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的十大经济效益指标(最全)

合集下载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参考指标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参考指标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参考指标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是对政府投入的资金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为了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绩效,我们需要使用一系列指标来衡量和分析财政支出项目的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1.经济效益指标:-增加就业率: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就业的影响,包括新增就业机会和提升就业人数。

-增加税收: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包括增加直接和间接税收收入。

-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增加投资和消费支出。

2.社会效益指标:-改善生活品质: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包括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社会福利等。

-促进教育和培训: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教育和培训机会的增加和改善。

-提升健康水平: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健康服务的提升,包括提供基本医疗保健和促进健康的措施。

3.环境效益指标:-减少环境污染: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环境污染的减少程度,包括减少废物排放和提升环境质量。

-加强生态保护: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修复程度。

-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包括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4.成本效益指标:-投资回报率:评估财政支出项目的经济效益与投资成本之间的比率,以反映项目的投资回报情况。

-成本效率: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效率,包括单位产出成本和效益成本比。

除了上述指标,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财政支出项目设置更专业的评价指标,以满足项目的特定需求。

评价指标的选择应与项目目标和政策相一致,并充分考虑到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

此外,评价指标的选择还应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度量性,以便进行实际的评估分析。

最后,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还需要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综合使用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评价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和意见,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提高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管理和决策水平。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1995年财政部公布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10个)1.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净额2.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3.资本权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4.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5.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6.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7.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8.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9.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或己交的各项税款、附加及福利等。

10.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等。

各项财务指标分析一、偿债能力分析(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3.己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4.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100%二.营运能力分析(一)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劳动效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分析1.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2)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360÷主营业务成本(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周转期(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2.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3.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三.盈利能力分析(一)企业盈利能力的一般分析1.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2.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3.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5.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百者权益×100%(二)社会贡献能力的分析1.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2.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四.发展能力分析1.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100%2.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3.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4.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100%通过对现金流量表进行财务分析得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财政专项资金的社会效益指标

财政专项资金的社会效益指标

财政专项资金的社会效益指标财政专项资金是指由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政策或特定目标,通过拨款方式专门用于某些特定领域或项目的资金。

这样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被用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进步。

财政专项资金的社会效益指标是评估这些资金运用产生的效果、影响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将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探讨财政专项资金的社会效益指标。

一、经济效益指标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升级。

通过直接投入或激励政策,财政专项资金可以帮助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发展。

这将带来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还可以扶持和引导一些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产业,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

这些资金的运用能够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另外,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利、电力等,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业发展和贸易流通。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投资和人才,从而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社会效益指标财政专项资金的运用也能够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方面,这些资金的投入可以改善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

例如,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增加农村学校的设施,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

这些举措可以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各种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公平性。

另一方面,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还可以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安全保障。

例如,公共安全、民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可以提高社会治安水平,减少安全隐患和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此外,财政专项资金的运用还可以加强社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建设,提升公益事业的发展和运行能力。

财政部的十大经济效益指标(最全)

财政部的十大经济效益指标(最全)

流动比率的局限性1.无法评估未来资金流量。

流动性代表企业运用足够的现金流入以平衡所需现金流出的能力。

而流动比率各项要素都来自资产负债表的时点指标,只能表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刻一切可用资源及需偿还债务的状态或存量,与未来资金流量并无因果关系。

因此,流动比率无法用以评估企业未来资金的流动性。

2.未反映企业资金融通状况。

在一个注重财务管理的企业中,持有现金的目的在于防范现金短缺现象。

然而,现金属于非获利性或获利性极低的资产,一般企业均尽量减少现金数额。

事实上,通常有许多企业在现金短缺时转向金融机构借款,此项资金融通的数额,未能在流动比率的公式中得到反映。

3.应收账款的偏差性。

应收账款额度的大小往往受销货条件及信用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应收账款一般具有循环性质,除非企业清算,否则,应收账款经常保持相对稳定的数额,因而不能将应收账款作为未来现金净流入的可靠指标。

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如把应收账款的多寡视为未来现金流入量的可靠指标,而未考虑企业的销货条件、信用政策及其他有关因素,则难免会发生偏差。

4.存货价值确定的不稳定性。

经由存货而产生的未来短期现金流入量,常取决于销售毛利的大小。

一般企业均以成本表示存货的价值,并据以计算流动比率。

事实上,经由存货而发生的未来短期内现金流入量,除了销售成本外,还有销售毛利,然而流动比率未考虑毛利因素。

5.粉饰效应。

企业管理者为了显示出良好的财务指标,会通过一些方法粉饰流动比率。

例如:对以赊购方式购买的货物,故意把接近年终要进的货推迟到下年初再购买;或年终加速进货,将计划下年初购进的货物提前至年内购进等等,都会人为地影响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的改进方法1.检验应收账款质量。

目前企业之间的三角债普遍存在,拖欠周期有些很长,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负债很高,即使企业提取了坏账准备,有时也不足以冲抵实际的坏账数额。

显然,这部分应收账款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流动资产了。

所以,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应考虑应收账款的发生额、企业以前年度应收账款中实际发生坏账损失的比例和应收账款的账龄,运用较科学的账龄分析法,从而估计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

经济效益指标三级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三级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三级指标1 经济效益的重要性经济效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标准,也是政府经济政策与市场经济体制调节的首要目标。

不仅如此,它还是企业企业家价值的高峰体现,在面临社会空间的竞争时间变得越来越重要。

2 经济效益指标分解经济效益分解可以根据某一经济活动进行,或者可以基于某一经济产品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将其分解成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一级指标是宏观经济效益指标,它是支撑整个经济活动的,它将宏观上反映出企业经济空间的规模和形态,如GDP,经济增长总值,社会消费总体,财政收入等。

二级指标一般是衡量经济活动的流动因素,重点关注企业的当前财务状况以及成本、收益、市场价格、定价等方面的变化。

如企业的营业额,现金流量,利润率,流动比率,收益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三级指标是描述企业内部业务运营实状和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发展方向的考量,它更多地考量长远来看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激励企业发展的因素和动力,如成本效率、创新能力、市场份额、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

3 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经济效益的分解及指标阐述,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经营管理,摆脱盲目发展现象,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此外,政府也可以利用经济效益指标来把握企业经济活动的实质,建立合理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政府还可以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变化,制定经济政策,推动企业和行业的发展。

4 结论经济效益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的经济状况以及社会和环境效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政府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经济政策和市场调节的基石,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影响,因此应引起广泛重视。

财政项目申报考核指标一级,二级,三级

财政项目申报考核指标一级,二级,三级

财政项目申报考核指标一级,二级,三级
摘要:
一、财政项目申报考核指标概述
1.一级指标
2.二级指标
3.三级指标
二、一级指标详解
1.资金使用效率
2.项目完成质量
3.社会经济效益
三、二级指标详解
1.项目预算执行率
2.项目实施进度
3.项目成果评估
四、三级指标详解
1.预算执行率计算方法
2.项目实施进度监控
3.项目成果评估标准
正文:
财政项目申报考核指标是评价财政项目申报单位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它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三个层次。

一级指标主要包括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完成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

资金使用效率是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包括项目预算执行率和预算调整率。

项目完成质量是指项目的实施效果,包括项目实施进度和项目成果评估。

社会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进一步细化。

项目预算执行率是指项目实际支出占预算的比例,预算调整率是指预算调整额度占预算的比例。

项目实施进度是指项目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进度的比较。

项目成果评估是指项目实施后的成果评价,包括项目成果的质量和效益。

三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进一步细化。

预算执行率计算方法包括实际支出占预算的比例和预算调整率。

项目实施进度监控包括项目进度计划和实际进度的比较,以及项目进度的调整。

项目成果评估标准包括项目成果的质量和效益评价标准,以及项目成果的展示和推广。

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是一种衡量一个经济体能否向有利的方向发展的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

这些指标通过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来反映一定的经济发展状况,它们可以反映出特定经济体的发展状况,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经济体的相对水平。

重要性经济效益指标代表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经济效益指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文化进步,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它还能够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增强社会机构的公信力,以及更好地服务其他经济体。

类型经济效益指标可以分为国内经济效益指标和国际经济效益指标。

国内经济效益指标是指国家在全社会发展水平、社会福利水平、社会稳定性和宏观经济控制上所取得的定量效果,而国际经济效益指标是用于评价国际经济合作水平及其发展趋势和动态和宏观经济状况的指标。

常用经济效益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最常用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净利润,以及政府收入的整体情况。

(2)物价指数(CPI):它是衡量政府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物价指数的波动大小可以衡量消费者的购买力及物价的变动。

(3)失业率:失业率是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能够清楚地表明国家就业形势的变化。

(4)汇率:汇率是政府决定外汇和本币价值比例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阶段。

(5)财政收支:它反映出一个国家财政收支的状况,它可以用来观察一个国家的政府准则、税收政策和财政行为。

(6)国际收支:它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与国际的经济往来,可以用来衡量其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用来评价其外汇储备的趋势。

(7)市场指数:它反映出全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可以用来衡量特定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也可以用来评估经济状况的发展趋势。

结论经济效益指标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加强政府决策的可靠性,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市场选择投资模式提供参考。

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政府、企业和投资者需要更多的经济指标和信息来更好地了解市场经济情况,从而推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关于印发《财政部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附件:财政部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为了综合评价和反映对外经济分诈企业经济效益状况,我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外经企业特点,制定了一套外经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包括: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投资收益率)、资本保值均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创汇每美元成本、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10项指标。

10项指标解释如下:1.营业利涧率:用于衡量企业营业收入的获利水平,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100%营业收入净额2.总资产报酬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分部资产获利的能力,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总资产报酬率=─────────×100%营业收入净额3.资本收益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投资收益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对外投资获得收益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资本收益率=────×100%实收资本4.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完整性和保全性。

计算公式为: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率=─────×100%投资总额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00%,为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为资本增值。

5.资产负债率:用于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高低情况。

计算公式为:负债总额投资负债率=────×100%资产总额6.流动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又称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流动比率=────×100%流动负债速动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上运用随时可变现资产偿讨短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

计算公式为:速动资产速动比率=────×100%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7.应收帐款周转率:用于衡量企业应收帐款周转快慢,计算公式为:就收帐款额速动帐收款周转率=─────────×100%平均就收帐款余额平均就收帐款斜额=(期初就收帐款斜额+期末就收帐款余额)÷28.创汇每美元成本:用于衡量企业创汇能力,计算公式为:营业成本(人民币)创汇每美元成本=───────────×100%营业外收入净额(美元)9.社会贡献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成社会创造成支付价值的能力。

重磅▕财政部印发《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

重磅▕财政部印发《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

重磅▕财政部印发《中央部门项⽬⽀出核⼼绩效⽬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关于印发《中央部门项⽬⽀出核⼼绩效⽬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的通知财预〔2021〕101号有关中央预算单位:为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精神,强化⼯作指导,提⾼绩效⽬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平,进⼀步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我们研究制定了《中央部门项⽬⽀出核⼼绩效⽬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现予印发,供各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作中参考试⾏。

对执⾏中发现的问题,各单位要及时向财政部反馈。

财政部2021年8⽉18⽇附件1:中央部门项⽬⽀出核⼼绩效⽬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为提升中央部门项⽬⽀出绩效⽬标编制质量,推动加强和改进绩效⾃评⼯作,根据《中央部门预算绩效⽬标管理办法》、《项⽬⽀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指引。

⼀、绩效⽬标及指标设置思路和原则本指引所指项⽬⽀出绩效⽬标,是指中央部门依据部门职责和事业发展要求设⽴并通过预算安排的项⽬⽀出,在⼀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以及相应的成本控制要求。

绩效⽬标通过具体绩效指标予以细化、量化描述。

设置绩效⽬标遵循确定项⽬总⽬标并逐步分解的⽅式,确保不同层级的绩效⽬标和指标相互衔接、协调配套。

(⼀)绩效指标设置思路。

1.确定项⽬绩效⽬标。

在项⽬⽴项阶段,应明确项⽬总体政策⽬标。

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中长期⼯作规划、项⽬实施⽅案等,特别是与项⽬⽴项直接相关的依据⽂件,分析重点⼯作任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相关财政⽀出的政策意图,研究明确项⽬的总体绩效⽬标,即总任务、总产出、总效益等。

2.分解细化指标。

分析、归纳总体绩效⽬标,明确完成的⼯作任务,将其分解成多个⼦⽬标,细化任务清单。

根据任务内容,分析投⼊资源、开展活动、质量标准、成本要求、产出内容、产⽣效果,设置绩效指标。

3.设置指标值。

绩效指标选定后,应参考相关历史数据、⾏业标准、计划标准等,科学设定指标值。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21.08.18•【文号】财预〔2021〕101号•【施行日期】2021.08.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关于印发《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的通知财预〔2021〕101号有关中央预算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精神,强化工作指导,提高绩效目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我们研究制定了《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现予印发,供各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参考试行。

对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各单位要及时向财政部反馈。

附件:1.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2.中央部门本级项目支出核心绩效指标表模板财政部2021年8月18日附件1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为提升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编制质量,推动加强和改进绩效自评工作,根据《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指引。

一、绩效目标及指标设置思路和原则本指引所指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是指中央部门依据部门职责和事业发展要求设立并通过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以及相应的成本控制要求。

绩效目标通过具体绩效指标予以细化、量化描述。

设置绩效目标遵循确定项目总目标并逐步分解的方式,确保不同层级的绩效目标和指标相互衔接、协调配套。

(一)绩效指标设置思路。

1.确定项目绩效目标。

在项目立项阶段,应明确项目总体政策目标。

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中长期工作规划、项目实施方案等,特别是与项目立项直接相关的依据文件,分析重点工作任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相关财政支出的政策意图,研究明确项目的总体绩效目标,即总任务、总产出、总效益等。

财政部颁发关于企业经济效益评价十大指标说明

财政部颁发关于企业经济效益评价十大指标说明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为了综合评价和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状况,财政部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这套体系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10项指标。

上述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等三个方面来考虑的,其主要特点:一是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相结合,既符合改革后的企业税收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又尽可能参照国际上通行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二是注重综合评价,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等三个方面,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资本保值增值情况、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

三是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反映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情况,改变过去几十年用实现税利或上交税利多少来衡量企业贡献大小的做法。

目前财政部正在抓紧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包括拟定各项指标的权数、行业标准值以及综合评分办法等,将通过定期公布的方式供各地区、各部门参考。

10项指标解释如下:1、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

计算公式: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净收入×100%产品销售净收入:指扣除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和销售退回之后的销售净额。

2、总资产报酬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3、资本收益率:是指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

计算公式: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4、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完整性和保全性。

计算公式: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资本保值增值率=100%,为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为资本增值。

(财政部参考样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财政部参考样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分配办法 资金分配 8 分配结果 到位率 资金到位 5 到位时效
2
6 3
2
资金使用 项目管理 25 资金管理 10 财务管理 组织机构 组织实施 10 管理制度
7
3 1
9
产出数量 项目产出 15 产出来自量 产出时效 产出成本 项目绩效 55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项目效果 40 环境效益 可持续影 响 服务对象 满意度 总分 100 100
严格执行相关项目管理制度7分项目绩效55项目产出15产出数量5项目产出数量是否达到绩效目标对照绩效目标评价产出数量5分产出质量4项目产出质量是否达到绩效目标对照绩效目标评价产出质量4分产出时效3项目产出时效是否达到绩效目标对照绩效目标评价产出时效3分产出成本3项目产出成本是否按绩效目标控制对照绩效目标评价产出成本3分项目效果40经济效益8项目实施是否产生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对照绩效目标评价经济效益8分社会效益8项目实施是否产生社会综合效益对照绩效目标评价社会效益8分环境效益8项目实施是否对环
附4-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样表)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项目目标 4 目标内容 决策依据 决策过程 项目决策 20 8 决策程序 5 4 3 指标解释 目标是否明确、细化、量化 项目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部 门年度工作计划;是否根据需要制定 中长期实施规划 项目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 程序是否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 整是否履行相应手续 是否根据需要制定相关资金管理办 法,并在管理办法中明确资金分配办 法;资金分配因素是否全面、合理 资金分配是否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 配结果是否合理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 资金是否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 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是否存在支出依据不合规、虚列项目 支出的情况;是否存在截留、挤占、 挪用项目资金情况;是否存在超标准 开支情况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是否健 全,是否严格执行;会计核算是否规 范 机构是否健全、分工是否明确 是否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是否严 格执行相关项目管理制度 评价标准 目标明确(1分),目标细化(1 分),目标量化(2分) 项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门年 度工作计划(2分),根据需要制定中 长期实施规划(1分)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2分),申报、批 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2分),项 目实施调整履行相应手续(1分) 办法健全、规范(1分),因素选择全 面、合理(1分) 项目符合相关分配办法(2分),资金 分配合理(4分) 根据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占计划的比重 计算得分(3分) 及时到位(2分),未及时到位但未影 响项目进度(1.5分),未及时到位并 影响项目进度(0-1分)。 虚列(套取)扣4-7分,支出依据不合 规扣1分,截留、挤占、挪用扣3-6 分,超标准开支扣2-5分 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执行制度 (1分),会计核算规范(1分)。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1分)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2分);严格 执行相关项目管理制度(7分)

经济效益指标的主要内容

经济效益指标的主要内容

经济效益指标的主要内容
经济效益指标是衡量一个经济活动或项目的财务表现和效益的关键指标。

它们提供了评估经济活动的盈利性、可持续性和效率的重要信息。

下面是经济效益指标的主要内容。

1. 总收入:总收入是一个经济活动或项目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包括销售收入、租金、利息、股息和其他收入。

总收入是衡量经济活动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2. 成本:成本是经济活动或项目所发生的全部支出。

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与生产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如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

间接成本则与经营管理和支持活动相关,如办公室租金和行政人员薪资。

控制成本是提高经济活动效益的关键。

3. 毛利润:毛利润是总收入与直接成本之间的差额。

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核心业务利润。

通过提高毛利润率,企业可以增加利润并改善经济效益。

4. 净利润:净利润是总收入与全部成本之间的差额。

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综合盈利能力。

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的重要指标。

5. 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衡量了一个经济活动或项目的投资获得的利润。

它是净利润与投资成本之间的比率。

投资回报率越高,表示经济活动或项目的效益越好。

6. 资本收回期:资本收回期是指经济活动或项目从开始投资到回收全部投资的时间。

它是衡量投资回报速度的指标,能够评估经济活动的风险和回报比。

综上所述,经济效益指标是评估经济活动或项目盈利性和效率的重要工具。

通过监测和分析这些指标,企业可以制定合适的经营策略和决策,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增长。

经济效益指标指标三级指标内容

经济效益指标指标三级指标内容

经济效益指标指标三级指标内容经济效益是衡量一个经济活动或项目的成果和效果的指标,也是评估其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

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三级指标,分别是成本效益、收益效益和综合效益。

一、成本效益成本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或项目中所投入的成本与所获得的效益之间的比较关系。

成本效益的评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成本投入的大小、成本分配的合理性和成本效益的持续性等方面。

在成本效益评估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成本投入的大小。

成本投入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方面。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项目实施的费用,如设备购置费、劳动力成本等;间接成本是指与项目相关但不直接用于项目实施的费用,如管理费用、运营费用等。

在评估成本效益时,需要将这些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和分析,确保成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成本效益评估还需要考虑成本分配的合理性。

成本分配的合理性是指将成本按照不同的项目阶段或成本项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成本的合理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在进行成本分配时,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综合考虑各项成本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合理分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投入不足的问题。

成本效益评估还需要考虑成本效益的持续性。

成本效益的持续性是指在项目实施的全生命周期内,成本投入和效益获得的平衡和持续性。

在评估成本效益时,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避免只关注短期效益而忽视了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

二、收益效益收益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或项目中所获得的收益与成本投入之间的比较关系。

收益效益评估主要关注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两个方面。

直接收益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收益,如销售收入、利润增加等。

在评估直接收益时,需要考虑收益的大小、持续性和稳定性,确保项目带来的直接收益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并具有持续增长的潜力。

间接收益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间接产生的收益,如就业增加、社会效益提升等。

在评估间接收益时,需要考虑收益的社会性和可持续性,确保项目的间接收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财政部的十大经济效益指标最全

财政部的十大经济效益指标最全

流动比率的局限性1.无法评估未来资金流量。

流动性代表企业运用足够的现金流入以平衡所需现金流出的能力。

而流动比率各项要素都来自资产负债表的时点指标,只能表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刻一切可用资源及需偿还债务的状态或存量,与未来资金流量并无因果关系。

因此,流动比率无法用以评估企业未来资金的流动性。

2.未反映企业资金融通状况。

在一个注重财务管理的企业中,持有现金的目的在于防范现金短缺现象。

然而,现金属于非获利性或获利性极低的资产,一般企业均尽量减少现金数额。

事实上,通常有许多企业在现金短缺时转向金融机构借款,此项资金融通的数额,未能在流动比率的公式中得到反映。

3.应收账款的偏差性。

应收账款额度的大小往往受销货条件及信用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应收账款一般具有循环性质,除非企业清算,否则,应收账款经常保持相对稳定的数额,因而不能将应收账款作为未来现金净流入的可靠指标。

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如把应收账款的多寡视为未来现金流入量的可靠指标,而未考虑企业的销货条件、信用政策及其他有关因素,则难免会发生偏差。

4.存货价值确定的不稳定性。

经由存货而产生的未来短期现金流入量,常取决于销售毛利的大小。

一般企业均以成本表示存货的价值,并据以计算流动比率。

事实上,经由存货而发生的未来短期内现金流入量,除了销售成本外,还有销售毛利,然而流动比率未考虑毛利因素。

5.粉饰效应。

企业管理者为了显示出良好的财务指标,会通过一些方法粉饰流动比率。

例如:对以赊购方式购买的货物,故意把接近年终要进的货推迟到下年初再购买;或年终加速进货,将计划下年初购进的货物提前至年内购进等等,都会人为地影响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的改进方法1.检验应收账款质量。

目前企业之间的三角债普遍存在,拖欠周期有些很长,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负债很高,即使企业提取了坏账准备,有时也不足以冲抵实际的坏账数额。

显然,这部分应收账款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流动资产了。

所以,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应考虑应收账款的发生额、企业以前年度应收账款中实际发生坏账损失的比例和应收账款的账龄,运用较科学的账龄分析法,从而估计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

政府部门财务指标

政府部门财务指标

政府部门财务指标政府部门财务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健与合理性对于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政府财务的健康可持续,政府部门需要明确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并加以监控和管理。

本文将重点讨论政府部门财务指标的内容和意义。

一、预算收入预算收入是指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计划获得的收入总额。

作为财政运作的基础,预算收入对政府财务状况的影响至关重要。

政府部门需要准确估计各项税收、非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以便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和安排开支计划。

二、预算支出预算支出是指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计划支出的资金总额。

预算支出是政府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基础,对于保障人民民生和实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部门需要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和民生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支出,确保预算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指政府部门年度财政收支中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过高的赤字会给财政带来压力,甚至可能导致债务危机。

政府部门需要严格控制财政赤字水平,防范财政风险,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四、预算执行率预算执行率是指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计划的比例。

预算执行率反映了政府部门对预算计划的有效执行情况。

高的预算执行率表明预算计划得到很好的执行,低的预算执行率可能反映出政府对预算计划的控制不足或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五、财政储备财政储备是指政府部门为应对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形而存储的资金。

财政储备的建立可以提供金融安全垫,应对突发事件和经济波动。

政府部门需要合理管理财政储备,确保其规模足够,以应对风险和挑战。

六、债务水平债务水平是指政府部门的债务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

债务水平是评估政府财务风险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过高的债务水平可能对财政稳定和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政府部门需要合理控制债务水平,降低财务风险。

总结政府部门财务指标是评估政府财务状况和运作效果的重要依据,各项指标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对于国家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财政部的十大经济效益指标(最全)

财政部的十大经济效益指标(最全)

业在某一特定时刻一切可用资源及需偿还债务得状态或存量,与未来资金流量并无因果关系。

因此,流动比率无法用以评估企业未来资金得流动性。

2。

未反映企业资金融通状况。

在一个注重财务管理得企业中,持有现金得目得在于防范现金短缺现象.然而,现金属于非获利性或获利性极低得资产,一般企业均尽量减少现金数额。

事实上,通常有许多企业在现金短缺时转向金融机构借款,此项资金融通得数额,未能在流动比率得公式中得到反映。

3。

应收账款得偏差性。

应收账款额度得大小往往受销货条件及信用政策等因素得影响,企业得应收账款一般具有循环性质,除非企业清算,否则,应收账款经常保持相对稳定得数额,因而不能将应收账款作为未来现金净流入得可靠指标.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如把应收账款得多寡视为未来现金流入量得可靠指标,而未考虑企业得销货条件、信用政策及其她有关因素,则难免会发生偏差。

4。

存货价值确定得不稳定性。

经由存货而产生得未来短期现金流入量,常取决于销售毛利得大小。

一般企业均以成本表示存货得价值,并据以计算流动比率。

事实上,经由存货而发生得未来短期内现金流入量,除了销售成本外,还有销售毛利,然而流动比率未考虑毛利因素。

5.粉饰效应。

企业管理者为了显示出良好得财务指标,会通过一些方法粉饰流动比率.例如:对以赊购方式购买得货物,故意把接近年终要进得货推迟到下年初再购买;或年终加速进货,将计划下年初购进得货物提前至年内购进等等,都会人为地影响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得改进方法1.检验应收账款质量.目前企业之间得三角债普遍存在,拖欠周期有些很长,特别就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负债很高,即使企业提取了坏账准备,有时也不足以冲抵实际得坏账数额.显然,这部分应收账款已经不就是通常意义上得流动资产了。

所以,会计报表得使用者应考虑应收账款得发生额、企业以前年度应收账款中实际发生坏账损失得比例与应收账款得账龄,运用较科学得账龄分析法,从而估计企业应收账款得质量。

2.选择多种计价属性。

2023年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2023年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2023年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2023年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是指政府在2023年制定的财政预算指标体系,用以评估政府的绩效和财政运营状况。

该指标体系旨在提高政府财政管理水平、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增加财政支出效益,达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目标。

下面将具体介绍2023年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一、经济发展类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指标:衡量经济总体发展情况,提高经济效益。

2.财政收入增长率指标:评估税收体系的激励效果,推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3.财政支出增长率指标:评估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促进财政支出的适度增长。

二、民生改善类指标:1.医疗保障覆盖率指标:评估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普及程度,提高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2.教育投入占GDP比例指标:衡量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确保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3.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标:评估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三、环境保护类指标:1.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评估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新能源占比指标:评估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程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政府治理类指标:1.预算执行效益指标:评估预算执行结果,提高财政资源利用效率。

2.政府债务率指标:评估政府财政状况,保持负债水平的可控。

3.政府信息公开度指标:评估政府信息公开情况,促进政务透明和民众参与。

该指标体系将全面考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指标,综合评估政府的财政绩效。

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使政府在财政决策和支出安排上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益。

同时,该指标体系也将促使政府加强财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推进智慧政府和数字化管理的建设。

为确保财政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有效运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指标体系的制定和更新:定期评估和修订指标体系,确保指标与实际情况相匹配。

2.加强数据统计和监测:完善数据采集和统计体系,确保指标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比率的局限性
1.无法评估未来资金流量。

流动性代表企业运用足够的现金流入以平衡所需现金流出的能力。

而流动比率各项要素都来自资产负债表的时点指标,只能表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刻一切可用资源及需偿还债务的状态或存量,与未来资金流量并无因果关系。

因此,流动比率无法用以评估企业未来资金的流动性。

2.未反映企业资金融通状况。

在一个注重财务管理的企业中,持有现金的目的在于防范现金短缺现象。

然而,现金属于非获利性或获利性极低的资产,一般企业均尽量减少现金数额。

事实上,通常有许多企业在现金短缺时转向金融机构借款,此项资金融通的数额,未能在流动比率的公式中得到反映。

3.应收账款的偏差性。

应收账款额度的大小往往受销货条件及信用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应收账款一般具有循环性质,除非企业清算,否则,应收账款经常保持相对稳定的数额,因而不能将应收账款作为未来现金净流入的可靠指标。

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如把应收账款的多寡视为未来现金流入量的可靠指标,而未考虑企业的销货条件、信用政策及其他有关因素,则难免会发生偏差。

4.存货价值确定的不稳定性。

经由存货而产生的未来短期现金流入量,常取决于销售毛利的大小。

一般企业均以成本表示存货的价值,并据以计算流动比率。

事实上,经由存货而发生的未来短期内现金流入量,除了销售成本外,还有销售毛利,然而流动比率未考虑毛利因素。

5.粉饰效应。

企业管理者为了显示出良好的财务指标,会通过一些方法粉饰流动比率。

例如:对以赊购方式购买的货物,故意把接近年终要进的货推迟到下年初再购买;或年终加速进货,将计划下年初购进的货物提前至年内购进等等,都会人为地影响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的改进方法
1.检验应收账款质量。

目前企业之间的三角债普遍存在,拖欠周期有些很长,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负债很高,即使企业提取了坏账准备,有时也不足以冲抵实际的坏账数额。

显然,这部分应收账款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流动资产了。

所以,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应考虑应收账款的发生额、企业以前年度应收账款中实际发生坏账损失的比例和应收账款的账龄,运用较科学的账龄分析法,从而估计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

2.选择多种计价属性。

即对流动资产各项目的账面价值与重置成本、现行成本、可收回价值进行比较分析。

企业流动资产中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存货,存货是以历史成本入账的。

而事实上,存货极有可能以比该成本高许多的价格卖出去,所以通过销售存货所获得的现金数额往往比计算流动比率时所使用的数额要大。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通货膨胀的持续,存货的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必然会产生偏差,但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中运用的仅仅是存货的历史成本。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存货的现行价值,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应把使用存货的历史成本与使用重置成本或现行成本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

若在重置成本或现行成本下的流动比率比原来的流动比率大,即是有利差异,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得到了增强;反之,则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削弱了。

3.分析表外因素。

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