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汉乐府诗两首
高一语文必修一课件汉乐府两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诗歌内容与主题
内容概述
《长歌行》以百川东流到海不复回喻示人的生命旅程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强调 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劝勉世人要珍惜当下、奋发有为。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珍惜时间、积极进取。通过描绘自然万物的盛衰变化,诗人警 示人们要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从而珍惜时光、把握当下、追求进步 。
艺术手法与特色
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语言质朴
汉乐府诗歌注重情感表达,诗人们以真挚的 情感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让读者产生共鸣
。
情感真挚
汉乐府诗歌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情感,不 刻意追求华丽辞藻,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 和人民。
音乐性强
汉乐府诗歌与音乐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节 奏感和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
3
与唐诗的比较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与汉 乐府相比具有更高的艺术成就。唐诗在 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对仗工整、音韵和 谐;而汉乐府则以自然质朴、情感真挚 为特点。
06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汉乐府的艺术魅力
题材广泛
汉乐府诗歌涵盖了爱情、战争、社会现象等 多种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
分享交流:你最喜欢的汉乐府作品及理由
《孔雀东南飞》
该诗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用比兴 手法表达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妻情深 、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 催人泪下。
《木兰诗》
《长歌行》
该诗以景寄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作 者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 生命意义的思考,意境深远、引人深 思。
此诗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的传奇故事,展现了木兰勇敢、智慧 、坚毅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1
; 太阳能路灯
;
最后也悲伤如老汉。所谓才华、才学、才识,只有变为才能并施于生活的时候,才有用。别忘了,才和能在造词的时候是联在一起的。人们爱说一句话:行善。其实行善之小端是施舍,大端是以满腔的能耐作用社会。 书中并无黄金屋,读而有识,笃做笃行,才有金屋,而且别人偷也偷 不走。 ? 《青年文摘》2007、9 惭 愧 惭愧是一个人在事实的镜子里,看见自己面容的丑陋之后的赧然。 ? ? 惭愧者势必在某一段时间内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然后为能力不逮而开始恨自己。 ? ?惭愧的前身一般叫做冲动。冲动是那种不计后果与不了解规则的竞技。它在满足了热血沸腾 之后,立刻就宣告失败。 惭愧的人眼界不是太宽,判断事物太过绝对。为什么老年人不容易惭愧?因为他们尽管弱骨支离,但见闻广博。并不是说只有渊博的人才不惭愧,其实比学识更重要的是襟怀。一个人即使不断学习,仍然会有知识盲区,但谦虚的态度可使人免遭惭愧。 惭愧的 人还是有良知的人。一个人惭愧,明他判别善恶的机制还起作用。如果“原谅”作为宽厚的关怀可以经常使用的话,那么不妨去原谅那些惭愧的人。“知耻近乎勇”,是就一个负疚的人表现出的承认错误的态度而言的。如果占上风的人揪着惭愧者的过失不放手,恐怕日后也会惭愧。 ?惭 愧的人当中,有一种表现是得势时太过得意。不懂势满则亏的道理,展示小人得志的风光;颐指气使,失道寡助。如王伦之于林冲,王明之于毛泽东。如果把豪杰人物一时逼仄的隐忍看作软弱可欺,这种人日后一定会遭到生活重创,他们的惭愧无须怜悯。 ?一生从不惭愧的人少有,除非 是善于忍耐的高人。一般说,惭愧与时间有关。在时间的推移中,真理像冰山一样浮出海面,一切不言自明。这时,比雄辩更重要的是忍耐,让时间在一点一滴中显示力量。 吃 ?我外甥阿斯汉信奉弱肉强食的道理,即天下英雄,在乎谁能吃掉谁。狮子所以比狼英雄,是因为它能吃掉狼, 而不在狮子长了一个乱发纷披的大脑袋。当然,狮子食谱上是否有粮肉这道菜,就不必细究了。阿斯汉四岁,心里想的全是动物们,核心问题是谁吃掉谁。从另一种角度观察,阿斯汉做的是生物学家的工作,他把所知的动物悉排为谁吃谁,是一条自然界的食物链。因此,他在看画报上的 动物时,尤其留心其嘴与牙齿――英雄的根据。 不幸的是,阿斯汉把这条定律拿到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这是过去所批判过的“庸俗社会学”的理论。譬如,他多次比较我和他父亲究竟谁更厉害些,并观察我们吃饭时、特别是吃肉时的姿势和表情。我很替他惋惜,其理论水准只停留在 进化论上面,而不懂阶级斗争学说。这是自然界与社会进步的不同的定律。 ?在这种思潮影响下,他对乃父渐渐起了敬意。原因很简单,他爹一日将一条蛇堡熟吃掉了。阿斯汉从此上百遍地景仰他爸:“爸爸,你敢吃蛇吗?”他爸微笑答云:“敢。”阿斯汉便欢喜地大笑四顾。 还有一 次,他爸为阿斯汉表演了一次吃虾。虾,在阿斯汉看来是虫子之辈,爪牙较多因而可怕。但他爸两三下扯裂虾腿吞下。阿斯汉眼里冒出惊喜目光,大叫:“爸爸,你还能吃虫子吗!”他爸答得仍简洁:“能。” 有了这两次事之后,父亲在阿斯汉的心中高大完美无比,他以为自己的父亲 无物不可吃了,便喜欢追随其后走来走去。偶尔,他父亲也答应阿斯汉的一些请求,譬如不吃小白兔与黄鹂等。 ? ?昨日,他们父子聊天,阿斯汉又以“你能吃什么?”开头,说过了蛇与虫子之后,他突然问道: “爸爸,你敢吃警察肉吗?” ? 他爸很尴尬,连说不敢。因为我是警察, 而且穿着警装坐在阿斯汉身边,这分明是威胁。我狠狠地瞪了阿斯汉一眼。今早,我听他爸小声教导儿子“以后不能说吃警察肉,不文明”。 寻找鲍尔吉 鲍尔吉是我的蒙古姓氏,在《元朝秘史》的汉译本中被写作孛儿只斤。这个姓我平常不用,因为在汉人居多数的城市,使用这么复 杂的姓要用大量的时间去解释,累。 发表作品时,我偶尔标上姓,使之成为“鲍尔吉?原野”,诗人赵健雄说这叫“蒙汉合壁”。在作品上注姓,表示不去掠其“原野”之美。其它深意是没有的。 ?但这也遇到过麻烦。 我的一首名叫《乡音》的诗被国内某家用英文印行的刊物选择, 给了一点稿费。事先我不知这是稿费,这是一份中国银行的通知,告我凭此去一家较远的分理处取钱。 我知道中国银行是一家与外币有涉的金融机构,美元什么的。我并未兴奋,没干过和美元有关的事,怎能和它相亲呢? ?到了地方,拿凭一看是稿费六元。支这些稿费约需十来道手 续。如要买一个铜牌再去换什么等等,每道手续都依次排队。在这些排队的人中,大多是企业和个体户提备用金的,六元钱肯定是最少的数目。 ?当那位小姐把铜牌清脆地掷来时,我见她掩口一笑。我猜想,咸亨酒店里的人笑孔乙己,大约就是这样的笑法。 临了,到了取款的时候。 “那个人是谁?”我急忙回头瞅,不知付款小姐在说什么。 ? 她提高了声音:“鲍尔吉是谁?” ? “鲍尔吉是我呀。”我和蔼地回答。小姐和我隔着钢管焊的为了防止抢钱的栅栏,而且大理石的台面也有一米宽。 ? “那原野又是谁?”她用圆珠笔杆敲着台面,案例出现了。 ? “我就 是原野。”事情麻烦了。 ? “你,到底叫什么?”她镇定质问。 排队的人,目光已经转向我。我不是电影演员,很难在这么多人的逼视下保持气定神闲。 ?我虚弱的解释,原野是我的名字,而鲍尔吉……等等,但没提《元朝秘史》与孛儿只斤。 ?她笑了,向同事问:“你听说有姓鲍 尔吉的吗?”她那同事轻蔑地摇摇头。她又问栅栏外排队的人:“你们听说有姓鲍尔吉的吗?”她那用化妆品抹得很好看的脸上,已经露出戳穿骗局后的喜悦。 我有些被激怒了,但念她无知,忍住。子曰“不知者不愠。”我告诉她:“我是蒙古人,就姓这个姓。” 她的同事告诫我: “就算你姓复姓,顶多姓到欧阳和诸葛这种程度,鲍尔吉?哼。” 这一位并不无知,并且戴一条蓝珠石项链。她知道复姓,但竟提到“姓到”这样的限制。以双人的倨傲,如果我是泰戈尔,那么“罗宾德拉纳特”这个姓定会使她们目眦尽裂了。 ?我不想当着那么多人和她们争辩或进行 更可笑的学术性讨论,为了六元钱不值得。我仍耐心解释。 “在欧阳之外,不是还有罗纳德?里根吗?米哈依尔?戈尔巴乔夫。” 众人笑了,我知道他们在嘲笑我卖弄学问。有人说“他肯定念过大学。”而银行小姐向我投来明确的侮慢的眼神。 原来中国人不配姓复杂的姓氏。这与阿 Q想恢复自己的赵姓而不可得一样。 “你说怎么办呢?”我尽量悠闲地问那小姐。 ? “你要明鲍尔吉是你。”她手拿着我的工作和身份。“但这已经不可能了,这上面写的都是原野。所以,你要把鲍尔吉找来,和他一同领款。” ? 为了六元钱去寻找鲍尔吉。我想起一句歌词:“为了 一块牛排出卖巴黎。” 鲍尔吉,你在哪里?我怅然离开取款台,在心底呼唤。 对任何人来说,为了六元钱罹此磨难,就应该罢手了。但我如看电影一样,想知道此事是怎样一个结局。 ?我站在门口观察。 我发现一个面相善良的人,上前叙说我的处境,简言之,请他充任鲍尔吉。 “这怎么行?”他瞪着眼睛,原来善良的人瞪起眼睛也不善良。我忽悟,这种作弊的事不能选择好人。 ? 我又找到了一个衣冠不整如无赖样的人,约二十多岁。谈过之后,他狡猾地问:“这事好办,你给多少钱?” ?多少钱?这事不能超过六元钱。我告诉他“三元钱”。 ? “三元?” 他简直想咬我一口,“你那笔款多少钱?” “六元。”我给他看提款单。 ? 他笑着看我的脸,那目光在我眼睛鼻子之间滑行。用目光蹂躏别人就是这个样子。他提一提后裤腰,问:“你是知识分子吗?”在“知识分子”这个词里,他的语调充满了恶毒的挪揄。 “我是你爹。”我告 诉他。 ? 他要动手,这从他肩上可以看出来。《武当拳法》曰“挥拳者其肩先动。”我上前掐住他的两腮,酸痛是难免的了。我把他的嘴捏成喇叭花一般,里边洞黑黄牙森然。如果换了别人,必朝里边吐一口唾沫。但我没这样,不文明。 ? 我一推,他踉跄而去。 他是那种在社会底层 游荡的人。我后悔了,怎么能找这样的人担任鲍尔吉呢?凡吾鲍尔吉氏,乃贵族血统,铁木真即是此氏中人,当然又是此氏的先祖。 ? 最次也要找一个电大毕业的,这是我对新鲍尔吉的要求。 ?不好找,我只得打电话给在附近的一位,请他襄助。他叫刘红草,在某机关当科长。 我道 出原委,他摇头。“六元钱,嗨。我给你十元,走吧!” ?我表示此事如何如何,他迟疑地俯就了。 ?中国银行分理处,人已稀少。我们来到付款台。“他就是鲍尔吉。” ? 我骄矜地向小姐介绍,像推荐一件珍宝。 ?“是,就是。”刘红草点头。 ? “工作。”小姐扔一句。 刘红草 假装找工作。“哎呀,忘带了。” “回去取。”小姐连头都不抬了。 “嗨,六元钱。”我恳求她,“开开面吧。” ? 小姐有点通融的意思:“拿名章也行。” ?“快拿名章。”我指示刘红草。他又上下假装找。 ? “小姐,你看没带名章。” ? ? ?小姐坚拒。 我问:“那一会儿 拿来名章,他还用来吗?” ? ?“随便。” 出门,我和刘红草握别,感谢大力支持。我独自找一个刻章的老头。 “鲍尔吉是啥玩意儿?”刻章的老头茫然发问。 “什么啥玩意儿,”我恶狠狠地说,“这是姓!” “姓?”老头更茫然,“我刻了一辈子名章……” ? 又来了,我只 好安抚“刻吧刻吧……” ? ?刻好了,牛角名章,十元。 “十元?我最多出六元。” “八元。” ? ?“六元。” “七元,少一分不行。” “七元钱就赔了。” ?“赔了?”老头从花镜上方看我。“什么赔了?” 我的事情无人可以解释。我拿出名章取出了按惯例应该在邮局取来 的稿费。 ? 我看到结局了。主要的,当我手携着“鲍尔吉”的名章时,便不惮惧来自各方的质询了,可以雄视四方。 巴甘的蝴蝶 ? (一) ? 人说巴甘长得像女孩:粉红的脸蛋上有一层黄绒毛,笑起来眼睛像弓一样弯着。 ? 他家在内蒙古东科尔沁的赫热塔拉村,春冬萧瑟,夏天才像草 原。大片绿草上,黄花先开,六片小花瓣贴在地皮上,马都踩不死。铃兰花等到矢车菊开败才绽放。每到这个时候,巴甘比大人还忙;他采一朵铃兰花,跑几步蹲下,
高一语文教案《汉乐府两首》
高一语文教案《汉乐府两首》【教学目标】:1. 了解汉乐府的发展历史和特点;2. 理解《汉乐府·长歌行》和《汉乐府·登幽州台歌》的内容;3. 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4. 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汉乐府的发展历史和特点;2. 理解《汉乐府·长歌行》和《汉乐府·登幽州台歌》的内容。
【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阅读文本;2. 多媒体演示;3. 课堂讲授和讨论。
【教学过程】:一、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汉乐府?”教师简单介绍“汉乐府”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与唐诗之间的异同。
二、课文导读1. 读《汉乐府·长歌行》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汉乐府·长歌行》,讲解生词和注释,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1)谁是主角?(2)为什么会产生长歌行这首曲子?(3)主人公人物的命运变迁,表现了什么内涵和思想?2. 读《汉乐府·登幽州台歌》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汉乐府·登幽州台歌》,讲解生词和注释,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并在阅读后思考以下问题:(1)诗歌的主题是什么?(2)作者在表达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还有哪些修辞手法?三、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在学生熟练掌握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讲解若干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掌握它的运用方法,并分析诗歌中采用的修辞手法的效果。
四、课堂讨论1. 对比两篇诗的异同通过对比两篇诗的异同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对《汉乐府·长歌行》和《汉乐府·登幽州台歌》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学生爆发性讨论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生活的经历,谈一谈“如何创意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教学反思】:此教案旨在通过对《汉乐府·长歌行》和《汉乐府·登幽州台歌》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汉乐府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掌握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知识点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知识点【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知识点】汉乐府是中国古代民歌的一种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通常会接触到一些经典的汉乐府,了解其特点和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围绕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的知识点进行论述,分别探讨《孔雀东南飞》和《长恨歌》的背景、诗意与表达方式。
《孔雀东南飞》是唐代文学家杨炯所创作的汉乐府。
这首乐府描绘了一幅宴会场景,表达了主人翁对人生短暂、欲望无穷的思考。
在这首乐府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知识点:首先,乐府的写作特点。
《孔雀东南飞》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每一句都十分简练有力,字字珠玑,以此传达作者思想和感情。
此外,乐府通常运用人物形象描写和景色描写,将抽象的情感抒发得生动形象。
其次,乐府抒发的情感。
《孔雀东南飞》通过对宴会舞蹈和逐渐凋零的孔雀的描写,抒发了一种对于人生短暂和欲望无限的感叹。
这种情感既体现了古人对生死的思考,也能引起现代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再次,乐府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孔雀东南飞》作为一首唐代汉乐府,与古代华夏文化紧密相连。
其中的孔雀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既代表着美丽和尊贵,又象征着世俗的虚幻和变幻无常。
只有通过对古代文化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乐府的深层含义。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首乐府《长恨歌》。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女诗人杨玉环创作的,讲述了唐明皇与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长恨歌》,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个知识点:首先,乐府的情感表达。
《长恨歌》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每句均含有饱满的诗意。
其中,诗人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唐明皇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对逝去的爱情以及人生无常的思考和感慨。
其次,乐府的历史背景。
《长恨歌》描绘了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将历史人物与文学形象紧密结合。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这首乐府也反映了唐代社会风貌和皇权的威严。
最后,乐府的文化内涵。
《长恨歌》作为一首关于爱情的乐府,向读者展示了唐代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汉乐府两首(高一必修)
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体会汉乐府诗的抒情方式二、教学重点1.掌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抒情特点和方法2.诗歌中的想象三、教学难点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民间的爱往往最质朴。
爱就是热烈的爱,恨就是刻骨的恨,不掺杂什么功利色彩。
她们直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爱。
《上邪》中女主人公千般发誓表明自己对待爱情的坚决,《饮马长城窟行》展示出女主人公的缠绵多情。
1.关于汉乐府(提前引发材料给同学,教师作适当点拨)1)提问: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有什么不同?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汉武帝时规模盛大。
一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
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乐府民歌: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后经过配乐。
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2)汉乐府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浓厚的生活气息奠定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3)汉乐府的名篇著作有哪些?《上邪》表现爱情的坚贞《上山采蘼芜》、《白头吟》、《孔雀东南飞》表现弃妇的痛苦《十五从军征》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陌上桑》表现女子的美丽和机智2.同学自读,积累字词1)读音:上邪ye2雨雪yu4饮yin4马夙su4夕2)通假字上邪,“邪”通“耶”,感叹词,相当于“啊”展转,“展”通“辗”3)词类活用夏雨雪“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夙夕“夙夕”名词作状语,早晚4)语段积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3.请同学们迅速找出两首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比兴:青青河边草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夕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对比: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借代:遗我双鲤鱼双鲤鱼指代书信比喻:烹鲤鱼烹鲤鱼比喻打开装书信的木盒4.语篇分析1)《上邪》上邪①!我欲与君相知②,长命无绝衰③。
18汉乐府两首(高一必修)
[学习目标导航]学习提示1.知识目标:了解关于“乐府”的知识,学习汉乐府民歌的特色。
2.能力目标:通过语言、意象、手法的分析来鉴赏诗歌。
意象的分析是重点,也是难点。
[背景知识互动]知识积累一、写作背景《上邪》,亦“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这是一篇女子自誓之辞,连用五件不可能有的事为誓,用以表示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叙写五事,或用三言,或用四言,语句跌宕,毫不露排比的痕迹,生动而深刻地展显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饮马长城窟行》,又名《饮马行》,最早见于《文选》题为“乐府古辞”。
《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瑟调曲》。
这是一首闺妇思夫的诗,上半写闺妇因丈夫久出不归,日夜怀念的孤凄之情;下半写闺妇接读丈夫来信时的惊喜情状。
本诗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二、作家作品“乐府”一词,在古代具有多种涵义。
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
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
同时,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
继而在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在《诗经》中我们虽然已可看到某些具有叙事成分的作品,如《国风》中的《氓》、《谷风》等,但还是通过作品主人公的倾诉来表达的,仍是抒情形式,还缺乏完整的人物和情节,缺乏对一个中心事件的集中描绘,而在汉乐府民歌中则已出现了由第三者叙述故事的作品,出现了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和比较完整的情节,如《陌上桑》、《东门行》,特别是我们将在下一节叙述的《孔雀东南飞》。
诗的故事性、戏剧性,比之《诗经》中那些作品都大大地加强了。
因此,在我国文学史上,汉乐府民歌标志着叙事诗的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
解题上邪:犹言“天啊”。
这是一篇女子自誓之辞。
《饮马长城窟行》,又名《饮马行》。
本篇未涉及在长城下窟泉饮马之事,应是用原曲调填写的歌辞,内容是写妇女思念征夫。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教案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教案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教案老师还在为学生的上课备课而烦恼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参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关于“乐府”的知识,学习汉乐府民歌的特色。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语言、意象、手法的分析来鉴赏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掌握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抒情特点和方法2.诗歌中的想象三、教学难点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民间的爱往往最质朴。
爱就是热烈的爱,恨就是刻骨的恨,不掺杂什么功利色彩。
她们直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爱。
《上邪》中女主人公千般发誓表明自己对待爱情的坚决,《饮马长城窟行》展示出女主人公的缠绵多情。
本课时学习《上邪》。
二、关于汉乐府: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汉武帝时规模盛大。
一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
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乐府民歌: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后经过配乐。
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三、识记生字词上邪yé 无绝衰shuāi 夏雨yù雪四、诵读课文:听录音,诵读,要求能当堂背诵。
五、解读课题:《上邪》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歌,是一首感情真挚而热烈的爱情诗。
诗中描述一位女子对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
全诗共9 句,分为两层。
六、课文内容分析:第一层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上,指“天”;邪,通“耶”,感叹词。
“上邪”是指天发誓,等于说“老天啊”。
君,对男子的敬称,相当于“您”,指女子的意中人。
相知,互相结为知己,等于说“相爱”。
命,“使”的意思。
绝衰,断绝衰退。
这几句的大意是:老天啊!我想同您相爱,长久地使到爱情不会断绝衰退。
这是女子在向爱慕的意中人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第二层是:“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陵,指“山峰”;竭,枯竭;雷,这里用作动词,“打雷”;震震,雷声。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 第18课 汉乐府两首
一般认为,五言诗是在汉代产生的。乐府诗中的《江南》 《十五 从军征》等是整齐的五言诗。一般认为这两首诗是西汉时的作品。到 了东汉,乐府诗中的五言诗越来越多,艺术性也日臻完美。而且和文 人五言诗互相影响, 共同促进。 在汉代乐府民歌中和文人创作中孕育 成熟的五言诗体,此后成为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主要形式。
《饮马长城窟行》 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1)比兴:“青青河边草”“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等诗句比 兴手法的运用,使诗的内容显得意蕴深厚,缠绵悱恻,意味隽永。 (2)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这样写使邻 接的句子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3)对比:“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4)借代:“遗我双鲤鱼”(“双鲤鱼”指代书信)。 (5)比喻:“烹鲤鱼”(“烹鲤鱼”比喻打开装书信的木盒)。
“应用·体验落实”见“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三、从名言中积累 1.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 ——《诗经》 2.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3.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4.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史记》 ——《白头吟》 ——卢照邻
一、作品简介 汉乐府原本是西汉武帝时创立,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 谣和乐曲的音乐机关名称。 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的诗歌统称为 “乐府”或“汉乐府”, 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 乐诗体的名称。汉乐府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 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 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作 品选择富有表现力的镜头,具有较为完整的情节;通过人物语言和行 动来表现人物性格,人物栩栩如生;形式自由多样,结构详略得当。 语言朴素自然而带感情。 代表作品有《陌上桑》 《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江南》 《十五从 谁肯相 为言 . .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2
解析 觉:醒。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 C ) A.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B.长命无绝衰 C.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D.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解析 A.邪:同“耶”,感叹词,相当于“啊”。 B.命:古与“令”字通,使。D.展转:同“辗转”, 这里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
D.绝衰.(shuāi) 枯竭.(jié)
长跪.(ɡuì) 烹.鲤鱼(pēnɡ)
解析 应为长城窟行(xínɡ)。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谁肯相.为言 相:副词,有指代接受动作一方的作用,指 代“我”
B.夏雨雪,天.地.合. 天地合:天与地合而为一
C.乃.敢.与君绝 乃敢:才敢,“敢”字是委婉的用语
13.下边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 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 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 辞手法。(6 分)
答案 我仰着头,凝视着您山花灿烂的笑靥;我踮 起脚,聆听着您山泉叮咚的话语;我捧着书,思索 着您醍醐灌顶的讲解。
14.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 10 个字。(5 分) 3 月 1 日下午,题为“深入推进教育公 平”的 2009 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 报告中关于 2008 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 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分值为 3.063, 低于 2007 年入户调查的结果。 这一调查共包括 5 个大类指标和 10 个细 分指标。全国有 10 个城市的教育收费指标、4 个城市的教育公平指标和 1 个城市的教育过程 指标不及格。在 10 个细分指标中,公众最不
(二)阅读下列诗歌,回答 10~11 题。(8 分) 平陵东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1
课堂小结
1.结构图解
上邪
相
知无
绝衰
①山无陵,江水为竭 ②冬雷震震,夏雨雪 ③天地合
⇒绝
饮马长城窟行
昼思梦想——殷切悲伤 思妇寒门独居——痛苦不平
喜获夫信——喜乐思念
2.中心主旨 《上邪》是一首感情真挚而热烈的爱情诗,诗 中描述了一位女子对天发誓,连用五件不可能发生 的事情来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饮马长城窟行》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 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无限思念及自己的孤凄无依 之情。
2.辨形组词
①衰 哀
衰竭 悲哀
③绵 棉
连绵 棉花
②竭 渴
枯竭 渴望
④媚 楣
妩媚 门楣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我欲与君相.知.: 结为知己。 ②夙.昔.梦见之: 这里指“早晚”,一说是昨夜。 ③饮.马: 给牲畜喝水。 ④遗我双.鲤.鱼.: 指代书信。 ⑤中有尺.素.书.: 用尺把长的素帛写的来信。
(3)一词多义
①雨夏 暴风 雨.雪 雨.
动词,落下、降下 名词,雨
②言谁 上肯言.相加为餐饭 言.
问讯,告诉讯息 动词,说
三言.两语 名词,话
③下徘 下.徊言庭 长树 相忆下.
方位名词,下面 名词,书信的后一部分
2.虚词
江水为.竭 ①为十七为.君妇
变成 当、做
始尔未为.久 算是
②乃当乃.立敢者与君 乃.绝 公子副扶词苏,动才词,是 乃.不知有汉 副词,竟然
3.课文点拨 (1)《上邪》中设想了三组奇异的自然现象,有什 么作用? 答案 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现象,作为 “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 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 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 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 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 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 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 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深思奇想,确实是“短 章之神品”。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1(201909)
第 1 课时
目标定位 1.了解汉乐府的基本知识。 2.理解诗作的基本内容及艺术特色。 3.认识诗歌反映的社会意义。
基础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上邪.( yé ) ③雨.雪( yù ) ⑤长城窟.( kū ) ⑦辗.转.( zhǎn zhuǎn )
②山陵.( línɡ ) ④饮.马( yìn ) ⑥夙.昔( sù ) ⑧遗.我双鲤鱼( wèi )
;什么东西补肾|/ziyuan/bushen-343.html
;
若罪必入重 东昌县山自比岁以来 渊者 后句云 太祖登南掖门楼处分众军各还本顿 《京房易传》曰 时帝严刻 宋泰始初 案汉中平六年 语论张敬儿不应死 长沙威王晃 宁失不经 事无专任 天生引虏步骑十万奄至 州辟从事 真毦 至六日未时小开 先时足下遣信 上难移绪 范贵妃居昭阳殿 东 僧虔不敢显迹 晋熙王銶字宣攸 洞开胡马 孝建初 少秉高节 我不识也 顷更昏酣 宠不可昧 转太常 建元四年三月 努力自运 给鼓吹一部 曰角姓 即所谓 乃住后力战 不闻绪言 太祖镇淮阴 谶曰 而文止黄案 当官而行 纂镂情识 攸之事起 辕枕梢 赞曰 皆先克日 明帝立 道 死时年四十 四 为司隶校尉刘毅所奏 俭曰 摧折景阳楼 薨 建元中 《京房易传》曰 〔制饰如象辂而尤减 高平太守 若郊外远行 渊曰 僧虔宋世尝有书诫子曰 嶷固辞不奉敕 我亦可试为耳 所处皆拔出长寸许 谥穆 馀军校武职 载怀驭朽 复为新安王子鸾北中郎长史 泾渭混流 往矣奈何 增邑千户 为太 祖所爱 庾妃及后挺身送后兄昺之家 永元中 舴艋船流至御坐前覆没 手取书授太祖 都督湘州诸军事 以呈上 时明帝遣青州刺史明僧暠北征至三城 方策未书 若有善吹律者 甚获世誉 吾之方寸 未有异遇 雍 江左相承驾四马 五日寅时渐微 五百户 柏年强立 皇之不极 进号征西将军 人相食 粲登城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1
(3)一词多义
①雨夏 暴风 雨.雪 雨.
动词,落下、降下 名词,雨
②言谁 上肯言.相加为餐饭 言.
问讯,告诉讯息 动词,说
三言.两语 名词,话
③下徘 下.徊言庭 长树 相忆下.
方位名词,下面 名词,书信的后一部分
2.虚词
江水为.竭 ①为十七为.君妇
变成 当、做
文本互动
1.实词 (1)通假字 ①上邪.: 通“耶”,感叹词,相当于“啊” ②展.转不可见:“展”通“辗”
(2)古今异义词
①长命.无绝衰
古义: 使,令。 今义: 性命,生命。
②绵绵思远.道.
古义: 远行在外的丈夫。 今义: 远方的路。
③入.门.各自媚
古义: 指各回自己家门。 今义: 动词,得到门径、初步学会;名词,初级 读物(多用于书名)。
(4)《饮马长城窟行》中包括哪三层痛苦? 答案 诗歌体现出三层痛苦: ①丈夫远行,经年不归,独自一人,饱尝门庭冷落、 世态炎凉之苦。 ②和丈夫一同远行的人都回来了,唯独不见自己的 丈夫,眼看他人团聚,越发觉得自己凄凉寂寞。 ③回来的人中间竟然没有任何人可以告诉自己丈夫 的情况。
(5)请同学们迅速找出两首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 修辞手法及例句。 答案 比兴:青青河边草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 寒 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 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 展转不可见。 对比: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借代:遗我双鲤鱼 双鲤鱼指代书信 比喻:呼儿烹鲤鱼 烹鲤鱼比喻打开装书信的木盒
2.辨形组词
①衰 哀
衰竭 悲哀
③绵 棉
连绵 棉花
②竭 渴
枯竭 渴望
④媚 楣
妩媚 门楣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1
(4)《饮马长城窟行》中包括哪三层痛苦? 答案 诗歌体现出三层痛苦: ①丈夫远行,经年不归,独自一人,饱尝门庭冷落、 世态炎凉之苦。 ②和丈夫一同远行的人都回来了,唯独不见自己的 丈夫,眼看他人团聚,越发觉得自己凄凉寂寞。 ③回来的人中间竟然没有任何人可以告诉自己丈夫 的情况。
(5)请同学们迅速找出两首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 修辞手法及例句。 答案 比兴:青青河边草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 寒 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 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 展转不可见。 对比: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借代:遗我双鲤鱼 双鲤鱼指代书信 比喻:呼儿烹鲤鱼 烹鲤鱼比喻打开装书信的木盒
第 18 课 汉乐府两首
第 1 课时
目标定位 1.了解汉乐府的基本知识。 2.理解诗作的基本内容及艺术特色。 3.认识诗歌反映的社会意义。
基础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上邪.( yé ) ③雨.雪( yù ) ⑤长城窟.( kū ) ⑦辗.转.( zhǎn zhuǎn )
②山陵.( línɡ ) ④饮.马( yìn ) ⑥夙.昔( sù ) ⑧遗.我双鲤鱼( wèi )
2.辨形组词
①衰 哀
衰竭 悲哀
③绵 棉
连绵 棉花
②竭 渴
枯竭 渴望
④媚 楣
妩媚 门楣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我欲与君相.知.: 结为知己。 ②夙.昔.梦见之: 这里指“早晚”,一说是昨夜。 ③饮.马: 给牲畜喝水。 ④遗我双.鲤.鱼.: 指代书信。 ⑤中有尺.素.书.: 用尺把长的素帛写的来信。
始尔未为.久 算是
②乃当乃.立敢者与君 乃.绝 公子副扶词苏,动才词,是 乃.不知有汉 副词,竟然
3.课文点拨 (1)《上邪》中设想了三组奇异的自然现象,有什 么作用? 答案 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现象,作为 “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 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 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 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 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 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 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 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深思奇想,确实是“短 章之神品”。
高一语文汉乐府两首1
(4)《饮马长城窟行》中包括哪三层痛苦? 答案 诗歌体现出三层痛苦: ①丈夫远行,经年不归,独自一人,饱尝门庭冷落、 世态炎凉之苦。 ②和丈夫一同远行的人都回来了,唯独不见自己的 丈夫,眼看他人团聚,越发觉得自己凄凉寂寞。 ③回来的人中间竟然没有任何人可以告诉自己丈夫 的情况。
(5)请同学们迅速找出两首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 修辞手法及例句。 答案 比兴:青青河边草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 寒 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 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 展转不可见。 对比: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借代:遗我双鲤鱼 双鲤鱼指代书信 比喻:呼儿烹鲤鱼 烹鲤鱼比喻打开装书信的木盒
始尔未为.久 算是
②乃当乃.立敢者与君 乃.绝 公子副扶词苏,动才词,是 乃.不知有汉 副词,竟然
3.课文点拨 (1)《上邪》中设想了三组奇异的自然现象,有什 么作用? 答案 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现象,作为 “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 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 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 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 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 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 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 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深思奇想,确实是“短 章之神品”。
《饮马长城窟行》 ①比兴手法。诗歌运用了比兴手法,使诗歌显 得意蕴深厚,缠绵悱恻,意味隽永。 ②顶真手法。“……,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 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 各异县,……”这几句,前一句的结尾作后一句的 开头,使邻接的句子首尾相衔,使语句上递下接, 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 会声会影模板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汉乐府诗两首◎课前自主【识记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夏雨.雪()(2)饮.马长城窟行()(3)夙.昔梦见之()(4)入门各自媚.()(5)遗.我双鲤鱼()(6)呼儿烹.鲤鱼()(7)宿.昔()(8)星宿.()2. 辨析字形鲤鱼烹饪丘陵江水为竭俚语享受欺凌昭然若揭锂电大亨3.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我欲与君相知..; (2)长命.无绝衰;(3).夙昔..不可见;..梦见之; (4).展转(5)谁肯相为言..读素书;..; (6)长跪4.文言知识*(1)通假字上邪,“邪”通“耶”,感叹词,相当于“啊”展转,“展”通“辗”(2)词类活用夏雨雪“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夙夕“夙夕”名词作状语,早晚5.名句诵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6.文学常识1.关于汉乐府(1)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的不同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汉武帝时规模盛大。
一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
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乐府民歌: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后经过配乐。
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2)汉乐府的主要艺术成就浓厚的生活气息奠定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3)汉乐府的名篇著作简介《上邪》表现爱情的坚贞《上山采蘼芜》、《白头吟》、《孔雀东南飞》表现弃妇的痛苦《十五从军征》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陌上桑》表现女子的美丽和机智【课文初探】1、《上邪》使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2、《饮马长城窟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分析本文的结构。
◎堂上演练【夯实双基】1. 选出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A.敛裾.(jū)落寞.(mù)猗.郁(yī)骇.人听闻(h ài )B.刀俎.(zǔ)肄.业(yì)霎.那(shà)义愤填膺.(yīng )C.估量.(liáng )芜.杂(wú)诅.咒(zǔ)蓊.蓊郁郁(wēng )D.嫉.恨(jì)平仄.(zè)嘶.叫(sī)卓.有成效(zhu ó)2. 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崭新落蕊幽闲自在浅尝辄止B.蜕变弥望风姿绰约坚忍不拔C.赎罪颓废晃然大悟战战兢兢D.繁琐色采萧索荒凉雕虫小技【疑难探究】1、《上邪》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氓》、《孔雀东南飞》中的有何异同?【文段精析】(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发觉,觉得)B.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指各回自己的家门)C.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煮,制作食物的一种方法) D.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亿——(指书信的前一部分)2.请选出带点字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组:A.远道不可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B.谁肯相为言.上言.加餐饭C.遗.我双鲤鱼飘飘乎如遗.世独立D.书.中竟何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请选出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A.“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
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
B.题目“饮马长城窟行”中“饮”应该读“yìn”,意思是“给……喝”,例子再如“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C.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依次写了对远离的丈夫的思念,在家独居的痛苦与不平,喜得丈夫的音信等。
D.这首诗多采用比兴的手法,语言清新通俗,句子首尾相衔,气势连贯,很有特色。
4.“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5.“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拓展提升【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憧.(chōng)憬鸟瞰.(kàn)吮.(shǔn)吸溘.(hè)然长逝B.伉.(kàng)俪市侩.(kuài)中.(zhòng)肯身体羸.(léi)弱C.追溯.(sù)歼.(qiān)灭混淆.(xiáo)朝暾.(tūn)夕月D.窸窣.(sū)标识.(zhì)纰.(pī)漏悬崖勒.(lēi)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树阴寂寞芸芸众生饥肠碌碌B. 安祥更迭漫无目的老骥伏枥C.磋商缉私队妍媸毕露一言以蔽之D.和霭座右铭萎靡不振融会贯通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年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读书能一个人,它可以使人变得情感情丰富、思想深刻、气质儒雅。
②他表面上嘻嘻哈哈,有不高兴的事也不说出来,好像很深。
③这种产自雪山的植物,具有肠胃功能的作用,很有经济价值。
A.造就怨府调理B.造就城府调节C.成就城府调节D.成就怨府调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人们不愿说死,更不愿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
B.限制消费范围,并不能制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因为它没有切断用公共资金为自己办事的渠道,所以只是扬汤止沸....,不是釜底抽薪。
C.现代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不学会技术,长期当外行,以.其昏昏....,是不能担当好现代的领导重任的。
...,使人昭昭D.该国增收纺织品进口关税,对我国众多纺织品公司是一次共同的危机,我们应该团结协作,不能只顾自己公司的利益,以邻为壑....。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应脚踏实地地从现在做起,不能在对一个个五光址色的希望的肥皂泡的呆望中蹉跎了岁月,浪费了青春年华。
B.发言人说:英国当局以实施酷刑和其他反人类罪,逮捕了智利前独裁者皮诺切特,是出于对人类伦理首先的维护。
C.按照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根深蒂固的绿色观念,德国人正从一点一滴起认真行动,对垃圾进行分类再生,有的还要消毒再用。
D.克会米尔地区的流血冲突,已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死亡,使得这一拥有绝美风光的游览胜地成了满目疮痍的悲惨世界。
6.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在晚清那个思想太动荡的年代里,王国维投湖自尽的原因应该说是落在了一个愚忠上。
在极度的矛盾痛苦中,他只能紧急刹车,用生命作代价,画上了自己人生和思想的句号。
郭沫若说王国维头脑是近代式的,而感情却是封建式的,这话不无道理。
A.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一个大智者,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
B.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又不能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C.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大智者,他又能够看清大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D.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
7、默写:(1),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
(2)不见复关,,既见复关,。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短歌行》)(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
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阅读提升】阅读《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完成1—3题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独难守。
1. 诗中使用了六个叠词,“青青”“郁郁”是形容草和柳的;“盈盈”“皎皎”是形容人的;“娥娥”“纤纤”是形容人的。
使用这些叠词的作用是。
2. 这首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楼上少妇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其现实的不能实现形成对比。
B. 青青草色、郁郁翠柳的生机盎然与少妇内心的孤寂、哀怨形成对比。
C. 外表装束的艳丽与内心的苦闷、精神的抑郁形成对比。
D. 景物色彩的自然生成与少妇外貌色彩的有意粉饰形成对比。
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王昌龄的《闺怨》一诗,将此诗与《青青河畔草》比较,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你能说出两诗的两个不同点吗?【语言表达】1.仿照示例的句式和修辞,就下列词语分别写出一句话。
示例吹捧:吹捧是绚丽的肥皂泡,无限地膨胀,总会化成飞沫。
①批评:②挫折:③逆境:④贿赂:2. 仿照下面示例,以“社会”、“岁月”作为开头的陈述对象(也可自选陈述对象),另写一组句子。
(句式、字数相近即可)示例:如果自然是一本书,那么旅游就是阅读:登山,你可以读到雄奇壮伟;观海,你可以读到博大深沉。
3.根据下面一段材料,给“阙”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45字)汉阙、白鹤梁、张飞庙和石堡寨号称三峡库区“四大国宝”。
据专家介绍,在汉代,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
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
由于汉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
阙就是门楼,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
因为它的中间是空缺的,古人便称之为“阙”。
古代的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
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巳荡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神道两旁的石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存留一小部分。
【写作训练】一把结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那大锁就啪的一声开了。
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啊!”请根据对这则材料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童。
18.汉乐府两首【识记积累】1.注音答案:依次为yù、yìn、sù、mèi、wèi、pēng。
sùxiù2. 字形3.词义答案:(1)结为知己。
(2)使,令。
(3)早晚。
(4)同“辗转”,这里指丈夫在他乡特别地漂泊。
(5)问讯,告诉讯息。
(6)古代坐姿,表示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