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增分训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增分训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aa37160c22590103029d85.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2020年浙江卷)5 mL 0.1mol ⋅L −1KI 溶液与1 mL 0.1mol ⋅L −1FeCl 3溶液发生反应:2Fe 3+(aq )+2I −(aq )⇌ 2Fe 2+(aq )+I 2(aq ),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B .经苯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C .加入FeSO 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 2(Fe 2+)c 2(Fe 3+)×c 2(I −)2.(2020年浙江卷)一定条件下:2NO 2(g )⇌ N 2O 4(g ) ΔH <0。
在测定NO 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A .温度0℃、压强50 kPaB .温度130℃、压强300 kPaC .温度25℃、压强100 kPaD .温度130℃、压强50 kPa3.(2020年全国卷Ⅲ)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CO 2的热点研究领域。
回答下列问题:(1)CO 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 (C 2H 4)∶n (H 2O)=__________。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n(C2H4)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0.1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 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C2H4、CO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
CO2催化加氢合成C2H4反应的ΔH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3)根据图中点A(440K,0.39),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__(MPa)−3(列出计算式。
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1年高中化学高三二轮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1年高中化学高三二轮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5f7ad490c69ec3d4bb75b1.png)
2021年高中化学高三二轮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向两个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加入足量X ,然后再分别加入10.1mol L -⋅的Y 和10.2mol L -⋅的Y ,在不同温度下反应:X(s)Y(g)2Z(g)+,平衡时两容器中()c Y 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Ⅰ、Ⅰ点均处于曲线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2Z(g)X(s)Y(g)+的ΔS<0、Δ<0HB .体系的总压强总p :总p (Ⅰ)>2总p (Ⅰ)C .体系中()c Z :c(Ⅰ)>2c(Ⅰ)D .逆反应速率逆v :逆v (Ⅰ)<逆v (Ⅰ)2.对于水煤气转换反应222CO(g)+H O(g)CO (g)+H (g) Δ<0H ,下列条件的改变,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 .降低温度B .增大反应物浓度C .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D .使用催化剂3.在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3B(g)2C(g)+。
在2s 内C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1.2mol ,0~2s 内,用B 的浓度减少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 .110.3mol L s --⋅⋅B .110.45mol L s --⋅⋅C .110.5mol L s --⋅⋅D .110.9mol L s --⋅⋅4.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 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 、Y 、Z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2Z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C.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D.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5.关于熵值(S)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熵值是一个物理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B.同一种物质,其所处的状态不同,熵值不同C.不同种物质,同一状态(T、P)下,熵值不同D.同一物质,当物质的量一定时,温度越高,熵值越大6.利用现代传感技术探究压强对2NO 2(g) N2O4(g)平衡移动的影响。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分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分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b2c061e87101f69f31955b.png)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 (g)+3B(g)2C(g)+zD(g)若2 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 mol·L-1·s-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v(C)=v(D)=0.25 mol·L-1·s-1B.z=3C.B的转化率为25%D.C的体积分数为20%【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中2A(g)+3B(g)2C(g)+zD(g)可知,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运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和勒夏特列原理分析。
【详解】A. 2A(g)+3B(g)2C(g)+zD(g)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来表示,如v(A)=Δc AΔt();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间有v(A)∶v(B)∶v(C)∶v(D)=a∶b∶c∶d规律。
反应中A转化2 mol×50%=1 mol,B转化1 mol×32=1.5 mol,v(C)=v(A)=1mol2L2s⨯=0.25 mol·L-1·s-1= v(D),A项正确;B.v(C)∶v(D)=0.25 mol·L-1·s-1∶0.25 mol·L-1·s-1=1∶1,z=2,B项错误;C.B的转化率为1.5mol2mol×100%=75%,C项错误;D.反应中A转化2 mol×50%=1 mol,生成1molC,总物质的量减少0.5mol,C的体积分数也就是物质的量分数,为1mol4mol0.5mol-×100%≈28.6%,D项错误;答案选A。
2.常温下,2NH3(g)+NaClO(aq)=NaCl(aq)+N2H4(aq)+H2O(l)能自发进行,可用于生产N2H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ΔS<0B.每生成 1 mol N2H4转移 2 mol 电子C.室温下,向 0.1mol·L-1 NaClO 溶液中加水,溶液 pH 增大D.N2H4、O2和 KOH 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 N2H4-4e-=N2+4H+【答案】B【解析】A.2NH3(g)+NaClO(aq)=NaCl(aq)+N2H4(aq)+H2O(1),△S<0,又△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故A错误;B.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到-2,则每生成1mol N2H4转移2mol 电子,故B正确;C.NaClO溶液由于次氯酸跟水解显碱性,则室温下,向0.1mol/L NaClO溶液中加水,溶液体积增大,碱性减弱,pH减小,故C错误;D.N2H4、O2和KOH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中N2H4被氧气氧化为负极,在碱性溶液中失电子生成氮气和水,负极反应为N2H4-4e-+4OH-=N2+4H2O,故D错误;故选:B。
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练习
![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525bbdb79563c1ec4da716a.png)
2021届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下列反应:A(s)+2B(g)C(g)+D(g),下列能说明其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①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①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①()()()c B : c C :c D =2:1:1①正逆v (B):v (C)=2:1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全部2.一定温度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2N 和2O ,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反应:22N +O =2NO ,前4s 用2N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s),则8s 末NO 的浓度为( ) A .1.6 mol/L B .大于1.6 mol/L C .小于1.6 mol/L D .不能确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增大反应物的量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增大压强,肯定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 .升高温度,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反应,v 正、v 逆均增大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4.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都增大的方法是①增大反应物浓度②增大压强③升高温度④加入催化剂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③④5.将等物质的量的X 、Y 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2Z (g) ΔH <0①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减小B.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Z的浓度不变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D.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Y的浓度减小6.对于可逆反应:2A (g)+B (g)2C (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使用催化剂D.多充入A r7.在一定条件下CO 2和NH3混合反应,可以合成尿素:CO2(g)+NH3(g)CO(NH2)2(s)+H2O(g) ΔH,达到化学平衡后,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向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B.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C.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D.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8.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到两份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过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为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B.C.D.9.已知COCl2(g)⇌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不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升温B.加催化剂C.减压D.恒压通入惰性气体10.已知反应2NO2(g)⇌N2O4(g) ΔH<0,为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取的措施为( )A.高温高压B.低温低压C.低温高压D.高温低压11.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O2(g)2SO3(g),如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在某一时间(t)段内的变化。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强化练习(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强化练习(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8095d116fc700aba68fc8b.png)
专题强化练习(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将BaO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2BaO(s)+O2(g)达到平衡。
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不变B.BaO量不变C.氧气压强不变D.BaO2量增加解析: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A正确;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也就增大了压强,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BaO的量减小,B不正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其数值等于氧气的浓度,浓度不变,因此压强不变,正确;缩小容器容积,平衡逆向移动,故体系重新达到平衡BaO2量增加,D正确。
答案:B2.反应COCl2(g)CO(g)+Cl2(g)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⑤⑥解析:能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法是在不改变该反应物起始量的条件下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①升温向吸热方向即正反应方向移动;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③增加CO浓度使平衡逆向移动;④减压使平衡正向移动;⑤催化剂不影响平衡;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参与反应的各组分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故①④⑥符合题意。
答案:B3.在100℃时,将N2O4、NO2分别充入两个各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浓度变化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时,Ⅰ、Ⅱ中反应物的转化率α(N 2O 4)<α(NO 2)B .平衡时,Ⅰ、Ⅱ中上述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 (Ⅰ)=2K (Ⅱ)C .平衡后,升高相同温度,以N 2O 4表示的反应速率v (Ⅰ)<v (Ⅱ)D .平衡后,升高温度,Ⅰ、Ⅱ中气体颜色都将变深解析:A 项,Ⅰ中α(N 2O 4)=0.06 mol·L -10.100 mol·L -1×100%=60%,Ⅱ中α(NO 2)=0.028 mol·L -10.100 mol·L -1×100%=28%,α(N 2O 4)>α(NO 2);B 项,Ⅰ中N 2O 42NO 2,K (Ⅰ)=c 2(NO 2)c (N 2O 4),Ⅱ中2NO 2N 2O 4,K (Ⅱ)=c (N 2O 4)c 2(NO 2),K (Ⅰ)=1K (Ⅱ);C 项,Ⅰ中v (N 2O 4)=0.06t mol·L -1·min -1,Ⅱ中v (N 2O 4)=0.014t mol·L -1·min -1,所以升高相同温度,仍是Ⅰ中大。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 鲁科版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 鲁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36ba8077232f60dccca135.png)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鲁科版1.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aA(g)6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化学计量数关系a<b2、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H= -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3.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③④ B.①④⑥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4.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恒为的密闭容器通入和,反应达平衡时氮气的转化率为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右移动,正反应率增加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C.相同条件下,若向另一容积恒为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和的混合气体,则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D.向容器中充入氦气,压强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
5.2SO2(g)+O2(g)2SO3(g) △H>0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的变化一定符合右边示意图的是6.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2021届高考备考化学二轮复习易错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
![2021届高考备考化学二轮复习易错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cfb99a2e3f5727a4e962d5.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某化工厂生产硝酸的流程如图l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时,装置③中催化剂铂网的成分、温度与氧化率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流程中,装置①③④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装置②中利用氨易液化的性质实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离C.装置③中最佳反应条件是铂网成分为纯铂、温度为900℃D.装置④中通入过量空气可以提高硝酸的产率2.将浓度均为0.01 mol/L的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
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
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H2O2+2S2O32-+2H+=S4O62-+2H2O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H2O2+2I-+2H+=I2+2H2O反应B:……(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____。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Na2S2O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_____。
(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
(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30 min、实验Ⅲ是40 min。
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
(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
3.氮、磷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Ⅰ.(1)氮的固定是几百年来科学家一直研究的课题。
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部分K值。
2021届高考人教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
![2021届高考人教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c28a47dd88d0d233d46af8.png)
2021届高考人教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答案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T ℃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s)ΔH<0,按照不同配比充入A、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A、B浓度变化如图中曲线(实线)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B.c点没有达到平衡,此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若c点为平衡点,则此时容器内的温度高于T ℃D.T ℃时,直线cd上的点均为平衡状态2、在Ag+催化作用下,Cr3+被S2O2-8氧化为Cr2O2-7的机理为:S2O2-8+2Ag+===2SO2-4+2Ag2+慢2Cr3++6Ag2++7H2O===6Ag++14H++Cr2O2-7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Ag+浓度有关B.Ag2+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Ag+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和焓变D.v(Cr3+)=v(S2O2-8)3、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为C(s)+H 2O(g)CO(g)+H2(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化学平衡后,在时间为t时突然改变条件,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在t 时所改变的条件是()A.加压B.升温C.增大水蒸气浓度D.增大碳的物质的量4、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v/mmol·L-1·min-1c/mol·L-10.600 0.500 0.400 0.300T/K318.2 3.60 3.00 2.40 1.80 328.2 9.00 7.50 a 4.50b 2.16 1.80 1.44 1.08A.a=6.00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C.b<318.2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小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5、一定条件下反应A(s)+3B(g)2C(g)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 min 内,A的物质的量由20 mol减少到8 mo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 (1)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 (1)](https://img.taocdn.com/s3/m/3a81bb35c8d376eeafaa3179.png)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1、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由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若Δt1=Δt2,则SO2的转化量:a~b段小于b~c段答案D解析这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由于容器恒容,因此压强不影响反应速率,所以在本题中只考虑温度和浓度的影响。
由图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而后逐渐减小,但只要开始反应,反应物浓度就要降低,正反应速率应该降低,而此时正反应速率却是升高的,这说明此时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
由于容器是绝热的,因此该反应只能是放热反应,从而导致容器内温度升高,正反应速率加快,当到达c点后正反应速率逐渐降低,说明此时反应物浓度的影响是主要的,因为反应物浓度越来越小,但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所以选项A、B、C均不正确;正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段内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因此选项D正确。
2.密闭容器中盛有1 mol PCl5,加热到200 ℃时发生了反应:PCl5(g)PCl3(g)+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M%,若在同一温度和同样容器中最初投入的是2 mol 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N%。
M与N的关系是()A.M>N B.M<NC.M=N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加入2 mol PCl5所到达的平衡,可以等效为先将体积增大1倍到达的平衡状态,该状态与开始加入1 mol PCl5是完全相同的平衡状态,然后再将体积压缩恢复到原来的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PCl5的分解率减小,故M%>N%,所以A选项正确。
3.恒温恒容下,将1 mol X和2 mol Y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s)+2Y(g)2Z(g),10 min后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前,容器中压强随反应进行而减小B .平衡后,容器中Y 和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1C .10 min 后,升高温度,Y 的反应速率不变D .生成Z 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2 mol答案 D解析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容器中压强始终不变,A 错误;平衡时Y 和Z 的物质的量的多少不确定,Y 和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1∶1,B 错误;升高温度,Y 的反应速率增大,C 错误;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因此1 mol X 和2 mol Y 反应生成Z 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2 mol ,D 正确。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以速率、平衡为中心的原理综合题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以速率、平衡为中心的原理综合题](https://img.taocdn.com/s3/m/b3e33673b0717fd5360cdcf5.png)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以速率、平衡为中心的原理综合题1、(2020·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三2月开学考试,28)C、N、S和Cl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的有效利用备受关注。
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Ⅰ.2SO2(g)+O2(g)+2H2O(l)===2H2SO4(aq) ΔH1;Ⅱ.Cl 2(g)+H2O(l)HCl(aq)+HClO(aq) ΔH2;Ⅲ.2HClO(aq)===2HCl(aq)+O2(g) ΔH3SO2(g)+Cl2(g)+2H2O(l)===2HCl(aq)+H2SO4(aq) ΔH4=________(用含有ΔH1、ΔH2和ΔH3的代数式表示)。
(2)25 ℃时,H2SO3溶液中各含硫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25 ℃时,NaHSO3的水溶液pH<7,用图中的数据通过计算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 Na-CO2”电池将CO2变废为宝。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 Na-CO2”电池,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总反应为4Na+3CO2放电充电2Na2CO3+C。
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用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做电解液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4)氯氨是氯气遇到氨气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是常用的饮用水二级消毒剂,主要包括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NH2Cl、NHCl2和NCl3),副产物少于其它水消毒剂。
①一氯胺(NH2Cl)的电子式为________。
一氯胺是重要的水消毒剂,其原因是由于一氯胺在中性、酸性环境中会发生水解,生成具有强烈杀菌作用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届高三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复习
![2021届高三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48d4a2a770bf78a6429547f.png)
2021届高三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复习一、单选题1.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减小铁粉的颗粒直径B.升高体系的温度C.充入Fe使体系压强增大D.充入水蒸气使体系压强增大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s)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n mol∙L−1。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各种配比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n mol∙L−1的是( )A.4mol A+2mol B B.2mol A+1mol B+3mol C+1mol DC.3mol A+1mol B D.3mol C+1mol D3.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并达到平衡。
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压强不变,乙容器保持体积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A.等于p%B.大于p%C.小于p%D.无法判断4.对于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为四种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其中能表明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A.υ(O2 )= 0.24 mol∙L−1∙s−1B.υ(NH3)= 0.2 mol∙L−1∙s−1C.υ(H2O )= 15.0 mol∙L−1∙min−1D.υ(NO) = 0.15 mol∙L−1∙s−15.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唾液可以使淀粉水解速率加快B.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C.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6.如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 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 .B 一定是气体 B .C 可能是气体 C .D 一定不是气体 D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7.在密闭容器中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 (A)、v (B)、v (C)表示。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巩固训练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巩固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a186c799f705cc17552709b8.png)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巩固训练1.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CO2(g)+2NH3(g) CO(NH2)2(s)+H2O(g) ΔH<0B.CO2(g)+H2(g) CO(g)+H2O(g) ΔH>0C.CH3CH2OH(g) CH2===CH2(g)+H2O(g)ΔH>0D.2C6H5CH2CH3(g)+O2(g) 2C6H5CH===CH2(g)+2H2O(g) ΔH<0解析:由温度时间图象可知,T2先达到平衡,因此T2>T1,温度升高,水蒸气含量减少,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B、C不符合题意;由压强时间图象可知,p1先达到平衡,即p1>p2,随着压强的增加,水蒸气含量增加,因此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D不符合题意,只有A符合题意。
答案:A2.(xx·全国新课标Ⅰ卷)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 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理为:H2O2+I―→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D.v(H2O2)=v(H2O)=v(O2)解析:已知:①H2O2+I-→H2O+IO-慢②H2O2+IO-→H2O+O2+I-快过氧化氢分解快慢决定于反应慢的①,I-是①的反应物之一,其浓度大小对反应不可能没有影响,例如,其浓度为0时反应不能发生,故A正确;将反应①+②可得总反应方程式,反应的催化剂是I-,IO-只是中间产物,故B错误;1 mol过氧化氢分解的ΔH=-98 kJ/mol,ΔH不是反应的活化能,是生成物与反应物的能量差,故C错误;因为反应是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进行的,溶液中水的浓度是常数,不能用其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故D错误。
2021届高中化学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测试
![2021届高中化学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5bc0db0476a20029bc642d12.png)
2021届高中化学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专题测试一、单选题COCl(g)CO(g)+Cl(g)ΔH>0。
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是1.对于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下列条件22A.增大CO浓度B.恒温恒容下通入氮气C.降低温度D.压缩反应容器的体积2.反应:L(s)+aG(g)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 1>p2,x 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a+1>b D.a+1<b3.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H2NCOONH4(s)2NH3(g)+CO2(g)。
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①v(NH3)正=2v(CO2)逆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④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⑤密闭容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⑥密闭容器中CO2的体积分数不变⑦ 混合气体总质量A.①②③⑤⑦B.①②⑤⑦C.①⑤⑥D.全部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 2(g)+Y2(g)2Z(g)。
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2mol·L-1、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mol·L-1B.Y2为0.4mol·L-1C .X 2为0.2mol·L -1D .Z 为05.室温下如图所示,关闭活塞,向左右两室(容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2H 和2Cl ,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点燃使2H 压与2Cl 充分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22H Cl 2HCl +点燃,恢复到原温度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相同B .最终容器内无2H 存在C .反应前后2H 室压强相同D .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相同6.一定温度下,向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A 和1molB ,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A (g )+B (g )C (g )+D (s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项训练含解析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项训练含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cc4a7f28ea81c758f578f6.png)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 2.5 μmol·L-1·min-1和2.0 μmol·L-1B. 2.5 μmol·L-1·min-1和2.5 μmol·L-1C. 3.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D. 5.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1.【答案】B【解析】据图像可知,4 min时化合物Bilirubin的浓度为20 μmol·L-1,8 min时其浓度为10 μmol·L-1,因此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5μmol·L-1·min-1。
进一步分析图像可知0~4 min间的平均分解速率为=5.0 μmol·L-1·min-1,由以上分析数据大致可确定平均分解速率基本呈等比递减变化,因此可估算8~12 min间平均分解速率为1.25μmol·L-1·min-1,12~16 min间平均分解速率为0.625 μmol·L-1·min-1,因此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大致应为10 μmol·L-1-1.25 μmol·L-1·min-1×4 min-0.625 μmol·L-1·min-1×4 min=2.5 μmol·L-1,故B项正确。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平衡:Br 2+H2O HBr+HBrO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C.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D.对CO(g)+NO2(g)CO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2.【答案】D【解析】A.加入硝酸银溶液,与HBr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平衡正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 B.N 2(g)+3H2(g)2NH3(g)△H<0,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平衡正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 C.2SO2+O22SO3,该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 D.反应CO(g)+NO 2(g)CO2(g)+NO(g)△H <0,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正确.3.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molNO2,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H<0.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amolNO2,再次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增大B. NO2的转化率提高C. NO2的质量分数增大D.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大于原来的2倍3.【答案】C【解析】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amolNO2,再次达到平衡后,等效为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压强增大1倍,平衡右移,NO2的转化率增大, A.等效为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压强增大1倍,平衡右移,NO2的转化率增大,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总的质量不变,故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增大,正确; B.等效为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压强增大1倍,平衡右移,NO2的转化率增大,正确; C.等效为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压强增大1倍,平衡右移,NO2的转化率增大,混合气体的总的质量不变,NO2的质量分数减小,错误; D.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amolNO2,再次达到平衡后,等效为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压强增大1倍,平衡右移,NO2的转化率增大,参加反应的NO2的物质的量大于2amol,故放出的总热量大于原来的2倍,正确.4.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6aa4ebe31b765ce04081487.png)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20·浙江7月选考,18)5 mL 0.1 mol·L-1 KI溶液与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aq)2Fe2+(aq)+I2(aq),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B.经苯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C.加入FeSO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2(Fe2+)c2(Fe3+)×c2(I-)答案D解析加入苯,振荡,苯萃取了I2,水溶液中的c(I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A正确;反应开始时n(KI)>n(FeCl3),反应中KI过量;经苯两次萃取分离后,水溶液中c(I2)很小,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说明水溶液中仍含有Fe3+,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一定限度,B正确;加入FeSO4固体,c(Fe2+)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正确;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平衡常数K=c2(Fe2+)·c(I2)c2(Fe3+)·c2(I-),D错误。
2.(2020·浙江7月选考,20)一定条件下:2NO2(g)N2O4(g)ΔH<0。
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A.温度0 ℃、压强50 kPaB.温度130 ℃、压强300 kPaC.温度25 ℃、压强100 kPaD.温度130 ℃、压强50 kPa答案D解析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要使平衡逆向移动,且逆向移动的程度越大,测定结果的误差越小。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放热反应,因此温度越高、压强越小时,平衡逆向移动的程度越大,故选D。
3.(2020·浙江1月选考,21)一定温度下,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3C(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已知:CaCO3+2HCl===CaCl2+CO2↑+H2OΔH<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盐酸的浓度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aCO3的用量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反应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将先增大后减小D.一定条件下反应速率改变,ΔH不变答案 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CO(g)+H2S(g)COS(g)+H2(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对CO(g)+H2S(g)COS(g)+H2(g)达到平衡后,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D.对于反应N2(g)+3H2(g)2NH3(g),若断裂3molH—H键,同时生成1molN≡N键,则反应达到平衡答案 D3、对于反应CO(g)+H2O(g)CO2(g)+H2(g)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答案 C4、反应N2(g)+3H2(g)2NH3(g)ΔH<0,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答案 A5、将FeCl3溶液和KI溶液混合,发生反应:2Fe3+(aq)+2I-(aq)2Fe2+(aq)+I2(aq)。
下列各项能判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溶液颜色不再变化B.c(K+)不再变化C.c(Fe3+)与c(Fe2+)之和不再变化D .v 正(I -)=2v 正(I 2) 答案 A6、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 2COONH 4(s)===2NH 3(g)+CO 2(g) ΔH =a kJ·mol -1(a >0)。
然后在恒定温度下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2v (NH 3)=v (CO 2),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两次平衡时,后一次平衡时CO 2的浓度大 C .重新达到平衡,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D .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2molNH 3和1molCO 2,则达到平衡时放出a kJ 热量 答案 C7、反应C(s)+H 2O(g)CO(g)+H 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v 正(CO)=v 正(H 2)时,反应达平衡状态B .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再次平衡时H 2O(g)的平衡浓度可能是原来的2.1倍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少量He 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 .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s)的质量会使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 B8、(2019·北京高三高考模拟)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H 2O(g)===CO 2(g)+H 2(g)。
已知在25℃时: ①C(s)+12O 2(g)CO(g) ΔH 1=-111kJ·mol -1②H 2(g)+12O 2(g)===H 2O(g) ΔH 2=-242kJ·mol -1③C(s)+O 2(g)===CO 2(g) ΔH 3=-394kJ·mol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5℃时,CO(g)+H 2O(g)===CO 2(g)+H 2(g) ΔH =-41kJ·mol -1 B .增大压强,反应①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 减小 C .反应①达到平衡时,每生成1molCO 的同时生成0.5molO 2D .反应②断开2molH 2和1molO 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4molO —H 键所放出的能量少484kJ 答案 B9.(2019·西安高三模拟)碳热还原制备氮化铝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2O 3(s)+3C(s)+N 2(g)2AlN(s)+3CO(g)。
在温度、容积恒定的反应体系中,CO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曲线甲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3v(N2)=v(CO)B.c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一氧化碳在t时刻的瞬时速率C.从a、b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b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D.维持温度、容积不变,若减少N2的物质的量进行反应,曲线甲将转变为曲线乙答案 D10、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ΔH=+Q kJ·mol-1,在三个不同容积的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与2molH2,恒温恒容,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如下表:序号温度/℃容器体积CO转化率平衡压强/Pa①200 V150% p1②200 V270% p2③350 V350% p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③>①>②B.平衡时体系压强:p1∶p2=5∶4C.若容器体积V1>V3,则Q<0D.若实验②中CO和H2用量均加倍,则CO转化率<70%答案 C11、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
相关数据如下表:反应积碳反应CH4(g)===C(s)+2H2(g)消碳反应CO2(g)+C(s)===2CO(g)ΔH/kJ·mol-175 172活化能/kJ·mol-1催化剂X 33 91 催化剂Y 43 72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K积、K消均减小B.v积减小、v消增加C.K积减小、K消增加D.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答案 D12、一定条件下,反应:6H2(g)+2CO2(g)C2H5OH(g)+3H2O(g)的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B.达平衡时,v正(H2)=v逆(CO2)C.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值大于c点D.a点对应的H2的平衡转化率为90%答案 D二、非选择题13、(2019·武汉模拟)用CO2催化加氢可以制取二甲醚,反应如下:2CO2(g)+6H2(g)CH3OCH3(g)+3H2O(g)ΔH=-122.5kJ·mol-1。
某压强下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变化如图所示:(1)T1________(填“<”“>”或“=”)T2,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定条件下,上述合成二甲醚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改变反应的某个条件,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容器中c(H2)c(CO2)的值减小C.H2的转化率增大D.该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减小答案(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2的转化率会减小,按相同投料比投料时,T1温度下CO2的转化率大于T2温度下CO2的转化率,可知T1<T2(2)C14.(2019·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模拟)下列是碳热还原法制锰合金的三个反应,CO与CO2平衡分压比的自然对数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 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浓度计算所得的平衡常数)。
Ⅰ.Mn3C(s)+4CO2(g)3MnO(s)+5CO(g)K p(Ⅰ)Ⅱ.Mn(s)+CO2(g)MnO(s)+CO(g)K p(Ⅱ)Ⅲ.Mn3C(s)+CO2(g)3Mn(s)+2CO(g)K p(Ⅲ)(1)ΔH>0的反应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Ⅲ”)。
(2)1200K时,在一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17.7gMn3C(s)和0.4molCO2,只发生反应Ⅰ,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O的浓度为0.125mol·L-1,则0~5min内v(CO2)=________。
(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Mn(s)并充入一定量的CO2(g),只发生反应Ⅱ,下列能说明反应Ⅱ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的体积不再改变B.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C.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答案(1)Ⅲ(2)0.02mol·L-1·min-1(3)BC15、(1)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工业合成氨的模拟研究,反应的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ΔH <0。
实验①、②、③中,c(N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和实验③所改变的实验条件分别为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e.使用催化剂(2)已知NO2与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①已知N2O4在较高温度下难以稳定存在,易转化为NO2,若升高温度,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向绝热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2,某时间段内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Δt1=Δt2时,N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答案(1)e c(2)①减小②C解析(1)②到达平衡的时间比①短,到达平衡时N2的浓度与①相同,化学平衡不移动,故②与①相比加了催化剂。
(2)①温度升高,此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值减小。
②反应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
c点反应速率最大,但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继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点时转化率不是最大,故A项错误;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故B项错误;随反应的进行,体系的温度越来越高,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在a→c阶段,当时间相同时,转化率逐渐增大,故C项正确。
16.近年来化学家研究开发出用乙烯和乙酸为原料、杂多酸作催化剂合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不必生产乙醇或乙醛做中间体,使产品成本降低,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其合成的基本反应如下:CH2===CH2(g)+CH3COOH(l) CH3COOC2H5(l),为提高乙酸乙酯的合成速率和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出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