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题目及部分答案
中特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分数高低请自行负责;.有些题目整理的答案较多,考试时请注意选择参考。
最后,这考试拼的是手速,祝好。
1.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答: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三大历史任务:1.既要努力实现欧洲早已完成的工业化,又要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2.既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3.既要实现国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这个“不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
因此,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
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一系列不同发展阶段的长久进程中。
2.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特5题及参考答案
1问题: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讲话深入总结了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
我们要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挑这三件大事说呢?因为这“三件大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刚才网友理解得很好,把党的历史、近代民族史结合在一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都与历史、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胡锦涛讲中国共产党90周年不是从90周年开始讲的,是从170多年的1840年开始讲的,因为这是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发生深刻变化的转折期,原来是站在人类文明之前的辉煌、巅峰、古老的民族,现在开始面临着丧权辱国、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地。
从那以后,整个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紧紧地扣着“振兴中华”来讲的。
中华民族要追赶现代文明,要振兴中华,它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民族存亡的危机。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件大事,是领导人民闹革命。
革命的胜利意味着什么呢?中华民族把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不再让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任人宰割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命运史上的一个起点,它可以征得民族独立生存的平等发展权利。
第二件大事为什么突出来讲,革命胜利并不代表国家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1840年我们之所以落入那么一个悲惨的命运,是因为“落后挨打”。
“落后挨打”四个字是什么意思?首先我们感觉到经济发展、科技不如别人,落后了,所以别人可以拿坚船利炮打开你的国门,实际上整个中华民族从人类文明走向工业文明进程中,我们落后于人类文明的脚步,“落后挨打”四个字是我们落后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深刻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题库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2. 以下哪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A. 全面深化改革B. 全面依法治国C. 全面从严治党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答案:D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什么?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人民民主专政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答案:A4. 以下哪个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 改革发展的矛盾C. 城乡发展的矛盾D. 人民群众与腐败现象的矛盾答案:A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社会主义制度C. 人民民主专政D. 改革开放答案:A二、填空题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______。
答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______,战略布局是______。
答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8.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需求与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答案: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依据是______。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实践三、判断题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正确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答案:正确12.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特试卷及答案
中特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科学发展观3.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
A.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B.确定自己指导理论的认识路线C.确定自己行动方向的认识路线4.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A.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C.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B.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C.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6.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体现的社会基本矛盾问题是()。
A.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矛盾B.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7.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A.科技B.改革开放C.阶级斗争8.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在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9.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方针。
A.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B.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的文化。
A.人才创新B.进步潮流C.经济发展12.我国历史上孔子曾说过的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是()。
A.“兼相爱”B.“和为贵”C.“爱无差”13.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下的共存关系。
中特各专题答案完整版
一前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产生的一些问题?(2)向什么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由投资,消费,出口拉动。
2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增强第三产业比重。
3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强调自主创新。
4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5调整分配结构。
二农村经济改革专题1如何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发展制度的要求答:(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第一,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二,从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看,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起点,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从农业与人民、国家的关系上看,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以及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2)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制度的要求:现代农业的内涵包括四个大的方面,即土地资源置配、要素投入、人力资源实现和生产经营方式的问题。
所以(一)现代农业要求具有进一步明晰的土地产权制度;(二)现代农业要求有灵活有效的农业金融供给制度;(三)现代农业要求有多元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四)现在农业要求有不断提升农业人力资本的制度。
2人民公社体制下中国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何答:人民公社体制下中国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高度集中统一的农业经营方式。
其特点是,实行政社合一,强调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社、生产队或生产大队是当时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
3承包的推行经历了什么样的变迁答:承包的推行所经历的变迁:第一阶段,土地承包权的萌芽阶段(1979 年~ 1980 年)。
这一阶段是包产到组向包产到户初步发展阶段, 土地使用权由队集中使用变为由较小的生产小组分散使用, 但是土地产权还是统一集中在集体手中, 生产小组拥有一定的生产组织权, 因此从本质上看, 还是原体制的缩影,大锅饭仍然存在。
中特考试题及答案_0
中特考试题及答案中特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5 个)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即从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 21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3、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4、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5、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亊物,求是就是认真追求、研究1/ 3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工作的向导。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党的十七大,社会主义社会可概括为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
一面旗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一条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理论体系,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特》简答答案
《中特》简答题答案1、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四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2、试述当前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试述当前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意义: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
机遇和挑战:1、从机遇方面看,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局势的缓和,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在多极格局中,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已比过去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提高。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2、从挑战方面看:第一,是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保护主义盛行,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第二,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
第三,少数发达国家推行一种新的强权政治,施加种种压力,企图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
第四,中国经济有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
开发人力资本,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寻找替代,这是中国经济长期要解决的问题。
中特参考题目及答案
此为我自己比对俩老师提供的题目筛选出的题,以及在网上自己搜的答案,仅供参考,建议记住大点,然后扯淡码字即可,喜欢的同学请给赞,谢谢!一、经济(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内容、基本特征及作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表现在:一是经济活动市场化,二是企业经营自主化,三是政府调节间接化,四是经济运行法制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从一和二扯些就是作用了(2)简述如何深化社会主义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一、如何深化社会主义改革(一)参考答案1(网上个人精简版)1.深化社会主义改革政治上必须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式民主的道路。
中特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特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特理论体系的核心是: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A. 党的十九大B. 改革开放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束答案:A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所有选项答案:D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 公有制为主体B. 按劳分配为主体C.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A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是: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D.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答案:A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是:A. 教育B. 就业C. 社会保障D. 医疗卫生答案:C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A. 绿色发展B. 生态文明C. 美丽中国D. 可持续发展答案:C9.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理念是:A. 和平发展B. 互利共赢C. 人类命运共同体D. 国际关系民主化答案:C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 中国共产党领导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 人民民主专政D. 法治国家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战略布局。
2. 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1.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科技与创新D.纷争与动乱答案: B2. 我国的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 B3.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本质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执政为民答案: D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 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答案: C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B.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实现党自身的利益答案: C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答案: C7、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A.发展生产力, 增强综合国力B.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C.人民当家作主, 成为社会的主人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答案: B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的先锋队。
A.农民阶级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C.知识分子D.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答案: B9、()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A.革命B.改革C.发展D.创新答案: D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答案: A1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中特练习题 带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对邓小平这一论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D.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运行市场经济A【解析】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属于经济体制,而没有社会基本制度属性,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2、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问题是,要站在能否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B.要保障民主大幅度的改善C.要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D.要推动政治经济改革更加深入A【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
故本题选A。
3、201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把加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列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下列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有()。
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证经济更加快速增长②重视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吸收更多外资,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④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D、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证经济更加快速增长,跟结构调整没有直接的关系。
③吸收更多外资,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跟经济结构调整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经济结构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②④发展高新技术和发展服务业都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4、马克思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中特题目及解答
1.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前途?答: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历程:(4事件5条约)①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加速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
③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仁人志士的四次探索①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晚清政权。
②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培育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③戊戌变法④辛亥革命四次探索并未成功,直到十月革命的炮声,中国才选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①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②帝国主义入侵。
③民族资本主义有些发展,但它既受到外国资本的排挤,又受到封建势力的压抑,所以它的力量显得非常薄弱。
④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⑤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加上地方性的农业经济,使中国长期地处于不统一状态。
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⑥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人民尤其是中国的农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要走的路是社会主义道路。
2.如何解读“科学发展观”?答: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深刻背景和现实依据。
新中特考试万能模板
新中特考试万能模板一、新中特考试的基本情况新中特,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关知识的考试啦。
这部分内容可丰富着呢,要想在考试里拿到好成绩,有个万能模板超有用的。
二、选择题部分(30分,每题3分)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答案:A。
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最根本的内容,其他的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伟大梦想等内容都是在这个核心要义基础上的发展等。
2.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答案:B。
解析:随着我国的发展,之前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人们不仅有物质文化需要,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我们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等。
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是()A.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从2020年到2030年,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从2035年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从2030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答案:A。
解析:按照规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基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战略目标来安排的等。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人民当家作主B.中国共产党领导C.社会主义公有制D.共同富裕答案:B。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在整个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领导核心的作用,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等。
新中特判断题题库
新中特判断题题库一、题目部分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0分)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0分)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0分)4.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错,10分,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10分)6.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0分)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0分)8.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10分)9.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0分)1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
(10分)11.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0分)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10分)13.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0分)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10分)15.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10分)16.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10分)17.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10分)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10分)19.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特作业题目录:1.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实践依据、时代依据分别是什么?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和主要贡献?4、为什么要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基本国情?5、当社会主义初级理论提出后,有人认为:“现在还提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无法解释才提出来的”;还有人说:“初级是一个框,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理论是落后的理论、倒退的理论。
”用你所学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6、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哪些新的内涵?8、分别阐述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体一位”的总体布局的具体内容。
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处理好哪些关系?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11、推进文化改革的重大意义?12、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奋斗目标、重要方针分别是什么?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层次分析?14、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6、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17、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原则?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哪些新思想、新论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特理论与实践》参考题库及答案
一、国情专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请谈谈对当前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答: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每年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第二,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第三,从人民生活水平上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第四,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第五,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上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总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
这“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要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及各方面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中特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特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特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马克思主义B. 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2. 中特理论的核心要义是什么?A. 社会主义B. 共产主义C. 改革开放D. 以人民为中心答案:D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什么?A. 党的十八大B. 党的十九大C. 改革开放40周年D. 建国70周年答案:B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A. 党的领导B. 人民当家作主C. 依法治国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A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什么?A. 党的领导B. 人民民主C. 法治保障D. 经济制度答案:A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A. 马克思主义B. 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是什么?A. 党的领导B. 人民当家作主C. 依法治国D. 法治保障答案:C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是什么?A. 党的领导B. 人民当家作主C. 依法治国D.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答案:D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线是什么?A. 经济体制改革B.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C. 创新驱动发展D. 绿色发展答案:B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绿色发展B. 可持续发展C. 生态文明建设D.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A.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C. 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D. 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实践答案:ABCD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包括哪些?A. 党的领导B. 人民当家作主C. 依法治国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ABCD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B.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 推动文化创新D.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答案:ABCD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党的领导B. 人民当家作主C. 依法治国D. 法治保障答案:ABCD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坚持党的领导B. 人民当家作主C. 依法治国D.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第一次科技革命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第一次科技革命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第二次科技革命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二次科技革命1、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2、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5、无产阶级壮大,工运逐渐走向高潮。
第七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第一节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刻研究第二节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第三节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第一节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刻研究随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点从以前的认识论转向辩证法。
列宁在1914年9月—1916年6月的一年多的时间,先后阅读了从赫拉克利特到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等大量哲学著作,重点阅读了黑格尔的哲学,并做了8本哲学阅读笔记。
这8本哲学笔记加上以前写的哲学笔记,于1933年被苏联以《哲学笔记》为名出版。
为什么列宁在这个时期把辩证法作为哲学研究的重点?为了研究战争与和平、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课题的需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以及各个国家内部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迅速尖锐化,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难得的客观条件。
深入分析矛盾的性质和发展趋势,正确处理战争与和平、战争与革命的关系成为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的紧迫任务。
为此,辩证法被提升到哲学理论的重点为了批判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领导人的修正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的需要。
这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第二国际在1912年巴塞尔宣言中已经制定的对未来世界性战争的政策,指出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各个国家社会民主党要反对这场战争,并造成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府在战争中失败,帝国主义国际战争为国内战争。
但以考茨基、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第二国际各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背叛革命,赞同本国政府的战争政策,成为社会沙文主义,第二国际宣告破产。
他们为了替自己的背叛行为辩护,歪曲地利用辩证法,在哲学上混淆唯物辩证法与诡辩论的界限。
为了建立唯物辩证法体系的需要。
马克思曾经在 1958年1月14日致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说:“我愿意用两三个印张把黑格尔所发现、但同时又加以神秘化的方法中存在的合理的东西阐述一番,使一般人都能够理解。
”(列宁全集58卷/35-36)但马克思没有实现这个愿望(没有写出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这一“大写的逻辑”,只是写出了《资本论》的逻辑,也即是应用形态的逻辑)恩格斯对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但也没有建立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列宁继承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的同时,在认真阅读黑格尔《逻辑学》基础上发掘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的雏形。
《哲学笔记》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列宁主义阶段的标志性著作。
一、批判第二国际后期社会沙文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哲学基础,阐明辩证发展观与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区别社会沙文主义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沙文主义。
它是机会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产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资产阶级以“保卫祖国”的口号为幌子,欺骗人民,拥护和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们,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公然宣称进行战争是为了保卫民族自由和民族生存,否认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投票赞成军事预算,积极支持帝国主义战争,拒绝宣传和支持无产阶级反对本国资产阶级政府的革命行动,完全堕落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
沙文主义,指极端民族主义和好战情绪,把本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
现在沙文主义一般是指过于对自己所在的国家、团体、民族感到骄傲,因此看不起其他的国家、民族和团体,是一种有偏见的情绪。
沙文主义源自法国一名士兵沙文(Nicolas.Chauvin)的名字。
沙文由于获得军功奖章和一小笔津贴,便对拿破仑感恩不尽,狂热地拥护拿破仑的征服计划,鼓吹法兰西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主张用暴力向外扩张,建立大法兰西帝国。
于是,1815年以后,在拿破仑军队的老兵中,沙文就成为对以军事力量征服其他民族的狂热崇拜的代表。
后来沙文主义泛指一切极端民族主义。
1、批判机会主义者对唯物辩证法的歪曲,深刻阐述辩证法与诡辩论的区别第二国际各个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人为了替自己的社会沙文主义的立场辩护,把辩证法歪曲为任意玩弄的诡辩论。
对此,列宁专门阐述了辩证法与诡辩论的区别辩证法与诡辩论作为方法论都主张反映事物本质的概念的应用具有全面的、普遍的灵活性,但二者的原则界限在于:辩证法客观地应用概念的灵活性,也就是概念的灵活应用必须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反映事物的联系、发展、矛盾的辩证本性;而诡辩论则是主观地应用概念的灵活性,也就是不考虑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为了主观的目的加以应用。
这个原则区别从外在特征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诡辩论脱离概念的客观内容和具体条件来玩弄概念的灵活性,而唯物辩证法则要求联系概念所具有的客观内容和具体条件来应用概念。
如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抽象地应用“保卫祖国”的口号来号召各个国家的工人阶级参加战争,而不具体分析这里所保卫的国家是什么阶级性质的国家。
第二,诡辩论往往夸大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否认其区别,把联系歪曲为绝对等同,辩证法则要求全面把握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如普列汉诺夫考茨基用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进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支持态度来论证在帝国主义战争也要持支持态度,看不到这些表面相似的战争的本质区别。
第三,诡辩论故意混淆事物的主流与支流、本质与现象的界限,把次要的、枝节的东西代替主要的、本质的东西,辩证法要求人们区分事物发展中的主流与支流、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重点抓住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的、本质的方面。
如考茨基根据第一次大战中塞尔维亚反击奥匈帝国入侵的民族战争而否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性质。
2、批判第二国际改良主义的哲学基础,阐明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第二国际后期的改良主义实践和修正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基础是庸俗进化论。
这是一种形而上学发展观。
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宾塞。
在进化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代,他们不是否认运动变化,而是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庸俗化,把一切变化归结为量的变化、“平静”的进化,否认质变、飞跃。
列宁在1914年的《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批判了进化论的发展观,认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比进化论的发展观“全面得多,丰富得多”,并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丰富内容和本质特点:“发展似乎是在重复以往的阶段,但它是以另一种方式重复,是在更高的基础重复(‘否定的否定’),发展是按所谓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线式进行的;发展是飞跃式的、剧变式的、革命的;‘渐进过程的中断’;量转化为质;发展的内因来自对某一物体、或在某一现象范围内或一社会内发生作用的各种力量和趋势的矛盾或冲突;每种现象的一切方面(而且历史在不断地揭示出新的方面)相互依存,及其密切而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形成统一的、有规律的世界运动过程,——这就是辩证法这一内容更丰富的(与通常的相比)发展学说的若干特征”。
(选集2/423)在1915年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中,进一步对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进行了概括:(参考书本第217页或《列宁选集》第2卷第557页)所谓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指庸俗进化论的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其对立表现为:第一,关于发展的含义: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第二,关于发展的动力:发展是外力的推动;发展是事物“自己运动”,“泉源”在事物本身。
第三,关于发展的内容:发展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也就是说发展仅仅是已经有的东西的重复,没有产生和消灭;发展是“活生生的”,是“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
二、批判地继承辩证法思想的历史遗产,建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1、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三者同一思想列宁建构辩证法的理论体系遵循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三者同一的原则。
黑格尔是哲学史上第一个把三者理解为同一个东西,他的《逻辑学》是辩证法,是本体论或世界观,论述了作为世界本质的绝对精神如何由于内部矛盾的发展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后返回自身的过程;他的《逻辑学》揭示的辩证法也是认识论,因为绝对精神运动过程也就是自我认识过程;他的《逻辑学》又是逻辑学,因为概念的运动体现了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行程。
列宁认为,《资本论》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三者同一的原则。
“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
(《哲学笔记》:357页)。
列宁这里提出的三者同一的思想的含义是什么,人们存在着争论。
我们认为,它说的是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认识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三者的统一。
列宁认为建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应该遵循三者统一的原则。
2、辩证法的十六要素列宁为了建构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先后提出了辩证法的三要素、七要素后,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提出了辩证法的十六要素。
这个十六要素概括了辩证法的主要原理,构成所谓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雏形”或“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