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质量检测(复习题2012)
综合测试1及答案_印刷质量检测
![综合测试1及答案_印刷质量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2cdc1fa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62.png)
综合测试1及答案_印刷质量检测试题⼀第⼀题术语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反射密度2.印刷品质量3.印刷品阶调4.灰平衡数据5.控制段第⼆题单选题(将选择结果填⼊括号中,每⼩题1分,共10分)1.⼀般来说,评价印刷品质量时,在下列标准中(A)项要⽤数据来说明。
A.实地密度值; B.墨层厚实; C.套印准确; D.墨⾊鲜艳。
2.检查套印的准确度主要是查看(A)。
A.规矩线; B.⽹点⼤⼩; C.墨⾊深浅; D.⿊⽩对⽐。
3.使⽤GATF星标时,放射线⽆变化,中⼼点变⿊变⼤,则表⽰(C)。
A.糊版; B.花版; C.⽹点扩⼤; D.重影。
4.使⽤SLUR信号条时,若SLUR显现并⽐背景⾊深时,则表⽰( C)。
A.墨⼤; B.墨⼩; C.纵向重影; D.横向重影。
5.印刷过程中,使印刷⾊彩保持正确的三个主要质量参数之⼀的是(B)。
A.套印精度; B.墨层厚度; C.叠印实地; D.光泽度。
6.印刷质量控制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为(D)。
A.相对反差; B.⽹点扩⼤值; C.套印精度; D.实地密度。
7.布鲁纳尔印刷控制条,⽤下列(C)项来判断印版曝光的正确性。
A.25%的⽹点块; B.50%⽹点块;C.微线块; D.75%的⽹点块。
8.关于印刷产品质量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在校正印版时,才需要检查印刷产品质量;B.在印刷过程中不断检查产品质量;C.在刚开始印刷时,才需要检查印刷产品质量。
9.印刷⾊序通常依据下列(A)项确定。
A.墨膜的厚度和油墨粘度; B.图像⾊调;C.油墨的⼲燥性; D.根据需要⽽定。
10.对⽹点增⼤影响最⼤的参数是(B)。
A.印刷压⼒; B.实地密度;C.纸张; D.加⽹线数。
第三题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X,每题1.5分,共18分)1.A、B是透明度相同的⾮漫射体,A受平⾏光照射,B受漫射光照射,只要⼊射光强度相同,其透光率测量值就相等。
印刷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印刷质量控制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3f5a0b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0b.png)
B.降低油墨粘度
C.提高印刷速度
D.降低印刷压力
7.在印刷质量控制中,下列哪种设备用于测量印刷品的密度?()
A.放大镜
B.套准仪
C.密度计
D.色彩管理仪
8.关于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水墨平衡是指印刷过程中油墨和水的比例达到一定值
B.水墨平衡是指印刷过程中油墨和水的粘度相等
D.印刷质量控制与印刷设备无关
13.下列哪种设备常用于检测印刷过程中的网点扩大现象?()
A.放大镜
B.套准仪
C.密度计
D.色彩管理仪
14.在印刷过程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印刷品出现重影?()
A.印刷压力不均匀
B.橡皮布松弛
C.印版磨损
D.油墨粘度不稳定
15.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印刷过程中的蹭脏问题?()
A.水墨平衡失调
B.纸张吸收性差
C.印刷速度过快
D.印刷环境中湿度过高
20.在印刷过程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印刷品的色差?()
A.使用标准化的油墨调配流程
B.控制印刷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
C.定期校准印刷设备
D.使用高质量的纸张和油墨材料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8. B
19. B
20. C
二、多选题
1. ABD
2. AB
3. AC
4. AD
5. AB
6. AB
7. ABC
8. ABC
9. ABCD
10. ABC
11. ABC
12. ABC
13. ABC
14. ABC
印刷业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考核试卷
![印刷业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b8a855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5.png)
10.印刷品的耐久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油墨的______是一个重要因素。
()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印刷质量管理只需要关注印刷成品的质量。()
2.印刷过程中,提高印刷速度一定会降低印刷质量。()
3.在印刷质量检测中,人工目视检查可以完全替代仪器检测。()
13. D
14. C
15. C
16. D
17. B
18. D
19. C
20. D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C
4. ABCD
5. AB
6. ABC
7. ABC
8. ABC
9. BC
10. ABC
11. ABC
12. AC
13. ABC
14. ABCD
15. ABC
16. ABCD
17. BC
B.提高印刷速度
C.使用高质量的印刷版材
D.减少印刷压力
13.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A.纸张的湿度
B.印刷机的磨损
C.员工的熟练程度
D.所有以上选项
14.在印刷质量管理中,以下哪个环节是关键环节?()
A.印前制作
B.印刷生产
C.质量检测
D.原材料采购
15.关于印刷质量检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可以完全依赖人工进行质量检测
B.质量检测可以确保印刷品达到客户要求
C.质量检测只需要在印刷过程中进行
D.质量检测应该涵盖整个印刷过程
16.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印刷质量检测方法?()
A.目视检查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与认证考核试卷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与认证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788931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a.png)
B.印刷图文位置准确度
C.印刷图文尺寸准确度
D.印刷图文形状准确度
E.印刷图文颜色准确度
11.下列哪些属于印刷品质量认证的流程?()
A.认证申请
B.认证审核
C.认证实施
D.认证评定
E.认证颁发
12.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印刷品的色差?()
A.原稿颜色
B.油墨颜色
C.印刷机性能
D.纸张颜色
E.印刷环境
15.印刷品质量标准中的“印刷图文尺寸准确度”是指印刷图文______的准确程度。
16.印刷品质量标准中的“印刷图文形状准确度”是指印刷图文______的准确程度。
17.印刷品质量标准中的“印刷图文颜色准确度”是指印刷图文______的准确程度。
18.印刷品质量标准中的“印迹清晰度”是指印刷图文______的清晰程度。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与认证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答题日期:得分:判卷人:
本次考核旨在评估考生对印刷品质量标准及认证流程的掌握程度,包括印刷工艺、材料质量、印刷效果等方面,以促进考生对印刷行业质量控制的深入了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印刷品质量标准中的“印刷精度”是指印刷图文与原稿的______。
7.印刷品质量标准中的“色牢度”是指印刷品在______条件下的颜色稳定性。
8.印刷品质量标准中的“耐折度”是指印刷品在______条件下的耐折性能。
9.印刷品质量标准中的“耐光性”是指印刷品在______条件下的耐光性能。
10.印刷品质量标准中的“耐水性”是指印刷品在______条件下的耐水性能。
4.结合实际案例,讨论印刷品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质量检测复习题
![质量检测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438381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67.png)
质量检测复习题质量检测复习题————————————————————————————————作者:————————————————————————————————⽇期:1.什么是透射密度,如何计算的?透射率t倒数的对数。
2.印刷品质量是如何定义的?与印刷图像的质量有什么区别?在印刷品质量评价中要注意哪三个⽅⾯的因素?印刷品质量是印刷品各种外观特性的综合效果,印刷品质量是指印刷品还原原稿的真实程度。
与印刷品质量相⽐,印刷图像质量的定义缩⼩了问题的涉及范围。
把印刷图像视为⼆维空间上具有明暗和⾊彩变化的单个像素的信息集合。
在评价印刷品质量时,考虑到审美、技术、⼀致性三⽅⾯的因素3.印刷品的⼲退密度是什么?刚印刷出的样张,由于油墨湿润、光泽强⽽密度值⾼,但经过数⼩时后,随着油墨的渗透、⼲燥,光泽减弱,密度值就会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退密度”现象。
4.什么是阶调复制曲线?在印刷中如何实现图像的阶调还原?阶调复制:⼀组被复制的阶调值与原稿上相应⼀组阶调值的对应关系。
可以⽤密度值和⽹点覆盖率来表⽰。
⽤曲线表达原稿和印刷复制品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叫做阶调复制曲线。
印刷品是通过⽹点覆盖率(⽹点覆盖⾯积与总⾯积之⽐),即⽹点百分⽐的变化呈现阶调的。
1 脱离实际印刷条件与材料,阶调再现⽆⾼质量⽽⾔。
2 通过印刷实验和测量决定印刷特性曲线3 根据原稿特点决定最佳阶调(层次)曲线。
4 为⽹⽬调正⽚决定⽹点覆盖率,以便在既定的印刷条件下实现最佳阶调复制5.什么是⽹点增⼤?如何分类?指承印物上的⽹点⾯积⽐印版上相对应部分的⽹点⾯积的增⼤。
1.机械⽹点增⼤机理原因:油墨的流变特性、印刷压⼒的作⽤,以及油墨向纸张内的渗散。
2.光学⽹点增⼤机理光⼊射到墨层表⾯的情况A.⼊射到空⽩部位和⽹点部位的光被反射后,仍分别从各⾃的⼊射⾯出射。
B. 光线由印刷⽹点⾯射⼊,⽽从未印刷的空⽩⾯射出,或者光线由未印刷的空⽩⾯射⼊,从印刷⽹点⾯射出。
6. 印刷图像的主要特征参数有哪些?①阶调(层次)再现性,阶调:指图像的密度范围或密度差别。
印刷质量控制与验收试题考核试卷
![印刷质量控制与验收试题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a344ad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0.png)
C.纸张过于光滑
D.印版磨损
5.关于印刷质量控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只需要在印刷过程中进行控制即可
B.只需要在验收过程中进行控制即可
C.需要从原材料选购到成品交付全过程进行控制
D.只需要在设计阶段进行控制即可
6.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印刷套印不准的问题?()
A.提高印刷速度
C.控制印刷环境的温湿度
D.提高印刷速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6.印刷质量控制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
A.目视对比
B.色彩测量仪
C.标准光源箱
D.印刷样品对比
7.以下哪些情况下,印刷品可能需要重新印刷?()
A.出现严重的套印不准
B.颜色偏差超过标准范围
C.纸张出现明显的折痕
D.印刷品的尺寸偏差较大
A.油墨的颜色越鲜艳,印刷质量越好
B.油墨的粘度越高,印刷质量越好
C.油墨的干燥速度越快,印刷质量越好
D.油墨的细度越高,印刷质量越好
10.在印刷质量验收中,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检测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
A.目视对比
B.色彩测量仪
C.标准光源
D.印刷样品
11.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印刷品出现划痕?()
17. ABC
18. ABCD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粘度流动性
2.颜色尺寸表面质量
3.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
4.干燥速度色彩鲜艳度
5.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紫外线固化
6.色彩匹配色彩分离色彩校正
7.对比度饱和度
8.色彩测量仪标准光源箱
9.克重拉伸强度
10.尺子专业测量仪器
印刷质量检测试题
![印刷质量检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81db25a0116c175e0e4806.png)
印刷品质量检测试题一、填空1.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标准观察距离上,网屏线数为150线/in时,套准变化最大允许值为______,超出这个范围,视觉上就能观察出图像发生的变化。
3.衡量彩色印刷品画面细微层次的解像力,要求能够达到____视角,视觉才可以明显分辨出其层次的存在,如果小于____视角,视觉上将无法分辨,在精细也会失去观察意义。
4.印刷品的清晰度主要和__________相关系。
5.主观评价法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6.影响主观评价的客观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色光下观察颜色,色彩变化的规律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国家标准,只有两种观察角度是正确的,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9.印刷品质量的客观评价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了较为准确和规范地描述色调,CIE制定了4种标准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能够获得统一的物体外观色调值,我国以_______为标准光源。
11.可以使用__________从制版到印刷生产的整个印刷工艺中对色彩进行测量和控制。
12.色彩控制条可以用来测量、、、、等。
13.白板校准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在印刷中,判断偏色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和__________。
15.分色片的质量检查中,发现冲洗出来的分色片出现了白色斑点和划痕。
出现白色斑点的原因是,出现划痕的原因是。
16.光源包括和。
影响曝光量的因素有。
17.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打样色序通常这样安排:网点面积小的油墨(最先或者最后)印刷。
印刷品质量检验考核试卷
![印刷品质量检验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297531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a.png)
C.印刷环境的温度
D.印刷速度
2.在印刷品质量检验中,以下哪个指标不属于印刷密度?()
A.网点密度
B.实地密度
C.光泽度
D.纸张白度
3.关于印刷品的颜色,以下哪个选项描述错误?()
A.颜色由色相、明度、饱和度组成
B. CMYK代表印刷品颜色的四种基本颜色
C.颜色偏差是指印刷品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差异
15. ABCD
16. ABC
17. ABCD
18. ABC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标准
2.粘度
3.色相明度饱和度
4.柔版凸版凹版
5.印刷密度
6.吸墨性
7.紫外线
8.耐摩擦测试
9.企业内部标准
10. �网点的计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任何颜色都可以用CMYK模式准确表示
4.下列哪种印刷方式不属于平版印刷?()
A.柔版印刷
B.凸版印刷
C.凹版印刷
D.网版印刷
5.在印刷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可能导致网点扩大?()
A.印刷速度过快
B.印刷压力过大
C.油墨粘度过低
D.纸张吸墨性差
6.关于印刷品质量检验的步骤,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12.下列哪种因素可能导致印刷品出现重影?()
A.印刷机磨损
B.纸张变形
C.油墨干燥过快
D.印刷压力不足
13.关于印刷品的干燥方式,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自然干燥
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考试复习资料
![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10c7cca9ec3d5bbfd0a7413.png)
1. 什么叫照排机或者软片的网点线性化,其操作方法是什么?答:对照排机和显影条件进行调节,确定网点的传递关系,才能保证设定的网点与得到的网点相一致,这个过程叫做照排机或者软片的网点线性化。
一般的照排机或者RIP 都提供了线性化调整的功能,有些应用软件也有此功能。
操作方法的:用照排机输出一个具有各级网点的梯尺,调整照排机输出曝光量和显影条件,使得各级网点百分比准确,网点误差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般可达到1%以内。
线性化调整的梯尺可以用应用软件制作,也可以使用照排机或RIP提供的线性化调整梯尺。
软片线性化调整的步骤和方法答:透射密度计,用来测量软片的密度和网点百分比。
软片线性化调整内容有:照排机的曝光量、各梯级的网点扩大量、显影温度和显影时间等。
2.何谓网点?简述印刷网点的作用。
答案要点:网点是印刷工艺中表现图像阶调与颜色的最基本单元,印刷品中所有连续调和半色调图像都是通过网点来表现的。
(1)起到表现原稿阶调的作用(2)网点是接受和转移油墨的最小单位,起着调节油墨量大小的作用(3)在印刷效果上起着组色的作用3.简要说明在印前工序中如何控制图片的印刷产品质量?答案要点:印前是印刷品质量控制的第一关,制版操作者应高度重视,认真做好以下各项工作:(1)准确进行原稿分析与处理(2)出片、拼版、晒版等规范操作(3)正确选择材料(4)正确设备调整(5)根据印刷阶调范围,对图像阶调和层次再现进行处理2.简要说明在印刷工序中如何控制印刷产品质量?答案要点: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包括客观与主观因素。
(1)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印刷材料、印刷设备、印刷环境、印刷工艺(2)主观因素主要涉及印刷操作者的技术素质。
5.写出国标GB/T 17934.3—2003中对新闻纸印刷网点增大值的要求。
根据GB/T 17934.3—2003标准,新闻纸印刷过程中,采用阳图型版材,彩色印刷品上对应胶片上50%网点处得到的网点增大值是:34线/厘米24% ;40线/厘米27%6.简述新闻纸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印刷业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考核试卷
![印刷业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852685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5.png)
12.以下哪些设备可以用于检测印刷品的尺寸精度?()
A.尺寸测量仪
B.套准仪
C.分光光度计
D.显微镜
13.印刷过程中可能导致印刷品出现水波纹的原因有哪些?()
A.纸张湿度不均匀
B.印刷压力不均匀
C.油墨黏度不合适
D.印刷速度不稳定
14.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提高印刷品的套准精度?()
A.自动套准系统
B.激光定位
C.机械调节
D.人工调整
15.印刷质量控制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印刷品的耐磨性?()
A.摩擦系数测试仪
B.厚度计
C.光泽度计
D.色差计
16.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印刷品的光泽度?()
A.纸张的表面处理
B.油墨的类型
C.印刷压力
D.上光工艺
17.在印刷质量控制中,哪些检测工具可以用来评估印刷品的整体外观质量?()
3.步骤:检查油墨、纸张、印刷设备设置等;对比标准色卡;调整油墨配方或印刷参数。解决方案:优化印刷条件,重新校准设备。
4.优势:快速、准确、可重复性好。局限性:设备成本高,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无法检测到所有质量问题。
D.装订
18.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检测印刷品上的色差?()
A.密度计
B.色差计
C.分光光度计
D.光泽度计
19.在印刷过程中,下列哪种现象可能导致印刷品出现重影?()
A.印版磨损
B.印刷压力过大
C.纸张吸收性差
D.印刷速度过快
20.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检测印刷品的尺寸和套准精度?()
A.分光光度计
B.显微镜
1. D
2. A
3. D
4. D
5. A
印刷质量检测试题
![印刷质量检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4f16131de80d4d8d15a4fd0.png)
印刷品质量检测试题一、填空1.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标准观察距离上,网屏线数为150线/in时,套准变化最大允许值为______,超出这个范围,视觉上就能观察出图像发生的变化。
3.衡量彩色印刷品画面细微层次的解像力,要求能够达到____视角,视觉才可以明显分辨出其层次的存在,如果小于____视角,视觉上将无法分辨,在精细也会失去观察意义。
4.印刷品的清晰度主要和__________相关系。
5.主观评价法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6.影响主观评价的客观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色光下观察颜色,色彩变化的规律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国家标准,只有两种观察角度是正确的,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9.印刷品质量的客观评价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了较为准确和规范地描述色调,CIE制定了4种标准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能够获得统一的物体外观色调值,我国以_______为标准光源。
11.可以使用__________从制版到印刷生产的整个印刷工艺中对色彩进行测量和控制。
12.色彩控制条可以用来测量、、、、等。
13.白板校准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在印刷中,判断偏色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和__________。
15.分色片的质量检查中,发现冲洗出来的分色片出现了白色斑点和划痕。
出现白色斑点的原因是,出现划痕的原因是。
16.光源包括和。
影响曝光量的因素有。
17.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打样色序通常这样安排:网点面积小的油墨(最先或者最后)印刷。
印刷品质量检测(复习题2012)
![印刷品质量检测(复习题2012)](https://img.taocdn.com/s3/m/e6afdd6d27d3240c8447efe6.png)
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一、概述密度有透射密度和反射密度之分。
色密度即颜色密度,依用途、目的不同,有各种表示方法。
色度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制定的测色系统X、Y、Z三刺激值进行计算。
色度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制定的测色系统X、Y、Z三刺激值进行计算。
阶调也称调子或层次。
是指原稿(成复制图像)上最亮部分到最暗部分的层次演变;色调(即颜色阶调)是阶调的变量,也就是说色调是依附阶调的演变而呈现的色量。
这种色量因不同原稿而异,如颜料、染料、成色剂等的连续调色颗粒,这种色量若转变成印版就是半色调网点或线画、实地密度。
在复制工艺中表现阶调用阶调再现曲线表示。
清晰度也称锐度,是评价图像边缘清晰程度的术语。
清晰度和解像力这两个概念,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指复制品表达细部的能力,但又各有所指。
解像力是指分辨景物细部的能力,以一定宽度上所能分辨的平行线条数目来计算。
所以解像力与采用的网屏线数直接有关,网线越细,解像力也就越高;而清晰度则是指图像像素边缘的税度,即轮廓是否清晰,相同的解像力可以有不同的清晰度。
一般能辨别相互接近的两条线的最小距离,称为解像力(或称分辨力)。
用GATF的星标可测定解像力。
印刷品的颗粒性也可用不均匀性这一术语来表示。
不均匀性可严格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纸的平滑度等引起的微观的不均匀性即颗粒性;另一类是因油墨的斑点和纸的质地斑块引起的宏观不均匀性,但这种宏观的不均匀性很少促成问题,所以单纯地所谓不均匀性,多意味着颗粒性,而颗粒性与清晰度有密切关系。
文字的质量:文字的识读性①字型的稳定性②线的粗细和间隔字号变化③文字的黑度:Coated 1.5-1.7 Uncoated 1.2-1.4纸张白度是指纸张受光照射后全面反射的能力,又有纸张亮度之称,用百分率表示。
纸张的白度越高,其表面越能使油墨色彩的特性准确表现出来。
光泽的强度,可用正反射光的大小来表示,表示方法有镜面光泽和对比光泽两种。
镜面光泽G是印刷品的正反射光量φp与标准面的正反射光量φs之比。
印刷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印刷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da9297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5.png)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印刷材料质量检测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视觉效果,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基础,影响印刷品的耐用性、美观性和功能性。
2.控制印刷品色彩稳定性需要校准印刷设备、使用标准色卡和定期检测油墨,这关系到印刷品的品牌形象和客户满意度。
3.耐光性检测通过模拟光照试验,评估印刷品在长期光照下的颜色变化,确保印刷品长期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
4.尺寸精度影响折叠和装订的准确性,通过提高印刷设备精度、控制纸张湿度和使用合适的印刷工艺来提高尺寸精度。
B.纸张的处理工艺
C.印刷压力
D.印刷品的干燥程度
17.印刷质量控制中,以下哪些指标与印刷品的清晰度有关?()
A.网点清晰度
B.印刷密度
C.油墨的流动性
D.纸张的吸收性
18.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印刷品的粘附牢度?()
A.拉力测试
B.摩擦测试
C.耐水测试
D.耐光测试
19.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印刷品出现重影?()
印刷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印刷材料的质量检测?()
A.墨水品牌
B.纸张类型
C.印刷压力
D.印刷速度
19.下列哪种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印刷品的耐水性?(")
A.耐水试验机
印刷质量评价标准考核试卷
![印刷质量评价标准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a10237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a.png)
B.纸张的漂白程度
C.印刷品的储存条件
D.印刷过程中的紫外线照射
16.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印刷品的干燥速度?()
A.油墨的干燥剂含量
B.印刷速度
C.环境温度
D.纸张的吸墨性
17.印刷过程中,哪些操作可以减少印刷品的色差?()
A.使用色彩管理系统
B.标准化油墨调配
C.控制印刷过程中的温湿度
A.印刷压力
B.纸张的平滑度
C.油墨的粘度
D.印版的磨损程度
2.以下哪些是评价印刷色彩质量的重要参数?()
A.密度
B.网点扩大
C.色差
D.印刷品的均匀性
3.在印刷过程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网点丢失?()
A.油墨粘度过高
B.印刷压力不足
C.纸张吸墨性差
D.印版磨损严重
4.以下哪些工具可以用于测量印刷品的光泽度?()
()
8.评价印刷品颜色时,色差可以通过______来量化。
()
9.印刷过程中,为了避免背面粘脏,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使用防粘纸和调整______。
()
10.印刷品的耐磨性测试通常使用______来进行。
()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印刷过程中,提高印刷速度可以减少网点扩大现象。()
A. ISO 9001
B. ISO 12647
C. ISO 2846
D. ISO 13660
11.印刷质量评价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印刷品的气味?()
A.油墨的化学成分
B.纸张的添加剂
C.印刷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D.印刷品的储存条件
12.以下哪些设备可以用于检测印刷品的套准精度?()
综合测试6及答案_印刷质量检测
![综合测试6及答案_印刷质量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07bc710a16fc700abb68fc8a.png)
试题六第一题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1、叠印率:2、反射密度:3、重影:4、控制段:5、印刷品阶调:第二题选择题(共40分,每空2分)1、按照行业标准规定,平印一般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为(C)。
A .≤ 0.01mm B.≤ 0.10mm C.≤ 0.20mm D.≤ 0.30mm2、评价印刷品质量的密度值应选用(B)。
A.刚刚印刷的密度值 B.油墨干燥后的密度值 C.A+B D.无所谓3、测控条能帮助印刷工作者监测印刷质量,国内外几乎都把测控条设置在印版的(B)。
A.叼口处 B.版尾拖梢处 C.中缝处4、在晒制阳图PS印版时,必须使用(A)。
A.正像原版 B.反像原版 C.正像反射原稿 D.反像反射原稿5、广义的印刷技术包括有(B)三大工序。
A.晒版、上机印刷、印后加 B.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C.制版、晒版、上机印刷 D.打样、印刷、印后加工6、由于印刷压力过大,使承印物上网点面积覆盖率扩大的现象称(A)A.网点增大 B.相对反差增大 C.印刷重影 D.蹭脏7、印刷中只允许轻微的(A)。
A.油包水乳状液,以W/O表示 B.水包油乳状液,以W/O表示C.油包水乳状液,以O/W表示 D.水包油乳状液,以O/W表示8、制作印版必须经(A)核准后才能正式印刷。
A.打样 B.照相 C.涂感光液 D.磨版9、图形变化时,角度的变化(A)弧度变化。
A.大于 B.小于 C.等于10、下列(A)项是防止印刷品背面粘脏的措施。
A.提高纸张的平滑度、光洁度 B.提高油墨的流动性 C.喷粉11、印刷中阶调层次变化是大的是(B)。
A.30%网点区 B.50%网点区 C.70%网点区12、以下(D)项不是引起重影的原因。
A.滚筒压力过大 B.辊压力调节不当 C.橡皮布未绷紧 D.剥离张力过大13、以目测法检验印刷品套印准确与否一般是以检测(B)是否套印为准。
A.十字线 B.角线 C.拖梢线 D.裁切线14、在(A)情况下不宜采用密度测量。
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复习资料
![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599c8a3aef8941ea76e05fc.png)
第一章 印刷品质量的评价绪论1、印刷品--是商品和艺术品作为商品:从技术和一致性角度评价质量,作为艺术品:从审美角度评价质量审美视觉观察并给出评价2、印刷品表面区域的分类:信息面和非信息面(一)信息面质量内容1)线条图像(包括文字)特点:通过形状或线条图案形成图像。
具有高色彩强度,没有明暗变化,与背景形成清楚的反差对比。
质量参数:形状质量,线条清晰度,边缘反差,线条密度等。
2)单色半色调图像特点:通过半色调密度等级变化来形成图像质量参数:阶调值,网点质量。
3)彩色半色调图像特点:通过半色调密度等级变化和色彩的变化来形成图像质量参数:阶调值,网点质量,色彩准确性,网点叠印。
(二)非信息面质量内容非信息面包括三种:未被印刷的空白纸面;实地印刷面;均匀的网目调面。
(非信息面的作用通常形成一个背景,借助于反差或期望的气氛衬托信息面)3、阶调层次定义:阶调也称调子或层次,是指原稿(或复制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部分的层次演变。
可用密度值或网点覆盖率表达。
重要性:a. 阶调复制不正确,会使图象显得不鲜明,缺乏饱和度,亮调不亮等,给人以“平”的感觉;b. 阶调如果得到最佳复制,图象会表现出令人满意的反差效果。
阶调调整:在复制工艺中,用阶调再现曲线表达了原稿和印刷复制品密度之间的关系A :亮调和暗调压缩,中间调拉伸B :亮调和暗调拉伸,中间调压缩C :中间调和亮调压缩,暗调拉伸D :中间调和亮调拉伸,暗调压缩E :骨架黑版阶调曲线 (平滑:拉伸 倾斜:压缩)4、灰平衡的作用:中性灰是由c 、m 、y 叠印而成。
灰平衡是用来判断印刷色彩是否平衡或色偏的最好方法。
5、整体色调和色彩:色彩评价:色差,灰平衡6、清晰度、解像力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指复制品表达细部的能力,但又各有所指。
清晰度:是指图像像素边缘的锐度,即轮廓是否清晰。
解像力:整体,这个图像的清晰度原稿密度 1.07、评价印刷品的方法: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和综合评价第二章客观评价的基本概念1、密度定义:物体表面吸收入射光的比例,可以间接表示物体吸收光量大小的性质物体吸收光量大,表明其密度高;物体吸收光量小,密度低2、密度与墨层厚度的关系(密度值大,墨层一定厚;墨层厚,密度值不一定大)3、反射的形式:定向反射、漫反射、介于两者之间的反射4、油墨密度越大越好5、彩色密度:印刷中测量的彩色密度,指的是通过红,绿,蓝三种滤色片分别测得的黄、品、青油墨的密度白色滤色片:视觉滤色片,(油墨选择吸收不足)6、密度计的分类反射密度计:测量反射物体的密度值,反射稿或印刷品通过测量实地密度能控制墨量的多少以及特性参数:网点增大,相对反差,叠印率等透射密度计:测量透射物体的密度值,透射原稿或分色片等7、密度计的几何测量条件反射测量中常采用45°/0°和0°/45°两种几何条件。
全国印刷质量专业复习题及答案
![全国印刷质量专业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1038ba69dc5022aaea00f1.png)
一、填空1、一般印刷品实地密度黄(Y)0.80~1.05;品红(M)1.15~1.40青(C)1.25~1.50;黑(BK)1.20~1.50。
精细印刷品密度Y 0.85~1.10;M 1.25~1.50;C 1.30~1.55;BK 1.40~1.702、精细印刷品亮调再现为2%~4%网点面积;3、一般印刷品亮调再现为3%~5%网点面积。
4、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准确套合,精细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10mm;一般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20mm。
5、精细印刷品50%网点的增大值范围为10%~20%;一般印刷品50%网点的增大值范围为10%~25%。
6、精细印刷品的K值一般印刷品的K值黄0.25~0.35;0.20~0.30品红、青、0.35~0.45;黑0.30~0.407、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允许误差为:青(C)、品红(M)≤0.15;黑(B)≤0.20;黄(Y)≤0.10。
8、印刷接版色调应基本一致,精细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0.5mm,一般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1.0mm。
8、印刷质量控制的常用的有密度、网点扩大、相对反差、叠印率9、胶片的透射密度 Dmin 的典型值为0.03,一般使Dmin≤0.05;Dmax值为3.80~4.0010、网点增大:承印物上的网点面积与原版上的相对应部分的网点面积之差,包括机械网点增大和光学网点增大。
11、叠印率的标准值T=95%~100% 极好的印刷品T=85%~95% 好的印刷品T=70%~85% 可以接受的印刷品T<70%不能接受二、问答题1、影响实地密度的因素有哪些及测量实地密度的意义?纸张性能;油墨的性能;印刷色序以及印刷时的水墨平衡。
意义(1)实地密度是反映图像最暗处的指标,实际上影响着图像的整条复制曲线(2)影响各原色以及由两个原色叠加得到的间色再现2、印刷品的评价方法(1).印刷品的主观评价☐根据评价者的心理感受做出评价(2) .印刷品的客观评价☐对印刷品的各个质量特性进行检测,用数值表示。
印刷品质量控制标准考核试卷
![印刷品质量控制标准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f63981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7.png)
1.印刷品的网点扩大是由于油墨过多导致的。()
2.在印刷过程中,提高印刷速度会降低印刷品的质量。()
3.印刷品的套准精度只与印刷机有关。()
4.使用高质量的油墨可以完全避免印刷品出现蹭脏问题。()
5.印刷品的质量控制只需要在印刷过程中进行。()
A.印刷纸张
B.油墨
C.印刷机
D.印版
2.在印刷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会导致印刷品出现重影?()
A.纸张吸收性差
B.油墨干燥过快
C.印版磨损
D.印刷压力不均匀
3.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印刷品的颜色偏差?()
A.目测
B.密度计
C.分光光度计
D.网点计
4.在印刷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印刷品的套准精度?()
A.电子尺
B.折光仪
C.三坐标测量仪
D.显微镜
10.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印刷品的耐摩擦性?()
A.油墨的干燥程度
B.纸张的表面处理
C.印刷压力的大小
D.印刷速度的快慢
11.在印刷过程中,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印刷品出现静电问题?()
A.环境湿度低
B.印刷速度过快
C.纸张含水量低
D.油墨粘度过高
12.以下哪些设备常用于印刷品的缺陷检测?()
2.描述在印刷过程中,如何通过调整印刷参数来控制印刷品的套准精度,并说明套准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5分)
3.阐述油墨的干燥速度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并列举三种提高油墨干燥速度的方法。(5分)
4.请详细说明印刷品质量检测中,如何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颜色测量,以及这种测量在印刷质量控制中的作用。(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一、概述密度有透射密度和反射密度之分。
色密度即颜色密度,依用途、目的不同,有各种表示方法。
色度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制定的测色系统X、Y、Z三刺激值进行计算。
色度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制定的测色系统X、Y、Z三刺激值进行计算。
阶调也称调子或层次。
是指原稿(成复制图像)上最亮部分到最暗部分的层次演变;色调(即颜色阶调)是阶调的变量,也就是说色调是依附阶调的演变而呈现的色量。
这种色量因不同原稿而异,如颜料、染料、成色剂等的连续调色颗粒,这种色量若转变成印版就是半色调网点或线画、实地密度。
在复制工艺中表现阶调用阶调再现曲线表示。
清晰度也称锐度,是评价图像边缘清晰程度的术语。
清晰度和解像力这两个概念,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指复制品表达细部的能力,但又各有所指。
解像力是指分辨景物细部的能力,以一定宽度上所能分辨的平行线条数目来计算。
所以解像力与采用的网屏线数直接有关,网线越细,解像力也就越高;而清晰度则是指图像像素边缘的税度,即轮廓是否清晰,相同的解像力可以有不同的清晰度。
一般能辨别相互接近的两条线的最小距离,称为解像力(或称分辨力)。
用GATF的星标可测定解像力。
印刷品的颗粒性也可用不均匀性这一术语来表示。
不均匀性可严格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纸的平滑度等引起的微观的不均匀性即颗粒性;另一类是因油墨的斑点和纸的质地斑块引起的宏观不均匀性,但这种宏观的不均匀性很少促成问题,所以单纯地所谓不均匀性,多意味着颗粒性,而颗粒性与清晰度有密切关系。
文字的质量:文字的识读性①字型的稳定性②线的粗细和间隔字号变化③文字的黑度:Coated 1.5-1.7 Uncoated 1.2-1.4纸张白度是指纸张受光照射后全面反射的能力,又有纸张亮度之称,用百分率表示。
纸张的白度越高,其表面越能使油墨色彩的特性准确表现出来。
光泽的强度,可用正反射光的大小来表示,表示方法有镜面光泽和对比光泽两种。
镜面光泽G是印刷品的正反射光量φp与标准面的正反射光量φs之比。
对比光泽的方法将是采用正反射光量/扩散反射光量来表示光泽。
印刷品的印迹能够透过反面而看得见的晕影叫透印。
另外,在纸张表面的油墨渗进纸内的叫“渗墨”。
透印和渗墨是不同的现象,在测定时因为不易把两者区别开来,所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叫印刷透印。
印刷品经过充分干燥之后,轻轻摩擦印刷面颜料就剥落的现象叫粉化。
如果油墨中采用的调墨油太稀,或者对纸张来说油墨的配比不适当,或由于干燥时间太长,都可使颜料不能很好地粘附到纸张上。
印刷品质量是指印刷品还原原稿的真实程度(即色彩、明暗、质感、形体、清晰度和透视感的程度)。
印刷品质量要求:①线条或实地印刷品:墨色厚实、均匀、光泽好、文字不花,清晰度高、套印精度好,无透印、背凸过重、背面蹭脏等现象。
②彩色(网点)印刷品:阶调和色彩再现忠实于原稿、墨色均匀、光泽好、网点不变形、套印准确,没有重影、透印、各种杠子、背面粘脏,以及人为的伤痕等现象。
图像印刷品的复制质量:①印刷品对原稿的再现性;②印刷品与印刷品之间的一致性(复制质量的稳定性)。
复制质量的再现性包括:色彩再现性,阶调再现性,图像的清晰度以及表现质量(印刷的均匀性)。
文字质量的特征参数:不存在堵墨、字符破损、白点、边缘不清、多余墨痕等。
有较好的识读性。
图像复制质量的主要评价内容:阶调再现、颜色再现、清晰度、表观质量(不均匀性、重复率——平均质量)。
(1)阶调再现。
对于图像明暗阶调变化影象的传递特性,用阶调复制曲线表示。
(2)颜色再现。
用密度计测量或CIE测色系统的色度值表示。
(3)图像的清晰度。
对于图像轮廓的明了性或细微层次。
质感的能见度,用测试法或星标表示。
(4)印刷的不均匀性。
对于图像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颗粒性或印刷中出现的墨杠、墨斑、墨膜不匀以及纸张故障所引起的画面不均匀的现象,用测微密度计或光学衍射计等测量表示。
(5)印刷重复率。
对于保持印刷中质量的稳定性要求达到极高的重复率,在生产中通过自动控制求出平均质量值,用统计法表示。
图像复制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观评价、客观评价、综合评价主观评价:是评价者以复制品的原稿为基础,以印刷质量标准为依据,对照印样或印刷品,根据自己的学识、技术素养、审美观点和爱好等方面的心理印象做出评价。
因地点、周围环境的不同,特别是观察复制品(与原稿对比)的照明条件不同及观察者的精神状态时所产生的视觉差异。
主观评价内容:(1)墨色鲜艳,画面深浅程度均匀一致。
(2)墨层厚实,具有光泽。
(3)网点光洁、清晰、无毛刺。
(4)符合原稿要求,色调层次清晰。
(5)套印准确。
(6)文字清晰、完整,不缺笔断道。
(7)印张外观整洁,无褶皱、油迹、脏迹和指印。
(8)印张背面清洁、无脏迹。
(9)裁切尺寸符合规格要求。
主观评价的结果往往以定性指标的方法表示出来。
不同的人对各个印刷品按优、良、中、差分等级或者打分,最后进行总分统计。
客观评价:是以测定印刷品的物理特性为中心,通过仪器或工具对印刷品做定量分析,结合复制质量标准作出客观评价。
客观评价的优点:(1)可以用定量数据来反映印刷品的各种质量特性,特别是工艺系列化的随机控制更能稳定印刷质量;(2)操作者的目的性明确,质量和责任分明,避免工序间因质量问题相互推诿的现象;(3)有利于各种故障的分析和经验的总结;(4)促进质量管理的系列化,加快出版速度,降低成本。
客观评价的内容:色彩再现阶调层次再现清晰度和分辨力网点的微观质量质量稳定性等内容客观评价中可使用密度计、分光光度计、控制条、图像处理手段等测得这些质量参数。
综合评价:就是以客观评价的手段为基础与主观评价的各种因素相验证的方法,亦即是使主观的心理印象与客观的数据分析相吻合,进而使评价标准更切合科学管理的方式。
综合评价的特点:①首先确定目检价值的存在,包括印刷质量专家与大多数人目检印象的一致性。
②根据客观评价的手段,以测试数据为基础。
③将测试数据经过计算、做表,得出印刷质量的综合评价分。
密度测量:密度测量实质上是对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大小的度量,是视觉感受对无彩色的黑、白、灰组成的画面明暗程度的度量。
密度计一般由照明光源、透镜、彩色滤色片、传感器、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密度测量的应用:1. 在印前部门,密度计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测量原稿密度。
(2)测量印前输出分色片的密度,检测分色片质量,并校准及线性化照排机。
(3)分析打样样张的特性,有助于控制颜色和色调复制的变化因素。
(4)制版车间对于原版和印版质量的检测,可测量密度值、网点面积率等,以控制印刷制版质量。
2. 印刷车间反射密度计的应用:(1)分析印刷车间购入的材料,如油墨和纸张的性质。
(2)测量实地块的密度值,根据测量值来判断墨量大小。
检查是否出现偏色。
(3)测量网点面积或网点增大值。
(4)测量印刷油墨的叠印率,保证色彩还原。
(5)测量相对反差,使层次复制处于最佳状态,也能为灰平衡提供依据。
密度计测量的不足:首先,仪器之间的一致性差,这种差异就会导致不同密度计的读数不能进行比较,在交流沟通上很困难。
其次,密度计不能提供与人眼灵敏度相关的心理物理测量,所以也就不能正确反映视感觉的明暗,密度计的分析测量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不能准确地表示出颜色的外貌。
色度测量:色度测量是利用色度测量仪器对印刷品进行测量,得到直接描述印刷品颜色的色度数据(例如三刺激值)的方法。
色度测量是将人眼对颜色的定性颜色感觉转变成定量的描述,这个描述是基于表色系统。
色度计是仿照人眼感色的原理制成的,通过对被测颜色表面直接测量获得与颜色三剌激值X、Y、Z成比例的视觉响应,经过换算得出被测颜色的X、Y、Z值,也可将这些值转换成其它匀色空间的颜色参数。
色度计一般由照明光源、校正滤色器、探测器组成。
不足:a.由于视觉灵敏度跟滤光片-传感器不易调节,绝对精度不够;b.光电色度计中一般只有A光源或C光源,不能用于测透射原稿。
区别:a.密度计用三滤色片测量,且值取对数换算,色度计所得值不需对数转换;b.色度计所用滤色片要模拟人的视觉函数;密度计所用滤色片一般不需要模拟人的视觉函数,即:两者滤色片本身特性不同。
分光光度计测量颜色表面对可见光谱各波长光的反射率,将可见光谱的光以一定步距(5nm、10nm、20nm)照射颜色表面,然后逐点测量反射率,将各波长光的反射率值与各波长之间关系描点可获得被测颜色表面的分光光度曲线,每一条分光光度曲线唯一地表达一种颜色,也可将测得值转换成其它表色系统值。
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色散装置、光电探测器和数据处理与输出几部分构成。
特点:a.把色彩作为不受观察者支配的物理量进行测量b.可提供>16点的数据,精确度高c.测量结果可以判断同色异谱现象d.测量光源类型多,采用D65光源可以测量带荧光的图象色度测量在印刷中的应用:1.首先在印刷材料的质量控制上。
2.其次色度测量在对于印刷中灰平衡的分析测量、最佳阶调复制以及针对不同油墨、纸张和印刷条件的校色方面也有很大作用。
3.此外利用这种方法还能分析打样张的色彩和印刷用纸的匹配情况,分析预打样工艺中所用颜料的色度特性;分析一套油墨再现的色域和各套油墨再现色域的不同以及原稿和复制图像之间的关系。
4.通过对印刷品的色度测量,实现印刷过程中的色彩控制。
5.在当前进行色彩管理时要用到色度测量。
(一)数据管理控制工具:1.信号条——主要用于视觉评价,功能比较单一,只表达印刷品外观质量信息。
如晒版梯尺、GATF网点扩大信号条等;2.测试条——是以密度计检测评价为主的多功能标记元件,有以视觉鉴赏和密度计测试相结合,并借助图表、曲线进行数值计算的测试条,如格雷达固CCS彩色测试条;3.控制条——把信号条和测试条的视觉评价和测试评价组合在一起的多功能的控制工具,如布鲁纳尔第三代控制条;4.梯尺——透射密度梯变排列,具有等差密度或等级网点的透射梯尺。
控制晒版、印刷质量的梯尺有连续调和网点百分比梯尺两种。
如晒版梯尺和测试条中分辨网点传递的网点梯尺。
5.检标——控制印品质量的一种工具。
可单独使用,如GATF星标,还有与测试条组合的各种检标。
(二)使用控制工具目的和作用:1.控制晒版印刷质量;2.确保印刷品的平均质量,使误差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3.缩小打样与正式印刷因条件不同所造成的差别;(三)使用控制工具注意事项:1.根据印品的繁简,选用适合本厂设备条件的信号条和测试条;2.在制版和印刷中采用统一的控制工具,使其来年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能够衔接。
(四)测试版的一般组成部分:单色实地块:用于测量色调。
单色网点测试块:与实地块一起用于测试网点调值及网点增大量。
多色套印的实地块:控制叠印率。
线条测试块:检测各方向的重影和滑版。
调值很低的网点块:最低的、可复制的网点调值。
调值很高的网点块:最高的、可复制的网点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