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标准化养殖物联网应用模式
生猪养殖行业数字化转型举措
![生猪养殖行业数字化转型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ddb39f7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b.png)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各行各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于生猪养殖行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生猪养殖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举措:1. 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生猪养殖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水平。
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对生猪的养殖、防疫、用药、检疫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记录和管理,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 应用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养殖企业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猪舍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及时调整养殖环境,提高生猪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同时,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3. 引入智能装备:智能装备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引入智能饲喂设备、智能环控设备、智能诊断设备等,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
智能饲喂设备可以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自动调节饲料配方和饲喂量,实现精准饲喂;智能环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猪舍环境参数,自动调节环境条件,保证生猪的生长环境;智能诊断设备可以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减少损失。
4. 实现供应链数字化:生猪养殖行业的供应链数字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运营。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整合,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作业。
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加精准的预测和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5. 建立数据分析平台:数据分析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数据的全面分析和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建立数据分析平台,可以对养殖过程、销售数据、市场需求等进行全面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和改进方向,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总之,数字化转型是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应用物联网技术、引入智能装备、实现供应链数字化以及建立数据分析平台等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1d8424f336c1eb91a375dbc.png)
网技术投资兴建 的现代化养殖场对生猪饲养全过程有效
监控 的又 一例证 。
3 . 2 在 畜产品 质量安 全监 管 中的应 用 近 年来 , 由于 禽流 感 、 布鲁 氏菌 病等 人 畜共 患 病 以及
测报警与追溯系统》 , 对全区所有疫苗冷链设备 ( 包括冷 库、 冰箱 、 冷藏车) 实施 “ 1 个云平台+ N 个监测端” 的信息化 监测模式 , 替代既往“ 单机版冷库监测 系统 、 冰箱人工监 测、 疫苗运输温度事后验证” 的落后监测模式, 真正实现了 以超温预警和及时处置为首要 目标的疫苗冷链监测理念 , 保证所有冷链设备均在 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 进一步保障疫 苗储存和运输过程温度的可靠性。同样 , 物联 网技术也能 够在动物疫苗冷链管理系统上得到融合应用 , 可以使动物 疫苗冷链监测更加可靠和高效 , 对确保预防接种效果和安
把 猪 的管 理转 变 为 对 I D号 的管 理 。系 统 能 自动 、 准 确 地
识别 出每一头猪 , 并从数据库中读取猪 的资料提供给工 作人员 , 保证 了每一次数据 的获取都是合理正确的, 减少
了人 为 误 操 作 。荷 兰 的 V E L O S 智 能 化 母 猪 管 理 系 统 成
功实 现了猪场Βιβλιοθήκη 自动管理 、 自动供料和 自动数据传输及报
警 。江 苏 省某 生 态农 业 园 引进 安装 了全 自动喂 料 喂水 系 统设 备 、 猪舍空气净化 、 自动 防 疫 系统 设 备 、 猪 舍 通 风 温
控系统设备 、 猪舍视频监控系统等 , 基本实现了养猪场在
温度 、 湿度 、 饲喂 、 防疫 、 管 理 等 自动 化 控 制 , 是 基 于物 联
了牛 肉品种 、 养殖 、 产品加工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 建立 了 生产 可 记 录 、 数 据 可查 询 、 流 向可 追 踪 和责 任可 追 究 的牛
物联网养猪策划书3篇
![物联网养猪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66b08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d.png)
物联网养猪策划书3篇篇一《物联网养猪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养猪行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养殖,提高生产效率和猪肉品质,降低成本和风险。
本项目旨在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的养猪场,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
二、项目目标1. 建立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养猪系统,实现对猪舍环境、猪只生长状况、饲料和饮水管理等方面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2. 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养殖成本和风险。
3. 确保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三、项目实施步骤1. 基础设施建设(1)建设现代化的猪舍,配备通风、降温、供暖等设备,确保猪舍环境舒适。
(2)安装物联网设备,包括传感器、摄像头、智能控制器等,实现对猪舍环境和猪只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
2. 物联网系统搭建(1)建立数据采集平台,收集传感器和摄像头的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2)开发智能控制软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自动调节猪舍环境和饲料、饮水供应,实现智能化养殖。
(3)建立远程监控平台,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掌握养猪场的运行情况。
3. 养殖管理(1)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计划,包括饲料配方、免疫程序、疾病防控等。
(2)利用物联网系统对猪只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养殖策略,确保猪只健康生长。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4. 市场营销(1)打造优质猪肉品牌,通过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建立销售渠道,与超市、农贸市场、餐饮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市场份额。
(3)开展线上销售,利用电商平台扩大销售范围。
四、项目预算1. 基础设施建设费用:[X]万元。
2. 物联网设备采购和安装费用:[X]万元。
3. 系统开发和维护费用:[X]万元。
4. 养殖管理费用:[X]万元。
5. 市场营销费用:[X]万元。
五、项目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1)通过智能化养殖,提高生产效率和猪肉品质,预计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X]万元。
畜禽养殖物联网框架及建设内容
![畜禽养殖物联网框架及建设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0efb7d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1.png)
畜禽养殖物联网框架及建设内容一、畜禽养殖物联网架构畜禽养殖物联网面向畜禽养殖领域的应用需求,通过集成畜禽养殖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及设备、无线传输技术及设备、智能处理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的养殖环境监控、智能精细饲喂、疾病诊治、养殖环境控制。
下面以生猪养殖物联网系统为例,说明畜禽养殖物联网的总体框架。
畜禽养殖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架构如下所示。
物联网架构示意图1.感知层作为物联网对物理世界的探测、识别、定位、跟踪和监控的末端,末端设备及子系统承载了将现实世界中的信息转换为可处理的信号的作用,其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技术、视频和图像技术等。
采用传感器采集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氨气和硫化氢等畜禽养殖环境参数,采用RFID技术及二维码技术对畜禽个体进行自动识别,利用视频捕捉等,实现多种养殖环境信息的捕捉。
2.传输层传输层完成感知层和数据层之间的通信。
传输层的无线传感网络包括无线采集节点、无线路由节点、无线汇聚节点及网络管理系统,采用无线射频技术,实现现场局部范围内信息采集传输,远程数据采集采用4G等移动通信技术,无线传感网络具有自动网络路由选择、自诊断和智能能量管理功能。
3.应用层应用层提供所有的信息应用和系统管理的业务逻辑。
它分解业务请求,在应用支撑层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应用支撑层提供的工具和通用构件进行数据访问和处理,并将返回信息组织成所需的格式提供给客户端。
应用层为畜禽养殖物联网应用系统(生猪养殖物联网系统、奶牛养殖物联网系统、家禽养殖物联网等)提供统一的接口,为用户(包括养殖户、农民合作组织、养殖企业、涉农职能部门等用户)提供系统入口和分析工具。
二、畜禽养殖物联网建设主要内容1.养殖环境监控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器视觉、射频识别等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养殖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测,并根据畜禽生长的需要,对畜禽养殖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控制,实现畜禽环境的自动监控,以达到畜禽养殖集约、高产、高效优质、健康、节能、降耗的目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畜禽养殖智能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畜禽养殖智能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8a8f2d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8.png)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畜禽养殖智能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引言: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畜禽养殖领域也不例外。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畜禽养殖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畜禽场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率和质量,有效解决了传统畜禽养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养殖业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
一、系统设计与实现1. 系统架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畜禽养殖智能管理系统主要由传感器、通信模块、服务器和前端控制界面组成。
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畜禽场的温度、湿度、光照、水位等环境参数,并将数据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服务器。
服务器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分析结果。
前端控制界面则提供给管理员实时监控和管理畜禽场的功能。
2. 数据采集与传输为了实现对畜禽场环境的监控,系统中需要使用各种传感器来采集数据。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畜舍内部的温度变化,湿度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湿度变化,光照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光照强度等。
这些传感器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通信模块连接,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
3. 数据分析与管理服务器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后,会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环境参数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畜禽场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
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和预警,帮助管理员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决策。
此外,服务器还会生成报表和图表,用于对畜禽养殖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4. 前端控制界面前端控制界面是管理员用来监控和管理畜禽养殖场的工具。
管理员可以通过界面查看实时数据、报表和图表,了解畜禽场的运行情况。
同时,界面还提供了控制参数的功能,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对畜禽场进行远程控制和调整。
此外,界面还包括了报警功能,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管理员进行处理。
二、优势与应用1. 提高生产效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畜禽养殖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畜禽场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要。
农业畜牧业智慧养殖管理模式创新
![农业畜牧业智慧养殖管理模式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dbf9652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d.png)
农业畜牧业智慧养殖管理模式创新第1章智慧养殖概述 (5)1.1 智慧养殖的定义与特点 (5)1.1.1 数据驱动:智慧养殖以数据为核心,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等手段,实时采集养殖环境、动物生长、饲料消耗等数据,为养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1.1.2 智能决策: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预警和决策支持,提高养殖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5)1.1.3 精准控制:通过对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测与调节,实现养殖环境的精确控制,满足动物生长需求,提高生产效益。
(5)1.1.4 高效生产:智慧养殖通过优化饲料配比、疫病防控、繁殖管理等方面,提高养殖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5)1.2 智慧养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5)1.2.1 发展现状:我国智慧养殖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养殖环境监测、饲料精准投喂、疫病智能诊断等方面。
但是智慧养殖在技术、应用和产业推广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5)1.2.2 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养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5)1.3 智慧养殖的关键技术 (6)1.3.1 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等,实现养殖环境、动物生长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
(6)1.3.2 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养殖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养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6)1.3.3 云计算技术:为养殖企业提供数据存储、计算和共享服务,实现养殖资源的优化配置。
(6)1.3.4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疫病诊断、饲料配方、养殖环境调控等方面,提高养殖业的智能化水平。
(6)1.3.5 区块链技术:保证养殖数据的安全、可靠和透明,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6)第2章畜牧业养殖环境监测与管理 (6)2.1 环境监测技术 (6)2.1.1 传感器技术 (6)2.1.2 无线通信技术 (6)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6)2.2 环境控制策略 (6)2.2.1 智能调控策略 (6)2.2.2 预警与应急处理策略 (6)2.2.3 能耗优化策略 (7)2.3 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7)2.3.1 系统架构设计 (7)2.3.2 硬件系统设计 (7)2.3.3 软件系统设计 (7)2.3.4 系统实现与验证 (7)2.3.5 系统优化与升级 (7)第3章畜禽生长监测与评估 (7)3.1.1 无线传感技术 (7)3.1.2 视频监控技术 (7)3.1.3 无人机技术 (7)3.1.4 生物识别技术 (8)3.2 生长评估方法 (8)3.2.1 传统生长评估方法 (8)3.2.2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8)3.2.3 智能评估模型 (8)3.2.4 遗传评估方法 (8)3.3 生长监测系统及应用 (8)3.3.1 系统架构 (8)3.3.2 系统功能 (8)3.3.3 应用案例 (8)3.3.4 挑战与展望 (8)第4章智能饲料配制与营养管理 (8)4.1 饲料营养价值分析 (8)4.1.1 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 (8)4.1.2 营养价值评价方法 (9)4.2 饲料配方优化方法 (9)4.2.1 传统饲料配方方法 (9)4.2.2 智能优化算法 (9)4.3 智能饲料配制系统 (9)4.3.1 系统架构 (9)4.3.2 关键技术 (9)4.3.3 系统实现与应用 (9)第5章畜禽疫病智能防控 (9)5.1 疫病诊断技术 (9)5.1.1 临床症状识别技术 (9)5.1.2 实验室检测技术 (9)5.1.3 基因检测技术 (9)5.1.4 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9)5.1.5 智能诊断模型构建 (10)5.2 防疫措施与策略 (10)5.2.1 疫苗接种策略 (10)5.2.2 药物防治方法 (10)5.2.3 生物安全措施 (10)5.2.4 饲养管理优化 (10)5.2.5 防疫政策与法规 (10)5.3 智能疫病防控系统 (10)5.3.1 系统架构设计 (10)5.3.1.1 数据采集与传输 (10)5.3.1.2 数据存储与管理 (10)5.3.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10)5.3.2 关键技术研究 (10)5.3.2.1 疫病识别算法 (10)5.3.2.2 防疫措施推荐算法 (10)5.3.2.3 智能硬件设备研发 (10)5.3.2.4 系统集成与优化 (10)5.3.3 应用案例展示 (10)5.3.3.1 猪瘟智能防控系统 (10)5.3.3.2 禽流感智能防控系统 (10)5.3.3.3 牛病毒性腹泻智能防控系统 (10)第6章畜牧业生产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0)6.1 生产大数据采集与处理 (10)6.1.1 数据采集技术 (10)6.1.2 数据预处理 (11)6.1.3 数据来源 (11)6.2 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 (11)6.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1)6.2.2 机器学习算法 (11)6.2.3 深度学习技术 (11)6.3 大数据分析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11)6.3.1 畜禽生长预测与优化 (11)6.3.2 饲料配比与营养管理 (12)6.3.3 环境监测与调控 (12)6.3.4 生产管理与决策支持 (12)第7章智能养殖设备与设施 (12)7.1 养殖设备选型与优化 (12)7.1.1 传统养殖设备存在的问题 (12)7.1.2 智能养殖设备选型原则 (12)7.1.3 关键养殖设备选型与应用 (12)7.1.3.1 自动喂食系统 (12)7.1.3.2 自动饮水系统 (12)7.1.3.3 环境控制系统 (12)7.1.3.4 清粪系统 (12)7.1.4 设备优化方法与案例分析 (12)7.2 设施设计与布局 (12)7.2.1 智能养殖设施设计原则 (12)7.2.2 畜禽舍设计与布局 (12)7.2.2.1 畜禽舍结构设计 (12)7.2.2.2 畜禽舍内部布局 (12)7.2.2.3 畜禽舍通风与采光设计 (13)7.2.3 智能养殖设施配套系统设计 (13)7.2.3.1 供电系统 (13)7.2.3.2 信息系统 (13)7.2.3.3 安全防护系统 (13)7.2.4 设施布局优化方法与案例分析 (13)7.3 智能养殖设备控制系统 (13)7.3.1 设备控制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13)7.3.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3)7.3.2.1 传感器选型与应用 (13)7.3.2.2 执行器选型与应用 (13)7.3.2.3 数据处理与传输模块 (13)7.3.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3)7.3.3.1 控制算法 (13)7.3.3.2 用户界面设计 (13)7.3.3.3 数据分析与处理 (13)7.3.4 控制系统实施与运行管理 (13)第8章畜牧业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 (13)8.1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13)8.1.1 电子商务概述 (13)8.1.2 电子商务平台架构 (13)8.1.3 电子商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13)8.2 供应链管理策略 (14)8.2.1 供应链管理概述 (14)8.2.2 供应链管理策略制定 (14)8.2.3 供应链风险管理 (14)8.3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协同发展 (14)8.3.1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关系 (14)8.3.2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协同发展模式 (14)8.3.3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协同发展策略 (14)8.3.4 案例分析 (14)第9章畜牧业政策与法规支持 (14)9.1 畜牧业政策分析 (14)9.1.1 国家层面政策分析 (14)9.1.2 地方层面政策分析 (15)9.1.3 行业层面政策分析 (15)9.2 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15)9.2.1 法规制定 (15)9.2.2 标准体系建设 (15)9.3 政策与法规对智慧养殖的推动作用 (15)9.3.1 明确智慧养殖发展方向 (15)9.3.2 保障智慧养殖产品质量 (16)9.3.3 提升智慧养殖产业竞争力 (16)9.3.4 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16)第10章智慧养殖案例分析与未来发展 (16)10.1 国内外智慧养殖案例分析 (16)10.1.1 国内智慧养殖案例 (16)10.1.2 国外智慧养殖案例 (16)10.2 智慧养殖的发展挑战与机遇 (16)10.2.1 发展挑战 (16)10.2.2 发展机遇 (17)10.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7)第1章智慧养殖概述1.1 智慧养殖的定义与特点智慧养殖是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畜牧业养殖过程的智能化管理、精确化控制和高效化生产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
生猪养殖信息化方向及案例
![生猪养殖信息化方向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86a05c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2.png)
生猪养殖信息化方向及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生猪养殖行业也逐渐走向信息化。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可以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疫病风险,增加生产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生猪养殖信息化的方向和相关案例。
一、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集成传感器、监控设备、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对生猪养殖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可以对生猪的饮水、饲料、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提高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减少疫病风险。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可以提前预警疫病爆发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生猪的健康。
案例:某养殖场引入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现了对养殖场内温度、湿度、饲料供给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预警了一次疫病爆发的风险,及时采取了隔离和治疗措施,成功避免了大规模疫情的发生,保障了养殖场的稳定生产。
二、精准饲养模式精准饲养模式是指通过分析和预测猪只的生长发育需求,制定个体化的饲养方案,实现精准的饲养管理。
通过对猪只的生长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猪只的饲养需求,调整饲料的配方和供给量,提高饲养效果,降低饲料成本。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可以预测猪只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为养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案例:某养殖场引入精准饲养模式,通过对猪只的生长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调整饲料的配方和供给量,提高了猪只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降低了饲料成本。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预测了猪只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为养殖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了养殖效益。
三、追溯体系建设追溯体系是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生猪养殖全过程进行记录和管理,实现从出生到屠宰的全程追溯。
通过对生猪的饲养、疫苗接种、药物使用、疫病检测等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可以确保生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追溯体系还可以提供消费者查询和溯源服务,增加生猪产品的可信度和市场竞争力。
物联网技术在养猪业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养猪业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bca79a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f.png)
物联网技术在养猪业应用物联网技术在养猪业的应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养猪业也不例外。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猪的饲养管理到疾病防控,从环境监测到市场销售,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物联网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概述物联网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网络设备和软件系统,实现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管理。
在养猪业中,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
通过在猪舍内安装温度、湿度、光照、氨气等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猪舍的环境参数;利用智能耳标、电子秤等设备,可以对猪的生长状况、体重等进行精准监测;借助无线通信技术,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平台,经过数据分析和处理,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物联网技术在猪舍环境监测与调控中的应用猪舍环境对猪的生长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养猪方式往往依靠人工经验来调节环境,难以做到精准和及时。
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温度和湿度是猪舍环境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
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时,系统会自动启动通风设备、加热设备或除湿设备,将环境参数调节到适宜的范围内。
这样不仅能够为猪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还能减少因环境不适导致的疾病发生,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光照也是影响猪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
利用光照传感器和智能照明设备,可以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自动调节光照时间和强度,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
此外,氨气等有害气体的监测也非常重要。
氨气浓度过高会对猪的呼吸道和眼睛造成刺激,影响猪的健康。
通过氨气传感器的实时监测,一旦氨气浓度超标,系统会及时启动通风换气设备,降低氨气浓度,保障猪舍内的空气质量。
三、物联网技术在猪的饲养管理中的应用精准饲养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猪的采食、饮水和体重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为精准饲养提供数据支持。
智慧养殖管理模式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下)
![智慧养殖管理模式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下)](https://img.taocdn.com/s3/m/bde732d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d.png)
智慧养殖管理模式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下)石芳权1,2,王辉1,罗清尧1,张帆1,熊本海1*(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2.甘肃省西和县畜牧兽医站,甘肃西和 742100)Application of Smart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Model in Pig ProductionFangquan Shi1,2; Hui Wang1; Qingyao Luo1;Fan Zhang1; Benhai Xiong1*(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Nutrition, Institute Anim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Beijing 100193, China; 2.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Xihe County, Gansu Xihe 742100,China)(上接2021年第9期主题策划第37页)5 智慧养猪管理模式5.1 饲养方式与智慧养猪模式智慧养猪模式并不是独立于现有的养猪模式之上存在的,在养猪科学规律、建筑结构及生物安全等要求形成的养猪模式基础上,需要融合智慧化的理念与技术,才形成所谓的智慧养殖模式。
因此,需要事先了解不同猪群或个体的类型及其在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养殖模式。
现有养猪模式有很多种分法,按饲养类别可分为全程饲养式、生产仔猪式(母猪饲养)、育肥猪饲养式和种猪饲养式;按养猪数量分大、中、小型规模养猪场和养殖小区、散养户;按母猪活动空间可分集约化饲养、半集约化饲养和散养等。
目前,国内规模化养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5.1.1 单栏饲养模式单栏饲养模式,即“一栏一畜”,种公猪单栏饲养模式最为广泛,单列猪舍通常设运动场,以增加公猪活动量,双列公猪舍无运动场,需要适当增加圈栏面积,建议标准为9.0~12.0 m2/头[19],可配备自动保暖、降温、采光等智能监测设备。
物联网技术在种畜牧养殖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物联网技术在种畜牧养殖领域的应用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3e1d70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10.png)
物联网技术在种畜牧养殖领域的应用与挑战概述: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
在农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将种畜牧养殖业转变为一种更智能、高效和可持续的产业。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技术在种畜牧养殖领域的应用,并分析相关挑战。
一、物联网在养殖领域的应用1. 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之一是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在养殖领域,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动物的行为、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等。
例如,在牲畜饲养过程中,温度、湿度和运动传感器可以帮助农民实时监测牲畜的环境并作出相应调整。
此外,有些传感器还可以帮助农民监测牲畜的健康状况,识别患病动物并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疫病传播。
2. 数据分析和预测:物联网技术能够收集大量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算法来提供决策支持。
农民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优化养殖管理和控制成本。
通过对动物行为和健康数据的分析,农民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此外,在物联网的支持下,农民还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和市场分析来预测市场需求,优化种畜牧的生产计划,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
3. 远程监测和自动化:物联网技术使农民能够通过远程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养殖场的情况。
例如,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农民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远程监控养殖场的温度、湿度、饲料供应等。
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集成自动化系统,如自动喂食、自动清洁等,使养殖场的运营更加高效和节能。
二、物联网技术面临的挑战1. 数据隐私和安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数据被收集和应用,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成为一项重要挑战。
在种畜牧养殖领域,养殖场内的数据可能包含动物的敏感信息、农户的商业秘密等。
因此,需要加强数据加密、访问权限控制等安全措施,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 技术标准和互操作性:当前物联网技术尚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互操作性,不同厂商生产的传感器和设备无法相互通信。
这给养殖场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农民需要面对多种技术接口和数据格式。
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并推动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以便更好地利用物联网技术。
基于物联网的生猪养殖的探讨
![基于物联网的生猪养殖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7d2245b3c1ec5da50e270e0.png)
Ke y wo r d s :b r e e d i n g p i g h e lt a h ; i n t e r n e t o f t h i n g s ; p e r c e p t i o n ; n e t wo r k
目前 , 生 猪 养 殖 已 由散 户 逐 渐 过 渡 到 规 模 化 养
Q I A N R o n g , WA N G C h o n g l o n g
(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n i ma l H u s b a n d r y a n d V e t e r i n a r y S c i e n c e ,An h u i Ac a d e my f o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h u i He f e i 2 3 0 0 3 1 )
力 的方 向。
关键 词 :生猪 健康 养殖 ;物联 网;感知 ; 网络
中 图分类 号 :s 1 2 6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码 :1 6 7 2 — 6 2 5 1 ( 2 0 1 3 ) 0 9 — 0 0 1 4 — 0 3
Br e e d i ng Pi g He a l t h Bas e d O i l t he I nt e r n e t o f Th i ng s
化 的 又 一 次 浪 潮 。农 业 物 联 网更 是 物 联 网 应 用 的新 亮
殖 ,且养殖规模 也迅速扩大 ,给猪 场的饲养管 理 、疫
病 防控 和 环 境 控 制 等方 面 带 来 诸 多难 题 。据 调 查 研 究 发 现 ,生 猪 健 康 养 殖 面 临 的难 题 主要 表 现 为 对 生 猪 健
物联网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物联网在畜牧业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5dcdb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2.png)
物联网在畜牧业上的应用物联网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一、引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畜牧业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并详细阐述每个方面的细节。
二、智能畜牧场管理1.传感器应用:1.1 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畜舍内部环境,确保畜牲的舒适度和健康。
1.2 光照传感器:监测灯光强度,调整光源,为畜牲提供适宜的环境。
1.3 水位传感器:监测喂水设备的水位,保持恰当的水源。
1.4 运动传感器:用于监测畜牲的活动水平,提供健康指标。
1.5 破碎传感器:重要设施损坏时及时通知工作人员,防止畜牧场意外。
2.数据收集和分析:2.1 物联网设备收集数据:将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整合并传输至云端。
2.2 数据分析和利用: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分析数据以确定畜牲的健康状况、饲料需求等。
3.健康监测与预警:3.1 生理参数监测:监测畜牲的体温、呼吸和心率等生理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2 疾病预警系统:基于数据分析,预测和预警可能发生的疾病,及早采取控制措施。
4.自动喂食和饮水:4.1 智能喂食设备:根据畜牲的需求和饲料存量,自动投放适量的饲料。
4.2 智能饮水系统:监测和控制水源供应,确保畜牲的水源充足且清洁。
5.定位与追踪:5.1 RFID标签:将畜牲的信息和位置绑定在RFID标签上,方便管理者跟踪和定位。
5.2 GPS追踪:在户外放牧时,使用GPS追踪技术定位畜牲,防止走失和被盗。
三、牲畜健康与养殖环境监控1.牲畜健康监测:1.1 体温检测:使用体温传感器监测牲畜的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2 呼吸监测:通过呼吸传感器检测牲畜的呼吸频率和质量,判断是否出现问题。
1.3 心率监测:利用心率传感器监测牲畜的心率,及时发现心脏病等异常情况。
1.4 运动监测:通过运动传感器监测牲畜的运动情况,了解其健康状况。
2.养殖环境监测:2.1 空气质量监测:测量氨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等指标,调整通风设备,保持适宜的空气质量。
物联网养猪策划书3篇
![物联网养猪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01c99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f.png)
物联网养猪策划书3篇篇一《物联网养猪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养猪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猪肉品质、降低成本等挑战。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猪舍环境、生猪健康、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从而提高养猪效益和竞争力。
二、项目目标1. 建立智能化的养猪场,实现猪舍环境的自动化调控。
2. 实时监测生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
3. 优化饲养管理流程,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猪生长速度。
4. 提升猪肉品质,保障食品安全。
5. 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三、项目实施内容1. 物联网设备部署在猪舍内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氨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环境监测设备,以及视频监控设备、电子耳标等生猪监测设备。
同时,配备智能控制设备,如风机、水帘、加热设备等,实现对猪舍环境的自动调节。
2. 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猪舍环境数据和生猪健康数据,并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
3. 云平台建设建立养猪物联网云平台,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实时监控、分析和预警。
同时,云平台还应具备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物资管理等功能模块,方便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
4. 智能控制系统开发开发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云平台的数据分析结果,自动控制猪舍内的环境设备,实现环境的精准调控。
同时,智能控制系统还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方便养殖场工作人员随时随地进行操作。
5. 数据分析与应用利用云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对采集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找出影响生猪生长和健康的关键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实现对生猪的精准饲养和疾病防控,提高养殖效益。
四、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具体时间 1]):完成物联网设备的选型和采购,以及猪舍的改造和设备安装。
2. 第二阶段([具体时间 2]):完成云平台的建设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并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
畜禽养殖物联网设计方案
![畜禽养殖物联网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8b66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2.png)
展望未来,畜禽养殖物联网将在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护 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助力 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 用,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畜禽养殖现状及挑战
现状
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庞大,但生 产方式相对落后,效率不高,对 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挑战
畜禽养殖面临着资源短缺、疫病 防控、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 ,急需引入先进技术提升产业水 平。
通风监测
利用风速传感器,监测畜禽舍内的通 风情况,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 体积累。
光照监测
通过光照传感器,根据畜禽生长需要 ,自动调节畜禽舍内的光照强度和时 长。
饲养管理方案
01
饲料消耗监测
运用电子秤和RFID技术,实时监 测饲料消耗情况,确保畜禽获得
足够营养。
03
生长监测
定期通过测量设备对畜禽的生长 情况进行监测,如体重、身长等
建立可追溯体系
通过物联网技术,记录畜禽生 长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建立可
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பைடு நூலகம்
设计原则
01
02
03
04
实用性
设计方案应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先进性
采用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和设备 ,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扩展性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 适应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畜禽养
殖场。
行业协作:推动畜禽养殖企业、 物联网技术提供商、科研机构等 多方协作,共同研发适用于畜禽 养殖场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政府支持:加大政府对畜禽养殖 物联网技术的扶持力度,制定相 关优惠政策,推动物联网技术在 畜牧业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生猪养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生猪养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f61b745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0.png)
0引言目前,我国对猪肉产品需求量较大,生猪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且大多以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对生猪的日常行为和环境进行监测与诊断[1],使得管理效率极低,也会由于饲养员经验的不同,忽视生猪的异常行为,造成生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猪群饲料严重浪费、养猪场环境恶劣、人畜疾病交叉感染,给整个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牲畜养殖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1]。
现代畜牧业养殖是养殖技术、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传统畜牧业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喂养,以实现精准化、自动化与智能化。
综上,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物联网的生猪养殖系统。
该系统将物联网技术与生猪养殖行业结合起来,实现对生猪的高效、健康喂养,并降低猪场的环境污染。
主要实现生猪养殖过程的精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猪场环境恶劣问题的监测与调节;生猪身份溯源,建立健康档案,定制生活习惯。
1智慧生猪养殖系统的概述生猪养殖系统以多种感知技术为核心,使用识别器检测猪只电子标签信息,从多角度对异常环境和猪只日常行为进行详细感知和分析[2],依托无线通信网络,将异常行为和猪只信息上传至云平台,结合大数据、养殖专家和饲养员经验对其进行综合诊断,及时掌握生猪的状态变化,实现对生猪的科学喂养、习惯分析、智能控制等[3]。
系统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其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2系统硬件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猪养殖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STM32是一款32位基于ARM 核心内置64KB 闪存的微控制器,引脚总数为48个,工作温度为-40~85℃,电压———————————————————————课题项目:本论文受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项目支撑(项目编号:XLYC2211007),项目名称:学思践悟PEIM ,笃行黄大年精神建设教学创新团队。
作者简介:赵玉(1996-),女,辽宁辽阳人,助教,硕士,从事物联网教学与研究;徐鹏(1989-),男,四川达州人,讲师,本科,从事物联网教学与研究;王立娟(1976-),女,辽宁铁岭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猪联网智农通操作方法
![猪联网智农通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22b2c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a.png)
猪联网智农通操作方法猪联网智农通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猪场管理的智能化系统,通过传感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猪场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猪联网智农通的操作方法。
首先,搭建猪联网系统的硬件设施。
猪联网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网络、中控系统和移动终端组成。
传感器网络安装在猪场的不同位置,用于监测猪只的体温、产奶量、采食量等信息。
中控系统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提供实时数据和报警信息。
移动终端作为操作员的管理工具,用于远程监控和管理。
然后,配置猪联网系统的软件平台。
猪联网系统的软件平台包括数据管理平台、远程监控平台和移动应用平台。
数据管理平台用于存储、管理和分析猪场的数据,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和分析报告。
远程监控平台用于实时监控猪场的状态,包括猪只的体温、采食量、环境温度等信息。
移动应用平台提供移动终端的操作界面,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对猪场进行远程管理。
接下来,初始化猪联网系统的设备和传感器。
将传感器网络连接到中控系统,并完成对传感器的初始化配置,包括传感器的位置、编号和监测参数等。
确保传感器正常工作并能够实时上传数据到中控系统。
然后,配置猪联网系统的网络连接。
将中控系统连接到互联网,并配置好网络参数,确保可以远程访问中控系统。
同时,确保移动终端也能够正常连接到互联网,获得远程访问权限。
最后,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猪场管理。
打开移动应用平台,登录系统后,可以通过界面查询猪场的实时和历史数据。
系统会提供对猪只的体温、采食量、产奶量等参数的监测和分析结果。
同时,还可以查看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信息。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发送报警信息,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处理。
此外,移动应用平台还提供远程控制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对猪场的设备进行控制,如控制温度、湿度等参数的调节。
同时,还可以远程升级系统软件和固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能完善。
总之,猪联网智农通是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猪场智能化管理的系统。
物联网技术的概念、特点与在智能养殖中的作用
![物联网技术的概念、特点与在智能养殖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38273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5.png)
物联网技术的概念、特点与在智能养殖中的作用目录一、概述 (2)二、物联网技术在养殖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三、智能养殖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现状 (5)四、智能养殖技术的概念解析 (8)一、概述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智能养殖技术还注重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通过精准调控养殖环境,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排泄物污染。
利用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智能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流程,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通过智能饲喂系统,可以精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污染,降低饲料成本。
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畜禽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降低治疗成本。
智能养殖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利用传感器、摄像头、RFID标签等设备,实时收集养殖现场的温湿度、氨气浓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以及动物的生长状况、健康状况等关键数据。
这些数据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处理,为养殖者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实现养殖环境的智能调控和动物生长的精准管理。
这种智能化的监控与管理方式,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智能养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养殖环境、养殖过程、养殖管理等进行智能化监控和调控,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养殖成本、保障动物健康和产品质量的一种新型养殖方式。
这种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养殖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为养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物联网技术在养殖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一)实时监测养殖环境参数1、环境参数的全面监控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养殖舍内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氨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这些参数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标准化养殖物联网应用模式
一、模式应用情况
1.基本建设情况
该成果包括如下2大目标:建设集团数据中心;建设基于集中式系统架构的信息应用。
在改造与建设集团公司数据中心中,搭建安全可靠的网络及主机平台。
通过互联网实现整个集团的计算机网络连接。
在建设基于集中式系统架构的信息应用方面,集团充分考虑了国内外大型ERP软件的使用情况,确立了有自己特色的应用架构。
温氏集团信息应用包括2大部分:业务应用模式;畜牧智能养殖物联网应用。
其中,业务应用模式包括:EAS业务管理系统、决策支持信息系统、IO内部办公系统、企业网站等子应用;畜牧养殖物联网应用包括:智能养殖控制应用、物流管理、生产过程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养户一卡通、生产监控中心等子应用。
目前,该模式已经应用在温氏集团各个分公司,范围覆盖全国。
2.物联网技术及产品使用情况
数据中心通过运营商提供的百兆光纤接入互联网,分公司基本上使用数据专线或者ADSL实现宽带接入。
各地分支机构通过的VPN(虚拟专用网)连接主机,中心机房配备带防火墙功能的VPN接入服务器,并且使用双机互为备份;二级单位通过硬件的VPN设备接入;独立分布的三级单位通过VPN客户端接入。
以保证网络连接及数据传输的安全。
数据中心拥有5台IBM P系列小型机部署数据库集群及业务系统,配备4台DS4000系列的高端存储。
3.物联网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温氏集团在国内畜牧行业中率先全面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整个养殖生产过程的统一监控,从而提升畜牧养殖行业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对促进国内畜牧养殖业的产业升级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温氏已经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实现了养殖机械设备与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提供了一整套生猪养殖的物联网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管理人员能够集中监控所有养殖栏舍的实时环境状态,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养殖栏舍的温度控制和通风系统运作,精确控制自动喂料系统按照生产规程投放饲料,实现了生产过程精
细化管理。
目前,温氏集团正将此项技术推广到实施现代家庭农场计划的合作农户。
4.经济效益
通过集中式信息系统项目核心工程的建设,温氏集团的信息系统,无论是从硬件装备、软件技术与应用水平等不同的角度评价,在国内农业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与国内同等规模的工商企业相比也处于先进水平。
同时,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温氏集团通过与金蝶软件共同研发、共同实施的合作方式,掌握了对信息系统的自主管理、维护与研发能力,为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改造的成果,优化了业务流程,降低了运营成本,促进了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发展。
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逐年增长,农户收入也逐年增加。
5.实施亮点
温氏集团通过该信息应用,管理下属300多家分支机构,集团内部就形成了科研、育种、生产、销售及饲料、肉品加工等产业链,集团内部每年交易额达数十亿元,利用该平台将简化内部交易的手续,提高交易效率,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同时形成内部企业间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做到市场的合理划分,物资的互补调剂,资金的内部流转。
畜牧智能养殖物联网应用吸收了温氏集团多年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具有功能实用、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等特点,对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发挥了显著作用。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