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图中的两条射线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
①射线A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
③甲让乙先跑了12米;
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根据函数图象的意义,①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故射线O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错误;
②甲的速度为:64÷8=8米/秒,乙的速度为:52÷8=6.5米/秒,故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正确;
③甲让乙先跑了12米,正确;
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正确;
故选B.
【点睛】
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随着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
2.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沿同一条路到B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骑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他们都骑了20 km
B.两人在各自出发后半小时内的速度相同
C.甲和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D.相遇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注意横纵坐标的表示意义,再观察图象可得乙出发0.5小时后停留了0.5小时,然后又用1.5小时到达离出发地20千米的目的地;甲比乙早到0.5小时出发,用1.5小时到达离出发地20千米的目的地,然后根据此信息分别对4种说法进行判断.
【详解】
解:A.根据图形的纵坐标可得:他们都骑行了20km,故原说法正确;
B.乙在出发0.5小时后,路程不增加,而时间在增加,故乙在途中停留了1-0.5=0.5h,故原说法正确;
C.从图形的横坐标看,甲比乙早到了0.5小时,故原说法错误;
D.相遇后,甲直线上升得快,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
3.如图,边长为 2 的正方形ABCD,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的路径向点 C 运动,同时点 Q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A D C
∆的面B C D A
---的路径向点 A运动,当点 Q 到达终点时,点P停止运动,设PQC
积为S,运动时间为t秒,则能大致反映S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三种情况求出解析式,即可求解.
【详解】
当0≤t≤1时,即当点Q 在BC 上运动,点P 在AD 上运动时,
()2222212
S t t =⨯⨯-=-, ∴该图象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1<t≤2时,即当点Q 在CD 上运动时,点P 在AD 上运动时,
()()21222322
S t t t t =
--=-+-, ∴该图象开口向下, 当2<t≤3,即当点Q 在AD 上运动时,点P 在DC 上运动时,
()()21424682
S t t t t =--=-+- ∴该图象开口向下,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求出分段函数解析式是本题的关键.
4.下列说法:①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6x >;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⑤计
算2|-的结果为7:⑥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理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答即可.
【详解】
解:①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6x ≥;故错误;
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
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故正确;
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
⑤计算的结果为1;故错误;
⑥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故错误;
==是无理数;故正确.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5.若A(﹣3,y 1)、B(0,y 2)、C(2,y 3)为二次函数y =(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
A .y 1<y 2<y 3
B .y 2<y 1<y 3
C .y 3<y 1<y 2
D .y 1<y 3<y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把三个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分别计算出则y 1、y 2、y 3的值,然后进行大小比较.
【详解】
解:∵A (﹣3,y 1)、B (0,y 2)、C (2,y 3)为二次函数y =(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
∴y 1=(﹣3+1)2+1=5,y 2=(0+1)2+1=2,y 3=(2+1)2+1=10,
∴y 2<y 1<y 3.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较函数值大小的问题,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代入法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1,在扇形OAB 中,60O ∠=︒,点P 从点O 出发,沿O A B →→以1/cm 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 ,图2是点P 运动过程中,OBP 的面积()2y cm
随时间()x s 变化
的图象,则a ,b 的值分别为( ) 图1图2
A .4,
43π B .4,443π+ C .222π3 D .222223
π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结合函数图像中的(a ,3OB=OA=a ,S △AOB =3a 的值,再利用弧长公式进而求得b 的值即可.
【详解】
解:由图像可知,当点P 到达点A 时,OB=OA=a ,S △AOB =43
过点A作AD⊥OB交OB于点D,则∠AOD=90°,
∴在Rt△AOD中,sin∠AOD=AD AO
,
∵∠AOB=60°,
∴sin60°=
3
2 AD AD
AO a
==,
∴AD=
3
2
a,
∵S△AOB=43,
∴13
43 22
a a
⨯⨯=,
∴a=4(舍负),
∴弧AB的长为:6044
1803
ππ
⨯⨯
=,
∴
4
4
3
b
π
=+.
故选:B.
【点睛】
本题是动点函数图象问题,考查了扇形弧长、解直角三角形等相关知识,解答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7.某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因自行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学校.如图描述了他上学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了5分钟来修车B.自行车发生故障时离家距离为1000米C.学校离家的距离为2000米D.到达学校时骑行时间为20分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观察图象,明确每一段小明行驶的路程,时间,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
由图可知,
修车时间为15-10=5分钟,可知A 正确;
自行车发生故障时离家距离为1000米,可知B 正确;
学校离家的距离为2000米,可知C 正确;
到达学校时骑行时间为20-5=15分钟,可知D 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读懂图象,能从图象中读取有用信息的数形、分析其中的“关键点”、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是解题的关键.
8.父亲节当天,学校“文苑”栏登出了某同学回忆父亲的小诗:“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 表示父亲和学子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轴t 表示离家的时间,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正确理解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同辞家门赴车站,父亲和学子的函数图象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一样,当学子离开车站出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父亲离开车站回家,离家越来越近.
故选B .
【点睛】
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
9.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90B ∠=︒,4AB =,3BC =,动点E 从点B 开始沿B C →以2cm/s 的速度运动至C 点停止;动点F 从点B 同时出发沿B A →以1cm/s 的速度运动至A 点停止,连接EF .设运动时间为x (单位:s ),ABC ∆去掉BEF ∆后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 (单位:2cm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题意写出函数关系,y 为ABC ∆去掉BEF ∆后剩余部分的面积,注意1.5秒时点E 运动到C 点,而点F 则继续运动,因此y 的变化应分为两个阶段.
【详解】 解:14362ABC S ∆=
⨯⨯=, 当302x ≤≤时,2122BEF S x x x ∆=⋅⋅=.26ABC BEF y S S x ∆∆=-=-; 当342x <≤时,13322
BEF S x x ∆=⋅⋅=,362ABC BEF y S S x ∆∆=-=-, 由此可知当302x ≤≤时,函数为二次函数,当342x <≤时,函数为一次函数.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与函数图像相结合,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运动过程写出函数关系,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以及是否为分段函数.
10.如图甲,在四边形ABCD 中,AD//BC ,∠C=90°动点P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D 向点D 运动.到达点D 即停止,若E 、F 分别是AP 、BP 的中点,设CP=x,△PEF 的面积为y ,且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线段AB 长为( )
A.22B.23C.25D.26【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S△PEF=1
4
S△ABP,由图像可以看出当x为最大值CD=4时,
S△PEF=2,可求出AD=4,当x为0时,S△PEF=3,可求出BC=6;过点A作AG⊥BC于点G,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解.
【详解】
解:∵E、F分别为AP、BP的中点,
∴EF∥AB,EF=1
2 AB,
∴S△PEF=1
4
S△ABP,
根据图像可以看出x的最大值为4,∴CD=4,
∵当P在D点时,△PEF的面积为2,∴S△ABP=2×4=8,即S△ABD=8,
∴AD=2
4
ABD
S
=
28
4
⨯
=4,
当点P在C点时,S△PEF=3,
∴S△ABP=3×4=12,即S△ABC=12,
∴BC=2
4
ABC
S
=
212
4
⨯
=6,
过点A作AG⊥BC于点G,
∴∠AGC=90°,
∵AD∥BC,
∴∠ADC+∠BCD=180°,
∵∠BCD=90°,
∴∠ADC=180°-90°=90°,
∴四边形AGCD是矩形,
∴CG=AD=4,AG=CD=4,
∴BG=BC-CG=6-4=2,
∴AB=22
42
=25.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的函数问题,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
11.某种签字笔的单价为2元,购买这种签字笔x支的总价为y元,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A.y=-1
2
x B.y=
1
2
x C.y=-2x D.y=2x
【答案】D
【解析】
依题意有:y=2x,
故选D.
12.如图1所示,A,B两地相距60km,甲、乙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图2中的1l,2l分别表示甲、乙离B地的距离y(km)与甲出发后所用的时间x(h)的函数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为20km/h
B.甲和乙同时出发
C.甲出发1.4h时与乙相遇
D.乙出发3.5h时到达A地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即可得出甲的速度;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根据两
条线段的交点即可得出相遇的时间;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 时到达A 地.
【详解】
解:A .甲的速度为:60÷2=30,故A 错误;
B .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故B 错误;
C .设1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11y k x b =+,
所以:111
6020b k b =⎧⎨+=⎩, 解得113060k b =-⎧⎨=⎩ 即1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3060y x =-+;
设2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222y k x b =+,
所以:22220.503.560k b k b +=⎧⎨+=⎩, 解得 22
2010k b =⎧⎨=-⎩ 即2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22010y x =-,
所以:30602010y x y x =-+⎧⎨=-⎩, 解得 1.418x y =⎧⎨=⎩
∴点A 的实际意义是在甲出发1.4小时时,甲乙两车相遇,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 .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 时到达A 地,故D 错误.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13.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 地沿同一条路到B 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km )和骑行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①他们都骑行了20km ;②乙在途中停留了0.5h ;③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④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作出判断.
由图可获取的信息是:他们都骑行了20km ;乙在途中停留了0.5h ;相遇后,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所以甲比乙早0.5小时到达目的地,所以(1)(2)正确.
故选B .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
点评: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
14.甲乙两同学同时从400m 环形跑道上的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6/m s ,乙的速度为4/m s ,设经过xs 后,跑道上两人的距离(较短部分)为ym ,则y 与x 0300x ≤≤之间的关系可用图像表示为(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同向而行,二人的速度差为642/m s -=,二人间的最长距离为200,最短距离为0,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二人速度差为642/m s -=,
100秒时,二人相距2×100=200米,
200秒时,二人相距2×200=400米,较短部分的长度为0,
300秒时,二人相距2×300=600米,即甲超过乙600-400=200米.
∴()201004002(100200)2400(200300)x x y x x x x ⎧≤≤⎪=-<≤⎨⎪-<≤⎩
,函数图象均为线段,只有C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
15.下列图形中的曲线不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函数是指:对于任何一个自变量x 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函数值y 与之相对应.
【详解】
根据函数的图象,选项C 的图象中,x 取一个值,有两个y 与之对应,故不是函数. 故选C
【点睛】
考点:函数的定义
16.某市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围绕重点,精准发力,进一步净化了城市环境,美化了市容市貌,如图1,园林队正在迎春公园进行绿化,图2为绿化面积S (单位:2m )与工作时间t (单位:h )之间的关系图象,工作期间有1小时休息,由图可知,休息后每小时绿化面积为( )
A .250m
B .280m
C .2100m
D .240m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象可知休息1小时后,园林队工作了2个小时,绿化了216060100m -=,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由图象可知,
园林队休息后继续工作了:422h -=,
绿化面积为216060100m -=,
∴休息后每小时绿化面积为:2100250m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图象,从图象中找出与所求内容相关的信息是解此题的关键.
17.下列图象中不是表示函数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函数的个数.
【详解】
解:A 选项: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A 是函数;
B 选项: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B 是函数;
C 选项:不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C 不是函数;
D 选项:满足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D 是函数, 故选:C .
【点睛】
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对于x 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 是x 的函数,x 叫自变量.
18.当实数x 2x -41y x =+中y 的取值范围是( ) A .7y ≥-
B .9y ≥
C .9y <-
D .7y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易得x 的取值范围,代入所给函数可得y 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由题意得20x -≥,
解得2x ≥, 419x ∴+≥,
即9y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值的取值的求法;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得到x 的取值是解决本
题的关键.
19.如图1.已知正△ABC中,E,F,G分别是AB,BC,CA上的点,且AE=BF=CG,设△EFG的面积为y,AE的长为x,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EFG的最小面积为
()
A.
3
4
B.
3
2
C.2 D.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根据图2判断△EFG的面积y最小时和最大时分别对应的x值,从而确定AB,EG的长度,求出等边三角形EFG的最小面积.
【详解】
由图2可知,x=2时△EFG的面积y最大,此时E与B重合,所以AB=2,
∴等边三角形ABC的高为3,
∴等边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
由图2可知,x=1时△EFG的面积y最小,
此时AE=AG=CG=CF=BG=BE,
显然△EGF是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1,
所以△EGF的面积为
3
4
,
故选A.
【点睛】
本题是运动型综合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边三角形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
20.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A.B.
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所以B 正确.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函数图象的概念.解题关键在于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x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