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基础知识集锦
防治水基础知识100题
![防治水基础知识1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0fd289c281e53a5802fff6.png)
山西煤销集团防治水基本知识100题1、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原则是什么?答: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2、煤矿防治水五项综合治理措施是什么?答:防、堵、疏、排、截。
3、《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谁是煤矿企业、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由谁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答: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4、《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应当配足什么专业技术人员?配齐哪些设备?建立什么队伍?答: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5、《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那几种水害制度?答: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6、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什么规划和什么计划,并组织实施?答: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7、现行《煤矿防治水规定》是什么时候开始施行的?答: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8、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什么知识?提高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答: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9、矿井水文质类型划分为哪四种类型?答: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等4种。
10、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几年每进行重新修定?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应当几年内进行重新修定?答: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
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1年内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
11、重大突水事故是指什么?答: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达到300m3/h以上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突水事故。
12、矿井应当编制哪五种防治水图件?答:①矿井充水性图;②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③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④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⑤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矿井防治水基本知识
![矿井防治水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00d6a08647d27284b7351ad.png)
2018/11/3
21
三、井下防治水
(三)探
3.探水作业参数之四——钻孔布置:
探水钻孔应布成扇形或半扇形,钻孔之间的夹角一般为 10°-20°,钻孔数不能少于5个。
2018/11/3
是地表积聚的水源,是地下水的补给水源。
水 水源 孔隙水:松软岩层空隙中的水、位于表土层,威胁井筒 灾 活 发 裂隙水:坚硬岩层裂隙中的水 水 生 地下水 岩溶水:石灰岩裂隙或溶洞中的水,水压大、水量多 的 基 老空水:一般成酸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死水 本 人为因素:顶板冒落裂隙带;地表岩溶塌陷带;钻孔 条 件 涌水通道
(一)顶板突水
Hale Waihona Puke 岩层移动的“三带”关系图(1-煤层;2-垮落带;3-断裂带;4-弯曲下沉带)
2018/11/3
7
二、矿井突水类型
(二)煤层底板突水
2018/11/3
8
二、矿井突水类型
(三)老空水突水
2018/11/3
9
二、矿井突水类型
(四)断层水突水
2018/11/3
10
二、矿井突水类型
(五)陷落柱突水
1.矿井透水预兆
1)一般预兆 (1)煤壁“挂汗”。这是由于压力水渗过小裂隙凝聚在煤层或 岩石表面,而形成了小水珠。区别“假汗”,看新鲜煤壁。 (2)煤壁“挂红”。当积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时,上述煤岩壁 上所挂之“汗”呈暗红色,故称为“挂红”。 (3)空气变冷,煤壁发凉。 (4)出现雾气。当采掘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岩壁渗出的积水就 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5)发出水叫声。有时能听到空洞泄水声。
矿井防治水知识
![矿井防治水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fde3b7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4.png)
某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对相邻矿井的采空区未进行充分调查和评估 ,导致透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原因分析及教训总结
原因一
对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源的 调查和评估不足,未能及时 发现和预测潜在的水害危险 。
原因二
防水措施不到位,如防水墙 、防水门等设施不完善或失 效。
原因三
对相邻矿井的采空区、废弃 巷道等区域的调查和评估不 足,未能及时发现和预测潜 在的水害危险。
绿色发展
02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矿井防治水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多元化发展
03
随着能源结构的多元化,矿井防治水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
满足不同类型矿井的需求。
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建议提
技术挑战
随着矿井防治水技术的不断 发展,需要不断更新技术, 提高防治水效果。
人才挑战
矿井防治水需要专业的技术 人才,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 引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原因四
应急预案不完善,如应急救 援队伍、装备等不足,导致 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有效处 置。
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措施探讨
措施一
加强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源的调查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 和预测潜在的水害危险。
措施二
完善防水措施,如定期检查防水墙、防水门等设施是否完 好,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措施三
加强对相邻矿井的采空区、废弃巷道等区域的调查和评估 工作,及时发现和预测潜在的水害危险。
04
矿井水害预防管理制度建设
水害预防管理制度体系建立
建立水害预防管理规定,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和 任务。
建立水害监测监控系统, 对矿井水文地质状况进行 实时监测。
煤矿防治水基础技术知识
![煤矿防治水基础技术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6c6a4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c.png)
煤矿防治水基础技术知识引言煤矿防治水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水灾事故是煤矿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严重威胁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生产的连续性。
为了有效防治煤矿水灾事故,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技术知识。
本文将介绍煤矿防治水的基础技术知识,包括地下水位的测定方法、煤层水的排放和排水技术、煤矸石库区的治理方法等。
地下水位的测定方法煤矿获取地下水位信息是进行防治水工作的基础。
常用的地下水位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 缺口法缺口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测定地下水位的方法。
它通过在地下水位下钻取一个小孔,然后观察孔内的水位与地面之间的差距,来确定地下水位的高度。
2. 地下水位计地下水位计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位测定工具。
它由玻璃水管和一根导管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在管内形成稳定的液柱,从而测量地下水位的高度。
3. 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一种精确测量地下水位的工具。
它通过感应地下水压力变化来确定地下水位的高度。
压力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反应迅速等优点,适用于复杂的地下水位测定场景。
煤层水的排放和排水技术煤层水是指存在于地下煤层中的水。
煤层水的排放和排水是煤矿防治水的重要内容。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煤层水排放和排水技术:1. 煤层水井排放技术煤层水井排放技术是一种将煤层水通过钻井排放到地面的方法。
它通过在煤层中钻探一条或多条水井,将煤层水从井口抽出,然后通过管道排放到地面。
煤层水井排放技术具有排放量大、操作方便等特点。
2. 煤层水开采技术煤层水开采技术是一种将煤层水通过开采井(矿井)提取到地面的方法。
它通过在煤层中开采井眼,利用抽水机将煤层水抽到地面。
煤层水开采技术适用于煤层水压力较高的情况。
3. 煤层水封闭技术煤层水封闭技术是一种将煤层水封闭在煤层中,防止其涌入矿井的方法。
它通过在煤层中设置封闭井眼,利用封堵材料将煤层水封闭在煤层中。
煤层水封闭技术适用于煤层水压力较低的情况。
煤矸石库区的治理方法煤矸石库区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堆放区域。
煤矿防治水基本常识
![煤矿防治水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ad2a3e7f111f18582d05a39.png)
煤矿防治水基本常识地测防治水中心二〇一六年目录一、矿井水害类型------------------------------------------------06二、透水事故的预兆---------------------------------------------07(一)一般预兆(二)特别预兆三、应急措施------------------------------------------------------10(一)发现透水预兆时(二)发生透水事故时(三)透水后被围困时四、水害预防和治理措施----------------------------------------12(一)易发生突水的地点(二)发生矿井水灾的原因(三)水害分析及预防措施(四)水害治理措施五、探放水------------------------------------------------------------15(一)采掘工作面探放水条件(二)探放水的原则(三)探放水要求六、雨季三防----------------------------------------------------------17七、排水系统-----------------------------------------------------------17八、罚则-----------------------------------------------------------------19九、《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21一、矿井水害类型矿井水害类型按水源可分为:地表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老空水;按过水通道可分为:断层水、裂隙水、陷落柱水、钻孔水;按煤层的相对位置可分为:顶板水、底板水,按地下水性质可分为潜水、承压水。
1、老空水水害:老空水是年代久远已关闭或废弃老窑积水、相邻矿井采空区积水,本矿采空区积水的总称。
煤矿防治水基础技术知识
![煤矿防治水基础技术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204f38376eeaeaad0f3304c.png)
术 探水钻孔除兼作堵水或者疏水用的钻孔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75
要 mm。
求 钻孔放水前,应当估计放水量
探水钻孔超前距离和止水套管长度,应当符合规定要求
探放第四系松散含水层水时,必须安设防溃沙装置并制定可靠的安全措
施,所有人员必须站在施工钻孔的外侧,避免溃砂溃水堵人
要有专门的探放水设计
•三、矿井防治水基本方
•三维地震探测 •瞬变电磁
•工作面内部构造 •顶底板隔水层构造
•含水层富水性
•井下
•直流电法
•坑 透 •音频电透
视
•掘进前方富水性 •巷道顶底板富水区
段
•煤层构造
•顶底板富水区段探 测
•三、矿井防治水基本方 •4法、顶板水防治水基本方法
•疏
•井下钻孔疏放
放
•地面钻孔抽排
•专门疏水
巷
•减小工作面斜长、降低采高、改变回采工艺
•三、矿井防治水基本方
•1法0、工作面防治水技术措施
回采后
工作面回采完成后,按照相关规程规定及工作面 自身情况,建立密闭墙对工作面顺槽进行封闭。
•四、矿井基础图件及台 •账1、基本图件
(一)矿井充水性图; (二)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五)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三、矿井防治水基本方 •5法、底板水防治水基本方法
•疏水降压 •注浆加固 •实时监测
•三、矿井防治水基本方 •6法、老空水防治基本方法
•走访调查 •井上下物探探 查 •“三线”的标 注 •井下钻探探放
•三、矿井防治水基本方 •7法、断层、陷落柱的防治基本方 法
•物探探查 •联合抽放水试验
矿井防治水基本知识资料重点讲义资料
![矿井防治水基本知识资料重点讲义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c6f6f7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4d.png)
矿井防治水基本知识资料重点讲义资料基层队组矿井防治水知识培训资料1.矿井水防治的十六字原则是什么?答: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2、我矿防治水十六字方针是什么?答:水源畅通,制度有保障,队伍到位,措施有效。
3.矿井涌水的常见来源是什么?答:地表水、地下水、老空水。
4、矿井水害的天然通道是什么?答:引水裂隙、引水断层、引水陷落柱。
5.矿井水害防治措施答:可以概括为“探、防、堵、截、排”5个字。
探:即井巷探水;预防措施:即井上、井下的防水设施和措施;堵:即注浆堵住水口,或加固裂隙带,充填溶改造含水层,加固底板度。
截:即留设各种防水煤柱隔阻有害水源;排:即井下排水设施和排水能力;6.矿井中常见的水类型是什么?我矿井的正常涌水量是多少?答:正常水量、最大水量、灾害水量。
我矿正常涌水量为1150m3/h,其中上组煤400m3/h,下组煤750m3/h。
7、什么是老空水?答:在挖掘出来的旧巷洞中,经常会有大量的水,这就是所谓的旧空水。
小型窑炉中的旧空水一般储存时间长,供水差。
它属于“死水”,具有“挂红”、酸度高、水味涩的特点。
8.有哪些矿井渗水预兆?答:矿井透水事先都有预兆,可根据八种不同的透水象征,辨别其是否有透水的危险。
(1)潮湿:煤本身是不透水的,但在一定压力下受水影响时,部分水仍会渗入煤中。
因此,当采矿工作面靠近积水区时,会发现局部或大面积的潮汐现象。
这种潮汐现象并不完全是由于靠近水域。
当底板岩层为透水岩层时,煤体往往存在潮汐现象。
(2)发汗:当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因受水压作用,通过煤的层理、节理、水就透过煤壁并聚成水球现象,看起来就像人出汗一样。
(以上两个符号,无论是潮湿还是出汗,有时都会出现错误。
这种潮湿和出汗的真实性通常通过“浅剥”来识别,即剥下一薄层潮湿或出汗的煤炭表面,以观察和测试新暴露的煤层是否也潮湿。
如果潮湿,则证明它是透水的标志。
)(3)流水或滴水:这种现象是发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证明工作地点与积水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也证明隔水煤墙越来越软,隔水性越来越差,抗压能力越来越少,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煤矿防治水基本知识一2
![煤矿防治水基本知识一2](https://img.taocdn.com/s3/m/cb97a74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a.png)
煤矿防治水基本知识一2第一篇:煤矿防治水基本知识一 2煤矿防治水基本知识一一、矿井突水的主要危害有: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影响矿工身体健康;降低生产效率;增加排水费用,提高开采成本;酸性地下水腐蚀井下机诫设备,缩短开采机械的寿命;影响煤炭回采率,降低煤质等。
另外会引起巷道积水,增加井下运输的困难;破坏巷道顶底板岩石的稳定性,使支护工作复杂化等二、五大灾害:瓦斯、水、煤尘、火、顶板。
其余还应该有机电、运输。
三、充水的两个指标:含水系数和涌水量四、矿井充水来源:1、自然因素:大气降水、地表水、地形、基岩出露程度、岩石成分、覆盖层的作用、地质构造和埋没的古代地形等岩石透水--奥灰水--断层导水2、人为因素:旧淹没巷道、未封闭的钻孔、不正确的开采方法故:煤矿的水来源于a、地表水:矿区附近的江河、湖泊、池潭、水库和塌陷坑的积水以及雨水、冰雪融化后汇集的水。
b、地下水:含水层、断层裂隙水和老空水。
五、分类按水源分:地表水灾害、老空水灾害、岩溶水灾害六、煤矿水灾害的成因分析:1、一些煤矿,特别是乡镇小煤矿,在开采设计过程中,对于防治水灾害的措施不合理,没有设计探放水措施,没有设计防水煤柱等。
2、对煤矿的水文地质分析不够,特别是探放水不够,在开采中盲目掘进,造成突水事故。
3、在开采过程中,矿工违章违规操作,造成水灾事故。
4、煤矿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程,装备不齐全,不到位,导致水灾害发生。
5、煤矿供电和排水系统运行可靠性能出现故障,造成煤矿水灾害事故。
6、地震,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引发了煤矿水灾还事故等。
七、现状1、国内现状在突水机理与突水分析方面,提出了“突水系数”、“等效隔水层”和底板隔水层中的“原始导高”等概念,经多年的试验观测与研究,认为底板突水机理是“含水层富水性、隔水层厚度及其存在的天然裂隙与水压、矿压(采动活动影响)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对突水分析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力学平衡和能量平衡方法。
同时,开始应用井下物探技术。
防治水知识
![防治水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a9630263169a4517723a3d3.png)
矿井防治水基础知识一、矿井水害类型:1、地表水水害:大气降水、地表潜水。
2、老空水水害:古井、老窑、废巷及采空区积水。
3、空隙水水害: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含水层空隙水。
4、裂隙水水害: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
5、岩溶水水害: 太灰岩含水层岩溶裂隙水。
6、奥灰承压水:奥陶系承压含水层内水体。
7、地质构造水: 断层、陷落柱、褶皱轴部水体。
二、探放水十六字方针:“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三、井下防治水技术措施:“防”“堵”“疏”“排”“截”“探”“放”1 . 防:主要指矿井边界导水断层两侧,强承压含水层、陷落柱,地下水强径流带等区域必须留设防水煤、岩柱。
大水矿井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井底车场或井下中央泵房要设置防水闸门等防水工程。
2. 堵:主要指井巷工程穿过含水层、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水文地质复杂地带时,必须进行超前探水注浆加固封堵,掘进、回采工作面底部为强含水层或高承压含水层时也必须进行底板注浆加固措施。
3. 疏:主要指当煤层顶底板有承压含水层或老空区水体存在时必须进行超前探放水直到承压含水层水位达到安全开采值以下或老空水全部疏干后才能开展正常采掘活动。
4. 排:主要指矿井排水系统,必须按要求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仓、水泵、输电线路等设施,确保矿井正常排水,并满足特殊情况下排水需要。
5. 截:主要指矿井位于地表、河流、山洪部位、水库等附件,对井口、工业广场采取修筑堤坝、开挖沟渠等截流措施以防止地表水体倒灌矿井地表水体、采煤塌陷区,煤系地层露头等部位,有漏水现象时要对漏水的水体基底,进行防漏加固处理。
四、矿井水害的危害的具体有:1. 恶化生产环境;2. 增加生产成本;3. 缩短设备使用寿命;4. 损失煤炭资源;5. 引发瓦斯事故;6. 造成淹井及人员伤亡。
五、易发生突水的地点:1、采煤工作面向前的地方。
2、急倾斜煤层的采煤工作面。
3、采煤工作面遇到封孔质量不好的钻孔。
4、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
煤矿防治水基本知识
![煤矿防治水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ef464b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e.png)
03
应急预案的 制定:根据 煤矿的实际 情况,制定 切实可行的
应急预案
04
应急预案的 演练:定期 组织应急预 案的演练, 提高应急救
援能力
谢谢
煤矿防治水基本知识
演讲人
目录
01. 煤 矿 水 害 类 型
02. 煤 矿 防 治 水 措 施
03. 煤 矿 防 治 水 技 术
04. 煤 矿 防 治 水 管 理
煤矿水害类型
地表水
01
地表水来源: 大气降水、地 表径流、地下
水补给
03
地表水防治措 施:修建防洪 堤、排水沟、 截水沟等设施
02
地表水危害: 淹没矿井、破 坏矿区环境、 影响矿井安全
老空水具有隐蔽性、 突发性、危害性等特 点
老空水的防治需要采 取综合措施,包括探 查、疏放、堵截等
煤矿防治水措施
探放水
01
探放水目的: 查明地下水情 况,防止水害
事故
02探放水方法ຫໍສະໝຸດ 采用钻探、物 探、化探等方法
03
探放水要求: 严格执行探放 水设计,确保
安全
04
探放水效果评 价:根据探放 水效果,调整
培训教育
1
2
3
4
培训对象:煤矿管理人 员、技术人员、一线工
人
培训内容:煤矿防治水 基本知识、法律法规、 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
培训效果评估:考试、 实际操作考核、现场检
查等
培训方式:理论授课、 实际操作、案例分析、
现场考察等
应急预案
01
制定应急预 案的目的: 预防和应对 煤矿水害事
故
02
应急预案的内 容:包括组织 机构、职责分 工、应急响应 程序、应急救
煤矿防治水基本常识
![煤矿防治水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9a5cb0e360cba1aa911dab5.png)
煤矿防治水基本常识(总2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煤矿防治水基本常识地测防治水中心二〇一六年目录一、矿井水害类型------------------------------------------------06二、透水事故的预兆---------------------------------------------07(一)一般预兆(二)特别预兆三、应急措施------------------------------------------------------10(一)发现透水预兆时(二)发生透水事故时(三)透水后被围困时四、水害预防和治理措施----------------------------------------12(一)易发生突水的地点(二)发生矿井水灾的原因(三)水害分析及预防措施(四)水害治理措施五、探放水------------------------------------------------------------15(一)采掘工作面探放水条件(二)探放水的原则(三)探放水要求六、雨季三防----------------------------------------------------------17七、排水系统-----------------------------------------------------------17八、罚则-----------------------------------------------------------------19九、《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21一、矿井水害类型矿井水害类型按水源可分为:地表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老空水;按过水通道可分为:断层水、裂隙水、陷落柱水、钻孔水;按煤层的相对位置可分为:顶板水、底板水,按地下水性质可分为潜水、承压水。
防治水知识应知应会
![防治水知识应知应会](https://img.taocdn.com/s3/m/d573df6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7.png)
矿井透水征兆及防治水知识应知应会一、矿井透(突)水征兆1、煤壁“挂汗”,多成尖形水珠。
2、煤壁“挂红”,呈铁锈色,这是老空积水的征兆。
3、空气变冷,煤壁发凉(水的导热系数比煤岩体大)。
4、采掘工作面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岩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这预示着煤岩壁前方或侧面不远处有含水体。
5、工作面煤岩壁发出水叫声,含水层或积水区内的高压水在向煤岩壁裂隙挤压时,与煤岩壁摩擦会发出“嘶嘶”的声响,有时能听到“哗哗”的空洞泄水声,这是突水的危险征兆。
6、工作面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并出现渗水现象。
7、工作面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工作面出现呈一定压力的水流流出(或射出),这表明水源已经较近,应密切注意水流情况。
若出水浑浊,说明水源很近,若出水清澈,则水源尚远。
8、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有臭鸡蛋味,说明工作面附近有采空区积水。
9、煤层发潮、发暗,煤层变湿。
10、底板鼓起,产生裂隙,裂隙并逐渐增加,由于承压水作用,使巷道或采掘工作面底板出现鼓起现象。
11、煤壁片帮、溃水、水色发浑。
12、在探放水过程中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钻孔喷水和顶钻。
13、底板涌水,水量由小变大。
上述透(突)水征兆内容,在具体透(突)水过程中并不一定全部表现出来,应当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判断,做到有备无患。
二、各采掘工作面水害避灾路线1、4101工作面—4101轨道顺槽/胶带顺槽—4#煤轨道下山/4#煤胶带下山—4#煤轨道大巷/4#煤胶带大巷—行人斜井/副斜井—地面2、4102胶带顺槽—4#煤轨道下山/4#煤胶带下山—4#煤轨道大巷/4#煤胶带大巷—行人斜井/副斜井—地面3、4103胶带顺槽—4#煤轨道下山/4#煤胶带下山—4#煤轨道大巷/4#煤胶带大巷—行人斜井/副斜井—地面4、15101-1工作面—15101-1轨道顺槽—15#煤轨道下山—15#行人平巷—15#行人斜井—地面5、15101-1工作面—15101-1胶带顺槽—15#煤轨道下山—15#煤轨道大巷—15#行人斜井(行人平巷)/副斜井—地面6、15101工作面—15101运输顺槽/胶带顺—15#煤轨道下山/15#煤胶带下山—15#煤轨道大巷/15#煤胶带大巷—15#行人斜井(行人平巷)/副斜井—地面三、防治水知识应知应会1、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矿井防治水知识点
![矿井防治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1276e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f.png)
矿井防治水知识点
1、煤矿防治水十六字原则是:“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2、煤矿水害防治的五项综合治理措施是:防、堵、疏、排、截。
3、矿井突水具备的条件:水源、水量、导水通道。
4、钻孔基本参数有:方位角、倾角、孔径、孔深。
5、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设防水煤柱。
6、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7、《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在安装钻机进行探水前,预计水压大于0.1MPa 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
套管口安装闸阀,套管深度在探放水设计中规定。
8、生产矿井延深水平,只有在建成新水平的防、排水系统后,方可开拓掘进。
9、钻孔放水前,应当估算积水量,并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防止淹井;放水时,应当设有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和水压,做好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水害防治基础知识汇编1 防治水基础知识1.1 地下水的起源降水渗入地下形成的地下水,称为渗入水。
但是降水的渗入并不是地下水的唯一来源。
部分地下水的成因,无法用降水渗入解释。
干旱的沙漠地区,降雨稀少,有时整个夏季都不下一滴雨,但在沙丘中仍可以见到水汽凝结形成的地下水,即凝结水。
当地面温度低于空气的温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要进入土壤和岩石的空隙中,在颗粒和岩石表面凝结形成地下水。
还有一部分地下水既不是渗入水,也不是水汽凝结形成的,而是由岩浆中分离出来的气体冷凝形成,这种水是岩浆作用的结果,称为初生水。
此外,与沉积物同时生成或海水渗到原生沉积物的孔隙中而形成的地下水,称为埋藏水。
在渗入水、凝结水、初生水、埋藏水等成因的地下水中以渗入水最为常见。
1.2 岩石中的空隙自然界中的各种岩石,不论是松散层的第四系沉积物,或是坚硬致密的基岩,都存在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空隙。
自然界岩石的空隙差异极大,规律大者如可溶岩中的地下厅堂,可达数十万立方米;最小的显微孔隙和劈理,连肉眼也难以辩认。
岩石空隙差异如此之大,与其不同的成因有关。
根据成因可将空隙分为三大类:孔隙、裂隙、溶隙(穴)。
地下水就存在于岩石的空隙中,空隙越发育,储存的地下水就越多,地下水的运动越通畅。
因此,岩石中的空隙,不仅是储水空间,又是地下水的运移通道。
孔隙存在于松散沉积物或未完全胶结的岩石颗粒与颗粒之间或颗粒集合体与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称为孔隙。
这些空间相互连通,呈小孔状,储水空间为孔隙的地下水称为孔隙水。
裂隙裂隙就是坚硬岩石形成时或形成以后由于各种内外营力的作用,使岩体遭受破坏而形成的空隙。
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如岩浆岩的冷凝收缩或沉积岩的固结干缩作用都可产生裂隙(成岩裂隙);岩石在形成后由于构造变动受力可产生构造断裂裂隙(构造裂隙);或经受风化作用产生风化裂隙(风化裂隙)。
储水空间为裂隙的地下水称为裂隙水。
溶隙可溶性岩石(如盐岩、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等)经地下水的溶蚀和机械冲蚀作用产生的空隙,称之为溶隙,也称为溶穴。
溶穴包括溶孔、溶蚀裂隙、溶洞和暗河等。
溶穴是可溶性岩石在原有空隙的基础上经地下水长期的差异溶蚀作用而形成的空隙,其形态和大小变化很大,不均匀性尤为突出,大型溶洞宽可在数十米,高可达数十米到上百米,长可达数十千米,而深部的小溶孔直径仅数微米。
储水空间为溶穴的地下水称为岩溶水。
自然界岩石空隙的发育情况非常复杂。
松散岩石的空隙通常以孔隙为主,但某些松散岩石也发育裂隙,如黄土发育垂直裂隙,某些粘土干缩后可产生干缩裂隙,由于发育有干缩裂隙也可以含有一定量的地下水。
坚硬的基岩主要发育裂,但某些沉积岩也发育孔隙,如凝灰岩、风化的火山沉积岩。
可溶性岩石由于差异溶蚀,有的部位发育溶穴,有的部位发育裂隙,有的部位发育孔隙。
孔隙形成于颗粒之间,其分布均匀,连通良好,在各个方向上孔隙的大小和多少几乎接近,赋存于其中的地下水分布和流动都比较均匀。
坚硬基岩的裂隙是宽窄不等的线状缝隙,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分布不均匀。
溶隙的空隙大小悬殊,分布极不均匀,故溶隙中地下水的分布与流动也极不均匀。
1.3 地下水的赋存水在岩石中的存在形式如下:⑴、气态水:即水蒸汽,它来源于大气中的水汽与液态地下水的蒸发。
夏季白天的气温高于岩石的温度,于是水汽将由大气向岩石空隙中运动、聚集并凝结成为凝结水,夜晚则方向相反;此外,在年常温带以下,深部的温度总是高于上部,水汽蒸发后总是向上运动,然后聚集凝结成为液态水。
气态水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与液态水相互转化,二者保持动平衡,因而对岩石中水的重新分配有很大意义。
⑵、结合水:由于静电引力作用而吸附在岩石颗粒上的水叫结合水。
其中最靠近颗粒表面受静电引力最大的部分结合水称强结合水,其外层受静电引力较小的叫弱结合水。
强结合水又称吸附水,不能自由运动,只有加热到105~110℃,使其成为气态水时才能将它与岩石分开。
弱结合水又称薄膜水。
⑶、重力水:岩石空隙全部被充满,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液态水称重力水。
重力水在自身重力影响运动,是水文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⑷、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而充满岩石毛细空隙中的水称毛细水。
岩石的毛细孔隙(直径小于1mm)和毛细裂隙(宽度小于0.25mm)就如同细小的玻璃管一样,可以发生毛现象。
即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水可沿重力水面上升一定的距离,形成毛细上升带。
⑸、固态水:以固体冰形式存在于岩石空隙中的水称固态水。
当岩石温度低于水的冰点0℃时,岩石空隙中的重力水便冻结成为固态水。
冻结岩石中并不是所有的水都呈固体状态,结合水尤其是强结合水,其冰点较低仍可保持液态。
固态水分布于多年冻结区或季节冻结区。
⑹、矿物水:是存在于矿物晶体内部或晶格之间的水,又称化学结合水,包括沸石水、结晶水和结构水等。
矿物水一般来说不能被被利用,只有当高温变质岩脱水以后,才能从矿物中析出,并转变为上述各种类型的水。
①、沸石水:以水分子(H2O)形式存在于矿物晶格空隙之中的水称沸石水。
方沸石(Na2Al2Si4O12·nH2O)中所含的水便是沸石水。
沸石水与矿物结合得很不牢固,矿沸石水的含量并不固定,随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常温下当湿度下降时,所含的水可以从沸石中逸出。
②、结晶水:以水分子形式进入矿物结晶格架并成为某些矿物的组成成分时叫结晶水。
如将矿物加热到400℃以上时,结晶水便可从矿物中分离出来,水分离出来后,矿物本身并未遭到破坏。
如石膏(CaSO4·2H2O)加热后,随着水分子的溢出,石膏本身并未遭到破坏,而是分解为硬石膏(CaSO4)和自由水(H2O)。
③、结构水:结构水是以H+和OH-形式存在于矿物结晶格架中的水,在矿物中并不保持水分子(H2O)结构。
H+和OH-与矿物结合处非常紧密,如白云母(K Al2[AlSi3O10]OH2),白云母只有加热到400℃以上,H+和OH-才能分离出来,随着它们的析出,白云母也被破坏了。
地下水就存在于岩石的空隙中,空隙越发育,储存的地下水就越多,地下水的运动越通畅。
因此,岩石中的空隙,不仅是储水空间,又是地下水的运移通道。
1.4 含水层和隔水层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因此,含水层应是空隙发育的具有良好给水性和透水性的岩层。
如各种砂土、砾石、裂隙和容穴发育的坚硬岩石。
隔水层则是不能透过并给出或只能透过与给出极少量水的岩层。
因此隔水层具有良好的持水性,而其给水性和透水性均不良,如粘土、页岩和片岩等。
含水层首先应该是透水层,是透水层中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经常为地下水所饱和的部分,地下水位上部未饱和部分则是透水不含水层。
形成含水层具备的条件:1、岩层具有储存重力水的空间:岩石的空隙越大,数量越多,连通性越好,储存和通过重力水就越多,越有利于形成含水层。
坚硬砂岩的孔隙虽不发育,但发育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裂隙成为其主要的储水空间,所以砂岩是含水层。
2、具备储存地下水的地质结构:具有空隙的岩层必须有一定的地质构造条件才能储水。
一个含水层的形成必须要有透水层和不透水层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含水地质构造。
3、具有充足的补给水源:充足的补给水源、丰富的补给量是决定含水层水量大小和保证程度的重要因素。
含水层与隔水层只是相对而言,并不存在截然的界限,二者是通过比较而存在的,同样的岩层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可能具有不同的含水意义。
如河床冲积相粗砂岩中夹粉砂岩,粉砂岩由于透水性小,可视为相对隔水层;但是粉砂岩若夹在粘土中,粉砂岩因其透水性大则成为含水层,粘土层作为隔水层。
含水层的相对性表现在所给出的水是否具有实际价值,即是否能满足开采利用的实际需要或对采矿工程造成的危害。
含水层与隔水层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如粘土,通常情况下是良好的隔水层,但在地下深处较大的水头差作用下,当其水头梯度大于起始水力坡度,也可能发生越流补给,透过并给出一定数量的水而成为含水层。
隔水层的隔水作用是防治水工作重点研究的内容,煤层直接顶底板一般都是泥岩、砂质泥岩和粉砂岩等,它们将可采煤层与含水层分离,阻止充水含水层中水涌向矿井,保证煤矿的安全开采。
隔水层的隔水作用主要取决于隔水层的厚度、岩性、力学性质、岩层组合关系和裂隙发育情况等。
隔水岩层的厚度越大,力学强度越大,柔、脆性岩石配置得当,断裂裂隙不发育,则其抵抗水压的能力越大,隔水性能就越好,煤矿生产就越安全。
1.5 常用水文地质参数介绍1、单位涌水量(q)对某一含水层进行抽(压)水,含水层在单位时间降深抽出(压入)的水量。
计算公式:q=Q/S,Q—抽水井的涌水量,S—单位时间水位降深,单位涌水量常用来描述含水层的富水性。
含水层赋水性的等级标准:(《矿井水文地质规程》附录一)含水层的含水性差别很大,根据给出水量(q)的大小可划分为四个等级,即q<0.1l/s.m,含水小的含水层(弱含水层)0.1≤q<2l/s.m,含水中等含水层(中等含水层)2≤q<10l/s.m,含水丰富含水层(强含水层)q≥10l/s.m,含水极度丰富含水层(极强含水层)2、渗透系数(K)水文地质学把岩石本身可以通过流体的能力称为渗透系数(用K表示)。
渗透系数也称水力传导系数,是描述含水层渗透能力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
根据达西公式,渗透系数代表当水力坡度为1时,水在介质中的渗流速度,单位是m/d或cm/s。
渗透系数大小与岩石的性质(粒度成分、颗粒排列、充填情况、裂隙性质和发育程度等)和水的物理性质(粘滞性、容重等)有关。
一说是指液体在一昼夜(24小时)在固体里面流动的长度,一般用m/d。
渗透系数K 能用来表示岩层的透水性,但它不能单独说明含水层的过水能力。
一个K值较大的含水层,如果厚度很小,它的过水能力也是有限的。
为此引出导水系数(T)。
又称水力传导系数(hydraulic conductivity)。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定义为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表达式为:κ=kρg/η,式中k 为孔隙介质的渗透率,它只与固体骨架的性质有关,κ为渗透系数;η为动力粘滞性系数;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渗透系数以张量形式表示。
渗透系数愈大,岩石透水性愈强。
强透水的粗砂砾石层渗透系数〉10米/昼夜;弱透水的亚砂土渗透系数为1~0.01米/昼夜;不透水的粘土渗透系数<0.001米/昼夜.据此可见土壤渗透系数决定于土壤质地。
达西(Dracy)渗透定律地下水在土体孔隙中渗透时,由于渗透阻力的作用,沿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损失。
为了揭示水在土体中的渗透规律,法国工程师达西(H.darcy)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1856年总结得出渗透能量损失与渗流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为达西定律。
图2-3 达西渗透实验装置图达西实验的装置如图2-3所示。
装置中的①是横截面积为A的直立圆筒,其上端开口,在圆筒侧壁装有两支相距为l 的侧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