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
北京市丰台区“十二五”时期路网建设规划
丰政发〔2012〕11号丰台区“十二五”时期路网建设规划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二零一二年一月三十日目录一、路网建设发展形势 (3)二、路网建设发展战略 (5)(一)指导思想 (5)(二)规划原则 (5)(三)发展目标 (5)三、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 (6)(一)丽泽金融商务区及周边地区 (7)(二)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及周边地区 (7)(三)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及河西地区 (7)(四)南中轴高端商务中心区及南苑地区 (7)(五)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8)四、实施保障 (8)丰台区“十二五”时期路网建设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北京建设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特征的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阶段,也是丰台区强势崛起的关键时期。
为更好地指导丰台区“十二五”时期路网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加快推进《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和《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年)》各项目标的完成,特制定本规划。
一、路网建设发展形势“十一五”期间是丰台区机动车增长最快、交通投入最大、交通结构改善最明显、交通管理最有效、市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住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克服重重困难,加快构建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为特征的新丰台交通体系,基本满足了市民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交通需求,适应了丰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我区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乘势而上,迈上了新台阶。
目前,我区已基本形成了以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六环路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为路网骨干线,以城市次干路、支路为路网辅助线,以京港澳、京开、京津塘等高速路为路网延长线的城市路网架构。
加上地铁、国铁等轨道运输优势,昔日的“陆上码头”已凸显出首都西南交通枢纽的功能。
北京人口增长:原因与对策
北京人口增长:原因与对策。
陈剑北京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北京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十月,北京人口总量达到1961万,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长了44.5%,是全国31个省、市、区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
造成北京市人口迅速增长原因,归结起来有下列几个方面:1.城市性质多功能所致根据国外发展经验,首都的多元化功能定位,往往会对各类人口产生巨大吸引力,进而导致大量人才向首都的聚集,出现人口规模膨胀的现象。
如东京、伦敦、巴黎等都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东京市的人口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伦敦占到八分之一,大巴黎和首尔各自分别达到五分之一。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多元化的功能定位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人才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导致人口数量的大量增加。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集中了中央部委、党政机关、军队等大量机构。
虽然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推进,精简了一些机构,但由于改革的时断时续,又同时增设了大量机构。
这些增设的机构,所需的人员是面向全国的。
精简下来的人员不可能退出北京的户籍指标。
增设的人员,又要增加新的北京户籍指标的供给。
近年来,中央部委机构愈益庞大每年需要替补退休和离职的人员数量就多,给北京市增加的户籍人口也就多。
他们精简出来的行政领导和富余干部,不仅不会离开北京返回原籍抵消新招人员,而且还会依靠原来的关系设立政府直属的各类事业单位继续扩大编制招收新人,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变成北京的高端常住人口。
此外,北京高校集中,特别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大量集中在北京。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不仅在校生成倍增加更重要的是每年招收外省市大学生,近一半大学生毕业后都滞留在北京。
加上他们的配偶、子女和随行父母,基本上是1比3的比例关系。
即一个亰外学生留京,5至19年之后,一个京外学生就可能带来三人。
此外,还有京外大学生流入寻找工作,以及大批在京备考生和他们的陪伴家属,这些都是纯粹的高端常住人口,他们的消费构成了新增的市场需求又吸引力更多的流动人口到北京打工就业。
十二五各省发展目标
北京市宏观目标: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作出了“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实施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建设南北两大产业聚集区、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加快通州等重点新城和城市西部地区建设等,在“十二五”末期,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市城镇化率达到90%,10个远郊区县城镇化率全部超过70%。
产业规划: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
大力支持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鼓励发展服装、食品、印刷、包装等都市型工业,限制和转移无资源条件的高消耗、重污染的产业。
改变中心地区功能过度聚集的状况,疏散传统制造业,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就业为宗旨,在有条件的边缘集团发展都市型工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支持发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文化、会展、旅游等产业。
加快完善房地产业发展政策,规范房地产市场,加强政府行业管理与服务,积极引导和调控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注重社会公平,积极为低收入居民提供必要的住宅保障。
重大项目:加快城南建设投资,预计未来三年,市区两级财政投资将超过500亿元,加上带动的社会投资,总投资将达到2900亿元。
城南地区的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将会有较大规模的改善,帮助城南走出发展缓慢的怪圈。
发展“首都圈”城市群规划建设:一是环首都经济圈13个县(市、区)高标准做好园区和基地总体规划;二是交通体系建设规划。
将以建设快速通道为重点,以同城化为目标,北京将向河北延伸城铁1100公里推进13个县(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北京全面对接;三是通讯体系建设规划。
将通讯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固话通信等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加快河北与北京联网、同网改造,实现与北京固话通信无长途、移动通信无漫游。
除此之外,还包括信息体系建设、金融体系建设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规划等。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规划(01―04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规划(01―04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4.08.11•【字号】京环函[2014]422号•【施行日期】2014.08.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规划(01-04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京环函〔2014〕422号)北京高端制造业(房山)基地管理委员会:2014年6月23日,我局主持召开了《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
有关部门代表及专家共9人组成审查小组(名单附后),对报告书进行了审查。
根据审查小组的评审结论,提出意见如下:一、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中部,2011年经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委联合批复设立,首期规划面积5.41平方公里,包括01、02、03、04四个街区,基地四至分别为:东至规划十二路,南至规划房窑炉,西至规划一路、规划三路,北至规划北一街。
基地规划的定位与目标是打造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示范基地”,“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业的生产基地”,“北京南部经济发展的引领区”,“战略新兴产业的培养基地”。
规划明确了发展规模,确定了“两带、两核、三区”的空间布局,以及“以自主研发和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为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产业结构。
目前,房山区窦店镇产业用地01、02街区控详规和03、04街区控详规已经批复,已有五家生产企业入驻基地,居民搬迁工作已经开始,部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施工之中。
二、《报告书》在环境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识别了基地主导产业的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资源制约因素,论证了受评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预测了规划实施对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及主要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进行了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分析、环境风险分析和循环经济分析等工作,论证了规划发展定位、产业布局与规模的环境合理性,提出了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对策及环境管理要求,以及从提升基地高端性、优化规划空间结构、严格产业准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规划提出了调整和实施建议。
北京市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百重点
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8日顺义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二 一 一 年一月目录序言 (1顺义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决议 (3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5一、发展现状 (5(一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5(二城乡统筹全面提速,新城建设步伐加快 (7(三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生活品质稳步提升 (8(四节能减排卓有成效,综合环境明显改善 (10(五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10(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民主法制建设再上新台阶 ..11二、机遇挑战 (12第二部分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 (15一、总体思路 (15二、发展原则 (16三、主要目标 (18第三部分发展高端产业,打造临空经济区 (22一、做大临空经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22(一坚持高端化、国际化,做大第三产业 (22(二坚持创新化、集群化,做强第二产业 (26(三坚持规模化、产业化,优化第一产业 (29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二、加速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空间格局 (30第四部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世界空港城 (35一、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城镇体系 (35(一优化新城功能布局 (35(二加强重点镇建设 (37(三加快新农村建设 (38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城乡发展 (39(一完善城乡路网格局 (39(二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40(三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41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障城市健康运行 (41(一完善基础资源运行保障体系 (41(二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42(三全面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42第五部分着力改善民生,共建和谐宜居家园 (43 一、实施五大民生工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43 (一实施充分就业工程 (43(二实施“三名”教育工程 (45(三实施健康顺义工程 (47(四实施城乡社保一体化工程 (48(五实施安居保障工程 (50二、创新六大社会建设体系,全面构建和谐顺义 (51 (一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51(二建设公共文体服务体系 (53(三建设社会精细管理体系 (54目录(四建设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56(五建设环境综合治理体系 (57(六建设安全稳定保障体系 (58三、加强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建设 (60第六部分坚持绿色发展,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 (61 一、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61(一优化结构促节能减排 (61(二工程改造促节能减排 (62(三强化监管促节能减排 (62二、深化污染控制和治理 (63(一全面提升大气质量 (63(二全面治理水污染 (64(三防治其他污染 (64三、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65(一节约利用水资源 (65(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66(三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 (66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67(一完善绿色生态网络 (67(二加强生态景观建设 (67五、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68第七部分扩大改革开放,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70 一、创新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70二、扩大开放,提高国际化水平 (73第八部分规划实施 (75一、加强资源保障,完善政策配套 (75(一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财政保障 (75(二合理调控土地,加强集约利用 (75(三依靠政策支撑,完善考核监督 (76(四加强规划衔接,强化公众参与 (76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发展支撑 (77(一产业项目 (77(二基础设施 (78(三社会建设 (78(四生态环境 (79序言“十二五”时期,是顺义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以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引领、实现“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世界空港城”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篇一: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全文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22-2022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首都北京在成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风险挑战,制定科学的战略安排对首都立足新的阶段变化、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至关重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首都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五年规划,是首都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十二五”期间首都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2年)》的批复。
第一篇新时期的战略选择第一章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力推动了全市的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过去五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首都经济实现重大跨越。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总量达到13777.9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十二五”规划概要】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
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
“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第一,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
目前,我们需要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
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
北京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一一年十一月目录序言 (1)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3)一、“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回顾 (3)(一)总体规模快速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升 (3)(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4)(三)专业物流体系基本建立,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6)(四)口岸体系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6)(五)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7)(六)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8)二、“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面临形势 (9)(一)发展机遇 (9)(二)面临挑战 (10)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3)一、指导思想 (13)二、基本原则 (13)(一)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13)(二)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 (13)(三)结构调整,带动高端发展 (14)(四)功能提升,增强保障能力 (14)三、发展目标 (14)(一)总体目标 (14)(二)预期指标 (14)第三部分空间布局 (17)一、布局原则和思路 (17)二、布局重点 (17)(一)城市物流配送设施布局 (18)(二)产业集聚区专业物流设施布局 (18)(三)区域物流设施布局 (21)(四)国际物流设施布局 (22)第四部分发展任务与重点工程 (24)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24)二、提升城市物流配送水平,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26)三、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打造物流总部经济 (27)四、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经济圈物流服务功能 (30)五、发挥政策功能区优势,加快发展国际物流 (31)六、加快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33)第五部分保障措施 (37)一、加大对物流业投入力度 (37)二、保障重要物流设施用地 (37)三、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37)四、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 (37)五、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 (38)六、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38)七、发挥行业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38)序言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复合型、基础性、先导性产业。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08•【字号】京政发[2011]54号•【施行日期】2011.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1]5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目录一、新起点新发展(一)发展成就(二)面临形势(三)总体思路(四)发展目标二、加快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一)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二)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作用(三)全面增强文化创意产业软实力(四)积极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保障能力(五)应需发展都市型现代产业(六)继续限制和淘汰低端产业三、彰显首都城市功能产业新格局(一)做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二)培育四大高端产业新区四、创新首都现代产业发展方式(一)提升创新支撑能力(二)发挥品牌带动作用(三)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五)壮大产业资本规模(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七)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五、保障规划实施(一)加强组织协调统筹(二)强化产业准入标准(三)保障产业空间需求(四)优化政策服务环境(五)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序言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努力打造“五个之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阶段。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10•【字号】京政发[2012]1号•【施行日期】2012.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2]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二〇一二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发展实施引导第三章发展建设重点第四章规划实施保障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是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第二个五年建设时期;是首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新城完善功能、提高水平、形成系统、规模发展的重要阶段。
通州、顺义、亦庄等重点新城作为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的主要载体,迎来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新城的重要机遇期。
充分发挥重点新城在首都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潜力和重要作用,对于推进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条规划范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的市域城镇体系,本次规划范围为通州新城、顺义新城、亦庄新城。
同时结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的新要求,规划统筹研究了亦庄新城与大兴新城的整合发展,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统称为“亦庄-大兴新城”。
第三条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新城建设以“强化重点、示范带动;分类发展、全面推进”为基本原则,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创新、机制适应、改革突破的基本方针,以全市统筹的产业布局带动提升新城产业层次和产业特色,以市级及新城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改善新城的生活服务水平,以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新城的市政及交通支撑条件,加快形成与承载首都功能相配套、与区域城市群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新城。
北京昌平区南邵镇十二五规划P53
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南邵镇人民政府2010年09月目录第一部分发展现状与问题诊断----------------------------------- 5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51.1产业发展现状----------------------------------------------------- 51.2社会空间发展现状------------------------------------------------- 61.3城镇空间布局现状------------------------------------------------- 7 2南邵镇“十一五”时期主要问题诊断------------------------------------ 7第二部分需求预估与工作重点--------------------------------- 10 3“十二五”时期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需求预估 ----------------------------- 103.1昌平区现代化服务型城市功能定位的需求预估------------------------ 103.2昌平新城东区建设的需求预估-------------------------------------- 10 4“十二五”时期我镇发展须关注的重大问题------------------------------ 124.1促进城乡一体化与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124.2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产业体系完善-------------------------------- 124.3城市形象的提升与城市管理水平提高-------------------------------- 12第三部分指导思想与功能定位----------------------------------- 13 5“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与城镇发展功能定位 --------------------------- 135.1 总体战略思路---------------------------------------------------- 135.2 指导思想 ------------------------------------------------------- 135.3总体功能定位---------------------------------------------------- 14 6“十二五”发展目标-------------------------------------------------- 156.1总体发展目标---------------------------------------------------- 156.2经济发展总体目标------------------------------------------------ 166.3社会发展总体目标------------------------------------------------ 166.4生态发展总体目标------------------------------------------------ 16第四部分“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实施任务------------------------- 17 7旧城拆迁引致的城乡一体化促动与城市空间优化-------------------------- 177.1空间布局规划思路------------------------------------------------ 177.2空间布局规划结构------------------------------------------------ 177.3功能分区-------------------------------------------------------- 19 8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产业发展体系完善-------------------------------- 208.1产业发展思路---------------------------------------------------- 208.2产业定位-------------------------------------------------------- 208.3产业规划布局---------------------------------------------------- 24 9现代城市建设、高尚城市品位与城市统筹管理---------------------------- 269.1旧城改造与拆迁安置---------------------------------------------- 269.2提升现代城市的整体形象------------------------------------------ 289.3营造高尚的城市文化品位------------------------------------------ 359.4统筹现代城市的建设管理------------------------------------------ 40第五部分重点建设项目 ---------------------------------------- 43 10重点建设工程与项目分类-------------------------------------------- 4310.1近期重点建设工程与项目总体状况--------------------------------- 4310.2中期重点建设工程与项目总体状况--------------------------------- 44第六部分实施保障与策略 -------------------------------------- 45 11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政策的深化与监督保障----------------------------- 4511.1科技服务创新--------------------------------------------------- 4511.2金融服务创新--------------------------------------------------- 4511.3产业服务创新--------------------------------------------------- 46 1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主要保障对策--------------------------------- 4612.1深化产业聚集区的保障对策--------------------------------------- 4612.2拓展产业链的主要保障对策--------------------------------------- 4712.3链接与协同要素的主要保障对策----------------------------------- 4712.4文化创意产业提升的主要保障对策--------------------------------- 48 13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保障对策 ------------------------------------ 4913.1规划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与对策----------------------------------- 4913.2设施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与对策----------------------------------- 5013.3空间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与对策----------------------------------- 5013.4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的保障与对策----------------------------------- 51 14应对经济发展协同下的生态诉求主要保障对策--------------------------- 5114.1多样化生态服务的主要保障对策----------------------------------- 5114.2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保障对策------------------------------------- 5214.3生态诉求与经济绩效协同的主要保障对策--------------------------- 52第一部分发展现状与问题诊断1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1产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我镇产业发展按照昌平区“强二兴三优一”思路,不断加强“三园三区”建设,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效。
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社区服务工作行动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社区服务工作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民政局•【公布日期】2011.06.13•【字号】京民社区发[2011]237号•【施行日期】2011.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划地名正文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社区服务工作行动方案》的通知(京民社区发〔2011〕237号)各区县民政局: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社区服务工作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六月十三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社区服务工作行动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社区服务工作,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目标,以落实大民政建设任务为主线,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以统筹城乡社区服务发展为切入点,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加快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便利服务覆盖到城乡社区,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服务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居民的服务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居民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真正把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服务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设施建设、财力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尊重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形成推进社区服务发展的合力。
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
昌平区“十二五”期间重点产业功能区规划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一章空间特征与发展态势经过多年努力,昌平区产业功能区业已形成西部集聚,东部崛起,南北延伸,东西呼应,一带整合的空间发展形态特征。
在加速产业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腾飞的重要机遇期,昌平区未来将依托产业功能区的建设,进一步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点轴辐射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按照“强二优三精一”的发展思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进一步引导创新要素的聚集,加速区域联合与资源整合,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创新活力,加快昌平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图1 昌平区重点产业功能区示意图根据昌平区“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两轴两带、三城多点”的产业布局要求,本规划重点对未来科技城、沙河大学城、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科技商务区(TBD)、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京北物流中心、未来科技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明十三陵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等重点产业功能区进行规划。
根据统筹发展和产业关联性原则,还将适当考虑周边其他产业功能园区。
一、南部地区将全面融入中关村产业体系在国家和北京市统一战略部署下,昌平区六环路以南地区在空间上融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在北清路和七北路沿线,建设多个重点产业功能区,将形成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本地区的产业园区享受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未来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产业融合。
“十二五”期间,该地区将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整合产业发展空间,配套完善城市公共资源,增强区域综合发展创新能力,全面融入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总体进程之中。
二、京藏高速沿线是产业功能区发展重心京藏高速沿线是昌平区产业发展主轴线,分布有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一产业园、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较为成熟的产业园区。
该轴线还是昌平区与主城区的主要联络通道,“十二五”时期,科技商务区(TBD)、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沙河大学城、巩华城等将成为该轴线上区域创新和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落实2012年行业发展任务
水平 不高 的重要原 因之一 .淘汰落后 产能是 我 国石
化工业 进行产业 结构调 整最有效 的措施 之一 根据 《 国务 院关 于 进一 步加 强 淘 汰 落后 产 能
表 1 02年过剩产能情况和淘汰重点 2 1
过 剩 产 能情 况 0 / 炼 油 f 后 产 能 约 淘 汰 2 0万 ta以 下 常减 压 蒸 馏 装 置 落
1 继 续落实和推进各行业结构调整 任务
1 淘 汰落后 产 能任 务艰 巨 . 1
由 于历 史 原 因 .我 国 石 油 和化 学 工 业 部 分 行
油 和化 学 工业 实 现工 业 总 产 值 1 1万 亿 元 。但 是 .
我 国石 化产业 长期 积累 的深层次 问题仍 然突 出 .产
( )继续 完 善 差 别 电价政 策 ,加 大 对 落后 产 2
能 执行 差别 电价 的力度 : ( )落 实 和 完 善 资 源及 环 境 保 护 税 费制 度 , 3 强 化税 收对 节能 减排 的调 控功 能 : ( )加 强对 企业 环保 、减排 、执 行质 量标 准 、 4 能 耗 限额 、安全 生产 的检查 :
近期 .随 着 我 国石 化 和 化 学 工业 “ 十二 五 ”发 展 规 划 正 式 发 布 .全 行 业 实施 结 构 调 整 和 科 学 发 展
的 战 略 进 人 实 质 性 阶 段 。2 1 0 2年 是 推 进 “ 二 十
资 源 、资金 、技术 密集 ,产 业关联 度高 ,产 品应用
业 的落 后产 能仍 占较 大 比重 2 纪 后 期 .为 满 0世 足 国 民经 济 的需 要 .采 用 当时 国产 化 技 术 。建 成
了一 批 规模 较小 的企 业 .至今 仍 在 维 持 生 产 ,主
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第一章现实基础与面临形势 (3)(一)现实基础 (3)(二)面临形势 (6)第二章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发展战略 (11)(三)产业空间布局 (12)(四)发展目标 (13)第三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16)(一)大力实施择商引资 (17)(二)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17)(三)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0)(四)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1)第四章营造和谐宜居环境 (22)(一)全面加快城市化进程 (22)(二)推进新农村建设 (23)(三)创建优美城镇环境 (24)(四)加强资源集约管理 (24)第五章大力繁荣社会事业 (26)(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6)(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6)1(三)推进文体事业发展 (27)(四)实施人才培聚计划 (27)(五)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28)第六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9)(一)保障教育优质发展 (29)(二)积极促进劳动就业 (30)(三)实施医疗健康工程 (30)(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31)第七章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32)(一)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32)(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33)(三)努力转变政府职能 (34)第八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35)(一)组织保障 (35)(二)制度保障 (36)(三)实施机制 (37)(四)调整机制 (38)2《百善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结合百善镇发展实际编制,是百善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规划,是全镇2011年~2015年的发展蓝图和总体安排,集中体现了百善镇党委、镇政府的施政方针,是政府部门依法履行各项管理服务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政府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领全镇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北京“十二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亮点解读
带 ”重在加快相 关产业要素集 聚,推动 高端创新成果 落地转化 ,打造特 色产业 集群 , 尽快形成大体量的产业经济规模 。 其次 ,体现 了通过 “ 两带 ”大 尺度 范 围 的产业带构建 串联 各个分散 的特 色产业 集 聚 区,做大产 业规模、提升产业 竞争 力的 意 图。“ 部研 发服务 和高 新 技术 北 产业发展带 ” 自西 向东 串联 了 “ 中关村 软件 园、上地信息 产业基地 、用友 软件 园、集成 电路设计 园、中关村生命 科学 园、永丰新材料基地 、昌平风电产业 园” 等 一批特色产业集 群 ,并与东部顺义 临 空经济 区形 成对 接 ; 南部 高技 术制 造 “ 业 和战略性新 兴产 业发展带” 以北 京经 济 技术开 发区、大 兴生物 医药基地 、采 育新 能源汽车产业 园等为依托 ,向东联
作 用。
城、两带”不 同区域在资源集 聚、创 新
亮点 三 :发 展导 向上突 出高 技术产业竞争力升级
就 当今 国 际 国 内产 业 发展 态 势 来 看 ,单一 的产业创 新能力 、产业 规模或 市场 占有 率等 已不 能体现产业竞 争的核
分 工等方面 的差 异—— “ 两城 ”重在集 成 央 院、央企 为代 表的 高端创 新 资源 ,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 , 发创新主体活力 , 激
提出了 “ 高端 、高 效、高辐射” 的产业
世界 城市的管理控制 能力主要来源于 聚 集 的跨国公司总部 、国际金融机构及相 关国际组织总部等 , 规划 》提 出 “ 总部 化” 的理念 ,既是对 产业高端化 发展 的
30 投 资 北 京 IV S EJN N E TB I G I
政 策 之 窗 n h hc u ee d g№ z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DA)十二五规划纲要框架思路研究
总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依然较 好的完成了预期目标
2006-2009年,BDA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 22.9%; 22.9%;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开发区工 业总产值出现一定下滑,经济增速放缓,但 但 除工业总产值外,其他各项指标都顺利完成 除工业总产值外, 09年预期计划 年预期计划, 09年预期计划,部分指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 十一五”预定目标。 “十一五”预定目标。
战略定位
确立BDA发展战略选择: 确立BDA发展战略选择:综合 BDA发展战略选择 内外环境分析,确立BDA可持 续发展的驱动力、发展路径 选择以及总体思路。 制定BDA未来发展战略定位: 制定BDA未来发展战略定位: BDA未来发展战略定位 明确BDA将承担的重要战略使 命。 明确十二五发展的任务与目 标:在总体战略定位下、制 定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和 目标。
04—09年BDA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04—09年BDA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4年
89.44% 84.19% 84.07% 67.00%
61.74%
58.60%
33.00% 15.09% 10.54%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140.63
30% 25%
注:(1)除进出口总额单位为亿美元,其他经济指标单位为亿元人民币 (2)2008年预期目标由2005年经济数据结合十一五目标增速估算得出 (3)*标注为2008年数据测算值
4
在北京市经济比重稳步提高,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撑 和南部地区发展的主导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一、发展基础(一)发展历程(二)存在问题(三)形势要求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一)规范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力促产业集聚园区化(二)加强配套服务与政策调控,促进产业发展生态化(三)实施增量控制与腾笼换鸟,促进用地开发集约化(四)鼓励产业布局的统筹联动,实现功能配置协同化四、布局指引(一)北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二)南部——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区(三)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四)西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五)生态涵养区——都市绿色产业发展带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二)完善用地管理(三)健全法规标准(四)强化资金引导序言“十一五”时期,本市工业围绕“高端、高效、高辐射”发展方向,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布局实现稳步优化。
“十二五”时期,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做强二产”要求,促进产业集约、集聚、高端发展,促进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我委在深入调研分析产业布局现状问题基础上,编制形成《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
规划明确提出了全市工业布局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优化安排及保障措施,为本市产业布局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本规划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功能区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编制。
规划实施年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了从1986年的336亿元到2010年突破13000亿元的快速发展,现代制造业经历了在城区集中、向郊区延伸、向以开发区等园区集聚分布的阶段性变化,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的工业发展空间体系。
1、工业空间集聚格局初步形成。
工业发展形成了以市级以上开发区及重点产业基地为核心、镇村产业基地作为外围补充的空间承载体系,已建成投产工业用地总面积由2003年的约250平方公里增长到2010年的300平方公里以上。
一是重点开发区与产业基地工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
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16个市级经济开发区以及燕化基地、首钢基地、顺义汽车产业基地等重点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60%以上。
形成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临空经济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以燕房合作产业基地、石景山首钢工业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为载体,形成了三个产值500亿元的产业聚集区;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雁栖经济开发区、兴谷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形成了一批百亿级的产业基地。
二是镇村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进展。
积极推进产业的纵深发展,在各乡镇形成了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配套、生物医药、印刷包装等一批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集聚区。
到2010年底,54个市级农民就业基地累计入区企业超1900个,占乡镇规模工业企业个数的60%以上,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2、产业发展业态进一步优化调整。
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抓住首钢、焦化厂等工业企业的搬迁调整契机,依托产业遗留空间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总部基地、研发服务业态集聚发展。
在顺义、大兴、房山等城市发展新区,通过重大项目引入,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和高端制造,促进了传统制造业态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3、产业园区环境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通过拆除各种旧式厂房,建设标准化厂房以及配套基础设施,改善了园区发展环境,增强了对产业项目的吸引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市级以上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均已完成“六通一平”,绝大部分已经完成“七通一平”,产业项目落地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积极探索并稳步推进产业生态化建设。
加快搬迁调整不符合首都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定位要求的产业,淘汰“三高”企业。
发布了《北京市开发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意见》,完成两批共5个生态产业园区的认定挂牌。
制订并推进实施了《北京工业能耗水耗指导指标》,工业能效水效有了较大提升。
(二)存在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市产业布局得到逐步优化,但产业用地管理、统筹布局调控等机制体制层面的障碍仍然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用地效率不高等现象仍然存在。
一是产业布局与城乡发展的统筹尚需进一步深化。
一方面,城市南部地区产业就业承载能力不足,制约了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另一方面,产业园区与新城建设的衔接仍显不足,“城”、“业”分离现象仍然存在;此外,镇村产业基地发展面临的规划配套不足、园区化管理与服务功能弱等问题也限制着产业的纵深发展。
二是产业空间资源管理分散的局面有待改进。
产业发展用地空间分散,园区规模偏小,16个市级开发区产业用地分散在近30个片区内,与周边乡镇产业基地有效协同不足。
开发区、基地存在主导产业同质化现象。
三是产业用地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方面产业项目引进缺乏完善的用地准入标准,工业用地出让的后续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劣势产业腾退机制有待完善,存量工业用地效率仍需进一步提升。
四是产业园区配套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部分园区配套水、电、气、热、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远郊区多数产业园区周边教、科、文、卫等城市服务功能配套不足,影响了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
(三)形势要求“十二五”时期,是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也是国内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市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将比以往更加复杂,工业调整、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也不断增强,对产业空间布局支撑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布局调整优化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由之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任务。
布局调整优化是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升级、发展重要支撑,我市应坚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布局调整优化。
布局调整优化是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
金融危机打破了国际发展格局和经济规则,创新能力成为决定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
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在“十二五”时期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需要产业布局更好地服务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成果研究与转化。
布局调整优化是应对不断加剧的资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
土地资源紧张、水资源不足、能源外部依赖严重等资源环境约束是本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我市工业现有的传统资源和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需要通过园区化的管理不断提高工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减轻工业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
布局调整优化是突破发展空间限制的重要出路。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很快将面临无地可开发的严重局面。
我市工业发展必须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整合用地资源,优化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
布局调整优化是首都经济圈发展的客观要求。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标志着京津冀区域合作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北京作为京津冀首位城市,只有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向园区、向新城集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
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部署,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需求,坚持“空间集聚、资源节约、功能融合、统筹发展、区域合作”原则,深入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开发区功能配置,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园区化,园区发展生态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功能配置协同化”,为加快构建以“人文、科技、绿色”为特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体、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保障。
(二)发展目标以重点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进一步优化园区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向新城集中,进一步促进产业空间与功能耦合,最终形成“三级载体支撑、四区一带布局”的产业发展格局。
——战略布局。
打造北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南部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区、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西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四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生态涵养区绿色产业发展带,形成“四区、一带”产业功能区布局格局。
——空间载体。
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构建以国家级重点产业园区(基地)、市级开发区与新兴重点产业基地、镇村产业基地三级支撑的产业发展空间,形成功能协同有序的空间承载体系。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凸显,国家级产业园区、市级经济开发区、新兴重点产业基地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
——产出效率。
到2015年,全市工业用地产出效率达到60亿元/平方公里左右。
——产业辐射。
通过物流与产业链衔接拉动,在环京周边区域,形成京津冀产业协作圈,提升北京工业辐射能力,拓展北京工业发展空间。
三、主要任务(一)规范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力促产业集聚园区化围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需求,完善国家级重点产业园区(基地)、市级开发区与新兴重点产业基地、镇村产业基地三级产业空间载体服务功能,促进产业链的延伸配套发展,实现产业功能和空间布局的协同。
一是着力强化产业发展极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强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带动作用,打造世界级的产业发展辐射极。
加快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扩区发展,发挥现有园区政策、技术、资本等资源优势,增强对全市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深入推进现有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结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育发展一批新的示范基地,打造产业发展新极点。
二是积极推进市级开发区与新兴重点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产业布局骨干节点。
立足现有16个市级工业开发区,通过园区产业用地整合拓展,加强园区的专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推进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窦店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等一批新兴重点产业功能区的园区化管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产业园区外部道路、交通节点、内部交通微循环、员工住宿、信息网络等服务能力,营造产业发展的优良空间环境。
以促进产业集聚提升新城就业服务功能,实现“以业兴城”。
三是加强镇村产业基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布局纵深发展。
推进规划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促进乡镇中小企业进一步向基地集中,实现园区化、规范化管理加强农民就业基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