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设计方案(定稿)..
防雷接地工程设计方案
防雷接地工程设计方案(一)防雷保护系统------------------------------------------------------------------------------------------ - 1 - (二)防浪涌设计--------------------------------------------------------------------------------------------- - 2 - (三)计算机机房的接地系统 ----------------------------------------------------------------------------- - 2 -1.机房接地分类 ------------------------------------------------------------------------------------------------ - 3 -2.机房接地系统设计 ------------------------------------------------------------------------------------------ - 4 -(一)防雷保护系统雷电的危害:雷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和瞬时性特点。
强大闪电产生的静电场、电磁场、电磁辐射、雷电波侵入以及地电位反击等,统称为雷电电磁脉冲LEMP,严重干扰无线电通讯和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许多微电子设备的损坏。
国际电工委员会统计数据表明,60%~80 %的感应雷和雷电入侵波来自于电力传输线。
雷电感应电流在信号线上也会产生对传输信号的干扰,并损坏设备。
因此在电力电源、信号线上必须加相应的防雷装置,将雷电压降至设备能承受的安全范围以内。
防雷系统方案:机房的供电电源为TN-S系统(三相五线制),目前中心机房的配电是由总配电室引入。
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防雷接地设计方案目录1防雷接地设计 (3)1.防护原则 (3)2.前端设备防护设计 (3)2.1直击雷的防护 (3)2.2摄像机杆塔的地网安装(根据现场情况定) (3)2.3感应雷的防护 (4)3.监控中心的防护设计 (5)3.1监控中心电源防雷设计 (5)3.2监控中心室内防雷设计 (6)4.系统传输 (6)4.1传输可靠性设计 (7)4.2传输经济性设计 (7)4.3传输合理性设计 (7)4.4山内库区: (7)1防雷接地设计1.防护原则我们根据监控中心及各点监控设备等所处环境及其网络特点,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和对工程现场的考察,充分考虑本项目各子系统设备的功能和价值,考虑到经济、有效的目的,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与建筑物、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以《IEC国际标准》、《GB50057-94(2000)》以及《计算机房防雷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为设计基础,从电源、信号、地网三方面入手,本着全面、安全、持久、实用的原则提出本方案。
本方案主要针对防感应雷击部分,接地系统部分进行设计。
2.前端设备防护设计2.1直击雷的防护室外的摄像头分别安放在杆子每个有效点上,首先在考虑避免直击雷侵入时,分别在每根摄像机杆顶点安装高1米直径为Φ16以上镀锌避雷针一支,与金属杆连接,用设备杆本身做引下线,其保护角度为45度,以保护室外摄像机,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2.2摄像机杆塔的地网安装(根据现场情况定)摄像机的避雷针接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设计中以摄像机杆塔为中心挖一2米×2米范围的地沟,沟的规格为600mm宽800mm深,将40×4的热镀锌扁钢平铺在沟内,然后至少有两点与引下线连接。
2.3感应雷的防护雷电活动是一种随机过程,有多途径的入侵可能,对于感应雷、侧击雷等多种雷电波可以在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上产生高压冲击波,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雷电波侵入时会直接对安防设备、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电源等造成更大的危害。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雷击现象给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为了有效防止雷击带来的损害,设计一个合理可靠的防雷接地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二、方案目标该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供一种有效的防雷接地系统,以确保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并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具体目标如下:1. 提供低阻抗的接地路径,以将雷击电流迅速引入地下;2. 减少雷击电流通过设备的使用区域,并将其迅速释放;3. 提供系统监测和维护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三、方案设计1. 地下导体设计地下导体是防雷接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首先,选择合适的导体材料,如铜或铝,以确保导体的电导率和耐腐蚀性能。
然后,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导体的布置方式,确保导体覆盖到足够大的范围,并能够与各个设备的接地端相连接。
最后,将地下导体与设备的接地端连接,确保低阻抗的接地路径。
2. 接地电极设计接地电极是将地下导体与地面相连接的部分。
为了提供更好的放电效果,接地电极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钢材或铜材,并确保达到一定的长度和直径要求。
接地电极的布置应尽可能地均匀覆盖整个场地,并与地下导体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接地系统。
3. 雷电监测系统为了方便及时发现雷电活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设计一个雷电监测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该系统应包括雷电探测器、数据采集设备和监测中心。
雷电探测器用于监测雷电活动并收集相关数据,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监测中心可以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并提供预警和处理建议。
四、方案实施1. 调查分析在实施方案之前,需要对场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检测地下土壤的电导率和阻抗值,确定地下导体的布置方式和长度。
同时,通过分析历史雷击数据,确定是否需要加强特定区域的接地布置。
2. 设备安装根据设计方案中的布置要求,进行地下导体和接地电极的安装。
确保安装过程中连接牢固,接地电极与地下导体的连接良好。
防雷接地方案
防雷接地方案第一章施工部署1.1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与结构施工穿叉配合进行,原则上不作为一个占用时间的工序。
1.2 劳动力计划拟投入电焊工2人,电工8人,力工8人进行接地系统施工。
1.3 施工机具及设备主要施工机具及设备如下:电焊机 2台接地电阻测试仪 1台1.4 施工材料计划材料计划如下表:第二章技术措施2.1 防雷系统2.1.1 屋顶采用φ10镀锌圆钢作避雷带,并在屋端设HELITA避雷针Pulsar40 两根,所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均与避雷带相连,并利用金属屋面作为防雷接闪器。
2.1.2 利用建筑物内45根柱中的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作为引下线的两根钢筋从结构基础至屋顶焊接,并在屋顶用φ10圆钢连通并将其中一根引出屋面20CM与屋顶避雷带或金属屋面相接。
2.1.3 在地下一层地板内用φ10圆钢连通两根引下线钢筋并用一根φ19钢筋引出室外至室外地下1米处,与室外人工接地体相连。
2.1.4 在距地0.5M处预留接地电阻测试钢板。
2.2 综合接地2.2.1 综合接地包括避雷接地、工频交流接地等。
2.2.2 利用建筑基础作为接地体,将沿建筑物外圈的底板两根主筋焊接成环形,并沿主轴线方向选取两根地梁主筋焊接成网格。
2.2.3 在建筑物周围作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四周5M距离使用-40*4镀锌扁钢沿建筑物四周敷设成闭合环状。
2.3 广播电视接地2.3.1 作为工作接地的地线采用BV-25MM2铜芯绝缘导线穿φ25塑料管沿墙和地面暗敷设,室外埋深大于700MM。
与室外接地体连接,一直引至一层12/G轴处,作为广播控制室的接地。
2.3.2 接地体距综合接地网25米外,接地体采用600*1000*15铜板,埋深2米,板上钻φ12孔。
2.3.3 在接地体上侧做标志桩。
2.4 等电位联结2.4.1 等电位联结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等电位联结安装97SD567”施工。
2.4.2 采取总等电位联结,使用25MM2铜导线将楼内所有导电部分互相连接,如保护线干线;接地干线;建筑物内的输送管道的金属件(如水管等);集中采暖及空调管道;游泳池所有钢筋、池内所有金属部件;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
防雷接地设计方案(定稿)(一)2024
防雷接地设计方案(定稿)(一)引言概述:防雷接地设计方案是指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电侵害而制定的一套完整的接地系统安装设计方案。
在这个方案中,综合考虑了建筑物的结构和雷电保护需求,通过合理的接地设置和设备配置,可以有效地将雷电电流引导到地面,从而减少雷击危险。
本文将详细阐述防雷接地设计方案的各个要点。
正文:1. 确定接地需求1.1 确定建筑物类型和用途1.2 分析雷电密度和频率1.3 评估建筑物的雷电风险等级1.4 确定接地系统的目标和要求1.5 考虑附近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2. 设计接地系统结构2.1 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类型2.2 确定接地电极的数量和布局2.3 考虑接地电极的深度和间距2.4 考虑接地电极的材料和特性2.5 设计接地系统的接线和连接方式3. 确定防雷设备3.1 选择适当的防雷设备,例如避雷针和避雷网3.2 确定防雷设备的数量和布局3.3 考虑防雷设备的材料和特性3.4 设计防雷设备与接地系统的连接方式3.5 测试和维护防雷设备的性能4. 优化接地系统4.1 考虑接地系统与其他设备的综合设计4.2 考虑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4.3 优化接地系统的导电性能4.4 优化接地系统的防腐蚀和耐久性4.5 评估和改进接地系统的效果5. 检测和监测接地系统5.1 定期检测接地系统的电阻和导通性能5.2 对接地系统进行雷电感应试验5.3 监测接地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效果5.4 及时发现和排除接地系统故障5.5 不断更新和改进接地系统的技术和标准总结:防雷接地设计方案是保护建筑物免受雷电侵害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接地设置和设备配置,可以有效地将雷电电流引导到地面,减少雷击危险。
要设计一个成功的防雷接地系统,需要确定建筑物的接地需求,设计合适的接地系统结构,选择适当的防雷设备,优化接地系统的设计,并定期检测和监测接地系统的运行状态。
这些步骤能够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并降低雷电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防雷接地施工设计的方案
防雷接地施工设计的方案
1.环境分析:首先需要对施工地点环境进行分析,包括雷电频率、地形、气象条件等。
这将有助于确定接地系统的选择和布置方式。
2.设备选择:根据环境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防雷接地设备,例如接闪器、接地体和引下线等。
这些设备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具有可靠的防雷能力。
3.接地体布置:接地体是防雷接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一般采用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制作,如铜。
接地体的布置应考虑地形、建筑物结构和设备位置等因素,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4.引下线布置:引下线用于将雷电引入接地体,以确保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
引下线应布置在距离建筑物和设备足够近的位置,并且要保证其与接地体的电阻低于规定要求。
5.接闪装置安装:接闪装置是一种用于消除或减小雷击效应的装置,一般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或其他容易受雷击的部位。
接闪装置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6.系统联络:防雷接地系统的各个部分需要通过联络线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联络线的选择和布置应注意导电性能和可靠性,并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7.检测和维护:防雷接地系统的检测和维护工作是确保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和引下线的状态,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防雷接地施工设计的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和设备要求进行分析和选择,包括设备选择、接地体和引下线的布置、接闪装置的安装、系统的联络、以及检测和维护等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才能设计出一个有效的防雷接地系统,确保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范文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防雷接地施工方案范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
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雷接地施工方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防雷接地规范将防雷接地极和阴极保护阳极二合为一: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中,要求阳极的接地电阻尽量低,这和防雷接地的要求是一致的。
如果加大阳极连接电缆的截面积,使之达到防雷接地的要求,被普遍认为可以用牺牲阳极系统代替防雷接地系统,使得牺牲阳极起到阴极保护和防雷的双重作用。
在储罐接地线或接地网之间安装接地电池,接地电池由双锌棒制成的,平时双锌棒都是处于断路状态,当有雷击或者故障电压时,故障电流通过双锌棒导入接地网,对储罐起安全保护作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防雷接地施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技术要求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埋设长度不小于2.5M,垂直接地极间距间距不应小于5m(根据当地防雷办要求)1)扁钢与扁钢水平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3)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2)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5)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6)所有焊点表面必须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7)如使用人工接地体,角钢不小于40*40*4mm,长度不小于2.5米8)接地干线在跨越伸缩缝、沉降缝等位置应设置补偿装置,并设测量接地电阻而预备的断接卡子9)地干线末端露出地面应不超过0.5m。
10)安装支持卡时,应弹线或拉线安装以保证其观感桩基接地极施工:水平接地极由地梁的主筋构成,垂直接地极由每桩内2根钢筋构成。
接地极施工时,桩内的钢筋与地梁的钢筋采用不小于∮10园钢搭接,宜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6d,单面焊接焊接长度≥12d。
柱与梁、梁与梁、柱与挡土墙地梁之间应用圆钢焊接连接,焊接必须采用双面焊,以保证总等电位连接地可靠性和安全性。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防雷接地系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设备,用于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的危害。
下面是一个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安装要点。
防雷接地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避雷针、下导线、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极。
首先,避雷针是防雷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能在雷电来临时自动地形成电离通道,引导雷电流经过避雷针而不是撞击建筑物。
其次,下导线主要用于将避雷针引导的雷电流顺利地引入接地装置。
下导线应尽量保持直线,避免弯曲或遭到其他物体阻挡。
接地装置是防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将雷电流导入地下,避免危害建筑物和周围设备。
接地装置可以采用铜质或镀锌钢制成,也可以使用排雷线。
接地体是接地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将接地装置和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接触。
接地体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桩、镀锌钢板或铜棒等材料制作。
最后,接地极是将接地体与地下埋设的电网连接起来的部分。
接地极可以采用铜田和铜棒等材料制作,确保良好的接地效果。
在安装防雷接地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保避雷针的高度和位置符合标准要求,避免与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碰撞。
其次,下导线应保持直线,避免过长或过短,以及弯曲。
同时,下导线的直径和材质也应符合要求。
接地装置应与下导线连接紧密,确保电流能够顺利地导入地下。
接地体和接地极应选用耐腐蚀、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并确保与大地的接触面积充足。
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防雷接地系统时,需参考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并由专业人士进行检测和验收。
总之,设计一个合理可靠的防雷接地系统对于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的危害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和安装避雷针、下导线、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极,以及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可以提高防雷接地系统的效能和可靠性。
防雷接地设计方案(定稿)(二)
防雷接地设计方案(定稿)(二)引言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防雷接地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
防雷接地是保障建筑物和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接地设计可有效地减少雷击对设备和人员的损害。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入手,对防雷接地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1. 接地材料的选择1.1 导体材料的选择1.2 导体截面积的计算1.3 确定导体的敷设方式1.4 考虑导体的防腐保护措施1.5 导体与接地体的连接方式2. 接地电阻的测量与控制2.1 接地电阻测量的方法2.2 接地电阻的标准要求2.3 接地电阻的控制方法2.4 地网网格布置的优化设计2.5 接地体的数量和布置策略3. 防雷接地装置的布置3.1 雷电流引下装置的选型与布置3.2 防雷接地装置与设备的联接方式3.3 接地装置与建筑物结构的相互关系3.4 防雷接地装置的维护与检测3.5 安全接地系统的备份设计4. 防雷接地系统的测试与验收4.1 接地系统测试的目的和方法4.2 接地系统测试仪器的选择与使用4.3 接地系统测试数据的分析与评估4.4 防雷接地系统的验收标准4.5 接地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5. 防雷接地设计的经济性评估5.1 考虑防雷接地设计的初期投资5.2 考虑防雷接地设计的运维成本5.3 防雷接地设计的综合成本评估5.4 经济评估对防雷接地设计的指导意义5.5 经济评估结果的应用与管理建议总结:通过对防雷接地设计方案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合理的接地材料选择、电阻测量与控制,以及防雷接地装置的布置对于提升接地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2)进行防雷接地系统的测试与验收是保障设计方案有效性的重要环节;(3)经济性评估是确定防雷接地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和合理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与实践运用,我们可以设计出安全可靠且经济合理的防雷接地系统,为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
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一、设计原则及目标1.1设计原则-安全性原则:确保建筑物及其用户的安全。
-可行性原则:需要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确保其在实际施工中能够有效落实。
-经济性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力争实现成本最优化。
1.2设计目标根据设计原则,钢结构防雷接地方案的设计目标应包括:-提供良好的接地系统,以将雷电引入地下。
-保护建筑物及其用户不受雷击的影响。
-降低雷电对建筑物及其产品设备的损害。
-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可行。
二、设计方案2.1导体设计2.1.1主要导体主要导体应采用高导电性材料制作,例如优质铜或镀锌钢带。
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高度,主要导体的尺寸和形状应合理确定。
2.1.2水平导体水平导体应布置在建筑物的屋面、檐口或天沟等处,以便将雷电引入排雷系统。
水平导体应确保良好的接地,避免出现闭合环路。
2.1.3垂直导体垂直导体应由可靠的金属材料制作,例如铜管或镀锌钢管。
垂直导体应固定在建筑物的墙体或支撑结构上,并与水平导体连接,形成有效的雷电排放路径。
2.2接地电阻设计2.2.1接地体接地体的设计应考虑到土壤的电阻率、湿度以及建筑物的接地要求。
为了降低接地电阻,可以采用多级接地体的布置,并确保良好的接触面积和质量。
2.2.2接地网格接地网格应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的地下,以形成一个较大的接地区域。
网格间距和导体尺寸应合理选择,以降低接地电阻。
2.3其他设施2.3.1避雷带建筑物外墙可设置避雷带,避雷带应通过导体与接地系统相连,并确保导体的接触良好。
2.3.2避雷针建筑物的高处可安装避雷针,以引导雷电排放。
避雷针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顶端,并与接地系统相连接。
2.3.3避雷网对于建筑物的屋面和外墙,可以设置避雷网,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避雷网应与接地系统连接,并确保其良好接触。
三、施工与维护3.1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在安装接地系统时,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的安全规范操作,并佩戴必要的安全设备。
禁止在风雨天气或雷电天气下进行有关工作。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范本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防雷、接地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防雷、接地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防雷工作方案防雷工作是指通过采取措施防止雷击产生的电气现象对设备、设施造成的损害和影响。
防雷工作一般需要搭配针对性的接地措施,以完善整套工程的防雷设施。
1.1 防雷具体措施在防雷工程中,在地面降雷、建筑物局部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等方面都分别有具体措施:1.地面降雷方案:–附加引下架和接地装置,将雷电引向地下;–安装放电体和接地钢杆,在打雷时出现放电现象,使电荷流经接地体,达到消散放电的目的。
2.建筑物局部防雷方案:–对于局部建筑物,需要在房顶设置防雷针,吸收飞行过来的雷电;–对于高耸建筑物及特殊建筑物,如水塔、过街天桥等,在设施的四个角上设置防雷针,以达到避雷防雷目的。
3.建筑物外部防雷方案:–采取避雷接地网技术,安装接地网、接地带和接地体等,以达到对整个建筑物避雷和有效接地的目的;–安装防雷母线,提供对建筑物等电位梯度的连接和衔接,形成有效的电气保护,实现对雷电的预防。
1.2 针对不同设备的防雷工作不同类型的设备需要针对性的防雷措施,例如:1.计算机房:–计算机房设备特殊,需要使用防静电材料,比如防静电地板和墙单元;–给计算机和其它贵重设施配置专用稳压电源,以防止电气损失和故障。
2.供电系统:–在供电系统中,需要安装避雷装置,以消除电力系统中雷电引起的电磁影响;–对于电网系统,需要采取避雷母线和接地带,并设置多种防雷装置,实现多级保护。
3.通讯系统:–在通讯设备设计上,需要防静电措施,例如将信道口或讯口导地,地线长度不能过长,并给电线安装挡瞪的网络滤波器;–对于电话线路,必须使用挡瞪电缆,以利平时的保护和空中绝缘,方便日后维修调试等操作。
防雷工作需要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预期风险分析,具体对这些措施的选择和实施进行制定。
建筑物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建筑物防雷接地设计方案建筑物防雷接地设计方案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在雷电天气中能安全地分散和引导雷电的电流,减少雷击对建筑物和里面的人员设备的威胁。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个建筑物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首先,针对建筑物的立面和屋顶进行防雷接地设置。
在建筑物的立面和屋顶上,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合适位置的避雷针,以确保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并导向雷电。
避雷针要注意高度和间距的设置,以便能够充分覆盖建筑物并形成电压梯度,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地面。
同时,为了提高避雷效果,避雷针和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应通过良好的连接方式紧密连接,以确保雷电能够迅速而有效地通过建筑物导向接地。
其次,要在建筑物的底部设置足够数量和适当位置的接地体。
接地体是将雷电的电流引导到地下的关键部分。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接地体,如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或组合接地体等。
水平接地体可通过埋设水平铜网或镀锌钢板于建筑物周围的土壤中,以扩大接地范围。
垂直接地体可通过埋设混凝土电极或金属杆等形式,在建筑物周围的土壤中形成垂直电极。
组合接地体则是同时采用水平和垂直接地体,以提高接地效果。
接地体的数量和位置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地理条件和雷电频率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布置。
另外,要加强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
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对于防雷接地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在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上应设置合适的防雷装置,如避雷器、避雷器、TVSS(Transient Voltage Surge Suppressor)等,以吸收和消除雷电过电压对设备的影响。
其次,要进行良好的接地保护。
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应通过专门的接地线与建筑物的接地系统相连,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还可以在电气设备周围设置电磁屏蔽,以减少外界电池对设备的干扰。
最后,要对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内容包括避雷针的完好性、接地体的连接状态、防雷装置的性能等。
防雷接地专项施工方案(一)2024
防雷接地专项施工方案(一)引言概述:防雷接地专项施工方案(一)是为了保障建筑物、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而制定的施工计划。
本方案包括五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即:规划与设计、施工准备、接地装置的安装、试验与调试、施工总结。
通过本方案的执行,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降低雷电引发的危险和损失。
正文:一、规划与设计1. 确定雷电防护的等级和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性,确定相应的雷电防护等级和要求,包括接地电阻的要求、设备的保护措施等。
2. 绘制雷电防护接地系统图: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接地系统图,标明各个接地装置的位置、材料及规格等信息。
二、施工准备1. 确定施工时间和施工范围:根据工程进度和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施工的时间和范围,合理安排人员和材料。
2. 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完好无损,并经过检修和校准,以确保施工质量的保证。
三、接地装置的安装1. 安装接地棒和接地网:根据设计要求,在合适的位置安装接地棒和接地网,保证其与建筑物和设备的接地连接良好。
2. 接地装置的连接与焊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材料,进行接地装置的连接和焊接,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定要求。
四、试验与调试1. 接地装置的电阻测试: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对接地装置的电阻进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 接地装置的通电试验:施工完成后,对接地装置进行通电试验,检查其运行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五、施工总结1. 编写施工总结报告: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编写施工总结报告,包括施工过程、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法等内容,为以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2. 防雷施工质量评估: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下一步的施工措施和改进方案。
总结:防雷接地专项施工方案(一)通过规划与设计、施工准备、接地装置的安装、试验与调试以及施工总结等五个方面的措施,综合提高了建筑物、设备和人员的防雷安全性。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范围,确保设备和工具的良好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试工作。
某小区防雷接地专项方案
一、方案概述为确保小区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雷电灾害风险,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小区防雷接地专项方案。
二、防雷接地设施1. 接闪器(1)利用小区建筑物的金属屋面、屋架、装饰性金属构件等作为接闪器,有效收集雷电能量。
(2)在建筑物最高点设置避雷针,引导雷电流入地下。
2. 引下线(1)利用建筑物四周柱子内的主钢筋作为引下线,确保雷电流顺利导入地下。
(2)引下线间距不超过18米,确保雷电流均匀分布。
3. 接地体(1)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网作为自然接地体,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2)在接地体周围敷设4根12mm镀锌圆钢,与自然接地体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4. 接地系统(1)所有进出小区的金属管道、设备、设施等均需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2)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相连。
(3)屋顶上装设的霓虹灯、风机等电气设备的电源线路穿钢管保护,钢管一端与用电设备的外壳或保护罩相连,另一端与配电箱的外壳相连。
三、防雷接地测试与维护1. 防雷接地测试(1)每年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2)测试内容包括接地电阻、引下线、接地体等。
2. 防雷接地维护(1)定期检查接地系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保持接地体、引下线等设施完好,避免锈蚀、损坏。
(3)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清洁、除锈、防腐处理。
四、等电位联结1. 总等电位联结(1)在小区内设置总等电位联结点,与楼内所有导电部分互相连接。
(2)总等电位联结线采用25mm2铜导线,确保导电性能。
2. 局部等电位联结(1)在建筑物内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点,与楼内所有导电部分互相连接。
(2)局部等电位联结线采用16mm2铜导线,确保导电性能。
五、总结本小区防雷接地专项方案旨在确保小区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雷电灾害风险。
通过合理的防雷接地设施、定期测试与维护、等电位联结等措施,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1.防雷系统雷电防护等级应要求按照国家《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A级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数据中心设计规范》中要求的防雷等级进行设计。
要求有完备的建筑避雷及接闪装置,有良好的防雷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满足规范要求,除使建筑免受雷电威胁外,还应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因雷击引发的二次破坏或干扰。
电源防雷应符合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标准。
设计、施工要符合气象法、防雷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并且实施过技术要求等同于或高于用户机房防雷标准要求的机房工程。
机房电源防雷采用三级保护。
A级防雷器,安装在大楼配电柜进线侧。
B+C级防雷器,安装在市电配电柜的输出端,分别对相线、零线进行防雷保护。
D级防雷器安装在机房UPS配电柜输出端。
图4.7-1:防雷示意图机房电源系统的防雷满足《建筑防雷设计规范》及《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
低压电源系统最易受到雷电和工业操作的干扰,产生瞬间过电压现象,因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损坏设备。
因此,为了保护设备的安全,首先应该对设备的电源系统施以保护,采取措施将可能产生的各种电源扰动限制在设备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并将浪涌电流引入接地网络,为此,应设计安全可靠完整的防雷系统。
在机房专用变压器后端设第一级防雷器,耐冲过压类别不低于Ⅳ类;在发电机与市电切换柜处和机房低压开关柜内设第二级防雷器,耐冲过压类别不低于Ⅲ类;在机房UPS输出配电柜内、精密配电柜内、空调动力配电柜内设第三级防雷器,耐冲过压类别不低于Ⅱ类。
防雷装置在接地、连接等方面满足国家标准规范要求。
2.接地系统机房接地系统宜采用综合接地方式,设置等电位联结网格,并按规范对机房各金属构件进行等电位联结。
本工程保护接地采用TN-S系统。
高层单体防雷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考虑,采用针带结合保护方式。
采用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小于0.5Ω。
采用MEB总等电位联接和SEB辅助等电位、LEB局部等电位联接。
防雷接地方案范例(一)2024
防雷接地方案范例(一)引言概述:防雷接地方案是在建筑物或设备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在雷电活动中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防雷接地方案范例,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应用于实际的防雷工程中。
正文内容:1. 设计要求-了解防雷接地的基本原理和意义-根据建筑物或设备的规模和用途确定防雷接地的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质特点进行合理设计2. 选择接地材料-选择具有良好电导性能和抗腐蚀性的材料,如铜材、镀锌钢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截面积和长度-考虑不同部位的接地电阻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如桩式接地、水平接地等)3. 实施接地网络-根据设计要求布置接地导线或接地网格-保证接地导线和设备之间的连接可靠,采取有效的接地接头和连接方法-避免接地导线与其他电气设备或金属结构物的相互干扰4. 安装防雷装置-根据防雷要求选择合适的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防雷接闪器等-在建筑物或设备的高处合理安装防雷装置,提高接地效果和雷击保护能力-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5. 测试和验收-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测试,测量接地电阻和接地效果-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接地系统的验收-如有必要,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防雷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总结: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防雷接地方案,能够有效地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雷击的危害。
合适的接地材料和接地网络的布置,以及防雷装置的安装和定期维护,都是确保防雷接地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进行测试和验收时,应根据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防雷接地方案范例能够对读者在实际工程中有所帮助。
防雷接地设计方案(定稿)
××××××机房防雷设计方案第一章概述雷击是年复一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通信及数据设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一方面大型电子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组等系统设备耐过电流,耐雷电压的水平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的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频发生。
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占设备损坏因素的比例高达33%,防雷电及过电压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
众所周知,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高度200m的雷电闪击电流100KA时,雷电闪电产生的闪电电磁脉冲电磁辐射半径在2km内,对电力、电子线路产生的感应电流约为800A/米,电磁波变化磁场强度为0.03-0.3高斯,仅0.03高斯能量就会损坏微机及自动控制的芯片、传感器探头和磁盘存储数据;雷电脉冲电压达到2000伏(8~20us)时,目前现有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晶片是无法抗御的,因此非常有必要安装相应的防雷保护设备。
雷击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体现于下列四种层次:1)建筑物毁坏及引起火灾;2)设备损坏,人员伤亡;3)设备或元器件寿命降低;4)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而暂时瘫痪或整个系统停顿。
目前,世界上各种建筑、设施大多数仍在使用传统的避雷针防雷,用避雷针防止直接雷击实践证明是经济和有效的。
但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精密电子设备的使用和联网,避雷针对这些电子设备的保护却显得无能为力。
避雷针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以及雷电波入侵过电压,而这类过电压却是破坏大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
对于雷雨多发地区,计算机房必须设计、安装防雷系统装置进行保护。
第二章方案设计说明2-1、雷电的全面防护:系统防雷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其目的主要如下:1、解决不同系统之间因电磁兼容问题产生的浪涌电压、干扰电压,传输抑制等问题,提高传输质量;2、实现供电系统、供电设备防感应雷击,防雷电波入侵,消除短路故障电流和开关电磁脉冲(SEMP)的危害;3、实现供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UPS电源、微机网络及通信设备的接地安全,接地装置的等电位联接;4、实现消除静电(ESD)危害;5、通过加装避雷针等防止直击雷危害,通过加装避雷器消除通信线路、微机设备、监控设备、闭路电视等设备感应雷电的危害;6、防止雷击或过电压造成人员伤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房防雷设计方案第一章概述雷击是年复一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通信及数据设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一方面大型电子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组等系统设备耐过电流,耐雷电压的水平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的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频发生。
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占设备损坏因素的比例高达33%,防雷电及过电压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
众所周知,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高度200m的雷电闪击电流100KA时,雷电闪电产生的闪电电磁脉冲电磁辐射半径在2km内,对电力、电子线路产生的感应电流约为800A/米,电磁波变化磁场强度为0.03-0.3高斯,仅0.03高斯能量就会损坏微机及自动控制的芯片、传感器探头和磁盘存储数据;雷电脉冲电压达到2000伏(8~20us)时,目前现有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晶片是无法抗御的,因此非常有必要安装相应的防雷保护设备。
雷击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体现于下列四种层次:1)建筑物毁坏及引起火灾;2)设备损坏,人员伤亡;3)设备或元器件寿命降低;4)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而暂时瘫痪或整个系统停顿。
目前,世界上各种建筑、设施大多数仍在使用传统的避雷针防雷,用避雷针防止直接雷击实践证明是经济和有效的。
但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精密电子设备的使用和联网,避雷针对这些电子设备的保护却显得无能为力。
避雷针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以及雷电波入侵过电压,而这类过电压却是破坏大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
对于雷雨多发地区,计算机房必须设计、安装防雷系统装置进行保护。
第二章方案设计说明2-1、雷电的全面防护:系统防雷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其目的主要如下:1、解决不同系统之间因电磁兼容问题产生的浪涌电压、干扰电压,传输抑制等问题,提高传输质量;2、实现供电系统、供电设备防感应雷击,防雷电波入侵,消除短路故障电流和开关电磁脉冲(SEMP)的危害;3、实现供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UPS电源、微机网络及通信设备的接地安全,接地装置的等电位联接;4、实现消除静电(ESD)危害;5、通过加装避雷针等防止直击雷危害,通过加装避雷器消除通信线路、微机设备、监控设备、闭路电视等设备感应雷电的危害;6、防止雷击或过电压造成人员伤亡。
具体实施主要包括外部防雷(直击雷)和内部防雷(感应雷)两个方面: 外部防雷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装置(接地电阻<4欧姆)等等,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等,泄放入大地。
内部防雷系统是为保护建筑物内部的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
主要以空间屏蔽、等电位连接、减少接近耦合、安全距离、过电压保护等措施,通过在需要保护设备的前端安装合适的避雷器进行过电压保护,使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
将可能进入的雷电流阻拦在外,将因雷击而使内部设施所感应到的雷电流得以安全泄放入地。
雷电的全面防护图见下图所示:2-2、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按照IEC1312-1及GB50057-94要求,应将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以规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雷击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指明各区交界处的等电位连接点的位置。
各区以在其交界处的电磁环境有明显改变作为划分不同防雷区的特征。
防雷区宜按以下分区:1、LPZ OA区:直击雷非防护区,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和导走全部雷电流;本区内的电磁场没有衰减。
2、LPZ OB区:直击雷防护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的电磁场没有衰减。
3、LPZ 1区:屏蔽防护区,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 OB更小;本区内的电磁场可能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4、LPZ 2区等:后续防雷区,当需要进一步减小导入的电流和电磁场时,应引入后续雷区,并按照需要保护的系统所要求的环境选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
通常,防雷区的数越高电磁环境的参数越低。
第三章方案设计思想3-1、直击雷的外部防护措施虽然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努力的研究有效的防止直击雷的方法,但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无法阻止雷击的发生。
实际上现在公认的防直击雷的方法仍然是200多年前富兰克林先生发明的避雷针。
A、接闪器避雷针及其变形产品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等统称为接闪器。
历史上对接闪器防雷原理的认识产生过误解。
当时认为:避雷针防雷是因为其尖端放电综合了雷云电荷从而避免了雷击发生,所以当时要求避雷针顶部一定要是尖端,以加强放电能力。
后来的研究表明:一定高度的金属导体会使大气电场畸变,这样雷云就容易向该导体放电,并且能量越大的雷就越易被金属导体吸引。
这样接闪器的防雷是因为将雷电引向自身而防止了被保护物被雷电击中。
现在认为任何良好接地的导体都可能成为有效的接闪器,而与它的形状没有什么关系。
为了降低建筑被雷击的概率,宜优先采用避雷网、作为建筑物的接闪器,如果屋面有天线等通信设施可在局部加装避雷针保护,这样接闪器的高度不会太高,不会增大建筑的雷击概率。
按三类防雷建筑物标准,避雷网的网格尺寸应不大于20mX20m,避雷针应与避雷网可靠连接。
如果采用优化型避雷针更好的保护建筑物。
B、引下线引下线的作用是将接闪器接闪的雷电流安全的导引入地,引下线不得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对称均匀的布置,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间距不大于25米,引下线接长必须采用焊接,引下线应与各层均压环焊接,引下线采用10毫米的圆钢或相同面积的扁钢。
对于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引下线应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采用多根引下线不但提高了防雷装置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多根引下线的分流作用可大大降低每根引下线的沿线压降,减少侧击的危险。
其目的是为了让雷电流均匀入地,便于地网散流,以均衡地电位。
同时,均匀对称布置可使引下线泻流时产生的强电磁场在引下线所包围的建筑物内相互抵消,减小雷击感应的危险。
C、接地体接地体是指埋在土壤中起散流作用的导体,接地体应采用镀锌钢材:钢管直径大于50毫米,壁厚大于3.5毫米;角钢不小于40×40×4毫米扁钢不小于40×4毫米。
应将多根接地体连接成地网,地网的布置应优先采用环型地网,引下线应连接在环型地网的四周,这样有利于雷电流的散流和内部电位的均衡。
垂直接地体一般长为1.5-2.5米,埋深0.8米,地极间隔5米,水平接地体应埋深1米,其向建筑物外引出的长度一般不大于50米。
钢架结构的建筑应采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做接地体。
3-2、直击雷电流在电源系统的分配:根据GB50057-94的标准对直击雷电流分类:第一类200KA 10/350us第二类150KA 10/350us第三类100KA 10/350us如上图所示:一个能量为100KA的直击雷,由整个系统的电源、管线、地网、通信网络线来分担。
以一栋建筑的防雷来讲,电源部分承担其中近45%(100KA),以三相四线为例,每线承担大约有25KA(10/350us)的雷电流。
地网和通信线路承担剩余55%的雷电流。
由此可见,电源系统对直击雷的防护非常关键。
由此可见,直击雷的内部防护措施应选用10/350us冲击雷电流的开关型SPD 产品。
另外,对于个别架空线引入的传导雷,也应采用上述一级防护措施。
3-3、感应雷的防护前面已提到感应雷是因为直击雷放电而感应到附近的金属导体中的,其实感应雷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感应方式侵入导体,一是静电感应:在雷云中的电荷积聚时,附近的导体也会感应上相反的电荷,当雷击放电时,雷云中的电荷迅速释放,而导体中原来被雷云电场束缚住的静电也会沿导体流动寻找释放通道,就在电路中形成电脉冲。
二是电磁感应:在雷云放电时,迅速变化的雷电流在其周围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在其附近的导体中产生很高的感生电动势。
研究表明:静电感应方式引起的浪涌数倍于电磁感应引起的浪涌。
感应雷可以通过电力电缆、视频线、网络线和天馈线等侵入,由于电力电缆的距离长且对雷电波的传输损耗小,所以由电源侵入的感应雷造成的危害十分突出,按原邮电部的统计约占了雷击事故的80%。
因此,对建筑物内的系统设备进行感应雷防护时,电源是重点。
感应雷还可以通过空间感应侵入通信站的内部线路,虽然经过建筑物和机壳的屏蔽衰减后其能量大为减小,但站内许多电信设备的抗过压能力也很弱,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造成设备故障。
(4)接地汇集线的布置接地汇集线(汇流排)应布置在靠近避雷器的地方,以使避雷器的接地连接线最短,各楼层的分汇集线应直接与楼底的总汇集线相连,这样能保证实现单点接地方式,当楼层高于30米时,高于30米部分的分汇集线应与建筑物均压环相连,以防止侧击。
(5)等电位连接各种系统的防雷要求种类很多,但其防雷思想是一致的,就是努力实现等电位。
绝对的等电位只是一个理想,实际中只能尽量逼近,目前是综合采用分流、屏蔽、箝位、接地等方法来近似实现等电位。
(见下图)(6)电源避雷器的选择和应用原则考虑到电源负荷电流容量较大,为了安全起见及使用和维护方便,数据通信电源系统的多级防雷,原则上均选用并联型电源避雷器。
电源避雷器的保护模式有共模和差模两方式。
共模保护指相线-地线(L-PE)、零线-地线(N-PE)间的保护;差模保护指相线-零线(L-N)、相线-相线(L-L)间的保护。
对于低压侧第二、三、四级保护,除选择共模的保护方式外,还应尽量选择包括差模在内的保护。
残压特性是电源避雷器的最重要特性,残压越低,保护效果就越好。
但考虑到我国电网电压普遍不稳定、波动范围大的实际情况,在尽量选择残压较低的电源避雷器的同时。
还必须考虑避雷器有足够高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
如果最大连续工作电压偏低,则易造成避雷器自毁。
电源系统低压侧有一、二、三级不同的保护级别,应根据保护级别的不同,选作合适标称放电电流(额定通流容量)和电压保护水平的电源避雷器,并保证避雷器有足够的耐雷电冲击能力。
原则上,每一级的交流电源之间连接导线超过25m以上,都应做该级相应的保护。
电源低压侧保护用的电源避雷器,应该选择有失效警告指示、并能提供遥测端口功能的电源避雷器,以方便监控、管理和日后维护。
电源避雷器必须具有阻燃功能,在失效、或自毁时不能起火。
电源避雷器必须具有失效分离装置,在失效时,能自动与电源系统断开,而不影响通信电源系统的正常供电。
电源避雷器的连接端子,必须至少能适应25mm²的导线连接。
安避避雷器时的引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²的多股铜导线,建议使用25mm²的多股铜导线,并尽可能短(引线长度不宜超过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