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5篇
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5篇教学工作一般包括五个根本环节一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测评。
备课是起始环节,是教学全过程的根底。
对谁讲讲什么用什么讲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细心设计,同时要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书、言之有物、教学有法。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1三个儿子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孩子应当成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能将课文变成简洁的课本剧表演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老爷爷的话。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你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二、自读课文。
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案1、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将课文变成简洁的课本剧表演。
2、师生共同争辩教学方法,制定学习、续演的方案。
(1)理解课文,体会老爷爷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依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抱负像。
(4)场景中的布置、人员的支配。
(5)表演中,组员如何默契协作,机敏应变。
3、聚集意见,筛选、确定方案。
四、依据学习方案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依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并将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标记。
3、小组争辩沟通,老师巡察,相机点拨。
4、全班汇报沟通学习状况,由同学质疑,老师组织争辩沟通。
5、小结。
6、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五、将课文编成简洁的课本剧表演。
1、小组争辩。
(1)依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抱负象。
(2)确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设计场景的布置。
2、各小组演练,老师巡察,相机点拨。
3、课本剧表演。
4、互评互议。
六、课后拓展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2不懂就问一、导入。
今日我们来学习课文不懂就问(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对于这个课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能谈谈你的想法吗有了不懂的问题就要准时地问,准时地解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个单元,本单元以“自然”为主题,包含了多篇关于自然的优美文章。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同时,本单元还安排了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自然主题的文章感兴趣,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方面仍有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威武、瑰丽”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然景观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认读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 natural 主题的把握。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创造生动的自然情境。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与课文相关的自然图片、音频等资料。
3.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频等资料,为学生创造生动的自然情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
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共同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
同时,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以“我眼中的自然”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要求选择词语仿写句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要求选择词语仿写句子。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已经在园地六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今天我们将进入园地七的学习。
请大家观察大屏幕,看看这张图片上有什么?2.生:图片上有一片树林,树林里有一只小鸟。
3.是的,这片树林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树林和鸟》的背景。
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课文的内容。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讲了什么?3.生: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树林里遇到了一只小鸟,和小鸟进行了对话。
4.非常棒!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请同学们翻开书,找到“课文注释”,我们一起学习。
5.生:“课文注释”中解释了“浓密”、“重叠”等词语的意思。
6.同学们理解得很好。
现在,我们来仿写句子。
请同学们用“浓密”、“重叠”这两个词语仿写句子。
7.生1:树林里的树叶浓密,阳光透过树叶照在地面上,形成了一片美丽的景象。
8.生2:山上的树木重叠,好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三)课堂小结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树林和鸟》这篇课文,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在树林里遇到了一只小鸟,和小鸟进行了对话。
2.我们还学会了“浓密”、“重叠”这两个词语,并能够仿写句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树林和鸟》这篇课文,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课文的内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与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一首优美的古诗、以及一些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语文学科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部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童话故事和古诗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活动,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语文思维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童话故事和古诗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写作活动,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语文思维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案和教学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文具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道具,引导学生进入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内容,学生认真听讲,理解课文内容,注意生词的读音和意义。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1
语文园地七1.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 态度自然、大方, 表达流畅。
2.结合习作提示,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3.懂得“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 注意总结。
4.熟读背诵名言, 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 受到启发和激励, 并养成积累的习惯。
5.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口语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字词的习惯, 提高习作能力。
围绕着“成长的故事”这个主题进行口语交际, 在情境中训练学生口头语言的规范、文明。
3课时。
(口语交际)一、导入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
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经历中, 一定有许多感想, 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板书: 成长的故事]二、小组交流1.学生按4~6人一组, 围绕“成长的故事”展开讨论, 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人记录, 人人发言。
一个人发表意见后, 其他人可作出评价, 充分讨论。
2.教师仔细倾听, 鼓励大家踊跃发表意见。
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 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3.每组选出1—2个比较好的故事或感想, 小组成员可将其编成短剧分角色表演, 或者是写成一则简单的小文章或诗歌, 进行朗诵。
三、全班交流1.小组成员将准备好的小短剧分角色表演出来, 或者是有感情地朗诵文章或诗歌。
教师注意活跃课堂气氛, 让同学们在轻松热闹的环境中踊跃参与课堂活动。
2.每个节目表演完毕后, 老师与同学分别作出点评。
3.全班选出最好节目, 老师当堂表扬。
4.课下思考:“同学们, 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 你有何打算呢?”(习作)一、导入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二、写作指导1.认真审题, 写出特点。
三项写作, 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 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人教 语文 四上 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教案)教学目标1. 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 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出词语形容的人物。
3. 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4. 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 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出词语形容的人物。
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Ⅰ交流平台1. 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板书课题:语文园地)2. 梳理收获,总结方法。
(板书:交流平台)(1)教师梳理、总结单元学习收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我们把握多件事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思考了读书的目的;了解了周恩来、梅兰芳的故事,感受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学写了如何写书信,掌握了书信的格式等。
(2)学生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师提炼学生独特的总结,提示学生填写表格。
3. 自主默读“交流平台”,勾画出和自己经验不一样的地方,交流反馈。
4.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常用的方法。
(板书:把握文章主要内容)(1)借助文章题目。
(2)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或段落。
(3)分段,概括段意,合并段意。
(4)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连起来。
5. 师总结:不管用哪种方法,认真阅读全文,弄清楚文章讲了什么是基础,也是关键。
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经常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它成为你的一项语文阅读能力。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先调动学生的经验,回顾学习过的方法,再引导学生交流、归纳,进一步明确和掌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多种方法。
Ⅱ词句段运用(一)1. 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
(板书:词句段运用)lǐn wèi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英勇无畏bǐnɡ ē视死如归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1)自主识字,交流发现。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案.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日积月累、交流平台和习作。
日积月累部分选自《四季》,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季节的变化。
交流平台部分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和理由,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习作部分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季节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季节的变化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季节的喜爱和感受,以及如何写一篇关于季节的短文,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够流畅地朗读和背诵选文《四季》,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季节的喜爱和感受,能够写一篇关于季节的短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合作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流畅地朗读和背诵选文《四季》,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季节的喜爱和感受,写一篇关于季节的短文。
2.教学难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季节的喜爱和感受,如何材料和句子写一篇关于季节的短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朗读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3.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从观察和体验中获取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写作纸张。
2.教学资源:相关季节的图片、音乐、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季节,激发学生对季节的兴趣和热情。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课堂教学教案】
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3.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教学重难点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3.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教学策略1.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设计学习任务单,让每个学生能独立思考总结自己觉得最有效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总结梳理中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知识树,在学生梳理总结的基础上,老师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做成思维导图,进一步帮助了学生有条理的梳理,加深了对方法的掌握。
2.交流故事理解词语在词语的认读、理解和运用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汇报为主,老师只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引导学生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并通过讲述小故事加深理解词语。
3.具体情景体会语气句子练习时,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语气的不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弄清表达对象和表达意图,从而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而不是机械地套用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方法。
4.朗读理解背诵古诗诗歌的教学以朗读为基本的教学策略,在读中释题、正音在读中把握内容、提出疑难,在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感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完成对精妙含蓄的诗歌语言的积累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歌意境的感受。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8个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总结方法1.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我们着重学习并练习了“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项本领,现在就让我们来分享一下学习成果吧!板书交流平台: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完成学习任务单。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最后一部分,它以一种综合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节日”,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语法和词汇也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他们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2.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例如,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向大家介绍这个节日的起源、习俗等。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文字描绘景物特点。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感悟生活,培养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中的倾听与表达;习作中的观察与描绘。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中的景物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口语交际:设置不同的交际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倾听、表达和交流。
3. 习作: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指导学生运用文字描绘植物的特点,进行课堂练笔。
4. 阅读:让学生阅读《爬山虎的脚》和《幸福在哪里》两篇文章,分析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技巧,进行阅读感悟。
5. 例题讲解:针对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倾听、表达、交流2. 习作:观察、描绘、表达3. 阅读:《爬山虎的脚》、《幸福在哪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以“我的植物朋友”为题,写一篇描绘教室里植物的作文。
(2)阅读《幸福在哪里》,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2. 答案:绿萝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它的叶子翠绿欲滴,仿佛是春天的使者。
每当我走进教室,看到绿萝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的基本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提高写作水平。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最后一部分,它以总结性的读写训练为主要内容,通过不同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本册书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单元包括了对本册书所有内容的回顾,以及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考察。
二. 学情分析经过前三学期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他们已经熟悉了课文的学习流程,能够进行简单的独立阅读和思考。
但同时,学生的学习差异也逐渐明显,部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仍有困难,需要教师的重点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顾和总结,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册书所学的知识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回顾,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册书所学的知识点;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和帮助。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学生准备:回顾本册书的学习内容,准备进行交流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书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每组选择一个重点知识点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和帮助。
3.操练(10分钟)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1.认真品读本单元的课文,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
2.认真读词语,读准字音,积存四字词语;朗读反问句,体会反问句比陈述句更猛烈的语气;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劝告辞人,向别人致谢。
3.理解并背诵古诗《别董大》,理解诗句,积存关于送别的诗句。
重点1.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
2.积存词语和诗句,学会正确表达。
难点把学会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1.沟通平台学生沟通自己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总结出从课题入手,从事情的六要素入手,把几件事连起来等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词句段运用“词句段运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道教材中列举的词语是用来形容哪些人的,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语气的不同,学会在情境中运用反问的语气。
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朗读反问句,体会反问句的猛烈的语气,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所学学问。
3.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古诗《别董大》,理解诗人离别的情感,积存别离的诗句。
朗读并背诵古诗。
1.预习提纲(1)复习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查字典生疏“词句段运用”中的四字词语,并理解意思。
(3)熟读《别董大》,搜集有关别离的诗句。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 课时。
一、谈话导入寻常上课时,教师总会问大家:“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的同学抓耳挠腮,有的同学完全不知道怎么答复……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可是如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
设计意图: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从学生学习的障碍动身,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迫切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忱。
二、沟通平台1.请学生相互沟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生自读“沟通平台”,标注方法,小组沟通,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学生汇报:说说你学会了几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预设一:抓住课文的总领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关键句子可以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词语的发音、词语意思、词语的应用,并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关于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的音、义、用。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比较抽象的内容。
2.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课文《春的色彩》2.教学课件3.课堂小组活动所需的素材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展示春天的色彩,引出本课要学习的词语。
2. 学习新词•团队合作学习生词,老师解释生词。
•学习新词语的拼音、发音和意思。
3. 学习课文•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内容。
4. 对课文进行解读•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解读课文。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理解课文。
5.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展示自己总结的课文内容,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6. 课堂小结•老师对本堂课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对下堂课的预习要求。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2.预习下节课的课文内容,准备小组讨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的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课文内容的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下节课需要加强对课文的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1 复习目的:纯熟掌握第七单元的字词,能找准反义词,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从文中得到的启发。
复习过程:一、复习认读的字1、学生自由朗读生字表〔一〕中第七单元的生字,注意容易读错的读音。
2、交流重点的读音:注意翘舌音:持〔〕耻〔〕逝〔〕平舌音:素〔〕前鼻音:愤〔〕朴〔〕3、交流多音字,并组词量〔〕〔〕盛〔〕〔〕称〔〕〔〕撒〔〕〔〕二、复习要求写字词1、读读词语表,记忆字形,注意难写的字2、提出容易写错的字:注意:“矛盾” “谦虚” “鞋” “懂”重点区分:抢坦般阶恼朴陶抡担船价脑仆淘3、相信词语的意思,找找反义词进攻傲慢丑陋懦弱愚蠢大方冷漠认真三、复习课文〔一〕复习《矛和盾的集合》1、说说矛和盾分别有哪些优点和缺点?2、利用矛和盾的优点创造了什么?3、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4、例举课外的例子说明最后一句话〔二〕复习《科里亚的木匣》1、读读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找出动作的词,从中觉得科利亚怎么样?2、读读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1找出两次挖有什么不同?2从文中你又觉得科利亚有什么特点?3、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告诉我们什么?〔三〕复习《陶罐和铁罐》1朗读复习1-9小节2找出描写铁罐与陶罐神态的词3从中觉得它们有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2、《陶罐与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2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年____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录像理解时代背景,以读为本,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个性,读中体验,读中悟情。
边读边画边想,再把自己的感受,对文章的感情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当时东北人民无家可归、流亡关内的痛苦,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从小具有爱好和平,远离战争的美妙愿望。
教学重难点理解歌词中事件的时代背景。
以诵读歌词为重点,在诵读中体会____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激发爱国情感。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小锄头》的意境和情感。
2.能够准确朗读诗歌《小锄头》。
3.能够掌握诗歌《小锄头》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4.能够进行短文朗读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1.能够在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能够通过朗读提高语文表达水平。
3.能够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审美情操。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2.激发学生体验诗歌的美和力量。
3.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小锄头》的意境和情感。
2.准确朗读诗歌《小锄头》。
教学难点1.短文朗读的表达能力提高。
2.对诗歌的把握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情感营造介绍诗歌《小锄头》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让学生思考勤劳劳作的重要性并展开讨论。
2. 学习诗歌呈现诗歌《小锄头》,逐句解读,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带领学生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活动设计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读,展示表现。
4.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内容包括课文填空、诗歌朗读等。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诗歌领悟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对诗歌意境的引导和讨论。
下一堂课计划增加联系生活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以上为教案内容,仅供参考)。
语文园地七(教案)——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重点)2.积累形容人优秀品质的词语,掌握一首送别诗。
(重点)3.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情境中运用。
(难点)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重点)学前准备学生预习1.初步把握“语文园地”各板块构成。
2.提前做好“交流平台”中的阅读积累。
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备课多媒体课件一、交流平台1.教师出示部分课文的标题,启发学生回忆文章内容。
导语:这几篇文章都是我们学过的课文,大家应该还记得它们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吧。
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呢?(教师指名进行回答,如答案有偏差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看来大家对这些课文的主要内容记得都很清楚。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就能对文章形成一个初步而全面的认知,能够快速理解文章,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怎么做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呢?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将交流的方法与书中的内容进行对应。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归纳。
方法归纳:①抓住课文的标题;②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③串联文章讲的每一件事;④抓关键词句进行提炼;⑤摘录中心句段……4.拓展运用,随堂练习。
教师可以出示其他课文或课外选文,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结:学习不仅要讲究刻苦精神,还要讲究方式方法。
好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
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技巧,同时也要注意灵活地运用这些技巧,让自己的学习之路更加畅通。
二、词句段运用1.教师出示周恩来、梅兰芳二人图片,激趣导入。
过渡:刚刚和大家一起回顾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两篇文章的主人公周恩来和梅兰芳给你们分别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他们的话,你们觉得哪些词语比较合适?(学生回答)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人的优秀品质的。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与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以“动物世界”为主题,通过一篇篇生动的课文,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本单元的课文有《猫》、《狗》、《马》等,通过描写动物的外形、动作、生活习性等方面,使学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奇妙。
此外,本单元还安排了相应的口语交际、写字、阅读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动物世界有一定的认知和兴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生字词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使学生懂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为本单元的生字词编写卡片,让学生在课堂上认读、课后巩固。
2.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口语交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本单元的课文课件、PPT等教学资料。
2.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课后巩固。
3.准备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词语盘点:积累形容心情、天气、人物品质词语。
2. 写话:学会用一段话描述一个场景或事情。
3. 诗词背诵:背诵《鹿柴》、《夜宿山寺》两首古诗。
4. 课外阅读:阅读《总也倒不老屋》,理解文章内容,提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园地中重点词语,学会用一段话描述一个场景或事情;能够背诵两首古诗;通过阅读《总也倒不老屋》,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词语运用、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品质,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会用一段话描述一个场景或事情;理解《总也倒不老屋》文章内容。
2. 教学重点:掌握园地中重点词语;背诵两首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词语卡片、写作素材、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词语盘点环节,让学生描述情景中心情、天气等。
4. 诗词背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鹿柴》、《夜宿山寺》,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6.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心情、天气、人物品质词语2. 写话:场景描述、事情描述3. 诗词背诵:《鹿柴》、《夜宿山寺》4. 课外阅读:《总也倒不老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一段话描述你最喜欢季节。
(2)背诵《鹿柴》、《夜宿山寺》,并解释诗句中意境。
a. 文章主要讲述什故事?b. 你从文章中学到什?2. 答案:(1)示例:我最喜欢季节是春天。
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小草绿油油,花儿竞相开放,让人心情愉悦。
(2)略。
(3)a. 文章讲述老屋经历很多次自然灾害,但始终没有倒下,成为人们心中神奇存在。
b. 从文章中,我学到坚强、勇敢、乐观品质。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7》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7》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字词:乞巧、女娲、蟾蜍、缘由;2.学生能够听、说、读、写课文内容,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大意;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听、说、读、写课文内容;2.通过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大意;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四、教学策略1.情景教学策略:通过图画等情景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课文的情景和含义;2.趣味教学策略:通过游戏、活动等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索、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合作教学策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副关于传说中的女娲补天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女娲的形象和行为。
2.教师介绍女娲传说,并分别解释“女娲”、“乞巧”、“缘由”等生字词的意思。
2.阅读(15分钟)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音,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理解文意。
3.讲解(10分钟)1.教师对生字词及课文中疑惑的词语进行解释。
2.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主题。
4.练习(20分钟)1.学生分组展开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根据《语文园地7》中女娲补天的故事情节而发生的角色扮演活动。
2.学生通过讨论、分配角色等方式制定游戏规则,组织活动过程并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5.拓展(10分钟)1.学生以之前分组的形式,就自己认为有话可说的问题展开讨论。
2.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对传说中的其他神话故事进行学习。
6.作业(5分钟)1.布置课堂作业:选择一些有生字词的句子,每天朗读10遍,并在课堂上读出来。
2.布置课后作业:小组内互相检查完作业后,各自回家默写生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七
1.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2.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3.懂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4.熟读背诵名言,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并养成积累的习惯。
5.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口语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字词的习惯,提高习作能力。
围绕着“成长的故事”这个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情境中训练学生口头语言的规范、文明。
3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
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经历中,一定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
[板书:成长的故事]
二、小组交流
1.学生按4~6人一组,围绕“成长的故事”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人记录,人人发言。
一个人发表意见后,其他人可作出评价,充分讨论。
2.教师仔细倾听,鼓励大家踊跃发表意见。
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3.每组选出1—2个比较好的故事或感想,小组成员可将其编成短剧分角色表演,或者是写成一则简单的小文章或诗歌,进行朗诵。
三、全班交流
1.小组成员将准备好的小短剧分角色表演出来,或者是有感情地朗诵文章或诗歌。
教师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在轻松热闹的环境中踊跃参与课堂活动。
2.每个节目表演完毕后,老师与同学分别作出点评。
3.全班选出最好节目,老师当堂表扬。
4.课下思考:“同学们,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你有何打算呢?”
(习作)
一、导入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二、写作指导
1.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写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1)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
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
写时还要把事情交代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
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的地方要写具体。
(2)“从《乌塔》想起的”中的“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①“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
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出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②“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
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③“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
《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3)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
回信的特点是在写正文前先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
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2.构思提示,用心思考。
(1)要选择真实的事情。
时间上没有限制,但不可胡编乱造。
(2)要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有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就会有话可说。
(3)要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3.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1)内容充实具体。
(2)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畅。
(4)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5.仔细阅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避免出现以下毛病:
(1)事情不清楚,不完整,起因、经过、结果不清楚。
(2)事例过于平淡普通,没有启发意义。
(3)套用别人的故事,胡编乱造,虚情假意。
(4)语句不通,标点符号乱用。
6.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同学间相互尊重,认真评议,虚心听取意见。
誊写作文。
三、习作例文
写给王虹的一封回信
王虹同学:
你好。
我知道你现在的处境非常不好,我给你回这封信,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你说同学们疏远你,我们先从自身找找原因吧!你当初答应同学们的要求时,是很肯定的,当时你怎么没想到父母如果不同意呢?首先这里就有了问题了,其实你当时应该说:“我回去征求一下爸爸妈妈的意见,看他们同意不,然后再回答你们,好吗?”就算你已经一口答应了,回到家后,父母不同意时,你应该主动打电话给他们解释一下,可你没这样做,而答应了别人的事又没办到,这就又是你的不对了。
你现在应该去给他们道歉,如果你说不出口,我给你支一招,把你要说的话写在纸上或者制成卡片,然后悄悄地放在他们的文具盒里,这样,他们做作业用文具盒时,就会发现,你在尽力争取他们的原谅。
我想:同学们都是善解人意的,他们一定会理解你的难处,原谅你的。
王虹同学,试试我给你出的这招吧,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做一个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人,我想你一定能尽快摆脱困境,重新和大家做朋友。
祝你
心想事成
李曼曼
2012年10月9日
评析:这封回信格式正确。
小作者能设身处地站在同学的位子上考虑别人应该怎么做。
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并倡导了有错就改的好习惯。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小林、小东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2.指名朗读对话。
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各自的发现。
(1)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
(2)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4.扩展练习。
(1)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
(2)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
(3)鼓励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
二、日积月累
1.采取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名言。
2.小组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3.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1)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归会成功)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人要不断学习才能明白事理,完善自我成为国家的栋梁)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业上的精深造诣,出于勤奋,做事情成功在于多动脑筋、想办法)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时间一去不复返,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5)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不要因为好事很小而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小而去做。
意思是好事再小也要去做,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4.抄写、背诵名言。
5.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言,鼓励平时积累。
板报上专辟一角,每周一句名言。
6.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随时看到的地方,鼓励自己。
三、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归纳展示内容。
2.小组讨论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议,确定本组展示形式。
3.班长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4.举行“成长的故事”展示会。
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四、课堂小结
对于语文园地七的学习,我主要以“成长”为话题进行展开,让学生自由讲述“成长的故事”,在互相交流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做到态度自然、表达流畅。
习作指导时,我加强对大家写作方法的提高训练,让大家有感而发。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的学习,则全方面地加强了我们的语文思考和学习能力。
相信大家一定意犹未尽,让我们在下一单元接着快乐学习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结合习作提示,选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从中培养了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读书效率和科学性。
熟读背诵名言,使他们养成爱好积累的好习惯。
学生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全方面的锻炼。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上好语文园地七:1.创设和谐氛围,进行快乐交际。
打破平时课堂的严肃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大胆表达、自由交流,教师在这个时候应更像一个亲切的朋友;2.开展多种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情绪。
增设环节,让同学将自己的故事与同组同学表演出来或是将感想写成诗歌朗诵出来,既激发了大家的兴趣,也丰富了枯燥单调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快乐学习,爱上课堂;3.指导与引导相结合,启发学生自主深入思考。
教师的作用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直接告知答案,而是要开发学生思维,一步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才会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