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课堂作业设计(无答案)新人教版
《1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413e99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8.png)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基本概念,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学会正确读、写和换算时间,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练习:(1)完成课堂上的相关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等;(2)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设计一些关于时、分、秒的问题并进行解答;(3)观察并记录自己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如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等,了解时间的意义。
2. 课后作业:(1)制作一个时钟模型,用于实际操作和练习;(2)观察家人的作息时间,记录每天的起床、睡觉时间,并和家人进行交流;(3)结合实际生活,自行设计一份关于时、分、秒的小调查,比如超市的营业时间、学校的上下课时间等,并进行解读;(4)通过网络搜索有关时、分、秒的小故事或小知识,与同学分享。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保证质量;2. 观察记录要真实可靠,符合实际情况;3. 作业中涉及的实际生活案例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4. 小组内或与同学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四、作业评价1. 批改方式: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对错误之处进行讲解;2.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正确率、实际运用能力等;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标准,对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对需要改进的同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应根据教师批改结果,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学生还可以提出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以便教师及时解答。
2. 教师反馈: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对于个别学生的疑惑,应及时提供帮助和解答。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家长反馈:家长应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完成作业的情况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bd3600513968011ca300916f.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第1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一、比一比。
60分○60秒60分○1时1分○85秒100秒○1分1时○55分100分○1时二、判断。
1.倒计时一般以“秒”为单位来数。
()2.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3.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用了18分钟。
()4.人的脉搏1分钟约跳75次。
()5.秒针走60圈,正好是1小时。
()三、在括号里填上小时、分或秒。
1.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5( )。
2.小朋友系好红领巾只需要大约20()。
3.我们的睡眠能达到9()。
4.小刚做30道口算题要用4()。
四、做20道口算题,小明用了160秒,小刚用了140秒,谁做得快?快多长时间?参考答案:一、>=<>>>二、1.√ 2.× 3.× 4.√ 5.×三、1. 分 2.秒 3.小时 4.分四、160>140 小刚做得快160-140=20(秒)第1单元时、分、秒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秒1时=()分2. 120分=()时3. 1分30秒=()秒4. 1小时15分=()分5. 95秒=()分()秒二、我会比一比。
40秒○1分1时○61分2时○90分140秒○2分1分12秒○80秒4时○240秒三、小明晚上6:35开始吃晚饭,6:50就吃完了,明明吃饭用了多长时间?四、小琴早晨7:30到校,中午11:40放学,她上午在校多长时间?参考答案:一、1. 60 60 2. 2 3. 90 4. 75 5. 1 35二、<<>><=三、6时50分-6时35分=15(分钟)四、11时40分-7时30分=4小时10分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填空。
1.计算两位数加法时,要从()位加起,当个位满(),要向()位进1。
2.计算36+48时,个位上6加8得(),向()位进()位上写()。
十位上的3加4再加(),得(),此题计算结果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99677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8.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秒的认识》,选自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课程将引导学生理解秒的概念,掌握秒与分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秒进行简单的计时活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认识秒,知道1分=60秒,并能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体验和感受1秒、5秒、10秒、30秒、60秒的时间长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1. 正确认识和理解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2. 培养学生的时间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地估计和计算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秒表、时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带的手表或计时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秒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个秒表,它可以用来计时,精确到秒。
二、探究新知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秒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秒的定义和作用。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钟模型,理解秒与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用自己的方式(如数数、拍手等)来体验和感受1秒、5秒、10秒、30秒、60秒的时间长度。
4.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教师总结并强调秒的时间长度。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时间,如30秒、1分20秒等,要求学生用手表或计时器进行计时。
2. 学生计时后,教师检查并给予反馈。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秒的概念、秒与分的关系、如何用秒进行计时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板书设计1. 秒的认识- 定义: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1秒等于1/60分。
- 作用:秒可以用来精确计时。
《1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c687b8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f.png)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时、分、秒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概念理解a. 完成一篇500字以上的关于时、分、秒的小作文,内容至少包括时、分、秒的定义、关系及简单应用。
b.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时、分、秒应用实例,至少三个。
2. 钟表认知a. 绘制一张简单的钟表图形,标明12个数字和时针、分针。
b. 拍照或绘制一张展示自己制作好的钟表作品的图片,要求作品时间准确。
c. 观察并描述家中挂钟或手表的外观及功能,与同学分享。
3. 时间管理练习a. 完成一个时间管理表格,记录一周内每天起床、睡觉、吃饭等主要活动的时间点。
b. 设计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计划,并付诸实践,完成后分享经验。
三、作业要求1. 按时提交作业,字数及质量符合要求。
2. 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结合实际生活举例,避免空洞无物。
4.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拖延不敷衍。
四、作业评价1. 作业成绩将根据提交情况、完成质量以及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综合评定。
2.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3. 鼓励同学们互相评价和分享经验,共同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水平。
五、作业反馈希望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共同进步。
同时,也欢迎同学们对作业设计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分、秒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培养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效率,为成为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本次作业中取得好成绩,共同进步!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时、分、秒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2. 正确运用时、分、秒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3. 提高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时间习惯。
《1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2692c4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9.png)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时、分、秒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2. 理解并应用时、分、秒的换算规则;3.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时、分、秒的知识。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练习* 填空题:例如,“1小时等于()分钟”,“1分钟等于()秒”等。
* 选择题:关于时、分、秒的基础概念选择题,例如,“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时间的单位?()A. 小时B. 秒C. 小时和分钟D. 公里"。
* 判断题:关于时、分、秒的换算规则的判断题,如“1小时30分钟等于2个小时”。
2. 应用练习* 根据题目给出的时间(例如,“8点20分”)来读出时间并回答相关问题(例如,“请问现在的时间是什么?”)。
* 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时间概念和换算(例如,“小明早上7点起床,用了50分钟洗漱,那么他现在的时间是多少?”)。
* 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关于时间的小故事或场景,说明时、分、秒在该场景中的运用。
3. 实践作业* 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时钟,用来提醒自己何时完成作业、吃饭、休息等。
这有助于他们理解时钟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 让学生回家后询问家长,自己的一天主要活动的时间点,并用时、分、秒记录下来,第二天在课堂上分享。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家长不参与解题。
2. 细心答题:在答题过程中,请学生务必认真读题,理解题目含义,避免因理解错误导致的错误。
3. 按时提交:请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我们将在下一节课进行批改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批改方式: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记录学生的错误并进行标记。
2. 评价标准:以作业的正确性、完成情况以及应用能力为评价标准。
3. 反馈方式: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将通过单独交流的方式进行反馈。
4. 鼓励创新:对于能够将时、分、秒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作业,将给予额外的表扬和鼓励。
《1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dc4969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8.png)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能够正确读取钟表上的时间,并准确地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3.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练习:- 钟表认识:学生需掌握钟表的各部分名称及其功能,能够准确识别钟表上的时刻。
- 时间换算:学生需练习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如一分钟等于多少秒,一小时等于多少分钟等。
2. 实践操作活动:- 制作小闹钟: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如纸板、纽扣电池等)自制一个小闹钟模型,并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如何使用。
- 时间记录游戏:学生与家长进行“计时比赛”,比如家庭小游戏或家务活动,并记录完成活动所需的时间。
3. 家庭观察任务:- 每天三次(早中晚)观察家中的钟表,并记录下来一天中最有趣的时间段及对应活动。
- 记录一周内每天的作息时间,包括起床、上学、放学、吃饭等时间节点。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作业内容,保证完成度及质量。
2.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需注意安全,确保自制小闹钟的材质安全无害。
3. 家庭观察任务中,学生需真实记录时间及活动内容,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分析或反思。
4. 家长需参与学生的作业过程,协助孩子完成实践操作活动及家庭观察任务,并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度、准确度及创意性进行评价。
2. 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将通过课堂小测验或作业本上的练习题进行检验。
3. 对于实践操作活动及家庭观察任务,教师将结合家长的反馈及学生的记录本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及时向学生及家长反馈作业完成情况及评价结果。
2.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或组织小组辅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并提高学习效果。
3. 家长需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
时、分、秒第1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时、分、秒第1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33b6a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5.png)
教案标题:时、分、秒——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时钟,知道时、分、秒的单位和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钟,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2. 学习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3. 学习读取时钟,并能进行简单的时、分、秒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时钟,学习时、分、秒的换算关系,读取时钟。
2.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换算关系,读取时钟,进行简单的时、分、秒计算。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时钟和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实物时钟或模型,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3. 学生用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个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让学生说出时钟的组成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2. 讲解:讲解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间的单位,以及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可以通过课件或黑板进行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演示:利用实物时钟或模型,演示如何读取时钟,如何进行时、分、秒的计算。
可以请学生上讲台操作,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读取时钟,并进行时、分、秒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分、秒的换算关系和读取时钟的方法。
提醒学生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时钟,读取时钟,并进行时、分、秒的计算。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时、分、秒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概念和换算关系,能够读取时钟,并进行简单的时、分、秒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观念。
《1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f64682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2.png)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正确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名称及基本功能。
2. 掌握时间的读法与写法,能够正确读出和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3. 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关系,知道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
4.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对时间单位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时、分、秒》的学习目标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识钟面:要求学生观察实物钟表或教材中的钟面图,标出时针、分针和秒针,并了解其名称和基本功能。
2. 时间读法与写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读法与写法,包括整点、非整点时间的正确表达。
3. 时间单位换算: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掌握时间单位的换算方法。
4.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模拟时钟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知时间的流逝,增强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三、作业要求1. 认真观察钟面图,标出时针、分针和秒针,并熟悉它们的名称和功能。
2. 练习时间的读法与写法,注意时间的正确表达方式。
3. 理解并掌握时间单位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
4. 积极参与模拟时钟活动,认真记录时间,感知时间的流逝。
5. 作业书写工整,答题规范,不抄袭他人作业。
6. 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困难,应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速度以及态度进行评价。
具体包括作业的正确性、字迹的工整性、解题的思路及步骤等。
2. 评价方式:教师批改作业时,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和互动评价等。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指出并给予指导。
3. 反馈与指导:教师应在批改完作业后,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同时,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给予及时的解答和指导。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将完成的作业交由老师批改,并根据老师的批改意见进行订正和完善。
《1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f5d968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6.png)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时、分、秒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2. 理解并应用时、分、秒的换算规则;3. 提高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2)根据给出的时间,换算不同时刻的小时数和分钟数;(3)结合实际,用时、分、秒描述一天的作息时间。
2. 课后作业:(1)绘制一个钟表,标明时、分、秒的刻度;(2)在家里找三个不同的时间点,用时、分、秒来测量并记录;(3)根据测量结果,思考并讨论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不能依赖家长或他人的协助;2. 认真对待:学生应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按照要求完成各项任务,确保准确率;3. 按时提交: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以便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批改方式: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给出分数或等级;2.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作业的准确率、完成情况及创新性,给出综合评价;3. 反馈方式: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答疑;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教师将通过单独沟通的方式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作业反馈请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认真查看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教师沟通。
以下是一些建议供您参考:1. 对于课堂练习题,请查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并理解错误的原因;2. 对于绘制钟表和实际测量的作业,请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或建议;3. 请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时、分、秒的知识。
最后,请保持与学生的良好沟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共同提高数学水平。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1. 熟练掌握时、分、秒的换算;2. 能够准确使用钟表,了解时间的读法;3. 增强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二、作业内容1. 书面作业:完成相关练习题,检测对时、分、秒换算和读法的掌握情况。
《1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8243ac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e.png)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使学生能够:1. 正确认识时钟上的时、分、秒单位。
2. 能够读取和书写时间的表达方式,如:X点Y分Z秒。
3. 了解秒针和时针在时钟上的走动关系和时速变化。
4. 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计算时、分、秒之间关系的数学题目。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基础知识练习:(1)认识时钟的各部分,包括表盘、刻度、指针等。
(2)学习并记忆时、分、秒的换算关系,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等。
(3)理解时间表达方式,并尝试将数字时间转化为文字表达。
2. 实际操作练习:(1)提供实物时钟或模拟时钟软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正确读取时间。
(2)制作纸质时钟面,要求学生用数字或文字形式进行时间标记。
3. 习题巩固:(1)练习基本的时间加减法运算,如X时X分X秒加或减XX分。
(2)根据所给信息进行实际计算题练习,例如:“某场比赛开始时间为下午X点XX分XX秒,后加了几场5分钟的比拼,请算出总用时及最后时间。
”(3)附加问题探讨,例如关于不同时刻段下的路程、工作时间等问题分析,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必须使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进行习题的完成。
2. 学生要细心并独立自主地完成所有题目,遇到不懂的地方可先记录下来待请教老师或同学。
3. 对于需要动手操作的部分,要认真绘制并仔细阅读或使用模拟软件中的时间。
4. 每个环节都应书写清楚、计算准确。
如果存在争议性题目,需自行查验时钟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5. 提交作业前应检查题目是否完成,如有错误应及时改正。
四、作业评价作业完成后由教师批改并给予相应的评价与指导:1.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分与评价。
2. 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时间观念的表达能力。
3. 对于题目答案中的逻辑和解释予以考察,确认其正确性和深度。
4. 根据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修改态度进行评价和鼓励。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一单元《第01课时_秒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一单元《第01课时_秒的认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c32fb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9.png)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一单元《第01课时_秒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秒的认识。
本课时通过实际情景,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长短,培养学生的時間观念。
教材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秒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秒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小时、分钟的概念,但秒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需要将已有的时间观念与秒的概念相结合,形成更完整的时间认知。
此外,学生可能对时间的单位换算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掌握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秒的概念,理解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秒的概念,进行时间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长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时间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时间的相关图片和实例。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时间相关的道具,如钟表、计时器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时间计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场景,如运动会、烹饪等,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时间相关的问题,引出本课的主题——秒的认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秒的定义和相关实例,让学生了解秒的概念。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关系,如1分钟=60秒,1小时=3600秒等。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计时跑步、计时做家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秒的长短。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表格式)(实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表格式)(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6506ecc1c708a1284a443b.png)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时、分、秒,掌握时间的简单计算。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
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的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
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例如,“秒的认识”的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1)秒的认识(1课时)(2)时、分、秒之间的进率(1课时)(3)计算经过的时间(1课时)(4)练习课(1课时)(5)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情境导入等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主探究“时、分、秒”的知识。
第1课时秒的认识课题秒的认识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掌握,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点1.结合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秒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有关时间知识的提升,由认识时、分发展到认识秒,通过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践探究作为学生的思平台,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采用生生互动、生互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知。
《1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220191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7.png)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取钟表上的时间,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通过本节作业的练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节作业的内容包括:1. 基础练习:让学生通过钟表模型或手表等工具,自行读出从“整点”到“整点”之间或任意时刻的时间,并能够进行分钟和秒数的换算。
2.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与时间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如计算做某项活动所需的时间、根据作息时间表安排一天的活动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
3. 互动探究:设置小组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如何更准确地读取时间,并分享各自的读时技巧。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应认真阅读题目要求,明确任务目标。
2. 基础练习部分,学生应使用准确的时间工具进行时间的读取和换算。
3. 拓展应用部分,学生应结合生活实际,积极思考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互动探究部分,学生应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并尊重他人意见。
5. 作业完成后,学生应自行检查答案是否正确,并整理好作业本,准备第二天的课堂交流。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学生在时间单位的理解、时间的读取和换算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教师将关注学生在拓展应用部分的表现,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对于互动探究部分的评价,教师将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等方面。
4.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五、作业反馈1. 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讲评,指出共性问题及解决策略。
2. 教师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3. 对于在作业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时、分、秒(第1课时)《认识秒》-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时、分、秒(第1课时)《认识秒》-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7e815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2.png)
《认识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建立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学会用秒作单位来量测时间,初步建立分与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通过观察、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1秒、几秒、30秒、1分的时间的长度,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3.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学会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
3. 建立分与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学会用秒作单位来量测时间。
难点:建立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钟表模型、秒表、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秒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认识秒通过观察钟表模型,让学生了解秒针的位置和走动规律,引导学生发现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
(2)感受秒进行一系列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1秒、几秒、30秒、1分的时间长度,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3)分与秒的换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1分=60秒,学会分与秒之间的换算。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时间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延伸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秒的概念和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提醒学生要珍惜时间,遵守时间。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秒有了初步的认识,建立了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育他们珍惜时间,遵守时间。
八、板书设计略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秒的概念和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情况。
十、教学资源1. 钟表模型、秒表。
《1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6bfd0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03.png)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时、分、秒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2. 理解并应用时、分、秒的换算规则;3. 学会正确使用钟表,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时间问题。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练习:a. 在一张钟表图上标出当前时间(可以是任何时刻),并解释这个时刻的由来;b. 根据钟表图,写出对应的时间;c.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判断是几点几分。
例如:“现在是早上7点30分,再过30分钟就是早上9点”。
2. 课后作业:a. 完成一份关于时间的小练习题,包括基础概念、换算规则和应用问题;b. 和家长一起在家中用钟表找到并记录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时间,例如早餐时间、上学时间等;c. 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标注并解读学校的具体时间安排。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确保正确率;2. 独立完成,不要抄袭;3. 解题过程中如有疑问,及时向老师请教。
四、作业评价1. 批改: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记录学生的错误和疑问,为后续的课堂讲解做准备;2. 反馈:在课堂上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典型错误进行讲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五、作业反馈1. 学生:请同学们认真对待本次作业,积极寻求解答,并在完成后提交。
我们非常重视你们的参与和反馈,期待看到你们的成长和进步。
2. 家长:感谢您对孩子的关注和支持。
请提醒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疑问。
我们希望家长能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3. 教师:我会定期向你们反馈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也会提供一些改进的建议。
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分、秒的知识,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第二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能:1. 准确识别时、分、秒;2. 熟练掌握时间的转换;3. 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练习:(1)判断题:a. 1小时等于60分钟;b. 6:30表示的是6小时30分钟;c. 1分钟等于60秒。
《1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4bacb2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1.png)
《时、分、秒》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正确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名称及基本功能。
2. 掌握时间的读法与写法,能够正确读出和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3. 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关系,知道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
4. 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和珍惜时间的习惯。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钟面认识: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钟面模型,并在模型上标出刻度,明确时针、分针、秒针的位置和名称。
通过亲手制作,加深对钟面构成的理解。
2. 时间读写:提供一系列含有时间的钟面图片或真实场景图片,要求学生读出并写下每个图片所代表的时间。
此外,还要求学生随机挑选时间点,自行绘制钟面表示该时间点。
3. 时间单位转换: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例如,给出一些时间点(以小时为单位),让学生换算成分钟或秒数。
同时,也要进行反向换算练习。
4. 时间应用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应用题,如“小明每天早上读英语用时20分钟,他一周读英语共花费多少时间?”等,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作业要求在完成作业时,学生应遵循以下要求:1. 独立完成:所有作业内容需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答案或寻求他人帮助。
2. 规范书写:时间的读写要准确无误,单位使用要规范(如“时”应写为“小时”,“分”应写为“分钟”)。
3. 仔细检查:完成作业后要仔细检查答案是否正确,确保无误后再提交。
4. 合理利用时间: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应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项任务都能按时完成。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准确性:学生答案的准确性程度。
2. 规范性: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书写的规范性程度。
3. 完成度:学生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任务。
4. 创造性: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出新颖的解题思路或方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课堂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4e73e3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5.png)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配套课堂作业第1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1.比较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60分 = 60秒60分 = 1时1分 = 85秒100秒 = 1分1时55分2.判断题:倒计时一般以“秒”为单位来数。
(正确)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错误,是60)在百米赛跑中,XXX用了18分钟。
(错误,应该是秒)人的脉搏1分钟约跳75次。
(正确)秒针走60圈,正好是1小时。
(正确)3.填空题: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
小朋友系好红领巾只需要大约20秒。
我们的睡眠能达到9小时。
XXX做30道口算题要用4分钟。
第1单元时、分、秒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1.快速计算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1分 = 60秒1时 = 60分120分 = 2时1分30秒 = 90秒1小时15分 = 75分95秒 = 1分35秒2.比较不同时间长度:40秒 < 1分1时 < 61分2时 < 90分140秒 < 2分1分12秒 < 80秒4时。
240秒3.计算XXX吃饭的时间:6:50 - 6:35 = 15分钟4.计算小琴在校的时间:11:40 - 7:30 = 4小时10分钟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1.填空题:计算两位数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当个位满10,要向十位进1.个位上的6加8得14,向十位进1,位上写4.十位上的3加4再加1,得8,此题计算结果是84.2.快速计算:52 + 68 = 12049 + 88 = 13774 + 39 = 11325 + 89 = 11457 + 49 = 10663 + 27 = 9068 + 53 = 12149 + 78 = 12792 + 18 = 1103.改正错误:76 + 29 = 105(不是9559)77 + 146 = 223(不是7659)2 + 7 = 9(不是1)1 + 9 = 10(不是7)5 + 1 = 6竖式计算结果应为:56481044.解方程:34 + x = 28x = -6XXX原来有-6筐水果,不符合实际,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