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函数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函数基础练习题及答案1. 题目:已知函数 f(x) 的定义域为实数集 R,当 x>0 时,f(x) = 2x+ 1,求函数 f(x) 的值域。
解答:由题可知,函数 f(x) 在定义域 x>0 的范围内,值为 2x + 1。
要求函数 f(x) 的值域,即求出所有可能的函数值。
由于定义域为实数集 R,函数 f(x) 的值域也应为实数集 R。
因此,函数 f(x) 的值域为实数集 R。
2. 题目:已知函数 g(x) 的定义域为实数集 R,当x≥0 时,g(x) = x^2 + 3x,求函数 g(x) 的零点。
解答:零点指的是函数的函数值等于零的点。
要求函数 g(x) 的零点,即求出满足 g(x) = 0 的 x 值。
由题可知,函数 g(x) 在定义域x≥0 的范围内,值为 x^2 + 3x。
所以可以得到以下方程:x^2 + 3x = 0化简方程可得:x(x + 3) = 0得到两个解:x = 0 或 x = -3所以函数 g(x) 的零点为 x = 0 或 x = -3。
3. 题目:已知函数 h(x) 的定义域为实数集 R,当 x<0 时,h(x) = |x|,求函数 h(x) 的对称轴。
解答:对称轴指的是函数图像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要求函数 h(x) 的对称轴,可以观察绝对值函数的特点。
当 x<0 时,函数 h(x) 的值为 |x|,即取 x 的绝对值。
由于绝对值函数的图像关于 y 轴对称,所以函数 h(x) 的对称轴应为 y 轴,即 x=0。
所以函数 h(x) 的对称轴为 x = 0。
4. 题目:已知函数 k(x) 的定义域为实数集 R,当 x>0 时,k(x) = 2x,求函数 k(x) 的单调递增区间。
解答:单调递增区间指的是函数在该区间上函数值逐渐增加的区间。
要求函数 k(x) 的单调递增区间,可以观察函数的性质。
由题可知,函数 k(x) 在定义域 x>0 的范围内,值为 2x。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基础测试题(1)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基础测试题(1)一、选择题1.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 的任何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所以B 正确.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函数图象的概念.解题关键在于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x 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4=,BC 6=,当直角三角板MPN 的直角顶点P 在BC 边上移动时,直角边MP 始终经过点A ,设直角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PN 与CD 相交于点Q.BP x =,CQ 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设BP =x ,CQ =y ,则AP 2=42+x 2,PQ 2=(6-x )2+y 2,AQ 2=(4-y )2+62; ∵△APQ 为直角三角形,∴AP 2+PQ 2=AQ 2,即42+x 2+(6-x )2+y 2=(4-y )2+62,化简得:y =−14x 2+32x 整理得:y=−14(x −3)2+94 根据函数关系式可看出D 中的函数图象与之对应.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变化时,两线段对应的变化关系,重点是找出等量关系,即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3.如图,在ABC ∆中,90C =o ∠,30B ∠=o ,10AB cm =,P Q 、两点同时从点A 分别出发,点P 以2/cm s 的速度,沿A B C →→运动,点Q 以1/cm s 的速度,沿A C B →→运动,相遇后停止,这一过程中,若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PQ y =,则y 与时间t 的关系大致图像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当05t ≤≤、5t >时两种情况,分别表示出PQ 的长y 与t 的关系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在ABC ∆中,90C =o ∠,30B ∠=o ,AB=10,∴AC=5, 12AC AB =, I. 当05t ≤≤时,P 在AB 上,Q 在AC 上,由题意可得:2AP t =,AQ t =,依题意得:12AQ AP =, 又∵A A ∠=∠∴APQ ABC V :V , ∴90AQP C ∠=∠=︒则3PQ t =,II.当5t >,P 、Q 在BC 上,由题意可得:P 走过的路程是2t ,Q 走过的路程是t , ∴15533PQ t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正确理解PQ 长与时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并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关键.4.已知圆锥的侧面积是8πcm 2,若圆锥底面半径为R (cm ),母线长为l (cm ),则R 关于l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扇形面积公式列出关系式,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判断即可.【详解】 解:由题意得,12×2πR×l =8π, 则R =8lπ,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圆锥的计算、函数图象,掌握圆锥的圆锥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说法:①函数6y x =-x 的取值范围是6x >;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⑤计算92|-的结果为7:⑥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1227理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答即可.【详解】解:①函数6y x =-x 的取值范围是6x ≥;故错误;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故正确;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⑤计算9的结果为1;故错误;⑥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故错误; 122723333==是无理数;故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所示,菱形ABCD 中,直线l ⊥边AB ,并从点A 出发向右平移,设直线l 在菱形ABCD 内部截得的线段EF 的长为y ,平移距离x =AF ,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菱形ABCD 的面积为( )A .3B 3C .3D .3【答案】C【解析】【分析】 将图1和图2结合起来分析,分别得出直线l 过点D ,B 和C 时对应的x 值和y 值,从而得出菱形的边长和高,从而得其面积.【详解】解:由图2可知,当直线l 过点D 时,x =AF =a ,菱形ABCD 的高等于线段EF 的长,此时y =EF 3;直线l 向右平移直到点F 过点B 时,y 3;当直线l 过点C 时,x =a +2,y =0∴菱形的边长为a +2﹣a =2∴当点E 与点D 重合时,由勾股定理得a 2+23)=4∴a =1 3∴菱形的面积为3故选:C .【点睛】本题是动点函数图象问题,将图形的运动与函数图象结合起来分析,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7.如图,在ABC ∆中,AB AC =,MN 是边BC 上一条运动的线段(点M 不与点B 重合,点N 不与点C 重合),且12MN BC =,MD BC ⊥交AB 于点D ,NE BC ⊥交AC 于点E ,在MN 从左至右的运动过程中,设BM x =,BMD ∆的面积减去CNE ∆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设a =12BC ,∠B =∠C =α,求出CN 、DM 、EN 的长度,利用y =S △BMD −S △CNE ,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a =12BC ,∠B =∠C =α,则MN =a , ∴CN =BC−MN−BM =2a−a−x =a−x ,DM =BM·tanB =x·tanα,EN =CN•tanC =(a−x )·tanα, ∴y =S △BMD −S △CNE =12(BM·DM−CN·EN )=()()221tan tan 222x a x a tan x a ααα⋅⎡⎤⋅-⋅=⎣⎦--, ∵2a tan α⋅为常数, ∴上述函数图象为一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图形面积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8.小丽早上步行去车站然后坐车去学校,下列能近似的刻画她离学校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上学,可得离学校的距离越来越小,根据开始步行,可得距离变化慢,后来坐车,可得距离变化快.【详解】解:A、距离越来越大,选项错误;B、距离越来越小,但前后变化快慢一样,选项错误;C、距离越来越大,选项错误;D、距离越来越小,且距离先变化慢,后变化快,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观察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是解题关键.9.在同一条道路上,甲车从A地到B地,乙车从B地到A地,乙先出发,图中的折线段表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B.甲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C.甲出发0.5小时后两车相遇D.甲到B地比乙到A地早112小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象横坐标可得,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正确,不合题意;B.∵乙先出发,0.5小时,两车相距(100﹣70)km,∴乙车的速度为:60km/h,故乙行驶全程所用时间为:=(小时),由最后时间为1.75小时,可得乙先到到达A地,故甲车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1.75﹣0.5=1.25(小时),故甲车的速度为:100÷1.25 =80(km/h),故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C.由以上所求可得,甲出发0.5小时后行驶距离为:40km,乙车行驶的距离为:60km,40+60=100,故两车相遇,故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由以上所求可得,乙到A地比甲到B地早:1.75﹣=(小时),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函数的图象.10.父亲节当天,学校“文苑”栏登出了某同学回忆父亲的小诗:“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和学子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轴t表示离家的时间,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像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正确理解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同辞家门赴车站,父亲和学子的函数图象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一样,当学子离开车站出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父亲离开车站回家,离家越来越近.故选B.【点睛】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11.某工厂加工一批零件,为了提高工人工作积极性,工厂规定每名工人每天薪金如下:生产的零件不超过a件,则每件3元,超过a件,超过部分每件b元,如图是一名工人一天获得薪金y(元)与其生产的件数x(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则下列结论错误的()A.a=20B.b=4C.若工人甲一天获得薪金180元,则他共生产45件.D.人乙一天生产40(件),则他获得薪金140元【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求得a、b的值,从而可以判断选项A和B是否正确,根据C和D的数据可以分别计算出题目中对应的数据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由题意和图象可得,a=60÷3=20,故选项A正确,b=(140−60)÷(40−20)=80÷20=4,故选项B正确,若工人甲一天获得薪金180元,则他共生产:20+180602030504-=+=(件),故选项C错误;由图象可知,工人乙一天生产40(件),他获得的薪金为:140元,故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2.如图甲,在四边形ABCD中,AD//BC,∠C=90°动点P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点D运动.到达点D即停止,若E、F分别是AP、BP的中点,设CP=x,△PEF的面积为y,且y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线段AB长为()A.22B.23C.25D.26【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S△PEF=14S△ABP,由图像可以看出当x为最大值CD=4时,S△PEF=2,可求出AD=4,当x为0时,S△PEF=3,可求出BC=6;过点A作AG⊥BC于点G,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解.【详解】解:∵E、F分别为AP、BP的中点,∴EF∥AB,EF=12 AB,∴S△PEF=14S△ABP,根据图像可以看出x的最大值为4,∴CD=4,∵当P在D点时,△PEF的面积为2,∴S△ABP=2×4=8,即S△ABD=8,∴AD=24ABDSV=284⨯=4,当点P在C点时,S△PEF=3,∴S△ABP=3×4=12,即S△ABC=12,∴BC=24ABCSV=2124⨯=6,过点A作AG⊥BC于点G,∴∠AGC=90°,∵AD∥BC,∴∠ADC+∠BCD=180°,∵∠BCD=90°,∴∠ADC=180°-90°=90°,∴四边形AGCD是矩形,∴CG=AD=4,AG=CD=4,∴BG=BC-CG=6-4=2,∴AB=2242=2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的函数问题,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13.一辆慢车从甲地匀速行驶至乙地,一辆快车同时从乙地出发匀速行驶至甲地,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相距1200千米B.快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C.慢车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D.快车到达甲地时,慢车距离乙地100千米【答案】C【解析】【分析】(1)由图象容易得出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2)由题意得出慢车速度为60010=60(千米/小时);设快车速度为x千米/小时,由图象得出方程60×4+4x=600,解方程即可;(3)求出快车到达的时间和慢车行驶的路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由图象得: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故选项A错;(2)由题意得:慢车总用时10小时,∴慢车速度为:60010=60(千米/小时);设快车速度为x千米/小时,由图象得:60×4+4x=600,解得:x=90,∴快车速度为90千米/小时,慢车速度为60千米/小时;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3)快车到达甲地所用时间:60020903小时,慢车所走路程:60×203=400千米,此时慢车距离乙地距离:600-400=200千米,故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函数图象. 解题关键点:从图象获取信息,由行程问题基本关系列出算式.14.如图,两块完全重合的正方形纸片,如果上面的一块绕正方形的中心O逆时针0°~90°的旋转,那么旋转时露出的△ABC的面积(S)随着旋转角度(n)的变化而变化,下面表示S与n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注意分析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而不一定要通过求解析式来解决.【详解】旋转时露出的△ABC的面积(S)随着旋转角度(n)的变化由小到大再变小.故选B.【点睛】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关键要仔细观察.15.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沿同一条路到B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骑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①他们都骑行了20km;②乙在途中停留了0.5h;③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④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作出判断.由图可获取的信息是:他们都骑行了20km;乙在途中停留了0.5h;相遇后,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所以甲比乙早0.5小时到达目的地,所以(1)(2)正确.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点评: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16.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除去小正方形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部分),那么S与t的大致图象应为()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速度为v,由于v分为三个阶段,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成穿入大正方形,=⨯-⨯=-≤.S vt vt vt2214(1)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22113S=⨯-⨯=,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22(11)3(1)S vt vt vt =⨯-⨯-=+≤,∴符合变化趋势的是A 和C ,但C 中面积减小太多不符合实际情况,∴只有A 中的符合实际情况.故选A .17.甲乙两同学同时从400m 环形跑道上的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6/m s ,乙的速度为4/m s ,设经过xs 后,跑道上两人的距离(较短部分)为ym ,则y 与x 0300x ≤≤之间的关系可用图像表示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向而行,二人的速度差为642/m s -=,二人间的最长距离为200,最短距离为0,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二人速度差为642/m s -=,100秒时,二人相距2×100=200米,200秒时,二人相距2×200=400米,较短部分的长度为0,300秒时,二人相距2×300=600米,即甲超过乙600-400=200米.∴()201004002(100200)2400(200300)x x y x x x x ⎧≤≤⎪=-<≤⎨⎪-<≤⎩,函数图象均为线段,只有C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18.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 地到B 地匀速前进,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20km .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 (km),甲出发后的时间为t (h),甲、乙前进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是4km/hB .乙的速度是10km/hC .乙比甲晚出发1hD .甲比乙晚到B 地3h【答案】C【解析】甲的速度是:20÷4=5km/h ;乙的速度是:20÷1=20km/h ; 由图象知,甲出发1小时后乙才出发,乙到2小时后甲才到,故选C .19.如图1,点F 从菱形ABCD 的项点A 出发,沿A -D -B 以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 .图2是点F 运动时,△FBC 的面积y (m 2)随时间x (s)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 的值为( )A .5B .2C .52D .5【答案】C【解析】【分析】 过点D 作DE BC ⊥于点E 由图象可知,点F 由点A 到点D 用时为as ,FBC ∆的面积为2acm .求出DE=2,再由图像得5BD =BE=1,再在DEC Rt △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过点D 作DE BC ⊥于点E由图象可知,点F 由点A 到点D 用时为as ,FBC ∆的面积为2acm .AD BC a ∴== ∴12DE AD a =g 2DE ∴=由图像得,当点F 从D 到B 时,用5s5BD ∴=Rt DBE V 中, 2222(5)21BE BD DE =-=-=∵四边形ABCD 是菱形,1EC a ∴=-,DC a =DEC Rt △中,2222(1)a a =+-解得52a =故选: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菱形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要注意函数图象变化与动点位置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关键根据图像关键点确定菱形的相关数据.20.已知:在ABC ∆中, 10,BC BC =边上的高5h =,点E 在边AB 上,过点E 作//EF BC 交AC 边于点F .点D 为BC 上一点,连接DE DF 、.设点E 到BC 的距离为x ,则DEF ∆的面积S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D.【答案】D【解析】【分析】判断出△AEF和△ABC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出EF,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表示出S与x的关系式,然后得到大致图象选择即可.【详解】解:∵EF∥BC,∴△AEF∽△ABC,∴55EF x BC-=,∴EF=55x-•10=10-2x,∴S=12(10-2x)•x=-x2+5x=-(x-52)2+254,∴S与x的关系式为S=-(x-52)2+254(0<x<5),纵观各选项,只有D选项图象符合.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动点问题函数图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函数y=的定义域是【答案】x<3.【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求解.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3-x>0,解得:x<3.【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x≠3【解析】根据分母不能为0,可得:3-x≠0,所以x≠3故答案为:x≠3【考点】函数自变量.3.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答案】C.【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故选C.【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4.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且x≠1B.x≤2且x≠1C.x≠1D.x≤﹣2【答案】A.【解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由题意得,x+2≥0且x﹣1≠0,解得x≥﹣2且x≠1.故选A.【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5.如图,在△ABC中,AB=AC,tan∠B=2, BC=3. 边AB上一动点M从点B出发沿B→A运动,动点N从点B出发沿B→C→A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射线MN与射线BC交于点E,且夹角始终保持45°. 设BE=x, MN=y,则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D.【答案】D.【解析】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点N在边BC时,点E N重合,如图1,此时.过点M作MG⊥BC于点G,∵∠MNG=45°,∴MG=GN=.∵tan∠B=2,∴BG=.∴,即.②当点N在BC延长线上时,如图2,此时.过点M作MG⊥BC于点G,过点N作NF⊥BC于点F,过点N作NH⊥MG于点H,设NE=a,∵∠MEG=45°,HN∥BC,∴MH=HN=,NF=FE=,MG=GE=. ∵AB=AC,tan∠B=2,∴tan∠NCF="2." ∴FC=.又∵tan∠B=2,∴BG=.∵BC=BG+GF+FC,GF=HN,∴.∴FE=,BG=.∴,即.综上所述,y与x的函数关系为.故选D.【考点】1.双动点问题;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4.锐角三角函数定义;5.分类思想的应用.6.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均是整数的点称为整点,例如点(-1,4)是一个整点.直线y=-x+4与两坐标轴围成△AOB,点P是△AOB的边及其内部的整点,则点P落在以O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内的概率为 .【答案】【解析】由点P是△AOB的边及其内部的整点,通过分析可知,则点P为(0,0),(1,0),(2,0),(3,0),(4,0),(0,1),(1,1),(2,1),(3,1),(0,2),(1,2),(2,2),(0,3),(1,3),(0,4)共15个整点.又点P落在以O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内的点为(0,0),(1,0),(2,0),(0,1),(1,1),(2,1),(0,2),(1,2),(2,2)共9个整点.∴概率为即【考点】1.函数的性质;2.概率.8.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0B.x≠C.x≥0且x≠D.一切实数【答案】C【解析】∵x≥0且2x-1≠0∴x≥0且x≠.9.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1.【解析】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试题解析:根据题意知:1-x≥0,解得:x≤1.考点:1.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10.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x≤2.【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不等式求解.试题解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得2-x≥0,解得x≤2.考点: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1.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且x≠1。
中考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中考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练习题(带答案)一、单选题1.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与所挂的物体的质量x(kg)之间有下面的关系:x/kg 0 1 2 3 4 5 y/cm1010.51111.51212.5A .x 与y 都是变量,且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B .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 cmC .物体质量每增加1 kg ,弹簧长度y 增加0.5 cmD .所挂物体质量为7 kg 时,弹簧长度为13.5 cm2.若矩形的面积为125,则矩形的长y 关于宽x(x >0)的函数关系式为( )A .y =125xB .y =512xC .y =12x 5D .y =5x 123.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向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 ℎ 与时间 t 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4.小刚从家去学校,先匀速步行到车站,等了几分钟后坐上了公交车,公交车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学校,小刚从家到学校行驶路程s(m)与时间t(min)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D.5.若代数式√x−1x−2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且x≠2B.x≥1C.x≠2D.x≥1且x≠26.等腰三角形ABC中,AB=CB=5,AC=8,P为AC边上一动点,PQ⊥AC,PQ与△ABC的腰交于点Q,连结CQ,设AP为x,△CPQ的面积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7.若直线y=kx上每一点都能在直线y=−6x上找到关于x轴对称的点,则它的解析式是()A.y=6x B.y=16x C.y=−6x D.y=−1 6x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cm,动点M自A点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自A点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3cm的速度运动,到达B点时运动同时停止.设△AMN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秒),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B.C.D.9.函数y=√2−x+1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且x≠−1 C.x⩾2D.x⩾2且x≠−110.在下列四个图形中,能作为y是x的函数的图象的是()A.B.C.D.11.如图,小磊老师从甲地去往10千米的乙地,开始以一定的速度行驶,之后由于道路维修,速度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过了维修道路后又变为原来的速度到达乙地.设小磊老师行驶的时间为x(分钟),行驶的路程为y(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则小磊老师从甲地到达乙地所用的时间是()A.15分钟B.20分钟C.25分钟D.30分钟12.下列图象中,y是x的函数的是()A.B.C.D.二、填空题1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D(AB>AD)放置在第一象限,且AB∥x轴,直线y=−x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被平行四边形截得的线段长度l与直线在x轴上平移的距离m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 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折线B−C−D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几种说法:①货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②轿车与货车相遇时,货车恰好从甲地出发了3. 9小时;③若轿车到达乙地后,马上沿原路以CD段速度返回,则轿车从乙地出发317小时再次与货车相遇;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填写序号)15.某商城为促进同一款衣服的销量,当同一个人购买件数达到一定数目的时候,超过的件数,每件打8折,现任意挑选5个顾客的消费情况制定表格,其中x表示购买件数,y表示消费金额,根据表格数据请写出一个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x(件)23456y(元)10015020024028016.函数y=2√x−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7.甲、乙两个车间接到加工一批零件的任务,从开始加工到完成这项任务共用了9天.其间,乙车间在加工2天后停止加工,引入新设备后继续加工,直到与甲车间同时完成这项任务为止,设甲、乙两个车间各自加工零件总数y(单位:件)与加时间x(单位:天)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由工厂统计数据可知,甲车间与乙车间加工零件总数之差z(单位:件)与加时间x(单位:天)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1)图中m的值是;(2)第天时,甲、乙两个车间加工零件总数相同.18.如图,△O的半径为5,点P在△O上,点A在△O内,且PA=3,过点A作AP的垂线交△O于点B,C.设PB= x ,PC=y,则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三、综合题19.某旅客携带xkg的行李乘飞机,登机前,旅客可选择托运或快递行李,托运费y1(元)与行李重量xkg的对应关系由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图象确定,下表列出了快递费y2(元)与行李重量xkg的对应关系.行李的重量xkg快递费不超过1kg10元超过1kg但不超过5kg的部分3元/kg超过5kg但不超过15kg的部分5元/kg(1)如果旅客选择单托运,求可携带的免费行李的最大重量为多少kg?(2)如果旅客选择快递,当1<x≤15时,直接写出快递费y2(元)与行李的重量x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某旅客携带25kg的行李,设托运mkg行李(10≤m<24,m为正整数),剩下的行李选择快递,当m为何值时,总费用y的值最小?并求出其最小值是多少元?20.小明一家利用元旦三天驾车到某景点旅游.小汽车出发前油箱有油36L,行驶,若干小时后,途中在加油站加油若干升,油箱中余油量Q(L)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汽车行驶小时后加油,中途加油升;(2)求加油前邮箱余油量Q与行驶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3)如果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耗油量速度不变,加油站距景点300km,车速为80km/h,要到达目的地,油箱中的油是否够用请说明理由.21.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萝卜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萝卜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降价前他每千克萝卜出售的价格是多少?(2)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萝卜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萝卜?22.某景区今年对门票价格进行动态管理.节假日期间,10人以下(包括10人)不打折,10人以上超过10人的部分打折;非节假日期间全部打折.设游客为x人,非节假日门票费用y1(元)及节假日门票费用y2(元)与游客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不打折的门票价格;(2)求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导游小王5月2日(五一假日)带A旅游团,5月8日(非节假日)带B旅游团到该景区旅游,两团共计50人,两次共付门票费用3040元,求A、B两个旅游团各多少人?(温馨提示:节假日的折扣与非节假日的折扣不同)23.在“世界读书日”这周的周末,小张同学上午8时从家里出发,步行到公园锻炼了一段时间后以相同的速度步行到图书馆看书,看完书后直接回到了家里,如图是他离家的距离s(米)与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张同学家离公园的距离是多少米?锻炼身体用了多少分钟?在图书馆看了多少分钟的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用了多少分钟?(2)图书馆离小张同学的家多少米?(3)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24.甲、乙两车早上从A城车站出发匀速前往B城车站,在整个行程中,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s与时间t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1)A,B两城之间距离是多少?(2)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乙车出发多长时间追上甲车?(4)从乙车出发后到甲车到达B城车站这一时间段,在何时间点两车相距40km?参考答案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8 14.【答案】①②③15.【答案】{y =50x(0≤x ≤4)y =40x +40(x >4)16.【答案】x >1 17.【答案】(1)770(2)818.【答案】y =30x19.【答案】(1)解:设托运费y 1(元)与行李重量xkg 的函数关系式为y 1=kx+b将(30,300)、(50,900)代入y 1=kx+b , {30k +b =30050k +b =900 ,解得: {k =30b =−600 ∴托运费y 1(元)与行李质量xkg 的函数关系式为y 1=30x ﹣600. 当y 1=30x ﹣600=0时,x =20.答:可携带的免费行李的最大重量为20kg . (2)解:根据题意得:当0<x≤1时,y 2=10; 当1<x≤5时,y 2=10+3(x ﹣1)=3x+7;当5<x≤15时,y 2=10+3×(5﹣1)+5(x ﹣5)=5x ﹣3.综上所述:快递费y 2(元)与行李重量xkg 的函数关系式为y 2= {10(0<x ≤1)3x +7(1<x ≤5)5x −3(5<x ≤15) .(3)解:当10≤m <20时,5<25﹣m≤15∴y =y 1+y 2=0+5×(25﹣m)﹣3=﹣5m+122. ∵10≤m <20 ∴22<y≤72;当20≤m <24时,1<25﹣m≤5∴y =y 1+y 2=30m ﹣600+3×(25﹣m)+7=27m ﹣518. ∵20≤m <24 ∴22≤y <130.综上可知:当m =20时,总费用y 的值最小,最小值为22.答:当托运20kg 、快递5kg 行李时,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为22元.20.【答案】(1)3;24(2)解:设直线解析式为Q=kt+b ,把(0,36)和(3,6)代入得: {3k +b =6b =36解得 {k =−10b =36 ∴Q=-10t+36,(0≤t≤3);(3)解:根据题意,每小时耗油量为10升 ∵加油站到景点用时间为:300÷80=3.75(小时) ∴需要的油量为:3.75×10=37.5升>30升 故不够用.21.【答案】(1)解:设降价前每千克萝卜价格为k 元则农民手中钱y 与所售萝卜千克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5 ∵当x=30时,y=20 ∴20=30k+5 解得k=0.5.答:降价前每千克萝卜价格为0.5元. (2)解:(26-20)÷0.4=15 15+30=45kg.所以一共带了45kg 萝卜.22.【答案】(1)解: 800÷10=80 (元 / 人)答:不打折的门票价格是80元 / 人; (2)解:设 y 1=10k 解得: k =48 ∴y 1=48x当0⩽x⩽10时,设y2=80x 当x>10时,设y2=mx+b则{10m+b=80020m+b=1440解得:m=64∴y2=64x+160∴y2={80x(0⩽x⩽10)64x+160(x>10);(3)解:设A旅游团x人,则B旅游团(50−x)人若0⩽x⩽10,则80x+48(50−x)=3040解得:x=20,与x⩽10不相符若x>10,则64x+160+48(50−x)=3040解得:x=30,与x>10相符,50−30=20(人)答:A旅游团30人,B旅游团20人.23.【答案】(1)解:观察图象得:小张同学8时离开家,8:10到达公园,小张同学家离公园的距离是500米∵小张同学8:10到达公园,9:10离开公园∴小张同学锻炼身体用了60分钟∵小张同学9:30到达图书馆,11:40离开图书馆∴小张同学在图书馆看了130分钟的书∵小张同学11:40离开图书馆,12时回到家∴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用了20分钟∴小张同学家离公园的距离是500米,锻炼身体用了60分钟,在图书馆看了130分钟的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用了20分钟;(2)解:∵小张同学8时离开家,8:10到达公园,距离500米,用时10分钟∴小张同学从家到公园的速度为500÷10=50(米/分)∵步行到公园锻炼了一段时间后以相同的速度步行到图书馆着书∴小张同学从公园到图书馆的速度为50米/分∵小张同学9:10离开公园,9:30到达图书馆∴公园离图书馆的距离为:50×20=1000(米)∴图书馆离小张同学的家的距离为:1000+500=1500(米)∴图书馆离小张同学的家1500米;(3)解:∵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到家的距离为1500米,即1.5千米,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用了20分钟,即时13小时 ∴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的速度是:1.5÷13=4.5千米/时 ∴小张同学从图书馆回到家里的速度是4.5千米/时.24.【答案】(1)解:由图象可知A 、B 两城之间距离是300千米;(2)解: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 3005=60(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 3003=100(千米/小时) ∴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60千米/小时和100千米/小时;(3)解:设乙车出发x 小时追上甲车由题意:60(x+1)=100x解得:x =1.5∴乙车出发1.5小时追上甲车;(4)解:设乙车出发后到甲车到达B 城车站这一段时间内,甲车与乙车相距40千米时甲车行驶了m 小时①当甲车在乙车前时得:60m ﹣100(m ﹣1)=40解得:m =1.5此时是上午6:30;②当甲车在乙车后面时100(m ﹣1)﹣60m =40解得:m =3.5此时是上午8:30;③当乙车到达B 城后300﹣60m =40解得:m = 133此时是上午9:20.∴分别在上午6:30,8:30,9:20这三个时间点两车相距40千米.。
经典初中函数试题及答案
经典初中函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函数中,哪一个是一次函数?A. \( y = 2x + 3 \)B. \( y = x^2 \)C. \( y = \frac{1}{x} \)D. \( y = 3 \)答案:A2. 函数 \( y = 3x - 2 \) 的图像经过第几象限?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答案:C3. 抛物线 \( y = x^2 - 4x + 3 \) 的顶点坐标是?A. (2, 1)B. (-2, 1)C. (2, -1)D. (-2, -1)答案:A二、填空题4. 函数 \( y = 4x + 5 \) 的斜率是____。
答案:45. 函数 \( y = -\frac{1}{2}x + 3 \) 与 \( y = 2x - 4 \) 的交点坐标为____。
答案:(2, 1)三、解答题6. 已知函数 \( y = 2x + 1 \),求当 \( x = 3 \) 时的函数值。
答案:当 \( x = 3 \) 时,\( y = 2 \times 3 + 1 = 7 \)。
7. 已知函数 \( y = x^2 - 6x + 9 \),求该函数的最小值。
答案:函数 \( y = x^2 - 6x + 9 \) 可以写成 \( y = (x - 3)^2 \) 的形式,因此它的最小值为 0,当 \( x = 3 \) 时取得。
四、应用题8. 一个物体从地面以 20 米/秒的初速度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达到最高点所需的时间。
答案:物体向上运动的方程为 \( y = 20t - 5t^2 \),其中 \( t \) 为时间,\( y \) 为高度。
当物体达到最高点时,\( y' = 0 \),即\( 20 - 10t = 0 \),解得 \( t = 2 \) 秒。
9. 一个水池的底部有一个出水口,当水池的水深为 3 米时,水以每秒 2 立方米的速率流出。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基础测试题含答案(1)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基础测试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A ,B 两地相距60km ,甲、乙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图2中的1l ,2l 分别表示甲、乙离B 地的距离y (km )与甲出发后所用的时间x (h )的函数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为20km/hB .甲和乙同时出发C .甲出发1.4h 时与乙相遇D .乙出发3.5h 时到达A 地【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即可得出甲的速度;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根据两条线段的交点即可得出相遇的时间;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 时到达A 地.【详解】解:A .甲的速度为:60÷2=30,故A 错误;B .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故B 错误;C .设1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11y k x b =+,所以:1116020b k b =⎧⎨+=⎩, 解得113060k b =-⎧⎨=⎩ 即1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3060y x =-+;设2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222y k x b =+,所以:22220.503.560k b k b +=⎧⎨+=⎩, 解得 222010k b =⎧⎨=-⎩ 即2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22010y x =-,所以:30602010y x y x =-+⎧⎨=-⎩, 解得 1.418x y =⎧⎨=⎩ ∴点A 的实际意义是在甲出发1.4小时时,甲乙两车相遇,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 时到达A 地,故D 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4=,BC 6=,当直角三角板MPN 的直角顶点P 在BC 边上移动时,直角边MP 始终经过点A ,设直角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PN 与CD 相交于点Q.BP x =,CQ 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设BP =x ,CQ =y ,则AP 2=42+x 2,PQ 2=(6-x )2+y 2,AQ 2=(4-y )2+62; ∵△APQ 为直角三角形,∴AP 2+PQ 2=AQ 2,即42+x 2+(6-x )2+y 2=(4-y )2+62,化简得:y =−14x 2+32x 整理得:y=−14(x −3)2+94 根据函数关系式可看出D 中的函数图象与之对应.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变化时,两线段对应的变化关系,重点是找出等量关系,即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3.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 的任何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故D 正确. 故选D .4.函数7y x =- ) A .7x >B .7x ≠C .7x ≤D .7x ≥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可得.【详解】 函数7y x =-70x -≥,所以7x ≤.故选:C【点睛】考核知识点:自变量求值范围.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5.若A(﹣3,y 1)、B(0,y 2)、C(2,y 3)为二次函数y =(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2<y 1<y 3C .y 3<y 1<y 2D .y 1<y 3<y 2 【答案】B【解析】【分析】把三个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分别计算出则y 1、y 2、y 3的值,然后进行大小比较.【详解】解:∵A (﹣3,y 1)、B (0,y 2)、C (2,y 3)为二次函数y =(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y 1=(﹣3+1)2+1=5,y 2=(0+1)2+1=2,y 3=(2+1)2+1=10,∴y 2<y 1<y 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函数值大小的问题,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代入法是解题的关键.6.父亲节当天,学校“文苑”栏登出了某同学回忆父亲的小诗:“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 表示父亲和学子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轴t表示离家的时间,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像是() A.B.C.D.【答案】B【解析】【分析】正确理解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同辞家门赴车站,父亲和学子的函数图象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一样,当学子离开车站出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父亲离开车站回家,离家越来越近.故选B.【点睛】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7.圆周长公式C=2πR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π、R是变量,2为常量B.C、R为变量,2、π为常量C.R为变量,2、π、C为常量D.C为变量,2、π、R为常量【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变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量,常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不发生变化的量,可得答案.【详解】解:在圆周长公式C=2πR中,2、π是常量,C,R是变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常量与变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变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量,常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不发生变化的量,注意π是常量.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动点P从点D出发,沿折线D→C→B作匀速运动,则△APD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分类讨论:当点D在DC上运动时,DP=x,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APD=x,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0<x≤2;当点P在CB上运动时,S△APD为定值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2<x≤4,然后根据两个解析式对各选项中的图象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当点D在DC上运动时,DP=x,所以S△APD=12AD•DP=12•2•x=x(0<x≤2);当点P在CB上运动时,如图,PC=x﹣4,所以S△APD=12AD•DC=12•2•2=2(2<x≤4).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函数的知识、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9.李明骑车上学,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进,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下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时间,于是加快了车速.如用s表示李明离家的距离,t为时间.在下面给出的表示s与t的关系图中,符合上述情况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先弄清题意,再分析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详解】∵停下修车时,路程没变化,观察图象,A、B、D的路程始终都在变化,故错误;C、修车是的路程没变化,故C正确;故选:C.【点睛】考核知识点:函数的图象.理解题意看懂图是关键.10.某生物小组观察一植物生长,得到的植物高度y(单位:厘米)与观察时间x(单位:天)的关系,并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AC是线段,直线CD平行于x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从开始观察时起,50天后该植物停止长高;②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为165y x=+;③第40天,该植物的高度为14厘米;④该植物最高为15厘米.A.①②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①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知50天后植物的高度不变,也就是停止长高;②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k≠0),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线段的解析式,③把x=40代入②的结论进行计算即可得解;④把x=50代入②的结论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CD∥x轴,∴从第50天开始植物的高度不变,故①的说法正确;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k≠0),∵经过点A(0,6),B(30,12),∴30126k bb+=⎧⎨=⎩,解得:156kb⎧=⎪⎨⎪=⎩,∴直线AC的解析式为165y x=+(0≤x≤50),故②的结论正确;当x=40时,1406145y=⨯+=,即第40天,该植物的高度为14厘米;故③的说法正确;当x=50时,1506165y=⨯+=,即第50天,该植物的高度为16厘米;故④的说法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已知自变量求函数值,仔细观察图象,准确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1.某种签字笔的单价为2元,购买这种签字笔x支的总价为y元,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A.y=-12x B.y=12x C.y=-2x D.y=2x【答案】D【解析】依题意有:y=2x,故选D.12.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地到B地匀速前进,A、B两地间的路程为20km.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km),甲出发后的时间为t(h),甲、乙前进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是4km/h B.乙的速度是10km/hC.乙比甲晚出发1h D.甲比乙晚到B地3h【答案】C【解析】甲的速度是:20÷4=5km/h;乙的速度是:20÷1=20km/h;由图象知,甲出发1小时后乙才出发,乙到2小时后甲才到,故选C.13.如图,点P是等边△ABC的边上的一个做匀速运动的动点,其由点A开始沿AB边运动到B再沿BC边运动到C为止,设运动时间为t,△ACP的面积为S,则S与t的大致图象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设等边三角形的高为h,点P的运动速度为v,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点P在AB上运动时△ACP的面积为S,也可得出点P在BC上运动时的表达式,继而结合选项可得出答案.【详解】设等边三角形的高为h,点P的运动速度为v,①点P在AB上运动时,△ACP的面积为S=12hvt,是关于t的一次函数关系式;②当点P 在BC 上运动时,△ACP 的面积为S=12h (AB+BC-vt )=-12hvt+12h (AB+BC ),是关于t 的一次函数关系式;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根据题意求出两个阶段S 与t 的关系式,难度一般. 14.如图1.已知正△ABC 中,E ,F ,G 分别是AB ,BC ,CA 上的点,且AE =BF =CG ,设△EFG 的面积为y ,AE 的长为x ,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EFG 的最小面积为( )A 3B 3C .2D 3【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根据图2判断△EFG 的面积y 最小时和最大时分别对应的x 值,从而确定AB ,EG 的长度,求出等边三角形EFG 的最小面积.【详解】 由图2可知,x =2时△EFG 的面积y 最大,此时E 与B 重合,所以AB =2,∴等边三角形ABC 3∴等边三角形ABC 3由图2可知,x =1时△EFG 的面积y 最小,此时AE =AG =CG =CF =BG =BE ,显然△EGF 是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1,所以△EGF 的面积为34, 故选A .【点睛】本题是运动型综合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边三角形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15.已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3.93=,[]1.82-=-.记1()44k k f k +⎡⎤⎡⎤=-⎢⎥⎢⎥⎣⎦⎣⎦(k 是正整数).例:3133144()f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1)()10f =;(2)()()4f k f k +=;(3)()()1f k f k +≥;(4)()0f k =或1.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定义,依次作出判断即可.【详解】 解:111(1)00044f +⎡⎤⎡⎤=-=-=⎢⎥⎢⎥⎣⎦⎣⎦,正确; 41411(4)11()444444k k k k k k f k f k +++++⎡⎤⎡⎤⎡⎤⎡⎤⎡⎤⎡⎤+=-=+-+=-=⎢⎥⎢⎥⎢⎥⎢⎥⎢⎥⎢⎥⎣⎦⎣⎦⎣⎦⎣⎦⎣⎦⎣⎦,正确; 当k=3时,414(31)11044f +⎡⎤⎡⎤+=-=-=⎢⎥⎢⎥⎣⎦⎣⎦,而(3)1f =,错误; 当k=3+4n (n 为自然数)时,f (k )=1,当k 为其它的正整数时,f (k )=0,正确; 正确的有3个,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函数值.能理解题中新的定义,并根据题中的定义进行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4,BD=6,P 是BD 上的任一点,过点P 作EF ∥AC ,与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分别交于点E 、F ,设BP=x ,EF=y ,则能反映y 与x 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A .B .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图象是函数关系的直观表现,因此须先求出函数关系式.分两段求:当P在BO上和P在OD上,分别求出两函数解析式,根据函数解析式的性质即可得出函数图象.解:设AC与BD交于O点,当P在BO上时,∵EF∥AC,∴EF BPAC BO=即43y x=,∴43y x =;当P在OD上时,有643 DP EF y x DO AC-==即,∴y=48 3x-+.故选C.17.小亮的奶奶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奶奶看了10分钟报纸后,用了15分钟返回家,下面图中的哪一幅能表示奶奶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像的横坐标确定时间,纵坐标确定离家距离,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详解】解: 0分钟到报亭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看报10分钟,离家的距离不变;15分钟回家离家的距离岁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像的应用,根据图像确定出时间与离家距离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变化,其体温(C )与时间(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小清同学根据图1绘制了图2,则图2中的变量有可能表示的是( ).A .骆驼在t 时刻的体温与0时体温的绝对差(即差的绝对值)B .骆驼从0时到t 时刻之间的最高体温与当日最低体温的差C .骆驼在t 时刻的体温与当日平均体温的绝对差D .骆驼从0时到t 时刻之间的体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时间和体温的变化,将时间分为3段:0-4,4-8,8-16,16-24,分别观察每段中的温差,由此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可得从0时到4时,温差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在4时达到最大,是2℃;再到8时,这段时间的最高温度是37℃,最低是35℃,温差不变,从8时开始,最高温度变大,最低温度不变是35℃,温差变大,达到3℃,从16时开始体温下降,温差不变.则图2中的变量y 有可能表示的是骆驼从0时到t 时刻之间的最高体温与当日最低体温的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以及理解本题中温差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某个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则这个函数解析式为( )A .y=x+2B .y=x 2+2C .2x +D .y=12x +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2y x =+,x 为任意实数,故错误;B .22y x =+,x 为任意实数,故错误;C .2y x =+,20x +≥,即2x ≥-,故正确;D .12y x =+,20x +≠,即2x ≠-,故错误; 故选C . 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20.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 =4cm ,点E 、F 同时从C 点出发,以1cm /s 的速度分别沿CB ﹣BA 、CD ﹣DA 运动,到点A 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AEF 的面积为S (cm 2),则S (cm 2)与t (s )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A .B .C .D . 【答案】D【解析】 试题分析:分类讨论:当0≤t≤4时,利用S=S 正方形ABCD ﹣S △ADF ﹣S △ABE ﹣S △CEF 可得S=﹣t 2+4t ,配成顶点式得S=﹣(t ﹣4)2+8,此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4,8);当4<t≤8时,直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8﹣t )2=(t ﹣8)2,此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8,0),于是根据这些特征可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当0≤t≤4时,S=S 正方形ABCD ﹣S △ADF ﹣S △ABE ﹣S △CEF=4•4﹣•4•(4﹣t )﹣•4•(4﹣t )﹣•t•t=﹣t 2+4t=﹣(t ﹣4)2+8;当4<t≤8时,S=•(8﹣t)2=(t﹣8)2.故选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初一数学函数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函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表示函数y = 3x + 2?A. y = 2x + 3B. y = 3x - 2C. y = 3x + 2D. y = x + 32. 函数y = 2x的斜率是多少?A. 1B. 2C. 3D. 43. 如果函数f(x) = 4x - 5,那么f(3)的值是多少?A. 7B. 3B. -2D. 24. 函数y = x^2 + 1的顶点坐标是什么?A. (0, 1)B. (1, 0)C. (-1, 0)D. (-1, 1)5. 下列哪个函数是一次函数?A. y = x^2B. y = 3x + 1C. y = x^3D. y = 1/x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函数y = kx + b中,k表示_________。
7. 函数y = 5x + 4的斜率是_________。
8. 函数y = -3x + 7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
9. 函数y = x^2的对称轴是_________。
10. 函数y = 2x + 3的图象在x轴上的截距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已知函数f(x) = 2x - 1,求f(-2)的值。
12. 已知函数g(x) = 3x + 5,求g(1)的值。
13. 已知函数h(x) = x^2 - 4x + 4,求h(x)的顶点坐标。
14. 如果函数m(x) = 4x - 7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 -7),求m(x)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
四、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已知直线y = 2x + 3与直线y = -x + 5相交于点P,求点P的坐标。
16. 已知抛物线y = x^2 - 2x + 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A5. B二、填空题6. 斜率7. 58. (7/3, 0)9. x = 010. -3/2三、解答题11. f(-2) = 2*(-2) - 1 = -512. g(1) = 3*1 + 5 = 813. 顶点坐标为(2, 0),因为h(x) = (x - 2)^214. 当y = 0时,4x - 7 = 0,解得x = 7/4,所以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7/4, 0)四、综合题15. 解方程组:2x + 3 = -x + 53x = 2x = 2/3将x = 2/3代入任一方程得y = 2*(2/3) + 3 = 11/3所以点P的坐标为(2/3, 11/3)。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经典测试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小明从家骑车上学,先匀速上坡到达A 地后再匀速下坡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如图所示,如果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仍然保持不变,那么他从学校回到家需要的时间是( )A .9分钟B .12分钟C .8分钟D .10分钟【答案】B【解析】【分析】 先根据图形,得到上坡、下坡的时间和距离,然后分别求出上、下坡的速度,最后计算返回家的时间【详解】根据图形得,从家到学校:上坡距离为1km ,用时5min ,下坡距离为2km ,用时为4min 故上坡速度115V =(km/min),下坡速度22142V ==(km/min) 从学校返回家的过程中,原来的上下坡刚好颠倒过来,即上坡2km ,下坡1km 故上坡时间12t 15==10(min),下坡时间21t 12==2(min) ∴总用时为:10+2=12(min)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题关键是将函数图像中的数据与生活实际一一对应2.李明骑车上学,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进,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下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时间,于是加快了车速.如用s 表示李明离家的距离,t 为时间.在下面给出的表示s 与t 的关系图中,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A.B.C.D.【答案】C【解析】【分析】先弄清题意,再分析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详解】∵停下修车时,路程没变化,观察图象,A、B、D的路程始终都在变化,故错误;C、修车是的路程没变化,故C正确;故选:C.【点睛】考核知识点:函数的图象.理解题意看懂图是关键.3.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答案】D【解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故D正确.故选D.4.如图,边长为 2 的正方形ABCD,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 D C--的路径向点 C 运动,同时点 Q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的面B C D A---的路径向点 A运动,当点 Q 到达终点时,点P停止运动,设PQC积为S,运动时间为t秒,则能大致反映S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 分三种情况求出解析式,即可求解.【详解】当0≤t≤1时,即当点Q 在BC 上运动,点P 在AD 上运动时,()2222212S t t =⨯⨯-=-, ∴该图象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1<t≤2时,即当点Q 在CD 上运动时,点P 在AD 上运动时,()()21222322S t t t t =--=-+-, ∴该图象开口向下, 当2<t≤3,即当点Q 在AD 上运动时,点P 在DC 上运动时,()()21424682S t t t t =--=-+- ∴该图象开口向下,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求出分段函数解析式是本题的关键.5.若A(﹣3,y 1)、B(0,y 2)、C(2,y 3)为二次函数y =(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2<y 1<y 3C .y 3<y 1<y 2D .y 1<y 3<y 2【答案】B【解析】【分析】把三个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分别计算出则y 1、y 2、y 3的值,然后进行大小比较.【详解】解:∵A (﹣3,y 1)、B (0,y 2)、C (2,y 3)为二次函数y =(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y 1=(﹣3+1)2+1=5,y 2=(0+1)2+1=2,y 3=(2+1)2+1=10,∴y 2<y 1<y 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函数值大小的问题,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代入法是解题的关键.6.小丽早上步行去车站然后坐车去学校,下列能近似的刻画她离学校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上学,可得离学校的距离越来越小,根据开始步行,可得距离变化慢,后来坐车,可得距离变化快.【详解】解:A、距离越来越大,选项错误;B、距离越来越小,但前后变化快慢一样,选项错误;C、距离越来越大,选项错误;D、距离越来越小,且距离先变化慢,后变化快,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观察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是解题关键.7.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现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厘米)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之间有如下关系:物体质量x/千克 0 1 2 3 4 5 …弹簧长度y/厘米10 10.5 11 11.5 12 1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与y都是变量,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B .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厘米C .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为7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3.5厘米D .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0.5厘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可得,弹簧的长度随所挂重物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的长度增加0.5cm ,然后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解:A 、x 与y 都是变量,且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正确,不符合题意;B 、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10cm ,错误,符合题意;C 、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为7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0+0.5×7=13.5,正确,不符合题意;D 、在弹性范围内,所挂物体质量每增加1千克弹簧长度增加0.5厘米,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的确认,常量与变量的确定,读懂图表数据,并从表格数据得出正确结论是解题的关键,是基础题,难度不大.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的坐标:()()0,2,2,01(),3A B C ---,,从、、A B C 三个点中依次取两个点,求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概率是( )A .13B .16C .12D .23【答案】A【解析】【分析】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解:在()()0,2,2,01(),3A B C ---,三点中,其中AB 两点在2y x x 2=--上, 根据题意画图如下: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结果数为2, 所以两点都落在抛物线2y x x 2=--上的概率是2163=;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和函数图像上点的特征.通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出事件A或B的概率.也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9.如图,矩形ABCD中,P为CD中点,点Q为AB上的动点(不与,A B重合).过Q作QM PA⊥于M,QN PB⊥于N.设AQ的长度为x,QM与QN的长度和为y.则能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得出S△PAB=12PE•AB;S△PAB=S△PQB+S△PAQ=12QN•PB+12PA•MQ,进而得出y=PE ABPB,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连接PQ,作PE⊥AB垂足为E,∵过Q作QM⊥PA于M,QN⊥PB于N,∴S△PAB=12 PE•AB;S△PAB=S△PQB+S△PAQ=12QN•PB+12PA•MQ,∵矩形ABCD中,P为CD中点,∴PA=PB,∵QM与QN的长度和为y,∴S△PAB=S△PQB+S△PAQ=12QN•PB+12PA•MQ=12PB(QM+QN)=12PB•y,∴S△PAB=12PE•AB=12PB•y,∴y=PE AB PB⋅,∵PE=AD,∴PE,AB,PB都为定值,∴y的值为定值,符合要求的图形为D,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动点函数的图象,根据已知得出y=PE ABPB⋅,再利用PE=AD,PB,AB,PB都为定值是解题关键.10.木杆AB斜靠在墙壁上,当木杆的上端A沿墙壁NO竖直下滑时,木杆的底端B也随之沿着射线OM方向滑动.下列图中用虚线画出木杆中点P随之下落的路线,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解:如右图,连接OP ,由于OP 是Rt △AOB 斜边上的中线,所以OP=12AB ,不管木杆如何滑动,它的长度不变,也就是OP 是一个定值,点P 就在以O 为圆心的圆弧上,那么中点P 下落的路线是一段弧线.故选D .11.如图,矩形ABCD 的周长是28cm ,且AB 比BC 长2cm .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1/cm s 的速度沿A D C →→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A 出发,以2/cm s 的速度沿A B C →→方向匀速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点C 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若设运动时间为()t s ,APQ V 的面积为()2cm S ,则()2cm S 与()t s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条件求出AB 、AD 的长,当0≤t≤4时,Q 在边AB 上,P 在边AD 上,如图1,计算S 与t 的关系式,分析图像可排除选项B 、C ;当4<t≤6时,Q 在边BC 上,P 在边AD 上,如图2,计算S 与t 的关系式,分析图像即可排除选项D ,从而得结论.【详解】解:由题意得2228AB BC +=,2AB BC =+,可解得8AB =,6BC =,即6AD =,①当0≤t≤4时,Q 在边AB 上,P 在边AD 上,如图1,S △APQ =211222AP AQ t t t ==g g , 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故选项B 、C 不正确;②当4<t≤6时,Q 在边BC 上,P 在边AD 上,如图2,S △APQ =118422AP AB t t =⨯=g , 图像是一条线段,故选项D 不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根据动点P 和Q 的位置的不同确定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求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12.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 地沿同一条路到B 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km )和骑行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①他们都骑行了20km ;②乙在途中停留了0.5h ;③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④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作出判断.由图可获取的信息是:他们都骑行了20km ;乙在途中停留了0.5h ;相遇后,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所以甲比乙早0.5小时到达目的地,所以(1)(2)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点评: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13.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除去小正方形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部分),那么S与t的大致图象应为()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速度为v,由于v分为三个阶段,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成穿入大正方形,=⨯-⨯=-≤.S vt vt vt2214(1)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22113S=⨯-⨯=,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22(11)3(1)S vt vt vt∴符合变化趋势的是A和C,但C中面积减小太多不符合实际情况,∴只有A中的符合实际情况.故选A.14.2019年,中国少年岑小林在第六届上海国际交互绳大赛上,破“30秒内单脚单摇轮换跳次数最多”吉尼斯世界纪录!实践证明1分钟跳绳的最佳状态是前20秒频率匀速增加,最后10秒冲刺,中间频率保持不变,则跳绳频率(次/秒)与时间(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哪幅图来近似地刻画()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前20秒频率匀速增加,最后10秒冲刺,中间频率保持不变判断图象即可.【详解】:秒频率保持不变,排除选项A和D,再根据最后10秒冲解:根据题意可知,中间2050刺,频率是增加的,排除选项B,因此,选项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是解此题的关键.15.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可以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水量一定,函数图象的走势是稍陡,平,陡;那么速度就相应的变化,跟所给容器的粗细有关.则相应的排列顺序就为D .故选D .考点:函数的图象.16.当实数x 的取值使得2x -有意义时,函数41y x =+中y 的取值范围是( ) A .7y ≥-B .9y ≥C .9y <-D .7y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易得x 的取值范围,代入所给函数可得y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题意得20x -≥,解得2x ≥, 419x ∴+≥,即9y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值的取值的求法;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得到x 的取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向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 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看图可知,蓄水池的下部分比上部分的体积小,故h 与t 的关系变为先快后慢.【详解】根据题意和图形的形状,可知水的最大深度h 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分为两段,先快后慢。
初中中考数学函数基础28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中考数学函数基础28道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1.已知关于x 的方程 mx+3=4的解为 x=1,则直线 y=(m−2)x−3一定不经过().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A.解析:∵关于x的方程mx+3=4的解为x=1.∴m+3=4.∴m=1.∴直线y=(m−2)x−3为直线y=−x−3.∴直线y=(m−2)x−3一定不经过第一象限.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2.如图,把直线y=−2x向上平移后得到直线AB,直线AB经过点(a,b),且2a+b=6,则直线AB解析式是().A. y=−2x−3B. y=−2x−6C. y=−2x+3D. y=−2x+6答案:D.解析:∵直线AB经过点(a,b),且2a+b=6.∴直线AB经过点(a,6−2a).∵直线AB与直线y=−2x平行.∴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2x+b1.把(a,6−2a)代入函数解析式得:6−2a=−2a+b1.则b1=6.∴直线AB的解析式是y=−2x+6.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一次函数平移变换.3.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答案:x>23.解析:∵函数y=2x过点A(m,3).∴2m=3.解得:m=23.∴A(32,3).∴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x>23.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4.若函数y=x−a(a为常数)与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2,1),则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y=a2x+y=b的解是.答案:{x=2y=1.解析:因为函数y=x−a(a为常数)与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2,1).所以方程组{x−y=a2x+y=b的解是{x=2y=1.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5.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与y轴交于A,另一个一次函数y=kx+b与y轴交于B,两条直线交于C,C点的纵坐标是1,且S△ABC=5,求k、b的值.答案:(2,1).解析:由题意知C(2,1).过C作CD⊥y轴,CD=2.·AB·CD=5.S△ABC=12∴AB=5.∴B(0,2)或(0,−8).x+2.当B(0,2)时,y=−12x−8.当B(0,−8)时,y=−92考点:函数——一次函数——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6.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且与x轴交于点(2,0),求关于x的不等式a(x−1)−b>0的解集.答案:x<−1.解析:∵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b>0,a<0.把(2,0)代入解析式y=ax+b得:0=2a+b.解得:2a=−b.b=−2.a∵a(x−1)−b>0.∴a(x−1)>b.∵a<0..∴x−1<ba∴x<−1.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7.如果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点、B点,点M在x轴上,并且使以点A、B、M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样的点M有().A. 3个B. 4个C. 5个D. 7个答案:B.解析:一次函数y=−x+1中令x=0,解得y=1.令y=0,解得x=1.∴A(1,0),B(0,1),即OA=OB=1.在直角三角形AO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分四种情况考虑,如图所示:当BM1=BA时,由BO⊥AM1,根据三线合一得到O为M1A的中点,此时M1(−1,0).当AB=AM2时,由AB=√2,得到OM2=AM2−OA=√2−1,此时M2(1−√2,0).当BA=AM3时,由AB=√2,得到AM3=√2,则OM3=OA+AM3=1+√2,此时M3(1+√2,0).当M4A=M4B时,此时M4与原点重合,此时M4(0,0).综上,这样的M点有4个.故选B.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综合题——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结合.8.如图①,在梯形ABCD中,AD∥BC,∠A=60°,动点P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A→B→C→D的方向不停移动,直到点P到达点D后才停止.已知△PAD的面积S(单位:cm2)与点P移动的时间(单位:s)的函数如图②所示,则点P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秒(结果保留根号).答案:4+2√3.解析:由图②可知,t在2到4秒时,△PAD的面积不发生变化.∴在AB上运动的时间是2秒,在BC上运动的时间是4−2=2秒.∵动点P的运动速度是1cm/s.∴AB=2cm,BC=2cm.过点B作BE⊥AD于点E,过点C作CF⊥AD于点F.则四边形BCFE是矩形.∴BE=CF,BC=EF=2cm.∵∠A=60°.∴BE=ABsin60°=2×√3=√3.2AE=ABcos60°=2×1=1.2∴1×AD×BE=3√3.2×AD×√3=3√3.即12解得AD=6cm.∴DF=AD−AE−EF=6−1−2=3.在Rt△CDF中,CD=√CF2+DF2=√√32+32=2√3.所以,动点P运动的总路程为AB+BC+CD=2+2+2√3=4+2√3.∵动点P的运动速度是1cm/s.∴点P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4+2√3)÷1=4+2√3(秒).故答案为:4+2√3.考点: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应用.四边形——梯形.的图像上,OA长为2且∠1=60°。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2.【解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试题解析:由题意得,x-2>0,解得x>2.【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2.【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试题解析:要使分式有意义,即:x-2≠0,解得:x≠2.【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答案】x≥﹣1【解析】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6.【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5. 2014年5月10日上午,小华同学接到通知,她的作文通过了《我的中国梦》征文选拔,需尽快上交该作文的电子文稿.接到通知后,小华立即在电脑上打字录入这篇文章,录入一段时间后因事暂停,过了一会儿,小华继续录入并加快了录入速度,直至录入完成.设从录入文稿开始所经过的时间为x,录入字数为y,下面能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 B. C.【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中叙述的过程,知整个过程包括3段:①接到通知后,小华立即在电脑上打字录入这篇文章,此时录入字数y随时间x的增加逐渐增加;②录入一段时间后因事暂停,此时录入字数y随时间x的增加不变;③过了一会儿,小华继续录入并加快了录入速度,直至录入完成,随后将两个出水管关闭,并同时打开两个进水管将水蓄满,此时录入字数y随时间x的增加逐渐增加,且比①的趋势要陡.故选C.【考点】函数图象的分析.6.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C.【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7.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则,所以x<.8.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1且x≠0.【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x+1≥0且x≠0,解得x≥-1且x≠0.考点: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9.函数y=+3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答案】B.【解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根据题意得,x﹣1≥0,解得x≥1.故选B.考点: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0.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且x≠3B.x≤2C.x<2且x≠3D.x=3【答案】B.【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分式分母不为0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故选B.【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1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1.【解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分析原函数式可得关系式x-1≠0,解可得答案.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可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考点: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有意义的条件.1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知:x-2≥0,解得:x≥2.故选C.【考点】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分式分母不为0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试题解析:【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函数中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B.C.D.且【答案】D【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 的范围.根据题意得:且,解得:且,即.故选D.【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x≥-1.【解析】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根据题意得:,解得:x≥-1.【考点】1.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3.分式有意义的条件.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B的坐标为(4,3).平行于对角线AC的直线m从原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直线m与矩形OABC 的两边分别交于点M,N,直线m运动的时间为t(秒).设△OMN的面积为S,则能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D.【答案】C.【解析】当0<t≤4时,OM=t,∵由△OMN∽△OAC,得,即,∴.∴.当4<t<8时,如图,∵OD=t,∴AD=t-4由△DAM∽△AOC,可得,∴.由△BMN∽△BAC,可得,∴CN=t-4.∴.∴S与t之间函数关系式为,其图象大致图象是C.故选C.【考点】1.线动问题的函数图象;2.矩形的性质;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6.2014年3月31日凌晨,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正式通车,重庆主城再添一座跨江大桥,为重庆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帮助.王大爷为了感受重庆交通的发展,搭乘公交车从家去参观东水门长江大桥,预计1个小时能到达.行驶了半个小时,刚好行驶了一半路程,遇到堵车道路被“堵死”,堵了几分钟突然发现旁边刚好有一个轻轨站,于是王大爷转乘轻轨去观看大桥(轻轨速度大于公交车速度),结果按预计时间到达.下面能反映王大爷距大桥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答案】D.【解析】王大爷从家出发去参观东水门长江大桥,起点离大桥最远,可排除A;行驶了一半路程,遇到堵车道路被“堵死”,堵了几分钟,可排除B,C.故选D.【考点】函数图象的分析.7.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3D.x≤-3【答案】B【解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根据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B.8.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0B.x≠C.x≥0且x≠D.一切实数【答案】C【解析】∵x≥0且2x-1≠0∴x≥0且x≠.9.下列四幅图象近似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请按图象顺序将下面四种情景与之对应排序().①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②向锥形瓶中匀速注水(水面的高度与注水时间的关系)③将常温下的温度计插入一杯热水中(温度计的读数与时间的关系)④一杯越来越凉的水(水温与时间的关系)A.①②④③B.③④②①C.①④②③D.③②④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变量关系图象的识别,借助生活经验,弄明白一个量是如何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①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路程是时间的正比例函数,对应第四个图象;②向锥形瓶中匀速注水(水面的高度与注水时间的关系),高度是注水时间的函数,由于锥形瓶中的直径是下大上小,故先慢后快,对应第二个函数的图象;③将常温下的温度计插入一杯热水中(温度计的读数与时间的关系),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由于温度计的温度在放入热水前有个温度,故对应第一个图象;④一杯越来越凉的水(水温与时间的关系),水温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由于水冷却到室温后不变化,故对应第三个图象;综合以上,得到四个图象对应的情形的排序为③②④①.10.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x≤2.【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不等式求解.试题解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得2-x≥0,解得x≤2.考点: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1.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3.【解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分析原函数式可得关系式x-3≠0,解可得答案.试题解析:根据题意若函数有意义,可得x-3≠0;解得x≠3.考点: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D.【答案】C。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2.【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试题解析:要使分式有意义,即:x-2≠0,解得:x≠2.【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答案】C.【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故选C.【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3.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答案】x≥﹣1【解析】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D放置在第一象限,且AB∥x轴.直线y=-x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被平行四边形截得的线段长度l与直线在x轴上平移的距离m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ABCD面积为()A.4B.4C.8D.8【答案】C.【解析】根据图象可以得到当移动的距离是4时,直线经过点A,当移动距离是7时,直线经过D,在移动距离是8时经过B,则AB=8-4=4,当直线经过D点,设交AB与N,则DN=2,作DM⊥AB于点M.∵y=-x与x轴形成的角是45°,又∵AB∥x轴,∴∠DNM=45°,∴DM=DN•sin45°=2×=2,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AB•DM=4×2=8.故选C.【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2,3)为顶点任作一直角∠PAQ,使其两边分别与x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P、Q,连接PQ,过点A作AH⊥PQ于点H,设点P的横坐标为x,AH的长为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应用特殊元素法和排他法求解:如图1,当点P与点O重合时,x=0,y=2.故可排除选项C;如图2,当点Q与点O重合时, y=3.故可排除选项A;如图3,当x=2时,∵AH⊥PQ,∴,即,故可排除选项B.故选D.【考点】1.动态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2.勾股定理;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户4.特殊元素法和排他法的应用.6.函数y=+3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知:x-1≥0解得:x≥1.故选B.【考点】1.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7.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8.如图1,AB是半圆O的直径,正方形OPNM的对角线ON与AB垂直且相等,Q是OP的中点.一只机器甲虫从点A出发匀速爬行,它先沿直径爬到点B,再沿半圆爬回到点A,一台微型记录仪记录了甲虫的爬行过程.设甲虫爬行的时间为t,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为y,表示y 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微型记录仪可能位于图1中的()A.点M B.点N C.点P D.点Q【解析】D.应用排他法分析求解:若微型记录仪位于图1中的点M,AM最小,与图2不符,可排除A.若微型记录仪位于图1中的点N,由于AN=BM,即甲虫从A到B时是对称的,与图2不符,可排除B.若微型记录仪位于图1中的点P,由于甲虫从A到OP与圆弧的交点时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y逐渐减小;甲虫从OP与圆弧的交点到A时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y逐渐增大,即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只有两个趋势,与图2不符,可排除C.故选D.【考点】1.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2.排他法的应用.9.如图1,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从点B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若P,Q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C.当0<t≤10时,D.当时,△PBQ是等腰三角形【答案】D【解析】(1)结论A正确,理由如下:分析函数图象可知,BC=10cm,ED=4cm,故AE=AD﹣ED=BC﹣ED=10﹣4=6cm.(2)结论B正确,理由如下:如图,连接EC,过点E作EF⊥BC于点F,由函数图象可知,BC=BE=10cm,,∴EF=8。
初中数学函数复习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函数复习题及答案初中数学函数复习题及答案函数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之一。
在初中数学中,函数的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复习函数的相关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函数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中数学函数复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函数y = 2x + 3的图象是一条()。
A. 直线B. 抛物线C. 正弦曲线D. 余弦曲线答案:A解析:函数y = 2x + 3是一元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直线。
2. 函数y = x²的图象是一条()。
A. 直线B. 抛物线C. 正弦曲线D. 余弦曲线答案:B解析:函数y = x²是一元二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3. 函数y = sin(x)的图象是一条()。
A. 直线B. 抛物线C. 正弦曲线D. 余弦曲线答案:C解析:函数y = sin(x)是正弦函数,其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
二、填空题1. 函数y = 3x - 2的定义域是()。
答案:全体实数解析:一元一次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 函数y = x² - 4x + 3的值域是()。
答案:y ≤ 2解析:一元二次函数的值域可以通过求解函数的最值来确定,或者通过绘制函数的图象来观察。
三、解答题1. 已知函数y = 2x + 1和函数y = -x + 3,求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
解答:将两个函数相等,得到2x + 1 = -x + 3,整理得到3x = 2,解得x = 2/3。
将x的值代入任意一个函数中,求得y的值。
所以交点坐标为(2/3, 5/3)。
2. 已知函数y = x² - 4x + 3,求函数的顶点坐标。
解答:一元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可以通过求解函数的最值来确定。
首先求导函数,得到y' = 2x - 4。
令y' = 0,解得x = 2。
将x的值代入原函数中,求得y的值。
所以顶点坐标为(2, -1)。
初一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若点M(2,a+3)与点N(2,2a-15)关于x轴对称,则a2+3=【答案】19.【解析】根据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列式求得a的值,代入所给代数式求值即可.试题解析:∵点M(2,a+3)与点N(2,2a-15)关于x轴对称,∴a+3+2a-15=0,解得a=4,∴a2+3=19.【考点】1.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2.代数式求值.2.如图是某市一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天15时的温度最高B.这天3时的温度最低C.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是13℃D.这天21时的温度是30℃【答案】C.【解析】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最高应找到函数图象的最高点所对应的x值与y值:为15时,38℃,A正确;温度最低应找到函数图象的最低点所对应的x值与y值:为3时,22℃,B正确;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应让前面的两个y值相减,即38﹣22=16℃,C错误;从图象看出,这天21时的温度是30℃,D正确.故选C.【考点】函数的图象.3.点P(x,y)在第二象限,且,则P点的坐标为﹒【答案】(﹣5,6).【解析】∵点P(x,y)在第二象限,∴x<0,y>0;∵|x|=5,|y|=6,∴x=﹣5,y=6;故P点的坐标为(﹣5,6).故答案是(﹣5,6).【考点】1.点的坐标2.绝对值.4.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2【解析】平方根的被开方数必须≥0,所以,解得x≥2.本题涉及了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以及解不等式,该题较为简单,是常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被开方数的理解和取值要求的应用。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4)在第___象限.【解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6.如图,等腰Rt△ABC(∠ACB=90°)的直角边与正方形DEFG的边长均为2,且AC与DE 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点C与点D重合,让△ABC沿这条直线向右平移,直到点A与点E重合为止.设CD的长为x,△ABC与正方形DEFG重合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答案】A【解析】设CD的长为x,△ABC与正方形DEFG重合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当C从D点运动到E点时,即0≤x≤2时,当A从D点运动到E点时,即2<x≤4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由函数关系式可看出A中的函数图象与所求的分段函数对应.故选A.【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7.下面的折线图描述了某地某日的气温变化情况,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这一天的温差是10℃B.在0:00--4:00时气温在逐渐下降C.在4:00--14:00时气温都在上升D.14:00时气温最高[【解析】A、这一天的最高温度为32℃,最低温度为22℃,所以这一天的温差为10℃,故选项正确;B、在0:00--4:00时气温在逐渐下降,故选项正确;C、在4:00--6:00气温上升,6:00--8:00气温没有变化,8:00--14:00时气温在上升,故选项错误;D、14:00时气温最高,故选项正确.故选C.【考点】函数的图象.8.一辆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则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时)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式是。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x≥﹣1且x≠0.【解析】根据题意得:x+1≥0且x≠0解得:x≥﹣1且x≠0.故答案是x≥﹣1且x≠0.【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2.函数 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A.x≥0B.x≥﹣2C.x≥2D.x≤﹣2【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得x﹣2≥0,解得x≥2.故选C.【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如图,扇形OAB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B0、0A匀速运动到点A,则0P的长度y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点P在弧AB上时,OP的长度y等于半径的长度,不变;点P在BO上时,OP的长度y从半径的长度逐渐减小至0;点P在OA上时,OP的长度从0逐渐增大至半径的长度.按照题中P的路径,只有D选项的图象符合.故选D.【考点】函数图象(动点问题)4.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答案】B【解析】由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知x+2≥0,所以x≥﹣2,B正确【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5.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且x≠0【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 的范围.根据题意得:2x+1≥0且x≠0,解得:x≥-且x≠0.【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6.如图1,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从点B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若P,Q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C.当0<t≤10时,D.当时,△PBQ是等腰三角形【答案】D【解析】(1)结论A正确,理由如下:分析函数图象可知,BC=10cm,ED=4cm,故AE=AD﹣ED=BC﹣ED=10﹣4=6cm.(2)结论B正确,理由如下:如图,连接EC,过点E作EF⊥BC于点F,由函数图象可知,BC=BE=10cm,,∴EF=8。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动点P从点D出发,沿折线D——B作匀速运动,则祥PD的面积S与点P 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0\ 2 4x O I 2 4 y1A【答案】D【解析】【分析】分类讨论:当点D在DC上运动时,DP=x,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 M PD=X,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0vxw4当点P在CB上运动时,S MPD为定值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2V x<4然后根据两个解析式对各选项中的图象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当点D在DC上运动时,DP=x,所以S MPD= -AD?DP=-?2?x=x (OvxQ ;2 2当点P 在CB 上运动时,如图,PC=x- 4,所以 S\APD=-AD?DC=- ?2?2=2 (2<x<^ .2 2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函数的知识、正方形余部分的面积为y (单位:cm2),则能大致反映 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如图1,在矩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 A- B-Cf D —A 方向 运动到点A 处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APAB 的面积为y,如果y 与x 的函数图象如 图2所示,则矩形 ABCD 的面积为()A. 24B. 40C. 56D. 60【答案】A【解析】【分析】 由点P 的运动路径可得 APAB 面积的变化,根据图 2得出AB 、BC 的长,进而求出矩形 ABCD 的面积即可得答案.【详解】•・•点P 在AB 边运动时,APAB 的面积为0,在BC 边运动时,APAB 的面积逐渐增大,,由图 2 可知:AB=4, BC=10-4=6,,矩形 ABCD 的面积为 AB BC=2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图象,根据APAB 面积的变化,正确从图象中得出所需信息是解题关键. 3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 B 90 , AB 4, BC 3,动点E 从点B 开始 沿B C 以2cm/s 的速度运动至 C 点停止;动点F 从点B 同时出发沿B A 以1cm/s 的 速度运动至 A 点停止,连接 EF .设运动时间为 x (单位:s ) , ABC 去掉 BEF 后剩图】图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题意写出函数关系, y 为 ABC 去掉 BEF 后剩余部分的面积,注意 1. 5秒时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与函数图像相结合,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运动过程写出函数关 系,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以及是否为分段函数.4 .如图,在 ABC 中,/ C 90o , B 30°, AB 10cm, p 、Q两点同时从点 A 分 别出发,点P 以2cm/s 的速度,沿A B C 运动,点Q 以1cm/s 的速度,沿A CB 运动,相遇后停止,这一过程中,若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PQ y,则y 与时间t 的关系大致图像是()点E 运动到【详解】C 点,而点 F 则继续运动,因此 y 的变化应分为两个阶段.• 一 1 ,-八解:S ABC 2 4 3 6, ,.一3 一 1 一 2当 0 x —时,S BEF— 2x x x . y 22 ,.3一 13 当一x 4时,S BEF - 3 x—x, y 22 2 ,.3 S ABC S BEF S ABC SBEF 3 … 一 x 4 时, 2 函数为一次函数.出答案.【详解】II .当t 5, P 、Q 在BC 上,由题意可得:P 走过的路程是 PQ 15 5.3 3t ,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正确理解 数关系式是解题关键. 5,下列说法:①函数y J x 6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6;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是矩形;③ 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 60 ;④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⑤ 计 算|J 9 21的结果为7:⑥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⑦J 12 J 27的运算结果是无理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根据题意分当0 t 5、t 5时两种情况,分别表示出 PQ 的长y 与t 的关系式,进而得 解:在 ABC 中, /C 90°, B 30°, AB=10,,AC=5, AC 1AB 2I .当 0 t 5时, P 在AB 上,Q 在AC 上,由题意可得:AP 2t, AQ t, 依题意得:又「 A VAPQ : AQ AP A 1 2VABC ,AQPC 90 Q 走过的路程是t, PQ 长与时间是 次函数关系,并得出函A. C. B.D.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答即可.【详解】解:①函数y4=6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 6;故错误;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故正确;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⑤计算I J9-2|的结果为1;故错误;⑥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故错误;⑦.12 ,27 2,.3 3 .. 3 .3是无理数;故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x6,函数y -------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 xA. xW2B. x>2C. x<2D. x>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意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分式的意义得2-XWQ解得xw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几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7.如图,在Rt^PMN 中,/ P=90°, PM=PN, MN=6cm ,矩形ABCD中AB=2cm, BC=10cm,点C和点M重合,点B、C (M)、N在同一直线上,令RtAPMN不动,矩形ABCD沿MN所在直线以每秒1cm的速度向右移动,至点C与点N重合为止,设移动x秒【解析】分析:在RtAPMN 中解题,要充分运用好垂直关系和 45度角,因为此题也是点的移动问题,可知矩形 ABCD 以每秒1cm 的速度由开始向右移动到停止,和Rt4PMN 重叠部分的形 状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1) 0WxW ;2 (2) 2<x<4 (3) 4vxWS 根据重叠图形确定面 积的求法,作出判断即可.详解:.一/ P=90°, PM=PN,PMN=Z PNM=45 ,••• / PMN=45 ,・•.△ ME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矩形ABCD 与4PMN 重叠部分是△£“611 2-y=S 任MC = — CM?CE L x ;2 2当D 在边PN 上时,过 P 作PH MN 于F,交AD 于G,••• / N=45 , CD=2,• .CN=CD=2,后,矩形ABCD 与4PMN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y,则y 与x 的大致图象是()由题意得:CM=x, 分三种情况:①当0W x 却力,如图1,故选项B 和D 不正确;,CM=6 - 2=4,即此时x=4,当2vxW4时,如图3,矩形ABCD与4PMN重叠部分是四边形EMCD,过E作EF,MN于F,• .EF=MF=2,ED=CF=x- 2,,c 1 - ______________ 1 ,- y=S梯形EMCD=-CD? (DE+CMD =- 2 (x 2 x) =2x- 2;2 2③当4vxW6时,如图4,P矩形ABCD与HMN重叠部分是五边形EMCGF,过E作EHI± MN于H,.•.EH=MH=2, DE=CH=x- 2,. MN=6, CM=x,.•.CG=CN=6- x,.•.DF=DG=2- (6-x) =x- 4,1 12 1 1 , .2y=S 梯形EMCD - S Z\FDG=一CD(DE CM )——DG =—x 2>(x- 2+x)- -(x 4)=-2 2 2 21 2—x +10x- 18,2故选项A正确;故选:A.点睛:此题是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有难度,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的应用、动点运动问题的路程表示,注意运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8.如图1,在扇形OAB中,O 60 ,点P从点。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函数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1,将正方形ABCD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D边在x轴上,其余各边均与坐标轴平行,直线L:y=x−3沿x轴的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该直线被正方形ABCD的边所截得的线段长为m,平移的时间为t(秒),m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图2中a的值为()A.7B.9C.12D.132.弹簧挂物体会伸长,测得弹簧长度y(cm)(最长为20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有下面的关系:x/kg01234…y/cm88.599.510…A.x与y都是变量,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B.所挂物体质量为6kg时,弹簧长度为11cmC.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y=8+0.5xD.挂30kg物体时,弹簧长度一定比原长增加15cm3.甲、乙、丙、丁四个人步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按平均速度计算.走得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4.如图1,在矩形ABCD中,点E在CD上,∠AEB=90°,点P从点A出发,沿A→E→B的路径匀速运动到点B停止,作PQ∠CD于点Q,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PQ长为y,若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当x=6时,PQ的值是()A.2B.95C.65D.15.将水匀速滴进如图所示的容器时,能符合题意反映容器中水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对应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6.函数y= √x−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1D.x≤17.在函数y=√x+2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 )A.x≥-2B.x<-2且x≠0C.x≥-2且x≠0D.x≠0.8.如图反映的过程是:小强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除草,然后回家.如果菜地和玉米地的距离为a千米,小强在玉米地除草比在菜地浇水多用的时间为b分钟,则a,b的值分别为()A.1.1,8B.0.9,3C.1.1,12D.0.9,89.某烤鸭店在确定烤鸭的烤制时间时,主要依据的是下表的数据:鸭的质量/千克0.51 1.52 2.53 3.54烤制时间/分406080100120140160180 A.140B.138C.148D.16010.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1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的是().A.y=1√x−1B.y=√x−1C.y=1√x−1D.y=1√1−x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枣庄某学校利用周未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活动.如图反映的过程是:小强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除草,然后回家.如果菜地和玉米地的距离为a千米,小强在玉米地除草比在菜地浇水多用的时间为b分钟,则a,b的值分别为()A.1.1,8B.0.9,3C.1.1,12D.0.9,8二、填空题13.一棵树现在高60cm,每个月长高2cm,x月之后这棵树的高度为hcm,则h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1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匀速行驶,当乙车到达A地后,继续保持原速向远离B的方向行驶,而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掉头,并保持原速与乙车同向行驶,经过15小时后两车同时到达距A地300千米的C地(中途休息时间忽略不计).设两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当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距A地千米.15.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问题中,自变量是.,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6.已知函数y= √2x+1x−21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在第一象限,且AB∠x轴.直线y=﹣x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平移,被平行四边形ABCD截得的线段EF的长度y与平移的距离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8.甲、乙两地相距360km,一辆货车从甲地以60km/ℎ的速度匀速前往乙地,到达乙地后停止在货车出发的同时,另一辆轿车从乙地沿同一公路匀速前往甲地,到达甲地后停止.两车之间的路程y(km)与货车出发时间x(ℎ)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的折线CD−DE−EF所示.其中点C的坐标是(0,360),点D的坐标是(2,0),则点E的坐标是.三、综合题19.我国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部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如图1).图2中l1、l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海里)与追赶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问题:(1)直线l1与直线l2中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A与B比较,速度快;(3)l1与l2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S1=k1t+b1与S2=k2t+b2中,k1、k2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并直接写出两个具体表达式(4)15分钟内B能否追上A?为什么?(5)当A逃离海岸12海里的公海时,B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能否在A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为什么?20.为迎接元旦,某食品加工厂计划用三天时间生产某种糕点600斤,其库存量稳定增加,从第四天开始停止生产,进行销售,每天销售150斤,图中的折线OAB表示该糕点的库存量y(斤)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1)B点坐标为,线段AB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2)在食品销售期间,某超市提前预定当天这种糕点150斤的销量,并搭配活动将这批糕点分甲乙两种方式售卖,甲种方式每斤8元,乙种方式每斤12元,同时为了保证甲种方式的数量不低于乙种方式,求该超市卖完全部糕点销售总额的最大值.21.已知y是x 的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 >0,下表是y与x 的几组对应值.x···123579···y··· 1.98 3.95 2.63 1.58 1.130.88···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腾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写出:①x=4对应的函数值y约为;②该函数的一条性质:.22.沙沙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某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 以下是他本次上学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沙沙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2)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沙沙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多少米/分?(3)沙沙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4)本次上学途中,沙沙一共行驶了多少米?23.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1),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m)与摆动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是否为关于t的函数?(2)结合图象回答:①当t=0.7s时,h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②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多少时间?24.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了广大青少年不断追求“科学梦”的热情.小明在周末从家骑自行车到晋中市科技馆探索科技的奥秘,他骑行了一段时间后,在某路口等待红绿灯,待绿灯亮起后继续向科技馆方向骑行,在快到科技馆时突然发现钥匙不见了,于是他着急地原路返回,在刚刚等红绿灯的路口处找到了钥匙,使继续前往科技馆.小明离科技馆的距离(m)与离家的时间(min)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晋中市科技馆的距离是m;(2)小明等待红绿灯所用的时间为min;(3)图中点C表示的意义是;(4)小明在整个途中,哪个时间段骑车速度最快?,最快速度是m/min.(5)小明在整个途中,共行驶了m.参考答案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h=60+2x 14.【答案】100 15.【答案】时间 16.【答案】x≥﹣12且x≠217.【答案】12 18.【答案】(3,180) 19.【答案】(1)直线l 1(2)B(3)由题意可得k 1、k 2的实际意义是分别表示快艇B 的速度和可疑船只的速度 S 1=0.5t ,S 2=0.2t+5; (4)15分钟内B 不能追上A理由:当t =15时,S 2=0.2×15+5=8,S 1=0.5×15=7.5 ∵8>7.5∴15分钟内B 不能追上A ; (5)B 能在A 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 理由:当S 2=12时,12=0.2t+5,得t =35 当t =35时,S 1=0.5×35=17.5∵17.5>12∴B能在A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20.【答案】(1)(7,0);y=-150x+1050(2)解:设该超市卖完全部糕点销售总额是y元,甲种方式售卖x斤,则乙种方式售卖(150−x)斤根据题意得:y=8x+12(150−x)=−4x+1800∵甲种方式的数量不低于乙种方式∴x≥150−x∴x≥75而−4<0∴y随x的增大而减小∴x=75时,y最大为−4×75+1800=1500答:该超市卖完全部糕点销售总额的最大值是1500元.21.【答案】(1)解:如下图:(2)2(2.1到1.8之间都正确);该函数有最大值(其他符合题意性质都可以).22.【答案】(1)解:根据图象,学校的纵坐标为1500,小明家的纵坐标为0故沙沙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2)解:根据图象,12≤x≤14时,直线最陡故沙沙在12分钟到14分钟最快,最快的速度是1500−60014−12=450米/分(3)解:根据题意,沙沙在书店停留的时间为从8分到12分,12-8=4故沙沙在书店停留了4分钟.(4)解:读图可得:沙沙共行驶了1200+600+900=2700米.23.【答案】(1)解:∵对于每一个摆动时间t,都有一个唯一的ℎ的值与其对应∴变量h是关于t的函数。
初一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直角坐标中有两点M(a,b),N(a,-b),则这两点(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C.关于原点对称D.上述结论都不正确【答案】A【解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这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2.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P到x轴的距离是( )A.a B.b C.-a D.-b【答案】D【解析】点到x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该题中点P在第四象限内,b<0,所以点P到x轴的距离是|b|=-b.【考点】点的坐标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0),A2(2,3),A3(3,2),A4(4,5)……用你发现的规律,确定点A2013的坐标为﹒【答案】(2013,2012).【解析】先设出An (x,y),再根据所给的坐标,找出规律,当n为偶数,An(x,y)的坐标是(n,n+1),当n为奇数,An (x,y)的坐标是(n,n﹣1),所以点A2013的坐标为(2013,2012).故答案是(2013,2012).【考点】点的坐标.4.如图,等腰Rt△ABC(∠ACB=90°)的直角边与正方形DEFG的边长均为2,且AC与DE 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点C与点D重合,让△ABC沿这条直线向右平移,直到点A与点E重合为止.设CD的长为x,△ABC与正方形DEFG重合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答案】A【解析】设CD的长为x,△ABC与正方形DEFG重合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当C从D点运动到E点时,即0≤x≤2时,当A从D点运动到E点时,即2<x≤4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由函数关系式可看出A中的函数图象与所求的分段函数对应.故选A.【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5.一辆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则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时)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式是。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数学函数基础知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函数y=的定义域是【答案】x≥-1.【解析】由题意得,x+1≥0,解得x≥-1.【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2.【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试题解析:要使分式有意义,即:x-2≠0,解得:x≠2.【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x≥﹣1且x≠0.【解析】根据题意得:x+1≥0且x≠0解得:x≥﹣1且x≠0.故答案是x≥﹣1且x≠0.【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4.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答案】B【解析】由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知x+2≥0,所以x≥﹣2,B正确【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5.小明每天从家去学校上学行走的路程为900米,某天他从家去上学时以每分30米的速度行走了450米,为了不迟到,他加快了速度,以每分45米的速度行走完剩下的路程,那么小明行走过的路程S(米)与他行走的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小亮行走过的路程S(米)应随他行走的时间t(分)的增大而增大,因而选项A、B一定错误;他从家去上学时以每分30米的速度行走了450米,所用时间应是15分钟,因而选项C错误;行走了450米,为了不迟到,他加快了速度,后面一段图象陡一些,选项D正确.故选D.【考点】函数的图象.6.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D放置在第一象限,且AB∥x轴.直线y=-x从原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被平行四边形截得的线段长度l与直线在x轴上平移的距离m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ABCD面积为()A.4B.4C.8D.8【答案】C.【解析】根据图象可以得到当移动的距离是4时,直线经过点A,当移动距离是7时,直线经过D,在移动距离是8时经过B,则AB=8-4=4,当直线经过D点,设交AB与N,则DN=2,作DM⊥AB于点M.∵y=-x与x轴形成的角是45°,又∵AB∥x轴,∴∠DNM=45°,∴DM=DN•sin45°=2×=2,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AB•DM=4×2=8.故选C.【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7. 2014年5月10日上午,小华同学接到通知,她的作文通过了《我的中国梦》征文选拔,需尽快上交该作文的电子文稿.接到通知后,小华立即在电脑上打字录入这篇文章,录入一段时间后因事暂停,过了一会儿,小华继续录入并加快了录入速度,直至录入完成.设从录入文稿开始所经过的时间为x,录入字数为y,下面能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 B. C.【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中叙述的过程,知整个过程包括3段:①接到通知后,小华立即在电脑上打字录入这篇文章,此时录入字数y随时间x的增加逐渐增加;②录入一段时间后因事暂停,此时录入字数y随时间x的增加不变;③过了一会儿,小华继续录入并加快了录入速度,直至录入完成,随后将两个出水管关闭,并同时打开两个进水管将水蓄满,此时录入字数y随时间x的增加逐渐增加,且比①的趋势要陡.故选C.【考点】函数图象的分析.8.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3B.x="4"C.x<3且x≠4D.x≤3且x≠4【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知:3-x≥0且x-4≠0,解得:x≤3且x≠4.故选D.【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3.分式有意义的条件.9.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答案】x≤1.【解析】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试题解析:根据题意知:1-x≥0,解得:x≤1.考点:1.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10.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B.C.D.【答案】D.【解析】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有意义,即,可得,,故选D.【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1.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且x≠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图中的两条射线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①射线A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③甲让乙先跑了12米;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作出判断.【详解】根据函数图象的意义,①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故射线O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错误;②甲的速度为:64÷8=8米/秒,乙的速度为:52÷8=6.5米/秒,故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正确;③甲让乙先跑了12米,正确;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正确;故选B.【点睛】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随着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2.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沿同一条路到B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骑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他们都骑了20 kmB.两人在各自出发后半小时内的速度相同C.甲和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D.相遇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注意横纵坐标的表示意义,再观察图象可得乙出发0.5小时后停留了0.5小时,然后又用1.5小时到达离出发地20千米的目的地;甲比乙早到0.5小时出发,用1.5小时到达离出发地20千米的目的地,然后根据此信息分别对4种说法进行判断.【详解】解:A.根据图形的纵坐标可得:他们都骑行了20km,故原说法正确;B.乙在出发0.5小时后,路程不增加,而时间在增加,故乙在途中停留了1-0.5=0.5h,故原说法正确;C.从图形的横坐标看,甲比乙早到了0.5小时,故原说法错误;D.相遇后,甲直线上升得快,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3.如图,边长为 2 的正方形ABCD,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的路径向点 C 运动,同时点 Q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 D C∆的面B C D A---的路径向点 A运动,当点 Q 到达终点时,点P停止运动,设PQC积为S,运动时间为t秒,则能大致反映S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分三种情况求出解析式,即可求解.【详解】当0≤t≤1时,即当点Q 在BC 上运动,点P 在AD 上运动时,()2222212S t t =⨯⨯-=-, ∴该图象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1<t≤2时,即当点Q 在CD 上运动时,点P 在AD 上运动时,()()21222322S t t t t =--=-+-, ∴该图象开口向下, 当2<t≤3,即当点Q 在AD 上运动时,点P 在DC 上运动时,()()21424682S t t t t =--=-+- ∴该图象开口向下,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求出分段函数解析式是本题的关键.4.下列说法:①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6x >;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⑤计算2|-的结果为7:⑥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理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答即可.【详解】解:①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6x ≥;故错误;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故正确;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⑤计算的结果为1;故错误;⑥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故错误;==是无理数;故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5.若A(﹣3,y 1)、B(0,y 2)、C(2,y 3)为二次函数y =(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2<y 1<y 3C .y 3<y 1<y 2D .y 1<y 3<y 2 【答案】B【解析】【分析】把三个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分别计算出则y 1、y 2、y 3的值,然后进行大小比较.【详解】解:∵A (﹣3,y 1)、B (0,y 2)、C (2,y 3)为二次函数y =(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y 1=(﹣3+1)2+1=5,y 2=(0+1)2+1=2,y 3=(2+1)2+1=10,∴y 2<y 1<y 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函数值大小的问题,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代入法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1,在扇形OAB 中,60O ∠=︒,点P 从点O 出发,沿O A B →→以1/cm 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 ,图2是点P 运动过程中,OBP 的面积()2y cm随时间()x s 变化的图象,则a ,b 的值分别为( ) 图1图2A .4,43π B .4,443π+ C .222π3 D .222223π 【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函数图像中的(a ,3OB=OA=a ,S △AOB =3a 的值,再利用弧长公式进而求得b 的值即可.【详解】解:由图像可知,当点P 到达点A 时,OB=OA=a ,S △AOB =43过点A作AD⊥OB交OB于点D,则∠AOD=90°,∴在Rt△AOD中,sin∠AOD=AD AO,∵∠AOB=60°,∴sin60°=32 AD ADAO a==,∴AD=32a,∵S△AOB=43,∴1343 22a a⨯⨯=,∴a=4(舍负),∴弧AB的长为:60441803ππ⨯⨯=,∴443bπ=+.故选:B.【点睛】本题是动点函数图象问题,考查了扇形弧长、解直角三角形等相关知识,解答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7.某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因自行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学校.如图描述了他上学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了5分钟来修车B.自行车发生故障时离家距离为1000米C.学校离家的距离为2000米D.到达学校时骑行时间为20分钟【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图象,明确每一段小明行驶的路程,时间,作出判断即可.【详解】由图可知,修车时间为15-10=5分钟,可知A 正确;自行车发生故障时离家距离为1000米,可知B 正确;学校离家的距离为2000米,可知C 正确;到达学校时骑行时间为20-5=15分钟,可知D 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读懂图象,能从图象中读取有用信息的数形、分析其中的“关键点”、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是解题的关键.8.父亲节当天,学校“文苑”栏登出了某同学回忆父亲的小诗:“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 表示父亲和学子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轴t 表示离家的时间,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像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 正确理解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同辞家门赴车站,父亲和学子的函数图象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一样,当学子离开车站出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父亲离开车站回家,离家越来越近.故选B .【点睛】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9.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90B ∠=︒,4AB =,3BC =,动点E 从点B 开始沿B C →以2cm/s 的速度运动至C 点停止;动点F 从点B 同时出发沿B A →以1cm/s 的速度运动至A 点停止,连接EF .设运动时间为x (单位:s ),ABC ∆去掉BEF ∆后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 (单位:2cm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题意写出函数关系,y 为ABC ∆去掉BEF ∆后剩余部分的面积,注意1.5秒时点E 运动到C 点,而点F 则继续运动,因此y 的变化应分为两个阶段.【详解】 解:14362ABC S ∆=⨯⨯=, 当302x ≤≤时,2122BEF S x x x ∆=⋅⋅=.26ABC BEF y S S x ∆∆=-=-; 当342x <≤时,13322BEF S x x ∆=⋅⋅=,362ABC BEF y S S x ∆∆=-=-, 由此可知当302x ≤≤时,函数为二次函数,当342x <≤时,函数为一次函数.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与函数图像相结合,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运动过程写出函数关系,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以及是否为分段函数.10.如图甲,在四边形ABCD 中,AD//BC ,∠C=90°动点P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D 向点D 运动.到达点D 即停止,若E 、F 分别是AP 、BP 的中点,设CP=x,△PEF 的面积为y ,且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线段AB 长为( )A.22B.23C.25D.26【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S△PEF=14S△ABP,由图像可以看出当x为最大值CD=4时,S△PEF=2,可求出AD=4,当x为0时,S△PEF=3,可求出BC=6;过点A作AG⊥BC于点G,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解.【详解】解:∵E、F分别为AP、BP的中点,∴EF∥AB,EF=12 AB,∴S△PEF=14S△ABP,根据图像可以看出x的最大值为4,∴CD=4,∵当P在D点时,△PEF的面积为2,∴S△ABP=2×4=8,即S△ABD=8,∴AD=24ABDS=284⨯=4,当点P在C点时,S△PEF=3,∴S△ABP=3×4=12,即S△ABC=12,∴BC=24ABCS=2124⨯=6,过点A作AG⊥BC于点G,∴∠AGC=90°,∵AD∥BC,∴∠ADC+∠BCD=180°,∵∠BCD=90°,∴∠ADC=180°-90°=90°,∴四边形AGCD是矩形,∴CG=AD=4,AG=CD=4,∴BG=BC-CG=6-4=2,∴AB=2242=2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的函数问题,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11.某种签字笔的单价为2元,购买这种签字笔x支的总价为y元,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A.y=-12x B.y=12x C.y=-2x D.y=2x【答案】D【解析】依题意有:y=2x,故选D.12.如图1所示,A,B两地相距60km,甲、乙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图2中的1l,2l分别表示甲、乙离B地的距离y(km)与甲出发后所用的时间x(h)的函数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为20km/hB.甲和乙同时出发C.甲出发1.4h时与乙相遇D.乙出发3.5h时到达A地【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即可得出甲的速度;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根据两条线段的交点即可得出相遇的时间;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 时到达A 地.【详解】解:A .甲的速度为:60÷2=30,故A 错误;B .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故B 错误;C .设1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11y k x b =+,所以:1116020b k b =⎧⎨+=⎩, 解得113060k b =-⎧⎨=⎩ 即1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3060y x =-+;设2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222y k x b =+,所以:22220.503.560k b k b +=⎧⎨+=⎩, 解得 222010k b =⎧⎨=-⎩ 即2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22010y x =-,所以:30602010y x y x =-+⎧⎨=-⎩, 解得 1.418x y =⎧⎨=⎩∴点A 的实际意义是在甲出发1.4小时时,甲乙两车相遇,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 .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 时到达A 地,故D 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3.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 地沿同一条路到B 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km )和骑行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①他们都骑行了20km ;②乙在途中停留了0.5h ;③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④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作出判断.由图可获取的信息是:他们都骑行了20km ;乙在途中停留了0.5h ;相遇后,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所以甲比乙早0.5小时到达目的地,所以(1)(2)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点评: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14.甲乙两同学同时从400m 环形跑道上的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6/m s ,乙的速度为4/m s ,设经过xs 后,跑道上两人的距离(较短部分)为ym ,则y 与x 0300x ≤≤之间的关系可用图像表示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向而行,二人的速度差为642/m s -=,二人间的最长距离为200,最短距离为0,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二人速度差为642/m s -=,100秒时,二人相距2×100=200米,200秒时,二人相距2×200=400米,较短部分的长度为0,300秒时,二人相距2×300=600米,即甲超过乙600-400=200米.∴()201004002(100200)2400(200300)x x y x x x x ⎧≤≤⎪=-<≤⎨⎪-<≤⎩,函数图象均为线段,只有C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15.下列图形中的曲线不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函数是指:对于任何一个自变量x 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函数值y 与之相对应.【详解】根据函数的图象,选项C 的图象中,x 取一个值,有两个y 与之对应,故不是函数. 故选C【点睛】考点:函数的定义16.某市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围绕重点,精准发力,进一步净化了城市环境,美化了市容市貌,如图1,园林队正在迎春公园进行绿化,图2为绿化面积S (单位:2m )与工作时间t (单位:h )之间的关系图象,工作期间有1小时休息,由图可知,休息后每小时绿化面积为( )A .250mB .280mC .2100mD .240m【答案】A【解析】【分析】 由图象可知休息1小时后,园林队工作了2个小时,绿化了216060100m -=,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图象可知,园林队休息后继续工作了:422h -=,绿化面积为216060100m -=,∴休息后每小时绿化面积为:2100250m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图象,从图象中找出与所求内容相关的信息是解此题的关键.17.下列图象中不是表示函数图象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函数的个数.【详解】解:A 选项: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A 是函数;B 选项: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B 是函数;C 选项:不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C 不是函数;D 选项: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D 是函数, 故选:C .【点睛】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 是x 的函数,x 叫自变量.18.当实数x 2x -41y x =+中y 的取值范围是( ) A .7y ≥-B .9y ≥C .9y <-D .7y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易得x 的取值范围,代入所给函数可得y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由题意得20x -≥,解得2x ≥, 419x ∴+≥,即9y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值的取值的求法;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得到x 的取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如图1.已知正△ABC中,E,F,G分别是AB,BC,CA上的点,且AE=BF=CG,设△EFG的面积为y,AE的长为x,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EFG的最小面积为()A.34B.32C.2 D.3【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根据图2判断△EFG的面积y最小时和最大时分别对应的x值,从而确定AB,EG的长度,求出等边三角形EFG的最小面积.【详解】由图2可知,x=2时△EFG的面积y最大,此时E与B重合,所以AB=2,∴等边三角形ABC的高为3,∴等边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由图2可知,x=1时△EFG的面积y最小,此时AE=AG=CG=CF=BG=BE,显然△EGF是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1,所以△EGF的面积为34,故选A.【点睛】本题是运动型综合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边三角形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20.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所以B 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函数图象的概念.解题关键在于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x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