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
2020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2020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cba771e87101f69f319501.png)
探究点 当堂检测
(1)指出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王安石变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其成效。 (2)根据材料三,指出苏辙所抨击的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及其抨击理由。 (3)综合上述,请你对当今政府经济工作提出建议。
探究点 当堂检测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评价。第(1)问,联系王安 石变法的措施可知,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 无必买于市易”反映的是市易法;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 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描 述的是均输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项改革法令的作用即可。 第(2)问,材料三中“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说的是青苗法,每年青黄 不接的时候,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取利息。苏辙认为青苗法 实施中“吏缘为奸,法不能禁”,出现了官吏徇私舞弊的现象;“州县之 事不胜烦矣”,增加了地方政府的事务。第(3)问考查史学的治世、 明理和借鉴功能,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政府不可 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 政策;关注民生等。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参考答案:(1)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 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措施:青苗法。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地方政府负担。 (3)建议:政府不可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制 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关注民生。(任答三点即可)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自主思考1.王安石变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提示: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自主思考2.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两次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改革,王 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有何不同? 提示:(1)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2)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3)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是对封 建社会内部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4)对后世的影响不同: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王安石变法并没有解决北宋面临的内外危机, 其变法措施很快被废止。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661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661人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40101ad1f34693dbef3e5b.png)
国富民足,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歌舞升平、
太平盛世)
史学界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几种观点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 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 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作用的。王安石既 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 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
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
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
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
②变1法07后4年期,宋王神安宗石的被动迫摇辞和职去;世10,76保年守,派再重次新被得迫势辞。 职;此后,王安石退居江宁至死。1085年,宋神宗死 去③,变司法马的光理做念了有宰点相脱,离废实除际新,法推。行新法操之过急。 ④执一熙行些宁过地二程方年中官(用为1人0追6不9求年当政),绩二出,月现强,一制王些农安危民石害借拜百贷参姓。知的政现事象。, 七引月起,民行间均不输满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 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 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三月, 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 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1074 年)九月,行将兵法。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王安石对自己变法的看法
河北民,生近二边 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 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 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 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 食,悲愁白日天地昏, 路旁过者无颜色。
——变法前的景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c556db76529647d2728529e.png)
归纳总结: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1)在经济方面,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同时,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增加了政府 的财政收入。 (2)在军队方面,节省了军费开支,同时也提高了 军队的战斗力,有效的解决了冗兵的问题。
(3)在文化方面,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思 想解放,培养了大批学以致用的人才。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本课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本课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
地位的全面认识;
第一部分:王安石变法的命运:
1.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
绘东北《流民图》以告急文件上呈宋神宗
第一部分:王安石变法的命运: 太皇太后说:“我听说老百姓很苦,像那
• 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些法人们“王百不安赞般石成的的阻确青有挠苗才法学和等,,破但就现罢坏在了他吧招。致”
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 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推行改革要用人得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单元小结
背景
王
安
石 变
内容
法
作用
社会危机
积贫积弱
庆历新政 富国之法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 积贫局面 的改善 积弱局面 的改善
对 王 安 背景 石 目的 变 性质 法 作用 的 结果 认 识
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设军器监等。
第一部分:王安石变法的命运:
• 4、司马光当宰相,废除新法: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去。宋 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 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史称“元祐 更化”。宋哲宗亲政后,重新起用变法派, 但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新法成为 各派系倾轧的工具。于是,变法运动完全 失败。
高三历史选修1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王安石变法
![高三历史选修1知识点整合复习课件:王安石变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4cabf9524de518964b7db7.png)
提示:(1)社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贫富悬殊;大 地主、大商人势力过大。(答其中两点即可)原因:封建土 地私有制的存在;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官僚、地主、 商人的压榨;商品经济的发展。(答其中两点即可) (2)问题:政府的财政危机。实现的方法:实行市易 法和均输法。作用:打击了富商对物资和物价的操纵垄 断,大大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掌控,增加了财政收入。
要点一 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 1.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 现象。 2.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 问题。 3 .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 象。
4 .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 象。 5.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 的社会问题。
[探究问题] 材料一 天命陛下(宋神宗)为神明主,殴天下士民使 守封疆,卫社稷,士民以死徇陛下不敢辞者,何也?以陛 下能为之主,以政令均有无,使富不能侵贫,强不得凌弱 故也。今富者兼并百姓,乃至过于王公,贫者或不免转死 沟壑。
陛下无乃于人主职事有所阙, 何以报天下士民为陛下 致死? ——《续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
②作用:使各地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大量薄地 变成了良田。
(6)方田均税法。 ①内容:下令清丈土地,根据土地肥瘠划分等级, 作为交纳赋税的依据。 ②作用: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 到实惠。
[ 思维点拨 ] 几乎所有的变法内容都触及了社会上 层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富商的利益,新法遭到他们的反对 是必然的。
材料二 诚能御轻重(指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 控制物价的理论 ) 敛散 ( 指古代国家对粮食物资的买进和 卖出)之权,而禁因缘(指勾结)之奸,则何恤于经入(指常 规赋税收入)之不足。 ——《王安石文集》卷四九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0510606f90f76c660371a7c.png)
• 借梅赞扬处逆境而 坚守。变法失败后 的诗人纵情于山水 自然。但每每回首, 常感慨世路坎坷, 华发苍颜壮志难酬, 虽有超脱之念而难 免悲愤之情。
熙宁八年(1075)复相位后半年再遭罢免,黯然隐退。
二、历史作用—积贫局面的改善
神入历史: 假如你是个富商……
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
精简军队
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 军费来自探究一:变法失败的原因
(一)改革的方针、政策、措施等缺陷。
变法“敛财”的实质导致社会基础丧失。
(二)改革执行中的失误
1 、变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2 、用人不当。 3 、动机与效果背离,条文与执行偏差,使一系列变法 措施从安民走向扰民。 4 、变法派内部分裂。
B、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 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C、变法过程上,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 百姓的现象。
课堂检测
(2019·启东中学模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们富 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 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 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 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材料二,指出这一争论 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根据材料三,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 用的原因是什么?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四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人教版】 (共15张PPT)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四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人教版】 (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eb020a0722192e4436f62f.png)
王安石死后留下的历史公案
• 晚清以前近800年的评价:王安石变法 “祸国殃民”,各项新法是聚敛之术; 在南宋初至晚清近800年中,历代思想 家在总结北宋兴亡史时,大都较为集中 地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论和批判。 • 20世纪上半叶的评价:为王安石及其变 法彻底翻案,如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列宁 曾赞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 家”。
课标要求: 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在变法过程中,造谣诬蔑直向王安石泼来,他坦然处之,说: “如今要作事,何能免人纷纭!……人言固有不足恤(不足 1072年司天监灵台郎(管天文)亢瑛奏言:天久阴,星 1虑)。” 、保守派反对变法,百般阻挠。 失度,这是由于强臣擅国,政失民心之故,应当罢免王安石。王 1)造谣污蔑,制造反对变法的舆论氛围。 安石指出,天意不是人可以知道的,人的行为,也不必去合乎什 2)以“天变将罚”为武器,破坏变法。 么天意。保守派提出“祖宗之法不可变”来恫吓王安石。王安石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去。宋哲宗即位初,高 3)假意支持变法,暗中刻意歪曲变法措施。 喊出了“祖宗之法不可守”的口号,王安石说:“仁宗在位四十 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入朝后,攻击王安石 宋神宗态度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支持王安 年,曾有好几次修改过法令。如果说法不变,子子孙孙当世世守 变法是变乱旧章,主张全部更张,他首先罢废了保甲保马方田均 石,变法顺利进行——态度动摇,1074年王安石辞职— 2成,那么为何祖宗屡屡加以变动呢?” 、王安石提出“三不足”思想,坚持变法。 税等新法。在以后的一年里,新法大部被废止。史称“元佑更 —1075年,恢复王安石职务,继续变法王安石在与反对派的斗争 ——和王安石意 熙宁七年 (1074 年)春,河北等地旱象严重,九月不 中高举“三不足”的理论武器,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 化”。 1076 见不一, 年王安石再次辞职,法令陆续废止,王安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雨,免役钱激起群情汹汹、民心不稳,神宗忧形于 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 石退居江宁至死。 在废除新法的同时,司马光把变法派作为王安石同党,在 色,寝食不安。光州司法参军郑侠,见新法招致天 3朝堂上榜列名单,改革派被排出朝廷。 、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变化。 怒人怨,遂绘东北《流民图》以告急文件特进。神 宗反复观图,竟夕不眠。 宋神宗态度的动摇不定,使变法的过程更加艰难和曲折 1096年,高太后死,哲宗即位恢复新法,对保守派进行打 击,虽然新法重新推行,但没有王安石那样认真了,而变法派内 4部不断分裂,互相倾轧,收效甚微。哲宗死,徽宗即位,改革派 、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借机搜刮人民,蔡京操纵朝政,政局更加黑暗。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重点知识讲解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重点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b7fed25360cba1aa811dafa.png)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2王安石变法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①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场面,缓和矛盾,稳固统治——宋神宗希望变法②?言事书?中“变革天下之弊法〞——王安石主张变法③“天变缺乏惧,人言缺乏恤,祖宗之法缺乏守。
〞——王安石改革决心2.标志1069年,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二、王安石变法内容1、目的:稳固封建统治2、核心内容:富国强兵3、详细措施:富国之法“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强兵之法取士之法王安石变法三、历史的经历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需要有坚决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成功;而且,要注意用人。
男儿少壮不树立,夹此穷老将安归?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睎---王安石4比拟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一样点: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稳固统治而实行的。
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
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
不同点中心内容不同:庆—整顿吏治王—理财改革程度不同:庆-部分改革王-全面改革5比拟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一样点: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权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者个人的命运根本一样变法都对消费关系作了调整不同点:背景: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根本目的: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挽救统治危机,部分调整消费关系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展部分调整的改革结果:商:成功王:失败。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67111ecc7931b765ce1528.png)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
1、失败的原因
⑴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及商人、高利贷者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
⑵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引起民间不满(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
⑶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
⑷根本原因: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2、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
二、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三、对王安石变法的整体评价
1、目的与性质
⑴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
⑵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⑶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⑴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⑵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⑶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性
⑴王安石变法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⑵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⑶变法过程上,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_2022年学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_2022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612934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c.png)
王安石对自己变法的评价:-河北民,生近二边-歌元丰,十日、五日雨风。麦-长辛苦。家家差子学“-连山没云皆种 ,-织,输与-深究2:王安石变法的所史-“马长乾挂梁梠-今年!-甘胜牛乳。-7-作用有哪些?如何全面评-上 长闻鼓-仍催织-价王安石变法?-巴道快乐无所苦-来就南,函-小四流,-杨柳中间杙小舟-食,悲愁白日天地昏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路旁过者无颜色-变法后的景象-变法前景象-农民的苦难-国富民足国泰民安-赋役 重、颠沛流离-风调雨顺、歌舞升-平、太平盛世
王安石变法之消极Βιβλιοθήκη 用-3-1、青苗法-1强制农民借贷:-2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2、募役法-对贫苦农 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六@的
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 质的改革-2变法的进步意义:-进步性-①变法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 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③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 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3变法的不足:-局 性-①它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所-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②变法是以 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王安石变法之积极作用-强兵措施-成效-维护了社会治安;确保-保甲法-了兵源和提高战斗力-1.增强国力,-一 程度上改-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提-变积弱的局面-保马法-高战斗力;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2.巩固封建 -治秩序-将兵法-加强了军队战斗力-3.增强军队的-级置军器监-提高武器质量和产量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重点知识讲解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重点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9feb22bcc7931b765ce15c4.png)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一、变法的命运变法的最终结局是王安石辞职,新法被废二、变法的作用1、积贫局面的改变①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和谷物积极:限制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缓和矛盾,增加政府收入。
消极:强制借贷,利息较高,政府放高利贷,引起社会不满。
②免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积极:出钱代役保证农时,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增力政府收入。
消极:农民负担依然沉重③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积极: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农业灌溉,耕地面积大大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政府增加税收。
④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收税积极:抑制兼并, 减轻农民部分赋税负担,增加政府收入。
⑤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积极: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积弱局面的改变①省兵:精减军队,减少军费开支,提高战斗力。
②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保甲法:农村十户为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军事: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战斗力。
政治:加强对人民控制,维护农村地方治安。
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政府节省养马费用,提高马匹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由固定将官带队训练改变了兵将分离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
设军器监:严格管理和监督兵器制造武器质量得以改进,产量也大大增加。
3、变法的积极作用(进步性)富国方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促进农业和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强兵方面:有效裁减军队,节省军费,提高军队战斗力取士方面:改革科举考试内容,解放思想,培养人才。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4、变法的消极作用(局限性)(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属于改良性质的改革。
(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讲义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讲义新人教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981cd55dd3383c4ba4cd2db.png)
第 3 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目标导航 ] 1. 认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由。
( 要点 )2.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 要点 )3.研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定性。
( 难点 )一、变法的命运1.斗争(1)保守派的反对:他们采纳各样方法阻挡改革。
(2)王安石的坚持: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摇动:跟着改革的阻力愈来愈大,宋神宗摇动。
2.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最后取销新法。
思想点拨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此以外,还与王安石因用人不妥而使新法危害百姓,过多利用国家行政权利聚敛财产等要素相关。
二、积贫场面的改变1.整体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涨,改良了北宋的积贫场面。
2.详细表现举措见效农田水利法保证了农业浇灌和防洪抗灾,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添方田均税法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靠山林荒地为生的民户获取了优惠青苗法大大增添了政府财政收入免役法有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场面,大大增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易错提示富国之法的实行,增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场面大大改良,但变法没有解决土地吞并问题,也没有知足农民急迫要求获取土地的梦想,因此没有除去北宋面对的统治危机。
三、积弱场面的改良1.整体表现北宋的国力获取增强,积弱场面有所改观。
2.详细表现举措见效增强了封建统治次序,保护了社会治安。
既实现了兵农合一,又为精保甲法简军队创建了条件军火监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大大提高保马法使马匹的质量和数目都得以提高,政府节俭了大批养马花费将兵法必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别的场面,战斗力有所增强历史认识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为排除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没有涉及封建土地全部制,不行能从根本上挣脱封建统治危机。
史论主旨1.王安石变法的本质是对封建社会财产分派方案的调整,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945d20ce2bd960590c677ce.png)
二、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1.积贫局面的改变 (1)原因 ①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业灌溉和防洪抗灾,使农业生产发展。 ②方田均税法: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农民得到实惠。 ③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 财政收入。 ④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⑤免役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
判断正误 1.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 ×)
提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 变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反对。用人不当以 及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虽然存在,但不是主要原因。
2. 王安石变法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的措施有方田 均税法、市易法和均输法、青苗法和保甲法。(×)
提示: (1)大地主、大官僚,高利贷者。 (2)封建国家。
2.积弱局面的改善 (1)原因 ①保甲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实现了兵农 合一,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②设军器监: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大大增加。 ③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得以提高,节省了养马费用。 ④将兵法: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 战斗力有所加强。 (2)表现: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 历史地位: 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
预习交流 2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 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 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 (2)据材料指出青苗法主要对谁有利?
请分析: 1.依据材料,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2.你是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一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共25张PPT)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一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a8eff9524de518964b7d8b.png)
二、王安石变法之命运
变法之命运给我们哪些启示
(1)改革要讲究策略,注意处理与协调好 与守旧势力之间的关系 (2)改革过程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 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 (3)改革要善于用人,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来推行改革 (4)改革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切实体现人民 群众的利益 (5)改革要有强大的力量支持……
选修1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之背景
11C中期的北宋
温故知新
1、阶级矛盾激化, 农民起义不断 2、冗官、冗兵、 冗费
政治危机 财政危机
3、辽、西夏的威 胁
边患危机
王安石变法之内容
内 容 具体措施
温故知新
富国之法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 均输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强兵之法
保甲法、保马法、 将兵法、设军器监 改革科举、整顿太学、 惟才用人
新法使军队战斗力有所加强。
(1)富国之法的成效
措施 内 容 作 用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青苗法
兴修水利,鼓励 垦荒 清丈土地,按土地 多少和肥瘠收税
利于防洪灌溉、增加耕地, 促进了农业发展 增加了政府田赋收入、 部分农民得到实惠
募役法
市易法 均输法
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政府低息贷款给 通过富国之法,抑制了地主兼并, 增加了政府借贷收入 农民 保障了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收入, 以钱代役、官僚 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增加了政府差役收入 地主也不例外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市场,稳定 政府购买滞销货 物价,增加了政府商业收入 物,短缺时卖出 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市场, 采购物资“徙贵 就贱,用近易远” 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
——钱穆《国史大纲》下册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d35272549649b6649d747a0.png)
一 变法的命运
变法失败的原因
在执行过程中,各 地保守派纷纷变着法儿 抵制新法。
新法一出台就遭到 司马光等大官僚贵族和 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变法失败的原因
这一招果然厉害…… 偏偏又碰上连年大旱,
保守派趁机大做文章。
变法失败的原因
虽遭到各方 的指责,但神宗 依然坚持变法。
1经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改变了北宋积贫 局面;
2军事: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积弱的局面;
3培养一些有实用才能的人
3、局限性: 1变法维护地主阶级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 2由于用人不当,出现加重百姓负担的现象。
一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一相同点: 1)直接目的 2)改革条件 3)改革实质
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导致王安石变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
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到反对
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
C、政令不通达,一些地方官不执行新法
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法
都为了富国强兵 都得到国君的支持 维护封建统治
二不同点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背景 社会大变革时期 封建社会面临统治危机
目的 确立地主阶级统治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性质 地阶封建化改革 地阶自救改革
结果 成功
失败
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 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 A)
两位太后也 跑来起哄。
王安石虽然提出了“人才为先,众建贤才”的口号,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过于注重人才的出身,他期望通 过名门望族的名声来推行新法。其中有诗词大家苏 辙,哲学家程氏兄弟等,就是由王安石一手选拔上 来的,干了一阵后,与新法格格不入,最后一个个 都离开了王安石。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377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377人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b3f5c3f242336c1fb95e49.png)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一定程度 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经济发展,客观 上有利于社会进步;王安石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 得肯定。
5、局限性:
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农民的处境没有 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历史作用
四、启示: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 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 艰巨性。 2、改革的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 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3、改革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一1、、失变败法原的因命运 ——失败
追些(踪阶1)问层、题逐一渐大:形地王成主安什、石么大变派官法别僚遭?到他(了们守哪对旧些变派阶法)层持的的什阻反么对态挠?度和这?破坏;
具体怎么做的?
追(踪2)问、题二宋:神面宗对死阻后力,,司王安马石光坚任持宰着相什,么废思想除?了新法;
对变法进程起了什么作用?
练一练:
4.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 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这 句话反映了
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 府借贷的情况
②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 击变法的借口。
A.二者都对
B.二者都错
C.前对后错
D.前错后对
练一练:
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我国古代改革的类型
按性质划分主要有: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革:
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④少数民族易“旧俗”兴“汉法”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
我们从小到大一定看过许多如“拿破仑”、“珍珠港事件”等关于世界历史题材的书籍和影视制品,然而,这些历史题材的作品是历史的本貌吗?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
一、变法的命运
变法的最终结局是王安石辞职,新法被废
二、变法的作用
1、积贫局面的改变
①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和谷物
积极:限制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缓和矛盾,增加政府收入。
消极:强制借贷,利息较高,政府放高利贷,引起社会不满。
②免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积极:出钱代役保证农时,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增力政府收入。
消极: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③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积极: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农业灌溉,耕地面积大大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政府增加税收。
④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收税
积极:抑制兼并,减轻农民部分赋税负担,增加政府收入。
⑤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
积极: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积弱局面的改变
①省兵:精减军队,减少军费开支,提高战斗力。
②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保甲法:农村十户为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军事: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战斗力。
政治:加强对人民控制,维护农村地方治安。
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政府节省养马费用,提高马匹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由固定将官带队训练
改变了兵将分离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
设军器监:严格管理和监督兵器制造
武器质量得以改进,产量也大大增加。
3、变法的积极作用(进步性)
富国方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促进农业和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强兵方面:有效裁减军队,节省军费,提高军队战斗力
取士方面:改革科举考试内容,解放思想,培养人才。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4、变法的消极作用(局限性)
(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属于改良性质的改革。
(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3)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三、变法被废的原因
(1)保守势力强大,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守旧派及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2)改革派缺少凝聚力,不能团结一致地推行变法;
(3)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
(4)神宗死后,司马光废除新法;
(5)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执行不善,引起民间不满;
(6)改革自身缺陷:措施实施时过于激进,一些措施未能对症下药;
(7)没有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根本问题(土地兼并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8)王安石本人刚愎自用,苏轼等人正确的改革主张未被采纳。
四、变法的启示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2、改革要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3、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改革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
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策略。
学好世界历史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我们从小到大一定看过许多如“拿破仑”、“珍珠港事件”等关于世界历史题材的书籍和影视制品,然而,这些历史题材的作品是历史的本貌吗?真正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学好世界历史对我们中学生的成长究竟有哪些帮助?
1.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并加深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
如果我们把世界历史比喻成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各国家的历史就是汇入长河中的涓涓溪流。
世界历史并不是各国分散而孤立历史的简单罗列,而是相互联系、浑然一体的历史集结。
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外界隔绝,而且人类文明越发达,国际交往就越密切。
中国自古以来就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许多挥之不去的情结,比如汉代有张骞出使西域和甘英出使大秦,唐朝有玄奘天竺求取真经和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明朝有郑和七次下西洋等;而近现代的中国更是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因此,同学们学习世界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而且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理解,从而使我们更深刻感受到东西方文明是在不断交流碰撞中才得以形成今天如此的辉煌和繁荣。
2.有助于我们吸纳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进而增长我们的才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从古至今,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求索中尽显无穷的智慧,创造出许多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这些无价之宝不仅属于其所在的民族和国家,更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
同学们如果能从中吸纳精华,为己所用,一定会增长我们的才智。
比
如日本在古代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
我国唐朝采取开放国策,而清朝却闭关自守。
我们从日中两国发展的运势中可以得出如下历史结论:改革开放则国运昌盛,闭关自守则国运衰败。
一个国家要想谋求发展和强盛,不能妄自尊大,故步自封,应善于学习和借鉴他国的文明成果为己所用。
这些启迪是我们通过世界历史的学习就能汲取的历史智慧。
3.有助于我们感同身受无数爱国优良传统,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修养品行
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无数名垂千古的爱国志士仿若片片浪花,使历史长河波澜壮阔、流光溢彩。
如19世纪法国科学家也是微生物之父——巴斯德就曾写下如此豪迈的爱国感言:“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他自己的祖国”,其爱国之情不知感召了多少世人!我国许多科学家在满目疮痍的新中国成立之初能够毅然回到祖国,报效国家,足见爱国精神的巨大魅力!如果我们在学习中深切体会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怀,自然会提升我们的修养品行,并使我们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