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变速器换挡叉加工工艺及铣叉脚端面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变速器换挡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详解
![变速器换挡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3630df05ef7ba0d4b733b15.png)
目录1 前言 (1)1.1设计的意义 (1)1.2设计的目的 (1)1.3设计任务和要求 (2)2 零件的分析 (2)2.1零件的作用 (2)2.2零件的工艺分析 (2)3 工艺规程设计 (5)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3.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5)3.3锻件形状复杂系数与锻件材质系数的确定 (5)3.4锻件分模线形状与零件表面粗糙度 (5)3.5基面的选择 (5)3.6制定工艺路线 (6)3.7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 (7)3.8确定切削余量及基本工时 (9)4 夹具设计 (18)4.1问题的提出 (18)4.2夹具设计 (19)4.3夹具设计及操作说明 (23)5 总结 (24)致谢 (24)参考文献 (25)附录:变速器换挡叉机械加工工序卡 (26)变速器换挡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唐银旺指导教师陈洪军摘要:变速器换档叉位于主轴箱。
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使变速器获得换档的动力。
优点是可以从一种变速直接变到另一种速度,而不需要经过中间的一系列,因此变速很方便;其缺点是比较复杂。
本课题拟使用机械制造技术理论对变速器换挡叉进行加工工艺以及夹具的优化设计。
通过使用AUTOCAD绘制装配图和零部件图,用PRO/E进行实体建模,同时生成能够用于实际生产的工程图纸,并与传统设计结果进行比较。
关键词:工艺规程夹具 PRO/E实体建模1 前言1.1 设计的意义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独立解决零件工艺和夹具设计问题的能力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生产安全、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
同时夹具作为机械制造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保证工件加工精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机床适用范围、改善操作者劳动条件、降低成本都具有十分突出的贡献。
课程设计--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16H8夹具设计(含CAD图纸和工序卡)
![课程设计--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16H8夹具设计(含CAD图纸和工序卡)](https://img.taocdn.com/s3/m/d58455d7168884868662d649.png)
课程设计--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16H8夹具设计(含CAD图纸和工序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换挡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φ16H8夹具设计班级:10机制(二)班姓名:张丽红指导教师:张立新教授完成日期:2013.9.2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16H8夹具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绘制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套4.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仅编制四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套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
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张7.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约5000-8000字)。
1份四、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总装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20~21天,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目录第1章零件工艺性分析 (5)1.1换挡叉的概述 (5)1.1.1换挡叉的功用 (5)1.1.2换挡叉的结构特点 (5)1.2换挡叉的技术要求 (5)1.3分析换挡叉的工艺性 (6)1.4确定换挡叉的工艺类型 (7)第2章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7)2.1换挡叉材料及毛坯制造方法 (7)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7)2.2.1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7)2.2.2铸件公差等级 (7)2.2.3确定铸件基本尺寸 (8)2.3定位基准的选择 (8)2.3.1粗基准 (8)2.3.2精基准 (8)2.4制订工艺路线 (8)2.4.1工艺路线方案一 (9)2.4.2工艺路线方案二 (10)2.4.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10)2.4.4工艺路线确定 (10)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2.5.1切削用量的计算 (12)2.5.2基本工时的计算 (13)第3章φ16H8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5)3.1设计主旨 (16)3.2夹具设计 (16)3.2.1约束自由度 (16)3.2.2设计夹具定位夹紧结构 (16)3.2.3定位误差分析 (16)3.2.4夹紧力计算 (16)第4章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17)第5章参考文献 (17)第1章零件工艺性分析1.1换挡叉的概述1.1.1换挡叉的功用换挡叉头以孔套在变素差叉轴上,并用销钉经孔与变速叉轴联接,换挡叉脚则夹在双联变换齿轮的槽中,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换挡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换挡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移,换挡叉脚拨动双联变速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变换档位,从而改变机器的运转速度。
变速器换挡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变速器换挡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bc82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5.png)
加工精度:保 证夹具的加工 精度,以满足
加工要求
装配要求:夹 具的装配应符 合设计要求, 保证夹具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维护保养:定 期对夹具进行 维护保养,以 保证其使用寿 命和加工精度
04
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的结合
夹具设计的工艺性分析
夹具设计需要满足加工工艺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夹具 的夹紧力、定位精度等
夹具设计的经济性分析
成本控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方法,降低生产成本 效率提升:优化夹具设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时间 质量保证: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维护方便:设计易于维护的夹具,降低维护成本 环保要求:符合环保要求,降低环保成本 安全性能:保证操作安全,降低安全事故成本
05
夹具设计需要考虑加工工艺 的要求,如加工精度、加工 效率等
夹具设计需要考虑加工工艺 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如夹 具的操作方便性、安全性等
夹具设计需要考虑加工工艺 的经济性,如夹具的成本、
维护成本等
夹具在加工过程中的使用要求
夹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夹具应具有良好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以保证加工过程中的 一致性和稳定性 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保证加工过程中的使用寿命 和可靠性
工艺流程: 加热、保 温、冷却
时间: 根据材料 和工艺要 求确定
冷却方式: 空气冷却、 油冷却、 水冷却等
热处理后 的检验: 硬度、耐 磨性、疲 劳强度等
表面处理工艺
电镀:通过电解作用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金属或合金的薄膜,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和 美观性
夹具的动力学性能分析
夹具的稳定性: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振动和变形 夹具的刚度:保证加工过程中的刚度,避免变形和磨损 夹具的精度: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精度,避免误差和偏差 夹具的耐磨性:保证加工过程中的耐磨性,避免磨损和损坏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倒挡拨叉工艺及铣叉口两侧面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倒挡拨叉工艺及铣叉口两侧面夹具设计(全套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72a0338b0b1c59eef9c7b473.png)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倒挡拨叉工艺及夹具设计作者学院潇湘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摘要本次设计内容涉及倒挡拨叉的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装夹具设计的内容。
根据倒挡拨叉的零件图分析其精度、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加工部位尺寸、形状结构及零件的批量生成的,确定被加工零件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并选择好倒挡拨叉的加工基准,设计出倒挡拨叉的工艺路线;接着对倒挡拨叉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在选择设计出夹具中,本次针对倒挡拨叉的工艺确定设计两套夹具。
此两套夹具分别是铣叉口两侧面的夹具和钻铰孔φ19.1夹具。
在设计夹具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夹具体、对刀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倒挡拨叉;工装夹具;工艺规程全套图纸,加153893706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This design content relates to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the technology of the shifting fork fixture design cont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ts accuracy, surface roughnes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he batch processing spot size, shape structure and parts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fork of the parts diagram, identify processing technology method of parts and process, and the choice of processing benchmark good fork, the fork of the design process is obtained; then the fork each step process calculation of dimensions, the key is to determine the craft equipment and the cutting parameters and the basic working hours each working procedure; then design the special fixture, in the choice of design fixture, the process of shifting fork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of two sets of fixture. The two sets of clamps are slot milling jig and fixture for drilling slant hole diameter of 19.1. Fixture in the design process, need to consider is if the positioning element, clamping element, clamp, tool parts and other components; calculate fixture positioning errors when positioning, analysis the rationality and deficiency of fixture structure,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and will design in.Key word: Gear chamber cover, fixture, process specification目录摘要.................................................................................................................................... i i Abstract . (iv)目录 (v)第一章绪论..................................................................................................................... - 7 -1.1 设计目的............................................................................................................... - 7 -1.2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7 -1.3 目前国内外存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 -第二章零件的分析........................................................................................................... - 9 -2.1 零件的作用........................................................................................................... - 9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9 -第三章确定毛坯形式...................................................................................................... - 11 -3.1选择毛坯............................................................................................................... - 11 -3.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 11 -3.3设计毛坯图........................................................................................................... - 11 -第四章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 13 -4.1定位基准的选择.................................................................................................. - 13 -4.1.2粗基准的选择.......................................................................................... - 13 -4.1.3精基准的选择.......................................................................................... - 13 -4.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 14 -4.3制定工艺路线...................................................................................................... - 14 -4.4确定夹具、量具.................................................................................................. - 17 -4.5 确定工序尺寸..................................................................................................... - 18 -第五章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 19 -5.1切削用量的选择.................................................................................................. - 19 -5.2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 19 -第六章部分工序专用夹具设计....................................................................................... - 27 -6.1机床夹具简介...................................................................................................... - 27 -6.1.1机床夹具的概述...................................................................................... - 27 -6.1.2 专用夹具的组成..................................................................................... - 27 -6.1.3机床夹具设计要求.................................................................................. - 27 -6.1.4专用机床夹具的设计步骤...................................................................... - 28 -6.2卧式铣床上精铣叉口侧面夹具.......................................................................... - 28 -6.2.1定位基准的选择.............................................................................................. - 29 -6.2.2定位元件的设计.............................................................................................. - 29 -6.2.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 30 -6.2.4定位误差分析.................................................................................................. - 31 -6.2.5定向键装置设计...................................................................................... - 32 -6.2.6对刀装置设计.......................................................................................... - 33 -6.2.7夹紧装置的设计.............................................................................................. - 33 -结论................................................................................................................................... - 36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37 -致谢................................................................................................................................. - 38 -第一章绪论1.1 设计目的毕业设计是在毕业之前的最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也是对大学所学各课程的一次综合应用与实践,是深化所学只是重要过程,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毕业资格及学位认证的重要依据。
变速器换挡叉的加工工艺及粗铣叉口前后两侧面铣床夹具设计
![变速器换挡叉的加工工艺及粗铣叉口前后两侧面铣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8dca54be23482fb4da4c66.png)
优秀设计XXXX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题目: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变速器换挡叉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指导教师:职称:职称:20**年12月5日任务书题目:变速器换挡叉的加工工艺及粗铣叉口前后两侧面铣床夹具设计设计要求:中批量生产手动夹紧通用工艺装备设计时间:20**.6设计内容:1、熟悉零件图;2、绘制零件图(一张);3、绘制毛坯图(一张);4、编写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5、绘制夹具总装图;6、绘制夹具零件图;7、说明书20**年06月序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目录序言 (3)一、零件的分析 (5)1.1 零件的工艺分析 (5)1.2 确定生产类型 (5)1.3 确定毛坯 (5)二、工艺规程设计 (6)2.1选择定位基准: (6)2.2制定工艺路线: (6)2.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7)四、夹具设计 (17)(一)问题的提出 (17)(二)夹具设计 (18)小结 (19)参考文献 (20)一、零件的分析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变速器换档叉。
它位于汽车的变速机构上,主要起换档作用。
1.1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35钢,,为此以下是变速器换档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孔Φ15.8以及与此孔相通的、M10螺纹孔。
2、上下U型口及其两端面3、换档叉底面、下U型口两端面与孔Φ15.8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15mm。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变速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12孔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变速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12孔夹具设计【全套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7ad63e67168884868762d6e8.png)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变速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设计者指导教师台州学院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2008年9月21日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全套图纸,加153893706题目: 变速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原始图纸(见附页)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生产设计内容:1、零件图 1张2、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份4、机械加工工序卡 1份5、夹具装配图 1套6、夹具零件图若干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班级 05机械自动化(2)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前言 (4)一、零件的分析 (4)(一)零件的作用 (4)(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4)(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二)基准的选择 (4)(三)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方案的分析 (4)(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五)各工序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7)(六)各工序基本工时 (10)三、专用夹具的设计 (10)(一)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案的比较; (10)(二)定位分析与定位误差的计算; (10)(三)对刀与导引装置设计; (10)(四)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力计算; (11)(五)夹具操作动作说明。
(11)四、总结 (13)五、主要参考文献 (14)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题是变速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艺装备的设计,需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与装配。
生产纲领为中批及大批量生产。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变速叉主要用于调节各种机器的速度档位。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Ⅰ-Ⅳ档变速叉加工工艺及铣叉口夹具设计(全套图纸).pdf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Ⅰ-Ⅳ档变速叉加工工艺及铣叉口夹具设计(全套图纸).pdf](https://img.taocdn.com/s3/m/3cc96fa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2.png)
学生姓名 起讫日期
所属专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此次设计是对变速叉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其零件为锻件,具有体积小,零 件复杂的特点,由于面比孔易加工,在制定工艺规程时,就先加工面,再以面为基准来 加工其它,其中各工序夹具都采用专用夹具,并以操作简单的手动夹紧方式夹紧,其机构 设计简单,方便且能满足要求。 关键词 变速叉,加工工艺,专用夹具,设计
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
I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o dials forks the components the processing craft and the jig design, its components are the forging, has the volume to be small, components complex characteristic,Because the surface is easier than the hole to process, when formulation technological process, first the machined surface, then processes other take the surface as the datum,In which various working procedures jig all uses the unit clamp, special regarding processes the big end of hole, the trough and drills the capitellum hole incline eyelet in the working procedure, Chooses locate mode which two sells at the same time, and operates the simple manual clamp way clamp, its organization design is simple, the convenience also can satisfy the request.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拨叉加工工艺及铣下端面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拨叉加工工艺及铣下端面夹具设计(全套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29ca6a4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7b.png)
设计说明书题目:拨叉加工工艺及粗铣下端面夹具设计系名:机械系专业班级:机制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目录前言 (1)1 零件的分析 (2)1.1 拨叉零件的工能作用 (2)1.2 拨叉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2)1.3拨叉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与相互位置精度 (3)2 拨叉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设计 (4)2.1 确定拨叉零件毛坯的制造形式 (4)2.2 拨叉零件基准的选择 (5)2.2.1拨叉零件粗基准的选择 (5)2.2.2拨叉零件精基准的选择 (5)2.2.3拨叉零件基准的转换 (5)2. 2.4加工阶段的划分 (5)2.3 制定工艺路线 (6)2.3.1 加工顺序的安排 (6)2.4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3 夹具设计 (22)3.1 定位元件的选择 (22)3.2 选择定位基准 (22)3.3 零件的加工精度的分析 (22)3.4 切削力以及夹紧力的计算 (23)3.5 操作简要说明 (24)3.6 本章小结 (25)总结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前言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大学教育的一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希望在设计过程中能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通过工艺课程设计,学生应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夹具课和所学过的其他课程的基本理论,正确的分析和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合理议定等问题,从而保证零件制造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
变速器换挡叉的机械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变速器换挡叉的机械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a89bf5f524ccbff0218401.png)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题目名称:变速器换挡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9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制定变速器换挡叉的加工工艺,设计攻螺纹孔M10-7H夹具设计要求:1.绘制零件图(1张)2.绘制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卡(工艺过程卡1张,所要设计夹具的工序工序卡1张)4.绘制夹具装配图1张5.绘制夹具零件图(夹具装配图中非标准件)6.课程设计说明书(4千字,电子稿)7.按中批生产,通用设备设计班级:学生:指导教师:系主任:2012年9月3日目录序言 (4)零件的分析 (4)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4)二、确定生产类型 (4)三、确定毛坯的种类 (4)四、工艺规程设计 (5)(一)选择定位基准: (5)(二)制定工艺路线: (5)(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6)五、夹具设计 (15)六、设计小结 (16)七、体会与展望 (17)八、.参考文献 (18)序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零件的分析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变速器换档叉。
它位于汽车的变速机构上,主要起换档作用。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35钢,,为此以下是变速器换档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孔Φ15.8以及与此孔相通的、M10螺纹孔。
2、上下U型口及其两端面3、换档叉底面、下U型口两端面与孔Φ15.8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15mm。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倒档变速叉加工工艺及铣叉口两端面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倒档变速叉加工工艺及铣叉口两端面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0656697fd5360cba1adbc5.png)
3.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3.7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铣叉口夹具设计18
4.1研究原始质料18
4.2定位基准的选择18
4.3切削力及夹紧分析计算18
4.4误差分析与计算20
4.5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20
4.5.1定位销选用20
4.5.2定向键与对刀装置设计21
课程设计
题目倒挡变速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所属部
所屢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所属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敦师
起讫日期
摘要
此次设计是对变速叉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其零件为锻件,具有体积小,零件复杂的特点,由于面比孔易加工,在制定工艺规程时,就先加工面,再以面为基准来加工其它,其中各工序夹具都采用专用夹具,并以操作简单的手动夹紧方式夹紧,其机构设计简单,方便且能满足要求。
3.1加工工艺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影响加工方法的因素错误丨未定义书签。
3.2.2加工方案的选择错误丨未定义书签。
3.3确定定位基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粗基准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速箱换挡叉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变速箱换挡叉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75a4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c.png)
变速箱换挡叉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变速箱换挡叉是汽车变速器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实现汽车的换挡操作。
为了保证换挡的平稳和可靠性,换挡叉的加工工艺以及相应的夹具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换挡叉的加工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选择具有良好韧性和抗磨性的合金钢作为原材料,经过切削加工制成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
2. 加工粗加工:通过铣削和车削等加工方式,将换挡叉的外形进行粗加工,使其具备一定的外形尺寸和粗糙度。
3. 加工精加工:在粗加工的基础上,采用刨削、打磨等工艺进一步将换挡叉的外形进行细加工,确保其外表面的光洁度和尺寸精度满足要求。
4. 热处理:经过精加工后的换挡叉需要进行热处理,通常是淬火处理。
淬火可以提高换挡叉的硬度和强度,增加其使用寿命和耐磨性。
5. 表面处理:对经过热处理的换挡叉进行表面处理,通常采用镀铬或喷涂等方式,以提高其表面的光滑度和抗腐蚀性能。
接下来,我们需要设计夹具来确保换挡叉的加工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定位和加工质量。
1. 安装夹具:设计一个专门的定位安装夹具,使得换挡叉在加工过程中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安装夹具上,保证换挡叉的位置和姿态准确无误。
2. 固定夹具:采用夹具将换挡叉牢固固定在夹具上,以防止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位移或抖动,影响加工质量。
3. 加工辅助夹具:配备一些辅助夹具,用于辅助加工过程中的定位、支撑和夹紧,确保换挡叉在加工时保持稳定和正确的位置。
通过合理的夹具设计,可以使换挡叉的加工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确保其加工质量和精度。
同时,夹具的设计也需要考虑操作方便性、夹持力的可调性以及适应不同型号换挡叉的可变性,以便满足不同生产需求。
总结起来,变速箱换挡叉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是保证换挡叉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质量,并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4. 装夹夹具:为了确保换挡叉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需要设计适合的装夹夹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x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变速器换挡叉加工工艺及铣叉脚端面夹具设计(全套图纸)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变速器换挡叉叉脚端面铣夹具设计目录一、零件分析 (3)1.1零件的作用 (3)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1.3尺寸和粗糙度的要求 (3)1.4位置公差要求 (4)二、毛坯的设计 (4)2.1选择毛坯 (4)2.2确定机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4)2.3 确定机械加工加工余量 (4)2.4 确定毛坯 (5)2.5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 (4)2.6设计毛坯图 (4)三、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7)3.1基面的选择 (7)3.2粗基准的选择 (8)3.3精基准的选择 (14)3.4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5)四、加工设备及道具、夹具、量具的选择 (15)五、确定切削用量 (18)六、基本时间的确定 (20)七、夹具设计 (25)八、总结 (29)一、零件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变速器换档叉(如下图2-1所示),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
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使变速器获得换档的动力。
该零件是以15.88∅孔套在轴上,F并用M10×1-7H螺纹孔与轴定位,换挡叉脚卡在双联齿轮的轴中,变速操作机构通过换挡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换挡叉与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动,换挡叉脚拨动双联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就可实现变速功能,从而实现变速器变速。
换挡叉的主要工作面为操纵槽换挡叉脚两端面,主要配合面为15.88∅孔,M10×1-7H螺纹孔和换挡F叉脚侧面.该零件属于特殊形状零件,但复杂程度一般。
由于换挡叉在工作是表面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和韧度。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1.2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的材料为35#钢,锻造成型,由零件的尺寸公差选择模锻加工成型,保证不加工表面达到要求的尺寸公差。
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1)Φ15.81的孔。
(2)以Φ15.81孔的轴心线为基准的上下两平面。
(3)两插口端面。
(4)两叉口内侧面。
(5)拔槽两个侧面。
(6)拨槽的内侧面面(7)M10*1-7H的螺纹孔。
其中Φ15.8的孔以及叉口的上下端面和叉口的中间两侧面为主要的配合面,加工的精度及粗糙度的要求较高,应作为加工的重点1.3尺寸和粗糙度的要求Φ15.81的孔的上偏差为+0.043,下偏差为+0.016,配合公差为F8,属于间隙配合,孔的内表面的粗糙度为3.2,要求较高,鉴于孔径为15.81,可先采用Φ15.81的麻花钻钻孔,在用Φ10的立铣刀进行扩孔,最后用无心砂轮进行精加工。
Φ15.81的孔的上下两平面距离孔中心线的尺寸分别为11mm和12.7mm,上表面的粗糙度为6.3,下表面的粗糙度为12.5,直接采用立铣刀铣削加工即可达到要求。
以Φ15.81的孔的轴心线为基准的尺寸为9.65mm的两侧面的表面粗糙度为6.3,可直接用端面立铣刀进行加工保证尺寸要求。
叉口的上下端面的尺寸分别为33.5mm和39.4mm其表面粗糙度为6.3,可直接用端面立铣刀进行加工保证尺寸要求。
以Φ15.81的孔的轴心线为基准的叉口两侧面尺寸为51mm,表面粗糙度为6.3,可直接用端面立铣刀进行加工保证尺寸要求。
拨槽的最前端面,以Φ15.81孔的下端面为基准,其尺寸为11,其表面粗糙度为12.5M10*1-7H的螺纹孔,先采用Φ8.5的麻花钻钻孔,再采用Φ10的丝锥攻丝完成。
1.4、位置公差要求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主要要求保证Φ15.81的孔和叉口的上下端面之间的垂直度要求,以Φ15.81的孔作为加工叉口上下端面的定位基准便可以保证其垂直度的要求。
(2)换挡叉技术要求表2-1 换挡叉技术要求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mm)公差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Ra形位公差(mm)叉脚两端面15.09.5-IT126.3叉口两内侧面1.051+IT12 6.3Φ15.8内孔043.0016.08.15++IT83.2M10螺纹孔M10×1 IT7叉头凸台两端面25.065.9-IT126.3叉头平台外表面IT13 6.3叉头平台凸面11 IT13 12.5叉头下表面IT13 12.5该变速器换挡叉结构简单,属于典型的叉杆类零件。
为实现换挡、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和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高。
叉脚两端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耐磨性,采用局部淬火,硬度为180HBS左右,为保证换挡叉换挡时叉脚受力均匀,要求叉脚两端面与孔Φ15.8垂直度要求为0.15mm。
换挡叉用螺钉定位,螺纹孔为M10。
综上所述,该零件得各项技术要求制订较合理,符合在变速箱中的功用。
(3)审查换挡叉的工艺性分析零件图可知,该换挡叉叉脚两端面厚度薄于连接的表面,但减少了加工面积,使用淬火处理提供局部的接触硬度。
叉脚两端面面积相对较大,可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及叉脚两端面的垂直度。
其它表面加工精度较低,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得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得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
可见该零件工艺性好。
图2-2 变速器换挡叉零件图二、毛坯的设计2.1选择毛坯该零件的材料为35#钢,考虑到零件在工作时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抗扭性,非加工面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以及批量为大批量生产,所以采用模锻毛坯成型。
2.2确定机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1)确定最大轮廓尺寸根据零件图计算零件的最大轮廓尺寸为:长15.817.4mm,宽76mm,高56mm (2)选择锻件公差等级查手册模锻成型,零件材料按中碳钢,得锻件公差等级为12~15.81级取为13级。
(3)求铸件尺寸公差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
(4)求机械加工余量等级查手册得按模锻成型的方法,锻件材料为35#钢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E-G级选择F级。
2.3 确定机械加工加工余量根据锻件质量、零件表面粗糙度、形状复杂程度,取铸件加工表面的单边余量为2㎜,孔的加工余量按相关表查找选取。
2.4 确定毛坯上面查得的加工余量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Ra≧1.6@.Ra<1.6@的表面,余量要适当加大。
分析本零件,加工表面Ra≧1.6@,因此这些表面的毛坯尺寸只需将零件的尺寸加上所查的余量即可。
(由于有的表面只需粗加工,这时可取所查数据的小值)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可采用模锻毛坯。
2.5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毛坯尺寸公差根据锻件质量、材质系数、形状复杂系数查手册得,本零件毛坯尺寸允许偏差为0.1-0.2mm,表面粗糙度为Ra12.5-252.6设计毛坯图查机械制造工艺简明手册表1.4—27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总余量:表2-1三、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3.1基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设计之一,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3.2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影响影响各加工面的余量分配及不需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为了保证叉口上下平面与Φ15.81孔的垂直度要求以及叉口上下面的加工余量分配均匀,所以选择叉口的上端面作为第一道工序的定位基准。
3.3精基准的选择以第一道工序中的已加工面作为下到工序的定位平面,以Φ15.81孔的中心轴线为定位基准,确保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的重合,以减少加工误差。
3.4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工艺路线一:工序一:(1)粗铣叉口下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组合夹具)(2)精铣叉口下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0,粗糙度6.3工序二:(1)用Φ15.81的麻花钻加工孔,加工经济精度IT13,粗糙度12.5(专用夹具)(2)用Φ10的立铣刀扩孔到直径为15.5mm,加工精度为IT10,粗糙度为6.3工序三:(1)粗铣叉口上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组合夹具)(2)粗铣叉口中间的两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3)粗铣拨槽下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4)精铣叉口上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0,粗糙度6.3(5)精铣叉口中间的两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0,粗糙度6.3工序四:(1)粗铣拨槽的一个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专用夹具)(2)精铣拨槽侧面,加工精度IT10,粗糙度6.3工序五:(1)粗铣拨槽的另一个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专用夹具)(2)粗铣拨槽的中间两个小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3)粗铣拨槽的最前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4)精铣拨槽侧面,加工精度IT10,粗糙度6.3(5)精铣拨槽的中间的两个小侧面,加工精度IT10,粗糙度6.3(6)加工0.8*45°的倒角工序六:(1),用Φ8.5的麻花钻钻孔(2),用Φ10的丝锥攻丝,加工M10的螺纹孔。
工序七:(1),用无心磨床精加工Φ15.8的孔,粗糙度3.2(2),加工0.4*45°的倒角工序八:(1),钳工,去毛刺工序九:(1),检验工艺路线二:工序一:(1)用Φ15.81的麻花钻加工孔,加工经济精度IT13,粗糙度12.5(专用夹具)(2)用Φ10的立铣刀扩孔到直径为15.5mm,加工精度为IT10,粗糙度为6.3工序二:(1)粗铣叉口下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组合夹具)(2)精铣叉口下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0,粗糙度6.3工序三:(1)粗铣叉口上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组合夹具)(2)粗铣叉口中间的两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3)粗铣拨槽下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4)精铣叉口上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0,粗糙度6.3(5)精铣叉口中间的两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0,粗糙度6.3(6)加工0.8*45°的倒角工序四:(1)粗铣拨槽的一个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专用夹具)(2)精铣拨槽侧面,加工精度IT10,粗糙度6.3工序五:(1)粗铣拨槽的另一个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专用夹具)(2)粗铣拨槽的中间两个小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3)粗铣拨槽的最前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4)精铣拨槽侧面,加工精度IT10,粗糙度6.3(5)精铣拨槽的中间的两个小侧面,加工精度IT10,粗糙度6.3(6)加工0.8*45°的倒角工序六:(1),用Φ8.5的麻花钻钻孔(2),用Φ10的丝锥攻丝,加工M10的螺纹孔。
工序七:(1),用无心磨床精加工Φ15.8的孔,粗糙度3.2(2),加工0.4*45°的倒角工序八:(1),钳工,去毛刺工序九:(1),检验工艺路线三:工序一:(1)粗铣叉口下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组合夹具)(2)精铣叉口下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0,粗糙度6.3工序二:(1)用Φ15.81的麻花钻加工孔,加工经济精度IT13,粗糙度12.5(专用夹具)(2)用Φ10的立铣刀扩孔到直径为15.5mm,加工精度为IT10,粗糙度为6.3工序三:(1)粗铣叉口上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组合夹具)(2)粗铣叉口中间的两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3)粗铣拨槽的最前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4)精铣叉口上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0,粗糙度6.3(5)精铣叉口中间的两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0,粗糙度6.3(6)加工0.8*45°的倒角工序四:(1)粗铣拨槽下端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工序五:(1)粗铣拨槽的一个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专用夹具)(2)粗铣叉口中间的两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3)精铣拨槽侧面,加工精度IT10,粗糙度6.3(4)粗铣拨槽的另一个侧面,加工经济精度IT12,粗糙度12.5(专用夹具)(5)精铣拨槽侧面,加工精度IT10,粗糙度6.3(6)加工0.8*45°的倒角工序六:(1),用Φ8.5的麻花钻钻孔(2),用Φ10的丝锥攻丝,加工M10的螺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