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

“和谐”是我国古代“和”的思想的延续和升华,“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最早见于《周易·乾卦·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经查据资料,《周易》诞生的年代最早在周昭王之后, 或西周中晚期,时间为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周易》治国理论的最高追求目标是‘保合太和’。‘太和’是最高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保合太和’即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加以保合之功,不断进行调控,使之长久保持,来造就一种符合人所期望的万物繁庶,天下太平的良好局面。”

《周易》之后,“和”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和谐思想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国语》。据《国语·郑语》一书记载,西周太史史伯在与郑桓公谈论“兴衰之故”和“死生之道”时,就首次提出了“和”的概念。史伯说:“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万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者也。”意思就是,虞、夏、商、周各朝代之所以能够成就与天地一样长久的赫赫功业,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统治者能够在天地和人事之间创造和合关系。史伯根据和合生意,断定

周幽王必将衰败,而衰败的原因就是周幽王“去和取同”。他说:“夫和实生万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段话的大意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所以,过去的帝王用土和金、木、水、火相互结合造成万物。

儒家的和谐思想。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而系统提出和阐述和谐思想的当是儒家。儒家的和谐思想包含六层意思:一是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四是人与人的和谐,五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六是国与国的和谐。这六层意思涵盖了“和谐”的全部精髓。

关于自然的和谐,儒家所追求和倡导的是“天地太和”。儒家认为,自然界本身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大自然,在我国思想史中,总的称之“天”。这几句话的意思为:什么是天?春夏秋冬都按照规律运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便生息不止。儒家认为“天”即自然界有着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这就是自然界本身的和谐。

荀子在《荀子·礼论》中指出:“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意思是说,万物包括人的生命由于天地和合而生,又由于阴阳相接而运行变化,天地阴阳就是生命活动的本质和基础。

北宋哲学家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说道:“太和之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意思就是说,天地万物的通理是“太和”,“太和”便是道,是最高的理想追求,是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这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步。

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所追求和倡导的是“天人合一”。《大戴礼记·四代》记载了哀公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公曰:所谓民与天地相参,何谓也?子曰:天道以观,地道以履,人道以稽,废一曰失统,恐不长飨国。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与天地相参,人像天那样地讲求伦理道德,万事万物自然各安其位,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就不难实现“大同世界”的人类理想了。《论语·泰伯》里也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意思是说:“帝尧作为一代君王是多么伟大!他像崇山一样高高耸立着,上天是最高大的,帝尧就是在效法着上天!他像大地一样一望无际,民众无法用现有的词语来称道他!

因此,他所成就的功业是如此崇高伟大,他所制订的礼仪制度是如此灿烂辉煌。”

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代宗师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和谐”思想。《孟子·梁惠王上》说:“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材不可胜用也”。意思是,不违农时,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网不入池沼,鱼鳖就吃不完。刀斧按时间入山林砍伐,木材用不完,就使得民众的生死没有缺憾了。在这里,孟子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否上升到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安危的高度。《孟子•尽心上》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在孟子看来,天人是相通的,而这个相通又是在存心、养性与修身等意义上的“天人合德”(天人皆有德)。《中庸》所谓“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的思想,都是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的。

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在其《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忘。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这段话的大意是:上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就灭亡了。(人)以礼义来配合(天)就会吉祥,(人)以暴乱(不以礼义)来配合天就会凶险。努力发展农业生产而节约用度,那么天不能让人贫穷;保养周备而行动合时,那么

天不能让人生病;依循礼义正道而没有什么差错,那么老天就不能嫁祸给人。

在《荀子·王制》中,荀子也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龟鱼鳖鱿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吁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是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赶尽杀绝”,不能无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一种最基本的态度。《礼记·中庸》指出:“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遵循天地自然规律以助天地之变化,则可以与天地和谐并立。

汉代的董仲舒是儒家第一个自觉探讨天人关系的思想家,他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观点,认为天与人具有相同的结构,人是天的派生,人事与自然规律相似,故而天人可以相互感应。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