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按原理分类
直接电位法和电 位滴定法。 直接电位法是通 过测量电池电动 势,从而确定指 示电极电位,然 后根据Nernst方 程,计算被测物 含量。
电位滴定法是通 过测量在滴定过 程中指示电极电 位的变化来确定 滴定终点,再按 滴定中消耗的标 准溶液的体积和 浓度计算待测物 质含量,实质上 是一种容量分析 方法。
第二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ISE)概述
离子选择性电极由三部分组成:
离子选择性电极由三部分组成:①敏感膜:对
给定离子响应; ②内参液:含有与膜及内参 比电极响应的离子;③内参比电极。 也有的膜电极不用内参液和内参比电极,在 压膜时,在膜上压一层银粉,焊上一根金属 导线,或用导电胶将导线与膜粘在一起,或 把敏感膜涂在金属丝或片上制成涂层电极。
φm = K RT ln α FF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使用范围
一般在1~10-6 mol· -1范围内电极电位符合能斯特方程;检测 L 下限由单晶膜的溶度积决定,LaF3饱和溶液中F-离子浓度 约为10-7 mol· -1,因此氟电极在纯水体系中最低检测下限为 L 10-7 mol· -1左右;实验中要用F-离子的标准溶液校正电极。 L 电极在低活度范围内响应时间为~3min,而后在高活度范围 内响应迅速。氟电极的选择性较好,PO43-,CH3COO-,X -,NO -,SO 2- ,HCO -等离子不干扰,主要干扰离子 3 4 3 -。干扰的原因是在膜表面产生如下反应: 是OH LaF3 + 3OH- = La(OH)3 + 3F- 产生的F-离子对测定造成正干扰,而La(OH)3 层也对 测定有干扰. 在酸度较高时,会形成HF,HF2-,HF32-,而使F-离子浓 度降低,因此测定时应控制pH值在5~6之间。
电位分析法

RT Pot z / m Pot z / n K ln a M K m a K ...... ,i i m, ja j ZF
0.059 Pot z / m Pot z / n M K ln a M K m a K ...... ,i i m, j a j Z
★ 试样组分较稳定的试液,如火力发电厂水 蒸气中Na+的测定。
<二> 校准曲线法: 配制试液和一系列标准溶液,加 1. 方法要点: 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使 各溶液的实验条件一致。分别测 定它们的电动势,根据标准系列 溶液的浓度,作E~C曲线,再用 内插法求试液中被测物含量。 2.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大批量试样的分析。
二、膜电位的产生: 〈一〉膜电位: ● 膜电位: 膜两侧接触不同浓度电解质 溶液而产生的电位差。
〈一〉膜电位产生的模型: 1.扩散电位:
●C1>C2:产生浓差扩散 ●H+迁移较Cl-快:造 成溶液界面上的电荷 分布不匀 ●C1负电荷多而C2正电 荷多:在相界面产生 电位差 ●电位差的产生,使离子 的扩散速度减慢,最后 达到平衡,使两相界面 之间有稳定的界面电位
① 当正、负离子的迁移数相等时,扩散电位 等于零;
② 扩散电位可以出现在液体、固体界面上; ③ 扩散电位不具备强制性和选择性; ④ 扩散电位是膜电位的组成部,它存在于膜 相内部。
2.道南电位:
●渗透膜:它至少能阻止 一种离子从一个液相扩 散到另一个液相。 ●C1>C2:产生浓差扩散
●仅允许少量的K+通过,
§3—1 电位分析法原理
一、电位分析法:
●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同时浸入试液,组 成电池,在通过电路的电流为零的条件下, 测量指示电极的平衡电位,从能斯特方程 式求待测离子浓度的方法,称电位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方法之一电位分析法

)
(K2
0.0592
lg
aH 内 aH 内表面
)
K
0.0592
lg
a H
外
K
0.0592
pH
C、PH玻璃电极的电极电位:
E玻 E内参 E膜 E内参 K 0.0592 pH试
E玻 K玻 0.0592 pH试
D、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基本原理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是以玻璃电
极作批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 极,浸入试液中构成原电池: E = E甘 – E玻
电位滴定法中拟定终点的办法重 要有下列几个:
第一种办法:以测得的电动势和 对应的体积作图,得到E~V曲线, 由曲线上的拐点拟定滴定终点。
第二种办法:作一次微商曲线, 由曲线的最高点拟定终点。具体 由△E/△V对V作图,得到△E/△V 对V曲线,然后由曲线的最高点拟 定终点。
第三种办法:由二次微商求终点
其中,批示电极是看待测离子的 浓度变化或对产物的浓度变化有 响应的电极,参比电极是含有固 定电位值的电极。
在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加 入,待测离子或产物离子的浓度 要不停地变化,特别是在计量点 附近,待测离子或产物离子的浓 度要发生突变,这样就使得批示 电极的电位值也要随着滴定剂的 加入而发生突变。
惯用的有Ag/AgCl、甘汞电极 (Hg/Hg2Cl2电极)。
对于甘汞电极,其电极反映为: Hg2Cl2+2e=2 Hg+2Cl-
3. 第三类电极:它由金属,该金属 的难溶盐、与此难溶盐含有相似阴离 子的另一难溶盐和与此难溶盐含有相 似阳离子的电解质溶液所构成。表达 为M (MX,NX,N+)。如: Zn| ZnC2O4(s),CaC2O4(s),Ca2+ Ca2+ + ZnC2O4 +2e CaC2O4+ Zn
电位分析法

2.特点 (1)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合现场 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操作; 操作; 选择性好,测定简便快速; (2)选择性好,测定简便快速; 试样用量少; (3)试样用量少; 自动化程度高; (4)自动化程度高; 精密度较差。 (5)精密度较差。
ϕ玻璃
ϕ甘汞
2.303RT E = K′ + pH F 25 °C: E = K′ + 0.059pH
比较法确定待测溶液pH 比较法确定待测溶液pH
pH已知的标准缓冲溶液 和 pH待测的试液 。 测定 已知的标准缓冲溶液s和 待测的试液 待测的试液x。 已知的标准缓冲溶液 各自的电动势为 的电动势为: 各自的电动势为:
测定待测溶液的电位值, 测定待测溶液的电位值, 通过标准曲线求出其浓度。 通过标准曲线求出其浓度。
Ex
lgcx lg c i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 TISAB )的作用 保持较大且相对稳定的离子强度,使活度系数恒定; ①保持较大且相对稳定的离子强度,使活度系数恒定; 范围内, ②维持溶液在适宜pH范围内,满足离子电极的要求; 维持溶液在适宜 范围内 满足离子电极的要求; ③掩蔽干扰离子。 掩蔽干扰离子。 测 F- 过 程 所 使 用 的 TISAB 典 型 组 成 : 1mol/L 的 NaCl,使溶液保持较大稳定的离子强度 ; 0.25mol/L的 , 使溶液保持较大稳定的离子强度; 的 HAc 和 0.75mol/L 的 NaAc, 使 溶 液 pH 在 5 左 右 ; 0.001mol/L的柠檬酸钠 掩蔽 3+、Al3+等干扰离子。 的柠檬酸钠, 掩蔽Fe 等干扰离子。 的柠檬酸钠
第九章--电位分析法(2014)PPT课件

H水 合层 H溶 液
E内K内0.059lgaaHH内 内 参 水比 化溶 层液 E外K外0.059lgaaH H外 外 部 水溶 化液 层
.
13/6193
E内K内0.059lgaaHH内 内 参 水比 化溶 层液 E外K外0.059lgaaH H外 外 部 水溶 化液 层
同一玻璃电极,膜内外表面性质可以看成是相同 的,所以常数K内=K外;
属于非晶体膜电极。 最早使用的离子选择性电极。 核心部分是玻璃膜。
.
6/696
玻璃膜的不同组成可制成对不同 阳离子响应的玻璃电极。
pH玻璃膜电极的敏感膜是在SiO2 基质中加入Na2O、Li2O和CaO烧 结而成的特殊玻璃膜。厚度约为 100 mm左右。
原理:玻璃膜产生的膜电位与待 测溶液的pH值有关。
.
19/6199
3.3 pH值的测定
pHlogH[] pH loagH
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 极 , 玻 璃 电 极 作 为 H+ 活 度 指 示电极,两者插入溶液中组 成电池:
A A g ,0 . g 1 m C L 1 H ol 玻 lC 试 l 璃 K ( 饱 液 C ) 膜 ,H 2 C l 和 2 H g l
.
34/6394
二氧化碳气敏电极
电极浸入待测液,试液中 待测CO2通过透气膜扩散 ,直到透气膜内外CO2的 分压相等。
CO2引起的内电解质溶液 pH变化用pH玻璃电极指 示,由此测定试液中CO2 的浓度。
.
35/6395
气敏电极一览表:
.
36/6396
7. 酶电极
将 生物酶 涂剂:二癸基磷酸钙+苯基磷酸二辛酯溶液。
.
32/6392
第七章 电位分析法

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ISFET)
16-4 离子选择性电极性能参数
一、检测限与响应斜率 离子选择性电极能够检测到被测离子的最低浓 度。如图16-10中的CD与FG两延长线交叉点A 所对应的离子活度。 依能斯特方程直线的理论斜率为:
2.303 RT 理论斜率 zF
实际测定时斜率与理论值不一定相同。
(二)氟电极
氟电极的敏感膜由LaF3单晶片制成,为提高导电性, 在其中参杂少量Eu2+,Ca2+ ,二价离子的引入,使晶 格点阵中La3+被Eu2+,Ca2+取代,形成较多空的F-点 阵,增强了晶体的导电性,导电由F-完成。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是目前最成功的单晶膜电极。
RT EF k ln a F F
能斯特方 程比较
EM
RT k ln a Ag F
二、电位选择性系数
电极选择性是指:电极对被测离子 和干扰离子响应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用电极选择性系数Ki,j表 示。
RT z/m EM k ln( ai K iPot a ) ,j j zF
Ki,j表征了干扰离子对被测离子干扰的程度
玻璃电极的电位与溶液PH关系
玻璃电极的电位与溶液的PH有如下关系 RT E玻 k玻 ln aH F 2.303 RT E玻 k玻 pH 试 F
E玻 k玻 0.0592pH试
(三)阳离子玻璃电极
二、晶体电极
(一)电极结构 晶体电极的基本结构图16-5,其敏感膜 材料系难溶盐加压或拉制成的。能满足 室温下导电的难溶盐晶体只有少数几种, 氟化镧、硫化银、卤化银等。这类晶体 晶格能比较小,离子半径最小电荷最少 的离子F ,Ag+等参与导电。
电位分析

而产生电极电位的,即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极上
有电子的得失与转移;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以敏感膜为基体,选择性地让一些 离子渗透,同时包含着离子的交换过程。因此,离子选择 性电极电位是由离子的交换和扩散作用产生的。 敏感膜是一种能分开两种电解质溶液,并对溶液中某种 物质有选择性响应的薄膜,它能形成膜电位,ISE被认为是 一种电化学传感器,是电位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指示电极。
Chapter 10 Potentiometry
第十章
电位分析法
§10-1 概 述
一、定义
电位分析法指在零电流条件下,利用电极电位和 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待测 物含量的方法,包括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直接电位法 电位滴定法
1. 直接电位法 (direct potentiometry) :
将电极插入被测液中,根据测得的电池电动势与
被测溶液中待测物质某种型体的平衡浓度的关系直接
求出待测物质含量的方法。 2. 电位滴定法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 借助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的突变来确定滴定 终点,根据滴定剂的体积和浓度来求得待测物质的 含量,所得是某种参与滴定反应物质的总浓度。
3. 任意的i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
任意阳离子i 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均等于膜内扩散
电位和膜与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内外界面的界面电位的代数 和。
膜内外表面性质完全相同,所以,内外界面扩散电位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
而膜内外界面的界面电位为:
外 内
a1 RT K1 ln ’ nF a1 a2 RT K2 ln ’ nF a2
对整个玻璃电极而言,其电极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
电位和玻璃膜电位之和:
第九章 电位分析法

a' H +
外
aH +
内
a' H +
内
p 28
式中:
aH+外, aH+内为待测溶液和内参比溶液中氢离子活度。 aH+外’, aH+内’为外水化胶层和内水化胶层中的氢离子活 度。k外、k内为玻璃外,内膜性质决定常数。若膜内外表 面性质相同,则k外=k内, aH+外‘ = aH+内’ ,则
E膜 E道,外 E道,内 0.0592 lg
EE
0 Ce 4 Ce 3
4
3
0.059 lg
aCe 4 aCe 3
p9
第二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
膜电极,又称离子选择性电极(Ion Selective Electrode,ISE) (1)敏感膜:对特定的离子有选择性的响应
(2)响应机理:与金属指示电极区别,没有电子的得失(即 氧化还原反应)
p 31
产生原因
由于玻璃膜内外结构、性质并不完全一致,导致
内外水化胶层中aH+外’ ≠ aH+内 ’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aH+外 = aH+内时, E膜也不为0。 消除或减小、稳定不对称电位方法: 在水中长时间浸泡(24h); 用标准缓冲溶液校正。
p 32
(2)碱差(钠差) 定义:普通玻璃电极的适应范围为1-10,当用 玻璃电极测定pH>10的溶液或钠离子浓度较高的溶液 时,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低,这种现象称为碱差
电极可用符号记为:
Hg 2C2O4 , CaC2O4 , Ca2 Hg
汞电极的电位可有下式确定
0 E EHg 2 / Hg 0.059 lg aHg 2
第十章-电位分析法

玻璃膜
15
玻璃膜电位的形成:
玻璃电极在水溶液中浸泡,形成一个三层结构,即 中间的干玻璃层和两边的水化硅胶层。 浸泡后的玻璃膜示意图:
膜电位构成:相界电位、扩散电位之和。
16
玻璃膜电位的形成:
水化硅胶层具有界面, 构成单独的一相,厚度一 般为0.01~10 μm。在水化 层,玻璃上的Na+与溶液 中的H+发生离子交换而产 生相界电位。
测定的只是某种型体离子的平衡浓度。
电位滴定法:利用电极电位的突变来指示滴定终点的
滴定分析法,是电位测量方法在容量分析中的应用。 测定的是某种参与滴定反应物质总浓度。
概
述
指示电极: 在电位分析中,将电极电位随被测电活性物
质活度变化的电极称为指示电极。
参比电极: 与被测物质无关的、电位比较稳定的、提供
的电极,K后取负号; b. Ki j 称之为电极的选择性系数; 其意义为: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待测离子和干扰离 子产生相同电位时待测离子的活度αi与干扰离子活度αj的
Zi/Zj次方的比值:
Ki j = αi /(α j)Zi/Zj
25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
Nernst响应,线性范围和检测下限
① 线性范围:AB段对应的检测离子 的活度(或浓度)范围。(Nernst响应)
② 级差: AB段的斜率(S), 活度相差一数量级时,电位 改变值,S=2.303 RT/nF , 25℃时,一价离子S=0.0592 V, 二价离子S=0.0296 V。离子电荷数越大,级差越小,测定 灵敏度也越低,电位法多用于低价离子测定。
电极电位(25℃): EAgCl/Ag = EAgCl/Ag - 0.059lgaCl-
7
电位分析法

被测物质的最低量可以达到 10 mol/L 数量级。
第一章 电位分析法第 一节 基本原理1、电化学分析概述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是 以电导、电位、电流和电量等电参量与被测物之间的关系做为计量的基 础。
依据物质电化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电化学 分析或电分析化学。
它通常是使待分析的试样溶液构成一化学电池(原电池或电解池), 然后根据所组成电池的某些电物理量(如两电极间的电位差,通过电解 池的电流或电量,电解质溶液的电阻等)与其化学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来 进行测定。
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1)灵敏度、准确度高,选择性好-12(2)电化学仪器装置较为简单,操作方便直接得到电信号,易传递,尤其适合于化工生产中的自动控制和在线分析。
(3)应用广泛传统电化学分析:无机离子的分析; 测定有机化合物也日益广泛; 有机电化学分析;药物分析;电化学分析在药物分析中也有较多应用。
活体分析。
根据所量的电参量的不同,电分析化学方法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在某些特定条件下,通过待试液的浓度与化学电池中某些电参量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如电导、电位、库仑极谱及伏 安分析第二类:通过某一电参量的变化来指示终点的电容量分析好电位滴定第三类:通过电极反应把被测物质,转变为金属或其它形式的搓化物,用重量法测定基会量。
2、电化学电池2.1原电池能自发的将本身的化学能变成电能,这种化学电池称为原电池。
以铜锌原电池为例锌电极、负极(阳极):Z n→Z n2++2e氧化反应铜电极、正极(阴极):C u2++2e→C u还原反应2.2电解池实现某种电化学反应的能量由外电源供给则这种化学电池称为电解池仍以铜电极和锌电极为例。
锌电极、负极(阴极):Z n2++2e→Z n还原反应铜电极、正极(阳极):C u→C u2++2e氧化反应应注意:阳极、阴极是对实际发生的反应而言,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负极是对电荷的流向而言,电子流出为负极,电子流入为正极。
第六章 电位分析法

M
n
/M
0 M n / M
RT ln aM n nF
从上式可见,金属—金属离子电极的电位随
金属离子活度不同而异。这里将电极电位随待测
离子活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称为指示电极。 原则上,只要测出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 就可根据Nernst方程式求出溶液中的离子活度 。但单一电极的绝对电位无法直接测量,在电 位分析法中,需要使用另一支电位恒定的即所
谓的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共同组成工作电池,
并测量其电动势。
设工作电池为:
-)M/Mn+‖参比电极(+ 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E 参比 - M
0
n
/M
RT 参比 - M n / M ln aM n nF RT =K ln aM n nF
上式中参比、0Mn+/M在一定温度下都是常数,可 见,aMn+可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而求得。上式是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公式及依据。
0 M n / M
RT ln aM n nF
式中:电极电位(V); 0标准电极电位(V); R理想气体常数(8.31445J∙mol-1∙K-1); T热力学温度(K); n电极反应中传递的电子数; F法拉第常数(96487); aMn+ 金属离子Mn+的活度(mol∙L-1)。
电极的电位不应有明显的变化。 参比电极的结构包括:(1)内参比电极;(2) 盐桥电解质;(3)电极尖端的一个小通道,盐桥 电解质非常缓慢地通过它,以便构成一个电通 道。
常用的参比电极有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
1.甘汞电极 甘汞电极属于金 属—金属难溶盐 电极。 将一根铂丝插入汞、 甘汞(氯化亚汞)糊中,并将糊体浸入浓度一定 的氯化钾溶液中,组成甘汞电极。
电位分析法及应用-

滴定剂用量(V)与相应得电动势数值(E),作图得到 滴定曲线。
将滴定得突跃曲线上得拐点作为滴定终点,该点与 化学计量点非常接近。
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来确定电位滴定终点。
2、 电位滴定终点确定方法 (1) E-V 曲线法
如图(a)所示,作图得到 E-V曲 线。作两条与滴定曲线相切得平 行线A与B,再过A、B两线得中点 作平行线C,C线与滴定曲线得交 点即为电势滴定终点,对应得体积 即为滴定终点所消耗得滴定剂体 积。E-V曲线法简单,但准确性稍 差。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例:将钙离子选择电极与饱与甘汞电极插入100、00mL水 样中,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水样中得Ca2+。25℃时,测得钙离子电 极电位为-0、0619V(对SCE),加入0、0731mol/L得Ca(NO3)2 标准溶液1、00mL,搅拌平衡后,测得钙离子电极电位为-0、 0483 V(对SCE)。试计算原水样中Ca2+得浓度?
得标准缓冲溶液定位,然后可直接在pH计上读出pHx。
表 标准pH 溶液
温度 t℃
10 15 20
25
30 35 40
0.05M 磷 酸 25 ℃ 饱 和 酒 0.05M 邻 苯 0.01mol/L
二氢钾
石酸氢钾 二甲酸氢钾 硼 砂
1.671
3.996
9.330
1.673
3.996
9.276
1.676
(2) 指示电极:铂电极 标准溶液:K4[Fe(CN)6;滴定对象:Pd 2+、Cd 2+、Zn 2+、Ba2+ 等。
3、 氧化还原滴定 指示剂法准确滴定得要求就是滴定反应中,氧化剂与
还原剂得标准电位之差必需△φo ≥0、36V(n=1),而电位 法只需≥0、2V,应用范围广。
3电位分析法解析

3 应用
➢用于测定阴阳离子(包括碱金属离子及一价 阴离子)、有机离子、生物物质,并用于气体 分析
➢适用的浓度范围宽
➢医疗卫生部门、工业流程自动控制、环境监 测等各种传感器
➢微型及超微型电极用于单细胞等活体分析
➢与化学平衡理论相结合测定有关常数
§2 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基本原理
电位分析法的理论依据是能斯特公式,它 是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进行定量分析。
E电池 ISE SCE 液接
那么,ISE(离子选择电极,膜电极)的
电极电位 ISE 是多少?
一、膜电位的产生
1 含义——膜的一侧或两侧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而产生的电位差,它实质上是一种相间电位。
2 产生 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离子在溶液与膜相内
同理,膜对RZ-产生响应时,
膜
k '
RT ZF
ln
外
故对阴、阳离子产生响应时:
膜
k '
RT ZF
ln 外
3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位
ISE 内参 膜
膜电位和膜电极的电 极电位(ISE的电极 电位)有不同的含义
k RT ln
ZF
(k由膜内界面上的相间 电位、内外膜表面不完 全相同的不对称电位和 内参比电极电位决定)
离子缔合物 (有机相)
由于只有响应离子能通过膜与溶液的界面进行扩散,因此
破坏了两相界面附近电荷分配的均匀性,产生相间电位。
电极的选择性决定于缔合物的稳定性及响应离 子在有机溶剂中的淌度;电极的灵敏度取决于活 性物质(缔合物)在有机相和水相中的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越大,灵敏度越高。
➢流动载体
测定阳离子采用带负电荷的流动载体,测定阴离 子采用带正电荷的流动载体,形成离子缔合物
电位分析法

内、外参比电极的电位值固定,且内充溶液中离子的活度 也一定,则电池电动势为:
RT EK ln ai nF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类型和结构
1976年IUPAC基于膜的特征,推荐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离子选择性电极(又称膜电极)
注意: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不变时,膜电位才与log ci
呈线性关系。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简称TISAB
TISAB的作用:
①保持较大且相对稳定的离子强度,使活度系数恒定; ②维持溶液在适宜的pH范围内,满足离子电极的要求; ③掩蔽干扰离子。 典型组成(测F-): 1mol/L的NaCl,使溶液保持较大稳定的离子强度; 0.25mol/LHAc和0.75mol/LNaAc, 使溶液pH在5左右; 0.001mol/L的柠檬酸钠, 掩蔽Fe3+、Al3+等干扰离子。
公式使用时注意:对阳
离子,△E不变;对阴离子,△E
前加负号或取△E的绝对值。
优点:
(1)无须绘制标准曲线
(仅需一种浓度标液) (2)无需配制或添加 TISAB (3)操作步骤简单、快 速
3、直读法--pH测定原理与方法 ⑴ 直读法:对于被测溶液中
的某种成分能够在仪器上直接读 出其浓度的方法称为直读法。如 在pH计或pNa计上就能测定pH值
影响电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1) 测量温度: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 直线的斜率和离子活度的影响上。 仪器可对前两项进行校正,但多数仅校正斜率。 温度的波动可以使离子活度变化,在测量过程中应尽量 保持温度恒定。 (2) 线性范围和电位平衡时间:一般线性范围在10-1~10-6 mol / L;平衡时间越短越好。测量时可通过搅拌使待测离子 快速扩散到电极敏感膜,以缩短平衡时间。 测量不同浓度试液时,应由低到高测量。
电位分析法的原理

电位分析法的原理
电位分析法是一种电化学实验技术,通过测量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电流来研究电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其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电位与电荷转移:根据法拉第定律,电极上的电位与与之相关的电荷转移是密切相关的。
当电位发生变化时,伴随着电荷转移的发生。
因此,通过测量电极的电位变化,可以了解电化学反应的过程。
2. 电位与物理化学性质:电位是描述电极表面上化学反应活性的物理化学性质之一。
不同电位下,电极的表面状态、吸附物种和电流密度等均会发生变化。
通过分析电位的变化,可以推断出电极表面的性质和反应活性。
3. 电极响应与反应机理:在电位分析过程中,观察电极的电流响应可以揭示出电化学反应的机理信息。
不同电位下,电流密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化学反应速率、中间体的生成和消耗等过程。
通过电位分析,可以探究电极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4. 电位与反应速率:电位分析法还可以用来研究电极上的反应速率。
根据泊松方程和负荷传递原理,电流密度与电极的电位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
通过测量电位和电流密度,并应用极谱计算和相关的数学模型,可以确定电极反应的速率常数和相关动力学参数。
总之,电位分析法通过测量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电流,揭示了
电位与电荷转移、物理化学性质、反应机理和速率之间的关系。
这项技术在电化学研究、催化剂评价、电池性能测试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电位分析法

此即电位法测pH值的操作定义.
D、对 H+ 有高度选择性的指示电极,使用 范围广,不受氧化剂还原剂影响,可用于 有色、浑浊或胶态溶液的 pH 测定;响应 快 ( 达到平衡快 )、不沾污试液。
E、膜太薄,易破损,且不能用于含 F-的 溶液;电极阻抗高,须配用高阻抗的测量 仪表。 F、 通过改变玻璃膜的结构可制成对 K+、 Na+、 Ag+、 Li+等响应的电极。
(3) 溶液pH值的测定
• pH值定义:pH=-lga H+ =-lgrH+[H+] • 玻璃电极作为氢离子的指示电极,饱和 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两者插入溶液组 成如下电池:
参比电极‖未知溶液或标准缓冲溶液│玻璃电极
• 在实际操作中,未知溶液的pH值是同已知 pH值的标准缓冲溶液相比较而求得。 • 若为未知溶液,该溶液的pH值以pHx来表 示,测得的电动势为Ex,则 Ex=E玻 – ESCE + E接 • 25℃时, E玻 =K – 0.059pH
用水浸泡玻璃膜时,玻璃表面的Na+与水中的H+交换, 在表面形成一层水合硅胶层 。当组成一定时 ,玻璃电极功能 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它的表面性质。 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使之生成一个三 层结构,即中间的干玻璃层和两边的水化硅胶层。 浸泡后的玻璃膜示意图:
水化硅胶层的化学性质和电性质不同于干玻璃层和溶液, 具有界面,构成单独的一相,厚度一般为0.01~10μm。
(1) 构造:
• 软质球状玻璃膜: 含 Na2O 、 CaO 和 SiO2 厚 度 小 于 0.1mm 对H+选择性响应 • 内部溶液: pH6—7 的 膜 内 缓 冲 溶 液 0.1 mol/L 的KCl内参比溶液 • 内参比电极:Ag-AgCl电极
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

氟 电 极 内 参 比 膜
= K + 0.059pF
最佳使用pH范围: 5 < pH < 7 pH>7
'
Δφ膜 = K - 0.059lg aF - = K + 0.059pF
La3++3OH- La(OH)3
pH<5
生成HF2-、HF ,不能有Al3+,Ca2+ ,Mg2+
9.330 9.276 9.226 9.182 9.142 9.105 9.072
13.011 12.820 12.637 12.460 12.292 12.130 11.975
2、离子活度测定
-)Hg,Hg2Cl2 KCl 试液 LaF3 NaF,NaCl AgCl,Ag(+
(饱和) (0.1mol.L-1)
电位分析法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电极 1. 参比电极 2. 指示电极 3. 离子选择性电极性能指标 §3 直接电位测定法
§4 电位滴定法
§8-1 概述
电化学分析:利用物质的电学及电化学性 质测定物质组成和含量的分析方法。 原电池 电解池 物质量与电学量关系
电量测定
c~ 电位差 电位分析 c~ 电阻 电导分析 c~ 电量 库仑分析 c~ I、E 伏安分析
(1)玻璃电极
构造: 内参比液: 0.1mol· L-1HCl 或 pH=4或pH=7的缓冲液 玻璃膜:30 ~ 100 微米厚 玻璃膜的结构 :
膜电位的产生机理 :
活化:玻璃电极使用前,应在水中浸 泡>24小时,使内外玻璃膜与水溶液 接触,Na2SiO3晶体骨架中的Na+与水 中的H+发生交换: Na+- Gl- + H+ = H+-Gl- + Na+ 因为平衡常数很大,因此,玻 璃膜内外表层中的Na+的位置几乎全 部被H+所占据,从而形成一层很薄 的溶胀硅酸层 (水化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1
测定值偏高 (酸差)
测定值偏低 (碱差或钠差 )
pH>10
锂玻璃电极,pH > 13时,才发生碱差。
(二)阳离子玻璃电极
主要响 应离子
Na +
玻璃膜组成(摩尔分数, %)
Na 2O Al 2O3 SiO 2 11 18 71
电位选择性系数 KNa+,K+: 3.6 ×10-4
K+
27 5
68
?
?膜
?
k
?
RT ZF
ln ? M
对RZ-产生响应时,
?膜
?
RT ZF
ln ? R (内) ? R(外)
?膜
?
常 数?
RT ZF
ln ?
R (外)
? ISE
?
k
?
RT ZF
ln ? R
§6-3 离子选择电极类型及响应机理 一 玻璃膜电极
(一)pH 玻璃电极
1. 构造
考宁015玻璃组成: Na2O 21.4, CaO 6.4, SiO 2 72.2
F-浓度线性范围:1~10-7mol/L
酸度的影响:LaF 3+3OH -=La(OH) 3+3F -
H?
:
HF
,HF
? 2
适用的pH范围:5~6
干扰阳离子:Al3+, Fe3+等
消除干扰 方法
加入柠檬酸钠、 EDTA 等络合剂掩蔽
2 硫化银晶体膜电极
进入晶体膜 表面缺陷的
离子
Ag+
屏蔽导线
环氧树脂 填充物
OH ?
PNH 3
?
?
K NH
? 4
W
? PNH 3 H ?
? H?
?
?
K NH
? 4
W
PNH 3 K s
?
k' PNH 3
? 玻璃电极
?k?
RT F
ln ? H ?
? 常数?
RT F
ln PNH 3
CO2气敏电极
中介溶液:0.01 mol·L-1NaHCO 3
? 玻璃电极
?
k?
RT F
ln ? H ?
第六章 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
是在零电流条件下,以测定两电极间的 电位差(电池电动势) 或电位差变化 为基 础的电化学分析法。
{直接电位法
电位分析
电位滴定法
§6-1电极与测量仪器
直接电位法
电位滴定法
一 指示电极
用来指示被测试液中某种离子活度 (或浓 度)的电极。电极电位随被测离子的活度 (或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主要电极)
导线
对M Z+产生响应时,
电极腔体 内参比电极 内参比溶液
?内
?
k2
?
RT ZF
ln
? M(内) ? ' M (内)
?外
?
k1
?
RT ZF
ln
? M(外) ? ' M(外)
敏感膜
?膜
?
?外
? ?内
?
RT ZF
ln
? ?
M (外) M (内)
?
常 数?
RT ZF
ln ?
M (外)
? ISE
?
? 内参
KK+,Na+: 0.05
Ag+ 11 18 71
KAg+,Na+: 0.001
Li+
Li2O 25 60
15
KLi+,Na+: 0.33
二 晶体膜电极
1 氟电极
膜电位的产生
氟离子扩散进入晶 体膜表面缺陷形成
双电层结构
Ag-AgCl电极
内参比液 (NaF+NaCl)
LaF 3晶体膜
? 氟电极 ? k ? 0.059 lg ? F ?
二 参比电极
提供标准电极电位的电极。电极电位恒 定。(辅助电极 )
1 银-氯化银电极 AgCl + e - =Ag +Cl 2 甘汞电极 Hg2Cl2 + 2e- =2Hg +2Cl -
三 电子毫伏计
要求
输入阻抗很高,以保证零电流条 件下测定。
E ? 电极电位差 ? iR
如玻璃电极内阻为 108Ω,若电流为10-9A
银接触点
Ag2S膜
? ISE
?
k?
RT F
ln ? Ag?
全固态Ag2S膜电极
Ag+浓度测定范围: 0~10-7mol/L
Ag2S
2Ag+ + S2-
?2 Ag?
? ? S2?
? K sp (Ag2S)
1
? Ag?
?
?K ?
sp (
Ag 2S )
? ?
2
?? ? S2? ??
? ISE
?
k'?
RT 2F
?
常数?
RT F
ln PCO 2
四 生物电极
1 酶电极
内参比电极 内参比溶液
酶层
CO (NH 2 )2 ? H 3O ? ? H 2O ?
尿? 素??酶?
2NH
? 4
?
HCO
? 3
CO (NH 2 )2 ? H 2O ? 尿? 素??酶? 2NH 3 ? CO 2
iR ? 10?9 ? 108 ? 0.1V 相当于2个
pH 单位
§6-2 离子选择电极与膜电位
一 膜电位的产生
1 扩散电位
自由扩散,没 有强制性和选
择性
C2 > C1
2 道南电位
膜
KCl
KCl
1
2
C2 > C1
? 离子扩散具有 强制性和选择
性。
? 存在于膜与溶 液的两相界面
上
二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
2 玻璃膜的响应机理
膜水
O Si(IV) O Si(IV) O
界面
O Si(IV) O-Na+
Gl-N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 Gl-H+ + Na+
内参比溶液 ? H? ? 定值
表面点 位被H+
交换
点位 被H+ 和 Na+ 占据
点位被 Na+占据
点位 被H+ 和 Na+ 占据
外部溶液
? H? ? x
表面点 位被H+
浓度范围 (-lgc)
0-4.3 0-5.3 0-7.3 2-6 0-5 1-7 0-8 1-7 0-7
三 气敏电极
Ag-AgCl 电极 透气膜
0.1 mol·L-1 NH 4Cl 溶液
玻璃电极 内参比溶液
玻璃膜 氨气敏电极
NH3 + H2O Ks NH4+ + OH-
? ? K s ?
NH
? 4
ln ? S2?
S2-浓度测定范围: 0~10-7mol/L
3 其它晶体膜电极
电极组成
AgCl-Ag2S AgBr -Ag2S AgI-Ag2S AgI-Ag2S AgSCN-Ag2S CdS -Ag2S CuS -Ag2S PbS -Ag2S 任何卤化银或Ag2S
被测离子
ClBr ICNSCNCd 2+ Cu 2+ Pb 2+ Ag+
讨论
1) 不对称电位
?膜
? ?外 ? ?内 ?
RT ZF
ln ? H? (外) ? H ? (内)
如果 ? H ? (外) ? ? H ? (内) , 则 ? 膜 ? 0
但实际上 ? 膜 ? 0 ,即存在不对称电位。
使用前,需长时间浸泡,使不对称 电位趋于稳定。
2) 酸差和碱差
考宁015玻璃电极:pH 1~10
交换
玻璃膜中离子分布示意图
SiO H 水化胶层
+
+
H2O 溶液
SiO- + H3O+ 水化胶层 溶液
膜电位的产生
氢离子在玻璃膜表面 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
形成双电层结构
? 玻璃膜 ?
常 数?
RT F
ln ? H ? (外)
? 玻璃电极 ? ? 内参 ? ? 玻璃膜
?
k
?
RT F
ln
?
H?
? k ? 0.059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