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与诊断要点

合集下载

(完整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完整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腰痛病(TCD编码:BGSOOO)。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ICDTO编码:M51.202)。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CT或MRl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或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二)、证候诊断1、血瘀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证: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丽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三、治疗方法(一)中医辩证论治1、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组成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 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香附3g牛膝9g地龙6g五灵脂6g(炒)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2、寒湿证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腰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腰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220.11.215:17:5215:17:52November 2,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2日 下午3时17分20.11.220.11.2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下午3时17分52秒15:17:5220.11.2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2日 下午3时17分20.11.220.11.2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下午3时17分52秒15:17:5220.11.2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1月 下午3时 17分20.11.215:17November 2, 2020
2、造影检查
常用的造影剂有碘油和碘水两种,相对而 言,后者对神经根的显影比前者好。
操作方法:将腰3、4常规穿刺成功后注 入造影剂,一般用2-4ml,注射造影剂速度要 慢,注射完后,拔出穿刺针,病人俯卧位,抬 高X线检查台的头侧,使造影剂向尾侧弥漫。 同时进行X线透视,观察造影剂流动的动态情 况,特别是椎管充盈情况,待下部椎管完全充 盈时,再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
造影表现:用碘剂造影可看见碘剂的影像,充盈缺损, 部分梗阻和完全梗阻等种种表现。若见到局部充盈缺损, 部分梗阻或完全梗阻,则说明脊髓或神经根有受压表现。
注意事项:造影术前要做碘过敏试验。目前此种方法 已经不常用。
3、CT扫描
CT扫描能显示黄韧带、椎间盘、脊髓及 神经根的图像,故CT扫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意义较大。
鉴别诊断
6、腰3横突综合征 本征疼痛主要在腰部,少数可沿骶棘肌向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膨)出症的临床表现(1)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时出现。

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产生。

疼痛部位较深,难以定位,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有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

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

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传电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

腿痛重于腰背痛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体征之一。

(3)麻木及感觉异常:腰椎间盘突出后,可造成神经根接触区域的局部性压迫和牵扯性压迫,使神经根本身的纤维和血管受压而导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

腰4、5椎间盘突出可累及腰5神经根并出现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及拇趾背侧感觉麻木异常。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可累及4、5趾背侧皮肤感觉异常。

如果椎间盘突出物压迫或刺激椎旁交感神经纤维,可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收缩而出现下肢发冷、发凉、足背动脉减弱等现象。

(4)肌肉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时间较长者,可造成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

腰4、5椎间盘突出,可引起腰5神经根麻痹所致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拇长肌和伸趾肌瘫痪。

腰5骶1椎间盘突出后,骶1神经根受累麻痹而出现小腿三头肌瘫痪。

(5)间歇性跛行:由于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和缺血,当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扩张,同时也加重了神经根的压迫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疼痛。

(6)脊柱姿势改变:腰椎间盘突出后约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多数凸向患侧,少数凸向健侧,主要视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

(完整word版)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诊断

(完整word版)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杜心如写在课前的话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诊断、进行鉴别;与其有相同症状与体征疾病主要有腰椎管狭窄、肿瘤和结核,还有一些内脏疾病。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员将掌握上述疾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

一、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压迫神经和刺激为主造成的症状。

而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是神经根受压缺血,表现为容积减少,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到挤压;其结果是导致静脉的回流障碍、瘀血,最后出现神经根的动脉供血发生改变,出现神经根缺血;以间歇性跛行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间歇性跛行主要表现为腰臀部疼痛,包括大腿后、小腿外、足底、足背等的疼痛。

开始走路的时候不疼,以后逐渐加重,休息以后缓解,再走再疼。

可表现为疼痛、麻木和胀痛。

而骑自行车不痛,因为骑车的时候椎管相对宽敞,这时候神经根缺血反而有所改善,也就是骑车能骑40里,走路不到400米。

对于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足背动脉搏动是正常的,下肢的血运末梢循环也是好的,这点和动脉缺血有明显的不同。

脉管炎也可造成间歇性跛行,它涉及的血管主要是四肢的中小动静脉,它可以继发神经病变,所以产生的症状是缺血性的疼痛;范围往往是以肌肉为主要表现,小腿后部的肌肉,三头肌为最疼。

表现为一走就疼,休息就好,有时候这种间歇性跛行不走也疼。

足背动脉的脉搏搏动会减弱或者消失;皮温较低。

病人下肢静脉曲张和腰椎狭窄并存也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但是同时还会出现小腿的酸胀、沉重感。

这可能是两个原因叠加导致,是既有腰椎管狭窄的症状,又是有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体征。

二、腰椎肿瘤腰椎肿瘤也产生腰疼,它刺激神经根以后也产生放射痛。

但是腰椎肿瘤疼痛的特点是夜间痛,肿瘤的病人往往是晚上疼的厉害。

白天轻、晚上重,这与腰间盘突出症的白天重、晚上轻正好相反;疼痛是活动轻、休息重。

腰椎肿瘤的病人平片或者CT,会发现有椎体的破坏。

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血液性疾病也会出现腰疼,并产生放射痛;同时有贫血、无力等其他表现。

(完整word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

(完整word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一、急性腰扭伤多数有急性腰扭伤史,可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功能失调,以及突然发作的急性疼痛,常处于强迫体位,由于保护性肌紧张使脊柱强直或侧凸,疼痛可向臀部放射。

屈髋屈膝时可引起腰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无坐骨神经牵拉痛,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阴性。

二、慢性腰部劳损可由急性腰扭伤后未经及时合理治疗或长期积累性腰部组织损伤引起.常表现为腰骶部酸痛或钝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改变体位及局部捶打按摩后症状减轻,不能坚持弯腰工作,疼痛严重时可牵掣到臀部及大腿后侧。

腰骶部竖脊肌附着点处是最常见的压痛点,椎旁、棘间及第3腰椎横突深压痛,臀肌起点及臀部可有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无放射痛。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蒋赞利三、退行性变腰椎骨关节病以腰椎退行性改变为主,有腰椎广泛骨与关节增生性改变,并继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

临床表现为晨起腰部僵直或酸胀感明显,活动后症状逐渐减轻,但活动时间较长后病人又可出现腰痛加重,卧床休息、局部按摩后可以缓解。

腰部常无明显压痛点,局部按压后有舒适感.退变较严重的患者,小关节不对称,该节段的腰椎间盘变性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以致骨质增生,向后压迫神经根,或因腰椎不稳、小关节增生内聚而刺激神经根,而出现下肢放射痛,疼痛以股部前外侧为主,有时可表现为根性痛,此时应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

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为腰椎管外病变,该横突尖部软组织因损伤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导致腰痛或腰臀痛。

多发于青壮年、腰背肌较弱者,男性多见,有外伤史和长期工作姿势不良者。

主要症状表现为腰部及臀部疼痛,活动时加重,俯卧位检查时可触及一侧或两侧竖脊肌轻度痉挛及压痛,可在第三腰椎横突末端扪及硬结和条索状物,触压痛明显,有时可在臀中肌后缘或臀大肌上缘扪及条索状物及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神经根刺激症状,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无特殊异常。

五、腰椎椎弓崩裂与滑脱指腰椎椎弓在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缺损或断裂,使椎弓失去完整的骨性连接,又称峡部不连。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边缘骨质增生。
• 突出物纤维化及钙化 在突出物表面有毛细血管侵入,包绕,发生无
菌性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突出物纤维化及钙化。钙化可局限于突出物 的周边,也可发生钙化全部呈骨样结节。
• 神经受损 突出物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早期发生充血、水肿、变粗等
急性创伤性炎症反应。如长期受压,则可引起神经根粘连,变性和萎 缩。其支配区的感觉、运动和反射障碍。如压迫马尾神经,常引起大 小便及性功能异常。
侧这溢侧型主出型要 ,突突是大出出突量物物出“间位位物H于于”盘刺神神物激经经突质和根 根释压出前前放迫方方,者本中中使体部部,神感,,经觉小主主根和要要和腿触引引窦觉起起前—纤根根椎维外性性神所刺刺经侧致激激遭。或或、受压压刺足迫迫激症症而背状状引。。和起的母化学趾性感神经觉根炎减所退致。。腰5骶1椎间盘突出
• 腰椎痛的发生机理主要为突出髓核对邻近的神经根和窦—椎神经的机
械性刺激和压迫引起机械性神经根炎以及髓核内糖蛋白和β-蛋白溢出, 大量“H”物质释放,使神经根和窦—椎神经遭受刺激而引起的化学性 神经根炎所致。
• 马尾神经受损症状 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及
双下肢根性痛。
• 间歇性破行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充血水肿和
腰检压5查痛痛骶时 呈 点1脊持椎棘椎续间突向性盘脊旁痛剧突有柱侧痛出深侧,,压则弯夜压痛,间迫弯。肌尤骶向痉甚1神挛,患经,M根R腰侧I,检4、小查,腰腿可5如三证、头实腰突肌椎3和棘管出屈突内物趾旁肿肌有瘤位肌压存力痛在于减点。神退,。如经骶髂根关外节有侧压痛,,则直腿弯抬高向试健验,侧阴性。。
感神经纤维,引起下肢血管收缩的缘故。
如压迫马尾神经,常引起大小便及性功能异常。
• 伴直有腿腰 抬椎高管试狭验步窄记态者录,抬则高可后角伸出度活。现动亦跛受影行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
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首先,从症状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表现为腰部疼痛、
放射至下肢的疼痛、感觉异常、肌力减退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根
据患者的主诉和病史来确定。

其次,体征方面,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
统的检查,如腰椎的压痛点、腿部肌力、腱反射等,以及进行腰部
的活动度检查,这些体征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腰椎间
盘突出症。

最后,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

常用的影像
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

这些检查可
以明确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范围和对周围神经组织的压迫情况,从而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患者的症状表现、体征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综合分析这些信息来做出最终
的诊断。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何海军一、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义,是因椎间盘的蜕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以及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是腰腿疼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它的发病率与各种因素有关,占门诊下腰痛的 10-15% ,占骨科因腰腿痛住院的 25-40% 。

男女的发病率相差比较大,一般认为是 7~12 : 1 ,可能与和男性劳动强度大有关系。

发病年龄主要见于青壮年,其中 80% 以上分布与 20-40 岁之间。

它发病的部位可见于腰椎的各个节段,但以 L 4-5 最为多见,大概占 60% 左右。

L5-S1 占到 30-40% ,其它的分布在 L3-4 或者以上节段,其中同时两节突出者占 5-10% 。

二、历史回顾有史记载以来,人类就受到腰腿痛的烦扰。

在原始文化中将其归罪于魔鬼在作怪。

后来古希腊人认识到下腰痛症状系由疾病引起,并以休息和按摩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到公元 15 世纪才明确地描述了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到公元 18 世纪提出这种疼痛是由坐骨神经引起的。

三、解剖概要椎间盘的构成由上、下软骨板,髓核和纤维环三部分组成。

椎间盘占脊柱全长的四分之一,其中腰部最大,颈部次之,胸部最小。

软骨终板上下各一,它的平均厚度大概是 1mm 。

作用主要是承受压力、保护椎体。

只要软骨终板保持完整,椎体不会因压力而产生吸收的现象,防止髓核突入椎体。

纤维环为纤维软骨组织,防止髓核向周围突出。

纤维环可以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由胶原纤维组成,内层由纤维软骨组成。

纤维环的前部和两侧部分最厚,几乎等于后侧部分的 2 倍。

纤维环比较坚固,它紧密附着于软骨终板上,可以保持脊椎的稳定性。

髓核是脊索残余的组织,黑白色,它的水份含量可以占髓核总量的 75-90% 。

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物质逐渐被软骨组织所替代,各种成份组结合使髓核形成立体网状角状结构。

髓核具有可塑性,在压力下可以变成扁平。

纤维环与软骨板将髓核限制在球形腔内。

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定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定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定方法一、症状方面。

咱先说说这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明显的症状。

那疼啊,就像有个小恶魔在腰那儿捣乱。

如果是轻微的,可能就偶尔疼一下,像有人拿小针轻轻扎了一下,尤其是在弯腰或者提了点重物之后。

这时候呢,可能活动活动又好点了。

要是严重的,那可不得了。

疼起来就像腰那儿被火烤着,还被人狠狠拧着,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也难受。

而且啊,这个疼可能还会顺着腿往下窜,就像有个小虫子在腿里爬着咬着,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坐骨神经痛啦。

二、活动能力评定。

再看看活动能力哦。

正常的时候,咱们弯腰能轻松摸到脚指头,扭腰也很灵活。

可要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弯腰就成了大难题。

稍微弯一点,那腰就跟抗议似的,疼得不行。

转身的时候也小心翼翼的,就像个机器人,动作又慢又僵硬。

走路也受影响呢。

有的朋友患病后,走不了多远就觉得腰累得慌,腿也没劲儿,就像腿上绑了沙袋一样。

要是严重的,可能走路都一瘸一拐的,看着可让人心疼了。

三、影像学检查。

还有个很重要的就是影像学检查啦。

就像给咱的腰拍个小电影一样。

X光片呢,可以看看腰椎的骨头有没有变形啊,排列是不是整齐。

不过呢,X光片只能看到骨头的大概情况。

CT就厉害一些啦,它能把腰椎间盘看得更清楚,就像把腰椎间盘放在放大镜下面一样。

能看到椎间盘有没有突出,突出的程度是多少,是向左还是向右突出的。

核磁共振(MRI)那就是大明星啦,它是最清楚的。

不仅能看到椎间盘的情况,还能看到周围的神经、软组织有没有被压迫,被压迫到什么程度。

不过呢,这个检查有点小贵,而且检查的时候有点小麻烦,要在一个小机器里面躺好一会儿。

四、肌肉力量评定。

咱也不能忘了肌肉力量这一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会让腰部和腿部的肌肉变弱。

比如说,正常的时候,咱们抬腿能抬得高高的,可患病后,抬腿就没那么有力气了。

医生可能会让患者躺在床上,做抬腿的动作,看看能抬多高,这就能知道肌肉力量的情况啦。

如果肌肉力量很弱,那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身体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其主要症状表现于腰腿痛。

在腰部部分疾病发病中,同时可压迫或波反神经根,同样出现腰腿痛。

亦可由于腰臀部肌肉、筋膜的急性损伤发生牵涉,反射件引起下肢不适,表现于假性坐骨神经痛症状,加进行鉴别。

1.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表现于腰肌痉挛,可山现暂时性脊校侧弯。

由于腰臀部肌肉痉挛反映,可出现向下肢放散疼痛的假性坐骨神经痛症状。

疼痛的反映,可出现直腿抬高的牵涉性受限,而不存在于椎旁的压痛放射症状。

屈颈试验检查为阴性,无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2.腰臀部肌肉、筋膜炎主要表现于腰臀部疼痛,并可出现向下肢放散的牵涉性疼痛。

触诊时痛点在筋膜、肌肉组织,并有肌纤维组织炎症的捻发感。

腰椎外观无侧弯畸形。

3.梨状肌损伤由于梨状肌与坐骨神经从解剖学上邻近,梨状肌的肿胀与增厚可影响刺激坐骨神经,出现向下肢放射痛与直腿拾高轻度受限的反映。

临床广进行梨状肌牵拉试验时出现明显体征反映,但腰部无压痕与放射痛。

神经功能检查无异常改变。

4.坐骨神经炎本病常因感受风湿因素而致坐骨神经的无菌性炎症。

腰腿可发生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明显。

腰椎外观无畸形,无椎旁压痛与放射症状。

下肢直腿拾高试验虽可出现阳性反应,但抬腿角度一般在50°以上。

5.腰椎骶化畸形腰椎骶化由于横突发育肥大可刺激坐骨神经出现腰腿痛症状,但脊柱外观无侧弯畸形,屈颈试验为阴性,一般不出现下肢神经功能障碍,X线片可明确观察能化畸形。

6.腰椎椎弓裂引起腰椎滑脱由于滑脱对神经的影响,可出现下胶神经症状。

但腰部活动功能无障碍,表现于典型的间歇性破行症状。

腰腿痛可在休息后明显减轻,腰椎由于向前滑脱,生理前突明显加大.X线片可明确鉴别。

7.腰椎椎管狭窄症具有典型的间歇性破行症状,脊柱多无畸形,下助虽有神经症状,但直腿抬高仍保持在60°以上。

行走下肢疼痛后采用下蹲屈位即可缓解。

检查可明确诊断。

8.腰椎结核腰椎结核一般只有腰及臀部的疼痛,早期很少有下肢放射痛,骨质破坏后可出现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的脊椎畸形。

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

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

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L4-L5、L5-S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多个腰椎间盘同时发病者仅占15%-22%。

【诊断要点】1.症状大多数患者具有腰扭伤和/或腰痛病史,以后腰痛可缓解,而下肢痛明显,或两者同时存在。

腹压增高时下肢痛加剧,疼痛严重时患者可卧床不起、翻身困难。

较多患者疼痛可反复发作,并伴随发作次数的增加而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且发作间隔时间缩短。

同时可伴有小腿麻木感。

突出物大且为中央型时可出现双侧下肢痛。

2.体征(1)腰椎曲度异常:表现为腰椎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或有侧弯畸形。

反侧凸的强制动作加重下肢痛症状。

(2)腰部活动受限:前屈或向患侧侧屈活动明显受限,强制活动时可加重疼痛症状。

(3)压痛与放射痛:深压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体棘突旁时,局部有明显疼痛并可伴有放射性痛。

(4)直腿抬高试验和/或加强试验阳性:直腿抬高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疼痛消失,再被动背屈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

(5)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提示L2-4神经张力增加。

(6)运动和感觉异常:坐骨神经受累时,腓肠肌张力减低,足踇背伸肌力减弱;病程较长者,常有足背肌萎缩;股神经受累时,股四头肌肌力减弱,肌肉萎缩。

皮肤感觉在初期为感觉过敏,以后为迟钝或消失。

改变区域与受累神经根相关。

(7)腱反射改变:L5-S1神经根受压时,跟腱反射迟钝或消失;L3-4神经根受压时,膝反射迟钝或消失。

3.影像学检查(1)X线平片:腰椎生理曲度消失,腰椎侧弯。

部分患者可见某一或更多节段腰椎间隙前窄后宽。

大多数患者伴有脊柱退行性改变。

同时可除外局部结核、肿瘤等导致腰骶神经痛的骨病。

(2)CT:可见椎间盘髓核向后、侧方突出,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33/75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特殊检验
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对椎间盘 突出诊疗准确率为80%~92%。在CT图像上 椎间盘突出表现为向椎管内呈丘状突起, 或为软组织肿块影(如突出物钙化,则可 显示异常钙化影),以及神经根鞘和硬膜 囊受突出物挤压移位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31/75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特殊检验
X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32/75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特殊检验
造影检验:有脊髓造影、椎间盘造影、硬 膜外造影、椎静脉造影和腰骶神经根造影。 因各种造影方法存在一定缺点,且当前局 部CT及MR检验较广泛应用,造影检验已不 作为常规检验。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在上述直腿抬高试验同一高度,再将 踝关节用力被动背屈,使受累神经根深入受牵拉,如神经 根放射痛更为加剧,即为阳性。
健腿抬高试验:当健侧下肢直腿抬高时引发患肢放射痛为 阳性。当椎间盘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内前方时(根腋型), 即可加重受累神经根压迫而出现患肢放射痛。如椎间盘突 出物位于神经根外前方(根肩型),此试验为阴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25/75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体格检验
仰卧挺腹试验:其机制为脑脊液和椎管内 压力增高,加重了对神经根压迫,因而出 现放射性下肢痛。
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位,髋和膝关 节完全伸直,将下肢抬起使髋关节过伸, 如出现患肢大腿前方放射痛为阳性。在腰 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症可为阳性,腰4/5 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此试验为阴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型
20/75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类
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骶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与诊断要点
急性腰扭伤是指因劳动或运动时,腰部肌肉、筋膜和韧带承受超负荷活动引起不同程度的纤维断裂,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病史:有劳累和外伤史;
体征:腰部可有压痛点,肌肉痉挛,脊柱可出现肌痉挛性侧凸,双下肢无神经阳性体征。

X线:可发现脊柱变直或保护性侧凸。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cial pain syndrome,MPS),是肌纤维触发点(trigger point)在多于一块肌肉或肌群的慢性疼痛综合征。

这种疼痛状态多与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腰背痛和肌纤维疼痛综合征有关联。

MPS常伴有局部和牵扯性疼痛,无力,关节运动范围减小。

而通常表现为自发性症状。

肌纤维触发点多在活动时诱发而局部肌肉的扭转痛感。

肌纤维疼痛综合征
肌纤维疼痛综合征 (fibromyagia syndrome, FM )是一种全身广泛的疼痛,且时间超过3个月,压痛点超过10/18处的慢性疼痛综合征。

肌纤维触痛点没有自发的和牵扯性疼痛,但有明显的触痛感。

肌纤维触痛点高发于颈肩部,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冈上肌和冈下肌。

大部分FM病人主诉有失眠,紧张,疲劳的感觉,其特点是慢性过程,女性多见,女:男=9:1,像其他综合征一样,FM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肌肉疼痛游走不定,局部或全身的压痛点与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有关,异常疼痛的病人可能出现触痛明显的表现,而正常的人就很少出现这种现象。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突出和中央型突出
体征
跛行又称减痛步态
压痛突出间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棘突旁,受累神经分布或神经干上
腰椎曲度变直,侧凸畸形
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试验(+)。

腱反射消失或减弱。

腰椎管狭窄症
先天性腰椎管狭窄症
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
关节突关节又称小关节,是相邻椎骨上、下关节突构成的关节,属滑膜关节。

允许两椎骨之间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小关节因退变不光滑、肌肉疲劳及运动突然发生不协调时,可发生滑膜嵌顿,产生突发性腰痛。

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的同时存在小关节囊松弛,可引起小关节的半脱位。

关节囊在不断受小撕裂伤的同时,也不断愈合,瘢痕形
成。

关节囊失去原有的弹性,承载能力减弱,关节面周围出现骨赘,以使关节面加大。

最后关节软骨消失,关节内纤维化,另外,关节囊反复的损伤,也可完全纤维化,形成僵直。

骶髂关节功能紊乱
骶髂关节功能紊乱又称骶髂关节半脱位,骶髂关节错动。

单侧下肢受力如下楼梯、下公共汽车或一侧臀部(坐骨结节)着地,这种突然的外力作用,可引起骶骨沿髂骨的向下运动增加骨盆前旋,使关节囊前部受牵拉,引起疼痛。

骶髂关节功能紊乱体征
疼痛部位主要是腰、臀及大腿前、后部。

病人多表现患侧骶髂关节处疼痛,髂骨分离试验多呈阳性表现。

另外,骶髂关节半脱位病人,手法整修后疼痛立即减轻或消失,为最好的诊断依据。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系坐骨神经在肌纤维管道走行中受外来物嵌压所致,主要原因是梨状肌劳损、受凉出现痉挛、增生、变性、纤维粘连,导致坐骨神经受压迫引起的症状。

有人曾报道梨状肌出口狭窄可由梨状肌以外的因素引起如肿瘤、血管变异等。

退行性腰椎失稳症
腰椎失稳指腰椎各节段间运动范围异常或关节脱位,可引起下背痛甚至腿痛。

退变是造成腰椎失稳的常见原因。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腰椎不稳的一种表现,腰椎退变引起椎体移位,椎弓根无崩裂,又称假性腰椎滑脱症,其移位程度一般不会超过椎体矢状径的30%。

此类滑脱多发于腰4和腰5椎体间,一般合并有椎间盘突出。

骨质疏松症
患者多表现为广泛的腰背慢性痛,难以准确定位,以钝痛最多见。

一般上午痛轻、下午至晚间重,卧床休息可缓解。

疼痛可因腰部肌肉保护性紧张、肌肉韧带劳损所致。

有的患者开始腰背痛不明显,也未发现脊柱骨质疏松,直至椎体有压缩骨折,疼痛症状才明显。

骨量减少是明确本病的重要依据。

强直性脊柱炎
晨僵
骶髂关节部位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
2019-03-27 H珠Q 来源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其主要症状表现于腰腿痛。

在腰部部分疾病发病中,同时可压迫或波反神经根,同样出现腰腿痛。

亦可由于腰臀部肌肉、筋膜的急性损伤发生牵涉,反射件引起下肢不适,表现于假性坐骨神经痛症状,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鉴别。

01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表现于腰肌痉挛,可山现暂时性脊柱侧弯。

由于腰臀部肌肉痉挛反映,可出现向下肢放散疼痛的假性坐骨神经痛症状。

疼痛的反映,可出现直腿抬高的牵涉性受限,而不存在于椎旁的压痛放射症状。

屈颈试验检查为阴性,无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腰臀部肌肉、筋膜炎
02
主要表现于腰臀部疼痛,并可出现向下肢放散的牵涉性疼痛。

触诊时痛点在筋膜、肌肉组织,并有肌纤维组织炎症的捻发感。

腰椎外观无侧弯畸形。

03 梨状肌损伤
由于梨状肌与坐骨神经从解剖学上邻近,梨状肌的肿胀与增厚可影响刺激坐骨神经,出现向下肢放射痛与直腿拾高轻度受限的反映。

临床广进行梨状肌牵拉试验时出现明显体征反映,但腰部无压痕与放射痛。

神经功能检查无异常改变。

04 坐骨神经炎
本病常因感受风湿因素而致坐骨神经的无菌性炎症。

腰腿可发生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明显。

腰椎外观无畸形,无椎旁压痛与放射症状。

下肢直腿拾高试验虽可出现阳性反应,但抬腿角度一般在50°以上。

05 腰椎骶化畸形
腰椎骶化由于横突发育肥大可刺激坐骨神经出现腰腿痛症状,但脊柱外观无侧弯畸形,屈颈试验为阴性,一般不出现下肢神经功能障碍,X线片可明确观察能化畸形。

06 腰椎椎弓裂引起腰椎滑脱
由于滑脱对神经的影响,可出现下胶神经症状。

但腰部活动功能无障碍,表现于典型的间歇性破行症状。

腰腿痛可在休息后明显减轻,腰椎由于向前滑脱,生理前突明显加大,X线片可明确鉴别。

07 腰椎椎管狭窄症
具有典型的间歇性破行症状,脊柱多无畸形,下助虽有神经症状,但直腿抬高仍保持在60°以上。

行走下肢疼痛后采用下蹲屈位即可缓解。

检查可明确诊断。

08 腰椎结核
腰椎结核一般只有腰及臀部的疼痛,早期很少有下肢放射痛,骨质破坏后可出现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的脊椎畸形。

寒性脓肿外观可触诊。

X线片可见骨质变化。

病发期常出现低热与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09 椎管内肿瘤
分为硬膜内与硬膜外两种,临床表现与中央型腰椎间盘出非常相似,极易发生误诊。

两者均存在压迫下肢放射痛,大小便控制失常、神经感觉与运动障碍等,双侧直腿拾高均可出现阴性。

其鉴别诊断的关键在于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