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及应用第2章重庆大学龙雪峰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及应用第3章重庆大学龙雪峰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三章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
• 4.整体分析和有限元方程求解 • 由已知的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节点载荷列阵组装成整个结 构的整体刚度矩阵和载荷列阵,得到一个由总体刚度矩阵 [K]、总载荷向量{F}和整体节点位移向量{δ}表示的平衡方 程式:[K] {δ}={F}。引进位移边界条件后求解得到整体节 点位移向量。 • 有限元离散方程是一个代数方程组,代入边界条件处理以 后的刚度矩阵是一个正定的对称稀疏方阵,这样一个代数 方程组可以用高斯消元法、三角分解法、波前法和雅可比 迭代法等多种方法求解。
a) 四边形薄板单元 b) 三角形薄板单元 图3.5 薄板单元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三章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
• 3.2.4 多面体单元 • 对于实体结构就要用三维多面体单元进行分析,如机 床工作台、机械基础件等等。常用的三维多面体单元 有四节点四面体单元和八节点六面体单元,六面体单 元有规则六面体和不规则六面体, 如图3.6 所示。为 了提高精度也有八节点四面体单元和二十节点六面体 单元。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三章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
• 在有限元分析中一般都采用多项式作为插值函数,多项式 的项数由所选取的单元和单元的节点数决定,如对于平面 三节点三角形单元有如下插值函数
3.1
• 式中的上标e 表示单元,而对 于图3.10 所示六节点三角形单 元则有如下插值函数
3.2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三章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三章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
• 3.2.3 薄板弯曲单元和薄板单元 • 板壳结构是工程上经常采用的一类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在 一个方向上的尺度远小于另外两个方向的,通过一定的弹 性力学假设,简化为特殊的二维结构,即便于解析方法求 解也给有限元分析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类结构通常有压 力容器、舰船外壳,体育馆屋顶,建筑物楼板等等。 • 薄板弯曲单元通常也有三角形单元和四边形单元两种,矩 形单元为后者的特殊形式,通常三角形单元有三个节点, 四边形单元有四个节点。主要承受横向载荷和绕水平轴的 弯矩。 • 如果挠度与板厚相比是小量时,板的中面应变可以忽略不 及,如图3.4 所示单元的每个节点有三个自由度,这样的 单元一般称为薄板弯曲单元。
“有限元法原理及应用”讲义-2012
二、最小总势能原理
一个“系统”是一个结构加上作用与其上的力。 对于保守系统,系统总势能定义为: 总势能 = 应变能 - 已知外力所作的功 为什么是减去“已知外力所作的功”?一种理解就是,把外力在结构变形前构形上的势 能定义为 0,则在任何可能的构形上任何一部分外力的势能就是“0 - 外力所作的功” 。 如何对系统总势能进一步理解? 系统总势能用符号 p 表示, 它是系统位移的泛函, 对于系统每一个 “可能位移” (场) , 系统有一个总势能与之对应。它是系统的一个状态函数。 “可能位移”—— 满足内部连续性和位移边界条件的位移场。 举例:对于一个图 1-1 所示,一端受集中力 P,具有刚度 k 的单自由度线性弹簧。
d p kDeq dD PdD 0
2
所以: Deq
P k
该结果与静力学求出的结果相同! 2、多自由度系统、矩阵形式 如果决定一个系统的构形需要 n 个独立的量, 那么这个系统就具有 n 个自由度, 称为广 义坐标。 对于有限自由度(离散系统)问题,势能 p 是广义坐标的函数。广义坐标记为 Di 。 势能表达式为: p p ( D1 , D2, ..., Dn ) 它的全微分为:
位移是可能的待定参数必须满足一定约束关系因此该问题的独立参量广义坐标只里兹解往往是过刚的除非假定场包含了精确由于前面两点经典里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尤其是几何形状复杂的二三维问题解决的办法下面以一维直杆的分析为例子研究基于里兹法考虑图21a所示的结构长度改为3l把杆分为三个部分
“有限元法原理及应用”讲义
对于图 1-3 所示的多自由度弹簧系统,其总势能为:
p
1 1 1 2 k 1 D1 k 2 ( D 2 D1 ) 2 k 3 ( D 3 D 2 ) 2 P1 D1 P2 D 2 P3 D 3 2 2 2
有限元法--理论
B'
dy
u v
A
A'
α
B
v+
∂v dx ∂x
u+
dx 0
∂u dx ∂x
B"
x
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
2、几何方程——应变分量 位移分量关系 、几何方程 应变分量-位移分量关系 应变分量
ε x = ∂u / ∂x γ xy = ∂v / ∂x + ∂u / ∂y ε y = ∂v / ∂y γ yz = ∂w / ∂y + ∂v / ∂z ε z = ∂w / ∂z γ zx = ∂u / ∂z + ∂w / ∂x
位 移 边 界 应 力 边 界 混 合 边 界
6个应力 个应力 6个应变 个应变 3个位移 个位移
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
位移边界条件
u=us, v=vs, w=ws us、vs、ws是边界上点的坐标的已知函数
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
应力边界条件
• 物体在全部边界上的外力,根据边界微元 物体在全部边界上的外力, 的平衡条件所建立的应力边界条件。 的平衡条件所建立的应力边界条件。
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
第2章 弹性力学基本知识 章
弹性力学:分析弹性体在受外力作用并处于平 弹性力学:分析弹性体在受外力作用并处于平 弹性体在受外力 应力、 衡状态下产生的应力 应变和位移状态及其 衡状态下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状态及其 相互关系。 相互关系。 四项基本假设:材料连续、材料分布均匀、 四项基本假设:材料连续、材料分布均匀、 材料各向同性、 材料各向同性、小变形 物体上外力:体力、面力、 物体上外力:体力、面力、集中力
单元节点位移列阵: 单元节点位移列阵:
{δ }e = [ui vi uj vj um vm ]T
弹性有限元法及应用
Ty Tz
,所受的面积力
Tx Tx T y Ty T z T z
设应力边界的外法线为N,其方向余弦为 l m n ,则:
Tx l x s m xy n xz s s Ty l yx s m y s n yz s T l m n zx s zy s z s z
29
1 有限元法的基础
V wj
V wj
权函数
就可得到近似的积分形式
w A( Na )d w B( Na )d 0
T j T j j
T
w Rd w Rd 0
j
T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
30
1 有限元法的基础
w A( Na )d w1 B( Na )d 0
28
1 有限元法的基础
(2)等效积分形式的近似:加权余量法
对于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所表达的物理问题,未知场函 数可以采用试探函数来表示,去求近似解。
u u N i ai Na
i 1
n
N是已知函数,a是待定系数
显然
A( Na ) R B( Na ) R
残差也称为余量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
以矩阵形式表示为:
L σ f 0
T
应
力
外
力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
18
1 有限元法的基础
其中,
x 0 0 L y 0 z 0 0 z 0 y x
力的平衡描述
方程:(针对微体dxdydz) 物理本构方程
力的平衡描述
有限单元法课件第二章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u x
x
0
0
x
y
z xy
v y w z u v
0
0
yz
zx
y x y
v
w
0
y
0
x
0
z
u
v
0
w
z y z y
w x
u z
z
0
x
3.物理方程
物理方程描述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之间的关系,这
对于平面弹性体而言,上述外力的虚功为
W f T Pc f T PvdV f T Psds V
四、平面问题的定义
平面问题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
1.平面应力问题
当结构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则认为是平面应力问题。
(1)几何条件 厚度尺寸远远小于截面尺寸,即结构 形状成薄板形。
(2)载荷条件 载荷平行于板平面且沿厚度方向均 匀分布,而板平面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参照下图,判断是否是平面应力问题。
一般地,当结构厚度 t L 15 时,结构可作为平面应力问题.
平面应力问题的应力特点:
z zx zy 0
根据物理方程, 应变特点:
zx zy 0
z
1
( x
y)
这类结构的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分别为:
x
y
T xy
x
y
T
xy
这时,几何方程变为: 物理方程变为:
弹性体在平衡状态下发生虚位移时,外力要做虚功, 大小为
W f T R
虚功 虚位移 外力
在发生虚位移的过程中,弹性体内将产生虚应变 。
应力在虚应变上所做的虚功是储存在弹性体内的虚
应变能,若用U 表示虚应变能,则
有限元法和应用总结课件
线弹性有限元
线弹性有限元是以理想弹性体为研究对象旳, 所考虑旳变形建立在小变形假设旳基础上。在 此类问题中,材料旳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 满足广义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也是线性关系, 线弹性问题可归结为求解线性方程问题,所以 只需要较少旳计算时间。假如采用高效旳代数 方程组求解措施,也有利于降低有限元分析旳 时间。
平面单元划分原则
• 1.单元形状:常用单元形状有三角形单元、矩形单元和等 参数单元。他们旳特点是单元旳节点数越多,其计算精 度越高,三角形单元与等参数单元可适应任意边界。
• 2.划分原则: • 1)划分单元旳个数,视计算机要求旳精度和计算机容量
而定,单元分得越多,块越小其精度越高,但需要旳计 算机容量越大,所以,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2)划分单元旳大小,可根据部位不同有所不同,在位 移或应力变化大旳部位取得单元要小;在位移或应力变 化小旳部位取得单元要大,在边界比较平滑旳部位,单 元可大。
移,另一部分基本未知量为节点力。
*8.有限元法分析过程(续)
• 有限元位移法计算过程旳系统性、规律性强,尤 其合适于编程求解。一般除板壳问题旳有限元应 用一定量旳混正当外,其他全部采用有限元位移 法。所以,一般不做尤其申明,有限元法指旳是 有限元位移法。
• 有限元分析旳后处理主要涉及对计算成果旳加工 处理、编辑组织和图形表达三个方面。它能够把 有限元分析得到旳数据,进一步转换为设计人员 直接需要旳信息,如应力分布状态、构造变形状 态等,而且绘成直观旳图形,从而帮助设计人员 迅速旳评价和校核设计方案。
• 虚位移原理是平衡方程和力旳边界条件旳等效积 分旳“弱”形式;
• 虚应力原理是几何方程和位移边界条件旳等效积 分“弱”形式。
3.虚功原理(续)
有限元第二讲 有限元法理论基础
2.3.1 塑性力学问题
3.屈服准则
理想弹塑性模型在单向受力时,当应力小于屈 服极限时,材料处于弹性状态。当应力达到屈 服极限时,材料即进入塑性状态。因此,
就是单向受力时的屈服条件。
s
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物体内某一点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时,应力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它就是复杂应力状
2.3结构非线性有限单元法
在分析线性弹性体系时,假设节点位移无限小;材料 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满足虎克定律;加载时边界条件的 性质保持不变,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之一的,就称为 非线性问题。
非线性问题分成两大类: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 如果体系的非线性是由于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关系的非
线性引起的,则称为材料非线性。如铝材和许多高分 子材料。 如果结构的位移使体系的受力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以至不能采用线性体系的分析方法时则称为几何非线 性。
另一类是承受动力载荷作用的工程结构,例如建于地面的高层建 筑和厂房,石化厂的反应塔和管道,核电站的安全壳和热交换器, 近海工程的海洋石油平台等,它们可能承受强风、水流、地震以 及波浪等各种动力载荷的作用。
动力学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是波在介质中的传 播问题。
2.2 结构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法
可以通过第一章类似的方法建立结构的 运动方程、质量方程、阻尼矩阵结构、 自振频率与振型振型,以及叠加法求解 结构的受迫振动 的基本过程等等。
2.1.1.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模型
对于杆和梁,模型自然分割,连接形式也和原 系统一致。其计算与结构矩阵匹配。
对连续体,要用有限元法进行矩阵分析,就需 人为地将连续的平板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单元,单元有限个,这就称为结构的离散。
有限元法及应用课件解读
了今天人们熟知的确定单元特性的直接刚度法,
其研究工作随同当时出现的数值计算机一起打开
了求解复杂平面弹性问题的新局面。
21
1960年美国的克劳夫(W.Clough)采用此方法进行 飞机结构分析时首次将这种方法起名为“有限单 元法”,简称“有限元法”。此后有限元法在工 程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
8
其中最主要的是离散化方法,把问题归结为 只求有限个离散点的数值,把无限自由度问题变 成有限个自由度。 把一个连续体分割成有限个单元,即把一个
复杂的结构看成由有限个通过节点相连的单元组
成的整体,先进行单元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单元
组合起来代表原来的结构,以得到复杂问题的近
似数值解。这种方法称为有限元法(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
25
热分析
热分析用于确定物体中的温度分布。 可模拟三种热传递方式:热传导、热 对流、热辐射。 稳态分析 忽略时间效应 瞬态分析 确定以时间为函数的温度值等。 可模拟相变(熔化及凝固)
26
电磁分析
电磁分析用于计算电磁装置中的磁场 静态磁场及低频电磁场分析 模拟由直流电源,低频交流电或低频瞬时 信号引起的磁场。 例如:螺线管制动器、电动机、变压器 磁场分析中考虑的物理量是:磁通量密度、 磁场密度、磁力和磁力矩、阻抗、电感、 涡流、能耗及磁通量泄漏等。
5
传统方法在处理载荷场、温度场、电磁场等这类 问题时,往往要对一个实际的物理系统作出多种假设,
比如形状假设、连续性假设、物体的各项同性假设,然
后通过经典理论方法得出问题的解析解,这种解析解从 形式上看,可以得出关于实际问题的连续解,比如用方 程描述某一点的位移和应变,但这样的解析解往往和实 际情况有比较大的偏差。这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领域是
二、_弹性力学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一)
上面形式的分片位移试探函数有下列缺点: 1) 必须对它进行调整,使其满足连续条件和边界约束条件; 2) 多项式系数作为广义坐标缺乏明显的物理意义。
因此,上述不是通常意义上标准的有限元形式,仍然具有 局限性,如对于二维以上的问题使各单元之间分片多项式 保持连续性很难处理。
第二单元 弹性力学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一)
第一节 里兹法的有限元形式
由于需要在整个求解区域上假设试探函数,经典里兹法在 解决实际问题时,尤其是几何形状复杂的二、三维问题, 具有局限性。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在求解区域上分片假设试探函数。 下面以一维直杆的分析为例子,研究基于里兹法的有限元
位移法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
❖ 解决办法:将上述多项式系数广义坐标代换为单元节点位移广 义坐标(插值法)。
❖ 将三个节点坐标分别代入上述位移多项式:
u 1 2 x 3 y
ui 1 2 xi 3 yi u j 1 2 x j 3 y j
um 1 2 xm 3 ym
❖ 解上述方程,用节点位移表达多项式系数:
单元应力根据平面问题的物理方程得到:
x y
D
DBae
Sae
xy
其中:
S DB D Bi
Bj
B m
Si
Sj
Sm
S 称为应力矩阵。将平面应力或平面应变问题的弹性矩阵代
入,就可以具体计算出应力矩阵。
至此,已完成在二维弹性体区域上构造位移试探函数,并做好 计算系统总势能的准备。
5、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有限元求解方程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总势能泛函表达式如下:
p
1 T Dtdxdy
2
uTftdxdy
第二讲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ppt)
1.2 加权余量法
1.2 加权余量法
3. 加权余量法的关键(两种函数的选择)
1)与等效积分形式不同:一个是精确解,而加权余量法得 到的为是近似解。
a.近似表达式为有限项。 b.对某些特定的权函数(非任意 ) 2)试函数:如能满足一定的域内条件或边界条件,使问题 简化,且有一定的精确度。 3)权函数:不同的权函数,涉及不同的计算格式。 例如: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变分原理
自然变分原理
线性、自伴随微分方程的定义: 微分方程:
为微分算子 若 具有性质: 则称 为线性微分算子。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变分原理
自然变分原理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变分原理
自然变分原理 ➢ 泛函的构造
设有微分方程: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变分原理
自然变分原理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变分原理
1.2 加权余量法
3.伽辽金(Galerkin )法
1.2 加权余量法
3.伽辽金(Galerkin )法
1.2 加权余量法
3.伽辽金(Galerkin )法
1.2 加权余量法
利用格林公式分部积分
1.2 加权余量法
不考虑温度边界条件,上式整理得: 其中:
1.2 加权余量法
说明: (1)由 Galerkin 法得到与变分法相一致的方程形 式,与有限元格式类似。 (2)如离散后采用上法,即可得到有限元格式。 (3)如果一个问题存在变分泛函,则采用加权 余量法 Galerlin 格式与变分方法可得相同结果的方 程。
1.2 加权余量法
3.伽辽金(Galerkin )法
1.2 加权余量法
3.伽辽金(Galerkin )法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一般泛函定义
I[ y(x)] b f (x, y, dy )dx
a
dx
I b f (x, y, y' )dx a
泛函的变分
b
b
a fdx a (f )dx
只要积分的上下限保持不变,变分的运算与定积分的运算可以交换次序。
第1页/共107页
泛函的极值问题——变分问题
u
1 2A
(ai
bi x ci y)ui
(a j
b j x c j y)u j
(am
bm x cm y)um
v
1 2A
(ai
bi x ci y)vi
(a j
b j x c j y)v j
(am
bm x cm y)vm
ai x j ym xm y j , bi y j ym , ci xm x j a j xm yi xi ym , b j ym yi , c j xi xm
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
(1)直接代入法
按结点位移已知和待定重新组合方程
Kaa
Kba
K K
ab bb
a b
PPba
Kaa a Kab b Pa
Kba a Kbb b Pb
Pb
( Kbb
Kba
Kaa
K 1 ab
1)b
Kab
Kaa
1
Pa
)
第22页/共107页
对角元素改1法
1
2j n
1 K11 K12 0 K1n 1 p1
vi
u
v
j j
u
m
1 2A
b0i ci
0 ci bi
有限元法的原理及应用
有限元法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用于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和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原理有限元法基于数学原理和工程实践,将复杂的连续体分割为许多小的有限元,然后使用离散化的方法对每个有限元进行数值计算。
具体原理如下:2.1 有限元离散化有限元法将连续问题离散化为离散的有限元问题。
首先,将连续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有限元。
每个有限元由一个或多个节点和连接节点的单元组成。
节点是问题的离散点,而单元是问题的局部区域。
2.2 描述方程在每个有限元内,使用形函数来近似描述问题的解。
形函数是定义在某个节点上的函数,它可以以节点为中心表示整个有限元的解。
然后,在每个有限元内,建立描述问题的偏微分方程,通常是通过泛函求解所得。
2.3 组装方程组将每个有限元的形函数和描述方程组装成整个问题的方程组。
通过施加边界条件和合理选择形函数的类型和数量,可以得到与原问题相对应的离散化方程组。
2.4 求解方程组将离散化的方程组转化为代数方程组,并应用数值方法求解。
通常采用矩阵运算等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求解。
3. 应用有限元法在多个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3.1 结构力学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领域广泛应用,用于分析和优化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
通过建立合适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计算结构的应力、应变和变形等重要参数。
有限元法在建筑、航空航天和汽车等工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3.2 流体力学有限元法在流体力学领域用于模拟流动的行为,如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湍流和传热等。
通过将流体领域离散为小的有限元,可以计算流体的速度、压力和温度分布等参数。
有限元法在船舶设计、空气动力学和燃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3 热传导有限元法可应用于热传导问题,用于分析材料内部的温度分布和热流。
通过建立材料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计算材料的温度变化、热传导和热辐射等参数。
第2章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2019/10/18
离散(剖分)结构
为若干单元
单元分析
(构造位移函数,建立单元刚度矩阵[k]e,
形成单元等价节点力)
第
二
系统分析
章 有
(把单元刚度矩阵集合成结构刚度矩阵[K]
限
形成等价节点荷载{P} )
元 法
基
解综合方程[K]{⊿}= {P}
本 理
求结构节点位移{⊿}
平衡
物体整体平衡, 内部任何部分也是平 衡的。
对于弹性体,必须 讨论一点的平衡。
§2-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一 平衡微分方程
x
x
yx
y
zx
z
Fbx
0
xy
x
y
y
zy
z
Fby
0
z
x
yz
y
z
z
Fbz
0
§2-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用节点位移来表示单元体内任一点的位移、应变和应力,
就需搞清各单元中的位移分布。
第
一般是假定单元位移是坐标的某种简单函数,用其模拟
二 章
内位移的分布规律,这种函数就称为位移模式或位移函数。通 有
常采用的函数形式多为多项式。
限 元
根据所选定的位移模式,就可以导出用节点位移来表示
法 基
单元体内任一点位移的关系式。
第 二
单元划分后,给每个单元及节点进行编号;
章 有
选定坐标系,计算各个节点坐标;
限 元
确定各个单元的形态和性态参数以及边界条件等。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有限元法是一种离散化的数值计算方法,对于结构分析而言,它的理论基础是能量原理。
能量原理表明,在外力作用下,弹性体的变形、应力和外力之间的关系受能量原理的支配,能量原理与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是等价的。
下面介绍有限元法中经常使用的虚位移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
1.虚位移原理虚位移原理又称虚功原理,可以叙述如下:如果物体在发生虚位移之前所受的力系是平衡的(物体内部满足平衡微分方程,物体边界上满足力学边界条件),那么在发生虚位移时,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虚功等于虚应变能(物体内部应力在虚应变上所做的虚功)。
反之,如果物体所受的力系在虚位移(及虚应变)上所做的虚功相等,则它们一定是平衡的。
可以看出,虚位移原理等价于平衡微分方程与力学边界条件。
所以虚位移原理表述了力系平衡的必要而充分的条件。
虚位移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弹性性力学问题,还可以应用于非线性弹性以及弹塑性等非线性问题。
2.最小势能原理最小势能原理可以叙述为:弹性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在所有满足位移边界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的可以位移中,真实位移使系统的总势能取驻值,且为最小值。
根据最小势能原理,要求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的位移,可以满足几何方程和位移边界条件且使物体总势能取最小值的条件去寻求答案。
最小势能原理仅适用于弹性力学问题。
有限元法求解问题的基本步骤弹性力学中的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对于不同物理性质和数学模型的问题,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方式推导和运算求解不同,有限元求解问题的基本步骤如下。
2.2.1问题的分类求解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对它进行识别分析,它包含的更深层次的物理问题是什么比如是静力学还是动力学,是否包含非线性,是否需要迭代求解,要从分析中得等到什么结果等。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会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建模与求解方法的选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3.完全弹性假设。 假设除去引起物体变形的外力之后,物体形状能够完全恢 复,而没有任何残余变形并且假定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即 应力与应变成正比,这样物体在任意瞬时,应变完全取决 于该瞬时所受外力,而与它之前加载的历史无关,与外力 施加顺序也无关。 由材料力学知,物体所受应力未达到比例极限之前,可 近似看作完全弹性体。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2.均匀性假设。 假设物体内各处材料的力学性能完全相同,即从物体中任 意取出一个微元体进行分析,都可以使用同一组材料常数。 实际上,物体是由颗粒组成的,不可能是完全均匀的, 但只要颗粒的尺寸远远小于物体的尺寸并且均匀分布,将 物体性能看作各组成部分性能的统计平均量是没问题的。 这里的均匀性假设并不妨碍弹性力学处理由不同材料组成 的弹性体,只要在每一部分都满足均匀性假设即可。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 2.2.7 主应变 • 由单元体六个应变分量: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可以求出过该点任意方向线应变和任意两 线段之间角度的改变:
2.7 2.8
式中l、m、n 为过物体内一点P 的线 段PN 的方向余弦, l1、m1、 n1为过P 点 与PN 成θ 角的线段PN1 的方向余弦,θ’ 为物体受力变形后线段PN 与PN1 的夹角, 如图2.5 所示。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这个极限矢量p 就是物体在截面mn 上的、在P 点所受内力的 集度,即P 点的应力。因为ΔA 是标量,所以p 的方向就是ΔF 的极限方向。 • 对于应力,通常沿截面的法向和切向将应力分解为正应力σ 和切应力τ,如图2.3 所示。应力及其分量的因次是[力][长 度]-2。 • 在物体内的同一点,不同方向的截面上的应力是不同的。过 一点,各截面上应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总和称为一点的应力状 态。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2.2.6 主应力 • 设经过任意一点P 的某斜面上的切应力为零,则该斜面上的正 应力称为P 点的一个主应力,该斜面称为P 点的一个主平面, 而该斜面法线的方向称为P 点的一个应力主向。 • 假设P 点有一个应力主面存在,由于该面上切应力等于零,所 以该面上全应力就是该面上的正应力,即σ。 • 该面上的全应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
由此:过一点有六个应变分量: , ,可以完全确定 该点的变形状态。即如果已知一点这六个应变分量就可求出过该点任 意方向线应变和任意两线段之间角度的改变。 用一个应变列阵表示为: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 2.2.5 位移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位移就是位置的移动,物体在受力过程中,物体上各点位置将会发生 变化,这就是该点的位移。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第2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2.1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 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弹性体 受外力作用或有温度变化等因素而发生的应力、应变 和位移。 • 为了由弹性力学问题中的已知量求出未知量,必须 建立这些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导出一套求解 的方程。 • 在导出方程时如果精确考虑所有各个方面的因素, 可能使方程无法建立或方程非常复杂,无法求解。 • 因此,通常必须按照研究对象的性质和求解问题 的范围,做出若干基本假设,从而略去一些次要因素, 使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成为可能。
2.4
• 用 方程
分别代替
并将行列式展开,得出σ 的三次
2.5
• 求解这个方程,得到σ 的三个实根σ1、σ2、σ3,即为P 点的三个主应 力。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为了求得与主应力σ1对应的方向余弦l1、m1、 n1,可以利用式 中的任意两式,如前两式,
2.6
与式2.5联立解得l1、m1、 n1. • 同样可求得与主应力σ2对应的方向余弦l2、m2、 n2 ,及与主应 力σ3对应的方向余弦l3、m3、 n3。 • 可以证明,受力物体内一点总是存在三个主应力,即方程总有 三个实根,并且三个主应力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4.各向同性假设。 • 假设物体在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能完全相同,如物体的弹 性模量、泊松比不随方向而变化。这一假设对于橡胶、塑 料等许多非晶体材料是符合的;对于钢铁等由晶体组成的 金属材料,晶体本身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但它们是随 机排列的,并且尺寸很小,从统计平均的效应看,也可以 作为各向同性的材料。 • 显然,如木材、竹材等在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力学性 能,这样的材料称为各向异性材料,还有正交各向异性材 料,只在某两相互垂直方向上力学性能相同,如胶合板等。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上述五条基本假设中,前四条是关于物理方面的,凡是 满足这四条假设的物体称为理想弹性体, 它是由真实物体 抽象出来的物理模型;第五条假设是关于几何方面的假设。 建立在上述五条基本假设的弹性力学称为经典线性弹性力 学。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2.2.1 体力 • 体力是外载荷的一种,它是随体积 分布的力,如重力和惯性力。物体内 各点所受的体力可能是不同的,为了 表明物体在某一点P 所受体力的大小和 方向,围绕这一点取物体的一小部分, 这一小块的体积假设为ΔV,如图2.1 所 示。作用在这小块体积上的力为ΔF, 则体力的平均集度为ΔF/ΔV。随着ΔV 的不断减小,ΔF 和ΔF/ΔV 都将不断的 改变大小和方向。当ΔV 无限减小而趋 近于P 时,ΔF/ΔV 将趋于一定的极限 Fv,即
注:我们通常说的集中力也是一种面力,它作用于 物体表面,但集中力是忽略了它的作用面积,认为 只作用于一点。集中力的因次是[力],还有线分布力, 是把单位面积上的分布力乘以某一方向尺寸后得到 的单位长度的力,线分布力的因次是[力] [长度]-1。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2.2.3 应力 • 应力是内力的分布集度,是描述物体内某 位置、沿某一截面分布内力的大小和方向的 物理量。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或由于温度改 变,其内部将产生内力。 • 假想用经过P 点的一个截面mn 把物体分 成两部分,取其中一部分来研究其受力,这 部分受到来自其它物体的外பைடு நூலகம்,还受到去掉 部分对这部分的力的作用,在这两种力作用 下达到静力平衡。围绕截面上一点P,取微 小面积ΔA,设作用在这小块面积上的内力为 ΔF,则内力的平均集度为ΔF /ΔA。随着ΔA 的不断减小,ΔF 和ΔF /ΔA 都将不断的改变 大小和方向。当ΔA 无限减小而趋近于点P 时, 假定内力连续分布,ΔF /ΔA 将趋于某一极限 值p,即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 为了研究一点的应力状态,围绕这一 点取一个微小单元体,通常用与坐标面 平行的平面,截出微小的平行六面体 单元体三个方向上的尺寸dx、dy、dz。 单元体每个面上的应力分解为一个正应 力, 两个切应力,分别与坐标轴平行; 正应力的作用面:如法线平行于x 轴的 面称为x 面,x 面上的正应力记作σx; 切应力的作用面:如τxy 表示x 面上的 切应力,应力本身方向沿y 轴,而τxz表 示x 面上的切应力,其方向沿z 轴。 正应力也可以简单的记作拉为正、压 为负。图2.4 中各面上的应力分量都是正 的。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六个切应力 有三组互等关系,即: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 2.2.2 面力 • 面力也是一种外载荷,它是作用在物 体表面的力,如接触力和流体压力。 物体在其表面各点所受的面力一般是 不同的,为了表明物体在某一点P 所受 面力的大小和方向,围绕这一点在物 体表面取一小块面积ΔA,如图2.2 所示。 设作用在这小块面积上的力为ΔF,则 面力的平均集度为ΔF/ΔA。随着ΔA 的 不断减小,ΔF 和ΔF/ΔA 都将不断的改 变大小和方向。当ΔA 无限减小而趋近 于点P 时, ΔF/ΔA 将趋于某一极限值 FA,即
• 其中l,m,n 为斜面法线方向N 的方向余弦。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 由部分微元体的平衡条件可得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2.1
此外还有关系
2.2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 求解如下: • 由式2.1得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2.3
• 这是关于l、m、 n 的齐次线性方程组,因为l、m、 n 不可能都等于 零,以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应当等于零,即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5.小变形假设。 假设物体的变形和位移比物体的尺寸小得多。这样,研 究弹性体受力之后的静力平衡时,可不考虑力的作用方向 随变形而改变;在研究变形和位移时可略去应变和转角的 二次项, 简化弹性力学的数学模型,使外力和变形成线性 关系,可使用叠加原理。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线性弹性力学中一般作如下基本假设: • 1.连续性假设。 • 假设物质毫无空隙地充满了整个物体域空间,物体是没 有空隙的连续的密实体。这一假设是建立弹性力学数学模 型和求解所必须的,因为只有介质是连续的,物体内部的 应力、应变、位移等物理量才可能是连续的,才能够用坐 标的连续函数来描述它们。 • 当然,实际上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分子或晶体颗粒组 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空隙,与连续性假设不符。但是, 微粒的尺寸以及相邻微粒之间的间隙与物体的尺寸相比要 小得多,因此假设物体是连续的不会引起显著误差。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
这个极限矢量FA 就是物体在P 点所受面力的集度,因为Δ A 是标量,所以FA 的方向就是ΔF 的极限方向。矢量FA 在三个坐 标轴x、y、z 上的投影 , 称为该物体在P 点的面力分 量,以沿坐标轴正方向为正,沿坐标轴负方向为负。它们的 因次是[力][长度]-2。它们的总体用一个面力列阵表示为:
有限元原理及应用
第二章 弹性力学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