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龚自珍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五上《古诗三首》精品课件(第三课时 己亥杂诗)

五上《古诗三首》精品课件(第三课时   己亥杂诗)

不同 遗恨 谴责、讽刺、担忧 深情呼唤
诗中爱国情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唐]严武《军城早秋》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沁园春·国庆
柳亚子
华夏神州,万里河山,换尽旧颜。
看风云世界,五湖四海,巨龙耸立,上下千年。
1. 搜集爱国主题的古诗,并将其摘抄到笔 记本上。
2. 你知道哪些爱国人物的故事?选择一个, 和同学讲一讲。
12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龚自珍 (1792—1841),字璱 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 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 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他生平诗文甚丰,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作者因 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 返一次。在南来北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 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 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 了《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本文选的是 第一百二十五首。
句子后面画“×”。
1.《示儿》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统一祖国的深挚、
强烈的爱国之情。
(√)
2.“西湖歌舞几时休”中的“休”字的意思是休
息。
(×)
3.《己亥杂诗》中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达了
变革社会的愿望。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 《示儿》。
朗读指导:《示儿》的朗读基调是深 沉如诉的,语速要慢些。一、二句读出无 奈与遗憾,三、四句要读得语重心长。
hài
己亥
āi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3张PPT)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3张PPT)

我会认
hài
shì
sǒu
己 杂诗 依 抖
hài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shì
yīn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sǒu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会写
依恃
shì

仗恃 恃才傲物
我会写
己亥杂诗
hài

丁亥 辛亥革命
我会写
hài shì āi jū
亥恃哀拘
我会写
抖擞
sǒu
擞 精神抖擞
整体感知
死气沉沉 不拘一格
揭露矛盾 批判现实
渴望变革 出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
“不拘一格”的意思是不局限于一种规
格或方式。
联系资料,说一说: 可以如何“不拘一格”?
课堂集中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拘一格”如何理解?作者想表达 什么?
“格 ”指清朝用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 度来选拔人才。
作者希望朝廷能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 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谁? 诗人想借“风雷”唤醒昏君,唤醒庸官, 唤醒愚民。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朗读指导: 读出本诗的节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劝谁?劝什么? “我”劝统治者,劝当时的官员,劝所 有的老百姓……
品读赏析
课堂集中营
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 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 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任用人才。
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从这首诗的题 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新的思想 万马齐喑:残酷的反动派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 才被扼杀,一片死寂的现实情况。
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王朝逐渐走向没落的时期,国内矛盾日益尖 锐,外国侵略势力不断加深。他主张改革腐朽现状和抵抗外国 资本主义侵略。他认为清朝表面上繁华兴盛,实际上进入衰败。 有清以来,皇权太重,造成臣子的奴性。他抨击晋升官职论资 排辈,人才流散四方,提出举贤纳士,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优秀 人才。
《己亥杂诗》共315首。
再读古诗,整体感受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生气: 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12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
正确朗读全诗,读准字音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七言绝句
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sǒu,不拘一格降人才。
正确朗读全诗,读出韵味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己亥年(1839年),这首诗是己亥年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新兴的社会力量来 改革,社会思想被禁锢,一片死寂的局面实在让人 心痛。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天公:造物主。 抖擞:振作,奋发。 降:降生,降临。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7张PPT)

12 古诗三首 已亥杂诗 课件(共27张PPT)

终究。
比喻
依靠。
死气沉沉的社会现状。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译文: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像这种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劝当朝的统治者能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任用人才。
悟诗情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修辞写出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说说其含义。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
比喻
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状呢?结合资料来说一说。
同学们看到这一切,你是怎样的心情?此刻你能够体会当时龚自珍的心情了吗?
心痛,悲愤,悲哀。
同样,当时龚自珍的心情也是如此悲愤交加,于是面对这样大难将临而举世喑喑的社会,他祈祷风雷惊世,喊出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悲愤之声。
那么龚自珍为了改变国家现状,期待着什么?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识记生字:寺——恃,数——擞。
自读古诗,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古诗大意。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
读一读这两句,我劝谁?劝什么?怎样劝?用自己的话和表演来劝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17张PPT)

家的愿望。
全诗以一种热情充满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
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心,
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期望,具有很深刻的
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 阅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陆儿


题 临 安 邸林


合作学习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读古诗,读准字音;
2.借助注释,小组内 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解 己亥即1839年 诗 题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 龚
诗 年9月26日),浙江仁和(今杭州) 自
人 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
希望改革现状 期待人才辈出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晚清时 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 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 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进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但因变法损 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 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 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改进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犯,
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
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
朽,充满着爱国热情。著名诗作《己亥杂
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ຫໍສະໝຸດ 明诗再读古诗

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课件(共21张PPT)

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课件(共21张PPT)

课堂小结
2
0
2 3 年
《己亥杂诗》(其五)抒发了诗人离京南 古 诗


年 级
返的无尽愁绪,也表达出诗人虽已辞官,仍决
首 :
语 文 上
心为国效力、奉献终生的决心,以及对国家民
己 亥 杂 诗

族的那份执着挚爱之情。全诗寄情于物,形象
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当堂检测
2
0 2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
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等等。这首诗是《己
亥杂诗》的第五首。
诵读经典
2
0
2
3
年 五 年
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
古 诗 三 首


语 文
听朗读录音,明确朗读节奏。
己 亥 杂


册 全班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诗词诵读
2 0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年
己亥杂诗(其五)
杂 诗

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忤其长官”,辞
官回乡。
我们通过哪两句诗可以体会出被迫辞官的龚自
2
0 2
珍的心情?
3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 三 首


语 文
同时以夕阳
马鞭一挥,离京
己 亥 杂
上 册
本指水
势浩大,在
西沉、暮色苍茫

远去,直至天涯,足
这里喻“愁” 的气氛衬托离愁, 见诗人离京的决绝,
新课导入
2
0 2
清道光十九年(1839),鸦片战争发生的前

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27张PPT)

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27张PPT)

明诗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拓展资料
清朝实行科举制,科举考四书五经主要是
考 “八股文”,内容只能在四书五经里面出。
其目的是为了限制读书人的言论和思维, 以达到思想专制。八股文题目,内容,格式 都限制太严。考生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 衍成文,因此扼杀了作者的创意。直到1905 年8月晚清政府才废止了这一制度。
拓展资料
清朝统治高压政策 官吏腐败 欺压百姓
拓展资料
1838年的冬天,钦差大臣林则徐 即将奔赴广东, 龚自珍给林则徐写了 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送钦差大臣侯官 林公序》。
明诗意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拓展资料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明诗意
批判现实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他会对当时的人们说···
12
诗词赏析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词赏析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知诗人
龚自珍,号定庵,清 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 家。他精通经学、文字学 和史地学。力主改革弊政, 著有《龚定庵全集》。
明诗意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悟诗情

明诗意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明诗意
比喻人们沉默 不语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雷厉风行的改革
拓展资料
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 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 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 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ppt课件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ppt课件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学习生字
学认字
hài
己亥
yīn
万马齐喑
shì
恃宠而骄
sǒu
抖擞 振作精神
“女”横不露头
我会认
sǒu (精神抖擞)

释义 1.[抖擞]振奋;振作。
sòu(擞抖抖)
释义 1.用通条搅落或抖落炉灰。
我会写
亥 恃哀拘
知背景
《己亥杂诗》不止一首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 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题材极为广泛。 本课学习的是《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当 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家人,在 往返途中将所见、所闻、所感融于笔尖写成 这组诗。
读诗文
听示范朗读,画出节奏。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板书设计
万马齐喑
己亥 杂诗
不拘一格降人材
九州生气
主旨提炼
《己亥杂诗》通过描写当时死气沉沉的社会 局面,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 等恢宏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 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的到来,同时也表 达了诗人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诗 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1839年为己亥年,古代通用干支纪年法, 现如今也依旧延用。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 子、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 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 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

《己亥杂诗》课件(共20张PPT)

《己亥杂诗》课件(共20张PPT)

己亥杂诗
【龚自珍】字璱sè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代表作】《定庵文集》。
走近作者
写作背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的他将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诗歌315首, 总称《己亥杂诗》。
理解哲理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原意: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衍生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原意:不怕浮云遮住了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衍生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例如,可以在导入时说:“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龚自珍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和无奈。他写下了许多深刻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情感和意义吧!”或者,“龚自珍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深刻、凝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韵律和情感吧!” 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都要注意与本课内容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和意义。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1.背诵课文,用楷书默写。 2.摘抄积累诗文名句。
布置作业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己亥杂诗》教学课件PPT九州生气恃风雷

《己亥杂诗》教学课件PPT九州生气恃风雷
九州:指中国。
恃风雷:恃,依靠。风雷,本指风神、
雷勃。
【注释】
究:终究,毕竟。
不拘一格:不拘守一定的规格。
抖擞:振作精神。
降:赐予,给予。这里有选用、产生的意思。 喑:哑。比喻在高压政治下,大家都不敢说话。
【注释】
02
03
04
要使中国大地重新朝气蓬勃,就得靠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01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己亥杂诗
【写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1年)岁次已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注释】
己亥:指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一年是龚自珍辞官南归,后来又北上迎接家属,在短途中写了三百五十首短诗,这是其中的第一百二十五首。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龚自珍(1792--1841) 清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主张从事政治和经济改革,以解决当时日益深入的社会危机,并热切要求抵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所作诗文,极力提倡“更法”、“改图”,深刻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洋溢着爱国热情。《明良论》、《病梅馆记》等文,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篇,皆为其代表作。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尤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著有《龚自珍全集》。
主旨
这首诗描写了当时社会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精品教学课件

这里的“生气”是指发脾气吗?此处的“风雷”仅仅 是指自然界的风雷吗?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需要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 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
写作背景
《乙亥杂诗》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 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 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 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 下了一首又一首诗,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 社会局面的不满。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 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小资料
龚自珍在朝廷中对政治有独特的见解,并且 明确的指出朝廷腐败问题的根本,对君权专制提出 意见并抨击。龚自珍在朝廷任职20年期间,屡屡 上书提出自己的意见,但都不被采纳,并且还被同 朝官员认为是眼中钉。在这一期间,龚自珍写了一 些讽刺官员昏庸的文章如《大誓答问》、《古史钩 沉论》等。龚自珍大义凌然的态度被昏庸的官员们 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常常受到一些排挤和打击。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Hale Waihona Puke 九州生气恃风雷,哀 万马齐喑究可 。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 有什么拘束吗?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小资料
明清朝选拔官吏用八股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 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 解。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中举的知识分子, 都能享受一些特权,可以免除差役和税粮,进士都有官做。但 是,这些人很多是没有真才实学的。这种科举制度单一、陈旧,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许多有志之士壮志难酬。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已亥杂诗》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已亥杂诗》优质课件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意:要使中国重新朝气蓬勃,就要依靠风雷激荡般的重 大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天公 重新振作,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以降下更多的人材。
诗词详解
让我们带着对诗意的理解再次朗读诗歌。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国学诵读
描写爱国的诗词: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夜泊水村》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国学诵读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读这首诗,要读出诗人 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 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核心问题
“九州生气”是怎样的?透过字面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 样的画面?
国家安定,官员们挺胸抬头,兢兢业业,做事雷厉风行; 老百姓居有定所,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庄稼地里年轻人正在 忙碌,庄稼长得茁壮 ,家里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延伸问题
诗词详解
诗的前两句: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 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 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 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诗词详解
自然界的统治者。 暗指当政者。
振作。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降下更多的人才。
不限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诗意:我奉劝天公重新振作,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你是最棒的! 加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21张)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21张)
人文主题:爱国情怀
语文要素: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
思想感情。 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
12 古诗三首
五年级上册
读题目,从题目中你 知道了些什么?
己亥杂诗
写诗时间是己亥1839年。
补充资料
这是一组自叙诗,或议时政,或述见闻, 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 题发挥,抨击社会。全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 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中央集权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乾隆亲
政,恢复军机处,政治权利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 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才废除。
人才选拔 满族人八旗在编人员或者皇室成
员顶职取仕。汉人只能通过科举而取仕当官。
科举考试 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
体严格限于八股文,观点必须与“朱圣人”相同 (朱熹),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文章的每个 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 制。
结合资料,理解“万马齐喑”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 “万马”指的什么人?
有识之士,包括作者自己
万马齐喑的场面给人什么感受?
死气沉沉、压抑、死寂、悲伤、令人窒息……
面对“万马齐喑”的社会现实,作者希望呈 现出怎样的面貌?用文中的词。
九州“生气”
自然界中,风雷一般出现在春天和夏天。
春天里,春风、春雷之前之后有什 么变化?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诗人、
文学家和改进主义的先驱者。主张革除弊政,抵制 外国侵犯,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 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充 满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代表诗作有组诗《己亥杂诗》,共315首。
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抽读。

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课件(共19张PPT)

21.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课件(共19张PPT)

任务一
朗读诗歌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诗歌,划分诗歌的节奏。
Jǐ hài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yín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感“己亥诗”
浩荡:广大广阔,诗人离京时的无 限愁绪。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 时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怎么理解诗中的“白日斜”?
运用环境描写(或“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 的景象,渲染了日暮途穷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怎么理解这句诗句的情感?
情感: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 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夕阳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 两个画面相辅相成,互为映衬,在无限感慨中充分表现了诗人 豪放洒脱的气概。
诗作
时间



道光十九年
杂 诗
(1839)
()

鸦片战争

的前一年

事件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也 就是己亥年(1839年)。这年 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 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 返的途中,目睹了生活在苦难 中的人民,深刻感受到清政府 腐败无能,不禁触景生情。思 绪万千的他即兴写下了一首又 一首诗,共作诗315首表达了 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总题为 《己亥杂诗》。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吟诗 东指: 出城门向东 天涯:原意是天边,此指离京遥远 的地方。
落红不是无情物
感“己亥诗”
落红:落花。作者自喻。龚自珍因 被迫辞官离乡,故自比为落花
化作春泥更护花

统编五年级上语文12《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优课课件

统编五年级上语文12《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优课课件

背景补充
这首诗写完不到一年(1840年) 英国的大炮首先轰开了中国的大 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让 本已贫困的祖国受到了前所未有 的重创。
背景补充
这首诗写下二十年后,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英法 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陆续签 订了19个不平等条约。
背景补充
1895年,甲午海战败了, 百日维新败了,八国联军侵华, 国家处于危急之刻。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活动二: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 州 生 气 恃 风 雷,
万 马 齐 喑 究 可 哀。
我 劝 天 公 重 抖 擞,
不 拘 一 格 降 人 材。
我读出了作者____情感。
活动二:
写作方法:
创景抒情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 州 生 气 恃 风 雷, 万 马 齐 喑 究 可 哀。 我 劝 天 公 重 抖 擞, 不 拘 一 格 降 人 材。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恃喑 擞哀拘
哀 喑
衣里有口, 伤心时张大嘴巴, 哇哇大哭。
不说话,不吭声
品读诗文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 州/生 气/恃/风 雷,
万 马/齐 喑/究/可 哀。 我 劝/天 公/重/抖 擞, 不 拘/一 格/降/人 材。
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三首诗都表达
《题临安邸》 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 了诗人浓浓的 悲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爱国情怀。
诗人对“万马齐喑”的痛
《己亥杂诗》 心疾首和对社会变革的热
烈期盼。
不同
前两首诗 都是南宋 诗人所写, 后一首是 清代诗人 写的。
爱国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己亥杂诗其五ppt课件

己亥杂诗其五ppt课件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强化了诗人离 京时的眷恋、怅惘、 失落、孤独的种种情 感
“白日斜”三字 一笔勾勒景物, 以夕阳西沉、暮 色苍茫的气氛,
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 涯的终结 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 起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落红” “红”喻理想与信念,诗中的“落红”、 “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 他们一方面是诗人言志抒怀的心声,另 一方面也可以为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 道德境界的出色写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主阅读
1、读准节奏,把握朗读情感。 2、读通诗意,简述诗歌大意。
读诗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文翻译: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白日西 下, 扬鞭东去,从此就是天涯海 角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落,化作 春泥愿培育更多的新花。
赏诗
1、从第一、二句古诗中你读出了 诗人怎样复杂的心情?
2、结合诗歌第一句分析诗人是怎样描 写离愁的?
3、这首诗歌后两句广为流传,请结合 写作背景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
•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 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以“落花”写诗。
己亥杂诗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 字璱人,号 定盦,浙江仁和人。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己亥杂诗》优秀课件 实用PPT

《己亥杂诗》优秀课件 实用PPT

合作探究
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什么?诗 人为什么有这种感受?
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 荡离愁”。
诗人有这种感受的原因: (1)离开京城,离开亲朋故旧; (2)得罪上官,被迫辞官; (3)有抱负不得施展; (4)为国家为百姓……
合作探究
首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 边;
虽辞官归家 仍心系国家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诗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
课堂检测
1、用原文语句填空。 (1)《己亥杂诗》中把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 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的句子是:_浩__荡__离__愁__ _白__日__斜__,__吟__鞭__东__指__即__天__涯_____。
写作特色
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 而然地融入议论。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 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 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写作特色
(2)构思新颖奇特。 本诗构思新颖奇特,诗人以花自喻,一改
历代文人对花落泪、伤怀的情调,歌颂了落花 献身护花育花的精神,从而表明自己虽离开朝 廷,但愿为国家、社会、人民献身。这样的构 思,使该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格调,历来为人 们所传诵。
课堂小结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 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 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这首 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 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 的情感。全诗寓情于景,比喻形象贴切,构 思巧妙,寓意深刻。

己亥杂诗PPT课件

己亥杂诗PPT课件
暮、落花写 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 己的身世之感;后两句以落花为过渡,从 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 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 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 曲的旨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 更护花。”自己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 前途和命运。
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1839),这年 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 于南北往返途中,写成了七绝315首,题 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 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是作 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
己亥杂诗解词
吟:吟诗; 吟鞭:诗人的马鞭 落红:落花
后两句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PPT课件
一、写作背景
清道光十年(1839)春末,龚自珍因事辞去 礼部主事之职,于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动身 南归。诗人客居京城达二十年之久,北京 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今日一旦离去,已 届四十八岁的晚年了。“先生官京师,冷 署闲曹,俸入本薄,性既豪迈,嗜奇好客, 境遂大困,又才高触动时忌。”其辞官离 京时的万端枨触,可以想见。
画面描绘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 一般。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 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 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浩荡”:写出离愁的深广。表达了诗人离京时的 眷恋、怅惘、失落、孤独之情。
谢谢大家!
前1.2 句

己亥杂诗课件龚自珍

己亥杂诗课件龚自珍

己亥杂诗的创作年代
创作年代: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 作者:龚自珍 内容:共315首,涉及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龚自珍在政治上不得志,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主题和情感表达
主题: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主 要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 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情感表达:龚自珍在诗中表达 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社会 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 民族复兴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 憬。
布局:采用简洁明了 的布局,如左右或上 下布局,避免过于复 杂或混乱的布局
第五章
课件实施与效果
实施过程
讲解:讲解《己亥杂诗》的 内容和意义
互动:与学生进行互动,讨 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 的诗歌,表达情感和思想
导入:介绍龚自珍的生平和 背景
总结:总结《己亥杂诗》的创 作背景和意义,以及龚自珍的
诗歌特点: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目的和意义
了解龚自珍的生 平和思想
学习龚自珍的诗 歌创作技巧和艺 术特色
理解龚自珍诗歌 中的历史背景和 社会现实
培养对古典文学 的兴趣和审美能 力
第三章
己亥杂诗的作者 及内容
龚自珍简介
● 姓名:龚自珍 ● 字:定庵 ● 别号:铁花道人 ● 出生日期:1792年8月22日 ● 逝世日期:1841年9月26日 ● 籍贯:浙江杭州 ● 代表作:《己亥杂诗》、《病梅馆记》等 ● 主要成就:清代著名诗人、思想家、文学家 ● 历史地位:清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清代第一诗人” ● 思想主张:主张改革,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自由,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提高课件质量: 注重课件的美 观性和实用性, 提高课件的制 作水平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 亥 杂 诗
龚 自 珍
2019/11/4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 名思想家、文学家。字璱人,号定庵, 浙江仁和人(今杭州)。出身于世代 官宦学者家庭。 《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 作于道光十九年,按干支纪年,这一 年为己亥年,故称。
这年诗人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期间往 返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后经诗人自行编排成集。这 一大型组诗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诗友 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可以看 成是一部用诗写成的回忆录。
2019/11/4
.
7
己亥杂诗(125)
课 外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政治诗,一方面反应了死气沉沉的现实 社会,一方面期待巨大的社会变革,同时也 给出了变革的中坚力量,就是破格推荐人才, 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2019/11/4
.
8
2019/11/4
.
5
应该说,全诗作者的情 感还是比较复杂的,既有 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还包 含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请问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 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的复 杂情感呢?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019/11/4
.Leabharlann 6小结:全诗既有别离的忧伤之情,也饱含 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作者不甘隐退,斗 志昂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老骥伏 枥,志在千里。我们现在也常引用这首 诗,尤其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 泥更护花”这两句,来歌颂老一辈的革 命家在事业上鞠躬尽瘁,晚年又为培养 青年接班人耗尽心血的无私奉献精神。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无限。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吟鞭:指诗人鸣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相对京城而言的归途。
落红:落花,诗人自喻。
翻译
2019/11/4
.
4
这首诗的名句你觉得是哪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9/11/4
.
2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道光十九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 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与 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 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
2019/11/4
.
3
这一组诗中,有两首为大家熟知,其中 之一,便是今天我们所学的,组诗第五首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富含哲理,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 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 因而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 在千里”。
通过这两句诗,思考一下,全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表 达了作者愿意为国效力,肝脑涂地的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