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杜甫诗三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25《杜甫诗三首》课件八年级上册
关于《秋兴八首》
•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 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 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 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 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 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 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 诗歌赏析练习 • 1.下面四句诗,试按指定的两种情意,分别排列 诗句的顺序() • A B.偷得浮生半日闲 • C D.忽闻春尽强登山 • (1)偷闲登山,兴趣盎然 • 答:诗句的顺序是 ______ • (2)偷闲登山,兴味索然 • 答:诗句的顺序是 •
读白居易的《夜雪》,回答问题:
• 夜雪 白居易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1)首句先从人的觉写起,通过“冷”点出有雪, 扣题,而且暗示雪大。作者用的“讶”字,有“惊奇、 诧异”之义,这是因为夜雪________。接着从 ________觉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了却见窗明,正 说明_______。 • (2)第3、4句变换角度,从________觉角度写雪势 有增无减。一个“重”字别有情致。“夜深”而“时 闻”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一是说明了冬夜 _______________;二是说明诗人彻夜未眠,透露出 他谪居江州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鹰击长空 孤独痛 苦的鸟
活力和 朝气
悠闲 鸟鸣山更幽 自在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 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 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 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 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 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 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回-- 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之望岳PPT课件
-
课文朗读
fú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zì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
借助注释理
解诗文
( fú )舒 缓语气
望岳
杜甫
泰山的别 称
岱宗夫如聚何集? 齐鲁青未了。
不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尽
睁大眼睛
自然界
阳:荡山的胸南生面层,水云的,北面决眦入归鸟。
可及于泰山”,祈愿“天地交泰”。于是,凡所谓“受命于 天” 的帝王,为答谢天帝的“受命”之恩,便到接近天神的泰山
之巅,积土为坛,增泰山之高以祭天,表示功归于天;然后 再到泰山之前近地祗的梁父、社首、云云等小山丘设 坛祭地,表示厚上加厚,福广恩厚以报地。这就是历代帝 王狂热追求的泰山封禅大典。- 一代帝王登封泰山,被视为
全诗首二句作整体的初望,次二句写被 山的灵秀所吸引,作深层次、多角度的仔细 观望,像画图一样昏晓色彩分明。而五、六 二句写被诱发了主体感情时的凝神远望,这 是一种云生鸟飞存在于大自然中的自由境界, 由此反映了诗人英姿勃发的情态。这六句全 在“望”字上下工夫。望的感受层次愈深, 想登山的意愿也就愈迫切,可能想省亲之后 就回来上泰山。所以结语有想象色彩:“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二句并非有意 套用《孟子·尽心上》所说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4/302021/4/30Friday, April 3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4/302021/4/302021/4/304/30/2021 1:20:15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4/302021/4/302021/4/30Apr -2130- Apr-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4/302021/4/302021/4/30Friday, April 30,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4/302021/4/302021/4/302021/4/304/30/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4月 30日星 期五2021/4/302021/4/302021/4/30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4月2021/4/302021/4/302021/4/304/30/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4/302021/4/30April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4/302021/4/302021/4/302021/4/30
课文朗读
fú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zì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
借助注释理
解诗文
( fú )舒 缓语气
望岳
杜甫
泰山的别 称
岱宗夫如聚何集? 齐鲁青未了。
不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尽
睁大眼睛
自然界
阳:荡山的胸南生面层,水云的,北面决眦入归鸟。
可及于泰山”,祈愿“天地交泰”。于是,凡所谓“受命于 天” 的帝王,为答谢天帝的“受命”之恩,便到接近天神的泰山
之巅,积土为坛,增泰山之高以祭天,表示功归于天;然后 再到泰山之前近地祗的梁父、社首、云云等小山丘设 坛祭地,表示厚上加厚,福广恩厚以报地。这就是历代帝 王狂热追求的泰山封禅大典。- 一代帝王登封泰山,被视为
全诗首二句作整体的初望,次二句写被 山的灵秀所吸引,作深层次、多角度的仔细 观望,像画图一样昏晓色彩分明。而五、六 二句写被诱发了主体感情时的凝神远望,这 是一种云生鸟飞存在于大自然中的自由境界, 由此反映了诗人英姿勃发的情态。这六句全 在“望”字上下工夫。望的感受层次愈深, 想登山的意愿也就愈迫切,可能想省亲之后 就回来上泰山。所以结语有想象色彩:“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二句并非有意 套用《孟子·尽心上》所说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4/302021/4/30Friday, April 3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4/302021/4/302021/4/304/30/2021 1:20:15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4/302021/4/302021/4/30Apr -2130- Apr-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4/302021/4/302021/4/30Friday, April 30,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4/302021/4/302021/4/302021/4/304/30/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4月 30日星 期五2021/4/302021/4/302021/4/30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4月2021/4/302021/4/302021/4/304/30/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4/302021/4/30April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4/302021/4/302021/4/302021/4/30
《杜甫诗三首》ppt
杜诗情感真挚、深刻,无论是送别、怀古还是写景,都融入了诗人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在写作中要注重情感表达,做到真情实感。
提高鉴赏能力
01
学习《杜甫诗三首》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唐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对学习《杜甫诗三首》的体会和收获
丰富知识储备
02
该组诗涵盖了多个主题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学习《杜甫诗三首》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了解更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杜甫诗三首》的艺术特色
03
杜甫诗歌的意象多雄浑、豪放,反映社会生活广阔,富有感染力。
雄浑豪放
杜甫以现实眼光观察、反映社会生活,关注时代疾苦和民生哀乐。
现实主义
杜甫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对偶工整
杜甫诗歌中常运用对偶手法,如《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
炼字精准
杜甫注重字词的锤炼,如《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
《杜甫诗三首》的概述
《杜甫诗三首》的内容与结构
02
描述作者在长安城南的元日登高中,感受到了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悲凉情感。
《登高》
描述作者在安史之乱后,身处荒凉的长安城中,对家国破败的忧虑和伤感。
《春望》
描述作者在秦淮河畔的泊舟经历,表达了对国家政治腐败和人民疾苦的忧虑和感慨。
《泊秦淮》
《杜甫诗三首》的内容概述
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个时期,对当时政治、社会、人民疾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深切的关注。
03
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诗作的特点与价值
01
杜甫诗作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色,以社会写实、人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提高鉴赏能力
01
学习《杜甫诗三首》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唐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对学习《杜甫诗三首》的体会和收获
丰富知识储备
02
该组诗涵盖了多个主题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学习《杜甫诗三首》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了解更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杜甫诗三首》的艺术特色
03
杜甫诗歌的意象多雄浑、豪放,反映社会生活广阔,富有感染力。
雄浑豪放
杜甫以现实眼光观察、反映社会生活,关注时代疾苦和民生哀乐。
现实主义
杜甫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对偶工整
杜甫诗歌中常运用对偶手法,如《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
炼字精准
杜甫注重字词的锤炼,如《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
《杜甫诗三首》的概述
《杜甫诗三首》的内容与结构
02
描述作者在长安城南的元日登高中,感受到了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悲凉情感。
《登高》
描述作者在安史之乱后,身处荒凉的长安城中,对家国破败的忧虑和伤感。
《春望》
描述作者在秦淮河畔的泊舟经历,表达了对国家政治腐败和人民疾苦的忧虑和感慨。
《泊秦淮》
《杜甫诗三首》的内容概述
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个时期,对当时政治、社会、人民疾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深切的关注。
03
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诗作的特点与价值
01
杜甫诗作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色,以社会写实、人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杜甫诗三首.ppt资料课件
壹 学习目标
壹贰 重点字词
叁 知人论世 肆 身临其境
学习 目标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及律诗知识 3、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4、品味诗人情感
知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世
三、知人论世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 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添”加题。
怀瘐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 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 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
千古有同感焉。
——【明】王嗣奭《杜臆》
文本细读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赴”字运用拟人手法,将连绵不绝的千山万壑,写 出飞动之势和变幻之感。
• 点明昭君出生地,侧面描写昭君的人物形象:昭君远赴 匈奴和亲,担负起两邦交好的历史和民族责任,需要巨 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连绵雄伟的山川正是她坚毅品格 的象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其人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多涉社 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后世称其 为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其诗歌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 杜工部集》。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 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 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 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 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 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 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 全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三、知人论世
诗风沉郁顿挫:
壹贰 重点字词
叁 知人论世 肆 身临其境
学习 目标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及律诗知识 3、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4、品味诗人情感
知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世
三、知人论世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 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添”加题。
怀瘐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 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 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
千古有同感焉。
——【明】王嗣奭《杜臆》
文本细读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赴”字运用拟人手法,将连绵不绝的千山万壑,写 出飞动之势和变幻之感。
• 点明昭君出生地,侧面描写昭君的人物形象:昭君远赴 匈奴和亲,担负起两邦交好的历史和民族责任,需要巨 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连绵雄伟的山川正是她坚毅品格 的象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其人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多涉社 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后世称其 为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其诗歌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 杜工部集》。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 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 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 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 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 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 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 全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三、知人论世
诗风沉郁顿挫:
25.杜甫诗三首 八年级语文省优获奖教学课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赏读《石壕吏》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
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 ,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 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 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 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 得最广。
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 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
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
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岳”即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
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
1.朗读诗歌,圈点生字词。 岱 宗夫 如何(dà i)(fú ) 齐鲁青未了 (liǎ o) . . . 荡胸生曾 云(cé ng) 决眦 入归鸟(zì ) . . 白头搔 更短(sā o) 浑欲不胜簪 (zā n) . . 2.听老师朗读诗歌。用“/”划出朗读的停顿。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诗三首
在四川成都杜甫“草堂”里,有两副对联:“草堂传后世,诗 圣著千秋”是朱德撰写的;“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是郭沫若撰写的。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他一生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 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 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由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 被后世称为“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今天,请随我一同走进《杜甫诗三首》, 去领略一代诗圣的豪情与哀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ppt课件
时间:晚上 地点:老妇人家里(百姓) 事件:官吏抓壮丁。 2、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老妇人和官吏。 3、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 夜晚老百姓都在家里,白天躲避战乱和抓丁。 4、最终抓到人没有? 抓走了老妇人,到河阳军中做饭。
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作者介绍 字词提示 课文分析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释义
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春天降 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赏析
虽是写景,却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释义
1 、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2 、花因感伤时局而流泪,鸟因家人别离而惊心。(拟人)
主题思想 相关图片
请思考并回答
6、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
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7、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
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8、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 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
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 9、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如何?齐鲁青未了。
释义
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 映着辽阔无比的齐鲁大平原。
“望”的角度
远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释义:见课本
“望”的角度: 近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释义:
远望层云叠起,不禁心胸坦荡,目送归鸟入巢,眼眶几乎 都要睁裂。
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里真实想法是什么? 自请服役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作者介绍 字词提示 课文分析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释义
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春天降 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赏析
虽是写景,却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释义
1 、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2 、花因感伤时局而流泪,鸟因家人别离而惊心。(拟人)
主题思想 相关图片
请思考并回答
6、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
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
7、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
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8、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 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
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 9、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如何?齐鲁青未了。
释义
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 映着辽阔无比的齐鲁大平原。
“望”的角度
远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释义:见课本
“望”的角度: 近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释义:
远望层云叠起,不禁心胸坦荡,目送归鸟入巢,眼眶几乎 都要睁裂。
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里真实想法是什么? 自请服役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杜甫诗三首》课件(共20张PPT)
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一去紫台连朔漠
远嫁异邦
怨 恨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月夜魂
远葬他乡 月魂空归,思念 故乡的幽怨。
统 治 者 的 昏 庸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
怨恨
《咏怀古迹(其三)》题 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 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 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 不符?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 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 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 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杜甫诗三首
判断律诗的标准
一共八句(每两句一联,共四联),每句五 个字或七个字。 押平声韵。
颔联和颈联要对仗(词性和结构相同)。
要讲究平仄:每联第二句的第二个字与本联 第二个字平仄相反,下一联第二个字的平仄与 上一联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尤其要避免三平调、 三仄调、孤平调。一般讲是一三五不论,二四 六分明。
哪些诗能代表杜甫的风格?
• 现实主义(诗史)的诗: “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 吏》、 《潼关吏》 、《新婚别》 、《无家 别》、 《垂老别》 ) • 体现其思想感情的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等。 • 体现其艺术手法的诗: 《登高》、《春望》、《咏怀古迹》、《蜀 相》等。
悲凉。 使人感到非常 这不是一只快乐 冷。既有身体 的鸟,是一只孤 的,又有心灵 独痛苦的鸟。 的。更主要是 心的。 显得天底下的 人很渺小,很 孤单。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5 《杜甫诗三首》 课件 (共28张PPT)
第二部分:写差使的凶横残暴和老妪的痛苦情状。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第三部分:写老妪致词。
(悲惨遭遇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别茂盛。 (忧国忧民 )
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 而感到惊心 。
(移情于物,感时伤世 )
烽火连三月,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 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
家书抵万金。 那么宝贵。 (思念家人 )
白首搔更短,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
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浑欲不胜簪。
(叹息衰老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 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下午12时 35分5秒下午12时35分12:35:0521.11.16
岱宗夫如何? 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吗?从
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 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 实,故被誉为“诗史”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 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 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 的社会矛盾,被誉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
第四部分:照应开头,暗示老妪已被差使 抓走。
整体把握
1 诗中哪些句子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捉走? 2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杜甫诗三首》ppt
生的情感。
《春望》
02
描写了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
忧虑和痛苦。
《石壕吏》
03
以一个老妪的口吻,讲述了官府强行征兵的残忍事件,表达了
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杜甫诗三首》的结构特点
《登高》
采用了对偶、象征等手法,结构严谨,意境深远 。
《春望》
运用了寓情于景、以动衬静等手法,表现了作者 强烈的情感。
《杜甫诗三首》ppt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杜甫及作品介绍 • 《杜甫诗三首》的内容与结构 • 《杜甫诗三首》的艺术特色 • 《杜甫诗三首》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内涵 • 《杜甫诗三首》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 《杜甫诗三首》的实践与应用
01
杜甫及作品介绍
杜甫的生平与背景
1
杜甫(712-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并称“李杜”。
2
出生于河南巩县的士族家庭,自幼聪慧,才情 横溢。
3
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个时期,对当时 政治、社会、人民疾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深切 的关注。
杜甫诗作的特点与价值
杜甫诗作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色,以社会写实、人民疾苦为 主要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杜甫诗歌语言简练、质朴自然,笔力矫健老到,既反映了人 民疾苦和社会动荡,又表达了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艺术性和人文价值。
对偶
三首诗中均有对偶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使诗歌在形式上更具美感。
用典
杜甫在诗中善于用典,如《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借用古人 故事或名言,加强了诗歌的表达力。
象征
在《登高》中,通过“风急天高猿啸哀”等描写,象征性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愁和苦闷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共99张PPT)
沉郁顿挫
•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三 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 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 战 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 乱 甚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 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 流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 离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等具有高度 时 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 期 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二)长安十年时期
(三)战乱流离时期 (四)漂泊西南时期
一 读 书 壮 游 时 期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 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 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 习自述。二十岁后, 他开始漫游生 活,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了 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 和心胸,并在洛阳和李白结为肝胆 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创作,表 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 《望岳》。
悬念。 地域广阔 的特点。 次句作答,总写泰山__________
齐
鲁
齐鲁青未了
颔
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聚集。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阴阳:阴指山北,阳指山南。 割:分割。
翻译:大自然聚集成神奇秀丽的景色,山南 山北晚上早晨都不同。 虚 实 结 合
虚写 ,写出了泰山_______________ 神奇秀丽 三句______ 的 特点 夸张 山势之高峻 实写 ,用了______ 四句______ 的修辞,写泰山___________。
25杜甫诗三首优秀课件
杜 甫 草 堂
学习目标:
1 、 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 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 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第一课时
望
岳
一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 杜甫赴洛阳应试落第,于是漫游齐、赵 (今山东、河南、河北省)一带,这诗 是游泰山时所作。泰山为东岳,是五岳 (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 嵩山)之首。近岳而望,并未登山,所以 题为“望岳”。诗中描绘泰山高大而磅 礴的气象,以及自己企望攀登绝顶的心 情,都是从“望”字着笔的。Leabharlann 第三个打击,才华得不到赏识。
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开始给一些达官贵 人写信,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举荐,可是, 他得到的却是冷水和白眼,杜甫还是没有 放弃,为了述说自己的抱负,他写了一篇 《三大礼赋》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 满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对他进行考 试,然而李林甫还是象以前一样,没给杜 甫这个机会。杜甫又写唐玄宗献上了两篇 赋,才得到了一个地位很低的职务,这时, 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第六个打击,对官场产生绝望, 放弃了官职。
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想方设法地逃跑,终于, 在公元757年夏天,杜甫逃出了长安,拜见唐 肃宗,唐肃宗任命他作左拾遗,负责给皇帝提意 见,可这个皇帝却不喜欢听取劝谏,反把杜甫打 发到华州去做管理祭祀、礼乐、学校等的小芝麻 官,这下,在杜甫的眼皮底下又出现了各种民间 的痛苦,唤起了他深切的同情,杜甫越看越对当 时的社会失望,他毅然抛弃了官职,去了成都建 起一座草堂,去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了。
3.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
人心齐,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 重如泰山 老泰山 泰山北斗 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10
9
五岳名山
• 东岳泰山(1532.7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 西岳华山(2154.9米),位于陕西华阴市。 • 南岳衡山(1300.2米),位于湖南衡阳市。 • 北岳恒山(2016.1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 中岳嵩山(1491.7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2021/2/10
10
2021/2/10
4
2021/2/10
5
2021/2/10
6
第一课时
2021/2/10
7
自主学习
• 1、认识“五岳”名山。
• 2、了解泰山。
• 3、把握诗歌创作背景。
• 4、朗读诗歌。
2021/2/10
8
你知道“五岳”吗?
•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山河秀丽,名 胜古迹更是数不胜数。单说山,就 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最有名的 当然数“五岳”了,俗话说:“五岳归 来不看山”。你知道“五岳”是指那 几座山吗?在“五岳”之中谁的名 气最大呢?
课文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下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下联: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请根据对联猜唐代一位大诗人的名字。
2021/2/10
1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因曾
在长安城南少陵居住,故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后来担任工部员外郎,
2021/2/10
3
李白诗与杜甫诗比较
•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 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及个人价值的 渴望与追求。他的诗飘逸、浪漫、夸张、自由奔 放。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
•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 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 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 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艺 术风格沉郁顿挫。是现实主义诗作的典范。
• 2、诗言志,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 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请试作分析。
•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望见泰山
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
传神。“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别
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
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
见。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2021/2/10
2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 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 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 人想象登上顶峰时见到的景 色。
2021/2/10
2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
• 海到无边天作岸 • • 山登绝顶我为峰
2021/2/10
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
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赞美了泰山
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
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
山的名篇。
16
2021/2/10
17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 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 “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 度有别,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五岳独尊——泰山
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 始称“泰山”。自汉代确立“五岳”以来,泰 山就居于“五岳独尊”的地位。自古便被视 为是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 族团结的象征,历朝历代,无论谁当上皇 帝,第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泰山也因 此成为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无论是 帝王将相,还是名人宗师,都对泰山仰慕 备至。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 泰山山势突兀挺拔,气势磅礴,颇有“擎 天捧日”之势,著名景点有岱宗坊、关帝 庙、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等。“泰山日出” 更是天下闻名的景观。
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
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
象。 2021/2/10
19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采用拟人手法 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 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 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睛仔细看才能看
11
2021/2/10
12
2021/2/10
13
2021/2/10
14
2021/2/10
15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背景: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
元二十四年(736),24岁的诗人离开了长安
,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
23
林则徐少年时的巧对佳话
• 有一次,老师带学童们游山,爬上顶峰时,一派 天风海涛,学童们兴奋不已。老师以“海”为题, 出一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让学童们对下联。 没多久,有位学童首先对出下联:“山登绝顶我为 峰”。他就是林则徐。
上联写站在山上,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的尽
头,就是天了,海天相连,气魄可够大的。寓学
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
彼岸。林别徐的下联则以脚踏绝顶峰,堂堂正正, 顶天立地,一览天下小!抒发了凌云壮志。上下联 平厌、对仗都很工整、和谐,意境更佳 。
2021/2/10
24
2、诗言志,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 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 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人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传世。
现存诗1400多首。这些诗作深刻反映了
“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
实的历史面貌。因此他的诗歌被公认为
“诗史”,杜甫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
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春望》以及《三吏》 、《三
别》等。
2
走近杜甫
• 杜甫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35岁 前主要是读书和漫游,35岁时到长安应试, 落第后困居长安十年。安史乱起,杜甫携 家逃难。先是在独自投奔唐肃宗的路上为 安史叛军俘获,押在长安一年。长安收复 后任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被贬华州司 功参军。不久,关内大旱,他弃官携家西 去,辗转来到成都,在朋友资助下建起一 座草堂。后因成都战乱,又迁至夔州,最 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