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大纲
讲授
课后作业
6
生产批量模型和联合补货模型
张艳
3
重点:生产批量模型和联合补货模型,使用Excel求解。
难点:构建数学模型,推导求解
线下
讲授
课后作业
7
随机库,以及Excel仿真求解方法。
难点:构建带随机变量的数学模型及其推导
线下
讲授
8
Flexsim仿真软件基础
主讲教师
学时
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项目类型(验证/综合/设计)
教学手段
11
使用Flexsim软件构建排队系统仿真模型
张艳
3
重点:Flexsim基本操作,构建排队系统仿真模型
难点:从案例中分析和抽象仿真模型
综合
学生上机操作
老师辅助讲解
13
使用Flexsim软件构建库存系统仿真模型
张艳
3
重点:Flexsim基本操作,构建库存系统仿真模型
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仿真的相关概念、蒙特卡洛模拟、随机数分布类型;
2.掌握排队论相关概念和库存模型,包括确定性库存模型和随机库存模型。
二、能力目标:
1.熟练使用Excel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和建立简单仿真模型(排队模型);
2.掌握Flexsim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
3.掌握Flexsim建立物流系统仿真模型的方法,包括库存模型和生产物流模型等;
□核心能力1.
□核心能力2.
□核心能力3.
□核心能力4.
□核心能力5.
□核心能力6.
□核心能力7.
□核心能力8.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主讲教师
《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课件(ppt-35页)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建立描述系统的非形式模型,如逻辑的、概率的模 型;
采用专门的数值方法“执行”(Run)仿真模型,而非 求解(Solve)方程;
由数据驱动(Data Driven)
19
四、系统仿真的发展与应用
年代
发展的主要特点
1600-1940
物理科学基础上的建模
20世纪40年代
些离散的时间点是不确 定的。
17
连续?离散?
多数工程系统是属于连续系统,如电力系统、 发电机组、航空发动机、液压系统等。
银行、配送中心等属于离散系统
18
按照研究对象状态变量的变化方式,系统仿真 分为连续系统仿真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连续系统仿真
建立描绘系统的数学方程式,如微分方程、状态方 程或传递函数;
27
五、物流现代化与系统仿真
物流系统是一个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现代物流越来 越强调物流的系统化、综合化,而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是 一个复杂的系统分析问题。
系统仿真方法应用于物流系统有如下几类:
物流过程仿真; 物流管理仿真; 物流成本仿真。
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仓储、供应链、自 动化物流系统、物流园区规划等多个方面。
统的特征、性Leabharlann 、规律等对其它研究方法得到的研究
对于存在但由于各种因素难 结果进行验证
以在实际系统上进行实验的 系统
其它
作为沟通工具;
培训;……
12
仿真的优势
对复杂性问题的优势 对随机性问题的优势 安全性优势 成本优势
可视化优势 重复性优势 时间优势 风险优势 ……
仿真的劣势或局限性??…
13
二、相关基本概念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设计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设计一、前言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成为了优化物流系统的重要手段。
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教学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通过模拟真实的物流系统运营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物流运营的本质,并提高其决策和优化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教学设计。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习使用建模软件Simio进行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实现对物流系统运营效率的优化。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介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系统边界、系统输入输出、建模方法、仿真实验等。
2. 建立物流系统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和模型实践,让学生了解如何建立物流系统的模型,包括系统环节、系统参数、关键指标等。
3. 使用Simio进行仿真实验介绍Simio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通过仿真实验了解物流系统运营过程,并学习如何进行优化。
4. 物流系统运营效率优化通过仿真实验,分析物流系统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建模和仿真技术分析优化物流系统,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案例分析、项目方法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采用真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项目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小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过程,加深对实际应用的理解。
3.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建模软件Simio进行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提高其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作业评估、考试评估、项目评估和实验评估。
1. 作业评估针对学生掌握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基本原理的程度,布置相应的练习题和作业,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2. 考试评估考核学生对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理论的掌握程度,课程结束前进行闭卷考试。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物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其优化和提高对于企业和整个经济体的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物流系统涉及到各个环节的复杂交互,其优化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战性。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流系统的运作,本文提出了一种课程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技术,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在真实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包括以下目标:1.理解物流系统的组成和交互流程;2.掌握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方法;3.学会使用物流系统模拟软件进行仿真;4.能够应用所学技术解决真实问题。
三、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背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知识,本课程设计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背景。
假设某电商公司旗下的仓储和配送中心正在进行物流系统升级,希望通过优化物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次课程设计将以该电商公司为背景,对其仓储物流和配送物流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数据,来评估优化效果。
课程设计过程1.确定问题背景和目标在该电商公司中,包裹从仓储物流到配送物流需要经过多道环节,包括物品出库、物品装车、运输路线选择、运输工具选择、配送路线确定等。
为了优化整个物流系统,需要先确定目标,并了解各个环节的具体数据。
2.建立物流系统模型在了解问题背景和目标之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物流系统模型。
该模型应包括各个环节的数据和交互流程,并反映实际问题的特点。
3.运用物流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在建立物流系统模型之后,需要运用物流系统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
利用仿真软件,可以模拟各个环节的运作情况,并观察和分析各个环节的优化效果。
4.评估优化效果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数据,来评估优化效果。
学生需要分析优化的效果,包括成本和效率两个方面,并提出改进建议。
课程设计评估该课程设计主要通过课堂报告和课程总结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其中,课堂报告主要评估学生建模和仿真的能力,课程总结主要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和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
《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大纲
《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课程编号:021020090总学时及其分配:24(教学)+8(实验)学分数:2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任课学院、系部:能源学院工业工程系一、课程简介系统建模与仿真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选修课,是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涉及广泛领域的知识。
系统建模就是采用数学或逻辑关系构造数学模型。
系统仿真就是借助仿真技术将系统模型转换为仿真模型并利用仿真软件对仿真模型进行研究。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针对工业工程专业性质,本课程主要研究企业生产物流模与仿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介绍生产物流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仿真模型的建立思路、仿真研究的步骤、Flexsim仿真方法、Flexsim生产物流仿真设计示例。
着重讲述Flexsim物流仿真平台在企业生产物流方面的应用。
要求学生会用掌握Flexsim仿真方法、会利用Flexsim进行常见离散事件的仿真设计尤其是企业生产物流仿真设计。
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可以将复杂的系统简单化,通过研究简化的模型来研究实际系统,从而为研究复杂系统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课程主要讲述生产物流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仿真模型的建立思路、仿真研究的步骤、Flexsim仿真方法、Flexsim 生产物流仿真设计示例。
以下分章阐述:1.(2学时)知识要点:什么是系统仿真;系统仿真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系统、模型、仿真);系统的要素(实体、属性、活动、事件、状态);模型的定义及分类;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系统仿真的产生与发展;仿真软件发展的四个阶段;常用离散系统仿真软件介绍;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目的要求:理解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理解系统的基本要素;理解并掌握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了解系统仿真的发展和仿真软件的发展;了解常用的离散系统仿真软件。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实践环节,占1学分。
根本目的在于巩固、提高学生使用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物流系统分析研究的能力,可细分为以下几点:1、进一步熟悉、掌握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建立仿真模型的操作过程。
2、学习、应用示例材料中的相关物流工程专业知识,配合仿真这一工具,共同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3、以相关理论为指导,进行仿真结果的分析。
针对示例案例,进行方案的优化和改进。
二、课程设计素材:针对以上目的,结合物流工程的专业特点,本课程设计有以下三个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做其中一题。
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前两个题目独立完成,第三个题目以小组的形式完成。
1、生产物流系统仿真研究2、配送中心仿真研究3、自选实际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具体素材请根据以上题目自行从期刊网下载相关硕士论文或期刊论文。
具体的内容安排见下表:三、课程设计要求:为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教学实践的预定目标,要求学生按以下过程安排实践:1)通过查找文献和复习相关课程的内容,明确实践中出现的专业术语所代表的含义和内涵。
2)通过查阅文献,学习并规范分析问题的方法、步骤。
3)结合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
按仿真的步骤要求分析问题。
四、考核方式及评分依据:1、提交正确的仿真模型。
(50分)2、应用物流工程专业相关知识配合仿真工具解决了系统中的实际问题。
(30分)3、态度端正,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规范。
(20分)五、补充说明:1、时间:本次课程设计历时5天,周五提交报告。
如有问题,可在本周每天上班时间联系。
2、选择同一题目的同学可以在仿真模型的建立环节互相交流。
3、请勿抄袭,一经发现,均以0分计。
12120602604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课程大纲
《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0602604课程性质:实验课程学分:2课时:32开课学期:5适用专业:物流工程一、课程简介课程定位:通过使用TaraVRbuilder、Anylogic、class等软件,进行物流各项作业的仿真模拟,让学生能够熟悉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功能的特点,同时在仿真建模与模拟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使用到物流业务中涉及的相关设备,让学生熟悉了解物流设备的运作流程,提高学生物流综合管理、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本课程是物流工程专业实验课,是对物流系统的深化和细化学习,《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教学大纲以常用的物流仿真技术与仿真方法为基础,结合课程实践要求和我院实验中心硬件配置,对物流作业环节进行模拟与仿真,是指导物流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模拟物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的依据。
知识体系: 本课程以系统仿真建模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着重介绍物流系统中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作业流程的仿真模拟,使学生即掌握建模的知识理论,又深化对物流作业环节的实践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物流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实现以下目标:了解物流系统模拟的概念,物流系统仿真的概念与意义,了解常见的物流系统仿真的方法;理解物流系统模拟的原理,仿真优化的价值,仿真优化的关键点,不同物流运作过程模拟与仿真的方法;掌握物流基本功能要素的模拟与仿真,掌握运输、配送、仓储等环节的建模与设计,掌握简单的实际作业的模拟与优化操作。
三、实验项目与课时分配四、实验条件五、实验内容及要求六、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内容、原理、设备、实验步骤、实验记录、数据处理等。
具体内容和要求根据实验项目特点进行设计七、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本实验课程为考查课,上机操作。
成绩的评定采用平时成绩与试验考核成绩结合的方式进行。
平时成绩根据出勤情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上机操作情况及熟练程度等方面给定,平时成绩占30%。
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流系统仿真/Logistics System Simulation课程代码:06236460课程类型:拓展/选修总学时数:32 (理论学时:22 实验学时:10)学分:2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现代物流管理开课单位:经管学院适用专业:物流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物流系统仿真》是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必修专业拓展课程之一。
物流系统仿真是建立在控制理论、相似理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初等理论基础之上的,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设的物流系统进行试验,并借助于专家的经验知识、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决策的一门综合的实验性学科。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物流系统及仿真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能熟练的对实际物流系统进行建模,并应用仿真软件来进行实际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与设计。
二、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1.绪论了解物流系统仿真的作用与地位;理解系统、模型与仿真的关系;掌握系统建模的过程与方法、系统仿真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掌握现代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系统建模的方法、系统仿真的步骤2.系统建模基础理解随机变量的生成方法;掌握随机性系统和确定性系统的概念、随机变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的分布、随机数和伪随机数的概念与性质、随机数发生器和随机数的检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的分布、随机数发生器和随机数的检验3.离散事件系统建模方法了解实体的两种分类方法、实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和实体间的交互作用方式;理解离散事件系统模型的分类与建模步骤;掌握离散事件系统的概念与基本要素、实体流图法的建模方法、活动周期图的建模过程、利用Petri网或其他工具对具体的离散系统建模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实体流图法的建模方法、活动周期图的建模过程、利用Petri网或其他工具对具体的离散系统建模分析4.连续系统建模方法了解频域建模方法的使用范围、根匹配法和替代法的应用;理解分布参数模型的特点、使用范围与建模方法;掌握连续系统的本质、微分方程模型的建模方法、微分方程建模的具体步骤与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设资料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性质结合《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理论知识和课堂实践内容,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工程决策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工程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撰写课设报告,提高查阅文献和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通过仿真程序编写及其团队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运用计算工具的能力;通过PPT答辩,提高表达能力。
(二)任务描述某物流系统制造加工单元共有5个加工站,每个加工站的机床类型均相同,拥有的机床数量如表1所示。
表1 机床数量该厂加工的零件共有三类,其比例为3:5:2;其中,第一类零件有四道工序,第二类零件有三道工序,第三类零件有五道工序。
每道工序必须在指定加工站的机床上加工,每类零件的加工顺序以及每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如表2所示。
表2 加工时间假设零件发放数量=107个,零件发放时间间隔服从负指数分布(Beta=707秒)。
所有零件在各工序的加工时间均服从负指数分布,其Beta值如表2所示。
零件按照工序要求到达某工作站后,如果机床为闲,则立即加工,并按照如下规则选择闲置的机床:按照工作站内机床序号,遍历选择闲置的机床;每个工作站前有一个缓冲区,用于零件排队等候。
工作站内的机床前不存在队列。
如果某工作站内的机床都为忙,则零件在该工作站对应的缓冲区内按FIFO排队。
根据以上描述,按照按照实体流图建模方法建立上述系统模型。
结合以上描述,使用eM-Plant仿真软件,构建上述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结合仿真输出分析的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找出系统的瓶颈,并给出改进的合理建议。
1研究意义 (4)1.1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4)1.2物流系统建模步骤 (5)1.3国内研究现状 (6)1.3物流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7)2仿真系统分析 (8)2.1系统工艺描述 (8)2.2系统分析 (8)3系统模型建立 (9)3.1 实体流程图的建立 (9)3.2 em-plant仿真模型 (9)4仿真输出分析 (14)5结术语 (16)参考文献 (17)《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1研究意义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介绍了在实际研究中,随着物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所提出的研究问题日益复杂,非确定因素、模糊因素众多,因果关系复杂,单独应用数学方法就难以进行描述或很难求解且有时无法求解,使得我们的研究需要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来辅助解决。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学习教案
第二十一页,共74页。
物流系统分析
概念(gàiniàn)
系统(xìtǒng)问题
系统分析
最优系统(xìtǒng)方案
搬运系统 系统布置 物流预测 生产—库存系统等
第21页/共74页
第二十二页,共74页。
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解决问题的“6WH”, 即:What,Why,When,Who,Where,How。
(How)
第22页/共74页
第二十三页,共74页。
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bùzhòu):
(1)问题构成与目标确定
当 研究分析的问题确定以后,首先要将问题作成物流系统与合乎逻
辑的叙述,以便进行分析研究。
(2)搜集资料探索可行方案
在问题构成之后,就要根据当前物流系统运作过程中所产生问题的
性质以及预期目标的要求(yāoqiú),建立起抽象、简洁而又充分体现物流
v
对用户订货能很快进行配送
v 接受客户订货时商品的在库率高
v 运送中交通事故、货损、丢失和发送错误少
v
保管中变质、丢失、破损少
v 具有能很好实现运送、保管功能的包装
v
装卸搬运(bānyùn)功能满足运送和保管的要求
v 能提供保障物流活动流畅进行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及时反馈信息
v 合理的流通加工,以保证生产费、物流费之和最少
①项目的对象是什么?即要干什么?(What) ②这个项目何以需要?即为什么这样干?(Why) ③它在什么时候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即何
时干?(When) ④使用的场所在哪里?即在何处干?(Where) ⑤是以谁为对象的物流系统?即谁来干?(Who) ⑥怎样(zěnyàng)做才能解决问题?即如何干?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362271课程名称: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英文名称:Production Logistic system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课程要求:选修学时/学分:40/2.5 (讲课学时:28上机学时:12)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仿真及生产物流系统仿真优化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的一门专业课,也是本专业学生进行生产物流设施规划课程设计和相关课题的毕业设计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在教学内容方面包括离散事件系统的基本概念、相关的概率论知识等基础知识和建模仿真的常用技术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注重对厂内、车间等场合的物流系统进行分析建模的能力、仿真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的能力。
Z、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
其中《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系统分析、建模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 学习离散事件系统和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概率论的基础知识,了解排队系统的结构和评价指标等基本知识。
能够对生产物流系统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并科学分析结果,进行系统评价。
(4.3)2. 能够运用排队论、概率论等相关知识,分析排队系统、库存系统等离散事件系统的各项指标。
(2.1,2.2)3. 能够利用系统建模仿真技术,对生产物流系统进行仿真、设计、评价和改善。
(3.2,3.3)4. 能够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设计并实施仿真实验。
(5.2)五、其他教学环节(课外教学环节、要求、目标)1.上机:(课内12学时)(1)熟悉Flexsim软件的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
(2)熟悉各种常见生产物流系统仿真内容及物流仿真软件的应用。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作业、上机实验及测验等教学手段和形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教学大纲2013-2014-2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大纲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类型:选修课学时:45学时(36+9)学分:2.5学分授课对象:物流管理专业一、教学目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各个领域的深入,系统仿真技术日臻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将系统仿真引入现代物流的研究,能辅助人们科学地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科学地控制物流运行过程、科学地调配物流资源,从而促使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系统地介绍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典型物流系统仿真与建模方法,以及物流系统仿真软件Flexsim 的应用,使学生对物流系统仿真的概念、作用、应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初步掌握物流系统仿真Flexsim的使用,对物流系统仿真有感性认识和较全面的了解,初步具备物流系统仿真优化的能力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讨论、实验分析等。
四、考核方式及要求本课程采用平时20%+实验20%+考试60%的考核方式,要求遵守纪律、勤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课程小论文。
1、平时成绩:由考勤和课堂表现构成。
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严格考勤,勤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课程小论文。
满分100分,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
2、实验成绩:实践环节考核方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验表现(20%),实验报告(40%),企业综合调查PPT文稿(40%)来综合评定。
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和履行实验课程规定,遵守纪律,注意团队合作,认真撰写实践报告,精心制作企业调查报告和PPT。
实践成绩满分100分,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
实践成绩不低于60分总评成绩方可及格。
3、期末理论考试:理论考试由教师根据大纲命题,考察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部分的掌握情况,满分100分,占课程期末总评成绩的60%。
五、教材及教学主要参考书彭杨主编.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第一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王道平主编.现代物流仿真技术.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王亚超主编.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年系统仿真平台Witness 教程, 北京威特尼斯科技中心系统仿真平台Ralc 教程, 上海乐龙有限公司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概述(4学时)教学重点:系统建模过程与方法,系统、模型与仿真的关系教学难点:系统建模过程与方法教学要求:了解系统的研究要素,掌握系统建模过程与方法;掌握系统仿真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掌握系统、模型与仿真的关系。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指导书及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指导书实验四、五:物流运输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物流运输数学模型建立的原理、方法。
2.熟悉运输问题线性规划的方法及步骤。
3.应用EXCEL 统计分析软件对物流运输问题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二、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EXCEL 软件三、实验原理这类问题可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 (1)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2,1;,,2,1(0),,2,1(),,2,1(..1111n j m i xij n j b x m i a x t s x cMinZ m i j ij nj i ij mi nj ijji (销量约束)(产量约束)满足约束条件:目标函数:(2)产大于销的运输问题:⎪⎪⎪⎪⎩⎪⎪⎪⎪⎨⎧==≥===≤=∑∑∑∑====),,2,1;,,2,1(0),,2,1(),,2,1(..1111n j m i xij n j b x m i a x t s x cMinZ m i j ij nj i ij mi nj ijji (销量约束)(产量约束)满足约束条件:目标函数:(3)销大于产的运输问题:⎪⎪⎪⎪⎩⎪⎪⎪⎪⎨⎧==≥=≤===∑∑∑∑====),,2,1;,,2,1(0),,2,1(),,2,1(..1111n j m i xij n j b x m i a x t s x cMinZ m i j ij nj i ij mi nj ijji (销量约束)(产量约束)满足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收集问题的数据,列出数据关系表,确定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2.在电子表格中输入已知数据(数据单元格)。
3.确定决策变量单元格(可变单元格)。
4.输入约束条件左边的公式(输出单元格),在单元格内建立约束条件左边的公式表达。
5.输入目标函数公式(目标单元格),在单元格内建立目标函数的公式表达。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优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是物流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较强的数学建模仿真类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典型物流系统仿真与建模方法,以及物流系统仿真软件Flexsim的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物流问题数学模型的能力,能够通过计算机仿真辅助方法解决现实物流系统问题。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能力:1、通过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学方法建立不同物流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模型与仿真的关系,熟悉物流系统预测模型与仿真、物流节点选址模型与仿真、运输配送系统模型与仿真、库存控制模型与仿真、物流系统评价模型与仿真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运作过程控制、物流资源优化调配的实际问题能力。
2、具备较强的学习最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领域研究成果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够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能力。
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活动,并形成书面报告;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二、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注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16学时,设8个实验,如表1所示。
三、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以实验操作为主,结合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生产物流软件、实证调研等方式,配合E-mail、QQ、微信、钉钉等交流工具共同完成实验授课内容。
实验课程讲授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解决大数据分析挖掘中具体应用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应用过程中的阐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6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课程设计大纲 ok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大纲开课单位:工商管理学院开课学期:第3学年夏季学期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2周)适用专业:物流管理(0807)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本课程设计是配合《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程设计以eM-Plant或类似仿真软件为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完整的仿真建模操作过程,学会采用仿真的方法对物流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分析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初步掌握量化分析企业物流工作的一种手段,为物流管理工作科学化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可分为几个单元进行,要求每个单元应完成相应的模型并提交模型文件。
1、单元1:以教师讲授和演示为主,介绍仿真、仿真软件的发展、基本概念、主要步骤和环节。
2、单元2:熟悉仿真软件工作环境,能够掌握常用操作,构建模型。
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熟悉仿真软件工作环境。
(2)在仿真软件中建立模型项目。
(3)在仿真模型中复制和继承对象。
(4)构建一个层次模型。
3、单元3:掌握仿真动画的编辑过程、对象自定义属性的设置和仿真语言的使用。
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编辑一个对象的动画图标。
(2)设置一个对象的自定义属性。
(3)按照要求使用仿真语言设计一个控制过程。
4、单元4:给出一个制造流程场景,要求学生根据场景进行建模,并使用图表显示指定的统计信息,对运行数据进行解读。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教师讲授和学生上机操作相结合。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教师应掌握一款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围绕课程大纲中的案例,讲授并要求学生一起完成一个完整的建模过程。
2、课程讲授过程中应注意强调仿真建模的适用条件和步骤环节,各环节应该事先做好阶段性模型,使不能跟上学习进度的学生在下一个阶段中也能够正常开始学习。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1、课程设计成绩采用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成绩构成:考勤;各单元掌握情况;整体模型完成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是物流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较强的数学建模仿真类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典型物流系统仿真与建模方法,以及物流系统仿真软件Flexsim的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物流问题数学模型的能力,能够通过计算机仿真辅助方法解决现实物流系统问题。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能力:
1、通过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学方法建立不同物流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模型与仿真的关系,熟悉物流系统预测模型与仿真、物流节点选址模型与仿真、运输配送系统模型与仿真、库存控制模型与仿真、物流系统评价模型与仿真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运作过程控制、物流资源优化调配的实际问题能力。
2、具备较强的学习最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领域研究成果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够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能力。
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活动,并形成书面报告;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二、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注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16学时,设8个实验,如表1所示。
三、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实验操作为主,结合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生产物流软件、实证调研等方式,
配合E-mail、QQ、微信、钉钉等交流工具共同完成实验授课内容。
实验课程讲授通过启发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解决大数据分析挖掘中具体应用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应
用过程中的阐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程有关说明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的前续课程为《物流学概论》、《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
规划与应用》,本课程的很多内容都与物流基础知识、计算机软件应用、物流系统分析、模式识别
有联系,与这些课程相关内容的衔接和铺垫应该特别设计,才能为后续相关内容积累良好的先验知
识,达到有效内化的目的。
该课程是物流工程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偏向于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的应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实践训练,注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综合运用环节。
学生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将更加立体体验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更好理解物流工程管理的知识框架,为进一步物
流管理、工程管理学习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
五、实验报告和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
每个实验均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按统一格式,采用统一的报告纸、统一的原始数据记录纸。
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简要步骤、数据处理、讨
论与小结、原始记录单。
学生要认真书写,字迹整洁、清晰。
教师认真批改每一份报告,批改后签
字,在报告上标明成绩。
2、考核方式
(1)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操作形式。
(2)实验课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评定,由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综合给出,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试成绩占30%。
(3)平时考核以学生课堂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和参与辅导答疑情况,以及作业、讨论、测试为考核依据。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选用: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第2版)彭杨,吴承建主编,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1 2、建议教学参考书:
[1]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鲁晓春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5
[2]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用教程》马向国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