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妇科癌症患者的生存率逐渐提高。
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也在增加,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健康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发生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品管圈活动是一个在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对临床流程的持续监测和改进,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文将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危险因素妇科癌症患者由于手术和肿瘤本身的影响,存在着较高的VTE发生风险。
一方面,手术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流动减慢,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肿瘤本身会释放出一系列促血栓的物质,如凝血酶原激酶、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癌症患者通常处于肿瘤本身和治疗的双重影响下,营养状态不佳,粘滞度增加,也会加剧VTE的风险。
2.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VTE发生率中的作用品管圈活动的核心理念是“PDCA”,即计划、实施、检查、行动。
在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中,品管圈活动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制定并优化临床护理方案:品管圈活动可以对临床护理方案进行详细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特点和手术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如通过利用护理评估工具对患者的VTE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包括促进患者早期活动、定期转换体位、并发症监测和预防等。
- 持续监测并改进临床流程:品管圈活动通过对VTE相关临床流程的持续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短板,并据此优化护理措施。
例如对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流程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手术室内外VTE预防措施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 培训和交流:品管圈活动可以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参与VTE预防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使他们了解最新的VTE预防知识和技能,提高对VTE预防的重视程度和有效性。
- 患者教育和管理:品管圈活动注重患者的参与和合作,可以通过定期的患者教育、宣传和管理,提高患者对VTE风险的认识和合作度,增加他们对VTE预防措施的依从性。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一、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危害及发生率VTE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栓在深静脉或肺部动脉系统内形成,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妇科癌症患者常因肿瘤、手术和肿瘤相关的危险因素增加VTE的风险。
研究表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对于大型、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更高。
VTE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更严重的是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发生率是当前临床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品管圈活动对VTE预防的作用及意义品管圈活动是一种以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循环为基础的管理模式,通过持续改善和全员参与的方式,不断提高组织的质量水平。
在医疗机构中,品管圈活动常用于提高医疗安全、降低医疗事故率等方面。
对于预防VTE来说,品管圈活动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1. 强调全员参与。
品管圈活动强调全员的参与和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全体医护人员的力量凝聚在VTE预防工作中,形成强大的合力。
2. 持续改善。
品管圈活动以不断改善的理念为核心,对VTE预防工作进行持续性的跟踪和改进,可以有效地提高VTE预防的效果。
3. 数据驱动。
品管圈活动强调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可以更加科学地了解VTE的发生情况和规律,为预防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中的应用在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方面,品管圈活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1. 制定VTE预防指南。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符合本机构特点和实际情况的VTE预防指南,包括VTE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和处理流程等,保证所有患者都能得到规范的预防和处理。
2. 进行VTE风险评估。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建立和完善VTE风险评估的体系,包括对妇科癌症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品管圈降低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管理模式的应用

品管圈降低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管理模式的应用摘要】目的:对应用QCC管理方法,降低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以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前、后二时段,进行分组,将影响因素进行降序排列,制作柏拉图。
结果:以医院感染的规范防治为目标,找出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结论:QCC活动的实施,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观察和创新力,发挥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持续改善服务品质,降低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品管圈;医院感染;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320-02品管圈(Quality Controi Circle,QCC)管理原理,即通过QCC活动的实施,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发现,进行讨论、分析,采用科学的统计技术和工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我院妇科2014年1月,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应用QCC管理方法,来降低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
通过对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医院感染的规范防治为目标,找出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降低了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了医疗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活动期间我科收治243例手术患者,年龄17~67岁,平均41.20±11.35岁。
以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前、后二时段,进行分组,两组性别、年龄、病史等临床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1.2.1品管圈管理小组的建立组织成员16人,其中:主治医师以上5人,主管护师以上11人,活动时间2014年1月—2014年10月,共计10个月。
选题意义:降低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管理措施。
1.2.2术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程度分级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病原学诊断明确,即分泌物培养阳性,切口红、肿、热、痛及针孔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或发热≥380c。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作者:王清芳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7月~12月我科化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月~7月我科化疗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
关键词:品管圈;化疗;静脉炎静脉炎是化疗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以是同一根静脉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静脉感染。
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同时也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1]。
品管圈是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质量改善小团体,全体合作,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圈手法,通过定期的活动提出、讨论、发现并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从而改善品质、提升效率、降低作业成本,使一线重地成为品质管制的核心[2]。
2014年1月~7月我科化疗患者30例开展品管圈活动,以降低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取得满意成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7月~12月我科化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7~70,平均51.2岁。
选择2014年1月~7月我科化疗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35~68岁,平均53岁。
两组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成立品管圈小组我科按自愿原则由7人组成品管圈。
选出圈长一名,辅导员一名,经脑力激荡法投票决定圈名幸妇圈及圈徽。
1.2.2选定主题分析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质量控制检查,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和评定法进行主题评价,共7人参与选题过程,采用5、3、1分标准选定主题:“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会阴侧切率方面的运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会阴侧切率方面的运用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会阴侧切率方面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9~12月(活动开展前)的阴道分娩总人数及会阴侧切人数,和2013年1~5月(活动开展后)的经阴道分娩总人数及侧切人数,计算出侧切率及侧切原因,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结果。
结果因”会阴条件差”行会阴侧切的比例由活动前的26%将至14%,总体会阴侧切率由活动前的30%下降至24%。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会阴侧切率,提高产科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标签:品管圈;降低;会阴侧切率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品管圈,或QCC)是指由工作性质相同或接近的基层成员,自愿以小组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定期的活动,提出、讨论并解决与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1]。
将QCC运用到医疗护理服务行业中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深化质量管理[2]。
会阴侧切术作为产科常用的一项小手术,在接产过程中,特别是初产妇采用率极高。
国际组织提出的”产时爱母分娩行动十条”中认为,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尽量不干预或减少干预,让其回归自然。
其中,会阴侧切率<20%为宜[3]。
本科室于2013年1月成立产房品管圈,开展了以”降低会阴侧切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9~12月(活动开展前)的阴道分娩总人数及会阴侧切人数,和2013年1~5月(活动开展后)的经阴道分娩总人数及侧切人数,计算出侧切率及侧切原因,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结果。
1.2方法1.2.1组圈品管圈由我科产房助产人员12人自愿组成,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助产士2人。
由产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任命一名圈长。
每周召开会议一次,通过自由提案,全体表决的形式确定圈名为”完璧圈”,并确立圈徽。
1.2.2选定主题完璧圈采用评价法选定主题,即圈员经过头脑风暴对日常接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列出评价项目,每个人依评价项目给予打分,经计算后将备选主题分数累加,得分最高者定为本期活动主题。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的应用37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的应用方法。
方法:由科室6名成员组成一个品管圈,针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这一主题,遵循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各项活动。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从68.8%降至31.25%。
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
关键词:品管圈;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品管圈(QCC)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由工作场所相近或互补的工作人员自发组织的小团队,按照特定的科学程序解决工作现场,管理和文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全面持续的质量管理改进[1]。
腹腔镜手术是在密闭的盆腹腔内进行检查治疗的内镜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损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在妇科疾病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
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也称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症,是指患者腹腔镜术后出现的肩部酸痛、肋间刺痛、上腹部胀痛等切口之外的疼痛[2]。
其发生率高达70-80%[3],尤其是出现肩背酸痛和膈下胀痛约35-60%[4]。
术后疼痛是机体由疾病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性生理反应,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术后舒适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如疼痛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科于2017年8月成了品管圈,对腹腔镜术后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以降低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品管圈活动方法1.1成立品管圈我科于2017年8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共6名组员,圈长1人,圈员5人。
平均年龄28.8岁,学历均为本科。
全体圈员经过头脑风暴,投票决定“呵护圈”为圈名,并设计了圈徽。
希望通过“呵护圈”成员的共同努力,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带给患者摆脱病魔的勇气!1.2制定活动计划本期活动时间计划为2017年8月-2018年2月,历时6个月。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妇科癌症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妇科癌症的主要方式之一。
手术后血栓并发症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深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
尤其是妇科癌症患者,由于手术后的长时间卧床和肿瘤本身对机体的影响,更容易发生VTE 并发症。
如何有效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提高手术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当前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 发生率的影响。
随着妇科癌症患者手术数量的增加和VTE发生率的不断上升,如何有效地降低VTE的发生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品管圈活动在降低VTE发生率方面的作用、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现状以及相关研究与案例分析的探讨,本研究旨在明确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中的实际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为提高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预防工作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从而为临床治疗和健康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2. 正文2.1 品管圈活动对VTE发生率的影响品管圈活动是一种通过持续改进和监控流程来提高质量的方法,它在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有效的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手术团队的协作能力和质控意识,减少手术风险并提高患者的安全水平。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并发症风险因素,警觉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的防范措施来减少VTE发生的可能性。
品管圈活动还可以促进手术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进一步降低VTE发生率。
研究表明,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医疗机构在VTE预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手术后VTE发生率明显降低。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妇科癌症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
虽然手术是治疗妇科癌症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手术后的并发症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
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
VTE是一种静脉内血栓形成并脱落至肺部造成肺栓塞的疾病,其发生率在妇科癌症患者中明显增加。
VTE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
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品管圈活动被引入到医疗领域,通过改进医疗流程、加强团队合作等方式来提高医疗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为了降低这一风险,本研究旨在探究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通过对品管圈活动的介绍和研究方法的运用,我们希望揭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VTE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妇科癌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保障,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2000字】1.3 相关研究现状现在我将根据您的要求为您输出关于【相关研究现状】的内容:妇科癌症患者在手术后发生VTE的风险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妇科癌症患者存在更高的VTE发生率,尤其是在手术后。
一项研究发现,妇科癌症患者的VTE发生率比非癌症患者高出数倍,特别是在接受较大手术的患者中。
这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都会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一些研究已经探讨了降低妇科癌症患者VTE发生率的方法。
其中包括术后预防性抗凝治疗、机械预防性措施和改变手术方式等。
通过品管圈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PICC 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品管圈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PICC 并发症的发生率魏敏;李慧莉;高越;于桂云【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15(036)018【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 PICC 维护质量,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PICC 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针对主题拟定计划,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对策实施与检讨,形成标准化,确认效果。
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6)。
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建立了 PICC 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流程、标准化的 PICC 维护流程,提高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PICC 维护质量,降低了PICC 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为临床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护理品质。
【总页数】2页(P4224-4225)【作者】魏敏;李慧莉;高越;于桂云【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相关文献】1."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J], 韩明姬;朴素宙;李颖2.品管圈活动降低肿瘤患者PICC带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 [J], 王虹;胡君娥;陈红宇;丁永艳3.通过品管圈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PICC 并发症的发生率 [J], 魏敏;李慧莉;高越;于桂云4.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PICC带管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J], 胡君娥;宋健5.品管圈活动降低胃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实践研究 [J], 洪素丽;高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品管圈在降低妇科术后腹腔引流患者中度及以上活动性疼痛发生率中的应用

[7] 赵娟,邢佑敏.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 后功能锻 炼 依 从 性 的 作 用 [J].中 国 社 区 医 师,2016,32 (24):159-160. (本文编辑:曾丽琼 石晓霞)
当代护士 2019年 9月第 26卷第 25期(上旬)
·183·
表 1 两组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例(%)
工作单位:210008 南京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产科 马晶晶:女,本科,护师 朱;②使用镇 痛 泵 的 患 者 (使 用 镇 痛 泵 患 者 因 有 镇 痛 药 物 的干预,疼痛评 分 不 纳 入 分 析 )。 本 研 究 已 获 得 医 院 伦 理 委 员 会的审查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将 2016年 8月 1日 ~10月 31日收治的 119例术后腹腔引流患者作为品管圈活动 实施前组,其中腹腔镜手术 83例,开腹手术 36例;将 2016年 11 月 1日 ~2017年 2月 28日收治的 126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其 中腹腔镜手术 82例,开腹手术 44例。研究对象的年龄为 25~ 60岁,平均年龄 38.78岁;在资料收集期间,病例均执行统一的 麻醉及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常规,在手术医生、治疗方法、麻醉 护理常规上均不存在组间差异性。所有患者均予留置腹腔引流 管的健康宣教。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文化程度、手术方 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1.2 方法 1.2.1 实施前组 接受术后常规护理,由责任护士指导并协助 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 1.2.2 实施后组 实施品管圈活动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2.1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 ①构建品管圈小组。 品管圈小组包括副主任护师 1名、主管护师 1名、护师 6名及护 士 1名,由主管护师担任圈长,副主任护师担任辅导员。②确定 圈名、圈徽(见图 1)及活动主题。确认圈名为 M圈(因为“美” 和“妈”汉语 拼 音 首 字 母 为 “M”,妇 科 病 房 的 护 理 人 员、收 治 的 患者均为女性,是美女,是妈妈,故命名为 M 圈)。圈徽中红色 代表积极、主动、热情;心代表真心和爱心;黄色代表智慧、光明; 护士共同努力来提高患者的舒适。采取头脑风暴法,分别从重 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重视 4个维度进行权重赋分,圈主题 设定为“降低妇科术后腹腔引流患者中度及以上活动性疼痛的
品管圈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

品管圈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吕春香;李冬;王艳军;魏敏;于伟【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2016年7月我科自发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为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针对主题,进行现状把握,通过要因解析,找出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要因,针对要因拟订对策并予以实施.[结果]品管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了标准化的健康教育手册,提高了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健康宣教质量,降低了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病人满意度,为临床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质量.【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8(016)030【总页数】2页(P3812-3813)【关键词】品管圈;腹腔镜;并发症【作者】吕春香;李冬;王艳军;魏敏;于伟【作者单位】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3品管圈(QCC)是指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一组人员自动自发地共同组成一个圈,通过头脑风暴,完全启发个人潜能,运用团队力量,查阅资料,积极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持续从事各种问题的改善,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是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1]。
腹腔镜技术已在外科领域广泛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已取代大部分传统开腹手术,成为普通外科疾病首选手术方式。
腹腔镜技术需要经脐部及腹部打孔,通过器械在二维影像下进行操作,与开腹手术比较,缺乏双手的直接触摸感觉,术中通过二氧化碳(CO2)充气形成气腹,使用高频电刀,术后有并发症的发生[2]。
我科于2016年7月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品管圈在VTE患者基础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品管圈在VTE患者基础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VTE(静脉血栓栓塞症)中高危患者基础预防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本院在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VTE中高危患者作用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将其分成活动前和活动后,分析活动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活动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对落实率进行统计。
结果: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生活质量中,明显发现品管圈活动患者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样在落实率上活动后明显高于活动前,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VTE患者的评估,将品管圈的基础预防进行提高,落实率得到提升,预防患者VTE风险。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血栓栓塞症;基础预防;医院中VTE是导致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种疾病发病较为隐匿,并且临床诊断意识相对较差,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等现象,并且概率在80%以上[1]。
临床治疗不规范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和致残等现象,但是该种疾病也可以有效进行预防,减少患者死亡[2]。
基于此,本文通过品管圈在VTE中高危患者基础预防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年5月-2023年5月,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作为活动前,从2022年6月-2023年5月作为活动后,活动前后患者分别是40例,前者中包含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是43-67岁,均龄(55.02±10.31)岁,后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4-69岁,均龄(56.51±10.49)岁,两组患者资料中并未出现差异性(P>0.05),可对比。
1.2方法活动前医护人员需要和患者以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让其形成VTE防范意识,对其进行积极防护,加强VTE预防相关健康宣教,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可在早期下床活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术后患者重度疼痛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术后患者重度疼痛发生率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术后患者重度疼痛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各种品管手法对术后患者发生重度疼痛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
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将术后患者重度疼痛发生率由32.8%降至19.9%,经计算,术后患者发生重度疼痛的目标达成率为99.22%,进步率为7.81%。
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科学地降低了疼痛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标签:品管圈;术后;重度疼痛;发生率[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severe pains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Methods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severe pains of postoperative pains were improved by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nd the conditions before and after improve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severe pains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decreased from 32.8% to 19.9 % by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after calculation,the target achievement ratio and progress rate of severe pains after surgery were respectively 99.22% and 7.81%.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an scientifically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pains,improve the comfort degree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and enhance the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After surgery;Severe pains;Incidence rate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補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围术期患者VTE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围术期患者VTE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围术期患者VTE预防措施落实率中对实际应用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120择期手术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
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27-74岁,平均(51.37±4.34)岁。
对患者VTE风险评估的准确率和预防措施落实率、满意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患者VTE风险评估的准确率和预防措施落实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四个维度的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患者围术期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VTE风险评估的准确率、防控措施落实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围术期; VTE预防;落实率;实际应用效果静脉血栓栓塞(VTE)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其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出现院内非预期病死的重要因素,不但影响患者的预后,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
特别是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出现VTE的概率较高,因此需要在围术期实施积极的预防措施来降低VTE的发生率。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指的是全员参与,使用机体智慧和集体力量不断推行及完善功能场所的方式,老提高护理质量。
相关研究指出[2],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围术期患者VTE预防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落实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特以120例择期手术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120择期手术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
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27-74岁,平均(51.37±4.34)岁。
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且所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均签署知情书。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妇科癌症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包括子宫颈癌、子宫体癌和卵巢癌等。
这些癌症常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VTE(静脉血栓栓塞)的并发症。
VTE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一些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并介绍一些相关的实践经验。
一、加强术前评估,减少VTE的危险因素品管圈活动可以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术前评估,及时发现妇科癌症患者的VTE危险因素。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手术史、个人习惯等信息,识别VTE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龄、肿瘤本身的因素、血液高凝状态、长时间卧床、手术等因素。
一旦发现VTE的危险因素,就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VTE的发生率。
二、术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VTE的发生品管圈活动可以通过规范和标准化的术中操作,采取有效的VTE预防措施,减少手术过程中VTE的发生。
在手术中,可以采取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如使用弹力袜、间歇性气压装置、肝素等药物预防措施,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中还可以采取促进血液循环的措施,避免血栓的形成。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VTE的发生率。
三、术后强化护理,降低VTE的风险品管圈活动可以通过规范和标准化的术后护理,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风险。
在手术后,患者常常需要卧床休息,此时VTE的发生风险会增加。
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可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定期翻身、进行被动性运动、加强皮肤护理等,避免VTE的发生。
也可以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VTE的危害和预防方法,促进患者主动参与VTE的预防。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后VTE的发生率。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是积极的。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作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作用发表时间:2018-12-04T10:31:42.4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作者:翁静[导读] 探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作用翁静(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宿迁 223800)【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作用。
方法:选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手术室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活动),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手术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已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以及护理质量得分。
结果:观察组100例,感染4例,感染率4.0%,对照组100例,间可感染17例,感染率17.0%,(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问题解决能力(15.5±3.2)分、自信心(14.6±3.0)分、责任心(14.2±2.9)分、团队凝聚力(16.0±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作用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手术室;感染率【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286-02手术室是抢救伤员、救治患者的重要场所,但也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科室。
品管圈是同一工作场所内的员工自发组成的团队,其按照科学的工作程序来解决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优化和改进工作质量[1]。
为探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作用,本文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期手术室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8例,女42例,患者年龄在18~74岁之间,平均(45.3±5.6)岁;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已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期手术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5例,女45例,患者年龄在18~76岁之间,平均(46.2±5.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李少霞【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为期一年的品管圈活动,总结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发生VTE的措施,制定出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发生VTE的标准化预防措施.结果妇科癌症患者在手术后VTE的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29.52%降至活动后的1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87,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妇科三大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发生率,提高了科室护理团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9(016)009【总页数】4页(P85-88)【关键词】妇科癌症;品管圈;VTE;预防措施【作者】李少霞【作者单位】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山东烟台 26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是肿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20%,肿瘤患者发生VTE 的风险比非肿瘤患者高数倍。
国外循证医学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伴血栓形成风险升高4.1 倍,而化疗则升高6.5 倍。
在所有VTE 患者中,肿瘤患者占20%,其中接受化疗的患者约占所有VTE患者的13%[1-3],而妇科恶性肿瘤患者DVT 发生率则高达19.6%~38%[4],DVT 是发生PE 的主要因素,而PE 是导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死亡的最主要因素。
品管圈(QCC) 在20 世纪90年代引入护理管理领域,是由相同或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以数人一圈为特征的小圈团体,在这个圈子里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利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解决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5]。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的应用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中的应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活动主题,讨论分析腹胀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在品管圈活动实施的前后分别对住院术后患者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进行统计调查。
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术后60 h腹胀发生率由10%降到2.5%(P<0.01);本期活动的目标达标率142 %,改善率为74 %。
结论品管圈方法的应用缩短了术后患者排气时间,降低了妇科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发挥出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
标签:品管圈;术后患者;腹胀;应用妇科术后患者腹胀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因术前禁食、手术创伤引起部分神经支配被阻断、术中牵拉、麻醉药物的使用及术后卧床等因素,使胃肠神经激素调节紊乱而失去蠕动能力以致肠管无力,从而出现暂时性肠麻痹[1]。
表现为胃肠蠕动消失,肠麻痹,术后排气、排便功能障碍,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影响进食、睡眠、伤口愈合及身体康复。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肛门排气时间通常需要48~72 h,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且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科在降低妇科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中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实践,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方法1.1成立品管圈小组妇科召开护士会议选出圈长1名,辅导员1名,圈员8人,其中4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2名护士,圈长由1名领导能力及专业能力强的主管护师担任,设定圈名与圈徽。
1.2选定活动主题采取头脑风暴法[2]提出多个可实行的主题,结合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特殊性,然后根据内容的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等方面讨论分析,采用5、3、1的评分标准确定主题-降低妇科术后患者腹胀发生率。
1.3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召开圈会,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180例术后腹胀患者资料,统计腹胀发生情况,制作查检表,得出术后60 h腹胀发生率为10%,通过制作柏拉图寻找本圈活动改善的重点:术后24~60 h发生腹胀的患者,制作鱼骨图从患者、护士、环境及物资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主要问题,讨论并制定相应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引言
妇科癌症是一种严重的妇科疾病,常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后容易发生VTE(静脉血栓栓塞)。
VTE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并发症,会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至关重要。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系统的方法,旨在通过不断改进和标准化来提高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的特点
品管圈活动是源于日本汽车制造业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后来被引入到医疗领域。
品管圈活动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团队合作和持续改进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在医疗领域,品管圈活动常常包括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和其他医护人员,他们共同制定改进计划并监督实施过程。
品管圈活动通常会设置具体的指标和目标,通过收集数据和持续分析来验证改进效果。
1. 制定VTE风险评估流程
品管圈活动的第一步是制定VTE风险评估流程。
通过对妇科癌症患者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高风险患者,并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
品管圈活动团队可以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评估流程和工具,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接受到规范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实施预防措施的标准化
品管圈活动还可以帮助医疗团队建立和执行预防VTE的标准化措施。
这包括术前和术后的抗凝剂使用、早期活动和床旁护理等方面。
通过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和检查清单,可以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获得相同水准的预防措施,避免人为因素对预防效果的影响。
3. 持续监测和改进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方面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持续监测和改进。
通过收集VTE发生率的数据,并与其他医疗机构或往年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品管圈活动团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如果发现某类患者的VTE发生率较高,团队可以重点关注该类患者,并针对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以某医疗机构为例,该医疗机构开展了针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品管圈活动。
他们建立了VTE风险评估的标准流程,并培训了医疗团队,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接受规范的风险评估。
在实施预防措施方面,医疗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检查清单,并通过术前会诊和多学科合作,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获得全面的预防措施。
他们还对
VTE发生率进行了持续监测,并发现术后第三天的VTE发生率较高。
团队针对这一问题,重新审核了抗凝剂的使用和患者的早期康复计划,进一步优化了预防措施。
综合案例研究发现,该医疗机构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成功降低了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水平和治疗效果。
结论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在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VTE风险评估流程、实施预防措施的标准化和持续监测和改进,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降低VTE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值得医疗机构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并不断优化和改进该活动,以更好地服务患者和提高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