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蛋白质的功能性质(1)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大豆蛋白是一种优良的植物蛋白,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以及多种独特的功能特性,对改善制品的感官和食用品质有较好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大豆蛋白质中氛基酸种类丰富,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大豆蛋白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多种功能特性,广泛应用于焙烤食品、肉制品、乳品等食品领域。

大豆中大约含有40%的蛋白质、20%的脂肪、10%的水分、5%的纤维和5%的灰分。大豆中的蛋白质大部分为水溶性蛋白质,水溶性蛋白质中含有94%的球蛋白和6%的白蛋白。大部分蛋白质在pH4一5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其中主要为大豆球蛋白。大豆蛋白质中含有氨基酸种类接近20种,尤其是赖氨酸含量特别丰富;同时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基本不含胆固醇或碳水化合物,并且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在食品加工中,大豆分离蛋白作为食品添加剂,可起到氨基酸互补作用,是一种功能性食品,具有很高的可消化性。与其他食品混合时,可显著改善原有食品的营养价值。

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1.乳化性质

许多食品属于乳胶体(冰淇淋、豆奶),蛋白质成分在稳定这些胶态体系中通常起着重要的作用。天然乳胶体靠脂肪球“这种“膜”由三酰甘油、磷脂、不溶性脂蛋白和可溶性蛋白的连续吸附层所构成。蛋白质一般对水/油(W/O)型乳胶液的稳定性较差。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蛋白质的强亲水性使大量被吸附的蛋白质分子位于界面的水相一侧。蛋白质的表面活性不仅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立体构象、分子中极性和非极性残基的分布与比例,二硫键的数目与交联,以及分子的大小、形状和柔顺性等内在因素有关,而且与外界因素,甚至加工操作有关。凡是能影响蛋白质构象和亲水性与疏水性的环境因素,诸如pH、温度、离子强度和盐的种类、界面的组成、蛋白质浓度、糖类和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能量的输入,甚至形成界面加工的容器和操作顺序等,都将影响蛋白质的表面活性。

2.起泡性

食品泡沫通常是气泡在连续的液相或含可溶性表面活性剂的半固相中形成的分散体系。种类繁多的泡沫其质地大小不同,例如蛋白质酥皮、蛋糕、棉花糖和某些其他糖果产品、点心顶端配料、冰淇淋、蛋奶酥、啤酒泡沫、奶油冻和面包等。大多数情况下,气体是空气或CO2,连续相是含蛋白质的水溶液或悬浊液。某些食品泡沫是很复杂的胶态体系,例如冰淇淋中存在分散的和群集的脂肪球(多数是固体)、乳胶体(或悬浊液)、分散的冰晶悬浮体,多糖凝胶、糖和蛋白质的浓缩溶液以及空气气泡。各种泡沫的气泡大小不相同,直径从1微米到几cm不等,气泡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液相的表面张力和粘度、输入的能量,分布均匀的细微气泡可以使食品产生稠性、细腻和松软性,提高分散性和风味感。

3.凝胶性

变性的蛋白质分子聚集并形成有序的蛋白质网络结构过程称为胶凝作用。胶凝是蛋白

质的重要功能性质,在许多食品的制备中起着主要作用,包括各种乳品、果冻、凝结蛋白、明胶凝胶、各种加热的碎肉或鱼制品、大豆蛋白质凝胶、膨化或喷丝的组织化植物蛋白和面包面团的制作等,中国人喜爱的豆腐食品,就是大豆蛋白胶凝作用的产物。蛋白质胶凝作用不仅可用来形成固态粘弹性凝胶,而且还能增稠,提高吸水性和颗粒粘结、乳状液或泡沫的稳定性。

4.溶解度

大豆蛋白质在溶解状态下才能发挥其在食品体系中的功能特性。大豆蛋白质的溶解度是指大豆蛋白质以胶体的形式分散到水中的能力。蛋白质分子的极性表面和所带的净电荷有助于分散体系的稳定。大豆蛋白质的溶解度可以用可溶性氮指数(NSI)和蛋白质分散度指数(PDI)两种方法表示。影响大豆蛋白质溶解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pH和无机盐。

大豆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应用

1.面制品

由于大豆蛋白氨基酸比较均衡,特别是大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高于其它谷类制品,应用于面制品中,不仅提高产品蛋白质含量,且根据氨基酸互补原则,提高产品蛋白质质量。又因其加工特性,在加工中可以增加面筋强度,改善面团在加工过程中的吸水性和提高产品风味并延长面制品货架期。如在焙烤食品中加入大豆蛋白粉,可使面包营养增加,提高吸水率,改善面包皮色,防止面包老化,延长货架期;改善蛋糕起泡性、吸水性,使蛋糕质地膨松蜂窝细腻,色泽、口感良好,抗老化。生产饼干时,在原料中加人15%一30%大豆蛋白粉,不但能提高蛋白质含量,增加营养价值,且能增加饼干酥性,还可起到保鲜作用。在加工面条时,在面粉中加入适量大豆蛋白粉,面团吸水性好,面条水煮后断条少,蒸煮时间长。由于吸水量大,可提高面条得率,且面条色泽好,口感与强力粉面条相似,可降低生产成本。在中等筋度的小麦粉中添加3%的富含115组分大豆蛋白可提高面团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性。在方便面生产过程中添加大豆蛋白粉,能明显提高方便面营养价值,降低耗油量,增强弹性、爽滑性和复水性,改善口感。

2.肉制品

大豆蛋白制品含有少量的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在加热之后会产生独特的豆香气,可以掩蔽肉制品加工中原料肉或辅料所具有的以及由于加工所产生的一些不愉快气味,因而对肉制品具有一定的调味作用。大豆蛋白具有凝胶性和粘性,在肉制品中加人大豆蛋白可有效改善产品质构,增加产品的硬度、弹性,使产品的结构致密,口感更好。将大豆分离蛋白添加到

乳化类肉制品中,可以利用其结合脂肪和水的能力,并与盐溶性肉蛋白形成稳定的乳化系统和填充性,减少淀粉等物料添加,降低瘦肉比率,提高产品质地以及增加脂肪添加量和产品热加工稳定性。大豆蛋白除了对水有吸附作用外,在加工时还具有保持水分的能力。同时大豆蛋白的乳化性和吸油性,可以减少脂质析出。利用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可以生产各种仿肉制品,这些产品中没有肉或用其他肉代替,但具有天然肉制品的风味,有高蛋白质、低脂肪、不合胆固醇、营养价值高等特点。采用海藻酸钠作凝胶成型剂,大豆分离蛋白作填充剂,在钙离子作用下,制成具有纤维结构的大豆蛋白一海藻母钙凝胶体。对其加工制作,成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仿肉制品,如仿肉脯、仿肉干、人造肉丝等。如利用大豆分离蛋白用于传统牛肉脯生产,添加量为20%一30%,得率有显著提高,其有关感官指标见表2。大豆蛋白作为肉制品加工中的重要辅料,添加量的大小对肉制品的风味和结构起着重要作用,添加量小会造成产品风味不协调、无法掩蔽不良气味,达到增香的效果,而且会导致产品结构松散、口感发软等不良结果;反之,使用量过大会造成产品豆腥味过浓、口感发硬。适宜添加量主要受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和产品热加工后滋味和色泽影响。

3.乳制品及饮料制品

大豆蛋白应用于乳制品生产中,如配方奶粉、液体奶等,可提高蛋白质含量,与乳的营养、良好风味结合,在氨基酸含量、配比及风味上形成优势互补。尤其是高分散型分离蛋白具有分散性、溶解性、分散稳定性及乳化性,蛋白质含量90%以上,并且不含胆固醇,是高营养、安全的乳制品加工配料。大豆蛋白代替脱脂奶粉用于冰淇淋的生产,蛋白质能够均匀分

布于整个体系中,增加蛋白质含量,使其营养价值提高,并且可以改善冰淇淋乳化性质、推迟乳糖结晶、防止“起砂”的现象,使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乳加工食品中利用大豆蛋白时,共同的缺点是风味及色调的变化。乳制品特有的乳香味变淡,相反出现腥味;颜色由乳制品固有的浓艳的乳白色变成使人感到清淡的白色。大豆蛋白用于饮料,可增加饮料蛋白质含量。近年来,各种大豆蛋白饮料都得到很大发展,以大豆蛋白为原料可制作人造乳、咖啡伴侣、豆奶、豆奶酪、果汁豆奶等,并添加一系列调味料如香精、巧克力、植物油、糖、柠檬酸等,味道和营养成分都良好。在核桃饮料生产中,加人脱脂大豆粉,可提高产品蛋白质含量,且可降低生产成本。

4.其它制品

大豆蛋白质制品在水产品方面主要用于以粉碎鱼肉为原料制品方面[l1]。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添加干粉状蛋白质;2)用水形成凝乳后调和使用;3)用水、油脂和蛋白质混合形成乳化状凝胶添加方法。应用于鱼糕类水产制品时,大豆蛋白凝胶触感不如鱼肉蛋白凝胶那样柔软,但却具有鱼糕特有色泽。大豆蛋白质还可以用于调味制品中[12],例如:方便食品的调味包原料,各种辣酱、肉酱等制品中,可以改变或者掩盖食品原有的味道,改善口感;用于水果替代品,同时也是保健和减肥食品中强化蛋白质的最佳原料。大豆分离蛋白可用作发泡剂,其可能作用机理是利用胃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蛋白质在等电点区的不可溶性即可消失。将水解物添加到食品、糕饼的混合料中,可增加鸡蛋蛋白质发泡时的体积。

食品化学蛋白质风味

紫外吸收的吸收值280nm 氨基酸的性质:旋光性、紫外吸收和荧光、离解、疏水性。 氨基酸的化学反应:1与氨基的反应①与亚硝酸的反应②与醛类的反应③酰基化反应④烃基化反应2羧基的反应①酯化反应②脱羧反应3由氨基和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①形成肽键②与茚三酮的反应4侧链的反应 蛋白质的变性定义:把蛋白质二级及其以上的高级结构在一定条件(加热、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等)下遭到破坏而一级结构并未发生变化的过程叫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的变性因素:物理性质:加热 /冷冻 /静高压/剪切/辐射/界面作用。化学性质: pH值,金属和盐,有机溶剂,有机化合物,还原剂. 蛋白质变性机理:天然蛋白质分子因环境的种种影响,从有秩序而紧密的结构变为无秩序的散漫构造,这就是变性。而天然蛋白质的紧密结构是由分子中的次级键维持的。这些次级键容易被物理和化学因素破坏,从而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或改变。因此蛋白质变性的本质就是蛋白质分子次级键的破坏引起二级、三级、四级结构的变化。由于蛋白质特殊的空间构象改变,从而导致溶解度降低、发生凝结、形成不可逆凝胶、-SH等基团暴露、对酶水解的敏感性提高、失去生理活性等性质的改变。 蛋白质变性对结构和功能上的影响:因疏水性基团的暴露而导致溶解度的下降,结合水能力的改变,失去生物活力(酶活力或免疫活力),对蛋白酶敏感性提高(肽键暴露),蛋白质固有粘度增加,没有结晶能力。消化率和生物有效率提高。 什么叫蛋白质的胶凝作用?它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如何提高蛋白质的胶凝性? 蛋白质的胶凝作用是指变性的蛋白质分子聚集并形成有序的蛋白质网络结构的过程。蛋白质的胶凝作用的本质是蛋白质的变性。大多数情况下,热处理是蛋白质凝胶必不可少的条件,但随后需要冷却,略微酸化有助于凝胶的形成。添加盐类,特别是钙离子可以提高凝胶速率和凝胶的强度。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在食品加工、保藏、制备和消费 期间影响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性能的那些蛋白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水化性质、表面性质、结构性质、感观性质 水合性质?蛋白质的水合性质就是蛋白质与水结合的能力。蛋白质分子可以通过氢键、静电引力、疏水作用等形式与水分子相互结合带电的氨基酸残基数目大,水合能力越大。 蛋白质水和性质的测定方法?相对湿度法(或平衡水分含量法);溶胀法;过量法 ;水饱和法 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中彼此靠近的氨基酸残基之间由于氢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空间关系。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二级结构进一步折叠、卷曲而形成特定的球状分子结构。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是通过肽键连接;维系二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 是氢键;三级结构的形成和稳定主 要靠疏水键、盐键、二硫键、氢键 和范德华力。 影响蛋白质水合性质的环境因素 (浓度、Ph、温度)浓度变大;蛋白 质总吸水量升高。pH= pI水合作用 最低;高于或低于pI,水合作用增强 (净电荷和推斥力增加)pH 9-10时 水合能力较大。温度升高;蛋白质结 合水的能力下降(变性蛋白质结合 水的能力一般比天然蛋白质高约 10%)。 蛋白质的溶解度影响因素:PH和溶 解度;离子强度;温度0~40℃温 度↑,溶解度↑大于四十度时呈负 相关;有机溶剂; 影响蛋白流体黏度的主要因素是溶 液中蛋白分子或蛋白颗粒的表观直 径,表观直径越大,黏度越大;表 观直径又取决于:①蛋白分子固有 的特性,如摩尔质量、大小、体 积、结构、电荷和易变形程度;② 蛋白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这种 作用会影响蛋白质的溶胀、溶解度 和水合作用;③蛋白质-蛋白质的 相互作用,它将决定聚集体的大 小。对于高浓度的蛋白质体系,这 种作用起主要的作用。 为什么蛋白质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表 面活性剂? 蛋白质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表面活性 剂主要是以下原因:一、蛋白质具 有快速的吸附到界面的能力;二、 蛋白质在达到界面后可迅速伸展和 取向;三、达到界面后,即与邻近 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强内聚力和 黏弹性的膜,能耐受热和机械作 用。 絮凝:是指蛋白质未发生变性时的 无规则聚集反应,这常常是因为链 间的静电排斥降低而发生的一种现 象。 凝结作用:发生变性的无规聚集反 应和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大于 蛋白质-溶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聚 集反应,定义为凝结作用。 凝胶化作用:是指变性的蛋白质分 子聚集并形成有序的蛋白质网络结 构过程。 组织化:经过一定的处理后,使原来 不具有像畜肉一样的品质变成像畜 肉一样具备的组织结构和咀嚼性, 这种性质叫组织化。 乳化活力:主要指乳状液的总界面 面积。 乳化活力指数:即单位质量蛋白质 所产生的界面面积,可根据乳状液 的浊度与界面面积的关系,测得透 光率后计算得到。 乳化容量:指乳状液发生相转变之 前,每克蛋白质能够乳化油的体 积。 乳化稳定性:通常以乳化后,其乳 状液在一定温度下放置一定时间前 后的体积变化值表示。 蛋白质的缔合:一般是指蛋白质在 亚单位或分子水平上发生的变化。 聚合或聚集反应:一般是指大的复 合物的形成。 沉淀作用:是指由于蛋白质的溶解 性完全或部分丧失而引起的聚集反 应。 膨润性:蛋白质吸水充分膨胀而不 溶解,这种水化性质通常叫膨润 性。 可溶性蛋白:蛋白质在继续水化中 被水分散而逐渐变为胶体溶液,具 有这种水化特点的蛋白质叫可溶性 蛋白质。 盐溶效应:在低盐浓度(< 0.2mol/L)时,离子同蛋白质荷电 基团相互作用而降低相邻分子的相 反电荷间的静电吸引,从而有助于 蛋白质水化和提高其溶解度,这叫 盐溶效应。 盐析效应:当盐浓度更高时,由于 离子的水化作用争夺了水,导致蛋 白质“脱水”,从而降低其溶解 度,这叫做盐析效应。食品加工中 的比结合水能力更重要 持水能力:是指蛋白质吸水并将水 保留在蛋白质组织(如蛋白质凝 胶、牛肉和鱼肌肉)中的能力。蛋 白质的持水能力与结合水能力呈正 相关 风味物质 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只有四种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味觉产生的过程? 呈味物质刺激口腔内的味觉感受 体,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 的神经感觉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 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 枢系统的分析,从而产生味觉。不 同的味觉产生有不同的味觉感受 体,味觉感受体与呈味物质之间的 作用力也不相同。 舌后苦味,舌前甜味,舌两侧咸 味,舌中酸味。 影响味感的因素? (1)呈味物质的结构(2)温度的 关系(3)浓度和溶解度(4)各种 味觉的相互作用 呈味物质的相互因素:味的相乘现 象;味的消杀现象;味的变调现 象;味的疲劳作用 影响甜度的因素?①浓度②温度③ 味感物质的相互作用影响甜度④溶 解 呈酸机理?1.酸味是由H+刺激舌粘 膜而引起的味感,H+是定味剂,A- 是助味剂。 2.酸味的强度与酸的强 度不呈正相关关系。3.酸味物质的阴 离子对酸味强度有影响。4有机酸根 A-结构上增加羟基或羧基,则亲脂性 减弱,酸味减弱;5增加疏水性基 团,有利于A-在脂膜上的吸附,酸味 增强。 呈甜机理(夏氏学说) 呈苦机理?(1)空间位阻学说(2)内氢 键学说(3)三点接触学说(4)诱导适应 学说 呈苦物质?1.茶叶可可咖啡中的生物 碱2.啤酒中的苦味物质(萜类)3柑 橘中的苦味物(糖苷)4. 盐类阳离 子产生咸味,阴离子抑制咸味。 常用脱涩方法?(1焯水处理(2) 在果汁中加入蛋白质,使单宁沉淀 (3)提高原料采用时的成熟度。 常见甜味剂:单糖(葡萄糖、果 糖、木糖)双糖(蔗糖、麦芽糖、 乳糖)淀粉糖浆,甜味素,糖醇, 蜂蜜 风味:风味是指由摄入口腔的食物 使人的感觉器官,包括味觉、嗅 觉、痛觉及触觉等 胆汁:是动物肝脏分泌并储存在胆 囊中的一种液体,味极苦,胆汁中 苦味的主要成分是胆酸、鹅胆酸和 脱氧胆酸。 食品的味:味是食物在人的口腔中 对味觉感受器的刺激产生的感觉。 阈值:阈值是指能感受到某种物质 的最低浓度。 绝对阈值:绝对阈值又称为感觉阈 值,是采用由品尝小组品尝一系列 以极小差别递增浓度的水溶液来确 定的。 差别阈值:差别阈值是将一给定刺 激量增加到显著刺激时所需的最小 量。 最终阈值:最终阈值是当呈味物质 在某一浓度后再增加也不能增加刺 激强度时的阈值。 相对甜度:通常以5%或10%的蔗 糖水溶液为标准,在20℃同浓度的 其他甜味剂溶液与之比较来得到相 对甜度。 酸味:酸味是有机酸、无机酸和酸 性盐产生的氢离子引起的味感。 咸味:咸味是由盐类离解出的正负 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阳离子产生 咸味,阴离子抑制咸,并能产生副 味。 风味增强剂:呈现鲜味的化合物加 入到食品中,含量大于阈值时,使 食品鲜味增加;含量小于阈值时, 即使尝不出鲜味,也能增强食品的 风味,所以鲜味剂也被称为风味增 强剂。 辣味:辣味是调味料和蔬菜中存在 的某些化合物所引起的辛辣刺激感 觉,不属于味觉,是舌、口腔和鼻 腔黏膜受到刺激产生的辛辣、刺 痛、灼热的感觉。 涩味:当口腔黏膜的蛋白质被凝固 时,所引起的收敛感觉就是涩味, 涩味也不是食品的基本味觉,而是 刺激触觉神经末梢造成的结果。 味的对比作用:味的对比作用是指 以适当的浓度调和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呈味物质时,其中一种味感更突 出。 味的变调作用:两种味感的相互影 响会使味感发生改变,特别是先感 受的味对后感受的味会产生质的影 响,这就是味的变调作用,也称为 味的阻碍作用。 味的消杀作用:是指一种味感的存 在会引起另一种味感的减弱的现 象,也称作味的相抵作用。 味的相乘作用:两种同味物质共存 时,会使味感显著增强,这就是味 的相乘作用。 味的适应现象:味的适应现象是指 一种味感在持续刺激下会变得迟钝 的现象。 甜味:具有糖和蜜一样的味道,是 最受人类欢迎的味感,能够用于改 进食品的可口性和某些食用性质。 啤酒中的苦味物质:由于酒花中含 有的苦味物质,以及在酿造过程产 生的苦味物质形成啤酒中的苦味物 质,主要是α-酸及其异构物。

(完整版)蛋白质的性质和分类

蛋白质凭借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而具有两性特征,在等电点易生成沉淀。不同的蛋白质等电点不同,该特性常用作蛋白质的分离提纯。生成的沉淀按其有机结构和化学性质,通过pH的细微变化可复溶。蛋白质的两性特征使其成为很好的缓冲剂,并且由于其分子量大和离解度低,在维持蛋白质溶液形成的渗透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缓冲和渗透作用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紫外线照射、加热煮沸以及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或有机溶剂处理蛋白质时,可使其若干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酶的灭活,食物蛋白经烹调加工有助于消化等,就是利用了这一特性。 (二)蛋白质的分类 简单的化学方法难于区分数量庞杂、特性各异的这类大分子化合物。通常按照其结构、形态和物理特性进行分类。不同分类间往往也有交错重迭的情况。一般可分为纤维蛋白、球状蛋白和结合蛋白三大类。 1.纤维蛋白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角蛋白。 (1) 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主要蛋白质,一般占哺乳动物体蛋白总量的30%左右。胶原蛋白不溶于水,对动物消化酶有抗性,但在水或稀酸、稀碱中煮沸,易变成可溶的、易消化的白明胶。胶原蛋白含有大量的羟脯氨酸和少量羟赖氨酸,缺乏半胱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 (2) 弹性蛋白弹性蛋白是弹性组织,如腱和动脉的蛋白质。弹性蛋白不能转变成白明胶。 (3) 角蛋白角蛋白是羽毛、毛发、爪、喙、蹄、角以及脑灰质、脊髓和视网膜神经的蛋白质。它们不易溶解和消化,含较多的胱氨酸(14-15%)。粉碎的羽毛和猪毛,在15-20磅蒸气压力下加热处理一小时,其消化率可提高到70-80%,胱氨酸含量则减少5-6%。 2.球状蛋白 (1) 清蛋白主要有卵清蛋白、血清清蛋白、豆清蛋白、乳清蛋白等,溶于水,加热凝固。 (2) 球蛋白球蛋白可用5-10%的NaCl溶液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其不溶或微溶于水,可溶于中性盐的稀溶液中,加热凝固。血清球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肌浆蛋白、豌豆的豆球蛋白等都属于此类蛋白。 (3) 谷蛋白麦谷蛋白、玉米谷蛋白、大米的米精蛋白属此类蛋白。不溶于水或中性溶液,而溶于稀酸或稀碱。 (4) 醇溶蛋白玉米醇溶蛋白、小麦和黑麦的麦醇溶蛋白、大麦的大麦醇溶蛋白属此类蛋白。不溶于水、无水乙醇或中性溶液,而溶于70-80%的乙醇。 (5) 组蛋白属碱性蛋白,溶于水。组蛋白含碱性氨基酸特别多。大多数组蛋白在活细胞中与核酸结合,如血红蛋白的珠蛋白和鲭鱼精子中的鲭组蛋白。 (6) 鱼精蛋白鱼精蛋白是低分子蛋白,含碱性氨基酸多,溶于水。例如鲑鱼精子中的鲑精蛋白、鲟鱼的鲟精蛋白、鲱鱼的鲱精蛋白等。鱼精蛋白在鱼的精子细胞中与核酸结合。 球蛋白比纤维蛋白易于消化,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也较纤维蛋白更理想。 3. 结合蛋白 结合蛋白是蛋白部分再结合一个非氨基酸的基团(辅基)。如核蛋白(脱氧核糖核蛋白、核糖体),磷蛋白(酪蛋白、胃蛋白酶),金属蛋白(细胞色素氧化酶、铜蓝蛋白、黄嘌呤氧化酶),脂蛋白(卵黄球蛋白、血中β1-脂蛋白),色蛋白(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黄素蛋白、视网膜中与视紫质结合的水溶性蛋白)及糖蛋白(γ球蛋白、半乳糖蛋白、甘露糖蛋白、氨基糖蛋白)。

蛋白质功能性质一 实验

实验十一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 ——水溶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作用 一、实验原理 所谓蛋白质的功能性质,是指能使蛋白质成为人们所需要的食品特征而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即在食品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发生有利作用的那些性质,这些性质对食品的质量及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与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用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成为开发和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的重要依据。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分为水化性质、表面性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关性质共三大主要类型。具体的功能性质,主要包括吸水性、溶解性、保水性、分散性、粘度和粘着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作用等。 本实验以卵蛋白、大豆蛋白为例,通过某些定性实验来认识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性质。 二、实验材料和试剂 材料:蛋清蛋白; 试剂: 1)2%蛋清蛋白溶液:取2g蛋清加98g蒸留水稀释,过滤取清液; 2)卵黄蛋白:鸡蛋除去蛋清后剩下的蛋黄捣碎; 3)分离大豆蛋白粉; 4)其它:1mol/L HCl,1mol/L NaOH,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硫酸铵溶液,酒石酸,硫酸铵,氯化钠,δ—葡萄糖酸内酯,氯化钙饱和溶液,水溶性红色素,明胶。 三、实验步骤 (一)蛋白质的水溶性 1、在50mL的小烧杯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有无沉淀生成。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 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3mL,加入3mL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沉淀析出,再加入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蛋清蛋白质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 2、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0.1~0.2g大豆分离蛋白粉,分别加入5mL水,5mL饱和食盐水,5mL 1mol/L NaOH,5mL 1mol/L HCl;摇匀,在温水浴中温热片刻,观察大豆蛋白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向第一、二支试管加入3mL饱和硫酸铵溶液,析出大豆球蛋白沉淀;向第三、四支试管中分别用1mol/L NaOH、1mol/L HCl中和至pH 4~4.5,观察沉淀的生成,解释大豆蛋白的溶解性以及pH值对大豆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二)蛋白质的乳化性 1、取5g卵黄蛋白,加入250mL的烧杯中,加入95mL水、0.5g氯化钠,用电动搅拌器搅匀后,加搅拌加滴加植物油10mL,滴加完后,强烈搅拌5min,使其充分分散成均匀的乳状液,静置10min,等泡沫大部分消除后,取出10 mL,加入少量水溶性色素染色,不断搅拌直至染色均匀,取一滴乳状液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被染色部分为水相,未被染色部分为油相,根据显微镜下观察所得到的染料分布,确定该乳状液是属于水包油型还是油包水型。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 引言: 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重要的有机分子之一,它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性质,包括结构支持、酶催化、运输、信号传递等。本实验旨在探究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实验一:蛋白质的结构支持功能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鸡蛋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鸡蛋白溶液注入不同浓度的盐水中,观察蛋白质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 结果表明,当鸡蛋白溶液与低浓度盐水混合时,蛋白质会凝聚成固体,形成一种类似于凝胶的物质。这说明蛋白质具有结构支持功能,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稳定的结构。 实验二:蛋白质的酶催化功能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酪氨酸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催化效果,来验证蛋白质的酶催化功能。 结果表明,酪氨酸酶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能够催化酪氨酸的分解,产生氨基酸和其他产物。而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pH值下,酪氨酸酶的催化效果明显降低。这说明蛋白质的酶催化功能对环境条件十分敏感。 实验三:蛋白质的运输功能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血红蛋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在不同浓度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吸附情况,来验证蛋白质的运输功能。

结果表明,血红蛋白能够与氧气发生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并在高浓度氧 气环境中释放氧气。而在二氧化碳气体环境下,血红蛋白能够与二氧化碳发生 结合,形成碳酸血红蛋白,并在低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这说明 蛋白质能够通过运输分子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实验四:蛋白质的信号传递功能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G蛋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在细胞膜上的信 号传递过程,来验证蛋白质的信号传递功能。 结果表明,G蛋白能够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通路。这种信号传递过程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而当G 蛋白发生突变或受到干扰时,信号传递通路会受到阻断,导致细胞功能异常。 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验证了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蛋白质具有结构支持、酶催化、运输和信号传递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对于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适宜的温度、pH值和浓度可保证蛋白质发挥正常功能。进一步研究蛋白质的功能性质,有助于深入了解生命活动的 基本机制,为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蛋白质的定性实验报告

【关键字】实验 蛋白质的定性实验报告 篇一: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专业班次13 食工 1 班题目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姓名黄俊怡组别XX 日期通过本实验定性地了解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性质。二、实验原理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般是指能使蛋白质成为人们所需要的食品特征而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即对食品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发生作用的那些性质,这些性质对食品的质量和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与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用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开发和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的重要依据。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分为水化性质、表面性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关性质三个主要类型,主要包括有吸水性、溶解性、保水性、分散性、粘度和粘着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作用等。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1. 实验材料(1)2%蛋清蛋白溶液:取2g 蛋清加98ml 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夜。(2)卵黄蛋白:鸡蛋除蛋清后剩下的蛋黄捣碎。2. 试剂(1) (2) (3) (4) 3. 仪器(1) (2) (3) 刻度试管100ml 烧杯冰箱硫酸铵、饱和硫酸铵溶液氯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花生油酒石酸1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水溶性的测定在10ml 刻度试管中加入0.5ml 蛋清蛋白,加入5ml 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有无沉淀产生。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3ml,加入3ml 饱和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沉淀析出,再加入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蛋清蛋白质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2. 蛋白质乳化性的测定取0.5ml 卵黄蛋白于10ml 刻度试管中,加入 4.5ml 水和 5 滴花生油;另取5ml 水于10ml 刻度试管中,加入 5 滴花生油;再将两支试管用力振摇2~3min,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每隔15min 观察一次,共观察4 次,观察油水是否分离。3. 蛋白质起泡性的测定(1) 在二个100ml 的烧杯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30ml,一份用玻璃棒不断搅打1~2min;另一份用吸管不断吹入空气泡1~2min,观察泡沫的生成、泡沫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时间的长短。(2) 在二支10ml 刻度试管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ml,一支放入冰箱中冷至10℃,另一支保持常温(30~35℃),以相同的方式振摇1~2min,观察泡沫产生的数量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3) 在三支10ml 刻度试管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ml,其中一支试管加入酒石酸0.1g,一支加入氯化钠0.1g;另一支作对照用,以相同的方式振摇1~2min,观察泡沫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 4. 蛋白质凝胶作用的测定在试管中加入1ml 蛋清蛋白,再加1ml 水和几滴饱和食盐水至溶解澄清,放入沸水中,加热片刻观察凝胶的形成。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蛋白质水溶性的测定水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加入饱和氯化钠后沉淀溶解,澄清溶液加入饱和硫酸铵后出现白色絮状物蛋清蛋白加入水有白色沉淀产生。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这是因为加入中性盐会增加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增强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的作用,从而使蛋白质分子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即盐溶现象。在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

食品中蛋白质的功能性质(1)

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大豆蛋白是一种优良的植物蛋白,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以及多种独特的功能特性,对改善制品的感官和食用品质有较好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大豆蛋白质中氛基酸种类丰富,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大豆蛋白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多种功能特性,广泛应用于焙烤食品、肉制品、乳品等食品领域。 大豆中大约含有40%的蛋白质、20%的脂肪、10%的水分、5%的纤维和5%的灰分。大豆中的蛋白质大部分为水溶性蛋白质,水溶性蛋白质中含有94%的球蛋白和6%的白蛋白。大部分蛋白质在pH4一5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其中主要为大豆球蛋白。大豆蛋白质中含有氨基酸种类接近20种,尤其是赖氨酸含量特别丰富;同时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基本不含胆固醇或碳水化合物,并且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在食品加工中,大豆分离蛋白作为食品添加剂,可起到氨基酸互补作用,是一种功能性食品,具有很高的可消化性。与其他食品混合时,可显著改善原有食品的营养价值。 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1.乳化性质 许多食品属于乳胶体(冰淇淋、豆奶),蛋白质成分在稳定这些胶态体系中通常起着重要的作用。天然乳胶体靠脂肪球“这种“膜”由三酰甘油、磷脂、不溶性脂蛋白和可溶性蛋白的连续吸附层所构成。蛋白质一般对水/油(W/O)型乳胶液的稳定性较差。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蛋白质的强亲水性使大量被吸附的蛋白质分子位于界面的水相一侧。蛋白质的表面活性不仅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立体构象、分子中极性和非极性残基的分布与比例,二硫键的数目与交联,以及分子的大小、形状和柔顺性等内在因素有关,而且与外界因素,甚至加工操作有关。凡是能影响蛋白质构象和亲水性与疏水性的环境因素,诸如pH、温度、离子强度和盐的种类、界面的组成、蛋白质浓度、糖类和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能量的输入,甚至形成界面加工的容器和操作顺序等,都将影响蛋白质的表面活性。 2.起泡性 食品泡沫通常是气泡在连续的液相或含可溶性表面活性剂的半固相中形成的分散体系。种类繁多的泡沫其质地大小不同,例如蛋白质酥皮、蛋糕、棉花糖和某些其他糖果产品、点心顶端配料、冰淇淋、蛋奶酥、啤酒泡沫、奶油冻和面包等。大多数情况下,气体是空气或CO2,连续相是含蛋白质的水溶液或悬浊液。某些食品泡沫是很复杂的胶态体系,例如冰淇淋中存在分散的和群集的脂肪球(多数是固体)、乳胶体(或悬浊液)、分散的冰晶悬浮体,多糖凝胶、糖和蛋白质的浓缩溶液以及空气气泡。各种泡沫的气泡大小不相同,直径从1微米到几cm不等,气泡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液相的表面张力和粘度、输入的能量,分布均匀的细微气泡可以使食品产生稠性、细腻和松软性,提高分散性和风味感。 3.凝胶性 变性的蛋白质分子聚集并形成有序的蛋白质网络结构过程称为胶凝作用。胶凝是蛋白 质的重要功能性质,在许多食品的制备中起着主要作用,包括各种乳品、果冻、凝结蛋白、明胶凝胶、各种加热的碎肉或鱼制品、大豆蛋白质凝胶、膨化或喷丝的组织化植物蛋白和面包面团的制作等,中国人喜爱的豆腐食品,就是大豆蛋白胶凝作用的产物。蛋白质胶凝作用不仅可用来形成固态粘弹性凝胶,而且还能增稠,提高吸水性和颗粒粘结、乳状液或泡沫的稳定性。 4.溶解度 大豆蛋白质在溶解状态下才能发挥其在食品体系中的功能特性。大豆蛋白质的溶解度是指大豆蛋白质以胶体的形式分散到水中的能力。蛋白质分子的极性表面和所带的净电荷有助于分散体系的稳定。大豆蛋白质的溶解度可以用可溶性氮指数(NSI)和蛋白质分散度指数(PDI)两种方法表示。影响大豆蛋白质溶解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pH和无机盐。

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

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的一般是指能使蛋白质成为人们所需要的食品特征而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即对食品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发生作用的那些性质,这些性质对食品的质量和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与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用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开发和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的重要依据。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以分为水化性质、表面性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关性质三个主要类型,主要包括有吸水性、溶解性、保水性、分散ing、粘度合粘着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作用的等等。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定性地了解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性质。 二、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1. 实验材料 2.1.1 2%蛋清蛋白溶液:取2g蛋清加98ml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夜。 2.1.2 卵黄蛋白:鸡蛋除蛋清后剩下的蛋黄捣碎。 2.2 试剂 2.2.1 硫酸铵、饱和硫酸铵溶液 2.2.2 氯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 2.2.3 花生油 2.2.4 酒石酸 2.3 仪器 若干试管、100ml烧杯、冰箱、均质机 三、操作步骤 3.1蛋白质水溶性的测定 在10ml试管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有无沉淀产生。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 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3ml,加入3ml饱和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沉淀析出,再加入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蛋

清蛋白质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 3.2蛋白质乳化性的测定 取10g卵黄蛋白于均质机料液瓶中,加入90g 水,加入5ml花生油,均质1min后,取约10ml于试管中;另取100g水于均质机料液瓶中,加入5ml花生油,进行均质1min后,取约10ml于试管中,两试管中液面相平即可,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每隔15min观察一次,共观察4次,观察油水是否分离。 3.3蛋白质起泡性的测定 (1) 在二个100ml的烧杯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30ml,一份用玻璃棒不断搅打1~2min;另一份用吸管不断吹入空气泡1~2min,观察泡沫的生成、泡沫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时间的长短。 (2) 在二支10ml试管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ml,一支放入冰箱中冷至10℃,另一支保持常温(30~35℃),以相同的方式振摇1~2min,观察泡沫产生的数量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 (3) 在三支10ml试管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ml,其中一支试管加入酒石酸0.1g,一支加入氯化钠0.1g;另一支作对照用,以相同的方式振摇1~2min,观察泡沫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 3.4蛋白质凝胶作用的测定 在试管中加入1ml蛋清蛋白,再加1ml水和几滴饱和食盐水至溶解澄清,放入沸水中,加热片刻观察凝胶的形成。 四、实验结果 4.1蛋白质的水溶性 蛋白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受到一些条件,如pH值、离子强度、温度、溶剂类型的影响。蛋清蛋白加水后产生白色沉淀,这是因为蛋清蛋白的水合能力比较差。随后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了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这是由于不同浓度范围的盐类对蛋白质的溶解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当中性

《食品化学》练习题答案 - 副本

第二章水分 名词解释: 1、疏水相互作用:当水与非极性基团接触时,为减少水与非极性实体的界面面积,水中分离的疏水基团之间进行缔合,这种作用成为疏水相互作用 2、Aw: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食品中水蒸汽分压与同一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 aw=p/p0 其中p:样品中水的蒸汽压;p0:同温纯水蒸汽压;aw:样品的内在特性 3、滞后现象:采用回吸(resorption)的方法绘制的MSI和按解吸(desorption)的方法绘制的MSI并不互相重叠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4、自由水:又称游离水、体相水,是指那些没有被非水物质化学结合的水。主要是通过一些物理作用而滞留的水。水分子可以自由运动,但在宏观上它是被束缚的。自由水包括:滞化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流动水三种类型。能结冰,但冰点有所下降,同时溶解溶质的能力强,干燥时易被除去,而且与纯水分子平均运动接近,也很适于微生物生长和大多数化学反应,易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但与食品的风味及功能性紧密相关。 5、结合水:结合水通常是指存在于非水成分附近的、与溶质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的那部分水。在低温(通常是指-40℃或更低)下不能冻结;不能作为外加溶质的溶剂;处在溶质和其它非水物质的邻近位置,它的性质显著地不同于同一体系中体相水(bulk-phase water)的性质。 简答: 1、为什么水分活度比含水量更能反应食品稳定性? ①:a W对微生物的生长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适宜生长的a W范围。 ②:aW与引起食品品质下降的诸多化学反应、酶促反应及质构变化有高度的相关性。 ③:用aW比用水分子含量更清楚的表示水分在不同区域移动的情况。 ④:从MSI图中所表示的单分子层水的aW所对应的水分含量是干燥食品的最佳要求。 ⑤:aW比水分含量易测,且又不破坏试样。 2、什么是MSI,其在食品工业上有何意义? MSI即水分吸着等温线,其含义为在恒温条件下,食品的含水量(每单位干物质质量中水的质量表示)与αW的关系曲线。它在食品工业上的意义在于: ①:浓缩和干燥过程中样品脱水的难易程度与αW有关; ②:配制混合食品必须避免水分在配料之间的转移; ③:测定包装材料的阻湿性的必要性; ④:测定什么样的水分含量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⑤:预测食品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与水分的含量关系。 3、简述食品中aw与脂质氧化的关系。 水分对脂质氧化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当食品中水分处在单分层水(aw=0.35左右)时,可抑制氧化作用;当食品中aw大于或小于0.35后,水分对脂质氧化促进作用。 (1)在Aw=0~0.35范围内,随Aw↑,反应速度↓:①水与脂类氧化生成的氢过氧化物结合,保护氢过氧化物的分解,阻止氧化进行。②这部分水能与金属离子形成水合物,降低了其催化氧化的效率。 (2)在Aw=0.35~0.8范围内,随Aw↑,反应速度↑:①水中溶解氧增加;②大分子物质肿胀后暴露更多的催化部位,从而加速脂类氧化;③催化剂和氧的流动性增加。 (3)当Aw>0.8时,随Aw↑,反应速度增加很缓慢:催化剂和反应物被稀释 第三章碳水化合物 名词解释 1、非酶褐变:非酶褐变反应主要是指碳水化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有色成分和无

第五章 蛋白质

第五章蛋白质(Protein) §4-2 食品加工中蛋白质的理化变化 §4-3 蛋白质的改性 §4-4 食品蛋白质 引言 蛋白质可分为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和微生物蛋白(又称单细胞蛋白,SCP)。 蛋白与食品的风味、质构、营养等密切相关。例,焙烤食品的感官性质与小麦面筋蛋白有关,肉类产品的质构和多汁性主要取决于肌动蛋白、肌球蛋白、肌动球蛋白及一些水溶性蛋白。乳制品的质构和凝乳性质取决于酪蛋白胶团独特的胶体结构。一些蛋糕的结构和一些甜食的搅打起泡性质取决于蛋清蛋白的性质。 蛋白质的食品功能性质(Functionality)是指除营养价值外,对食品需宜特性有利的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凝胶、溶解、泡沫、乳化、粘度等在食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性质。 蛋白质的食品功能性质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水合性质为蛋白质的流体动力学性质,主要是由于蛋白质-水(P-H2O)相互作用而产生。如吸水性、持水性、湿润性、溶胀性、粘附性、分散性、粘度、溶解度等。 (2)与蛋白质-蛋白质(P-P)相互作用有关的性质,如沉淀、胶凝、面团形成、弹性等。 (3)表面性质是由于蛋白质分子的两亲性所产生,如表面张力、乳化作用、发泡性质、成膜性质、风味结合性质。 (4)感官性质是由于蛋白质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如爽滑度、咀嚼性、混浊度、色泽、气味、口感等。 食品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功能作用 一种蛋白质往往同时提供多种功能性质,例如,蛋清具有胶凝作用,乳化作用,起泡性、水合能力等, 一般,动物蛋白的食品功能性质较丰富,如肉类蛋白、乳蛋白、蛋清蛋白、明胶,因而使用广泛。植物蛋白的功能性质则较有限,如大豆蛋白、花生蛋白、其它植物种子蛋白,因而在食品中的使用较有限。 各种食品对蛋白质特性的要求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偶极-偶极或氢键)和一些氨基酸侧链基团(离子的极性甚至非极性基团)能与水结合,称为蛋白质的水合。 几种常用蛋白质水合能力的大小为(g H2O/g Protein):酪蛋白0.40,卵清蛋白0.30,大豆蛋白0.33。 蛋白质的水合性质在食品上有重要作用,例如,肉制品要求其中的蛋白质在加热时也能很好地保持水分,以获得良好的口感、风味和质构。 一、水合性质(Hydration Properties) Pr浓度、pH值、温度、离子强度、其它成分的存在均能影响Pr-Pr和Pr-水。蛋白质吸附水、保留水的能力对各类食品尤其是碎肉和面团等的质地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它功能性质如胶凝、乳化也与蛋白质的水合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影响蛋白质水合的因素 pH的变化影响蛋白质分子的解离和净电荷量,因而可改变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和排斥力及其与水缔合的能力。

蛋白质功能特性

蛋白质功能特性 一、蛋白质的水合性质(溶解性、黏度) 蛋白质的水合是通过蛋白质的肽键和氨基酸侧链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浓缩蛋白质或离析物在应用时必须水合,食品的流变性质和质构性质也取决于水与其他食品组分,尤其像蛋白质与多糖等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水能改变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此外,蛋白质的许多功能性质,如分散性、湿润性、溶解性、持水能力、凝胶作用、增稠、黏度、凝结、乳化和气泡等,都取决于水—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因此了解食品蛋白质的水合性质和复水性质在食品加工中有重要的意义。 1、溶解性 蛋白质的溶解度是蛋白质—蛋白质和蛋白质—溶剂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的热力学表现形式。蛋白质的溶解性,可以用水溶性蛋白质(WSP)、水可分散性蛋白质(WDP)、蛋白质分散性指标(PDI)、氮溶解性指标(NSI)来评价。蛋白质溶解度的大小与pH值、离子强度、温度和蛋白质浓度有关。 蛋白质在水中形成的实际是胶体分散体,作为有机大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在水中以胶体态存在,并不是真正化学意义上的溶解态,所以蛋白质在水中形成的是胶体分散系,只是习惯上将它称为溶液。 蛋白质的溶解度影响其功能性质,包括增稠、气泡、乳化和凝胶作用,起始溶解性较大的蛋白质,能使蛋白质分子迅速地在体系中扩散,也有利于蛋白质分子向空气或油水界面扩散,有利于蛋白质其他功能性质的提高。蛋白质溶解度大小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蛋白质溶解也是判断蛋白质潜在应用价值的一个指标,此外,蛋白质的溶解性也与其在饮料中的应用直接相关。 影响蛋白质溶解性的因素: (1)氨基酸组成与疏水性:疏水相互作用增加了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溶解性下降;离子相互作用有利于蛋白质与水的相互作用,增加溶解性。 (2)PH:PH不在PI(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溶解性大,PH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例如β-乳球蛋白、牛血清蛋白在等电点时溶解度高)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关系 蛋白质分子是由氨基酸首尾相连缩合而成的共价多肽链,但是天然蛋白质分子并不是走向随机的松散多肽链。每一种天然蛋白质都有自己特有的空间结构或称三维结构,这种三维结构通常被称为蛋白质的构象,即蛋白质的结构。 一级结构:构成蛋白质的单元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的线性序列,为多肽链。一级结构稍有变化,就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二级结构:一级结构中部分肽链的弯曲或折叠产生二级结构。多肽链的某些部分氨基酸残基周期性的空间排列。现已知的蛋白质中二级结构共有四种: 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 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成紧密的三维形式。三维形状一般都可以大致说是球状的或是纤维状的。 四级结构:由蛋白质亚基结构形成的多于一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排列。 超二级结构:是指在多肽链内顺序上相互邻近的二级机构常常在空间折叠中靠近,彼此相互作用,形成规则的二级结构聚集体。 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各组织无一不含蛋白质,在人体的瘦组织中(非脂肪组织),如肌肉组织和心、肝、肾等器官均含有大量蛋白质、骨骼、牙齿、乃至指、趾也含有大量蛋白质;细胞中,除水分外,蛋白质约占细胞内物质的80%,因此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成分是蛋白质最重要的生理功能。身体的生长发育可视为蛋白质的不断积累过程。蛋白质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尤为重要。 [1]蛋白质在烹饪中的热变性具有很大的温度系数,在等电点时可达600左右,即温度每升高10℃,蛋白质变性的速度是原来的600倍。利用蛋白质的高温度系数,可采用高温瞬间灭菌,加热破坏食物中的有毒蛋白,使之失去生理活性。在加工蔬菜、水果时,先用热水烫漂,可使维生素C氧化酶或多酚氧化酶变性而失活,从而减少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由于酶促氧化的损失和酶促褐变。 在烹饪中采用爆、炒、烟、测等方法,由于进行快速高温加热,加快了蛋白质变性的速度,原料表面因变性凝固、细胞孔隙闭合,从而原料内部的营养素和水分不会外流,可使菜看的口感鲜嫩,并能保住较多的营养成分不受损失。 除了高温之外,酸、碱、有机溶剂、振荡等因素也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并均可在烹饪中得到应用。 蛋白质的pH值处于4以下或10以上的环境中会发生酸或碱引起的变性,例如在制作松花蛋时,就是利用碱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而使蛋白和蛋黄发生凝固;酸奶饮料和奶酪的生产,则是利用酸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牛奶中的乳糖在乳酸菌的作用下产生乳酸,pH值下降引起乳球蛋白凝固,同时使可溶性的酪蛋白沉淀析出。 酒精和其他有机溶剂也能使蛋白质变性,鲜活水产品的醉腌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酒浸醉死,不再加热,即可食用,如醉蟹、平湖糟蛋等。 将蛋白质进行不断的搅拌,由于液层产生了应力,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引起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肽链伸展;由于连续不断的搅拌,不

肉制品中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肉制品中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刘骞(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150050) 摘要:在肉制品中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对肉制品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主要功能特性包括保水性,乳化性,而且肉中的蛋白质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肉制品的风味与颜色.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肉制品中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以及肉制品的风味与颜色,为肉制品中蛋白质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保水性;乳化性;风味;颜色FunctionalPropertiesofProteininMeatProduct LIUQian (CollegeofFoodScience,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Harbin150030,China) Abstract:Functionalpropertiesofproteininmusclemakethedeterminingfactorofthequality ofmeat product.Functionalpropertiesmainlyincludewaterretentionandemulsification,andthepro teinin musclealsodeterminedtheflavorandcolorofmeatproduct.Thispapermainlyintroduced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ofproteininmuscle,flavorandcolorinmeatproduct,supportedsomesuggestions onthestudy ofapplicationofproteininmeatproducts. Keywords:waterretention,emulsification,meatflavor,meatcolor, 主要论点: 1 肉的保水性是决定肉制品品质的关键因素,添加剂的使用对于改善肉制品的保水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 影响肌肉保水性的因素主要有:pH4/}-,尸僵和成熟,无机盐和金属离子,动物自身因素和肉制品加工q- 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3 肉的乳化作用是肌肉蛋白质在肉类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功能性质,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特征. O 引言在肉制品的整个加工过程中,肉和肉制品的保水性(waterretention)对最终产品的可口性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水性的定义通常是指食物保持它的天然水分或者加工中所含水分的能力.从物理化学的角度而言,肉中的水是以结合水或者自由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通过带电基团和极性基团在蛋白质表面与蛋白质分子紧密结合. 因此结合水在肉中的含量主要受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自由水通过毛细管作用和表面张力结合在肉中,与蛋白质的结构无关.在肌肉中的三类蛋白质中,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Harprotein)对肉的保水性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在肉中的含量很高,而

实验三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食品化学实验三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1.实验原理 各种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性质,如牛奶中的酪蛋白具有凝乳性,在酸、热、酶(凝乳酶)的作用下会沉淀,用来制造奶酪。酪蛋白还能加强冷冻食品的稳定性,使冷冻食品在低温下不会变得酥脆。面粉中的谷蛋白(面筋)具有粘弹性,在面包、蛋糕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形成立体的网状结构,能保住气体,使体积膨胀,在烘烤过程中蛋白质凝固是面包成型的因素之一。肌肉蛋白的持水性与味道、嫩度及颜色有密切的关系。鲜肉糜的重要功能特性是保水性,脂肪粘合性和乳化性。在食品的配制中。选择哪一种蛋白质,原则上是根据它们的功能性质。 通过本实验可以定性地了解上述几种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2.试剂和仪器 ⑴实验样品:面粉、牛奶、瘦肉。 ⑵乳酸溶液。 ⑶焦磷酸钠。 ⑷铰肉机。 ⑸100mL小烧杯。 ⑹滴管。 ⑺大号塑料碗。 ⑻10mL移液管。 ⑼5mL移液管。 ⑽玻璃棒。 ⑾蒸锅。

3.实验步骤 ⑴酪蛋白的凝乳性 在小烧杯中加入15ml牛奶,遂滴滴加50%的乳酸溶液,观察酪蛋白沉淀的形成,当牛奶溶液达到pH=4.6时(酪蛋白的等电点),观察酪蛋白沉淀的量是否增多。 ⑵面粉中谷蛋白的粘弹性 分别将20g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加9ml水揉成面团,将面团不断在水中洗揉,直至没有淀粉洗出为止,观察面筋的粘弹性,并分别称重,比较高筋粉和低筋粉中湿面筋的含量。 ⑶肌肉蛋白质的持水性 将新鲜瘦猪肉在搅肉机中搅成肉糜,取10g肉糜三份,分别加入2ml水,4ml水以及4ml含有20mg焦磷酸钠(或三聚磷酸钠)的水溶液,顺一个方向搅拌2分钟,放置半小时以上,观察三份肉糜的持水性、粘着性。蒸熟后再观察其胶凝性。 4.思考题 ⑴牛奶败坏为何出现沉淀?沉淀是什么? ⑵在面制品的加工中如何选择使用高筋粉和低筋粉? ⑶为什么加入焦磷酸钠会增加肉的持水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