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合乎中医道理

合集下载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

对太极拳的认识及体会太极拳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并命名的传统拳术。

是一种融哲理、医理和拳理于一身,并切有强身健体、娱乐、表演等多种功能的传统武术拳种。

它以中国古典哲学,中医为基础于明末清初得以成型,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通过人民的长期锻炼实践证明太极拳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还能够健心,使人心态自然、平和预防心理疾病,所以太极拳既能健身又能健心。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习练太极拳越来越多,但青年人较少,是由于大部分青年人对太极拳不甚了解,对太极拳存在误区,认为太极拳是老年和弱者专门练习的拳术。

实际上太极拳是我国武术精髓部分,是集技击。

健身、养身于一身,分为健身性、表演性、爆发性等。

起到了终身学习,终身受益。

太极拳源远流长,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那动中有静,以柔克刚等风格,又与中华文化十分一致。

从太极图里就能看出来,阴阳的相生相克,是互相依存的。

就像矛盾的双方互相对立,又互相转化,强中有柔,柔中带强。

在现代生活中就是比较缓慢的、柔和的、适合大多数人的能宣扬民间文化的健身好方法。

现在习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这说明人们对习练太极拳能健康身体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但是我发现有一部分人群是盲目练拳。

所谓练盲拳,就是不带着拳理去练,而是自行其是。

太极拳的理论说起来好像很多,但实际上它都是相关联的。

比如:太极拳脚下是反作用力,你只要做到下盘的圆裆、开胯、敛臀,劲自然就到了脚下,所以带着拳理去练,会少走好多的弯路。

要想练好太极拳,就一定要理解拳理,太极拳讲“松沉找刚柔”,习练一些人把“沉”练成了“重”怎样理解太极拳中的“沉”哪?就我对练拳体会,如果把自己比作水的话,“沉”就是一块系下去的石头,石头系在水中,石头下去了,水面并没有太大变化。

那么体现在身体上的这块石头就是“意念”也就是说你的意念下去了,但肢体的变化并不是很大,可一些练拳之人正好相反,他的肢体下去了,但意念没有下去,所以练拳者练的膝盖痛的就是这种现象。

由太极拳理悟人生道理

由太极拳理悟人生道理

由太极拳理悟人生道理太极拳作为一门辩证的、哲学的拳术,其拳理无不透射着人生道理。

前辈李雅轩在评价太极拳时称其作用有三:用之于防身,能自卫御侮;用之于处事,则是非分明;用之于养生,则延年益寿。

在此,我想从太极拳理谈谈其折射出的人生道理。

一、阴阳平衡,中庸之道陈鑫在《总结拳手内劲刚柔歌》中写道:“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显好手,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太极拳在走架中要求立身中正,开中有合,合中有开,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

在对敌实践中要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丢不顶,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实现我顺人背,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最高境界。

无论是走架还是推手,太极拳走的是中庸之道,对人生实践有重要的启迪。

这就要求我们为人处事不走极端,量力而行,中庸适度,把握好分寸,做到知足者常乐。

在考虑和处理问题时,谨慎、细心、勿躁勿急,能上下、左右、前后全盘考虑,筛选出最优方案或对策,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轻犯,反击轻;重犯,反击重。

形为被动,意为主动。

二、抱元守一,虚静为本太极拳以虚静为本,在行功时,中心泰然,抱远守一。

未尝不静,极其静也,神明不测,有触即发;未尝无动,于动时存静意,于静中寓动机。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合乎自然。

人生之道也莫不如此。

虚心无所不容,静无所不应。

一个人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胸襟坦荡,才能容得下人间是非曲折,才能纳百万人才为己所用,也才能遇事不惊,运筹帷幄,心中有数。

老子曰:“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意即清静自正。

清静的效用不仅能正己,且可正他(正天下)。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一个人只有淡泊名利,才不为名利所累,才能真正实现快乐人生,健康人生。

三、以柔克刚,不卑不亢太极拳在行功实践中讲究我守我界,引进落空,后发制人,以柔克刚。

“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

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

太极拳中拳理与哲理

太极拳中拳理与哲理

[摘要]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论文主要运用文献法对太极拳“拳理”和中国传统文化之“哲理”的桥接部分进行论述,指出“太极拳与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一脉相承”以及“大众在练习太极拳时根据哲理的启示所应该重点认识到的地方”,并在此结论上提出“太极拳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相辅相成的观点。

[关键词]太极拳;拳理;哲理;儒学;道学;思想[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5-0077-02*基金项目:2010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项目编号:2010LX529);梧州学院2009年科研立项课题“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项目编号:2009C025)的研究成果太极拳中“拳理”与“哲理”张元驰功1,翟虎翔2(1.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0;2.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中国传统哲学融合得最为紧密,其理论主要借鉴于儒家和道家,并融合古代导引术、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说等。

例如,太极拳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有:儒家的中庸、和谐、仁义等,道家的无为、养生、静虚等。

据此,太极拳所蕴含的众多哲学思想便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之一,例如“功防、虚实、动静”等,便是阴阳思想的一种体现,而“不贪、不欠、不即、不离、不丢、不顶”等,便是中庸思想的一种体现……因此,大众在太极拳实践中,如果能通过拳术来感受传统哲学的奥妙所在,不仅能加速提高自身的太极拳水平,而且也能在有意或无意间将传统哲理作用于生活实践。

一、太极拳“拳理”和道家“哲理”道家,是先秦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的一个思想派别,其思想的核心是“道”,主要观点是认为“道”不仅是万物的法则,也是人类的最高智慧,而“依乎天理、道法自然、清心寡欲、无为而治”等既是道家对“道”的描述,也是道家据此对世人的要求,更是道家对成道之人的形象描述。

太极养生的六大原理有什么

太极养生的六大原理有什么

太极养生的六大原理有什么太极拳的历史非常悠久,主要因为练太极拳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每个时代都有很多人热衷于太极,经常练习太极能起到非常好的养生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养生的六大原理。

欢迎阅读!太极养生的六大原理太极在养生方面是非常好的,对于中老年人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许多中老年人在公园,广场上练习太极。

在我国较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犷醉以入房,以欲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一、太极拳是非常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太极拳中动静结合,动中求静,对于调节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可有效阻断过分亢进和炽烈的七情对气血的干扰和逆乱影响,护卫“元神”正常发挥其调控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

二、太极拳是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强调全身心的放松。

“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从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

经络不通,就有不健康的地方,行动不利索、血液不畅通,有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三、在练习太极的时候,往往都会用到腰部的旋转,在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和虚实转换的时候,会对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起到一定的好处。

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疏通经络,激发经内气,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四、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脉气在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

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

五、太极拳不仅强调肢体放松,而且练拳全过程都要求精神放松,使大脑抑制与兴奋结合,而且它还有利于心态平衡。

太极功法的阴阳哲理

太极功法的阴阳哲理

太极功法的阴阳哲理众所周知,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道家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变化,阴阳也成了太极拳的特点之一。

想要练好太极拳就要明白太极拳的阴阳相济论,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太极功法的阴阳哲理吧!太极功法的阴阳哲理介绍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瑰宝,练太极拳一定要体会拳论中的阴阳变化,在阴阳变化中找到练拳的意。

拳谱上常见太极十三势之说,在理解中,有人把十三势说解成十三个姿势,这是不正确的。

实际上太极十三势是十三种方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掤、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

其中前八字是八种手法,后五字是五种步法,即俗称八门五步,或称八卦五行,都是指这十三法。

太极拳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太极拳中的拳理拳法如同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之道,太极拳具有教育意义。

怀抱八法,也就是指八种手法,而这八种手法又与文王八卦方位图有严格的四正四隅对应关系。

太极拳理属内家拳种。

因此,八卦方位与人体对应各有其窍,而每窍在人体经络脏腑中又各有其位。

这样在太极拳运行中,以意引气,按窍运身,意到气到,气到劲到,这就是太极拳内练要义的根本所在。

实践证明,太极拳久练得道者,不但在技击上可出奇效,在保健上也会起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太极拳的阴阳变化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具有养肝护肝的作用。

老年人练习太极拳还能防治骨质疏松,降低摔跌风险。

为了使大家确切了解太极八法所属经络脏腑窍位,与八卦的对应关系,现按八法顺序详述如下。

1.掤在八卦中是坎,中满方位正北,五行中属水,人体对应窍位是会阴穴,此穴属肾经。

八法中此字主掤劲。

2.捋在八卦中是离,中虚方位正南,五行中属火,人体对应窍位是祖窍穴,此穴属心经。

八法中此字是捋劲。

3.挤在八卦中是震,仰盂方位正东,五行中属木,人体对应窍位是夹脊穴。

此穴属肝经。

八法中此字主挤劲。

4.按在八卦中是兑,上缺方位正西,五行中属金,人体对应窍位是膻中穴,此穴属肺经。

八法中此字主按劲。

5.採在八卦中是乾,三连方位隅西北,五行中属金,人体对应窍位是性宫和肺俞两穴,该穴属大肠经。

太极拳的医疗作用

太极拳的医疗作用

太极拳的医疗作用太极拳的医疗和保健作用现在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了。

那么,太极拳为什么能够在祛病延年方面取得非药石所及的效用呢?过去,人们对这方面的解释带有许多神秘的色彩。

近年来,国家卫生部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作出了一些合乎科学的解释。

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更系统地进行。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的医疗作用。

太极拳的医疗作用第一,太极拳的动作特点:从健身方面说,太极拳运动是综合古代的“导引、吐纳”和“禅功”,而构成的体系完整的体育运动。

太极拳在行功时的要求是按拳谱中所说的“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断续处……”可见,练拳时首先要全身放松,动作柔缓,不能稍有僵劲,一举手、一投足都要轻利灵活、节节连贯。

每一式的衔接处不能间断,均匀一致。

太极拳是一种圆运动,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圆形,而不能有一点凸凹,这种圆形正符合“行气(注)如九曲珠,无微不至”。

这与中医着眼于从整体出发辩证施治的道理是一致的。

太极拳的圆运动对脏腑经络可起到特别的锻炼作用。

因为它要求“形神合一、内外俱练、动静结合”、“顺乎自然求自然”。

太极拳的医疗作用第二,太极拳能祛病的道理:气、血、精、津是人体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其具体表现。

气、血、精、津旺盛,人体就健康。

人体发病,不是真气不足就是气郁不行。

太极拳“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能使身体内部培蓄真气,疏通全身经络,使肌体产生抵抗力,以祛病延年。

人们练一段太极拳之后,会发现自己有气血通畅、精神振奋、津液满口、两腿轻飘、行走如行云流水之感。

太极拳基本动作共有三十七式,各式既有技击作用又有医疗作用。

现只叙述对治疗下列病症有直接关系的各式:糖尿病、神经衰弱、失眠、神经官能症、关节炎、消化不良、胃下垂、高血压、心脏病等。

糖尿病:文化革命前,我在北海教协和医院糖尿病患者练太极拳共有百人之多。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学员告诉我通过练拳病情有好转。

太极拳与整体医学的关系

太极拳与整体医学的关系

太极拳与整体医学的关系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古代中医原理,当今人们练太极拳可有效预防疾病。

太极拳的养生功效已被科学证实,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与整体医学的关系。

欢迎阅读!太极拳与整体医学的关系太极拳是一种康复修复的医学性运动,其对脑神经起着改善作用,还能治疗腰椎疾病,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的作用,可以使下肢更稳固,对心血管有积极地影响。

这些功能作用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并已经为大量的医学研究所证实。

是的,太极拳具有这样一些效果,但同时我们也当注意到,我们不能过度沉迷于这些“被肢解”的研究成果。

否则,我们很容易因为只见了具体的树木,而忽略了整片的森林。

我们需要从宏观的整全的医学视野来看待太极拳的医学功效,在这方面,太极拳是当之无愧的最佳整体运动医学。

整体医学是一种古老的概念,专业精细的分析可以将事物割裂开来,对差异的重视远甚于认同的重视,这是现代工业社会深度发展的产物。

而早期的先民无论是看待自然还是自身,都在其中发现了一个整体的宇宙。

世界是大宇宙,人身是小宇宙。

那时医学普遍充斥着神学和科学、玄学与经验、箴言与艺术、人力与自然,这是他们的局限性,也是他们的特色。

纵然他们有致命的医学认知局限和缺陷,但有一点——他们整体观的医学理念与实践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哪怕在历史的某个时期它遭遇发展的阻碍,或被主流医学所忽视,但不久它总能在适宜的位置找到它的医学荣耀。

现代人练习太极拳可以调节紧张的生活节奏,缓解精神疲劳,对某些疾病具有康复作用,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整体医学在20世纪总的来看处于医学边缘地位,主流是现代西方以还原论与循证原则为基础的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了现代各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对生命机体“各孤立部分”的物质结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发现,这是它最大的优点。

但其总体倾向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治模式仍未取得很理想的效果。

近几十年来,西方现代医学逐渐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和缺陷,于是行进缓慢但仍与时俱进的传统医学,尤其是传统医学中的整体医学,又再次进入主流医学的视野,仿佛人类天生具有回归传统的宿命追求,过往掉头不顾的医学精英们又纷纷礼赞整体医学。

太极拳养生之道

太极拳养生之道

太极拳养生之道太极拳乃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之功法。

外动形活如龙虎,内养身安似云风。

龙无云、虎无风、则威风尽失。

只练拳、不养生,必损其根源。

缘此,太极拳爱好者不可不知养生之道。

中国古代道家养生方法众彩纷呈,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一导引,即以俯仰屈伸。

抻筋拔骨为主的肢体运动。

二吐纳,是以借助呼吸来吐故纳新,从而调节体内真气运行。

三膳食,通过食用各种营养品来滋补脏腑器官而达到相互平衡。

上面三种方法虽然各有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气血通畅,预防疾病,提高体质。

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溯源寻根,自伏羲画卦,阐明阴阳,即将太极之理寓于其中。

嗣后更命阴康作大舞,以宜导湮郁。

广成子传道于黄帝,黄帝作内经,其导引之诸法,均本于太极之理,为理念和无形之运动。

华佗本庄子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作五禽经,以授吴普,是时已开姿势运动之先河。

太极以阴阳互根为基础,抱阳而负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平衡和谐。

古人创太极拳法而不留个人之名,是因历代先师淡泊名利,没有偏见。

它是宇宙和谐运动之表象。

中国的医学基本理论,就是阴阳学说。

它认为人体内部不外阴阳两种因素,阴阳和调,就能维持健康:偏盛偏衰,就要致于疾病。

这种学说在古代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阐述很多,例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为万物之能始”,“人有形,不离阴阳”。

“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这些都是说明宇宙间的事物和人类的身体,都是由阴阳两种因素构成的。

内经认为,凡人身体内,必须阴阳和谐,才能健康无病。

它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之气和,血脉调,居处安静”。

“阴阳平匀,以充其形,九侯若一,命日平人”。

“血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由于阴阳对人体非常重要,古代擅长养生之士都善于调理阴阳,祛病延年。

内经里称这些人为“至人”,“真人”,“贤人”,说他们能“把握阴阳”,“和于阴阳”,“逆从阴阳”。

健康讲座-太极运动与身体保健

健康讲座-太极运动与身体保健

健康讲座-太极运动与身体保健一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一下“太极运动与身体保健”有关的课题。

我准备尽我所能,分几点讲述,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健康:是人人都盼望和追求的人生目标之一。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对生活的健康质量更有更广的祈求。

但是,目前世界广泛存在空气、水源、食物、环境的污染等等的负面较差的问题。

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莫大的影响。

使人群经常出现亚健康的现象和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

这些问题我们祖祖辈辈的专家、医生、健身者为了除病治病、铲除病魔;防病祛病、强身健体等等,为了大众的身体健康,通过各种各样医疗保健的角度想了很多很多办法,同时也取得了很好很好的效果。

但这二者是不能等同和取代的,如果要达到除病治病,铲除病魔;我们就得马上到医院找医生,通过他们细心的医护处理和必要的吃药、打针来使身体得以康复。

如果要达到防病祛病,强身健体;那我们就要采用医疗体育的方法,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运动来不断激发身体各个细胞、各个系统,从而使身体不断地增强体质、改善自身的健康水平,达到保健的目的。

另外让我们来分析了解一下:它们中一个是短期医疗行为的,而另一个是长期保健作用的。

这两个概念要牢牢记住。

有病要通过医治来解决问题,而保健就要不断坚定信心,不断坚持锻练的恒心,久而久之才能出现奇迹,取得相当理想的效果。

当然了,要想健康,进行保健的方法和因素还有很多,要根据个人的特点、爱好来进行锻炼。

这里我就只谈太极运动有关方面的问题来和大家分析探讨一下。

二、运动:世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在运动。

生命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运动。

也就是大家经常讲到的“生命在于运动”。

但运动单从锻练而言又分为。

1、无氧运动:(也就是耗氧运动)。

例如举重、田径、球类等高强度的健身运动。

1由于这类运动多是带竞技性的运动,也都是较为带负重和剧烈的运动,对体内的氧份很快就消耗掉;如果身体内不及时取得补充、或有些人的体质差些,补充就较为困难,那么就会出现难以应负补充的现象,就会使身体不但没有锻炼好,反而大有损害身体,影响健康。

太极拳的含义有哪些及特点介绍

太极拳的含义有哪些及特点介绍

太极拳的含义有哪些及特点介绍太极拳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传承,太极拳的整个思想是由于刚开始的太极所得来。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的含义有哪些,希望你们喜欢。

太极拳的含义(1)指宇亩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唐颖达《周易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

”《易纬·乾凿度》认为“有形生于无形”,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四阶段来解释“易有太极”。

以未见气时为太易,气初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

气形质混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称之为浑沌。

浑沌之物即是古人所说的元气。

以元气未分状态为太极,斌以其原始物质的含义。

这种观点在两汉较为普遍,如刘歆:“太极中央元气”;王充引易学家的话说:“元气未分,混沌为一”。

郑玄则以“淳合未分之气”解释大极。

(2)以虚无本体为太极,如王弼解释“大衍之数,其一不用”说“不用而用以之道,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

”以“一”为太极,认为此“一”不是数,而是“无”, “无”为四十九之策数形成的根据。

韩康伯注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说:“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

"(3)大衍之数的四十九数未分为太极,崔憬说:“四十九数合而未分,是象太极也。

今分而为二,以象两仪矣。

分揲其蓍,皆以四为数。

一策一时故四策以象四时也。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据《黄氏逸书考》本)崔憬对大衍之数的论述及其太极说,不以不用之一为虚无实体,以四十九数未分为大极,并且认为八卦涵蕴在大衍之数中。

此种观点,在易学哲学史上有其重要意义,为宋易将汉易的宇宙生成论转为本体论提供了方法。

(4)以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

两仪立焉。

”周敦颐以后,对太极的解释分为三大流派。

a、以邵雍为代表,以数说大极。

指出“太极一也,不动生二,神也”;以一分而为奇偶解释太极生两仪。

并认为在人则“心为大极”,在天地则“道为太极。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人们不断与侵害肌体的疾 患斗争着 ,经常在抗病 中活着,
从而积 累了大量 的养生知识和祛病方法 , 国的太极拳就是其 我 中一种 。 太极拳虽属于中华武术 的范畴 , 也可 以说是中国传统 医学的组成 部分之一 。通过练 习太 极拳可 以达到祛病、养生、 延年 的目的。 “ 太极 ”出 自我国古代哲学论著 《 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 , 始 见于陈搏 、周敦颐 的 “ 太极 图” ,此图表 示宇宙及万物都是 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 。“ 太极 ”寓有无 限大和 无限小的意义 ,具有圆 ( 浑然一体)和远 ( 辽阔无边 ) 的特点,阴阳二气平衡,互根、消长,不断运 动,无休无止 。
其一生都奉献给 了医学护理事业 … ・ . ・a
量的半人半兽 的怪物时,我们将面临一种什 么样 的世界 ? 试想 , 当我们每一个人 的基 因密码被破译并 随意在互联 网 公布之后 , 保险公司拒绝为一切短命基因的人保 险时, 我们时
时强调的 “ 人权 ” 隐私 ”又何在呢 ? 、“
安乐死等等 , 哪一项研究不存在着较大的道德争议 , 哪一项研
究不是在道德的约束作用下进行。 试想 , 克隆技术如果没有道 德的约束 , 大家随意克隆几个 希特勒式 的人物, 世界将会怎样 ?就 是像 爱因斯坦那样作出伟 大贡献 的任务,如果连续克隆几个 ,他 的家人将如何 自处? 试想 ,对 于人 体试验 ,如果没有道德 的约束,像 日本 的 7 1 队那样可 以随心所欲地进行 ,那么 ,人间和地狱还有什 3部
作 ;意守于 内,以静御动,用意识引导气血运 于周身 ,如环无
端 ,周而复始。可见所谓 “ 极拳 ” 太 ,就是以 “ 太极 ”哲理为 依据 ,以太极图形组编动作 的一种拳法 。其形在 “ 太极 ” ,意 在 “ 太极 ” ,故而得名 。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 贯通上下,沟 通 内外 ,内属于脏腑 ,外络 于肢节 。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可 有利于通经 活络 。首先 ,我们知道,突然、强烈而持久 的七情

太极拳的中医学理论阐释

太极拳的中医学理论阐释
1 6 9 6
该 药 内服 1 0 ~3 0 g , 虚 寒无瘀 者忌 服 。 走 血风 , 别 名 见血 飞 、 三 百棒 , 芸 香 科植 物 飞龙 掌 血 。《 全 国中草药 汇编 》 “ 散瘀 止 血 , 祛 风 除湿 , 消肿 解
陕西 中医 2 0 1 3年第 3 3 卷第 l 2期
中草 药 手 册 》 “ 治肢 节酸痛 , 麻 木拘挛 , 水肿 , 血 虚 头 昏” 。该 药祛 风湿 同 时能 活 血 , 可养 筋 通 络 , 还 为肠 痈 腹 痛要 药 , 内服 1 5 ~3 0 g 。 九龙钻 , 瑶语 九龙端 , 别名 九龙藤 , 云实科植 物龙 须
于活络 通经 , 其身体 运 动 的全 面 性 、 整体性、 协 调 性对 于 全身 经 脉 的疏 通 极 为有 利 。中 医 较 为 重 视 气 血 之 论, 太极 拳所 讲究 的“ 心静 体松 ” 能 够使 机 体 在 一 个 较 为 平和 的环境 中得 到 陶冶 , 身 体的肌 肉和 骨骼放 松 , 同 时积极 地按摩 腹脏 , 使 身体 气 血 通 畅 。以下 将 从 中医
打接骨” , 《 本草纲 目拾遗 》 “ 浸酒服 , 补筋 骨 , 祛 风解毒 , 能
循脉络 , 无 微不 到” 。九龙 藤祛 风湿 同时还 能健脾 消气 ,
对 胃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 效果 , 内服 1 5  ̄3 0 g 。 青九牛, 瑶 语 拱 九命 , 别 名 宽筋 藤 , 防 己科 植 物 中 华 青 中胆 。《 中华 本草 》 “ 祛风 止痛 ; 舒 筋 活络 。主风湿 痹痛; 腰 肌劳 损 ; 跌 打 损 伤” 。宽 筋 藤对 感 冒后 周 身疼 痛 亦有 一定疗 效 。 瑶族人 民运用瑶药抗风 湿 , 方法 多样 , 内服、 熏洗 、 烫 熨、 捣敷 、 浸酒 内服外擦 , 综合治疗 , 常能立杆见 影 。我院

太极拳和中医学之间,存在这么多相通之处

太极拳和中医学之间,存在这么多相通之处

太极拳和中医学之间,存在这么多相通之处1、阴阳五行中医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

”太极拳讲:阴阳分,天地判,始成太极。

所谓阴阳分是指阴静阳动、阴息阳生;天地判是指清浊二气分、阴阳相交化生万物。

由此可见中医与太极拳理论对于揭示宇宙的基本规律上看法是一致的。

在中医理论中,讲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换,并且用这些规律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以用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而太极拳理论是以太极图为中心而推演的,图中黑白分别为阴阳的各自属性,S线代表阴阳的消长变化和运动中的平衡关系,其中黑中之白眼、白中之黑眼,代表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并隐喻着阴阳中具有无限可分性。

在中医治疗学中有寒热、虚实、表里等阴阳属性不同的病症,有温、清、补、泻和解表、治里等相应治法。

在太极拳运动中则有动静、开合、刚柔、虚实等阴阳属性之不同,并有动静变化、开合鼓荡、虚实分明、刚柔相济等阴阳属性不同的人体内外运动变化。

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是用来取类比象进行推演、归类人体的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病理影响的相互关系,以及用来指导临床诊断、拟定治则的。

其具体方法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进行推演的。

而在太极拳法中,讲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门,进、退、顾、盼、定五步,也是按五行区分和掌握生克变化规律的。

由此可知中医学与太极拳在阴阳五行理论上是相通的。

在养生治病的目的上也是一致的。

二者都强调要不断地调整阴阳关系、和五行生克乘侮关系(只是一是用药物,一是用动作导引而已),从而达到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2、气血关系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的调和与通畅是人体健康的关键。

太极拳着重于对精、气、神的修练,尤其在锻炼时要求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从而使气血运行流畅而致平和。

太极拳之修其身必先正其心

太极拳之修其身必先正其心

太极拳之修其身必先正其心太极拳是中国独有的武术,在中华武术史上已有几百年的时间,太极拳的养生功效深受现代人喜爱,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永葆青春,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之修其身必先正其心。

欢迎阅读!太极拳之修其身必先正其心太极拳是一种养生拳术,练习太极拳要抱着养生的目的练习,不能以技击或者打人的目的学习。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知道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

太极拳首先有一个形体动作,即外形;其次,有内在的神、意、气。

太极拳是把外在的形和内在的神、意、气融合在一起,互相依存,成为一体的拳术。

所以,我们无论是为了健身还是为了技击练习太极拳,都离不开这两个方面。

王宗岳的《十三势行功歌诀》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表明练习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益寿延年。

这是根据时代的变迁而产生的练习太极拳目的的变化。

到了现代,练习太极拳就更注重健身和修身养性了,技击则变得次要。

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学习太极拳能实现人们健康长寿的梦想。

为了健身而练习太极拳,也是离不开《十三式行功歌诀》的指导。

歌诀中说:“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在这里,“意气神”是练习太极拳的主要方面;“骨肉”是指形体动作,则是次要的。

根据这句歌诀,我认为,练习太极拳要达到健身的目的,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就可以了。

第一个就是要做到松,即放松;第二个是要做到静,即安静、心静。

这里的松和静,都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

为什么从健身的角度练习太极拳,要把松和静放在首位呢?只有做到松静,心情才能平稳,肌肉才能放松,气血才能疏通。

怎么才能放松呢?要在意念的指导下,心情不能紧张,充分放松,也就是安静,然后肌肉、筋腱尽量放松。

习练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太极拳放松的过程可缓解精神压力,修身身体病灶,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放松,就是不用力,不较劲。

肌肉放松了,气血也就畅通无阻了。

从中医角度来看,生命离不开气血运行,气血旺盛,经络畅通,人就健康。

太极拳的中医养生原理

太极拳的中医养生原理

太极拳的中医养生原理咱先说说太极拳对气血的影响。

人就像一棵大树,气血就如同树的汁水,得通畅地流动才行。

打太极拳的时候,动作慢悠悠的,看似简单,实则在这一伸一缩之间,就像给气血做了一场按摩。

你看那抬手,就像是把气血往上引,让它们能更好地滋养脑袋这些高高在上的器官;再看那落脚,又像是把气血往下引,让它们能到达脚丫子这些离心脏远的地方。

这气血就这么在身体里循环往复,畅通无阻,人就不容易生病,脸色也会红扑扑的,精气神倍儿足。

再说这太极拳对筋骨的好处。

人上了年纪,筋骨就像用久了的机器零件,容易生锈不灵活。

可太极拳就像是一把神奇的润滑油。

打拳的时候,全身的关节都在活动,就像每个小零件都被精心照料到了。

那些扭转的动作,能把关节里的“小缝隙”都给撑开,让关节液能更好地滋润关节。

而且啊,长期练太极拳的人,筋骨会变得很有韧性,就像柳枝一样,不容易折断。

这可比那些天天在健身房里猛练肌肉的人要健康得多呢,肌肉练得太死了反而不好,而太极拳练的是一种柔软又有力量的感觉。

从中医的精气神角度来看,太极拳也是一绝。

打太极拳的时候,人得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这就相当于把散落在外的神给收回来了。

现在的人啊,一天到晚心思都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神散了,人就容易疲惫。

而打太极拳就像给神找了个家,让它安安稳稳地住在身体里。

同时,在打拳的过程中,人的气息也是平稳而悠长的,这就是在养气。

气足了,精神自然就好了,看东西都觉得明亮,听声音也更加清晰。

而且啊,太极拳一般都是在户外打,在公园啊、树林里啊这些地方。

一边打着拳,一边还能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这在中医里可也是很重要的呢,大自然的清气进入身体,把身体里的浊气给替换出来,就像给身体来了一场大扫除。

这时候的人啊,就像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扎根在大地里,吸收着天地间的精华。

所以说啊,太极拳在中医养生里真的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不管是年轻人想强身健体,还是老年人想延年益寿,都可以去学学太极拳,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洪式太极 洪式太极与中医养生

洪式太极 洪式太极与中医养生

洪式太极洪式太极与中医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脉相传,非口授心传,刻苦练习,实难体会其中的大才智。

在山东中医药高校学习期间,有幸到菏泽跟随李驻军老师学习洪式太极拳,加深了我对太极拳的熟悉。

同时也体会到他与中医的亲密关系。

现在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一下洪式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洪式太极拳是一项注意技击与养生的武术,欲把功夫练好,则须遵循太极拳的原理练习。

其中洪式太极拳所强调的眼法,整劲和劲走螺旋对技击和养生有着特殊的意义。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第八十: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眼睛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联系。

五脏精气充分则眼珠光明,敏捷,有神;不足则眼神飘散不定,无神。

五脏能养分眼睛。

反过来说,眼神的专注和内敛对五脏有着统摄的做用。

学习洪式太极拳时,眼法很重要,但始终被忽视。

记得李老师教拳时,经常提示我们要留意眼神的方向,眼神专注和内敛。

一般初学者往往专注一阵子后眼神就漂移了。

通过对眼法的练习,一个人的神气和意志会坚决起来。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相通应,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古代圣人依据自然界阳气的消长变化而总结出气的运动呈螺旋形左升右降。

《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载于右。

说明肝的生理主升发,条达,以升为顺;肺的生理特性则主肃降,已降为和。

洪式太极拳十三式到处以画正圈(左升右降)为主,符合人体气的周流方式,有助于调畅全身气机。

洪式太极拳的另一个特点是劲要整,走螺旋。

立身中正,落跨,松肩,沉肘,松腕是练习整劲的前提。

中医说:不通则痛。

劲整则力从脚跟生,气血流畅全身无阻,不易发生颈肩腰腿疼等症。

在菏泽学拳时老师时常让我们亲身体验整劲。

他只要轻轻一碰或一靠,我们都会被弹到沙发上。

本人学习洪式太极拳时日尚浅,若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透过太极看人生哲理

透过太极看人生哲理

透过太极看人生哲理哲理: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

它通常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透过太极看人生哲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还好,我们的中医专家们,并没有迷失方向。

就像他们曾拜师薪火相传地保留了中医一样,回归传统太极拳,几乎成为他们或者他们后人(传人)的必然选择。

上世纪中叶,孔伯华、萧龙友、汪逢春、施今墨并称北京四大名医。

如今,孔伯华的孙子孔令谦,不仅成为“孔伯华养生医馆”的总经理,而且还遵从父亲(卫生部授予的全国首批“名老中医”称号的52个人中的一位)的旨意,在少年时代,就拜孙式太极第二代掌门孙剑云、陈氏太极第十八代传人田秀臣为师,如今,他的传统太极拳的功底已经很深厚了。

家住北京隆福寺街的王友虞,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身份。

其一,李式太极拳的第4代传人,主要师承是第3代传人陈丹肪(亦为京城的名医);其二,7岁开始背诵医学典籍,随着年龄的增长,陆续跟爷爷、外公和师父学习中医、针灸,并拜“四大名医”为师深研中医。

李琏,中医主治医师,中医世家。

其父李介鸣教授,为四大名医施今墨入室弟子。

李琏本人自幼从其父学中医,后侍诊学习于祝谌予、董德懋等名家,并攻读于北京中医学院。

在他16岁(1968年)时,开始随著名太极拳家吴图南先生(吴图南先生曾向太医院正李子裕先生学过医道,太极拳很有成就,寿至105岁)学练传统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等。

如今,他在太极拳上很有造诣,已出版《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诠》一书。

戴玉三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但他在20世纪40年代,就拜名师杨禹廷先生学练吴式太极拳。

20世纪60年代,他在北京门头沟行医的同时,也开始传授太极拳。

他把太极拳功夫运用到行医的过程中,对病人的帮助很大。

曾担任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的吕炳奎老中医,则指令其子嘉澄随吉良晨教授学练太极拳。

如今在国外工作的嘉澄,仍坚持每天练拳,很有收获。

或许吕炳奎老局长的话可揭开中医师学练传统太极拳的秘密:“本《内经》‘正气存内’、‘精神内守’之旨,张仲景‘上工治未病’之教,孙思邈‘大医医未病之病’的精神,尊前贤之启迪,从‘精气神’当中不断激励自己,鼓励自己,认为‘世上有健康长寿之法,无长生不老之术’。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精选21篇)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精选21篇)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精选21篇)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1上班时,健康的身体是工作的本钱,退休后良好的身心是生活的主题。

去年,人到达了退休的年龄。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我参加了大兴老年大学开设的太极拳学习班,经过老师的精诚教授,我已初涉吴氏三十七式太极拳,感觉收获匪浅。

一、学太极拳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在临近退休的日子里,我曾为退休后可能无所事事而感到茫然。

自从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太极拳班的学习后,从心里感到心灵上得到了净化。

尤其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谆谆教授,使我获得了知识,并达到了解惑的目的,使我更加热爱生活,进一步认识到运动可以健身,而且可以净化心灵。

二、练太极拳可以使生活质量升华在没有学太极拳之前,我对自己的身体似乎失去了信念。

因为以往秋冬季节,我总是畏惧严寒,手脚冰凉不说,体质也很差。

严重的颈椎病使我倍受煎熬,很多个夜晚折磨得我不能享受睡眠,人也总是无精打采。

当我初涉太极拳殿堂,我的面前豁然开朗了,似乎又回到了年青的时代。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的身体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手脚冰凉的感觉消失了,久治不愈的颈椎病也离我而去,夜间也不用再把枕头拿到一边了,因为头脑发蒙、颈部不适的感觉都没有了。

现在的我身心健康,生活充实。

我从心里感谢传授太极拳给我的张全亮老师,更感谢大兴老年大学为我们开设这个专业,我会继续在老年大学学习下去。

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篇2最早接触太极拳是我还在上初一时,因为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在父亲的提议下,我报名参加运城陈正雷太极推广中心的暑假培训班,开始学习太极拳。

刚开始我以为太极拳是非常容易学的,因为在我的眼里太极拳动作轻缓,动作又简单,没有什么挑战性。

但其实并不然,我跟随老师学习之后才发现,太极拳真的大有学问,它的每一式每一招都与"阴阳"紧密相关,所谓"刚柔、内外、虚实、静动、松紧和圆方"都是太极阴阳的具体表现,比如看似简单的"太极起势"就对全身上下有所要求:站立是否自然放松,意念如何走动等等,需要自己去慢慢地用心思悟,去体会。

太极拳:修养身心之宝——名老中医健康长寿心得

太极拳:修养身心之宝——名老中医健康长寿心得

根本是锻 炼精 气 神
、 、
目的

的最 高境 界

练 习 太 极 拳 的 目的 是 为了健 康 长

武 术 的 第 三 层 功 夫 是 要 达 到武
寿 那 么 如 何 达 到 这 个 目的 呢 7 我 对 太

气养 力推 太 极 掌
说 到 养 生 长 寿 养 生 的 方 式 有食

术 的最 高 境 界 就 要 溯 本 求 源 探 索太


层功夫 是锻炼筋

斗 狠 是 为了 强 身 健 体 益 寿 延 年 杨



体 有生 命 有 活 力 有 灵 性 支 持 人 体
. .

骨 皮 这 是 武 术 的外 功 武 术 的 外功

家太极拳还 包括



些 太极 功夫 如静
, .
这 个 活 生 生 整 体 的动 力 就 是 精 气
. 、








可 是 我每 天 都 要 打 3 个小 时 太 极拳 对 于 向我 请 教

健 身经 验 的人 我常说 太 极 拳 是 个 宝 最 有益 于 养 0 生保 健
, ,



。.
练拳有 三 层 功 夫
我 从 小 就喜 欢 武 术 练 习 过 形 意

随 着 年 龄 的增 长 和 练 习 切 磋 太




恐 惊 这
, .
练 习 太 极拳 除了 要 掌 握 正 确 的练
习 方 法 外 最 重 要 的就 是 要 持 之 以恒

浅谈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

浅谈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

浅谈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一)①前言: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有较大影响的一大拳系,是将意、气、身融为一体的运动形式。

太极一词最初见于周易一书,至宋朝周敦颐以其所画太极图解释宇宙、自然界发展规律及其变化。

由于其具有静心用意、呼吸自然、中正安舒和动作缓慢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虚实分明、轻灵沉着、刚柔相济的特点,因此,太极拳虽类归武术,却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养生思想,在中国传统的医学养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②然而太极拳与中医的关系不仅于此。

此文中,我们会从太极拳与中医学的养生之道、太极拳与中医的阴阳虚实、中医理论在太极拳中的应用、中医经络学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四个方面浅谈一下太极拳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

太极拳与中医学的养生之道:③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中的主要拳种之一, 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

它吸收了古代哲学、医学、武术、导引术、吐纳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医医理的独特健身方法。

因太极拳运动的特征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中医养生之道, 从而使其在诸多的养生方法中脱颖而出, 成为倍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1 太极拳运动道法自然, 平衡阴阳中医养生学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阴阳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又以平衡阴阳为养生的核心内容。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 “凡阴阳之要, 阳秘乃固, 两者不和, 若春无秋, 若冬无夏。

因而和之, 是谓圣度⋯.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经文强调“保持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无疾的关键, 又是养生论的主旨。

太极拳理论法于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学说, 所以阴阳之道乃太极拳运动的基础, 是太极拳运动的规律所在。

因此, 有太极拳家按阴阳特点将太极拳运动平分阴阳, 将柔、吸、引、化、收、蓄、入、来、退、屈、虚、合等列为阴, 将刚、呼、击、打、放、发、出、往、进、伸、实、开等列为阳。

这样的划分使阴阳概念、阴阳平衡理念在太极拳运动中更具体化, 更富指导作用。

2 太极拳运动动静结合, 形神兼修中医养生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兼修的养生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合乎中医道理同养精气神祖国医学养生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气神即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即精气)、生理活动的动能及其表现于外在的身心现象,是人的生命现象产生及其生理变化的根本。

“寿命修短,全系精气神之盈亏”。

因此古今练功家及养生家同样无不重视精气神的练养。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所日之精乃指人体五脏六腑广义之精。

古代祖国医学理论日:“夫精者,身之本也”,“养生之道,以精为宝”,“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生……”,“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

可见,精是生命的本源。

因此,练功家与养生家均以“守精”为本。

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处处以腰部为主的全身内外统一的活动。

在练拳过程中,“时刻留意在腰间”,“主宰于腰”,“以腰为轴”,左旋右转,意气贯注,使腰部活动加强,带动全身各部肌肉、关节、内脏各器官的搞笑签名运动,并起到自动按摩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气血流通,促进人体内精微物质(即精气)的运化效果。

因此,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对于养精蓄锐和人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气在中医养生中十分重要,“人含气而生”,“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中医学认为,人体之气有多种,其最根本的是元气(真气),元气是由肾气、肺气和“水谷精微”相合而成。

太极拳运动对人体元气的练养也具有良好的功效。

太极拳习练时,要求“以意调息”、“以意导气”,并有各种练气的方法。

太极拳运动既重视“意、气、力”的合一,也重视练气、养生和运气。

太极拳的呼吸细、匀、深、长而有力,这一方面可加大肺活量,促进吐故纳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循环全身”,“气为血帅,血随气行”。

因此,可加强新陈代谢,提高气化功能。

另一方面,太极拳的腹式呼吸,使腹肌一张一弛。

膈肌不断起伏,可以有规律地“按摩”内脏,加强内脏与消化道的qq空间签名档血液循环和津液的搞笑签名分泌,对体内消化吸收很有利,从而也就有效地增强了“水谷精微”的提炼。

练功及养生所言之神。

现代医学认为,是大脑的心理活动功能,是人的精神意志。

祖国医学认为,“心藏神,心主神明,……是君主之官”。

即人的一切意识思维、心理活动、情志变化都是心神的作用,同现代医学的高级神经学说异曲同工。

养生学认为心神须安定,神安则皆安,神不安则会出现失眠等症状。

所以说对心神的练养,就是对大脑神经的训练。

练太极拳要一心一意,“排除一切杂念”,“神舒体静”,内外结合,上下相随,连绵不断,细心体会,随时调整。

这一过程,是对大脑中枢神经的一种很好锻炼,能有效地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的调节力,同时也达到了对心神的指挥功能的练养和加强作用。

因此说太极拳运动是一套很好的神经和心理训练体操。

同修内与外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运动,它柔和、缓慢、连贯。

行功时,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毛孔张开、血管松弛、骨络顺当,是一种气血运动量极大而体能消耗量极小的运动,完全符合中医养生之道。

正凶为太极拳的运动量是可以主观地掌握和控制的,没有过度的动作,不易出现代谢机能的激烈变化,因而避免了一般体育项目的过多体能消耗,所以更适合身体病弱的人练习。

练拳时要求精神高度集中且运动量适中,能够在大脑皮层某一中枢产生适宜的兴奋,即可增强神经系统埘各器官系统的营养作用,也可抑制大脑皮层中某些病灶的兴奋,从而对病患起到积极的恢复和医疗作用。

同时,太极拳松静虚无、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运动过程,能够摒除各种噪音等外米刺激,使人体进入最佳的生理状态。

大脑内分泌等身体功能均进入协调良好的状态,则使真气得以从之,并获得心神的愉乐,增强了祛病健身的功效。

太极拳作为一种内家拳运动,它注重的是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的有机结合。

拳谚说:内功首要在练意。

“太极拳术尤在意”,意在领先,意到气到,气到则力到。

使意、气、力三者自然地结合与发挥。

太极拳之用意要求全神贯注,排除杂念,练拳时的每一个动作都应假想为与对手在一招一式地对练,使每一个动作有的放矢,用意识引导动作,形神兼备,内外结合。

练太极拳要全身松开,不使分毫拙劲在血脉之间滞留束缚。

这样,使动作逐步轻灵,回转自如,则气血经脉无不畅通。

如全身僵动,则不利于经络气血的畅通,既不利于内功的增长,也不利于健身。

以意牵动,则意到气到,气血贯通,处处顺畅,周流全身,没有停滞。

长久练习,则既长内劲,又利于养生健身。

即《太极拳论》中所指出:“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也”。

它说明了所谓用意并不是神秘复杂的,而仅仅要求做到:全身松开,以意运臂,以气贯指。

练习久之,自然能达到意之所至气即至焉,气到劲自到的效果。

练拳时,意、气、力的运用是自然有机结合的,意念在先,全身意在蓄神,以意念引导动作,使全身精气运行自然顺畅。

一味用劲反而使气和劲堵塞于肌肉筋骨之间,而使劲路不能畅通,这样在练拳上也因肢体僵硬而难以运化自如了,就是“在力则涩”;如一味贯注于呼吸,则动作与神气就会迟滞不灵,使全身僵硬无力,即“在气则滞”,均应加以避免。

从祖国医学来看,太极拳的健身形式突出于内外兼修、身心兼练的整体作用,在意中求动,动中用意的基础上进行不停的运动变化。

其运动不仅表现在各个关节、肌肉群及内脏的自动按摩,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心神的良好的修炼价值。

心神安,则内气深长,精力才能充沛。

祖国医学认为:心主神明,主明则下安,利于养生,反之则不利于养生。

体现了“心主”的重要作用。

因此,人体心神内外协调统一,阴阳平衡,正气充足鼓荡,“病邪”就不能侵犯人体,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千”。

同法阴阳与经络中国古典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即“阴阳二气”,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是“阴阳二气”交互感应的结果。

“一阴一阳谓之道”,“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太极拳是以阴阳对立统一为指导思想的一项运动,在其运动中充满阴阳正反两个方面的矛盾。

如:刚与柔、动与静、实与虚、开与合、进与退等,前者为阳,后者为阴。

它们本着阴阳转化,盈虚消长的原理进行转化,每个动作阴升阳降、刚柔相济、动中求静、静中生动,它们彼此互相矛盾,而叉相互制约,相互转化,这种阴阳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就是太极拳运动。

练功达到很高境界者,可随心所欲地掌控阴阳的qq空间签名档瞬间转化,随心所欲地化其强势,攻其弱势。

那么,阴阳对立属性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又如何呢?我们知道,天、地、人都存在着阴阳二气,阴阳之气在各个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平衡。

因此,人体的阴阳二气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保持相对平衡,使脏腑经脉的气体运行得以协调有序进行,这样人体才会健康。

而人体是一个开放系统,时时刻刻都与周围环境因素进行不断的交流,不断地受外界阴阳二气的影响。

天体运转的变化、地球环境的变化以及“六气”之过与不及等等,都以气之阴阳性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

一般情况,人体自身具有自行调节阴阳以达到平衡的潜能。

但当外界干扰因素过于强烈,而人体自身潜在能力不足时,人体就无力维持原有的阴阳平衡。

那么人体就会阴阳失调,脏腑的有序就会变为无序,健康就会转变为疾病。

太极拳是寓意于阴阳、调整阴阳、平衡阴阳、身心兼练的一项运动。

精神内守,阴阳平衡,长期坚持练习就能够使人体维持阴阳平衡和脏腑有序运行的潜在能力得到不断加强,虽有内外干扰都不会影响阴阳相对平衡和有序状态,从而保持人体健康并增强抗病能力。

祖国医学认为签名档代码,人体脏腑与体表之间存在一个完整的网络,而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内经云:“经络决定人的生死,对抗疾病,调理虚实,不可不通”。

这句话概括了经络的功能:运行气血,对肌体起到营养、保卫和协调等作用,人体的生命活动、疾病反应及防病治病功能都与经络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诊治总是将经络与气血相提并论。

经络的运行主要体现在体表与内脏之间的相互影响。

太极拳的“主宰于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是锻炼任脉、督脉、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

腰部松沉直竖地旋转带动上下肢的动作,既锻炼了任、督二脉,又锻炼了腰部周围的带脉,使肾部充实,带脉一圈肌肉丰满,小腹部冲脉气势旺盛。

太极拳的“尾间中正”,在进退、旋转、中定时始终注意“长强穴”的松沉直竖,在整个套路中不断地运转、压挤“长强穴”,能够起到通调任督二脉作用,并产生得气感。

太极拳的“缠绕运动,动贯四梢”,使肌肉、韧带和关节在均匀、连贯的反复旋转中得到无微不至的qq空间签名档运动,并调整呼吸,畅通气血,流转贯注于四梢,达到固本则枝荣的目的。

因此,当太极拳修练到一定程度,一般都会产生腹鸣、指头酸麻、发胀、针刺等感觉,中医认为这就是体内行气经络畅通的表现。

总而言之,太极拳就是通过内外结合的运动,鼓荡丹田之气,进而推动奇经八脉,调节十二正经之气血,疏通经络,培蓄真气,扶正抑邪,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祛病健身,抗老益寿的功效。

这就是太极拳祛病健身的基本原理,它完全符合中医养生原理的基本要求。

因此说,太极拳健身与中医养生是法理同源、异曲同工。

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