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陕县一高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有些人拿着纳税人的钱去西方学习,美其名曰“取经”,但全学些皮毛,好的东西一点都没有学到,这和买椟还珠....有什么两样?B.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C.上中学时,老师在一次谈话中鼓励丁学良有机会要到哈佛读几年书,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丁学良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去哈佛读社会学的博士。
D.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各地以各种形式缅怀革命先驱,颂扬他们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经过三个月的刻苦学习,才使他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重点高中。
B.昨天她去超市买了些茄子、黄瓜、苹果、蔬菜和肉等,留着今天吃。
C.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保障能力的提高,我国人工关节置换量预计将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递增。
D.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努力改进学习方法。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
作为一门传统艺术,_______。
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③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4. 古诗文默写。
(共8分)(1)曾子曰:“,任重而道远。
”(《论语》)(2)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3)临溪而渔,。
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4)穷冬烈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5)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河南省鲁山一高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周考语文试卷
鲁山一高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周考语文试卷(2015-10-10)命题:姚战长审题:吴国永王玲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争论除夕是否放假莫忘春节‚核心价值‛苑广阔7日,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
该调查中心称,此次调查‚受有关部门和单位委托‛。
这是全国假日办‚改编‛成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后,首个关于放假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呈现‚一边倒‛的情况,约七成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
争论仍旧在持续,而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解决争论的最好办法是增加一天假期,然后从除夕开始放假,这样大家就都没有意见了。
如果真能增加假期长度,那也就没有现在的争论了,问题在于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不会突然把春节假期从三天变为四天甚至是五天。
虽然目前的网络调查问卷显示,约有七成的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可毕竟还有三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自己的单位不会要求员工非等到除夕当天正常下班以后再回家过年,而是会放松要求,可能从中午甚至是上午就‚自由活动‛了。
这样一来,如果从除夕开始放假的话,他们等于是间接‚损失‛了半天或者是一天的假期。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都会这么人性化,同意自己的员工可以在除夕当天提前下班回家;另一方面,这种依赖于单位领导或企业管理者的‚提前放假‛太不稳定,万一今年换了一个领导或管理者,可能就从去年的允许提前放假变成了不允许提前放假。
更何况,这种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私假‛,显得总不是那么名正言顺。
比如某家政府机关除夕当天提前下班了,但是偏偏有市民前来办事却找不到人,怎么办?所以在我看来,在春节假期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国家还是统一从除夕开始放假好,笔者持这种观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
2015-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填写到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地点。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卸载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 分)3 分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题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 1-3 题汉语,我为你忧心身为一此中国人,让我们能不时切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以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
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漂亮的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川,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
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来去的音韵之美。
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到的思想,我们依赖它倾吐,运用它思想,经过它记录,依赖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地道。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对着危机。
在“全民学英语”的高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宏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能够再三打破,但即即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光滑落、平时语言单一的现象。
应当认可,在经济全世界化的背景下,外语教课十分重要。
但这其实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分。
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切的根。
事实证明,忽略母语涵养所以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它不单造成了书写语言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凡无聊,也让母语中独到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成婚”。
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可以至,心神往之”的人,又怎能感觉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振聋发聩的是,当汉语在故土遇到冷淡时,全世界“汉语热”却在连续升温。
河南省陕县一高高三语文上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
河南省陕县一高高三语文上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河南省陕县一高高三语文上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俗〞道“雅〞谈文化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
“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
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
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
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无论是“积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
但是,“积习〞也好,“约定〞也好,“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空间局限,“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说的是时间局限。
适宜某一社会的“俗〞,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某一乡民社会彼时之“俗〞,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我国是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且地域广阔。
因此,“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的“公约〞。
“公约〞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
这个“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
“雅〞实际上有文化整合的意味,经过整合并得到提升的文化会得到“雅正〞的评价。
“雅〞不仅存在于“文化整合〞之中,而且体现为整合后“文化范式〞的确立。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精英对抗赛语文试题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精英对抗赛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是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村落。
村落是特定区域内的人们共同生产、生活的基本社会单元。
在长期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以乡土文化、家族文化与礼俗文化为主要表现形态的传统村落文化。
传统村落文化具有区域性认同、家族文化主导、礼治大于法治等特点。
传统村落文化的这些特点,使它在村级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具体而言,具有如下作用:一是维系村庄共同体。
由乡土文化中的安土重迁、家族文化中的家族本位、礼俗文化中的人情礼俗所组成的纽带,将传统乡村社会构建为牢固的村庄共同体。
村庄共同体的内向性、封闭性很强,一般村民不愿也不能脱离这个共同体,而外来人也难以融入这一共同体。
在这种村庄内部团结、和睦,而对外提防、疏离的传统村落文化中,村庄共同体得以维系着。
二是维系村落自治。
传统中国,“皇权不下县”,在州县级以下没有任何类型的正式政府机构存在,村落社会实行自治。
造成村落社会自治的原因,除了农村地域辽阔、中央财政不足、地方官员匮乏等地理、经济和政治等原因外,如果从文化角度上看,则是因为村落具备了自治的文化基础。
在传统村落社会,长老、族长和士绅等传统村落权威,能够借助于传统村落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调解村落社会纠纷,维持村落社会秩序。
由于文化是最深层次的东西,它所造成的村落自治状态也因此更为长久。
这也正是在中国历史上政治风云变幻,而村落社会却难为所动的深层原因。
当前中国农村普遍采用村民自治的方式,村民自治具有浓厚现代民主政治特色,与传统社会的村落自治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会受到村落文化的影响。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③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④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河南省淮阳一高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淮阳一高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注意: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只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抗日神剧”:罔顾公共理性“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
“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一段时间以来,如此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近来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
“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
乍一看,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大胆想象力!不过,我们实在不能把这慷先驱之慨的做法称为“幽默”。
尽管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去不远。
中国尽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
这种代价因为侵略者人性中的恶,也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在文明上的落伍。
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
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的内在逻辑。
但这种“自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然而编创者又是极其“理性”的: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一个都不少,非但不敢突破简单化的观念窠臼,还用离谱的编造强化陋见。
在“民族大义”的包裹下,“神剧”们实则是精明的商业算计。
电视剧不必是教科书,但一定不能是罔顾公共理性的反面教材。
河南省陕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2015-2016学年度上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分2015-2016学年度上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1.A(“已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没有依据。
原文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
孔子忧虑的“这一现象”是贫富差距。
) 2.D(“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错,原文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
”) 3.C(原文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它”指“均”。
“虽无必然联系”也不当,原文为“并非完全没有关系”。
) 4.A 5.D(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比如本文传主胡世宁就是大臣)。
6.B(“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应是“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 7.(1)(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他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
(道:取道,经过;急:猛烈;驰:骑马快跑;画:策划;计:方法。
每点1分,通顺1分) (2)(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
(呐:说话迟钝,嘴笨;具:写;援据:援引;洞中:切中,会:空处,引申为要害。
每点1分) 参考译文: 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
弘治六年(1493)榜进士。
他性情刚直,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
开始他做德州推官。
歧王初登王位,下属官吏骄横,世宁制裁了他们。
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
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捕捉了他。
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
三年守孝完后又赴京候补去。
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
世宁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
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来,才撤退走了。
他升任江西副使。
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
世宁恼火极了,正德九年(1514)三月就上书说“:皇上命令宁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国,不要干扰地方官府,以期铲除作乱的根源,灭绝无法设想的祸变。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注意事项:1.请把单项选择题1—6题,12—14题的答案,按照试卷题号顺序,涂写在答题卡相对应题号下。
2.请把多项选择题11题①小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3.所有主观试题全部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看远古如何造出神模样神是什么样子?人造出的神与鬼,不论多么狰狞,也不论多么恐怖,本质大都是人模人样。
在史前艺术中,有一些半人半兽的艺术形象,不论是绘在彩陶上的或是刻画在器物上的,这样的形象都被我们认作是神面,是神灵人格化的偶像。
这样的神面,表现出特别的恐怖感,你觉得它像人,但并非人。
神面的狰狞模样,在史前艺术的表现上大约是一个通例。
圆瞪的大眼,龇出的獠牙,恐怖之态令人惶惑。
这样的神面,是史前人制作的神灵的简化图形,它并不只是表示一个头面,而是以头以面代表神灵的本体,头面是神灵完形的一个象征,是一个简约的造型。
研究者比较关注的有像良渚文化玉器上雕刻的那些神面,神面装饰在一些玉牌、玉钺和玉琮等礼器上,神面刻有向上与向下龇出的獠牙,显出庄重与威严之感。
从良渚人制作的神面看,有的神面是有体有面的完形,而大多都是简化的只有嘴与眼的脸面。
大量的神面都是这样简化的结果,而最经典的简化,就是最后只留下了神的一双眼睛。
玉琮上许多的神面,只有眼或嘴的刻画,或者连嘴也不见了。
这样看来,对于良渚人来说,神的眼睛应当是最受他们关注的。
若干件收藏在各地博物馆的传世品玉神面,是研究者经常提到的一些藏品,如美国福格美术馆收藏的一件,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也都有龇牙瞪眼的模样。
这些收藏品的年代并不容易确定,有的可以早到新石器时代,有的可能晚到商周之际。
商周遗址出土的同类玉器往往被归入新石器时代。
最值得关注的是新近在山西曲沃羊舌村西周晋侯大墓中出土的一件神面玉饰,玉神面扁平形,正面阳刻狰狞兽面,臣字形大眼,上下均有一对獠牙龇出。
河南省陕县一高2015—2016学年上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B卷(word含答案)
陕县一高2015—2016学年上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B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龙卷风学名“龙卷”,多出现在夏季地表或海面显著增热的午后,这时空气垂直对流十分剧烈,巨大的积雨云迅速增长,在雷雨大风天气状态下,龙卷风便有可能应时而生了。
积雨云前部为上升气流,后部为下沉气流,两种气流交界处,大气极不稳定,这种扰动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形成涡管,像一个猛烈旋转的“大轮子”,产生了一个强大的高速气柱,如“象鼻子”的漏斗状云柱自对流强烈的积雨云底部旋转而下。
有的稍伸出一些头,若隐若现地悬挂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向前移动;有的能伸达地面或水面,在陆上卷起泥沙、尘土等的,称为“陆龙卷”,在海上卷起海水的,称为“水龙卷”,俗称“龙取水”。
龙卷的水平尺度很小,在地面上其直径一般为几米到几百米,最大的可达一千米左右,但龙卷中心的气压非常低,造成很大的水平气压梯度,从而导致强烈的风速,一般估计为50~150米/秒,最大可达200米/秒。
所到之处,草木、尘沙席卷而上,墙倒屋塌,吸力和破坏力特强,而由于尺度很小,常见相邻两座建筑物一座被毁而另一座却毫发无损。
因为龙卷尺度太小,生消迅速,来去突然,持续时间短(一般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几乎无法预报。
“尘卷风”不如“龙卷风”名声大,主要出现在夏季午后的晴好天气,日晒充足,地表干燥,在地表受热不均时,涡旋中心的热空气强烈上升,四周的空气则向涡旋中心急剧流入补充,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旋风,可以把大量的尘土和细小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小尘柱。
“尘卷风是强对流天气引起的,当然地形也有一定的关系,楼群之间狭窄的空间会加速风的旋转,也可能加强对流天气。
”尘卷风的破坏力、影响范围远比龙卷风小得多,但发展成强烈的尘卷风的巨大能量也足以拔树倒屋,形成灾害。
2004年8月27日,一股强烈的尘卷风突袭了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工地,三幢临时设施屋顶被卷起,房子被摧毁,造成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河南省陕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2016学年度上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分2015-2016学年度上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1.A(“已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没有依据。
原文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
孔子忧虑的“这一现象”是贫富差距。
) 2.D(“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错,原文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
”) 3.C(原文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它”指“均”。
“虽无必然联系”也不当,原文为“并非完全没有关系”。
) 4.A 5.D(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比如本文传主胡世宁就是大臣)。
6.B(“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应是“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 7.(1)(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他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
(道:取道,经过;急:猛烈;驰:骑马快跑;画:策划;计:方法。
每点1分,通顺1分) (2)(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
(呐:说话迟钝,嘴笨;具:写;援据:援引;洞中:切中,窾会:空处,引申为要害。
每点1分) 参考译文: 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
弘治六年(1493)榜进士。
他性情刚直,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
开始他做德州推官。
歧王初登王位,下属官吏骄横,世宁制裁了他们。
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
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捕捉了他。
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
三年守孝完后又赴京候补去。
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
世宁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
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来,才撤退走了。
他升任江西副使。
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
世宁恼火极了,正德九年(1514)三月就上书说“:皇上命令宁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国,不要干扰地方官府,以期铲除作乱的根源,灭绝无法设想的祸变。
【语文】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一高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试题A卷
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一高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试题A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微时代”,读什么?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
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
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订阅的;而我订阅的,又是我感兴趣的。
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号名”,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
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
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
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
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
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
让我无法“突破”,甚至原地踏步。
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微信的普遍状况,却也证明着这样的观点。
朋友圈中分享的公共账号页面,很多都有“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令人惊悚词汇,更不乏“不得不看的人生格言”“30岁之前要明白的50个道理”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
多有无法深究的八卦,多有似是而非的劝诫,多有浅尝辄止的思考,多有不知所云的感悟……有人调侃说,这样的分享,说者未必懂,而听者也未必信,不过是在寻求饭局上的谈资。
这样的阅读状况,难免会让人担心背后日渐失血的心灵图景。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
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
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洛阳一高2016年3月份语文月考试卷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古人在建筑物中置窗,主要是为了“通”的功能,即通风采光,《红楼梦》中的窗首先以其通透实用功能而存在。
此外,作为小说中众多景象之一的窗,不仅与亭台轩院、花草树木完美融合,而且通透的特点又使其成为欣赏美景的最佳观察点,从而体现了其审美功能,并为小说营造了一个诗化的环境。
首先,具有作为采光和通风功能的窗,它形成了大观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大观园外面看,“那门栏窗隔,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
大观园内,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的幽窗,蘅芜院的绿窗清雅而不失富丽,怡红院更有五色纱糊就的小窗。
侵窗的月光不仅使大观园的女儿凭窗读书成为可能,也赋予了她们诗人般的气质。
小说第一回贾雨村与甄家丫鬟隔窗一见钟情,第二十四回中贾芸与小红之间的恋情,与窗户有着不解之缘。
窗户采光和通风的功能,使之成为小说中人物眉目传情的重要渠道。
作为传情的通道,窗在宝黛爱情方面发挥的作用尤为显著。
黛玉生气时,窗户为宝玉提供了传达心声的通道;宝玉挨打时,黛玉通过怡红院的纱窗去观看宝玉,窗户又为黛玉表达关切之情提供场所。
其次,窗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借景、对景、隔景、分景上。
这一点古人早已发现。
《古诗十九首》中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之句,描述了一个满怀愁思的女子凭倚楼窗,望见“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而引起对心中所爱的怀想的情景。
古人对窗户借景、对景的注意,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主动的审美眼光。
《红楼梦》中的窗同样体现了其取景、对景之功用。
小说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对紫鹃说:“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此处,取下纱屉后的窗户,以花草树木为背景,大燕子盘旋其间,构成了想象中的一幅“燕归图”。
窗户还有隔景、分景之功能。
小说第四十回,“贾母论窗纱”一节对窗纱作了精辟的介绍,无论是软烟罗,还是霞影纱、蝉翼纱,均以薄透为特色。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陕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
2015-2016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清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的政策,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来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
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
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
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三门峡市陕县一高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试题B卷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一高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试题B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自苏东坡发表这一评论后,“诗中有画推王维”遂成定论,申说者不乏其人。
叶燮更直接说:“摩诘之诗即画,摩诘之画即诗,又何必论其中之有无哉。
”今人也都将诗中有画作为王维诗的最大特色,一再加以肯定、推阐,“诗中有画”作为王维诗的主要特征,已是中外学者的共识。
然而我对此一直持有不同看法,觉得以“诗中有画”来论王维诗,值得推敲。
就诗中有画的命题本身看,“画”应指画的意趣,或者说绘画性。
尽管谈论诗中的画意不同于绘画本身,但从一般艺术论的意义上说,历时性的、通感的、移情且发生变化的景物,实际上是不能充任绘画的素材,而且根本是与绘画性相对立的。
但它们却是最具诗性的素材,我们在杰出的诗人笔下都能看到成功的运用。
我们从论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一些例子来看,它们能画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联,张岱已指出,泉声、危石、日色、青松皆可描摩,而咽字、冷字则决难画出。
这不同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纯粹呈示性,突出了主体的感觉印象,而这种印象又是听觉与触觉的表现,绘画无以措手。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也是典型的感觉印象,诚如袁行霈先生所说,“这样的诗既富有画意,而又有绘画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只有诗画结合,诗中有画,才能达到这样完美的艺术境界”。
如果我们承认此诗的魅力在于“欲上人衣来”,那恰恰是超越绘画性的表现,怎么又可以用诗中有画去范围它呢?“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句,别说画,就是用语言也难以解说。
我在镇江焦山登塔眺望长江时有幸目睹这一景色:浩淼长江在黯淡的阳光下微微反光,视线的尽头天水相连,一片空濛;隔江的山峦似乎都笼罩着薄薄的雾霭,若隐若现。
当时闪过我意识的就是王维这两句诗,这眼前顷刻的视觉形象犹是可画的,而王维的感觉印象,有无中的山色,流于“天地外”的江水,怎么着笔呢?看来,持“诗中有画”论者所举的例子,本身也不能自圆其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县一高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组题:陆彩云审核:高一语文组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自苏东坡发表这一评论后,“诗中有画推王维”遂成定论,申说者不乏其人。
叶燮更直接说:“摩诘之诗即画,摩诘之画即诗,又何必论其中之有无哉。
”今人也都将诗中有画作为王维诗的最大特色,一再加以肯定、推阐,“诗中有画”作为王维诗的主要特征,已是中外学者的共识。
然而我对此一直持有不同看法,觉得以“诗中有画”来论王维诗,值得推敲。
就诗中有画的命题本身看,“画”应指画的意趣,或者说绘画性。
尽管谈论诗中的画意不同于绘画本身,但从一般艺术论的意义上说,历时性的、通感的、移情且发生变化的景物,实际上是不能充任绘画的素材,而且根本是与绘画性相对立的。
但它们却是最具诗性的素材,我们在杰出的诗人笔下都能看到成功的运用。
我们从论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一些例子来看,它们能画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联,张岱已指出,泉声、危石、日色、青松皆可描摩,而咽字、冷字则决难画出。
这不同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纯粹呈示性,突出了主体的感觉印象,而这种印象又是听觉与触觉的表现,绘画无以措手。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也是典型的感觉印象,诚如袁行霈先生所说,“这样的诗既富有画意,而又有绘画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只有诗画结合,诗中有画,才能达到这样完美的艺术境界”。
如果我们承认此诗的魅力在于“欲上人衣来”,那恰恰是超越绘画性的表现,怎么又可以用诗中有画去范围它呢?“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句,别说画,就是用语言也难以解说。
我在镇江焦山登塔眺望长江时有幸目睹这一景色:浩淼长江在黯淡的阳光下微微反光,视线的尽头天水相连,一片空濛;隔江的山峦似乎都笼罩着薄薄的雾霭,若隐若现。
当时闪过我意识的就是王维这两句诗,这眼前顷刻的视觉形象犹是可画的,而王维的感觉印象,有无中的山色,流于“天地外”的江水,怎么着笔呢?看来,持“诗中有画”论者所举的例子,本身也不能自圆其说。
真正代表王维成就的佳句都无法入画,这倒支持了张岱的观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摩诘一身兼此二妙,故连合言之。
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画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
”其实,只要我们摆脱“诗中有画”的思维定势,不带任何成见去看王维诗,就不难发现他更多的诗是不可画的:他以诗人的敏感捕捉到的异样感受,以画家的眼睛观察到的主观色彩,以音乐家的耳朵听到的静谧的声响,以禅人的静观体悟到的宇宙的生命律动,都融汇成一种超越视觉的全息的诗性经验,把他的诗推向“诗不可画”的瓊绝境地。
以致我们一想到王维诗,脑海中就浮现出那种伴有动态的色彩,伴有声音的静谧,伴有心理感受的景物,伴有时间流动的空间展示……(摘编自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诗中有画——一个被夸大的批评术语》)1.下列关于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是苏东坡针对王维的诗发表的评论,后来又有许多人对这一说法进行陈述说明。
B.叶燮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的大力支持者,他认定的“摩诘之诗即画,摩诘之画即诗”,这一说法比苏东坡的说法更为直截了当。
C.作者认为以“诗中有画”来论王维的诗值得推敲,因为就诗中有画本身看,“画”指画的意趣,绘画性与诗性根本上是相对立的。
D.从一般艺术论的意义上说,历时性的、同感的、移情且发生变化的景物,不宜充任绘画的素材,这些最具有诗性的素材却不具有绘画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经过苏东坡及以后的古人、今人的肯定、推阐,将诗中有画作为王维诗的最大特色,已是中外学者的共识,但作者对这一说法一直持不同看法。
B.“清泉咽危石,日色冷轻松”两句诗,被认为是“诗中有画”的例子,但张岱认为,泉石、危石、日色、青松皆可描摹,而咽字、冷字则决难画出。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等诗句,突出主体的感觉印象,既富有画的意境,而又有绘画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句,写出了诗人的感觉印象,这些有无中的山色、流于“天地外”的江水,就是用语言也难以解说,更难以画出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持“诗中有画”论者之所以不能自圆其说,是因为真正代表王维成就的佳句都无法入画,可画的只不过是些较一般的诗句,而他的更多的诗句是不能画的。
B.张岱“因摩诘一身兼此二妙,故连合言之”的说法,是指王维一身兼诗人与画家,能诗画相通,所以把两者结合起来说。
这是对“诗中有画”的一种理解。
C.王维的诗能够达到“诗不可画”的境界,是他能够把诗人、画家观察到的,音乐家听到的和禅人体悟到的融汇成一种超越视觉的全息的诗性经验创作出的诗句。
D.我们一想到王维的诗,脑海中就浮现出那种伴有动态的色彩,伴有声音的静谧,伴有心理感受的景物,是因为我们没能摆脱传统的“诗中有画”的思维定势。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4-7小题。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士禛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
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
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
”长老惊异。
十三岁补诸生第一,文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
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
暇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士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
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
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
先生固耽内典[注],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
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论数卷而已。
先生尝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
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
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
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
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予辈皆为赋诗。
未几,谢病归。
淄川高侍郎念东赠诗云:“燕台襆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
”盖纪实云。
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帖,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
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
”其雅操如此。
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删节)[注] 内典:佛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晏坐终日晏:平静 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居:积储C.不接当事当事:权要 D.必合古人矩度矩度:气度5.下列断句正确的一组是(3分)( )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A.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B.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C.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D.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
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
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C.梁煕恬淡好静,不恋官场。
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去官职,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
D.梁煕深研佛典,志趣清雅。
他博览佛经,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的情况颇为熟悉。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2)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
(11分)金陵怀古司空曙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注:①司空曙,中唐诗人,仕途坎坷,长期迁谪。
②辇路,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
③庾开府,庾信,曾官开封仪同三司,梁朝著名诗人,曾深受梁武帝器重。
梁亡后,被迫仕于北朝,常作思念故乡的诗赋。
8、三、四句诗人引入庾信的典故,用意何在?(5分)9、简析“暗”字在诗歌中的作用。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诗经·卫风·氓》中,表现女主人公因见不到心上人而伤心落泪的句子是“,”;表现其天天从早到晚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2)屈原在《离骚》中用“,”两句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德行,至死不悔的心志。
五、语言文字运用(15分)11.下列各句划横线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之外,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②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所以说我们要拿下一场比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5分钟内,对手有3次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90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境的努力。
A.毁于一旦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B.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毁于一旦C.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毁于一旦 D.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功亏一篑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网络水军”或“网络推手”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营销手段。
他们有时会左右舆论,误导受众,制造假民意,甚至影响政府决策,值得注意与警惕。
B.很多人都有成功的机会,甚至有的已经触到了成功的大门,但在即将迈进成功大门时,因太累太难为由放弃了,这些人总会在以后回想往事时扼腕叹息。
C.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D.“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1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几百年的禁书、焚书、战乱、文字狱、封建迷信等等,使文化典籍丧失无数,唯独文学名著大多无恙,至今依然生气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