期借款的核算2.了解短期借款的特点(二)应付及预收款项1.掌握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的核算2.掌握合同负债及预收账款的核算3.熟悉其他应付款的核算(三)应付职工薪酬1.掌握短期薪酬的核算2.掌握离职后福利的核算3.掌握辞退福利的核算4.熟悉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核算(四)应交税费1.掌握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核算2.掌握应交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的核算3.熟悉其他应交税费的核算4.熟悉小规模纳税人简易计税方法(五)长期借款1.掌握长期借款取得和偿还的核算2.掌握长期借款的借款费用的核算3.了解长期借款的具体内涵(六)应付债券掌握应付债券的核算(七)长期应付款项1.掌握租赁负债的核算2.掌握长期应付款的核算3.了解专项应付款的核算五、所有者权益(一)实收资本(或股本)1.掌握实收资本(或股本)的核算2.熟悉企业组织形式对实收资本(或股本)核算的影响3.了解其他权益工具的核算(二)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1.掌握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核算2.掌握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3.了解其他资本公积的核算(三)留存收益掌握留存收益的核算六、收入、费用及利润(一)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1.掌握收入的内涵和分类2.掌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3.掌握费用的范围4.掌握费用的确认标准5.掌握利润的构成6.熟悉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二)利润总额的形成1.掌握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核算2.掌握税金及附加的核算3.掌握期间费用的核算4.掌握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5.掌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核算6.掌握投资收益的核算7.掌握资产处置收益的核算8.掌握其他收益的核算9.掌握营业外收支的核算10.熟悉本年利润的结转11.了解综合收益的核算(三)所得税费用1.掌握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2.掌握所得税费用的构成3.掌握暂时性差异的确定4.熟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七、财务报告(一)财务报告概述了解财务报告的结构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二)资产负债表1.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结构2.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三)利润表1.掌握利润表的结构2.熟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1.熟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构成2.熟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五)现金流量表1.熟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和现金流量的分类2.熟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六)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1.熟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具体内涵2.熟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主要内容3.熟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账务处理方法4.熟悉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主要内容(七)财务报表附注1.熟悉财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2.熟悉会计政策变更的主要内容3.熟悉会计估计变更的主要内容4.熟悉前期差错更正的主要内容(八)合并财务报表1.掌握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2.熟悉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3.熟悉合并利润表的编制方法4.了解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5.了解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6.了解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原则和一般程序7.了解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前期准备事项第四部分法律一、法律基础(一)法律的基本内涵1.掌握法的本质特征2.掌握法律价值和法律理念3.掌握我国的法律渊源4.熟悉我国的主要法律部门(二)法律关系与法律事实1.掌握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素2.熟悉法律事实及其种类(三)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1.熟悉法律制定的程序2.了解法律实施二、宪法(一)宪法概述1.掌握宪法效力2.熟悉宪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3.熟悉宪法制定、修改、解释和合宪性审查(二)国家的基本制度1.掌握国家性质2.熟悉国家形式(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2.掌握公民的基本义务(四)国家机构1.熟悉国家机构概述2.了解国家机构的组成三、民法总则(一)民法概述1.熟悉民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2.了解民法的法律渊源和分类(二)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1.掌握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2.熟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分类(三)民事法律行为与法律责任1.掌握民事法律行为及其生效要件2.掌握无效民事法律行为3.熟悉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4.熟悉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不生效力的法律后果5.熟悉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四)代理1.掌握代理的内涵和特征2.熟悉代理的分类3.熟悉无权代理(五)诉讼时效和期间1.掌握诉讼时效和期间的计算2.了解诉讼时效和期间的基本原理四、审计法(一)审计法概述1.掌握审计监督的原则2.熟悉审计法与宪法的关系3.熟悉审计法律关系4.了解审计法的内涵及渊源(二)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1.掌握我国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2.掌握审计管辖、确定审计管辖权的原则及审计管辖权的转移(三)审计程序掌握审计程序的具体规定(四)法律责任熟悉审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的主要内容五、行政法(一)行政法概述1.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熟悉行政法和行政行为的内涵与特征(二)行政处罚法1.掌握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2.掌握行政处罚的决定和执行3.熟悉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4.了解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三)行政复议法1.掌握行政复议的范围2.掌握行政复议申请和受理3.熟悉行政复议决定4.了解行政复议的特征和原则(四)行政诉讼法1.掌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2.熟悉行政诉讼的特征和特有原则3.熟悉行政诉讼管辖4.了解行政诉讼的起诉、受理、审理和判决六、公司法(一)公司法概述1.掌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和区别2.掌握公司的设立条件、方式和程序3.掌握公司的注册资本及股东出资4.熟悉公司对外投资和担保5.熟悉股东的权利和义务6.熟悉公司的财务会计(二)有限责任公司1.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2.熟悉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三)股份有限公司1.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2.熟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四)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1.熟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2.熟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五)公司合并、分立、减资、增资、解散和清算1.熟悉公司的减资和增资2.了解公司的合并与分立3.了解公司的解散和清算七、财政法和预算法(一)财政法概述熟悉财政法的特征和体系(二)国有资产法1.掌握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2.掌握国有资产评估管理(三)预算法1.掌握预算法的基本原则2.掌握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3.熟悉决算的编制和审批4.熟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八、税法(一)税法概述1.掌握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2.掌握税款征收的主要内容、方式和保障措施3.熟悉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的法律责任4.了解现行主要税种和分税制5.了解税务检查的具体范围(二)增值税1.掌握增值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2.熟悉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纳税期限3.了解增值税的税率与征收率4.了解增值税的计算5.了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三)消费税1.掌握消费税的纳税人2.掌握消费税的税目和计税依据3.了解消费税的税率和计算4.了解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四)企业所得税1.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与征税对象2.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3.了解企业所得税的计算4.了解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九、票据法和证券法(一)票据法1.掌握票据行为、票据权利和票据抗辩2.掌握汇票的特征及其分类3.掌握本票和支票的相关运用4.熟悉票据的作用和种类5.熟悉违反票据法的法律责任6.了解票据和票据法及其特征(二)证券法1.掌握证券公开发行的条件和程序2.熟悉证券交易的一般规定、证券上市规则和禁止的交易行为3.熟悉信息披露的类型与要求4.了解证券法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5.了解违反证券法的法律责任十、证据法(一)证据法的基本理论1.熟悉证据、证据法的内涵2.熟悉证据法的基本原则3.了解证据制度(二)证据及证明力1.掌握证据的种类和分类2.熟悉证据的证明力3.熟悉证据的收集、保全与审查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相关基础知识
审计是一种评估和验证组织或个人财务状况、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和
合规性的过程。

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及确保组织或个人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审计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审计的类型
1.内部审计: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进行的审计,旨在评估和改善组织的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

2.外部审计:由独立的审计师或审计公司进行的审计,旨在评估和验证组织或个人的财务报告和合规性。

3.合规审计:旨在评估组织或个人是否遵守相关法规、政策和规定。

二、审计的过程
1.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的目标、范围、时间表和资源需求。

2.评估阶段:评估组织或个人的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确定审计的重点和风险。

3.测试阶段: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以验证财务报告和业务流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发现阶段:汇总审计结果,发现问题和不符合之处,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5.报告阶段:编写审计报告,向组织或个人提供审计结论和建议。

三、审计的标准
1.财务报告准确性:审计师必须验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2.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师必须评估组织或个人的内部控制,以确保业务流程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3.合规性:审计师必须评估组织或个人是否遵守相关法规、政策和规定,以确保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四、审计师的职责
1.独立性:审计师必须保持独立性,不受组织或个人的影响和干扰。

2.专业性:审计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评估和验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合规性。

3.保密性:审计师必须保护组织或个人的机密信息,不得泄露或滥用。

五、审计的意义
1.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信心。

2.评估和改善组织或个人的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效益。

3.确保组织或个人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降低风险和损失。

总之,审计是一项重要的评估和验证工作,对于组织或个人的财务状况、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和合规性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师必须具备专
业知识和技能,保持独立性和保密性,以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