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基础作业01
2008年地球物理学基础
![2008年地球物理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67a6dac1b14e852458fb578f.png)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球物理基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任选4题作答)1、重力异常2、磁偏角3、视电阻率4、群速度5、均方根速度6、大地水准面7、惠更斯原理8、叠加速度9、波阻抗10、双相介质二、简答题(每题5分,任选4题作答)1、什么是地球物理学?它包含哪些分支方法?列举出就你所知的目前地球物理学中最引起关注的几个研究问题。
2、写出有关重磁异常的泊松公式,并说明式中各量的含义与该式的作用。
3、简述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主要特征。
4、岩石天然剩余磁场获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物质磁性有哪几种分类?5、简述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的动校正和静校正,它们对地震勘探有何作用?6、简述付氏变换定义与基本性质,并给出其中两个以上变换性质的证明。
7、从弹性波方程导出斯涅耳定律和反射透射系数。
8、试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推导导电介质中平面波电磁场解。
9、简述费马原理。
10、简述地震勘探中的主要噪音类型及消除方法。
11、简述世界地震分布的主要特征。
12、试论述地球磁极倒转的证据及其潜在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15分,任选4题作答)1、试述各种重力校正的目的及其相应重力异常的地球物理意义。
2、以任一熟悉的地球物理方法为例,叙述它的方法原理及实际工作步骤。
3、试说明磁异常转换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4、简述地磁场的高斯理论。
5、从地震资料解编到水平叠加有哪些主要处理环节,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叠前深度偏移?6、简述A VO基本原理及适用性。
7、试论述地球内核旋转的地球物理证据。
8、试论述地球物理反演的不适定性及约束手段。
9、由声波方程导出射线方程及输运方程,分析声波方程高频解式所用近似的物理意义和应用条件。
10、推导声波方程的格林积分公式;写出均匀介质格林函数表达式和非均匀介质格林函数渐近表达式;导出地震波场克希霍夫积分解。
11、试论述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12、从如下的二维标量波方程出发,2222222(,;)(,;)1(,;)(,)u x z t u x z t u x z t x z v x z t ∂∂∂+=∂∂∂简要推导某种单程波算子(如隐式有限差分法,F-K 法,相移法,分裂步Fourier 法,Fourier 有限差分法,广义屏等)。
地球物理学考试试题
![地球物理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85d0b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5.png)
地球物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地球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地球的内部结构B 地球的表面形态C 地球的大气圈D 地球的水圈2、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速度最快的是()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瑞利波3、地球磁场的主要来源是()A 地球内部的电流B 地球表面的电荷C 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D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4、重力测量中,自由空气异常主要反映了()A 地形的影响B 中间层物质的影响C 地壳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D 地幔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5、地磁要素中,用来确定磁北方向的是()A 磁偏角B 磁倾角C 水平分量D 垂直分量6、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研究地球内部的热状态()A 地热测量B 重力测量C 地磁测量D 地震测量7、地球内部的莫霍面是()A 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B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C 外核与内核的分界面D 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分界面8、大地电磁测深法主要利用的是()A 高频电磁波B 低频电磁波C 直流电D 交流电9、岩石的剩余磁性主要包括()A 热剩余磁性和化学剩余磁性B 感应磁性和剩余磁性C 稳定磁性和不稳定磁性D 原生磁性和次生磁性10、以下哪种地球物理方法可以用于探测地下水资源()A 重力勘探B 磁法勘探C 电法勘探D 地震勘探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地球物理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分支学科。
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是利用________进行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的基础。
3、地球的重力场可以通过________测量来获取。
4、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两者的夹角称为________。
5、热流值是衡量地球内部________的重要参数。
6、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电法勘探中,根据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基础地球物理
![基础地球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551e926c9b6648d7c1c746d2.png)
西北大学地质系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业地球物理学基础学生:李萍授课老师:马劲风程顺有任战利张小莉专业:固体地球物理学年级:硕2005学号:200521338日期:二〇〇六年十二月地球物理基础重磁电部分试题:一、对重力观测值分别进行哪些校正,相应的重力异常有何地质意义?用重力仪在测点与总基点分别观测所获得的重力差值,实际上还不是测点相对于总基点的重力异常。
因为重力的相对测量是以总基点的重力值作为零值(正常场值)来与测点的重力值进行比较的,所以要求测点和总基点的海拔高度以及所处的纬度都一样,并且测点附近的自然地形也要平坦,否则就要对测点的观测值作必要的整理改正,才能获得真实的重力异常。
因此重力观测值必须经过以下校正。
1、地形校正自然地形的起伏常常使得观测点周围的物质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因此需要把观测点周围的物质影响消除掉。
即将测点所在的水准面以上的多余物质除去,而把测点以下空白的部分填补起来,这项工作就叫地形校正。
地形校正的方法是将测区划分成许多小块,划分的图形可画在透明纸上,成为一个量板。
通常采用的是扇形量板。
地形校正值可由下式计算:依次算出量板所划分的各个扇形柱体对该测点的地形校正值并累加求和,即可求得整个地形对该测点的地形校正值。
2、中间层校正通过地形校正以后,测O点的周围成为水准面了。
但是,测点到大地水准面或基地面(通过基点的水准面)间还存在一个水平物质层,消除这一物质层影响的方法,称为中间层改正。
如果把小间层当作厚度为Δh,密度为σ的无限水平板,其重力作用值为2πGσΔh0。
因此,中间层校正值为δg中=-2πGσΔh0。
当测点高于大地水准面或基准面时,Δh为正,反之为负。
3、高度校正经过上述两项校正后,测点与大地水准面或基准面之间还存在一个高度差Δh ,为消除由于测点与大地水准面(或基准面)存在高差Δh所造成的重力影响还需进行高度校正。
当测点相对大地水推面高程为Δh时,其高度校正值为δg高=0.3086Δh (毫伽)。
地球物理学概论的练习题
![地球物理学概论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e141c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6.png)
地球物理学概论的练习题地球物理学概论的练习题从狭义上讲,练习题是以巩固学习效果为目的要求解答的问题;从广义上讲,练习题是指以反复学习、实践,以求熟练为目的的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难题等。
下面为大家带来地球物理学概论的练习题,欢迎阅读!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内部的古登堡面是()分界面。
A、地幔与地核 B.地壳与地幔 C.上地幔与下地幔 D.内核与外核2、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最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勘探。
A、地震B、重力C、电法D、磁法3、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遇到两种地层的分界面时,一部分能量返回原地层形成()。
A、透射波B、反射波C、滑行波4、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大的岩石是()。
A、花岗岩B、变质岩C、粘土D、页岩5、重力勘探是基于岩矿石的()差异,通过观测重力场随空间、时间的变化规律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及寻找矿产能源的`。
A.弹性B.磁性C.电性D.密度6、地壳的下界面称为()。
A、硅铝层B、硅镁层C、莫霍面7、波在()里传播的距离,叫波长。
A、一定时间B、一个周期C、一种介质8、纵波的特点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A、垂直B、不垂直C、一致D、不一致9、物理地震学认为,地震波是()。
A、一条条射线B、沿射线路径在介质中传播C、一种波动D、面波10、岩石埋深越大,其()。
A、密度越大B、密度越小C、孔隙度增大D、孔隙度不变11、岩石的孔隙度越大,一般有()。
A、地震波传播速度越大B、岩石密度越大C、岩石密度越小D、有效孔隙度一定大12、地震勘探最主要的是()地震法。
A、折射波B、透射波C、反射波。
13、静自然电位的符号是()。
A.SSP B、 UspC、 SPD、 Ed14、横波的特点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A、垂直B、不垂直C、相同D、不相同15、促使地壳的物质成分,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统称为()。
A、地质作用B、构造作用C、沉积作用二.判断题1、地球物理是通过观测和研究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方法。
地球物理学基础答案版
![地球物理学基础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4b2cc24afe04a1b071de33.png)
地球物理学基础(2010) 作业011、通过这两次课对地球物理学的介绍,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地球物理的认识和看法(如什么是地球物理,它所研究的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等)。
结合原来专业、现在专业,谈谈地球物理将在你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答:地球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研究地面形状的大地测量学,研究海洋运动的海洋物理学,研究低空的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研究高空以至行星际空间的空间物理学,研究地球本体的固体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一些小分支如火山学、冰川学、大地构造物理学等。
狭义的地球物理一般指固体地球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包括地震学、地球电磁学与古地磁、重力学、地球动力学等。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地震学(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势能场(重力场、电磁场)、地热流等方法。
地球物理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应用于防灾减灾、资源能源探测、考古、工程建设、国防安全等各个领域。
2、查资料:估算1)地球每秒所释放的能量;2)全世界以及中国总的电力装机容量;3)对这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或评价答:1)、参考HN Pollack, SJ Hurter, JR Johnson. Heat Flow from the Earth's Interior: Analysis of the Global Data Set. Reviews of Geophysics,1993. 的文章中给出的全球热流值,海洋和大陆平均大地热流值为102±2.2 mWm-2和65±1.6mWm-2,计算得到全球总的热流损失为44.2*1012W。
2)、中国总的电力装机容量在2009年约为9亿千瓦时,全球总的电力装机大概为30亿千瓦时。
3)、地球释放的能量要远大于装机容量,地热是一个庞大的能源来源,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将会缓解日益突出的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3、试画出几种断层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明受力情况答:正断层:地层两侧受到水平拉伸力,上下面受到挤压力,一般的情况是,在水平拉伸力和垂向挤压力的作用下,下盘上升,上盘下降。
2017年地球物理学基础作业03及参考答案
![2017年地球物理学基础作业03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59c450cf84b9d528ea7a59.png)
1.The techniques of refraction and reflection seismology,using artificial, controlled explosions as sources,were developed in the search for petroleum.Since the1960s these methods have been applied with notable success to the resolution of detailed crustal structure under continents and oceans.The development of powerful computer technology enabled refinements in earthquake location an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vel-times of seismic body waves.These advances led to the modern field of seismic tomography,a powerful and spectacular technique for revealing region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that have anomalous seismic velocities.In the field of earthquake seismology,the need to protect populations and man-made structures has resulted in the investment of considerable effort in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codes to reduce earthquake damage.To appreciate how seismologists have unraveled the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interior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what types of seismic waves can be generated by an earthquake or man-made source(such as a controlled explosion).The propagation of a seismic disturbance through the Earth is govern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such as density,an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material of the Earth’s interior reacts to the disturbance.Material within the seismic source suffers permanent deformation,but outside the source the passage of a seismic disturbance takes place predominantly by elastic displacement of the medium;that is,the medium suffers no permanent deformation.Before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kinds of seismic waves,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grasp of elementary elasticity theory.This requires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s of stress and strain,and the various elastic constants that relate them.利用人工的、控制爆炸作为震源的折射地震和反射地震技术在寻找石油领域得到了发展。
地球物理学基础 (2)
![地球物理学基础 (2)](https://img.taocdn.com/s3/m/fae67b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1.png)
地球物理学基础
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球表面和地球大气的物理学科。
它涵盖了地震学、地热学、地电学、地磁学、地引力学和地球物理勘探等领域。
地球物理学基础包括理论、实验和观测方法,以及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些基础内容:
1. 地震学:研究地震活动和地震波传播,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危险性。
2. 地热学:研究地球内部的热流和热传导现象,以及地下水系统和地热能资源的利用。
3. 地电学:研究地壳中的电导性和电磁现象,用于勘探矿
产资源和地下结构。
4. 地磁学:研究地球磁场的产生和变化,以及地球磁场与
地球内部结构和太阳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5. 地引力学:研究地球重力场的变化和地球引力对物体的
影响,用于勘探油气资源和探测地下结构。
6. 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地下结构和资源
勘探,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和磁力勘探等。
地球物理学基础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地
球内部结构,为地质学、地球科学和地球工程学等领域的
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知识。
地球科学知识竞赛习题:地球物理部分
![地球科学知识竞赛习题:地球物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e633a822360cba1aa911da3f.png)
冰天雪地蛇出动, 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 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哄哄, 鸽子惊飞不回巢。
震中距=走时差×8KM
据英国《每日邮报》当地时间2014年12月30日报道,NASA放出国际 空间站在2014年拍到的一组照片,在这些照片里,2014年的那些大事 件都以俯瞰的角度呈现在世人面前,显得特别新奇。图1~2就是其中 的两幅。请读图分析并完成1~2题。
1.图1拍摄于2014年7月,此时的国际空间站最有可能在
A.南极大陆ຫໍສະໝຸດ B.低纬度的北太平洋C.低纬度的南印度洋
D.北冰洋
2.图2展示意大利南部的埃特纳火山正往外冒出浓烟,对该照片方
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上东下西,左南右北 B.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C.上西下东,左北右南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地震的预兆歌诀
震前动物有前兆, 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 猪不吃食狗乱咬。
C.地震烈度与震级无关 D.震烈度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7.关于地表热流分布,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大陆地区,新的构造活动区域的热流值高,古老的稳定区域热流值低 B.在海洋地区,大洋中脊的热流值很高 C.岛弧地区热流值低,深海沟处热 流值高
D.在海洋地区,向大洋中脊两侧,距离大洋中脊距离越远,热流值越来越 高
没有例外. 地层层序律
C.正常层序的地层,先沉积的地层位于下面,后沉积的地层位于上面,
但有例外.
D.不连续沉积的地层,在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产状一定是不一样的.
E.在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产状不一样的一定是不整合.
指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除水平岩 层成水平状态产出外,一切倾斜岩层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 向和倾角表示,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
地球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78e65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c.png)
地球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太阳B. 星体C. 地球D. 月球答案:C2.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括以下几个分支学科,除了:A. 地磁学B. 地震学C. 地质学D. 地电学答案:C3.地震波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除了:A. P波B. S波C. R波D. L波答案:C4.地球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层,除了: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地轴答案:D5.地磁场的形成是由以下哪个部分贡献的:A. 地核B. 地幔C. 地壳D. 磁力线答案:A二、填空题1.全球最大的地震带是__________。
答案:太平洋火环2.地壳板块的运动是由__________驱动的。
答案:地热能3.地球最大的火山是__________。
答案:喜马拉雅山脉4.地球半径约为__________千米。
答案:64005.地磁南极位于__________洲。
答案:南极三、简答题1.简述地震的产生原理和分类。
答:地震是由地壳板块的活动引发的自然现象。
地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弹性地震、熔融地震和构造地震。
弹性地震是地壳板块受到累积的应力作用导致岩石断裂和能量释放,其震源区域广泛且震级较小;熔融地震是因为地壳板块下的熔岩活动引起,震级较大但震源区域相对较小;构造地震则是由于地壳板块的断层活动引发,震级和震源区域的大小各不相同。
2.简述地球磁场的形成原理和作用。
答:地球磁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核内外液态铁合金的对流运动所产生的磁场。
地球内部的热对流和自转共同作用,导致物质的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导电环流,产生了地球磁场。
地球磁场对于地球生物和磁性物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防护地球免受太阳风暴和宇宙射线的伤害,同时也为动物迁徙和定位提供了方向参考。
3.简述地球物理学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答:地球物理学在资源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球物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可以用于探明地下水、矿产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分布情况。
2013秋地球物理学基础作业讲解1-4
![2013秋地球物理学基础作业讲解1-4](https://img.taocdn.com/s3/m/2800a222647d27284b735193.png)
4、 经验公式 Log10(E)=4.8+1.5Ms (Gutenburg, 1956) 已知 Ms1-Ms2=0.5 所以有 log10(E1)-log10(E2)=1.5*0.5=0.75 E1/E2=5.6234
5、
6、
7、(附加题)
8、(附加题) 见板书
4 3 4 3 sin d 0
2
I
dI
2R sin d 2R
0
2 mR 2 3
K=
2
= 0.67
(C)将地球看成由地幔和地核两层组成,厚度均等于地球半径一半,地核的密度是地幔的 3 倍,原理同(a),只不过要分段积分,可得
17
K=
2
= 50 = 0.34,与题目所给的相差 0.01
8、三维波动方程的推导 1)X方向的作用力
(x,y,z) (u,v,w)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3)代入应力-应变关 系,并整理得
三维波动方程可以得到两种形式的波动 A、纵波波动方程 同理,可得y、z方向的运动方程
B、横波波动方程
其中:
作业02
1、翻译略 2、各向同性:介质中所有方向的参数都相等,称该介质是各向同性的。 各向异性:介质中不同方向的参数不相等,称该介质是各向异性的。 地震波:地震产生的振动在地球内部中传递,形成地震波。一般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宽频带地震仪:宽频带数字地震仪(broad band digital seismograph)主要由拾震系 统、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系统、时间服务系统和电源系统组成。具传统的用于记录 远震以进行全球地震学研究的中长周期地震仪和用于记录近震与地方震以进行区域 性地震学研究的短周期地震仪的功能于一身,并具有动态范围大、记录易储存和易 联机分析等优点,是新一代地震仪。 品质因子:品质因子Q是描述岩石弹性的重要参数,也是指示地层含油气性的重要标 志之一。常用品质因数Q及其倒数Q-1来度量衰减。表征了地球作为传输地震波介质 的品质,称为地球介质的品质因子。能描述介质对地震能量的吸收和散射。 3、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 方向垂直,瑞利波的质点运动轨迹是沿着传播方向逆时针转的直立椭圆,洛夫波 的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传播方向,并且位于介质表面。
勘探地球物理学基础--习题解答
![勘探地球物理学基础--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e89ad4bfdaef5ef7ba0d3c90.png)
勘探地球物理学基础--习题解答《勘探地球物理学基础》习题解答第一章磁法勘探习题与解答(共8题)1、什么是地磁要素?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解答:地磁场T是矢量,研究中令x轴指向地理北,y轴指向地理东,z 轴铅直向下。
地磁场T 分解为:北向分量为X,东向分量为Y,铅直分量为Z。
T在xoy面内的投影为水平分量H,H的方向即磁北方向,H与x的夹角(即磁北与地理北的夹角)为磁偏角D(东偏为正),T与H的夹角为磁倾角I(下倾为正)。
X、Y、Z,H、D、I,T统称为地磁要素。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1。
图1-1 地磁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各要素间以及与总场的关系如下:T2?H2?Z2?X2?Y2?Z2,X?HcosD,Y?H?sinDH?T?cosI,Z?T?sinI,tanI?Z/H,I?arctaZn(H/ tanD?Y/X,D?arctaYn(X/2、地磁场随时间变化有哪些主要特点?解答:地磁场随时间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地球内部场源缓慢变化引起的长期变化;(2)地球外部场源引起的短期变化。
其中长期变化有以下两个特点:磁矩减弱:地心偶极子磁矩正在衰减,导致地磁场强度衰减(速率约为10~20nT/a)。
磁场漂移:非偶极子的场正在向西漂移。
(且是全球性的,但快慢不同,平均约0.2o/a)。
短期变化有以下两个特点:平静变化:按一定的周期连续出现,平缓而有规律,称为平静变化。
地磁场的平静变化主要指地磁日变。
扰动变化:偶然发生、短暂而复杂、强弱不定、持续一定的时间后就消失,称为扰动变化。
地磁场的扰动变化又分为磁暴和地磁脉动两类。
3、地磁场随空间、时间变化的特征,对磁法勘探有何意义?解答:在实际磁法勘探中,一般工作周期较短,主要关心的是地磁场的短期变化,即地磁日变化、磁暴以及地磁脉动。
在高精度磁测中,地磁日变化是一种严重干扰,一般在地面磁测、航空磁测过程中设有专用仪器进行地磁日变观测,以便进行相应的校正,称为日变改正。
地球物理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地球物理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05e77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07.png)
地球物理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地球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地球的内部结构B. 地球的表面形态C. 地球的大气D. 地球的生态环境答案:A解析: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组成、物理过程等。
2.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B. 温度的变化C. 压力的变化D. 物质组成的变化答案:A解析: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据此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3. 莫霍面是()A. 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B.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C. 内核与外核的分界面D. 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分界面答案:B解析: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
4. 古登堡面是()A. 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B.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C. 内核与外核的分界面D. 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分界面答案:C解析:古登堡面是地核的内外核分界面。
5. 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A. 5.5 克/立方厘米B. 3.3 克/立方厘米C. 2.7 克/立方厘米D. 1.0 克/立方厘米答案:A解析: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 5.5 克/立方厘米。
6. 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A. 17 千米B. 33 千米C. 6 千米D. 60 千米答案:A解析: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3 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约6 千米,全球地壳平均厚度约17 千米。
7. 大陆地壳上部的岩石主要是()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大理岩答案:B解析:大陆地壳上部的岩石主要是花岗岩。
8. 海洋地壳主要由()组成。
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大理岩答案:A解析: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
9. 地幔的主要成分是()A. 铁镍合金B. 橄榄岩C. 花岗岩D. 玄武岩答案:B解析:地幔的主要成分是橄榄岩。
10.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A. 铁镍合金B. 橄榄岩C. 花岗岩D. 玄武岩答案:A解析: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
11. 地球磁场的产生主要与()有关。
地球物理学基础作业08
![地球物理学基础作业08](https://img.taocdn.com/s3/m/d2af9655f01dc281e53af07e.png)
地球物理学基础(2011)_作业08一、英汉互译地热学 Geothermics 热传导 heat convection 热辐射 heat radiation热扩散率thermal diffusivity 绝热梯度 adiabatic gradientHotspot 热点 sediment 沉积层 plume 热柱 mantle convection 地幔对流翻译:英文教科书P326 subduction zone 部分的三段文字。
俯冲带的地热效应就像将一块方冰块放进热的咖啡。
足够的热量从咖啡传递到冰里引起冰块的融化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同时,冰块的温度是低于周围咖啡的温度。
当岩石圈板块俯冲时会扰乱温度曲线,降低俯冲带地区的地温梯度。
热流测量通常表现为弧前大范围的低值,以及火山弧的局部高值。
低值是冷板片的结果,而高值反映了上升岩浆内部的热传递。
热流值分布图(图10.17a )体现了太平洋东北部卡斯卡迪亚俯冲带的这种高/低热流模式。
板片快速俯冲的一个结果就是冷的物质会被带到很深的地方,并保留有足够的刚性以至于在地震中破坏。
随着时间的推移,板片会被加热,但冷的物质会延续数十百万年。
在新近板块汇聚地区之下的岩石圈根就是这样被人类认识,如阿尔卑斯山以及内华达山脉。
二、名词解释热导率:表示传热物质的属性,与岩石或矿物的属性、晶体结构有关,呈各向异性 热流密度: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物体表面单位面积流出的热量热流省:大陆或海洋中有一定热流的地区,它们的边界通常与独特的地形区或有特殊的造山作用特征的地区有关。
地热梯度:单位深度内温度增加的量(℃)称为地热梯度。
三、温度达到稳定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若不考虑热源,假设地壳平均热流q= -60mW/m 2,地表、地壳底部温度分别为273K 、 1573K ,地壳平均厚度为70km ,求地壳的平均热导率к;若考虑热源的影响,生热率为7*10-7W/m 3,试推导地壳的温度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式。
地球物理习题集
![地球物理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ecbc29110066f5335a8121a6.png)
地球物理习题集《地球物理学导论》习题集(地质学系基地班适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019年3月《地球物理学导论》习题集一、绪论1. 何谓地球物理场?什么是地球物理正常场?试以地球的重力场和磁力场来说明?2. 物探方法的应用条件是什么?试例举重力勘探和磁法勘探的应用条件。
3. 与地质法相比,物探方法有哪些主要特点?二.重力学1. 如何理解重力场强度和重力加速度?2. 试述重力等位面和重力矢量的关系。
3. 何谓重力水平梯度?重力水平梯度矢量和重力等值线的关系如何?试指出图2-1中重力水平梯度矢量和重力等值线间的矛盾之处,并修正之(包括矢量的大小和方向)。
4.简述正常重力和重力异常的概念和联系。
5.如何理解正常重力和重力异常的相对性?试举例说明。
6.何谓剩余密度、剩余质量?重力异常和剩余质量有何关系? 7.为什么重力正常值g 0只随纬度φ而改变?正常重力公式中括弧前面的系数978.049相当于地球上何处的正常重力值, 单位是什么?8.重力观测值需进行哪些校正?试简述各项校正的意义。
9.何谓布格校正,何谓布格重力异常?10.何谓重力异常曲面?何谓重力异常等值线图,它们二者关系如何? 11.“一个地质体在地表产生的重力异常就是它的剩余质量对地表各点的引力。
”这句话对不对?错在何处?12.重力观测值的“中间层校正”实质上是将测点平面和基点平面间的无限水平物质层对测点重力值的影响全部消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测点平面和基点平面间的构造,矿产等还能用重力勘探来发现吗?请分析之。
13.图2-2为某区布格重力异常图,指出图中哪些是正异常(重力高),哪些是负异常(重力低),重力异常的闭合差各为多少。
并指出重力梯阶带处的重力水平梯度是多少?14.图2-3为某区布格重力异常图,试指出在区域重力背景上的局部重力异常是重力高还是重力低,并指出这个局部异常的中心位置所在,局部异常的最大值(绝对值)是多少?15.在图2-4中区域重力场向北均匀增加,试指出出现在区域背景上的局部重力异常的变化特点如何。
2017地球物理学基础作业01及参考答案
![2017地球物理学基础作业01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937617844769eae009ed59.png)
1.Although the many advances in geophysical research depend strongly on aid of computer science,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geophysical methods remain the same; they constitute the foundation on which progress is based.In revising this textbook, I have heeded the advice of teachers who have used it and who recommended that I change as little as possible and only as much as necessary(to paraphrase medical advice on use of medication).The reviews of the first edition,the feedback from numerous students and teachers,and the advice of friends and colleagues help me greatly in deciding what to do.The structure of the book has been changed slightly compared to the first edition. The final chapter on geodynamics has been removed and its contents integrated into the earlier chapters,where they fit better.Text-boxe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handle material that merited further explanation,or more extensive treatment than seemed appropriate for the body of the text.Two appendices have been added to handle more adequately the three-dimensional wave equation and the cooling of a half-space, respectively.At the end of each chapter is a list of review questions that should help students to evaluate their knowledge of what they have read.Each chapter is also accompanied by a set of exercises.They are intended to provide practice in handling some of the numerical aspects of the topics discussed in the chapter.They should help the student to become more familiar with geophysical techniques and to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虽然地球物理研究方面的许多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科学的帮助,但是地球物理方法的基本原理仍旧保持不变,他们构成了进步的基础。
地球物理基础考试题
![地球物理基础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5aeece9ec3d5bbfd0a7462.png)
地球物理基础1、解释以下各词的物理含义:1) 什么是地球的重力位,由哪几部分组成,写出其表达式;3) 勒夫数(h, k)、志田数(l);4) 岁差和章动;5) 地心纬度天文纬度。
6)地震波阻抗;7)叠加速度;8)视电阻率;9)磁场强度;10) 地震波传播介质的品质因子(Q 值)。
2、解释下面几种重力校正的目的,并说明这些校正通常是加到勘测重力值中还是从勘测重力值中减去(即校正值的正负):A. 自由空气校正B. 布格校正C. 地下校正D. 均衡校正3、现代地学研究发现大洋脊是扩张的,请扼要叙述你所知道的洋脊扩张的证据。
4、试述全球板块构造学说的地球物理和地质方面的主要依据。
5、怎样根据地震波速度变化和地震波的衰减特性研究地下的热状态?怎样根据大地电磁测深结果研究地下的热状态?6、岩石天然剩余磁场获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物质磁性有哪几种分类?7、试述地壳上地幔内低速高导层的可能成因。
8、请简要叙述地震为板块构造活动提供了哪些方面的证据。
9、岩石如何获得磁性,如何用岩石磁性说明板块运动(岩石磁性的研究对大陆漂移的意义)?10、列举出就你所知的目前地球物理学中最引起关注的几个研究问题。
11、请简述地球物理正演及反演问题之要意。
12、简叙地磁场的高斯理论。
回答以下问题:1) 地磁场H 与地磁位W 的关系,H 和W 满足的方程式。
2) 地磁位W 的数学表达式,怎么解出来的。
3) 用公式证明根据什么观测资料确定出高斯系数g i ,g e ,h i ,h e 。
13、试从泊松方程出发推导球体重力位)1)写出重力位所满足的泊松方程,说明其中各量含义;2)导出球对称条件下泊松方程表达式;3)导出自由空间中均匀密度球内外的重力位表达式。
14、导出水平层状介质中小入射角条件下走时与炮检距的关系(内含层速度参量)(即Dix 公式)1)写出水平层状介质条件下的斯涅耳定律;2)导出炮检距与深度、走时与深度的关系;3)利用台勞展开,将2得到的公式简化为小入射角度表达式;4)导出小入射角条件下走时与炮检距的关系(内含层速度参量);15、试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推导导电介质中平面波电磁场解1)写出导电介质中麦克斯韦方程;2)导出频率域电磁波所满足的一维亥姆赫兹方程;3)导出导电介质中平面波电磁场解;4)给出趋肤深度(波的振幅下降e 1的距离)和波长与电导率和频率的关系;。
地球物理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05fea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b.png)
地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地球的大气层B. 地球的岩石圈C. 地球的生物圈D. 地球的海洋答案:B2. 地球物理学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岩石的密度B. 岩石的弹性模量C. 岩石的孔隙度D. 岩石的颜色答案:D3. 地球磁场的产生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C. 地球的大气层D. 地球的海洋答案:A4. 地球物理学中,重力异常通常与下列哪种地质现象有关?A. 火山活动B. 地震活动C. 地壳运动D. 气候变化答案:C5. 地球物理学中,地热流的测量通常用于研究下列哪个领域?A. 地震预测B. 矿产资源勘探C. 气候变化研究D. 海洋学研究答案:B6. 地球物理学中,电磁法勘探主要用于探测下列哪种资源?A. 地下水B. 金属矿C. 石油和天然气D. 煤炭答案:B7. 地球物理学中,地震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B. 测量地震波的振幅C. 测量地震波的频率D. 测量地震波的到达时间答案:D8. 地球物理学中,地球的内部结构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的?A. 地震波的传播特性B. 地球的自转速度C. 地球的公转周期D. 地球的大气压力答案:A9. 地球物理学中,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是多少?A. 5公里B. 10公里C. 30公里D. 100公里答案:C10. 地球物理学中,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有什么关系?A. 完全重合B. 完全相反C. 有一定的偏差D. 没有关系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地球物理学中,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探测地下结构?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电磁勘探D. 放射性勘探答案:ABCD12. 地球物理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A. 岩石的密度B. 岩石的孔隙度C. 岩石的温度D. 岩石的湿度答案:ABC13. 地球物理学中,下列哪些现象与地球磁场有关?A. 极光B. 指南针的使用C. 鸟类的迁徙D. 无线电波的传播答案:ABC14. 地球物理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地热流的测量?A. 地壳的厚度B. 地壳的热导率C. 地壳的温度梯度D. 地壳的化学成分答案:ABC15. 地球物理学中,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地球的重力场?A. 重力仪B. 卫星重力测量C.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D. 地壳的密度分布答案:AB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地球物理学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岩石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2017地球物理基础1-5作业讲解
![2017地球物理基础1-5作业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4560d68f242336c1eb95e9c.png)
2������(3λ:2μ)
=
������
2(λ:μ)
;
也可以写成:λ =
(1:ν)(1;2ν) 2(1:ν) 各向均匀压缩实验:������11 = ������22 = ������33 ;������23 = ������13 = ������12 = 0 ������ K=− ������ −������ = 2������������11 + ������������ −������ = 2������������22 + ������������ −������ = 2������������33 + ������������
剪应力与剪应变: ������������������ = ������������������ = ������������������������ ������������ ������������ = ������ + = 2������������������������ ������������ ������������
开普勒第三定律,也称调和定律,也称周期定律:是指绕以太 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 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开普勒第一定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开普勒第二定律遵循角动 量守恒定律。 4.(a)球体转动惯量 如右图所示的球面坐标系中选取任 一体积元作为质量元,该体积元的体积
3.(1)杨氏模量E = = ∆������/������ 料的抗拉伸强度。
F/A ������
F/A
������ ������
,是拉/压力与纵向形变的比值,表示材
剪切模量 ������ = = ,是剪切力与切变角的比值,表示材料的抗 ∆L/L ������ 剪切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and g r = −G
������ ������ ������ 2
=−
������ ������ ������ 2 0
4������������ 2 ������(������)������������
-1
β [km s ] 4.8 12.2 7.0
-1
ρ [km m ]
-3
3100 3900 5300
(See also Exercise 1 in the textbook “Fundamentals of Geophysics “ P203)
地球物理学基础(2013)作业 01
2/2
5. For a sphere, moment of inertia is given as I = KM������ 2 ,please prove below three situations: (a) If the sphere is homogenous (uniform density), K = 0.40; (b) If all the mass of the sphere is on the outside, K = 0.67; (c) For a two layer earth with a denser core whose radius is 0.50 that of the entire planet, with the density of core is three times greater than rim, K=0.33. 以下三个题目,任选两个: 6. The radius of the Moon is 1738km and its mean density is 3347kgm-3. If the Moon has a core with radius 400km and the uniform density of the overlying mantle is 3300 kgm-3, what is the density of the core? 7. An aircraft leaves a city at latitude ������1 and longitude ϕ1 and flies to a second city at latitude ������2 and longitudeϕ2 . Derive an expression for the great circl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cities 。 Apply the above formula to compute the great circle distances between the following pairs of cities: (a) New York (λ = 40∘ 43’N ,ϕ1 = 74∘ 1’W)—Madrid (λ = 40∘ 25’N, ϕ1 = 3∘ 43’W); (b) Seattle (λ = 47∘ 21’N ,ϕ1 = 122∘ 12’W)—Sydney (λ = 33∘ 52’ S,ϕ1 = 151∘ 13’E); (c) Moscow (λ = 55∘ 45’N ,ϕ1 = 37∘ 35’E)—Paris (λ = 48∘ 52’N ,ϕ1 = 2∘ 20’E); (d) London(λ = 51∘ 30’N ,ϕ1 = 0∘ 10’W)—Tokyo (λ = 35∘ 42’N ,ϕ1 = 139∘ 46’E). 8. Preview the three-dimensional wave equations. (Refer to Appendix A in the textbook “Fundamentals of Geophysics “ P363. )
地球物理学基础(2013)作业 01
1/2
地球物理学基础(2013)
布置时间: 2013-9-17(周二)
1. 将下面的英文翻译成中文
作业 01
交作业时间: 2013-9-24 (周二)
Although the many advances in geophysical research depend strongly on the aid of computer science,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geophysical methods remain the same; they constitute the foundation on which progress is based. In revising this textbook, I have heeded the advice of teachers who have used it and who recommended that I change as little as possible and only as much as necessary (to paraphrase medical advice on the use of medication). The reviews of the first edition, the feedback from numerous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the advice of friends and colleagues helped me greatly in deciding what to do. The structure of the book has been changed slightly compared to the first edition. The final chapter on geodynamics has been removed and its contents integrated into the earlier chapters, where they fit better. Text-boxe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handle material that merited further explanation, or more extensive treatment than seemed appropriate for the body of the text. Two appendices have been added to handle more adequately the three-dimensional wave equation and the cooling of a half-space, respectively. At the end of each chapter is a list of review questions that should help students to evaluate their knowledge of what they have read. Each chapter is also accompanied by a set of exercises. They are intended to provide practice in handling some of the numerical aspects of the topics discussed in the chapter. They should help the student to become more familiar with geophysical techniques and to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2. Write down Kepler’s three laws of planetary motion. Which law is a result of the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Which law is a result of the conservation of energy? 3. What are the Lame constants in seismic theory? 4. Calculate the bulk modulus 体积模量(K),the shear modulus 剪切模量(μ) and Poisson’s ratio 泊松比 (υ) for the lower crust 地壳 ,upper mantle and lower mantle, respectively, using K = −V
注意:1、以上所有题目(英译汉除外) ,用中文或者英文回答都可以; 2、请使用 A4 打印纸或者同等大小的纸张作答,无需再抄题目,标清楚题 号即可,手写或者电子打印都可以; 3、请在第一页页首位置写上你的信息,格式是“姓名+单位+学号” 。
and the values for the P-waves(α) and S-waves(β) velocities, and density(ρ) given in the following table.
Region Lower crust Upper mantle Lower mantle Depth [km] 33 400 2200 α [km s ] 7.4 8.5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