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高效,展现小学数学课堂之数学美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约高效,展现小学数学课堂之数学美蕴伟大的数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而且拥有非凡的美——一种像雕塑那样冷峻而严肃的美,一种不具有绘画和音乐那样富丽堂皇的装饰美,然而又是极具纯净的美,唯有伟大的艺术才是具有这样严格的完美. ”而数学之美不像自然生长的鲜花那么显而易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学生才能够发现、学会欣赏,进而对数学学习感兴趣. 多年来,小学数学中的美育呼声甚高,但收效甚微.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并促成有效教学呢?
一、教师自身对美的追求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 的确,教育的方针政策、思想观念的贯彻落实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教学,而要想将美育渗透到数学中去,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我们的教师能否胜任这项艰巨的工作呢?
1. 对数学美的追求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所讲的:“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者见美”,教师必须有一颗对数学美强烈的追求心. 因此,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2. 对教学方法美的追求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小学数学教学有很多种教法. 例如:探究—研讨法、模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反馈教学法、台
阶教学法……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认真研究,认真总结,积极探索,要因材施教,因班因学生而异,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 最适合的往往也是最美的.
教师要注意寓美于教、寓教于乐. 真正把小学数学教好,真正发挥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二、挖掘数学中的美,提炼有效知识
人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观点已不完全适应新课改要求. 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教材中蕴涵的数学美,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 认真钻研教材,提炼有效知识
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个好的组织者,好的领导者. 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我们先要吃透教材,然后再看各类教学参考书,再查阅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领悟备课. 教师着重挖掘数学自身规律,用于启迪学生思维;挖掘数学美的因素,使教学富于情趣,富于激励性;师生共同参与每项教学进程,每个教学环节,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一个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让他们亲历知识的再现过程.
2. 利用学生间真实的差异,挖掘层次美
每一种美都给人不同的震撼,教师必须认清学生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学会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发掘学生的才华,调动学习的积极
性. 教师要尊重这个差异,并利用这个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分层、教学分层.
三、感知数学美,孕育有效课堂
庞卡莱说:“所有的数学家时时体验着数学美感. ”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时时刻刻体验数学的美感?关键是要向学生充分展示数学美,使学生感知数学美. 可以从以下两点做起:
1. 唤醒学生感知能力
首先,教师对职业的投入需要激情. 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喜欢当教师,更不是每个教师都喜欢自己的职业. 但是既然已为人师,我们就该学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不断的发现美、不断的创造美.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激情投入. 教师要热爱每一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的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体现在: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师生间适度的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应该用严格的规范来爱学生.
再次,教师对教材“激情”的把握. 对教材的激情把握,也就是教师要力使数学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感染力. 也就是说要量体
裁衣,要优化教材、丰富内容、灵活运用使数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感染力. 要想让数学内容具有感染力,就需要教师向学生展现数学美的本质,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觉得数学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
2. 留给学生感知的空间
首先,给学生留下感知的时间. 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 这样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以及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 因此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
其次,给知识的学习留下空间. 在课堂上,有些知识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这样就起到吊学生胃口的作用,让学生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 教学活动才会变成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使得教师、学生、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共同成长.
再次,给学生的情感留下空间. 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同时更要学会懂得赞赏每一名学生,更加赞赏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的学生,积极营造情感的空间,使课堂教学产生强大的张力.
四、创造数学美,促成有效课堂
没有追求和创造,就没有高层次的创美活动,也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因此,创造美是审美的最高目的.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就是数学教学的最高目的.
1. 孕育学生创造的动力点. 对数学美感的追求是人们进行数
学创造的动力来源之一
教师应着重培养、激发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欲望,利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数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感情世界,激发其学习热情与好奇心,大大加强学习兴趣. 应该充分根据教材中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创造性想象.
2. 开启学生创造的实践点
在数学教学中要经常采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去体验美,去欣赏美,形成对数学美的规律性认识,再用这些规律去猜想、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达到数学审美的最高境界——创造数学美.
3. 培养学生创新的持久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的创造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
(1)拒绝批评. 拒绝批评能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利于其创造潜能的发挥.
(2)对学生表示诚恳的支持. 这种支持可以是对学生创造性表现的赞扬,也可以是奖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优秀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只有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经历了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获得更多来自数学美的涤荡和洗礼,思维得到升华,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具灵动性,更具有效性. 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