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处理措施
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处理措施

水利工程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 。在水利 工程 中 ,大
坝 基础 的 安 全 稳 定 性 直 接 关 系到 整 个 项 目的 质 量 , 因 而加 强 大 坝基
础 处理 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大坝基础 的处理进行 了探 讨,并对 相关的技术处理措施结合项 目进行 了分析 ,为水利工程 大坝基 础处 理 提供 一 定 的 参 考依 据 。 【 关键词 】 水利工程 ;大坝基 础 ;处理措施 进入世纪 ,我 国的水利工程项 目呈现高速发展 的态 势,运用于 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也不断创新 。水利工程项 目中大坝 的建设 是工 程 的 主 体 , 其 基 础 的 安 全 可 靠 性 直 接 关 系 到 整 个 工 程 的质 量 和 使 用 安 全 , 因 而 在 水 利 工 程 中 要 特 别 注 意 对 大 坝 基 础 工程 的建 设 , 从而 为大坝的正常基础处理措施
温 剑镔
( 广东省科源工程监理咨询公司 ,广东 广州 5 1 0 1 7 O)
【 摘 要 】当前我 国的水利 工程建设进入 了快速发展 的阶段 ,
缺 陷在实施 处置 前,需要结合现场 的具 体情 况进 行详细的调查和分 析 ,在 明确 了解 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相应 处理 方案的编制 ,针对上述 的地质缺 陷一般 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掏挖和 利塞。当对软弱夹层实 施掏挖作业 时,要严格 控制掏挖 的深度 ,一般 是按照软弱夹层宽度 的 1至 1 . 5倍 进 行 掏 挖 ,对 于 断层 的开 挖 需要 将 开 挖 延 伸 至坝 外 2 至 3米处,同时还 要注 意做好断层交汇部位和夹层集中 区的处理工 作。 4 坝基的防渗控制 4 . 1 制 定 科 学 的 设 计 方 案 坝基 渗流会对整个大坝 的安全稳 定性形成巨大威胁 ,在制定处 理 方案 时要 对坝 基的稳定性和消力池结 构进 行分析,要将渗透压力 及 渗透 水量 有效降低 ,从而使软弱夹层 可以保持 良好的稳定性 。固 结灌浆在 治理坝 基渗流方面具有较好 的效果,因河床泄洪坝呈现 出 抗浮稳 定性 相对 较差、高程相对偏低和 水头位置相对较高等特征 , 其对 设计工作造 成 了不小 的障碍 。针对 本水 利项 目,在设计时给 出 了两种不同的排水方案 。一种 是采取封 闭帷幕抽排的方式 ,另一种 是不设帷幕 抽排 。通过对两种方案 的对 比分析发现采取帷幕抽排 的 方式能够 收到更好的效果 ,它 可以有 效降低 地基所承受 的扬压力 , 这样使坝基的稳定性更有保障 。在对 具体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后发 现 帷幕抽排方 式可 以将河 床的泄洪坝 段扬压 力折减系数控 制到 0 . 2 5 的水平, 同时可 以把水垫塘坝基扬压力折减系数控制到 0 . 4的水平 。 对山体和近岸区域则采取主帷幕排 水的方式 ,通过这种方 式可 以把 近岸区域的扬压力折减系数控制 0 . 2 5的水平 , 而两岸扬 压力折 减系 数控制到 0 . 3 5的水平 。 4 . 2 防渗 处 理 技 术 进行大坝 的防渗处理 时,位置应当选择在坝基上游对应 的基 础 灌浆廊道 内,并依次朝两 岸坝 肩和 山体方向进行扩散 ,最 后到达地 下水位与水库正常蓄水位 的交接处为止 。在进行水垫塘 防渗帷 幕布 置时 ,对其采取一字型排 列布 置在二道坝基础灌浆廊道 内,并 朝两 岸 山体扩展 3 O米。采取单排孔防渗帷幕 F 1 、F 2沿河 水流向朝 透水 性 较 好 的 区域 设 孔 ,将 帷 幕 灌 浆 孔 设 置 成 垂 直 孔 的形 式 , 孔 与 孔 之
大坝坝脚施工方案

大坝坝脚施工方案1. 引言大坝坝脚施工是大型水利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坝脚工程在整个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大坝坝脚施工方案,并详细说明施工步骤、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关键内容。
2. 施工步骤2.1 坝脚准备在开始坝脚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坝脚准备工作。
首先,清理坝区内的杂物和废物,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
然后,对坝脚进行测量和标记,确保施工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2.2 坝脚基础处理坝脚基础处理是坝脚施工的重要步骤。
首先,需要对坝脚基础进行排水处理,确保基础土壤的排水性能。
然后,在基础土壤上进行平整和夯实处理,以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3 垫层施工在坝脚基础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垫层施工。
垫层通常由砂土或细石料构成,用于填充基础土壤的不平整部分,并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排水性能。
垫层施工需要进行分层夯实,确保垫层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2.4 坝脚支护在坝脚垫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坝脚支护工作。
支护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常见的支护方式包括钢板桩、混凝土墙和土工布等。
支护工作的目的是加固坝脚,提高坝体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3. 施工工艺3.1 挖土运输在进行坝脚施工之前,需要先进行挖土工作。
挖土可以使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设备进行。
挖土的同时需要注意坝脚基础土壤的保护,避免损坏和松动。
3.2 基础处理坝脚基础处理主要包括排水处理和土壤夯实处理。
排水处理可以使用排水管道和排水井等设备进行,以确保基础土壤的排水性能。
土壤夯实处理可以使用压路机等设备进行,以达到所需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3.3 垫层施工垫层施工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
首先,将砂土或细石料均匀地铺设在基础土壤上,然后进行分层夯实。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垫层的水平度和密实度,以确保施工质量。
3.4 支护工程坝脚支护工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支护方式。
例如,可以使用钢板桩作为支护结构,或者使用混凝土墙进行坝脚支护。
支护工程需要精确测量和定位,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水利工程中地基基础处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

水利工程中地基基础处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效果也逐步提升。
就目前的产业发展需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质量,探索基体沉降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地基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基本构成部分,地基上层建筑的稳定性离不开地基的支持。
针对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关键技术,本文将展开分析讨论如下。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处理;问题;解决措施一、水利工程中地基基础处理存在的问题1、设计存在问题设计工作中,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最终造成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此外,在进行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时,还存在着图纸不完整,进而导致后续工作很难开展。
这不仅会对施工周期造成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整体加固工程的质量。
另外,设计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行设计资料的严格审核,但是现阶段由于没有对该环节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图纸设计存在漏洞,这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2、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提高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合理性,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并为施工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但是,纵观目前的技术管理制度以及施工监督管理制度,存在着不完善、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
在进行地基基础处理工作时,所选用的方法不合理,最终导致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此外,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存在消极情绪,对于施工管理工作不能尽职尽责,进而导致了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的问题。
3、监督审查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最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收尾阶段,工程竣工验收环节有着重要的监督审查职职能,因而要对验收阶段引起重视,把好工程质量关。
但是目前的竣工验收阶段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比如不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相应的测试工作,不能确保每一项工程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二、水利工程中地基基础处理问题的应对策略1、深化特点分析,优化规划设计水利工程的工程规模较大,设计时间相对较长。
因而在开展水利项目的设计工作时,要对根据具体需求、工程特点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并且要做好大特征、小特点方面的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解决措施【摘要】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从软基基础特点、处理方法、加固技术、监测技术和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软基基础的特点包括承载力低、易变形和不均匀等,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加固技术,如土石混合法、搅拌桩和加筋土墙等。
监测技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及时发现软基基础变形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重型设备超载和过度振动等情况,提高软基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水利工程软基基础处理的重要性、解决措施的可行性以及经验总结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问题,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基基础、施工、解决措施、特点分析、处理方法、加固技术、监测技术、注意事项、重要性、可行性、经验总结。
1. 引言1.1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解决措施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解决措施是一个关键环节,对于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软基基础是指土体的承载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沉降、变形等问题,给工程施工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针对软基基础的特点和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特点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软基基础的地质特征、土壤性质、承载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软基基础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后续的处理和加固提供重要依据。
针对软基基础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加固处理和改良处理两种方式。
加固处理可以通过钢筋混凝土桩、土钉墙等工程措施提高软基基础的承载能力;而改良处理则可以通过土石方加固、压实处理等方式改善软基基础的性质和稳定性。
软基基础的监测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软基基础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为工程施工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
在软基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做到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要求,才能有效保障软基基础处理工程的顺利进行。
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处理的措施

流 流 向逐 渐 向透 水 性 比较 好 的地 段 设 置 孔 ,在 防渗 帷幕 前 系 统 当 中分 布 固结 灌 浆 孔 ,要 求 孔 的深 度 达 到 1 m ,主 要 目的 2
是提高坝基浅层 岩体 的抗渗功能 。而在 帷幕灌浆 当中很 多孔
3 基 础 排 水 的 设 置 .
从 表 1中 我们 可 以看 出通 过采 用 封 闭 帷 幕 抽 水 排 水 这 一 措 施
能 够 产 生较 好 的 效 果 , 明显 的 降低 了地 基 的扬 压 力 ,确 保 坝
能 够 保 持 较 好 的稳 定 性 。如 图 1所 示 为 封 闭 抽 水 排 水 方 案 。 在 研 究 的过 程 中 发 现 该 方 案 能 够 有 效 的 将 河 床 泄 洪 坝 段 的 扬 压 力 折 减 系 数 控 制 在 a1 O2 = .5的 标 准 ,将 水 垫 塘 坝 基 扬 压 力 折减系数控制在Q = . 2 0 4的标 准 。 在 山 体 以 及 近 岸 地 段 主 要 而 采 用 了主 帷 幕排 水 法 ,该 方 法 将 近 岸地 段 的扬 压 力 折 减 系 数 控 制 在 ( 02 的标 准 ,将 两 岸 的扬 压 力 折 减 系 数 控 制 在 Q : .5 1 -
作 者 简 介 :王
飞 ( 9 8 ) 男 , 陕西 扶 风 人 ,贵 州 省 水 利 水 电勘 测 设 计 研 究 院 ,水 工 建 筑 中级 职 称 ,从 事 水 利 水 电 设 1 7 一,
计工作 。
第 1 期 2
四 、坝 基 渗 流 问题 的 控 制 措 施
1 .设 计 方案 一 定要 详 细
大坝基础处理措施10400字

大坝基础处理措施10400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用水量逐渐增加,对水质的要求也更高,近年,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并且在质量要求上越来越高。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水库的大坝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基础的处理,对于后续水库大坝的安全使用和促进水库功能的发挥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如果水库大坝基础处理措施不到位,容易引发各式各样的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水利工程中水库大坝的基础处理措施,具体从软基的处理、防渗措施的采取和裂缝灌浆处理三个方面展开相关的探讨,为大坝的基础处理提供参考,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利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
大坝基础处理措施软基防渗灌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对水利工程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情况下,会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更高,特别是在技术水平方面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
在水利工程当中,水库大坝的设计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使得所建设的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相关的建设部门必须在水利工程这个项目建设的周期内,就对具体的水利工程展开全面的规划工作,同时结合规划的内容,组织和协调各个工作部门参与其中,对其中的每个环节开展控制工作,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在工期、质量和资金上符合具体的科学要求。
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要对水库大坝的建设特点进行准确的把握,同时对水库大坝所处地方的地质条件要了解清晰,对施工的方案进行优化,确保施工的质量。
在水利工程水库大坝的建设过程中展开基础的处理措施很有必要,这是确保水库大坝的建设符合具体标准的一个基础工作环节。
一、水利工程中水库大坝基础处理的意义水利工程的建设一直是我国基础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近些年来西部大开发不断地推上日程之后,水利工程的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我国的资源分布本身就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的,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涌入西部,虽然那里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由于经济的落后,会导致一些技术不够成熟,从而使得一些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下。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地基问题使其面临的主要难题。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以广东省某建筑为例对不良地基对水利水电工程影响的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处理不良地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给出不良地基的处理技术。
不良地基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保障水利水电工程中质量和效益还对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一、引言不良地基指的是,由于地基施工地区存在天然的地质缺陷因此满足不了能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的要求。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不良地基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所在地区地质条件差,抗滑系数、稳定系数、安全系数都不符合设计规定值;第二,基础的沉陷量过大或不均匀;第三,基础渗漏量或水力坡降超过容许值。
二、不良地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不良地基的缺陷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因地质原因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小于设计规定值,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岩石与混凝土、岩石与岩石,或其他影响抗滑稳定的结构面,如不同倾角的断层带、节理裂隙带、软弱夹层、破碎带、古风化壳、溶蚀带等的抗压强度低,不能满足上部结构抗滑稳定的要求,地基可能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
(2)地基的渗漏量或水力坡降超过容许值,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基存在的孔隙率大的松散砂、卵砾石层、强裂隙透水层、喀斯特渗漏带、构造破碎带以及其他强透水带,从而导致水库大量漏失、扬压力超限、或软弱透水层出现管涌等渗透变形,使地基遭受破坏。
(3)地基的沉降量过大或沉降量不均匀,从而造成建筑物破坏、变形。
(4)因地基内无粘性粉细砂层,经内振动,可能产生液化,造成建筑物失稳;或因震陷造成建筑物破坏。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不良地基的处理技术3.1、高倾角软弱带处理①在挖出软弱带后应回填混凝土,使其作成混凝土塞,通常情况下开挖深度为软弱带宽度的1~1.5倍,两侧开挖边坡为1:1~1:0.5。
水库大坝基础处理施工方法

水库大坝基础处理施工方法摘要: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快速发展,大坝的设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枢纽大坝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关系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因此,大坝工程的基础处理是整个大坝建设的重中之重,水利水电工程大坝的地基处理必须在施工中做好。
本文以某工程为例,论述了水利工程坝基础处理的施工方法关键词:水库大坝工程;基础处理;技术。
前言:目前,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利投资也在逐年增加。
在保持原有水利设施的同时,新建了一大批水库大坝。
大坝的安全性受到坝基的很大影响,大坝工程基础的处理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坝基处理的功能和特点出发,简述了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处理的内容和方法。
1.工程概况某河流全长约80公里,从源头到山口29公里。
河流纵坡较大,平均坡度约30‰。
本工程为中型三级工程,可控制灌溉面积1.03万hm2,每年向工业供水1429.8万m3。
下游防护对象防洪标准可由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导流洞、泄洪洞等,原设计大坝总长735m,最大坝高78m。
改造后大坝全长729.50m,最大坝高70.50m。
是二级建筑。
2.水库大坝坝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水库大坝工程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些工程的实施难度很大。
在水库大坝工程的施工和设计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设计和处理地基处理金属,以保证水库工程坝基的质量和安全。
由于坝基工程是一个隐蔽工程,在工程竣工后很难对其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检验。
工程质量只有在施工后才能得到充分的把握,但一旦坝基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后,维修工作将十分困难。
如果坝基的设计不够科学、准确,整个大坝的危险因素就会增加,甚至会发生工程事故或自然灾害。
3.水库大坝基础处理分析3.1基础层分析设计的坝基开挖长度为0±0 0 0+723.50 m长,723.50 m长。
左岸为0+0 0 0 0+250,表层覆盖风成黄土和砂砾石层,砂砾石层为核心墙基础;左岸为0±250~0+420.783,表层覆盖风成黄土、砂砾层和强风化层,核心墙基础建在软弱风化层顶部;河床段783-0+628。
水利工程大坝基础处理

水利工程大坝基础处理摘要:水利工程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体现,大坝工程同样是属于其中重要的部分,而在基础工程设计方面,作为大坝工程中的根本,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的技术加强,水利工程大坝基础处理,能够进一步使大坝结构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在大坝基础工程实践中,由于工程地理环境方面的种种不确定,会致使大坝工程建设的存在不确定性。
鉴于此,本文就水利工程大坝基础处理工程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整体价值。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基础;处理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额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对于现代水利工程的需要也随之不断地增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
众所周知,在水利工程以及大坝建设的整个环节中,为了尽量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有关部门的项目部门必须确保在各个项目建设的时间内,及时就地进行各类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规划、组织管理和质量协调的控制检查等工作,以此方式来尽可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设计划包括工期、施工进度和配套资金安排的科学性,除此之外,在具体施工进行中,又要随时注意水利大坝结构的特点以及由于大坝工程所依处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因素的影响,不断地寻求优化加固施工设计的方案,保证设计施工设计的优良质量。
1.概述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迅速发展,水利工程涉及的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水平也不断提高。
虽然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现了大胆创新,促进了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因坝基和施工管理中受到地理环境上的复杂性因素或者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都在很大程度上给水利工程运行增加了安全隐患。
坝基防渗开挖设计包括多种开挖支护方法设计以及对软弱岩石夹层体和软弱岩溶土的渗透处理控制措施,坝基防渗流的控制主要包括基础设置和防渗帷幕布置以及大坝基础的排水。
经过以上关键工程技术环节的优化处理后,可以大大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质量精度和技术应用示范效果,提升水库大坝基础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和整体安全性,对水利工程事业的科学发展进步起着引导作用,因此,在之后的水利大坝处理过程中,要做好大坝基础的处理工作[1]。
水利工程施工基础处理方法和措施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基础处理方法和措施[摘要]:水利工程中,基础工程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位,应引起施工作业者的高度重视,必须确保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承载功能为主要论点。
通过利地基施工的一些新要求、新方法以及新技术做了简单的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水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方法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2)20- 0157 -01一、水利基础工程施工的新要求1、应具有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并掌握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
2、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区域内妨碍施工的已有建(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坟墓、树木等,妥善处理。
3、山区施工,应事先了解当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如因土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可靠措施。
在陡峻山坡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山坡坡面情况。
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古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作妥善处理。
4、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设备卸车地点等,应事先做好必要的加宽、加固等准备工作。
5、测量放线的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准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预验手续,且应妥善保护及经常复测。
6、场地要清理平整,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排水坡度和临时排水设施。
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2%的坡度。
7、开方挖土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地质勘察文件及资料,采取措施,降低水位;一般应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0mm,然后再开展作业面。
二、水利基础工程施工的新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针对浅基础,在不需要放坡的情况下,需要沿着进行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割出轮廓线,然后展开作业。
在建设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统这2个工程方面,则需要结合当地工程的地质资料、挖方尺寸等各方面条件考虑,从而可以进一步的预防地基土结构被破坏。
水利工程中堤身地基防渗处理措施

水利工程中堤身地基防渗处理措施在水利工程中,堤身和地基的防渗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堤身和地基的防渗工程可以有效地保证水库、水闸、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和正常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堤身和地基防渗处理措施。
1. 堤身防渗处理(1)基础排水基础排水是堤身防渗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地进行基础排水可以降低堤身的渗透性,延长堤体的使用寿命。
水利工程中一般采用灌浆排水和沟槽排水两种方法。
灌浆排水是采用水泥、粉煤灰等灌浆材料对堤体进行注浆,将堤体内部的裂缝和空隙填充,减少渗透通道。
沟槽排水是在堤坝基础上开挖一定深度的排水沟槽,将土壤岩石中的水分引流至沟槽中,从而降低土壤的含水量,进而减少渗透压力。
(2)防渗帷幕防渗帷幕是在土石坝表层地面到基础深处设置的一层人工隔水屏障,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穿透堤体。
防渗帷幕采用不同的隔水材料,如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矿物材料等,在堤体基础中挖掘帷幕槽,然后在帷幕槽中铺设隔水材料,最后进行灌浆。
经过防渗帷幕处理的堤身,可以有效地减少地下水的渗透,提高堤身的稳定性。
防渗墙是在堤体内部设置的一条防渗帷幕,与防渗帷幕相比,防渗墙更适用于较高的堤体。
防渗墙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与防渗帷幕类似,不同的是防渗墙通常铺设在堤身内部,其作用是隔绝地下水流动。
防渗墙通常设计为薄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厚度一般在30~50厘米之间。
(4)渗井渗井是在水利工程中常见的一种防渗措施。
渗井的作用是收集渗流水,使其得到及时排泄。
渗井通常设置在堤身的高位,采用排水管进行排水,防止渗流水对堤体的破坏。
(1)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在堤坝的地基部分进行的一种加固措施,通过对土壤进行处理,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
地基加固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的流失和下沉等现象,提高堤坝的稳定性。
地基加固的方法有多种,如夯实加固、灰土加固、压缩灌浆加固等。
(2)压缩灌浆加固压缩灌浆加固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其加固原理是利用压缩灌浆机将水泥浆注入到土壤的空隙中,填充土壤中的细孔和隙缝,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水利工程施工中大坝基础处理关键技术探析

水利工程施工中大坝基础处理关键技术探析发布时间:2021-03-17T04:25:11.628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2期作者:高祎博任磊蔡昊辰赵鸿哲何小崟李丽莎[导读] 21世纪我国经济呈现迅猛发展趋势,各行各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水利工程事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尤为关键,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天津武清 301700摘要:21世纪我国经济呈现迅猛发展趋势,各行各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水利工程事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尤为关键,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这样才能为水利工程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鉴于此,本文将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大坝基础处理关键技术展开更深层次的分析,以期能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基础;关键技术前言:目前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利工程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两者相互作用,能够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建设水利工程时,施工人员比较重视处理大坝基础关键技的应用,在工程建设中大坝基础问题为其核心问题,应该对基础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同时有效研究关键技术方案。
1大坝基础问题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其大坝基础是工程建筑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基础支撑。
对我国近些年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加以研究可知,工程建设中能够良好的掌控坝基稳定性,无论是坝基性还是自身荷载力都与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要求相符。
混凝土重力大坝以及坝基岩石的建设标准一致,而在断层因素的影响,大坝基础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软弱夹层方面,相较于周边岩层,其可受力程度较弱,通常处于0.23-0.33之间,导致其可抗压能力比较低。
第二,坝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会受到岩体渗透问题的影响,因此要在这一环节有效控制坝基,并分析可能出现渗漏以及裂痕的问题。
第三,岩体错位情况。
大坝施工中因为坝体岩石具有较大强度,通常很少有岩体错位情况出现,但在两岸拱形岩体之中,因为软夹层较多,极易有错位问题出现。
基础处理措施.

一、基础处理有哪些措施①基础开挖;②基础灌浆;③基础锚固①基础开挖:是岩石地基处理中最普通,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按设计要求将风化、破碎、有缺陷的岩层挖掉,将大坝修建在完整、坚实的岩体上。
对大坝基岩的要求,岩性应均一完整,力学强度高。
大坝越高,工程越重要,对基岩要求也越高。
三峡大坝属Ⅰ级特大型水电工程,新鲜基岩抗压强度要求100Mpa以上,变形模量30~40Gpa,纵波波速在5000m/s以上。
②基础灌浆:大坝基岩不是新鲜完整,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和风化带等地质缺陷埋藏较深,不能用开挖办法进行处理,采用灌浆。
③基础锚固:用于高边坡处理打锚筋或安装锚杆、锚索、进行注浆。
大坝基础很好,但由于爆破影响或卸荷回弹,把基岩拉裂,可以采用铺设钢筋网处理。
二、基础灌浆1.灌浆定义、作用和目的:1)灌浆定义:事先布置一些钻孔或预埋灌浆管,利用灌浆机把某一种浆液施加一定压力灌到基础裂隙或砼裂缝里面,使基岩裂隙或砼裂缝胶结成坚固密实而不透水的整体。
这种施工方法叫做灌浆。
2)作用和目的:①防渗堵漏,减少坝基渗流量和排水孔联合作用降低坝基扬压力,防止坝体滑动。
②加固地基,使大坝砼与基岩结合成一个整体,来提高坝基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大坝整体性。
2.灌浆分类:水利工程灌浆,1)从灌浆目的分:①大坝基础帷幕灌浆;②大坝基础固结灌浆;③坝基接触灌浆;④隧洞回填灌浆;⑤隧洞固结灌浆;⑥砼坝体接缝灌浆。
其中①②③属基础灌浆;④⑤属隧洞灌浆;⑥属建筑物灌浆。
2)从灌浆材料分:①水泥灌浆;②水泥粘土或纯粘土灌浆;③沥青灌浆;④化学灌浆。
①其中水泥灌浆在国内运用较普遍。
水泥灌浆优点很多,灌浆效果可靠,结石强度高,设备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但水泥灌浆也存在一定缺点,由于水泥是一种脆性颗粒状材料,在水中很不稳定,灌浆过程易积聚沉淀,水泥灌浆又有一种局限性,当基岩裂隙宽度小于0.1mm时,可灌性较差,浆液很难进入。
水泥灌浆应用条件:a.裂隙宽度>0.1mm;b.地下水流速<600m/昼夜;c.地下水对水泥无危害。
大坝基础处理工艺

大坝基础处理工艺1、基础砼回填坝基开挖结束,对需要处理的破碎带,采用风镐辅以人工开挖,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后,回填砼塞。
探洞回填砼前,清除洞内残碴,高压水冲洗岩壁,验收合格后,按3--5m一段。
逐段回填砼,预埋好灌浆管,砼从拌和站拌出后利用缆机运砼到洞口附近,人工入仓。
2、基础灌浆1)、灌浆工程量:拦河大坝固结灌浆1942M,帷幕灌浆3576M。
2)、灌浆材料及设备(1)灌浆材料a.灌浆所用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大坝水泥,帷幕和固结灌浆所用水泥的标号425#,坝体横缝灌浆所用水泥的标号525#。
b.灌浆使用纯水泥浆液,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或有特殊要求时,根据需要,通过试验论证并得到监理单位批准后采用在水泥浆液掺加掺合料、外加剂。
(2)制浆和灌浆设备a.制浆采用JJS-2B型浆液搅拌机,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4min;b.灌浆采用SGB6-10型三缸单作用柱塞泵,额定压力10mpa。
3)、基础灌浆施工程序,先固结灌浆后帷幕灌浆。
固结灌浆在基岩表面有砼覆盖的条件下,并且砼达到50%设计强度后进行,帷幕灌浆在固结灌浆结束后。
4)、灌浆施工工艺流程:钻孔→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灌浆的质量检查。
(1)、钻孔固结灌浆孔采用潜孔钻或手风钻造孔(根据孔深而定),帷幕灌浆采用回转式钻机造孔,钻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布孔、孔径、孔深、排距、孔距及孔向偏差必须符合施工图及规范的规定,当钻进遇到裂隙、断层、涌水等特殊地段时做好详细记录。
当需在钢筋砼中钻孔,采用预留孔法。
(2)、钻孔冲洗孔壁冲洗采用风水联合冲洗,裂隙冲洗采用压力水冲洗,直到回水澄清,并延续10min方可结束,冲洗压力采用灌浆压力的80%。
(3)、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自上而下的分段进行,固结灌浆试验孔数不少于总孔数的10%,试验的压力采用0.3mpa,稳定标准按设计要求执行。
帷幕灌浆试验孔数不少于总孔数的20%,先导孔必须逐段进行压水试验,自试验的压力采用1mpa,稳定标准按设计要求执行。
水利分部工程施工措施

水利分部工程施工措施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队伍以及工作分工,明确责任;2、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地形情况,保证施工安全;3、对施工用到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保障施工质量;4、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做好安全防护工作;5、确定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二、基础工程施工措施1、在施工前,测量施工地点的地形和地貌,确保基础工程施工的可行性;2、选用适当的基础施工方法,如挖土、浇筑混凝土等;3、对于土石方工程,要进行开挖、填方等工作,确保基础的稳固;4、浇筑混凝土时,要做好模板安装、混凝土搅拌、浇灌和养护等工作,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三、水利设施施工措施1、根据设计需求,选用合适的水泵、管道等设备,确保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2、建设水库时,要做好封堵工程和溢洪设施建设;3、修建渠道时,要确保渠道畅通,水流顺畅;4、对于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要进行定期检查和养护,确保其运行状态。
四、护坡防渗工程施工措施1、对于山体护坡工程,要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确保其防护效果;2、对于护坡土工程,要选用抗渗、耐久的土壤,保障护坡的稳定;3、做好护坡结构的加固和防水处理,提高其抗水成分;4、配备专业护坡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护坡的效果。
五、其他工程施工措施1、在施工现场建立现场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管理规定,以保障施工质量;2、配备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3、加强施工安全防护工作,做好现场安全检查和应急措施;4、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用量,避免浪费和损坏。
总结:水利分部工程施工措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通过合理的施工准备工作、基础施工措施、水利设施施工、护坡防渗工程等方面的措施,可以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同时,也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都能按照规定进行,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探究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处理措施

生 一定 的 侵 蚀 作 用 , 且 边坡 开 挖 对 坝 基 会 4. 2 设置 防渗帷 幕
水岩 体 , 防 渗 功 能也 较好 , 地 下水 比例 主要 造 成 很 大 影 响 , 因此 应 特 别 注 意 。 3 . 2开挖 高程
在基 坑开 挖 中, 如 果 两 岸 高 程 坝 段 过 设 置 在 坝 基 上 游 基 础 的 灌 浆 廊 道 中 , 沿 着
2 L u, 坝 肩、 山体 和 水 最好控制 在6 5 m左右 , 还应该不 断增加坝 基 位 置 透 水 率 应 为 q
周围岩体 的力学参数相 比明显偏小 , 导 致
坝 基 抗 压 强度 较 低 。 ( 2 ) 坝 基 渗 漏 问题 。 在 一 般 情 况下 , 大坝 建 设 区 域 的岩 体 抗 渗 性 都 比 较 高 。 根 据 该 区域 地 质 条件 , 由 于 Fl 和 F2 层都 直 接 贯 穿
防 渗 帷幕 设 置 中 , 应遵循以下标准 : 河床 坝
垫塘 透水 率 应 为 q 4 Lu。 在一 般情 况下, 防 渗 帷 幕 为 单 排 孔 设
( 1 ) 软 弱夹 层 问 题 。 在软弱夹层中, 其 力 学 参 数 会 明显 降低 , 抗剪强度仅为0 . 2 3 ~
0 . 3 3, 变形 模 量也 仅 为0. 0 2~0 . 0 4 GPa 。 与
高, 则应 根 据 基 岩 施 工 标 准来 改进 河 床 , 如 两 岸坝 肩和 山体 的 位 置 扩 展 , 到 达 正 常 蓄 果 出现 间 隙 夹 层 和 裂 缝 问 题 , 会 加 剧 基 面 水 位 和 地 下 水 交 接 位 置 的 1 4 5 m高 程 时 停
的 风 化程 度 。 表现如下 : 表面 岩 石 完 整 性 降 止 , 防渗帷幕总长度在5 4 9 m以 上 。 在 水 垫 低、 裂缝问题加重 , 河 床 距 离 在 3~4 c m之 塘 防 渗 帷幕 设 置 四 , 一般应 以“ 一” 字 形 排 间, 基 岩 两 岸 距 离 在 4~6 c m之 间 。 对 建 坝 列 , 且 应 确 保 其 位 置在 二 道 坝 基 的 灌 浆 廊 岩 体 使用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 如岩 体 岩 性 、 岩 体 表 面 的完 整 性 、 坝 基 岩体 风 化 厚 度 等 。 对 河 床 的溢 流 坝 段 而 言 , 在建基面开挖高程上 , 基两岸挡水坝段的距离 。 3. 3 地质 缺 陷 问题 的处 理 道中, 根 据 两 岸 山体 的 走 向 逐 渐 扩 大 至 3 0 m, 且 应 确 保 防 渗 线路 在2 9 5 m以 内 。 在
水利工程堤坝施工方法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水利工程堤坝施工方法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水利工程堤坝的施工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堤坝施工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技术难点,如土质困难、水流控制、基础处理等问题。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堤坝施工的技术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土质困难水利工程堤坝的施工往往需要处理各种土质,包括黏土、砂土、淤泥等。
土质的不同会导致处理方式和施工工艺的不同,增加施工难度。
解决方案:针对不同土质,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对于黏土土质,可以使用挖掘机进行松土和挖掘;对于淤泥土质,可以使用渣土车进行清淤。
此外,地质勘察和试验分析也是解决土质困难的重要手段,可以针对不同土质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2. 水流控制在堤坝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水流的冲刷和水位的波动。
水流的冲刷会对施工场地和设备造成影响,水位的波动会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解决方案:针对水流冲刷,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导流槽、护坡等,以减少水流对施工场地的冲刷。
对于水位波动,可以采取预测和控制措施,如建立水位监测系统,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3. 基础处理堤坝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与基础处理密切相关。
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处理坚硬地层、软弱地层等不同基础条件,是施工的难点之一。
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基础条件,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例如,在坚硬地层中,可以采用爆破、打桩等方法来加固基础;在软弱地层中,可以采用加固土壤、加压灌浆等方法来提高地基承载力。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堤坝施工方法中存在着技术难点,如土质困难、水流控制和基础处理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难题,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对土质进行合理处理、采取水流控制措施,以及针对不同基础条件进行合理的处理。
这些措施和方案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堤坝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水利工程中堤身地基防渗处理措施

水利工程中堤身地基防渗处理措施
堤身地基防渗处理措施是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旨在防止堤坝和边坡发生渗
漏现象,提高工程的抗滑性和抗渗性能。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堤身地基防渗处理措施。
对于较好的地基条件,可以采取工程处理措施。
在为堤身设置基础时,可以选择高强度、耐渗性好的混凝土材料,采用滲透反應堤防侵蝕和滲透控制措施,提高基础的抗渗性能。
在基础底部设置阻水层,如沥青混凝土阻水层或人工土壤阻水层,以防止渗漏物质进
入基础。
对于较差地基条件,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进行深层加固,即使用钻
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方式,通过灌注高抗渗性材料填充孔洞,提高地基的整体抗渗性能。
还可以采用灌注碾压桩、石破碎与水泥灌浆桩等增加地基的强度和防渗性能。
为了增加边坡的抗渗性能,可以采取边坡防渗措施。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边坡表面设
置防渗层,如人工土壤防渗层或土工合成材料防渗层。
这些防渗层可以有效隔离水分渗透,防止坡面产生渗漏。
还可以在边坡内设置排水系统,将渗入坡体的水分快速排除,有效减
小渗漏量。
定期维护和检查也是防渗处理措施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对于水利工程中的堤身地基,
应定期检查险情,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及时修补被冲刷的防渗层、孔洞或裂缝等,确保防渗层的完整性和抗渗性能。
堤身地基防渗处理措施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加固地基、增加边坡抗渗性能以及定期维护和检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水利工程中的渗漏问题,提
高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堤坝地基及坝体处理方法和加固措施

堤坝地基及坝体处理方法和加固措施【摘要】堤坝地基及坝体的处理方法是坝堤成败的关键,尤其是在松软的坝堤地基上坝堤的处理方法与加固措施尤为关键,它直接决定了坝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否发挥作用。
本文以堤防软土地基为例,通过其处理方法提出堤坝的加固措施。
【关键词】堤坝地基;坝体;处理方法;加固措施引言堤坝是水利工程建筑施工中防洪的基础设施之一,是水汛的关键防线,同时也是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防汛的基础设施。
堤坝与其它建筑物不同,它的结构不仅要考虑地基变形和稳定等一般性问题,还要关注水的渗漏问题,大坝泄露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渗漏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更是会对人民财产与安全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因此对堤坝的地基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以及对其本身进行加固处理不仅可以预防堤坝渗漏等各种严重问题,而且也能避免人民生活因堤坝渗漏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 堤坝及两岸山体渗漏的原因水库蓄水形成了巨大的水头压力。
水库建设存在着过水通道,水头的高低和通道的大小与渗漏量的多少成正相关。
堤坝裂缝与水库内外相连,凡在裂缝中产生较大渗漏的都具有一定的开度。
有些密实的裂隙或溶洞在建设中并没有与水库相连,所以即使在有裂缝的情况下也不会形成严重的漏水。
在分析判断坝基和岸边能否产生严重漏水时,坝区岩石内内断层、裂隙、溶蚀等的排查是非常重要的,在排查过程中不仅查明充填情况还要分析其现状。
只有详细调查、勘探才可能在工程地质问题最少而又渗水量小的地段上确定坝址。
实际选址过程中,不同的地质存在着不同的缺陷,所以坝体及山体的渗漏在选址中也至关重要。
2 常用的堤防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作用如表1所示。
3 堤坝灌浆防渗的措施(1)堤坝防渗加固高聚物注浆的原理堤坝要做到防渗效果好、材料力学性能稳定、土体与材料结核性能好、造价低、材料柔韧性好的要求就必须要加固高聚物注浆。
根据堤坝防渗设计要求,在需要防渗加固的软土堤坝中,利用静力压入设备,从堤坝坝顶将专用成孔钻具压入堤坝,沿堤坝轴线形成的连续超薄型注浆孔模,在注浆孔膜内插入注浆管,采用提升注浆的方法通过注浆管向孔模内注射非水反应类双组份高聚物注浆材料,高聚物注浆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后体积膨胀把注浆孔模充满并固化后形成了高聚物薄片体,相邻孔模的高聚物薄片体胶结在一起便形成连续超薄的堤坝高聚物防渗墙,这种高聚物材料注浆凝固体具有良好的抗水渗透性能,防渗效果好可以达到堤坝防渗加固的目的。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基础处理措施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基础处理措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受重视,各种工程建设技术应用而生,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众多工程项目中的其中一种也是最重要的,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重视对工程的勘测和安全管理,尤其是对大坝的处理要严格监督执行,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
在对大坝进行基础处理时要根据大坝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对策探讨,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
标签:水利工程大坝基础处理;问题;措施前言: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建设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该根据大坝的现状,制定合理的大坝基础处理方案,保证大坝的根基牢固,提高大坝对水压的承受力,为水利工程的安全建设提供依据。
如果对大坝的基础处理不够完善,就会导致大坝的根基不稳,会为水利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
根基不稳的大坝承受不住过大的水压,也不能对大坝的渗水性进行合理地控制,所以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应该在水利工程建设时加大对大坝基础的处理力度,保证大坝的稳定性,实现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建設。
一、在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处理存在的问题在大坝基础建设中大坝根基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大坝根基的强度决定了大坝的稳定性。
大坝的根基建设都是利用混凝土来作为建设材料的,但是由于受到地形水质的影响,在具体的大坝基础处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地论述。
1.地下夹层的土壤受力不均匀在地下夹层中由于地下环境的影响,夹层中的土壤分布不均匀,导致大坝的根基建设缺乏稳定性。
地下夹层的土壤分布不均匀,导致土壤受力不均匀,抵抗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都比较低,相比其他地下环境中的土壤结构来说更容易遭到破坏,遭到破坏以后地下夹层的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导致大坝的根基发生动摇,破坏了根基的稳定性对大坝的建设也造成了影响。
2.帷幕灌浆出现的主要问题帷幕灌浆过程中,灌浆孔在钻孔形成后,有部分钻孔渗水,渗水中挟带有稳定浆液絮凝物涌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处理措施
【摘要】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水利工程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的安全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质量,因而加强大坝基础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大坝基础的处理进行了探讨,并对相关的技术处理措施结合项目进行了分析,为水利工程大坝基础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基础;处理措施
进入世纪,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运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也不断创新。
水利工程项目中大坝的建设是工程的主体,其基础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因而在水利工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大坝基础工程的建设,从而为大坝的正常蓄水使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1 项目概况
某水利工程主要承担防洪任务,采用的是混凝土重力坝的形式,坝体的高度是75米,大坝的轴线长度320米。
建设中坝基对地质的要求不是特别高,经勘察发现坝基的周边存在6条呈NE向的断裂层,存在河床基岩槽,对水坝存在较大影响的断层分布在右岸F1以及河床F2处。
大坝的基岩为中等透水的岩体,其防渗性能较好,裂隙水与裂隙性承压水在整个地下水中占有较大比重,不透水层的规定是河床位置36~60米,河岸位置52~92米。
2 水利工程的大坝基础存在的问题
就工程的总体而言,在坝基基岩强度较大时,可以很好地满足混凝土重力坝的建造要求,当周围的地质条件不够理想存在断层时,就会产生相关的问题,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影响,因而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
针对坝基软弱夹层的情况,根据力学分析其力学性能相对较差,变形模量与抗剪强度值都偏低,从而造成坝基的抗压能力大大降低,无法可靠地承受上部荷载。
而坝基的抗渗漏性,一般而言,大坝所在的区域其岩体具有较好的抗渗性,但在实践中地质条件会存在一定不足,F1、F2两处的断层对坝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两处贯穿坝基的裂隙极易造成松碎与渗漏的发生,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处理以消除隐患。
两岸岩体存在错位的问题,在进行大坝的选址时坝基的岩体强度较大,但在变形模量方面还是存在偏低的问题。
河岸岩体夹杂的一些软弱夹层,也会诱发坝体应力错位的情况。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在进行坝基施工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
3 坝基的开挖控制
3.1 坝基开挖形式选择
大坝在进行基础开挖时选择的是台阶式,在采取这种开挖形式时,要依据坝体抗滑的安全要求来确定台阶的高度与每级台阶的具体宽度。
当台阶的开挖宽度与坝底宽高之比大于0.5,并且台阶的高差大于8米时,需要进行放坡开挖,坡比控制在1:0.35。
另外,为更好保证基坑开挖与实际标准相符,在进行坝基设计时,将坝基面略向上游方向做7度的倾斜设计,这样能够使坝基更好地发挥性能。
同时需要关注河流两岸受到泄洪雾化水作用造成的侵蚀,在进行边坡的开挖时容易对坝基产生破坏,因而在施工中要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控制好坝基的工程开挖质量。
3.2 开挖高程的控制
在进行坝基的开挖时,当有两岸高程坝段过高的情况存在时,则应当参考基岩的相关情况来对河床实施改进,若存在裂缝和间隙夹层这些不利地质条件时,极易造成风化的进一步加剧。
会呈现出裂隙的不断加深、处于表层的岩体完整性变差的问题。
这就需要在对坝体基岩进行考察时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分析坝基岩体风化层厚、表层岩体的完整性特征及其岩性。
针对河床的溢流坝段而言,要对其开挖高层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要根据建设的需要适时地增加两岸挡水坝段高度。
3.3 地质缺陷进行的控制
在坝基中出现的地质缺陷有软弱夹层和断层等。
针对这些地质缺陷在实施处置前,需要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在明确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相应处理方案的编制,针对上述的地质缺陷一般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掏挖和利塞。
当对软弱夹层实施掏挖作业时,要严格控制掏挖的深度,一般是按照软弱夹层宽度的1至1.5倍进行掏挖,对于断层的开挖需要将开挖延伸至坝外2至3米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断层交汇部位和夹层集中区的处理工作。
4 坝基的防渗控制
4.1 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
坝基渗流会对整个大坝的安全稳定性形成巨大威胁,在制定处理方案时要对坝基的稳定性和消力池结构进行分析,要将渗透压力及渗透水量有效降低,从而使软弱夹层可以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固结灌浆在治理坝基渗流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河床泄洪坝呈现出抗浮稳定性相对较差、高程相对偏低和水头位置相对较高等特征,其对设计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针对本水利项目,在设计时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排水方案。
一种是采取封闭帷幕抽排的方式,另一种是不设帷幕抽排。
通过对两种方案的对比分析发现采取帷幕抽排的方式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它可以有效降低地基所承受的扬压力,这样使坝基的稳定性更有保障。
在对具体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帷幕抽排方式可以将河床的泄洪坝段扬压力折减系数控制到0.25的水平,同时可以把水垫塘坝基扬压力折减系数控制到0.4的水平。
对山体和近岸区域则采取主帷幕排水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近岸区域的扬压力折减系数控制0.25的水平,而两岸扬压力折减系数控制到0.35的水平。
4.2 防渗处理技术
进行大坝的防渗处理时,位置应当选择在坝基上游对应的基础灌浆廊道内,并依次朝两岸坝肩和山体方向进行扩散,最后到达地下水位与水库正常蓄水位的交接处为止。
在进行水垫塘防渗帷幕布置时,对其采取一字型排列布置在二道坝基础灌浆廊道内,并朝两岸山体扩展30米。
采取单排孔防渗帷幕F1、F2沿河水流向朝透水性较好的区域设孔,将帷幕灌浆孔设置成垂直孔的形式,孔与孔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米。
4.3 合理布置坝基排水孔
在大坝基础布置排水孔其主要作用是将坝基扬压力减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当把坝基的主排水孔布置在防渗主帷幕的后方,在水垫塘附近布置一排封闭排水孔,同时在封闭抽排区内布置纵横3道辅助排水孔,从而让封闭抽排更好地发挥其效用。
在进行排水孔的设计时,应当充分的分析相应参数指标,将孔距设置为3米,孔径控制在90至100毫米之间,孔洞布置成倾角为75度的斜孔。
辅助排水孔设置成直孔,主排水孔的孔深按帷幕孔深2/3进行设置,封闭排水孔深度设置成10米,辅助排水孔的深度设置成8米。
经过实际的实验测试发现坝基的软弱夹层其抗渗破坏性相对较弱临界渗透比为2.5~6,破坏渗透比在20~45的范围内。
这就要在进行排水孔的布置时,要规避软弱夹层,防止由于渗透作用带来严重破坏情况的发生。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的处理需要在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科学布局合理规划,要充分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再对坝基渗流和渗压等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工作的布置。
通过分析研究封闭抽排方案在排渗降压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结合坝基排水孔的设置,能够大幅提升对坝基渗压的控制,从而有效保障坝基的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飞.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处理的措施[J].中国水运,2012(12).
[2]钟世华.对水利枢纽大坝基础处理设计的探讨[J].陕西水利,2010(04).
[3]魏静,刘兆楠等.探究水利工程中大坝基础处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