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怎样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怎样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怎样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孙正聿

【专题名称】哲学原理

【专题号】B1

【复印期号】2001年06期

【原文出处】《《哲学研究》》(京)2001年01期第3~9页

【作者简介】孙正聿吉林大学哲学系

当我们把哲学作为被定义项而界说为“世界观理论”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时候,作为定义项的“世界观理论”本身并不是没有歧义的;事实上,正是由于人们对“世界观理论”赋予了各不相同的理解和解释,因而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也被赋予了迥然有别的理解和解释。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三个问题:其一,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与它的“基本问题”是何关系?或者更为明确地说,能否离开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去解释哲学的“世界观理论”?其二,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这里的“世界观”是人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还是人把自己同世界的“关系”作为对象而进行“反思”?进而言之,能否在非“反思”的意义上界说“世界观理论”?其三,“世界观理论”同“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论”是何关系?究竟怎样从“世界观”与“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论”的统一中去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恩格斯明确地提出了一个纲领性的论断:“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页)应当注意,这里所说的“基本问题”不同于“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在众多问题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问题,但它并不直接规定其他问题;“基本问题”则是在特定的“问题域”当中起规定作用的问题,它决定该“问题域”的全部问题的特殊性质。正因如此,列宁在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称“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时候,曾经尖锐地指出,“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5页)。这就是说:只有从“哲学基本问题”去理解“世界观理论”,才能把握“世界观理论”的“哲学”性质;反之,如果离开“哲学基本问题”去理解“世界观理论”,就会把“世界观理论”变成某种非哲学的实证知识。在我看来,对于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的种种误解,从根本上说,都在于离开哲学的“基本问题”而阐释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正如人们所熟知的,通常是把“世界观”表述为“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并因此把“世界观理论”表述为“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理论”。这种表述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人类思维面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世界,总是力图把握其内在的统一性,形成“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特别是形成“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理论”,从而对世界上的一切现象以及关于这些现象的全部知识作出最深层次的统一解释。因此,作为人类思维及其现实基础——实践活动——的“意向性”或“指向性”,只要有人类思维,这种“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的“世界观”及其“理论”就会存在下去。问题在于:这样界说“世界观”及其“理论”,并没有理解恩格斯为什么强调“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

题”,列宁为什么强调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

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是因为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并不是要“表述”对“世界的根本看法”,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问题”,“反思”和“揭示”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并从这种“矛盾”中去推进人对自己与世界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协调。我们应当从这个“问题的实质”出发去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在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中,恩格斯的表达方式是发人深省的。他不仅强调“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而且具体地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在近代哲学中“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220页)在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之前,古代哲学尚未自觉地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出发去揭示“思维和存在”之间的“矛盾”,而是离开“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直接地“断言”世界的存在。这种“独断论”的、“非反思”的哲学,是科学尚处于哲学母体之中、哲学尚承担科学功能的产物,也就是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与科学作为描述和解释“世界”的理论尚未分开的产物。正是在这种哲学与科学尚未充分分化的背景下,人们把哲学视为关于整个世界的“世界观”。

与此相反,实现“认识论转向”的近代哲学,则凸现了“思维”与“存在”之间的诸种“矛盾”,从而使“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真正成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具体地说,由于近代哲学从对“认识”的反省出发去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而不仅从“内容”方面提出和研究了“客观世界与意识内容”的关系问题,而且特别地从“形式”方面提出并研究了“意识内容与意识形式”、“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外延逻辑与内涵逻辑”、“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思维规律与存在规律”、“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等一系列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就不仅使哲学的“基本问题”获得了“完全的意义”,而且也使哲学的“世界观理论”获得了“真实的意义”,即:作为哲学的“世界观理论”,它不是直接地断言“世界”的理论,而是“揭示”和“反思”思维把握和解释世界的“矛盾”的理论,是推进人对自己与世界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协调的理论。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去理解作为哲学的“世界观理论”,我们就会进一步提出问题:所谓“世界观”,究竟是人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还是人把自己同世界的“关系”作为对象而进行“反思”;所谓“世界观理论”,究竟是“观”世界而形成的关于“整个世界”的理论,还是“揭示”和“反思”人同世界的“矛盾”而形成的关于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论?

显而易见,如果“世界观理论”是人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而形成的关于“整个世界”的理论,如果这种“世界观理论”是为了让人们对“整个世界”作出具有“最大普遍性”和“最大普适性”的解释,那么,这样的“世界观理论”就不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自己的“重大的基本问题”,而是以“世界”本身及其运动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这样理解“世界观理论”的理论后果和实践后果,必然是混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乃至于仍然把“哲学”当成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不仅如此,这样理解的后果,还必然混淆马克思关于“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区分,以至于把“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混同于“解释世界”的旧哲学。

马克思曾经明确地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哲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它与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把“整个世界”作为对象而“解释世界”,恰恰相反,它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自己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揭示“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之间的无限丰富的矛盾关系,从而引导人们“改变世界”。然而,哲学对自己的“重大的基本问题”的自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此相适应,哲学对自己的“改变世界”的使命的自觉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在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实践论转向”,才把“解释世界”的传统哲学变革为“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因而才出现了真正是“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解释世界”的传统哲学,从根本上说,是以科学与哲学尚未完全分化为前提的哲学,也就是把哲学当作凌驾于全部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与此相反,“改变世界”的哲学则是以科学与哲学的高度分化为前提的哲学,也就是摆脱了把哲学视为“科学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首先就是以19世纪科学的巨大发展为背景,变革了充当“科学的科学”的传统哲学。因此,这种“改变世界”的新哲学并不是企图对世界作出某种永恒的终极性解释,而是不断地为人们提供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世界观理论”。正是在与“解释世界”的传统哲学相区别的意义上,恩格斯曾经强调指出,这种“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

从“改变世界”的立场理解哲学的“世界观理论”,我们就会超越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简单的二元理解,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实践论转向”为基础,提出构成“世界观”内在矛盾的三个基本概念,即“自在世界”、“世界图景”和“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所谓“自在世界”,就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着的世界,处于生生不息地运动和变化中的世界。把它称作“自在世界”,不仅仅是指它外在于人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主要是强调“自在世界”这种提法本身就意味着还没有从人对世界的关系出发去看世界。一旦从人对世界的关系出发去看世界,世界就成了人的“对象世界”,人的“世界图景”。

所谓“世界图景”,就是人以自己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为中介而形成的关于“世界”的“图景”。这种解释表明了“世界图景”的不可或缺的二重内涵:其一,世界图景是关于世界本身的图景,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图景,而不是某种与人或世界无关的图景(即使是宗教的幻化的世界图景,也只能是以幻化的方式所构成的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图景);其二,世界图景不是自在的世界,不是自在的人与世界的关系,而是人以自己把握世界的多种方式为中介而构成的图景,这样的“世界图景”离不开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所谓“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简洁地说,就是人类把“自在世界”变成自己的“世界图景”的方式。人类在其漫长的形成和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人与世界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类不仅是以其自然器官与世界发生自然的“关系”,而且特殊地以自己的“文化”为“中介”而与世界发生“属人”的“关系”。常识、宗教、艺术、伦理、科学和哲学等等,就是人类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与世界发生真实关系的“中介”,也就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人类以自己“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为“中介”而与世界发生关系,这表明人是历史的、文化的存在,人的“世界图景”是与人的历史性的存在与发展密不可分的,因此,不能从“纯自然”的观点去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不能从“纯自然”的观点去理解“世界观”,而必须从历史的、文化的观点去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从历史的、文化的观点去理解人们的“世界观”。合理的“世界观理论”,只能是从恩格斯特别强调的“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而构成的哲学理论。因此,在对“自在世界”、“世界图景”和“人类把握世界的

基本方式”这三个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中,重新理解与阐释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这本身正是意味着一种理解人与世界关系的真正的“世界观理论”。

哲学的“世界观理论”,不是人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而是人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地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因此,哲学并不是以“世界”为对象去形成“关于整个世界”的理论,而是以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所构成的“世界图景”为对象,通过对这些“世界图景”的“反思”而构成自己的用以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世界观理论”。

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在其直接性上,首先是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图景”,即宗教的、艺术的、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世界图景”;而它们之所以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世界图景”,则在于它们本身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不同方式,即宗教的、艺术的、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基本方式”;这些基本方式不仅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世界图景”,而且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各自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即宗教的、艺术的、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这样,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就以“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三重内涵而构成哲学反思的对象。这表明,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并不是直接地以“世界”为对象而形成关于“世界”的“观点”;恰恰相反,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它是从“思维和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出发,以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所构成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为对象,批判性地“反思”各种不同的(同时态的和历时态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为人类提供规范自己的全部思想和行为的各个时代水平的真、善、美的哲学理念。这就是哲学的“世界观理论”——从总体上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论。

哲学作为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世界观理论”,它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解与协调,既要反省人对世界的“认识”问题(认识论),又要反省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评价问题(价值论),更要反省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问题(历史观),因此,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是“世界观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不是彼此外在的“结合”。

人类以自己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所建构的各种“世界图景”,人类通过这些基本方式所建构的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各种“思维方式”和“价值模式”,都是以人对世界的“认识”为前提的,因此,人类哲学思想从其产生开始,始终关注黑格尔所说的“对认识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认识论”。以“认识论转向”为标志的近代哲学,则以区别“意识外的存在”与“意识界的存在”为前提,始终聚焦于对“思想客观性”的追问,从而使“认识论”问题成为近代哲学构建其“解释世界”的“世界观理论”的前提与基础。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则把近代哲学在“认识论转向”中所实现的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追问,诉诸于对“思维和存在”的中介——语言——的追问。“语言”作为历史文化的“水库”,它蕴含着人类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凝聚着“思维和存在”相统一的历史成果,因此,对“语言”的追问,使得“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获得了现代的内容与形式。

现代哲学认为,传统哲学的认识论实际上是对认识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的描述,而不是对“意义”的认识论分析,因此应当把它作为心理学而归入经验科学;对“意义”的认识论分析,则是阐明人类通过其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诸如宗教、伦理、科学、哲学等等)而构成的概念系统和命题系统,从而澄清这些概念系统和命题系统所蕴含的真实“意义”。现代解释哲学进一步提出,人类运用语言来理解和表述对世界的理解,反过来看,语言又是对人的理解方式和理解程度的表达,因此,对语言的“意义”分析,就不仅仅是分析人所理解

的世界,而且首先是分析人对世界的“理解”。理解的可能性条件首先是人的理解能力。哲学解释学认为,人的理解能力就是历史给予人的延续历史的能力。这种能力首先表现为每一代人都处于由历史而来的“前理解”即历史的文化积淀之中,因此,“理解”的可能性在于人的“历史性”。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参见同上书,第603页)显然,在每一代人“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中,既包括物质条件和一般文化条件,也包括哲学解释学所着力阐扬的“前理解”条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哲学的演进过程中,不仅仅是凸现了以语言为对象的“认识论”问题,而且不可避免地由语言——历史文化的“水库”——而使“认识论”与“历史观”融汇在一起。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中,人的存在与发展——历史——是一个最具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哲学对“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哲学对人的历史性的存在方式的理解。在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全部旧哲学的根本问题,就在于“非历史”、“超历史”地看待“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也仍然是以“非历史”、“超历史”的观点去解决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黑格尔那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马克思所批评的“概念规定”与“无人身的理性”的关系;在费尔巴哈那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则是马克思所批评的“感性对象”与“人的感性存在”的关系;而无论是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在他们所理解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思维”(人)和“存在”(世界)都是“非历史”的、“超历史的”、抽象的存在。正是这种本质上是“非历史”和“超历史”的“历史观”,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理论”只能是一种“解释世界”而非“改变世界”的哲学。他们的“世界观”、“认识论”和“历史观”只能是“解释世界”的“统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从他对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历史的、实践的理解中,形成了以实践论为标志的世界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鲜明地提出了“改变世界”的纲领性的哲学宣言。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必须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发展出发去理解“思维和存在”、“人和世界”的关系。正因如此,马克思既尖锐地批评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实、现实、感性”,又深刻地揭露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并进而精辟地阐述了二者的共同之处,即它们都不懂得“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都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因此全部旧哲学都只能是“解释世界”的哲学。(参见同上书,第16页)马克思的实践论的世界观,则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理解“思维和存在”、“人和世界”的关系,把人同世界的关系理解为人类能动地“改变世界”的过程。这种实践论的世界观既是实践论的认识论——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又是实践论的历史观——人类以实践方式实现自身发展的历史观,因此,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哲学是实践论的世界观、历史观和认识论的统一,也就是“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历史观和认识论的统一。

在关于哲学的理解中,我们还应当看到,无论是“解释世界”的哲学,还是“改变世界”的哲学,它们对“思维和存在”、“人和世界”关系的关切,都有一个共同的旨趣,那就是为人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某种根据、标准和尺度。如何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怎样评价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是激发各个时代的人们进行哲学思考的深层动力。这就是“价值论”问题。

人对世界的价值关系,是由人对世界的特殊关系决定的。人的生命活动不是纯粹适应自然以维持自身的存在,而是改变自然以创造人的生活世界。这就是人类所特有的对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即以否定世界的现实存在、把世界变成自己理想的存在的方式而实现的人与世界的统一关系。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它

的生命活动,而人则不仅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且随时随地都能用自己的“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这种人类特有的用以“衡量对象”的“内在固有的尺度”,正是人对世界的“价值尺度”;人们以这种“价值尺度”去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作为“世界观理论”的“价值论”。

作为“世界观理论”的“价值论”,与作为“世界观理论”的“认识论”是密不可分的。人对世界的价值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目的性要求与对象性活动相统一的实践关系;反之,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创造生活意义的目的性、对象性活动,作为否定世界的现存状态而使之变成人所要求的理想状态的目的性、对象性活动,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活动,从而构成了人与世界之间的价值关系。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把“自在的世界”变成“属人的世界”的过程,也就是把“自然界”变成“价值界”的过程。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所实现的人与世界之间的价值关系,使人的“认识”有了真正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人对世界的认识关系与人对世界的价值关系密不可分,就此而言,能动的反映论是以实践论的价值论为基础的。

作为“世界观理论”的“价值论”,与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历史观”同样是密不可分的。“解释世界”的旧哲学,它总是试图以“超历史”、“非历史”的方式去获得某种终极之真、至上之善和最高之美,也就是试图获得某种“超历史”、“非历史”的关于真善美的最终的根据、标准和尺度,即获得某种对人类具有普遍适用性或普遍约束性的“终极价值”。这种“终极价值”是“超历史”地衡度人类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最高标准”,也是“超历史”地支撑人类全部思想和行为的“安身立命之本”。然而,这种“超历史”的“终极价值”总是陷入难以解脱的历史性的“二律背反”之中:这种“终极价值”试图充当“超历史”的“安身立命之本”,而人类的历史发展却不断地向这种“终极价值”提出挑战,动摇它的“永恒性”和“终极性”;这种“终极价值”试图以自身作为评价一切的最终的根据、标准和尺度,从而造成了自身无法解脱的“解释循环”。而在“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中,则对“解释世界”的旧哲学作出“历史”的解释: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追寻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这是人类对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关系的深层关切,这种关切促使人类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全部思想和行为,不断地调整、评价和规范自己的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标准和尺度。人类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只能是在人类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取得现实性。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在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世界观理论”中是内在统一的。

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而构成的、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深化发展的关系,即“历史”的关系。“历史”,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3页)。在对“历史”的这种理解和解释中,已经凸现了以实践论为基础的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统一。但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理论”的理解中,我们特别需要思考马克思关于“历史”的两个重大结论:其一,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抛弃了关于合乎“人的本性”的社会条件的议论,而去考察和揭示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从而在社会有机体众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在社会形态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的历史更替中,发现了生产力的最终的决定作用,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二,马克思从宏观的历史视野,把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

以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己超越“人的依赖关系”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并使自己获得“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理论”,则是“揭示”和“反思”人对世界这种实践关系的理论,是“引导”和“促进”人类争取自身解放的“改变世界”的哲学。这种“改变世界”的哲学,以实践论为基础而实现了世界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论的统一,是一种真正的实践论的“世界观理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一、考点突破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2. 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重难点提示 1.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要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即意识,存在即物质。故也可说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 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阵营。 【重要提示】 认为物质与意识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 二者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成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持可知论的观点,但也有个别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持不可知论的观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 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 乐全矣!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可以确定的!”) 两人的辩论题小而旨大,辩题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能不能知道鱼儿是否快乐,如果认为因为我本身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我也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我不是除了我之外的任何事物,所以我除了我之外什么也不知道,什么都不可能认识。这显然是不可知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核心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一、哲学是什么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 术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观的含义: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零散的、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 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两大阵营:①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②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①可知论:思维能认识存在 ②不可知论:思维不能认识存在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三、唯物主义及其形态: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把物质归结为具 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 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 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四、唯心主义及其形态: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成世界 的本原。 代表观点: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万物皆备于我;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 吾心;心外无物;我思故我在。。。。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 代表观点:理生万物;上帝创造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五、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哲学与时代精神 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3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从身边的哲学入手,通过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等。引导同学们进入生活与哲学的学习。

二、复习预习 政治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将成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三、知识讲解 考点1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源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指导生活。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需要进行专门学习才能获得,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①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就是世界观

哲学就是世界观。 错,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马哲是“科学之科学”。 标准答案:错,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标准答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或基本形式。 标准答案: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派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 (2)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的根本观点是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并且认为这种或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它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但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坚持反对唯心主义,并力图把哲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以理性反对迷信,以科学反对宗教神学和“君权神授”,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先导”,其局限性和缺陷是:①机械性。它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把一切运动形态归结为机械运动。②形而上学性。它不懂辩证法,不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而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③不彻底性。它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称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把对象当做实践来理解,不了解实践是现存世界的“基础”。第三个历史形态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和存在根源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精神、意识、思维的派生物或表现。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类型,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例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事物是“感觉的组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中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脱离物质世界,并在所有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例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所谓“绝对观念”的“外化”,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认为“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 标准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科学规定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使哲学成为崭新的真正的科学,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革命变革,从而结束了以往哲学家把哲学看做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统治。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教案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哲学的含义;(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4)哲学与方法 论的关系;(5)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世界观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2)对哲学 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2)通过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关系的学习,懂得哲学的指导意义,从而使学生热爱哲学,喜欢哲学,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会考考点①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高考考点考点:哲学与具体学科 2、教学难点:哲学和具体学科的关系、哲学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举例分析,教师启发、引导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 马克思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哲学家,乘船要到他的彼岸去,在船上的时候,他发现船夫的年龄已经很大了,非常的辛苦,在那使劲地划着他的船,那么这个哲学家就说:“老先生,您学过哲学吗?”老先生没上过多少学,他说:“哎呀,抱歉先生,我没学过哲学。”那么这个哲学家摊开两只手说:“那太遗憾了,你失去了50%的生命呀!”过了一会,哲学家又看老先生如此辛苦,在观察,他又说:“老先生,那您学过数学吗?”那个老船夫就更自卑了,没学过数学,便说:“对不起先生,我没学过数学。”哲学家又说:“那太遗憾了,那您将失去80%的生命呀!”正在这个时候,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两个人同时掉进水里,都在做挣扎,就在这时候,船夫看着哲学家,如此费劲的在那挣扎,就说:“先生,你学过游泳吗?” 这个哲学家回答:“我没学过游泳。”那个老船夫说:“哎呀,那真抱歉,那你将失去100%的生命了。”问: 1. 这个老先生有没有世界观?哲学家有没有世界观? 2. 哲学如果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用吗?师:这个老先生也许根本不明白自己有“世界观”,更不可能注意到他是受到“世界观”的指导。由此可见,世界观人人都有,只有自觉与不自觉之分。哲学家虽然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多,但是,夸夸其谈,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最后,只能永远与鱼儿相伴。 【进行新课】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奇心是人的理性的开端,人人都有好奇心,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又说,每个人都可以大谈哲学,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问:对这两句话应该如何理解?师:周国平的话指出,每个人都会在生活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对世界的一定看法,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一点上,哲学家与普通人是共通的。黑格尔的话指出,世界观虽然跟哲学有关,但尚不等于 哲学。 那么,到底什么是世界观? 1世界观 师:每个人都要接触周围的事物,都会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积累多了,就会形成对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知识大总结

三、辩证法 1、联系 【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联系的普遍性】:『世界观』: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联系的客观性】:『世界观』: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世界观』: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联系的条件性】:『世界观』:联系是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是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方法论』: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观』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1)整体是事务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3)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合。部分以无序结构形成整体,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合。『方法论』:(1)注重整体,树立全局观念,从全局着眼,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3)优化结构。 2、发展:『世界观』:一、发展的定义: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三、发展的道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a.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c.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d.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a.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b.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c. 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四、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1)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一&二、坚持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三、(1)明确事物所处之阶段和地位,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对未来充满信心。(2)具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四、(1)注重量的积累。(2)要抓住时机,促进质变,实现发展和飞跃。(3)坚持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3、矛盾【矛盾的同一性、特殊性和普遍性】:『世界观』:一、含义: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1)同一性: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A.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B.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教案.doc

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教案 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系 1.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应用和表现。 2.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3.价值观包含在人生观中。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奉献还是索取是人生价值观的核心问题。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看法和观点,是既唯物有辩证的。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旧世界和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在于: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人生品位,是自己的人生焕发光彩。第一课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一、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a]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宇宙是物质的世界,宇宙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终了,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宇宙是多样而又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就在于其物质性。2.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各有自

己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的。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是总结科学发展的全部成果,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所作出的科学结论。二、意识的本质和作用[a]1.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就其起源来说,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其生理基础来说,它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就其形式来说,它是精神性的;而就其来源和内容来说,它是客观的。2.意识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生动丰富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表现在人们能够以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为指导,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采取正确的行动、做好工作,对事物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b]意识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但是,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获得对客观事物正确的认识,是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前提,而要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四、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坚持物质第一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皆有,普通人们的世界观通常是自发的,而哲学则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哲学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关于世界的最一般的问题。 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存在着区别。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存在着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我们既要反对用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又要反对取消哲学指导作用的“取消论”。 3.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含义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其二,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 2.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所构成的对立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主张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主张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3.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第一方面是主要的。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汇总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破坏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途;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二、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观点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同时,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二者互相影响,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发展的观点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4、规律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5、对立统一的观点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肯定事物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统一的一面。 6、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怎样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怎样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孙正聿 【专题名称】哲学原理 【专题号】B1 【复印期号】2001年06期 【原文出处】《《哲学研究》》(京)2001年01期第3~9页 【作者简介】孙正聿吉林大学哲学系 当我们把哲学作为被定义项而界说为“世界观理论”或“理论化的世界观”的时候,作为定义项的“世界观理论”本身并不是没有歧义的;事实上,正是由于人们对“世界观理论”赋予了各不相同的理解和解释,因而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也被赋予了迥然有别的理解和解释。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三个问题:其一,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与它的“基本问题”是何关系?或者更为明确地说,能否离开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去解释哲学的“世界观理论”?其二,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这里的“世界观”是人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还是人把自己同世界的“关系”作为对象而进行“反思”?进而言之,能否在非“反思”的意义上界说“世界观理论”?其三,“世界观理论”同“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论”是何关系?究竟怎样从“世界观”与“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论”的统一中去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一 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恩格斯明确地提出了一个纲领性的论断:“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页)应当注意,这里所说的“基本问题”不同于“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在众多问题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问题,但它并不直接规定其他问题;“基本问题”则是在特定的“问题域”当中起规定作用的问题,它决定该“问题域”的全部问题的特殊性质。正因如此,列宁在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称“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时候,曾经尖锐地指出,“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5页)。这就是说:只有从“哲学基本问题”去理解“世界观理论”,才能把握“世界观理论”的“哲学”性质;反之,如果离开“哲学基本问题”去理解“世界观理论”,就会把“世界观理论”变成某种非哲学的实证知识。在我看来,对于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的种种误解,从根本上说,都在于离开哲学的“基本问题”而阐释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正如人们所熟知的,通常是把“世界观”表述为“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并因此把“世界观理论”表述为“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理论”。这种表述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人类思维面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世界,总是力图把握其内在的统一性,形成“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特别是形成“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理论”,从而对世界上的一切现象以及关于这些现象的全部知识作出最深层次的统一解释。因此,作为人类思维及其现实基础——实践活动——的“意向性”或“指向性”,只要有人类思维,这种“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的“世界观”及其“理论”就会存在下去。问题在于:这样界说“世界观”及其“理论”,并没有理解恩格斯为什么强调“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哲学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展开: 一. 哲学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上根本性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明确: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二者既区别又联系 区别:研究对象具有共性和个性之别; 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党性问题。 4.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展开: 1. 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更为根本)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2.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第一,这一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家都要回答而不能回避的问题。 第二,如何回答这一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志。 第三,对这一关系问题的解决成为解决其它哲学问题的基础。 第四,这一关系问题也是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

3.哲学的党性问题。 第一,哲学派别五花八门,归结起来只有两大党派:唯物论和唯心论。 第二,没有超越于唯物和唯心的第三派,二元论最终倒向唯心论。 第三,阶级社会哲学的党性表现为阶级性。 第四,坚持哲学的党性就是要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反对各种唯心论。 4. 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①概念:辩证法: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承认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内部矛盾。 ②关系:两个对子既区别又联系。 区别:二者回答的问题不同。 联系:后者从属于前者并与前者交织在一起。 唯物论唯心论 辩证法形而上学 三. 哲学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1. 唯物论 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物质第一性。 发展形态:第一,古代朴素唯物论; 第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 第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阶级根源 2. 唯心论 观点:精神决定物质,精神是本原,精神第一性。 表现形态:第一,主观唯心论(举例) 第二,客观唯心论(举例) 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阶级根源 3. 辩证法 观点: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承认内部矛盾。 发展形态:第一,古代朴素辩证法 第二,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第三,唯物辩证法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1)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马基作业】哲学世界观的功能

083 龙嘉文谢桥旺陈广 第四讲哲学世界观的功能 ——大学生哲学素养调查分析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 哲学世界观有以下四个功能。 第一,哲学的世界观功能。世界观人人都有,具体的人,通过观察世界,产生世界观。每个人和每个人的世界关都不同,这是因为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观察到的世界是不同的。老人有老人的世界观,小孩有小孩的世界观。世界观不是哲学,但是哲学具有世界观的功能。人人都有世界观,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哲学是把普通的世界观理论化。 第二,哲学世界观的反思批判功能。 1、哲学语言描述的特点。描述是对事实如何的一种介绍,具有抽象性、概括性、一般性的特点。抽象是指去除了一些细节,找出本质。概括不是对具体的某一事物的描述,而是对所有事物的共有特征的描述。一般性是相对于个别而言,是所有的事物的特征特点。 2、反思功能。反思是指对思想的思想,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对做过的事的思考。这里的反思包括三个层次,对人的观念、思想的思想,对各个学科的思想的思想,对哲学思想的思想。 3、批判功能。只有有了反思,才能进行批判。批判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而辩证是一种扬弃,既即抛弃又保留,又有继承和发扬。对于各个学科的反思批判,哲学提供前提批判。 第三,哲学世界观的终极关怀功能。终极关怀功能所关心的是人的由来问题和人的去向问题,也就是人生的意义价值问题。其中还涉及到终极追问的问题(没太记清楚两者关系)。终极追问也是在问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为什么要终极追问呢?因为是人,人的本性所决定的。 a、哲学对终极追问的终极关怀。有信仰比没有信仰好,信仰给予人关怀。我们国家的汉族现在是没有一个很好的信仰。一个人,做错事或者犯罪,是终极关怀出现了问题。其中也有一些是自我欲望的膨胀。 b、与社会转型相匹配的信仰。信仰是对某人、某种主张、主意、宗教的极度相信和尊敬,从而拿它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信念则是指一种确信的看法。在信仰当中,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迷信。迷信既是盲目的信仰。信仰是以信念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次练习有25题,你已做25题,已提交25题,其中答对25题。 当前页有25题,你已做25题,已提交25题,其中答对25题。 1. 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 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 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 D、使人们一劳永逸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 世界观是()。 A、关于世界的观点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世界上的所有观点 D、世界大观的简称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3. 方法论是()。 A、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 B、一种方法 C、方法和理论的对立统一 D、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5.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6. :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C、世界是物质的 D、世界是统一的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7. 火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是属于()。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8. 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9. 《国语?郑语》写道:“先主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教案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第二框题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四课时)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课堂探究: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提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人人都有。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靠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 1、哲学的含义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所以要了解哲学的含义.就必须首先理解世界观的含义。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课堂练习:哲学( ) A、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就是世界观 C、都是正确的 D、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答案:D 解析: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A、C两项认为哲学是科学的、正确的不妥。B项把哲学与世界观等同了.是错误的。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不能取代具体科学) 哲学可以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方法。(×)(不能) 哲学是对某一具体领域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的标准(×)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概念等)夸大为世界的本原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哲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哲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大脑的机能(×)(大脑) 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 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不具有) 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能动作用,≠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的作用表现为一方面人能能动的认识世界(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意识活动具 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另一方面人能能动的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是客观的.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7.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消灭、创造、发明规律) 8.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是指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是指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受到客观事物及其客观规律的制约是客观的。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是指实践是在社会中完成的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①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②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工具。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它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途径有实践和书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