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控制运行成本控制
污水处理厂处理成本分析及控制措施

二、节能措施研究
针对上述分析,以下提出几种可能的节能措施:
1、优化提升系统:对于污水提升系统,可以通过选用低能耗的水泵、优化 提升管道设计以提高水流效率,或者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来优化提升系统的 运行,从而降低能耗。
2、改善曝气系统:对于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曝气设备,可以选用更为高效的 曝气装置,如微孔曝气、深井曝气等。同时,也可以通过优化曝气系统的运行方 式,如间歇性曝气、溶解氧反馈控制等来降低能耗。
5、运营管理成本:主要包括水、 电、气等能源消耗以及污水处理 厂的日常运营费用
1、成本函数:成本函数反映了污水处理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技 术参数和操作流程,可以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
2、成本结构:分析成本结构有助于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例如,通过 分析发现人力和物资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较大,因此可针对这两方面采取成本控 制措施。
三、结论
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耗问题应引起我们 的。通过深入分析污水处理厂的能耗情况,我们可以找到能源消耗的关键点,从 而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工程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管理等多 个方面,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我们期待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实 现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这不仅是污水处理 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们为实现绿色地球作出的努力。
背景
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们的不合理排放会对水体和环境造成严重 危害。污水处理厂负责对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和再利用,以防止污水对环境和人 类健康造成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处理流程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收集:通过污水管道系统收集各种污水,将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控制措施

3、设备部对维修成本控制措施 (1)建立设备管理工作平台
➢按设备的类别、类型及特点,建立台帐; ➢制定设备的点检、性能检查、状态监测、保养、润滑和维修等工作的标准, 为维修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建立设备定期检测技术参数指标库,通过对检测记录的统计分析,掌握主 要设备的技术参数状态。 (2)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做出维护维修调配安排,实现从故障维修向预防性 维修的过渡; (3)根据设备实际运行故障率,及时做出维护频率调整和维修进度安排等; (4)将备品配件库存与维修计划联系在一起,设置合理的库存比例,在合理的 范围内尽量降低库存量;
5、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对运行人员的要求 ➢了解全厂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水质现状、水质指标要求; ➢熟悉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 ➢熟悉工艺运行参数控制范围; ➢掌握调整工艺运行参数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定时巡视、检查工艺处理效果,及时在允许范围内进行调整; ➢对于不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工艺参数,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 取对策。
1、影响电耗的主要参数 ➢进水浓度 ➢集水井液位 ➢生化池污泥浓度 ➢回流比 ➢主要耗电设备的运行效率 ➢紫外光透射率和运行功率 ➢自动运行设备的运行周期和运行时间
2、影响药耗的主要参数 PAFC、PAM、碱液、次氯酸钠、甲醇等。 ➢进水水质浓度、可生化性、污水成分是否均衡 ➢生化池污泥浓度 ➢脱水机进泥浓度 ➢脱水机运行工况 ➢药剂选型和质量
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控制措施
(一)运营成本组成 (二)运营成本控制重点 (三)生产成本控制 (四)设备设施维护维修费用控制 (五)降低运营成本的其它措施
(一)运营成本组成
1、生产费用(约占50%-60%) ➢水电费:电费、水费; ➢药剂费:PAFC、PAM、碱液、次氯酸钠、甲醇等; ➢污泥处置费; ➢水质化验费; ➢安全管理费等。
污水处理工程成本控制

污水处理工程成本控制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程,涉及到成本控制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运营成本可持续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探讨污水处理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引言污水处理工程成本控制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管理,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进行,并且在运营阶段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污水处理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首先,成本控制能够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如果成本超支或者预算不合理,项目可能会遭遇资金短缺,导致工程无法按计划完工或者运营不善。
其次,成本控制对于保持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地位。
最后,成本控制也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一种贡献。
通过控制成本,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成本控制的方法1. 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项目立项阶段,需要制定详细的成本预算,包括工程设备、人力资源、耗材等方面的费用。
同时,需要设置成本控制阀值,及时监测和纠偏。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的调整和优化,确保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不超过可承受的范围。
2.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与供应商的有效合作和协商,实现成本控制的一种策略。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获得合理的采购价格和服务,并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供应商的责任和服务质量,以避免成本的不可控因素。
3.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在污水处理工程中,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
通过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和水的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利用废水中的有价值物质,如能源回收和肥料制备等,实现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4. 运营管理优化在工程完成后,运营管理对于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减少故障和损坏的发生,节约维修成本。
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员资源的浪费。
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控制

1. 事业单位的成本项目
事业单位性质的污水处理厂,其资金通常按国家计划进行划拨和使用,其成本主要包 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共费用支出两部分。人员经费支出是指用于个人报酬、福利和保
障等方面的开支,主要包括工资、补助、福利费和社会保障费等;公共费用支出是指
为了完成污水处理事业计划,用于单位公务、业务活动方面的开支,主要包括公务费、 业务费、设备购置费、维修费等,
它费用的支出总额。 (4)公用支出比率: (5)污水处理总成本:即人员经费与公用支出的总额 (6)污水处理单位成本 (7)污水处理经营总成本 (8)污水处理单位经营成本
四、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则
(1)按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划清支出界限。 (2)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划清费用受益期限。 (3)按成本分配受益原则,划清费用受益对象。 (4)按成本核算对象登记费用、开设成本明细分类帐户、
(一)制度控制方法 (1)成本分级分口管理责任制: (2)材料物资的管理制度: (3)财务支出制度: (二)定额控制方法 (1)材料消耗定额:如污泥脱水絮凝剂用电能消耗定额:如生产用电量 (4)费用定额:如公务费、福利费、污泥外运费、污泥堆放费等。
(1)污水处理成本核算可以全面、正确地反映污水处理成本状况,并以货币计数形 式对比收支、计算盈亏,通过登记帐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向厂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提 供决策依据。
(2)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正确评价全厂资本运行情况,分析考核成本升降的具体原
因,为挖掘潜力、节约消耗和降低成本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
(3)成本核算可为污水处理厂及时、有效地监督和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费
成本核算对象是指归集费用的对象。 成本核算期是指计算一次成本所间隔的时间或周期。 成本项目是指按经济用途对各种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的对
污水处理运营成本控制措施

污水处理运营成本控制措施1、班组成本控制本项目污水厂消耗的主要成本都集中在一线班组。
污水厂班组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班组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污水厂吨成木的高低。
1 1、班组运行参数控制对于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参数很多,包括进水量、BOD、COD、SS、排泥量、气水比、回流比、污泥浓度、含水率、投药量、pH值等一系列指标。
在工艺运行参数控制方而,班组人员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全厂工艺流程及运行现状;(2)熟悉掌握管辖范围内的各种构筑物及设施的工艺性能、工艺流程的技术参数及指标,以及工艺的安全性能(通过技能培训);(3)具备调整管辖范围内的工艺参数的能力(培训);(4)定期巡视、检查各种构筑物、工艺设施的工艺处理效果并作好记录;(5)掌握通过现场仪表及中控室数据调整实际工艺参数的方法和技巧,并及时进行调整;(6)对于不能解决的工艺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作好记录;(7)班组长应定期组织人员分析班组工艺运行情况,解决经常出现的问题,提高工艺参数控制水平。
1・2、班组能源、药剂费用控制(1)根据污水厂下达的各项工艺参数控制指标及任务量确定本组各种设备的能耗指标、药剂指标,将指标下达到每个人、每台机组,逐渐达到单机运行成木核算;(2)班组长应定期组织人员分析各种设备的能耗指标及存在的问题,并商讨如何解决和改进;(3)班组必须建立所管范围内设备、设施详细的技术参数资料和能耗资料,并妥善保管;(4)班组长应根据厂里要求对职工加强成本意识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并根据实际情况向部门汇报每人的执行情况和应采取的奖惩意见;(5)班组应积极维护、保养计量装置,对计量仪表做到定时巡视、记录,定期保养、维护,定量进行分析,并能向主管部门提出使其更加完善的建议(6)班组应建立自身培训、交流制度,对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内部交流,也可请厂内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7)班组人员应积极参与所管范围内节能降耗的工作,利用自身一线班组优势,探讨一一摸索一一实践,总结其运行过程中的低能耗控制点,并向主管部门汇报和建议。
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建设与运维成本控制

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建设与运维成本控制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控系统建设与运维成本控制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结合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建设与运维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中控系统建设成本控制1.合理规划中控系统在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合理规划。
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处理工艺和排放标准,确定中控系统的功能、性能和技术指标。
避免过度追求高端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要充分考虑未来升级和扩展的需求,留足预留接口。
2.选择优质中控设备在选择中控设备时,要充分比较不同厂家的产品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综合因素,选择性价比高的优质产品。
要关注中控设备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确保设备稳定可靠,降低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3.精细化施工管理中控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实行精细化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对于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要加强质量监控,严格执行施工规范。
同时,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中控系统与污水处理厂其他设施同步投入使用。
4.降低中介费用在中控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中介环节,降低中介费用。
例如,在采购设备和技术服务过程中,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二、中控系统运维成本控制1.优化运维流程中控系统运维过程中,要优化运维流程,提高运维效率。
制定详细的运维计划,明确运维任务、责任和流程,确保中控系统稳定运行。
同时,要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训,提高运维水平。
2.实施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降低运维成本的关键。
通过对中控系统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机事故。
要根据设备运行情况,适时调整维护计划,确保维护工作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强化能耗管理中控系统运维过程中,要强化能耗管理,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对中控系统设备的能耗进行监测、分析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要推广节能技术,减少不必要的设备运行,降低运维成本。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管理

CHAPTER 05
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的未来 展望
政策法规的影响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调整对污水处理厂 的运行成本产生直接影响。例如,政 府可能出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或采用更先进的 技术,从而增加运行成本。
VS
政策法规的变化还可能影响污水处理 厂的资金来源。例如,政府可能会减 少对污水处理厂的财政补贴,或者调 整污水处理费的收费标准,从而影响 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收入和成本。
包括污水处理厂员工的工资、 福利等。
药剂费
用于污水处理的药剂费用。
其他费用
包括管理费、保险费等其他与 污水处理厂运行相关的费用。
污水处理成本的影响因素
处理工艺
不同的处理工艺会导致不同的处理成 本,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是降低成本 的关键。
01
处理规模
处理规模越大,单位处理成本越低。
02 03
污水水质
污水水质越复杂,处理难度越大,处 理成本越高。
技术发展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污水处理 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能够提高处理 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维护成本。
技术发展也推动着污水处理厂的智能 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从而减少人工 成本和运营风险。
市场变化的影响
污水处理市场的竞争状况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产生影响 。竞争激烈可能导致企业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增 加运营压力。
经济效益评估
降低水费支出
污水处理后可以回用,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降低水费支出。
创造经济效益
污水处理厂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冷却等,创造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评估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污水处理厂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高 了居民生活质量。
污水处理的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评估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污水处理可以降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含量,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污水处理可以改善水环境,提高居民 的生活质量。
05
案例分析
XX污水处理厂成本控制实践
成本控制措施
XX污水处理厂采取了多项成本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措施,包括优化工艺流程、提 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和物
污水处理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处理工艺、设备维护、能源消耗、化 学品费用等。
经济效益评估是污水处理项目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评估,可以为企业节 约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
当前研究在污水处理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评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 仍存在改进空间。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01
进一步研究新型污水处 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 并降低成本。
自动化与智能化
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 产效率。
间接成本的控制
人力资源管理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避免人力浪费,降低人工成 本。
物资采购与管理
优化物资采购策略,降低采购成本;加强物资管 理,减少浪费和损耗。
环境影响评估
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减少 不必要的环境成本。
04
污水处理的成本控制与经济 效益评估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4
目录
• 引言 • 污水处理成本构成 • 成本控制策略 • 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主题背景
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随 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水处理需求 不断增长。
污水处理成本高昂,如何有效控制成 本并实现经济效益是当前面临的重要 问题。
污水处理运行成本最佳方案

污水处理运行成本最佳方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污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然而,由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存在高昂的运行成本,寻找一种更为经济高效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运行成本的最佳方案,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节约能源成本1. 优化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在于处理工艺的选择。
通过利用高效的生物处理技术,如生物接触氧化、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等,可大幅降低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同时,应根据水质状况合理选择处理工艺,避免过度处理造成能源浪费。
2. 提高自供电能力将可再生能源与污水处理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成本。
例如,利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来发电,满足部分设备的电力需求。
此外,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可用于供电,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
二、减少化学药剂使用1. 优化药剂投加策略合理的药剂投加策略可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根据污水水质的变化情况,实时监测并调整药剂投加量,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此外,应选择具有较高效率和较低剂量要求的药剂,优先采用生态友好型的处理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建立人工湿地、人工红树林等自然湿地系统,利用生态系统自然的净化功能,降低对化学药剂的依赖。
通过自然湿地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减少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
三、控制运维成本1. 定期设备检测与维护定期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检测与维护是降低运维成本的重要措施。
通过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并进行合理修复和维护,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减少更换设备的成本。
2. 进行污泥资源化利用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往往是运维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采用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如污泥厌氧消化、污泥干化等,可以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沼气等资源,减少运输和处理费用。
四、建立科学管理体系1. 数据监测与分析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污水处理运行情况以及水质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运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优化处理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构成及成本控制

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构成及成本控制污水处理厂是能耗大户,本文通过对其各项费用的描述及分析,说明了节能降耗对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详细的费用控制措施。
一、污水处理厂成本构成(一)直接费用1.能源费用:包括电费、水费,其中电费为主要费用,约占总费用的40~50%。
2.材料费用:包括絮凝剂费、化验费、低值易耗品等。
3.直接人工及福利费:所有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二)制造费用包括维修费、原材料费、备品备件费等(三)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设备折旧费及其他间接费用。
二、污水处理成本组成分析1.生产成本中电耗、药剂消耗是生产过程中必须发生的费用,且所占比例较大,必须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2.生产成本中人员工资及福利是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及凝聚力,进一步搞好节能降耗的动力,也是企业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在正常生产运行情况下,其所占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发展越好。
3.制造成本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蒂根基上,应尽量减少维修、大修和牢固资产投入等,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4.管理费是企业运行成本的组成部分,应加以控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成本。
三、污水处理厂成本计算1.电费成本:污水处理企业耗能最多的装备包括各类类型的水泵、供氧装备如鼓风机以及污泥浓缩脱水装备等、进行污水处理单耗计算,一方面可根据装备使用台数及功率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结合本企业往年污水处理单耗统计分析,同时参照地方相关尺度,制订得当本企业的公道的污水处理单耗。
如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尺度中对污水处理单耗有明确考核请求,对一级A尺度污水处理单耗考核分为四个级别,≤0.34度/立方米, 0.34度/立方米-0.37度/立方米, 0.37度/立方米-0.42度/立方米以及≥0.42度/立方米,一级B尺度按一级A尺度单耗的70%进行考核,低于一级B尺度的按一级A尺度单耗的50%进行考核。
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控制与管理分析

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控制与管理分析摘要:污水处理厂运营资金的60%-70%是用在污水处理上,运行成本占有很大的比重。
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成本的来源呈现多样化,必须采取科学的控制措施管理运营,提高运营效率,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成本控制;成本管理1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中的成本消耗污水处理厂运营中,污水处理是成本消耗最大的项目,也是成本消耗的主体。
污水处理中的成本消耗,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同样是投资与预算控制时需要评估的一项内容[1]。
分析污水处理中的成本消耗,为成本控制提供相关的依据。
如:(1)材料消耗,污水处理时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排污药品、机物料等,材料消耗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污水处理的成本管理;(2)能源消耗,污水处理使用的电能,消耗运行成本的40%-60%,参与到污水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引发了成本浪费的问题;(3)人工消耗,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工艺,人工消耗的水平也不同,人工消耗是污水处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具有基础消耗的特性。
2污水处理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运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成本控制不尽人意运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不同污水处理企业成本控制水平差异较大,例如污水处理主要将氨氮和总磷作为评价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的重要考核指标。
其中氨氮处理以生物脱氮为主,其脱氮原理为经过氧硝化,缺氧反硝化,将污水中的氮元素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其工艺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新型工艺法等,但不同处理工艺其适应范围、出水水质、能耗高低成本消耗各有不同,如果不能选择最优最合适自身水厂的处理方式,将导致污水处理企业成本控制水平不理想。
2.2成本控制目标缺乏前瞻性成本控制目标管理不合理,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理想,成本控制目标需要有挑战性,100%的要求才可能获得99%的结果,当涉及的人越多,涉及的工序越多,最后取得的目标就会受到挑战,受到妥协,因此成本控制目标一旦缺乏前瞻性,那成本控制的结果必定不尽人意。
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控制措施

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控制措施污水处理厂费用控制,是一项内容繁杂的工作,涉及到单位每一位职工。
关键是要树立一种节俭观念,其次要有严格的制度及行之有效的措施。
污水处理是公益事业,其本身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除非有中水回用、污泥利用项目,但绝大部分厂都没有),纯粹是社会环境效益,而且耗费高,所以做好成本控制是保持污水处理厂良性运行、长足发展的关键。
在日常运行管理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电耗控制目前,污水处理厂的电耗已达到70多亿Kw.h/a,且呈增加的趋势,做好电耗控制是重中之重,而潜水泵和鼓风机是其中的控制重点。
(1)一个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使用的潜水泵都在10台以上,所以做好泵类的控制对节能降耗意义重大。
潜水泵要采用软启动开启,可有效降低启动时过大的电流所消耗的电力。
另外,潜水泵要高液位开启,可降低潜水泵的扬程,节省能源。
(2)使用变频可调鼓风机。
鼓风机的消耗可以说占整个电耗的40%~62%左右,因此在鼓风曝气上节能至关重要。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时刻都在改变,水质差时需要较多的溶解氧,而水质好时则不需要过高的溶解氧值,如果溶解氧值一直保持不变(即鼓风机开启量不变),则白白浪费了能源,而且长时间过高的溶解氧甚至会引起活性污泥解体,影响出水效果。
使用变频调节的污水处理厂,可以根据曝气池在线溶氧仪设定值而自动调节风机的开启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除此之外,采用分段进水的污水处理厂,也可以在停止进水过程中,停止曝气或微弱曝气,因为曝气停止12小时对微生物不会造成大的冲击。
(3)采用分段电价的污水处理厂,可采用分时段(如谷、峰、尖、平时段)进水,避开用电高峰期,可有效降低电费。
(4)部分设备如粗格栅、细格栅、吸砂机、初沉池刮泥机等,连续运行对生产意义不大,却能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电耗及故障率,所以这类设备可采用间歇运行模式。
如粗、细格栅可采用栅前、栅后液位差控制开停;刮泥机可根据初沉污泥浓度开启,如当沉淀污泥浓度达到5%时开启阀门;其他设备可定时开启等。
污水处理运营成本控制

污水处理运营成本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然而,高昂的运营成本却成为了污水处理厂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本文将从管理措施、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等方面对污水处理运营成本进行控制的方法进行全面探讨。
一、管理措施1. 提高管理效率合理组织和协调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流程,确保各个环节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
通过引入合理的岗位设置和强化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2. 优化人员配置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运营人员的数量和结构。
通过人员工作轮班和合理安排休假,确保人员的劳动强度适中,避免因过度疲劳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和工作质量下降。
3. 精确的数据监测与分析建立科学的监测和数据分析体系,实时监测和记录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找出成本较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技术创新1. 先进的处理技术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降解效果,减少处理所需的化学药剂和能源等资源消耗,进而降低成本。
例如,采用膜分离技术、生物膜反应器等先进技术,提高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后续处理所需的运营成本。
2. 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污水处理厂提供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运营成本。
例如,利用太阳能为设备供电,减少电费支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智能化设备应用引入智能化设备,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运行监测。
通过远程监控和智能调控,提高运营效率,降低人工管理成本,同时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对环境和设备的不利影响。
三、政策引导1. 建立激励机制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污水处理运营成本控制中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
鼓励企业积极创新,提高自身运营效率,从而减少成本支出。
同时,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切实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及其控制措施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及其控制措施作者:闫凯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9期摘要:探讨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构成及控制措施。
运行成本主要包括电费、人工成本、设备维护维修费、药剂费、污泥处置费和其它运行成本。
结合实例对成本构成进行分析。
并提出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分析;控制措施Abstract: to study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operation cost and control measures. Running costs including electricity, labor costs,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intenance fee, agent fee, sludge ChuZhiFei and other running costs. Combined with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cost. And put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of cost control.Key words: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Operating costs; Analysis;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前言随着我国水务行业逐步市场化,越来越多的污水處理厂采用了以BOT、TOT模式为代表的特许经营模式建设、运营;或者采用托管运营的模式,由专业化的团队运营污水厂。
同时也有一批污水处理厂虽未市场化运作,也逐渐转变成了企业化运行。
污水处理厂的企业化运行,使得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者们越来越重视运行成本的控制。
现就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同时找到适当的降低运行成本的方式、方法。
1、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特点城镇污水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可生化性较好,水质相对稳定;水量随每天不同的时段、每年不同的月份有一定波动,但其波动一般有规律可循。
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构成及成本控制

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构成及成本控制污水处理厂是能耗大户,本文通过对其各项费用的描述及分析,说明了节能降耗对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详细的费用控制措施。
一、污水处理厂成本构成(一)直接费用1.能源费用:包括电费、水费,其中电费为主要费用,约占总费用的40~50%。
2.材料费用:包括絮凝剂费、化验费、低值易耗品等。
3.直接人工及福利费:所有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二)制造费用包括维修费、原材料费、备品备件费等(三)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设备折旧费及其他间接费用。
二、污水处理成本组成分析1.生产成本中电耗、药剂消耗是生产过程中必须发生的费用,且所占比例较大,必须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2.生产成本中人员工资及福利是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及凝聚力,进一步搞好节能降耗的动力,也是企业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在正常生产运行情况下,其所占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发展越好。
3.制造成本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维修、大修和固定资产投入等,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4.管理费是企业运行成本的组成部分,应加以控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成本。
三、污水处理厂成本计算1.电费成本:污水处理企业耗能最多的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水泵、供氧设备如鼓风机以及污泥浓缩脱水设备等、进行污水处理单耗计算,一方面可根据设备使用台数及功率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结合本企业往年污水处理单耗统计分析,同时参照地方相关标准,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合理的污水处理单耗。
如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标准中对污水处理单耗有明确考核要求,对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单耗考核分为四个级别,≤0.34度/立方米, 0.34度/立方米-0.37度/立方米, 0.37度/立方米-0.42度/立方米以及≥0.42度/立方米,一级B标准按一级A标准单耗的70%进行考核,低于一级B标准的按一级A标准单耗的50%进行考核。
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分析与控制

2.1.4大修理费:属于专款专用的设备大修资金;
2.1.5维护费:污水处理厂日常维护备品备件、消耗品、软、硬件设备维护费用;
3.1.2合理确定厂址
选择最优污水处理工艺后,根据地勘资料、地势高差及排水点的位置,结合用户的分布情况,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厂址和管网路由,来保证管线输送能耗和管网投资最优,降低污水管网及中水管网的输送成本。
3.2生产运行阶段成本控制
3.1加强生产过程的耗材控制
药剂费、燃料费、水费等是生产过程中必须发生的费用,应完善计量工作,做好核算,在确保生产正常运行、满足出水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加以控制。根据工艺参数,可采用下限投药、控制最低回流量等措施,尽量减少消耗,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经过计算可知,年总成本1341.89万元,单位总成本1.84元/m3,年运行成本1005.56万元,单位运行成本1.38元/m3.
各项费用所占成本比例如下:
虽然随着工艺技术及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已经大大降低了设备的能耗和维修费用,但由上图依旧可以直观的看到,影响运行成本的主要因素为电费和维修费用。
现以我国北方地区处理规模2万m3/d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成本分析,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A2O工艺,其固定资产投资为7006.93万元。
2.2.1药剂费:主要为混凝剂(PAC)、絮凝剂(PAM),氯酸钠和盐酸等,按市场价计算后年药剂费为80万元;
2.2.2年耗电量为720万kwh,电价0.7元/kwh,年电费为504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厂控制运行成本控制对于污水厂而言,无论采用何种工艺运行方式,其主要成本为能源消耗、药剂消耗、维修费用、大修改造费用、人员费用等。
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成本的有效控制方式,使各种消耗实现最小化,并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污水处理这个新兴产业面临的迫切要求。
成本组成及分析(不含折旧)城市污水厂根据地理位置、源水水质、投资规模等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
有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A/0法、A/A/O法、SBF法等工艺不同的处理工艺决定不同的成本,对于城市大型污水厂而言,多数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
本文仅以工艺采用活性污泥法,出水到达二级排放标准,水、泥、气均正常运行的污水厂为例进行成本分析。
1.污水厂成本组成①生产成本组成:能源费用:电费、水费;材料费用:煤、油、药剂;人工费用。
②制造成本组成:修理费:土建、设备、自控仪表维护检修费;大修及改造费:设施、设备、仪表大修费、固定资产购置费;污泥处置费;物料消耗等其它费用。
③管理费用:办公费、培训费、保险等。
2.简单分析及控制重点①简单分析:生产成本中油耗、电耗、药剂消耗是生产过程中必须发生的费用,必须在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其所占比例越高,企业生产越正常,产生的效益就越大;制造成本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维修、大修和固定资产投入等费用,能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煤费、水费、管理费等是企业运行成本的组成部分,应加以控制、尽量减少,增加企业的利润。
②控制重点:首先,控制重点应放在生产成本中的能源消耗、药剂消费的控制上,如何建立班组、部门有效控制方式,使其在满足工艺运行要求条件下的合理化、最小化,真正达到经济运行是企业的关键;其次,控制重点应放在制造成本中维修、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用的控制上,如何建立班组、部门有效控制方式,使其必须满足污水厂自身正常运行和长期正常运行要求条件下的减量化、合理化,使污水厂可持续发展也是企业的关键;再次,应加强煤费、水费、管理费等费用支出,使其尽量减少也比较重要班组成本控制污水厂消耗的主要成本都集中在一线班组。
污水厂班组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班组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污水厂吨成本的高低。
1.班组运行参数控制对于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参数很多,包括进水量、出泥量、BOD COD SS排泥量、气水比、回流比、污泥浓度、水压、泥温、含水率、投药量、PH值、发电量等一系列指标。
在工艺运行参数控制方面,班组人员应达到以下要求:①了解全厂工艺流程及运行现状;②熟悉掌握管辖范围内的各种构筑物及设施的工艺性能、工艺流程的技术参数及指标,以及工艺的安全性能(通过技能培训);③具备调整管辖范围内的工艺参数的能力(培训);④定期巡视、检查各种构筑物、工艺设施的工艺处理效果并作好记录;⑤掌握通过现场仪表及中控室数据调整实际工艺参数的方法和技巧,并及时进行调整;⑥对于不能解决的工艺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作好记录;⑦班组长应定期组织人员分析班组工艺运行情况,解决经常出现的问题,提高工艺参数控制水平。
2.班组能源、药剂费用控制①根据污水厂下达的各项工艺参数控制指标及任务量确定本组各种设备的能耗指标、药剂指标,将指标下达到每个人、每台机组,逐渐达到单机运行成本核算;②班组长应定期组织人员分析各种设备的能耗指标及存在的问题,并商讨如何解决和改进;③班组必须建立所管范围内设备、设施详细的技术参数资料和能耗资料,并妥善保管;④班组长应根据厂里要求对职工加强成本意识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并根据实际情况向部门汇报每人的执行情况和应采取的奖惩意见;⑤班组应积极维护、保养计量装置,对计量仪表做到定时巡视、记录,定期保养、维护,定量进行分析,并能向主管部门提出使其更加完善的建议⑥班组应建立自身培训、交流制度,对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内部交流, 也可请厂内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⑦班组人员应积极参与所管范围内节能降耗的工作,利用自身一线班组优势,探讨----- 摸索----- 实践,总结其运行过程中的低能耗控制点,并向主管部门汇报和建议。
3.班组维护、检修成本控制①班组必须将所管范围内的设备、设施分解到人、责任到人,建立设备、设施责任制,并建立完善的基础资料管理工作;②班组必须严格执行设备、设施养护制度和养护标准,并接受班组自查和部门检查;③班组人员必须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小修、检修能力,对一些经常出现的小修问题应能正确解决,减少维修费用;④班组人员必须建立所管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档案,对厂里安排的大、中修项目实行汇签制,分别由主管部门、班组长、具体负责人对其质量和工作量进行签字确认,分清责任,控制大、中修效果;⑤班组长应定期组织人员分析所管范围内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使其达到经济运行效果,提高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及检修水平;⑥班组内部应建立自身考核机制,完善设备、设施责任制,对一些责任事故进行分析,并向主管部门提出奖惩意见;⑦班组内部应加强培训和交流,对一些经常出现而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向主管部门汇报;部门成本控制部门是执行全厂综合管理的组成部门,也是完成各项任务的执行机构。
只有加强基础性工作,完善各项企业制度,加强相互监督的促进机制,才能逐步实现全面、有效的成本核算。
1.生产成本控制①能源消耗控制:结合污水厂工艺运行参数,计算出合理的运行参数指标;根据污水厂运行实际情况,摸索出实际参数控制指标;可采用组织技术人员研究能耗最低化课题T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基础性资料一指导班组运行生产,下达生产任务指标和能耗控制指标一发现问题,循环往复,提高能耗控制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加大人员培训、指导及检查、监督力度;完善计量工作:包括煤、水、电、油各种消耗量及空气量、污水量、回流量、投泥量、沼气量等工艺参数;确定污水厂能耗大户,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如鼓风机、压缩机、回流泵等。
建立主要机组能耗控制方案,确定其运行参数和方式等;创新与科研:寻找其不同运行方式、控制方式的可行性,如有些机组能否间断运行、循环运行,设备控制方式能否通过技改技革达到节能目的等。
②药剂费用控制:污水厂药剂费主要用于污泥脱水,其它班组用量很小。
完善计量工作:包括污泥浓度、溶药浓度、泥泵流量、药泵流量、投药比、水量等计量工作;在满足脱水泥饼含水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药量。
在计量准确的基础上,根据污泥浓度下投药量指标,培训、指导班组如何控制好投药的比例,采用下限投药,减少药剂费;随时减少脱水机本机的运行效果,控制好其性能参数如液压力、上下涨力等,使其达到较好的运行状态,也可减少投药量;创新与科研:试验新型药剂,在满足脱水要求下,单价低或用量小,只要总体成本能够降低即可;控制药的质量、价格。
③人员费用控制2.制造成本控制:①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工作平台:按设备、设施的类别、类型及特点,建立设备、设施台账、卡片;建立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综合管理基础资料;建立综合设备、设施资产档案等,能使污水厂更方便地进行资产统计、价值评估、维修预测、设备设施更新改造等工作;制定设备、设施的点检、完好检查、性能检查、状态监测、维修、保养等工作的标准制定,为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建立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技术参数指标库,通过对检测记录的处理分析,掌握主要设备、设施的技术参数状态,实现从故障维修向预防性维修的过渡;建立维修项目技术标准(经验)数据库,使维修任务与人员费用、材料费用任务进度;自修或委补综合平衡,实现维修费用可控的、合理的、有技术保证的、费用最低的管理;建立故障维修、定期维修、预防维修、可靠性维修、状态维修相结合的综合维修体系,使企业由被动维修向状态维修过渡;制定设备、设施维修的任务管理体制,实行维修申请单、实施后的工程量清单、维修质量验收单等制度,进行汇签并作为资料存档备案;建立全面的设备、设施管理经济技术分析体系,实现从宏观到局部的数据分析、统计,生成不同部门、不同类别的设备、设施的费用维修成本核算表,为维修成本控制提供经济管理支持。
②维修、检修、小修费用控制:建立维修申请制度:填写各种原因的维修申请工作单,包括故障维修申请单、定期计划维修申请单、技改申请单、待修申请单等;确定维修任务计划:根据运行时间、故障原因、检验检测记录、状态记录等确定是否应该进行维修、维修方式(自修或委外)、维修标准及估算维修工作量;维修实施过程:下达维修任务单,记录维修项目的材料、人力、时间、资金等消耗,并监督维修过程中的质量、进度情况;维修质量验收:根据修前状态、修后状态、维修标准等进行维修的综合评定,并实行整体验收单汇签制度;维修费用审定:根据维修过程中的材料消耗、配件消耗、人力消耗、技术含量等进行预、决算的审定,并实行工作量清单及预、决算的签定制,以利于降低维修费用;维修统计分析:对维修计划与实施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维修效果与费用进行综合比较,确定以后维修工作应注意的事项,从而减少维修费用。
③大修及改造费用控制:大修及改造项目的确定:根据设备、设施基础管理工作平台确定大修及改造项目、维修级别及初步的预算等;大修及改造项目方案确定:应对大修及改造费用的可行性、技术含量的完整性、维修质量的可靠性、经济价值的可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施工方案(性价比);施工单位的确定:根据施工单位的资质类别、信誉度、方案、质量、技术安全要求、工程造价及实际维修能力等综合确定施工单位、生产厂家、总价超过规定值时采用投标确定;施工标准及质量控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施工(维修)质量标准;施工质量验收: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对工程的分布、分项进行验收; 在施工收尾阶段应对工程进行整体验收并进行试运转试验,对大修及改造工程作到综合验收;施工总造价的控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配件消耗、人力消耗、技术含量等签订施工合同,进行预、决算的审定,并实行工作量清单及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