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复习提纲(配套资料)

合集下载

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四版)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四版)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群体性 (一)定义 所谓群体性,指民间文学是群体创作、群 体流传的,并具有群体性的思想感情和为 群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与作家文 学强调创作的个体性、作品的个人化风格 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传承性 (一)定义: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 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 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 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 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 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 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 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二、民间文学对作家 文学的影响 20世纪初,先驱者 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 开创与探索所借鉴的 资源主要有三个: 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 外国文学
第二节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二、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二) 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典型形象的素材 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西游记》等中的不 少人物都直接脱胎于民间版本。在作为作家名著 的长篇小说问世以前,同一种素材的民间文艺已 经流传了几百年,经过民间传说、说书、戏剧等 几种文艺形式的积累,作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 创作
第二节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三、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二) 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损害和歪曲 作家、文人在记录、整理民间文学时,除了现在 按照严格的学术标准进行的以外,常对民间文学 进行程度不同的变动 对民间文学的改作,有些是成功的,使民间文学 的艺术性或思想性得以提高,但也有一些改作是 对民间文学的损害和歪曲
第一析方法有以下方面
1 认为民间叙事是一种表演事件,表演是一种 艺术性的展示与交流; 2 注重民间叙事发生的情境; 3 考察叙事交流的具体情形和文本的动态而复 杂的形成过程; 4 从讲述人、听众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考 察表演的即时性和创造性; 5 强调对社区的民族志考察和对个人表演特色 的关注

民间文学复习提纲

民间文学复习提纲

民间文学复习提纲一、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1.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人民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

它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和思想情感,表现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民族传统特色。

2.民间文学的分类散文形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笑话、寓言)等;韵文形式—民间歌谣、谚语、谜语、歇后语、民间长诗;散韵兼长(说唱表演)形式—民间曲艺、民间小戏等。

3.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众性、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立体性4.变异性是指一个民间文学作品在不同时间、地点被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讲述的时候,都会出现变化。

民间文学的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叫变异性。

一种不同的讲法,就是该作品的一个异文,或者叫版本。

5.民间文学的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文学价值二、神话1.神话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神话的分类按马克思“神话是人们在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的习惯分类法,把神话分为:自然神话和社会神话。

3.自然神话与社会神话的主要类型自然神话——开辟神话、日月星辰神话、雷电神话、季节神话社会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族群起源及部族战争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逐日射日神话、盗火神话4.各种类型神话的代表作品开辟神话——盘古开天地、傣族《英叭》日月星辰神话——羲和生太阳、常羲生月亮、嫦娥奔月雷电神话——雷神神话、哈鲁木和哈尼亚季节神话——钟山之神、阿布凯恩都里始祖神话——拉祜族《牡帕米帕》、女娲抟土造人、云南阿昌族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洪水神话——鲧禹治水、拉祜族《人是怎样传下来的》、大禹治水逐日射日神话——逐日神话:《夸父逐日》、《三女找太阳》(彝族)射日神话:后羿射日、蒙古族《乌恩射太阳》族群起源神话——商起源、周起源部落战争神话——炎黄之战、黄帝战蚩尤、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文化发明神话——苍颉造字、燧人氏钻木取火盗火神话——满族托亚拉哈盗火、汉族《商伯盗火》5.开辟神话的三种说法:天地分离说、肢体化生说、其他说始祖神话的三种形式:自然变化、神灵生育、神灵创造洪水再生神话的两种类型:自然的洪水再生神话、惩恶扬善式洪水再生神话6.神话思维的特点物我不分的互渗律;集体表象;直观的具象性;构思的幻想性;思维的神秘性。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绪论1、民间文学: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两种含义:民间文学作品、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又叫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学、或民间文学之学)。

2、民间文学的性质(双重属性):文艺属性、民俗文化属性。

3、(选择)民俗学之“民”的内涵是“民众”。

4、集体创作、口头流传是民间文学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是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本质区别的重要内容。

5、民俗:即民间风俗,一个国家的民众集团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

语言民俗:包括民间语言与民间文学,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

6、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如有些民族唱情歌是婚恋的一种重要手段。

(2)被民众用以传达自己的政治见解。

有些时政民谣表达了民众对政府、官员或社会的尖锐抨击。

(3)娱乐和放松。

如劳动歌可以协调劳动节奏、增加劳动兴致。

(4)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有效工具。

如一些童谣能够起到教育孩子孝敬老人的作用。

(5)了解民情民风的有效途径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资料。

如司马迁在记述五帝的历史时就主要依据神话传说资料。

这说明民间文学是“口传的历史”,对历史学有重要的价值。

另外,民间文学以语言为载体,是音韵学、方言学等语言学科的重要资料。

7、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法。

民俗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农村、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2)历时追溯法。

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研究对象在不同阶段和时期的演化状况,以期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3)共时比较法。

将研究对象与别的地方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在不同地域发生的传承规律和变异情况。

8、(补充)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界定):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精品).doc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精品).doc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11、(仪式歌)是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祀等的歌谣。

2、(谜目)指的是谜语中要猜的范围和格式。

3、(二人转)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民间歌谣。

4、“民俗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提出的。

5、《阿诗玛》是(撒尼(彝族一个分支))人的作品。

6、陈琳以(《长城谣》)为基础写出了《饮马长城窟行》。

7、民间文学整理方法有两种,即(综合整理)与单项整理。

8、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9、芬兰学派以(库伦父了)为代表。

10、追悼会奏的哀乐,开运动会奏的《体育进行曲》,可被视为新的(仪式)歌谣。

11、东汉崔实编的(《农家谚》)是世界上最早的谚语集。

12、《伏波井》、《日月潭》属于(山川风物)传说。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模拟(竹枝词)创作而成的。

14、(谣)是不能唱的“徒歌”。

15、唐人传奇《李娃传》是根据民间故事(《一枝花》)写成的。

16、灯谜又叫(灯虎),突出它的疑难性。

17、阿凡提的故事是从(土耳其)传入的。

18、沙湾灯笼一何府(苦)是(歇后语)体裁。

19、说书艺人王少堂的《武松》用的是(评话)体裁。

20、《中国歌谣》是(朱自清)研究民间歌谣的专著。

21、《召树屯》是(傣)族的作品。

22、《柳毅传》是在传说(《龙女牧羊》)上加工创作的。

23、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规定部队要搜集民歌。

24、集体性标志着人民对民间作品的集体所有权,但同时也带来了(匿名性)的特征。

25、(诸葛亮)被称为西南文明的传播者,知识和技术的偶像,甚至说他与火把节的来历也有联系。

26、在中国,“民间文学” 一词是由(瞿秋白)在1921年最早提出来的。

27、《王贵与李香香》是用(信天游)体裁写成的。

28、清朝李调元的(《粤风》),选录了不少壮瑶民歌。

29、关汉卿的《窦娥冤》可以从(《东海孝妇》)找到它的影子。

30、李白的《静夜思》是从(《子夜秋歌》)脱胎而来的。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2024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2024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口头传播中形成的文学作品,是人们通过口头传统方式传承和创造的文化遗产。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关于民间文学的复习资料,主要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民间文学的定义和起源。

接着,我们将探讨民间故事和传说,其中包括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和它们在各个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然后,我们将讨论民间诗歌和歌谣,包括不同形式和风格的民间诗歌以及它们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探究民间谚语和俗语,揭示这些语言表达的智慧和文化内涵。

最后,我们将介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包括戏曲、杂技和舞蹈等,以展示民间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和了解,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民间文学的特点和意义。

正文:一、民间文学的定义和起源1. 民间文学的概念和范畴2. 民间文学的起源和特点3. 消失和保存的民间文学作品4. 科学记录和研究民间文学二、民间故事和传说1. 民间故事的分类和特征2. 动物寓言和民间故事的道德教育功能3. 民间英雄和传说人物的形象与故事4. 民间故事在不同文化中的变化和传承5. 现代化对民间故事的影响和传播方式三、民间诗歌和歌谣1. 民间诗歌的分类和特点2.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间诗歌表现风格的比较3. 民间诗歌的流行与传承4. 民间歌谣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记载5. 现代社会中民间诗歌的传承和创新四、民间谚语和俗语1. 民间谚语和俗语的意义和作用2. 传统文化和价值在民间谚语和俗语中的体现3. 民间谚语和俗语的形式和语言特点4. 民间谚语和俗语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和相似之处5. 现代社会中民间谚语和俗语的保护和传承五、民间艺术表演形式1. 戏曲在民间文学中的地位和发展2. 民间杂技和马戏的历史和传统3. 民间舞蹈的形式和特点4. 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的结合5. 现代社会中民间艺术表演的传承与创新总结:本文对民间文学进行了全面的复习,从民间文学的定义和起源入手,分别阐述了民间故事和传说、民间诗歌和歌谣、民间谚语和俗语、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等五个大点。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资料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口头流传并代代传承的文学作品,它是人们普遍参与和创造的文化形式。

民间文学的研究对于理解民间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民间文学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并提供一些常见的民间文学作品作为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的文学作品,包括民间故事、民间诗歌、谜语、童谣等。

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作和传播的文化艺术作品,具有普遍性、代际性和民众参与性的特点。

首先,民间文学具有普遍性。

它是广大民众共同创造和传承的,与社会地位和学历无关,因此能够广泛地反映民间文化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其次,民间文学具有代际性。

它从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代代相传。

在传承的过程中,人们会根据不同时代的背景和需求对文学作品进行适当的改编和演绎,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

再次,民间文学具有民众参与性。

它不仅仅是某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个人所创作,而是广大群众参与的集体创作和传播活动。

因此,民间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群众气息和民间特色。

二、民间文学的分类民间文学可以根据形式和内容进行分类。

根据形式的不同,它可以分为故事类、诗歌类、谜语和童谣类等。

故事类是民间文学中最为丰富的一类作品。

它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等,起源于人们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认识和想象。

例如《白蛇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

诗歌类包括民歌、民谣等。

民歌是民众在特定场合下创作的短诗,通过歌唱的方式传播。

它既可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也可以反映社会的动态和民众的心声。

民谣则常常以叙事方式表达,通过歌唱的形式传唱。

例如《茉莉花》、《扬州慢》等都是广为流传的民歌作品。

谜语是以谜题的形式提出问题,通过隐晦的文字和诗律进行解答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是民间智慧和幽默的体现,常常在民间传统节日和聚会活动中出现。

例如,有名的谜语包括“红红火火”、“三千头”等。

童谣是供儿童玩耍、学习和娱乐的歌谣,常常伴随着一些动作和表演。

《民间文学概论》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考试考前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第二部分复习指导2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2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2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2 简答题复习指导2 论述题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一、考核形式:闭卷,集中考试。

二、考试时间:统一为120分钟。

三、试卷结构:本课程考试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述题和论述题。

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为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为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论述题为1题,20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2 单项选择题复2 习指2 导答题技巧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是4个,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

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分类、代表作品等内容的掌握程度。

本课试题的单项选择题比多项选择题要容易得多。

因为,一是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没有少选多选的问题;二是内容确定,选项之间在内容上的相似性小,如果对该知识点熟悉,能很快地确定正确选项;三是选项字数少,理解得快。

单项选择题选项的内容主要是确定性的内容,如作品名称、体裁分类名称、作者名、阶段等。

如果对重要知识理解了并记忆准确,单项选择题会做得快而准;如果对它不熟悉或没印象,就根本没法做。

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中也有一小部分分析性的内容,字数较多,难度稍大。

复习重点和难点绪论: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的范围。

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第二章:中国古代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第三章:神话的含义、历史上的主要神话学派及其对神话的解释、神话的种类及其代表作品第四章:传说界说、传说的种类与思想内容、四大传说第五章:民间故事的界定、故事的特点、提出AT分类法的人物及其著作、故事的价值、童话、生活故事、寓言、笑话第六章:民间歌谣的含义、民间歌谣的起源与演进、民歌的思想内容与分类、六类民歌的名称与定义、民歌的形式与分类第七章:本章重点掌握史诗的特征与三大英雄史诗第八章:民间叙事长诗的概念、特点与类别、中国民间叙事长诗概况、《哭嫁歌》作品分析第九章:谚语、谜语、歇后语第十章:民间说唱概说、评书、快书与快板、相声第十一章:什么是民间小戏、民间小戏的类型、民间小戏的源流。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民间文学复习资料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流传的文学作品,它是人民群众创作的产物,承载着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间文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思想,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本文将从民间故事、民间诗歌和民间传说三个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介绍。

一、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最为广泛流传的一种形式,它以故事的形式来传达人们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其中,寓言故事是一种常见的形式,通过动物和人物的形象来寓意教育人们。

比如《狼来了》这个故事,通过狼的形象来告诉人们不要撒谎,以及“狼真的来了”的教训。

此外,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等,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人们对于爱情、友情和家庭的思考。

二、民间诗歌民间诗歌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其中,民谣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它以歌唱的方式传承着人们的历史和文化。

比如《茉莉花》这首民谣,它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此外,还有许多民间诗歌如《青春舞曲》、《故乡的云》等,它们以朴实的语言和优美的旋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三、民间传说民间传说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它以神话、传说和神秘的元素为主题,既富有想象力又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比如《嫦娥奔月》这个传说,讲述了嫦娥为了救人类而奔月的故事,它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此外,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如《牛郎织女》、《白蛇传》等,它们不仅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还传递了人们对于爱情和命运的思考。

总结起来,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创作的产物,它以民间故事、民间诗歌和民间传说为主要形式,承载着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复习这些民间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民间文学的学习和传承,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继续在人民中流传下去。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1.为什么民间文学同时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①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和变异性基于其口头相传的特点。

②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体现于其众多异文之中,没有异文和变异性,也就没有传承性,民间故事的传承正是藉由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变异而得以实现的。

③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相对于传承性而言的。

民间文学在口头流传,没有固定的版本,作者是大众,任何个人都不拥有其著作权,谁都可以任意改动,故其流传的过程也就是变异的过程。

正是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民族中的故事存在着相似性和亲缘性,对其变异性的研究才有意义。

2.民间文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p28-35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正如钟敬文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A.区别B.联系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题材和思想内容上: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思想内容。

如: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深受楚地民歌、神话的影响;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2.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体裁上②表现手法上比如民间惯用的赋、比、兴、双关等修辞技巧为诗人的诗歌创作所借鉴,讲故事、说书等民间文艺的叙述技巧为小说家所借鉴等等。

如: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汉魏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③语言运用上民间口头语汇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库。

民众口语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在长期的语言表述活动中,提炼、积累了很多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或高超的艺术性的词语、说法。

如:吉祥语、俗词、俗短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谜语等3.民间文学的范围从体裁上分为三类:①民间散文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②民间韵文类:民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③民间说唱:民间曲艺和民间小戏第二章民间故事1.民间故事定义:p65(广义和狭义)2.民间故事的特点和分类:p67①特点:a.泛指性: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往往是模糊的b.贴近生活c.类化性②分类:at分类法除此之外,四大分类:童话(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写实故事、寓言、笑话3.童话 p73①概念:p73②分类:魔法故事和动物故事,以魔法故事为主4.中国主要经典童话的情节类型a.天鹅处女型故事b.田螺姑娘型故事c.灰姑娘型故事d.狗耕田型故事(两兄弟型故事)e.蛇郎型故事f.画中人型故事g.问活佛型故事h.狼外婆型故事i.怪孩子型故事 j.神奇宝物型故事5.童话的艺术特征a.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b.保存着较多的奇异习俗内容6.民间生活故事 p79①定义:p79②特征: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7.民间生活故事的常见情节类型a.巧媳妇故事b.长工与地主故事c.婚姻爱情故事d.交友故事e.呆女婿故事f.怕老婆故事g.机智人物故事8.民间笑话和寓言p84A:笑话①定义:p84②特征:一是在内容和表达上巧妙满足搞笑或幽默的原理、技法;二是情节单纯简短,绝不拖沓;三是常用夸张手法突出可笑之处。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格林兄弟《儿童和家庭故事集》(18121814),后来俗称“格林童话集”,标志着民俗学的诞生。

2、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祝英台和白蛇传。

3、明代冯梦龙《山歌》、《挂枝儿》中记录了苏州民歌。

4、五方天帝:中央天帝---黄帝;东方天帝太昊伏羲;西方天帝---少昊;南方天帝---炎帝;北方天帝颛顼5、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留在《淮南子》6、《山海经》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最具神话学价值,全书分为山经、海内经、海外经、大荒经。

7、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

8、女娲:《淮南子览冥训》载女娲补天;《太平御览》引《风俗通》载女娲抟黄土造人。

9、洪水神话:《山海经海内经》载鲧禹治水10、文化发明神话:如后羿发明弓箭,射九日的传说。

(《山海经》《淮南子》中均有记载)11、夸父逐日(《山海经》中两次记录);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12、神话作为素材的代表:庄子的《逍遥游》《应帝王》;曹植的《洛神赋》(洛水女神宓妃);屈原的《离骚》;浪漫主义诗人以神话入诗:李商隐的《瑶池》《黄竹》;小说有唐代李威的《柳毅》,还有《西游记》《聊斋志异》《镜花缘》《封神演义》《红楼梦》等。

13、明代学者杨慎《古今风谣》记载了《脚驴斑斑》童谣。

14、苗族的《苗族古歌》、瑶族的《密洛陀》、纳西族的《祭天古歌》15、1902年,第一次使用“神话”是梁启超。

16、1903年,蒋观云在日本出版的《新民丛报》上发表的《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篇神话学论文。

17、神农开辟农业,伏羲发明鱼网,燧人钻木取火,仓颉造字,女娲造人、补天、发明婚姻制度、制作乐器18、世界神话可以分为三大支:第一是史前文化和当代未开化民族(无文字民族)的“原始神话”。

第二是来自中国、印度的东方神话。

第三是古希腊、古罗马和北欧的西方神话。

《民间文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资料重要资料及参考材料标准答案

《民间文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资料重要资料及参考材料标准答案

《民间⽂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资料重要资料及参考材料标准答案《民间⽂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神话学史上有哪些主要的学派?请说明其代表⼈物及其主要观点。

隐喻学派⾊诺芬尼神话是“古⼈的寓⾔”历史学派攸痕麦拉斯神话实际上是历史的“传奇描述”语⾔学派格林兄弟、缪勒神话是语⾔的疾病⼈类学派爱德华·泰勒、安德鲁·郎、詹姆斯·弗雷泽万物有灵观⼼理学派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神话是⼀种“具有原型意义的叙述程式”,“神话就是原型”功能学派马林诺夫斯基神话是⼀种⽂化现象结构学派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直接体现了⼼灵结构2.神话有哪些种类?⾃然神话:天地开辟神话、⼈类起源神话、洪⽔再⽣神话、⾃然万物神话社会⽣活神话:⽂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话、民族族源神话3.民间故事的特点是什么?贴近⽣活、泛指性、类型化4.民间故事的主要价值是什么?娱乐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化资料价值5.传说有什么社会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化资料价值、⽂学借鉴价值6.简述四⼤爱情传说与⼀些节⽇习俗的联系。

⽜郎织⼥传说与“乞巧节”孟姜⼥传说与寒⾐节梁祝传说与双蝶节⽩蛇传与端午节7.民歌有什么功能?抒情娱乐功能、教育规范功能、实⽤功能、⽂化资料价值8.史诗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史诗是各民族幼年时期的产物;第⼆,以神话世界观为基础,⼜有逐渐增强的现实性;第三,史诗是民族的特殊的知识总汇;第四,风格崇⾼,叙述庄严,具有较⾼的权威性。

⼆、判断是⾮题(本⼤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民间⽂学”与“民间⽂艺学”民间⽂学是⼴⼤民众集体创作、⼝头流传、现场展演的⽂学样式;⽽民间⽂艺学是研究民间⽂学的学问。

但是“民间⽂艺学”这个术语到⽬前为⽌还很少使⽤,通常称作“民间⽂学”。

2.“类型”与“AT 分类法”安蒂·阿尔奈在《故事类型索引》⼀书中提出“类型”概念,即指贯穿于多种异⽂中的基本要素相同⽽⼜定型的故事框架。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完整内容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完整内容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完整内容民间文学复习资料第一节民间文学的概念1、“民间文学”概念: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

它运用口语的形式传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

它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想、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2、民间文学的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民间创作并流传的各种口头文学作品及活动。

范围:范围广泛,如神话、传说、歌谣、史诗、谚语、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等。

3、民间的学科属性:从借助艺术形象来把握生活的特点来看,民间文学是一种广泛存在着的文艺现象,它属于文艺学的一个分支。

4、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传承文化的人文学科,民间文学也是民间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因此民间文学的研究是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现代的民俗资料,可以被运用去解决或推断古代的民间文学(如古歌谣、传说、神话等)的某些问题。

例如《诗经?国风》里的民歌中的叠章复句。

其次,民俗学资料可以论证现代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民间文学”(Folk Literature)这个学术名称是从国际术语Folk-lore发展来的,原文是“民众的智慧、民众的知识”;十九世纪70年代,这个术语被确定为“民俗学”的含义(即“关于民众智慧的科学”的意思)。

广义的民俗学——凡是民间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属于民俗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狭义概念,即专指民间文学创作。

“五四”时期,中国学者将其解释成“民俗学”。

同时又具体地译为“民间文学”,即专指“民俗学”当中口头艺术部分。

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Folk-lore;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研究;我们对一门学科下定义是比较容易的,需要给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下定义就比较困难。

民间文学有两层涵义:民间文艺学是研究民间文学的起源、流传及社会功能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是和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流头,在原始社会时期是惟一的文学。

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整理篇一:11342民间文学概论学习提纲民间文学概论学习提纲一、文学常识11、(仪式歌)是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祀等的歌谣。

2、(谜目)指的是谜语中要猜的范围和格式。

3、(二人转)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民间歌谣。

4、“民俗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提出的。

5、是(彝族)撒尼人(彝族的一个分支)人的作品。

6、陈琳以()为基础写出了。

7、民间文学整理方法有两种,即(综合整理)与单项整理。

8、藏族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

9、芬兰学派以(库伦父子)为代表。

10、追悼会奏的哀乐,开运动会奏的,可被视为新的(仪式)歌谣。

11、东汉崔实编的()是世界上最早的谚语集。

12、、属于(山川风物)传说。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模拟(竹枝词)创作而成的。

14、(谣)是不能唱的“徒歌”。

15、唐人传奇是根据民间故事()写成的。

16、灯谜又叫(灯虎),突出它的疑难性。

17、阿凡提的故事是从(土耳其)传入的。

18、沙湾灯笼——何府(苦)是(歇后语)体裁。

19、说书艺人王少堂的用的是(评话)体裁。

20、是(朱自清)研究民间歌谣的专著,他将歌谣按用法分为(15)种。

21、是(傣)族的作品。

22、是在传说()上加工创作的。

23、毛泽东在()中,规定部队要搜集民歌。

24、集体性标志着人民对民间作品的集体所有权,但同时也带来了(匿名性)的特征。

25、(诸葛亮)被称为西南文明的传播者,知识和技术的偶像,甚至说他与火把节的来历也有联系。

26、在中国,“民间文学”一词是由(瞿秋白)在1921年最早提出来的。

27、是用(信天游)体裁写成的。

28、清朝李调元的(),选录了不少壮瑶民歌。

29、关汉卿的可以从()找到它的影子。

30、李白的是从()脱胎而来的。

31、汉族流传的(梁祝)故事,传播到云南白族称为,在贵州布依族称为(英台姑娘和山伯相公)32、(郭沫若)说过“民间文艺是一面镜子,照出政治面貌来”,“民间文艺给历史学家提供了最正确的社会史料。

自考《民间文学概论11342》考前练习资料(仅供参考)

自考《民间文学概论11342》考前练习资料(仅供参考)

一.题型及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一、考核形式:闭卷,集中考试。

二、考试时间:统一为120分钟。

三、试卷结构:本课程考试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述题和论述题。

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为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为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论述题为1题,20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答题技巧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是4个,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

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分类、代表作品等内容的掌握程度。

本课试题的单项选择题比多项选择题要容易得多。

因为,一是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没有少选多选的问题;二是内容确定,选项之间在内容上的相似性小,如果对该知识点熟悉,能很快地确定正确选项;三是选项字数少,理解得快。

单项选择题选项的内容主要是确定性的内容,如作品名称、体裁分类名称、作者名、阶段等。

如果对重要知识理解了并记忆准确,单项选择题会做得快而准;如果对它不熟悉或没印象,就根本没法做。

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中也有一小部分分析性的内容,字数较多,难度稍大。

复习重点和难点绪论: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的范围。

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第二章:中国古代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第三章:神话的含义、历史上的主要神话学派及其对神话的解释、神话的种类及其代表作品第四章:传说界说、传说的种类与思想内容、四大传说第五章:民间故事的界定、故事的特点、提出AT分类法的人物及其著作、故事的价值、童话、生活故事、寓言、笑话第六章:民间歌谣的含义、民间歌谣的起源与演进、民歌的思想内容与分类、六类民歌的名称与定义、民歌的形式与分类第七章:本章重点掌握史诗的特征与三大英雄史诗第八章:民间叙事长诗的概念、特点与类别、中国民间叙事长诗概况、《哭嫁歌》作品分析第九章:谚语、谜语、歇后语第十章:民间说唱概说、评书、快书与快板、相声第十一章:什么是民间小戏、民间小戏的类型、民间小戏的源流。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民间文化概论单项选择1.(神话)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与价值观。

2.木偶戏由演手操纵木偶进行戏剧表演,属于(道具戏)系统。

3.“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夜睡到大天光。

”属于(仪式歌)。

4.(孟姜女)是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传说人物。

5.民间文学讲唱者在表达愤怒、不耐烦或强烈不满的情绪时使用的语气语调是(强音、假嗓)。

6.汉族第一首民间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是(两汉)时期的民间叙事诗。

7.从体裁来看,民间寓言主要是在寓意型的(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8.在西方国家,民间文学一般称之为(Folklore)。

9.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是出自于(《山海经》)。

10.在民间传说的讲述中,民众往往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形象身上,这样的人物形象称之为(箭垛人物形象)。

11.在中国神话中,(射日神话)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终于成为大地的主人。

12.水浒故事在(宋末元初)时期就广为流传,并成为讲唱艺人表演的重要内容。

13.远在2500年前结集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收录了许多古代民歌。

14.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

15.在《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看到人类道德败坏,于是后悔自己造了人,他准备降下大洪水将人类毁灭,但是顾念到一个名叫(挪亚)的人,于是教他如何造一只巨大的方舟,让他的一家人躲到方舟避难。

16.“尚未崩溃的民间王国”指的是(云南)。

17.在《圣经·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受蛇的引诱偷吃了伊甸园中的智慧果,从而发现了对方的性别差异,上帝只好将他们放逐到了人间。

18.各族文学的源头与“奶娘”指的是(神话)。

19.“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夜铁……”属于(儿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复习提纲绪论关键概念1、民间文学答:概括地说,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

对于该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

其次,民间文学是民众的创作。

第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

2、民间文艺学答:从文艺属性着眼研究民间文学,就是一种文艺学的研究。

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就是民间文艺学。

但是“民间文艺学”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用,通常称作“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这个说法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另一种含义就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也就是“民间文学学”或“民间文学之学”。

所谓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第二种含义,即“民间文学之学”,也就是民间文艺学。

3、民俗答: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4、语言民俗答:语言民俗是个广义的概念,指以语言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

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咒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

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等既可以看做民间语言,也可以看做民间文学。

5、民间答:什么是“民间”,也就是什么是民俗学之“民”的问题,是近年来被中外民俗学者普遍关注,并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

在西方民俗学史上,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的“民”的概念在外延上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广的演变过程。

大致经历了一下一段演变轨迹:民是以承载着“大众古俗”的乡民为主的民众——乡民和野蛮人——乡下人和流入城里的乡下人和他们的后代——任何人组成的任何群体,只要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点并有自己的传统。

在我国,民“民”的内涵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大体上可总结为是这样一个过程:与贵族、圣贤相对的“平民”或“民众”,重点指下层平民——“人民”或“劳动人民”,是与“反动统治者”、“剥削阶级”相对的一个群体,是以农民、工人等直接生产者为主的并富于革命性的阶级群体——打破很长时期以来关于“民”的阶级论,重要的民俗,在一个民族里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它不仅仅限于哪一个阶级。

6、田野调查法答:这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方法。

就是指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它是社会调查的一种。

7、采风答:就是用一天到几天的时间到民间去采集民间文学作品,称为“采风”。

8、历史追溯法答:就是在研究现代的民间文学现象时,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它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以获得对这种现象的更全面的认识。

9、共时比较法答:就是在研究某个地方的一种民间文学现象时,将它与别的地方的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主讁特征、传承规律、演变情况等。

思考题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歔:从根✬上说,渑间文学既是一姍文艺现象,又是一种Ⱁ俗文化现ౡ。

这﬌是它的双重属性。

(一)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民间文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其文艺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性。

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

(二)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刖现象。

对此,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第一ﴌ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着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䚎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从䰑间文学的学科属性来看,搑间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爆。

2、怎样看待氐间文学的文学价值?答: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文学价值。

民间文学作品大都经过长期流传、千锤百炼,是无数人智慧与才能的结晶,往往思想精粹、艺术高超,其优秀之作可以和第一流大作家的名著相媲美。

民间文学既有民谣、谚语、笑话、寓言、谜语那样的精致小品,也有四大传说、史诗那样的篇幅较长甚至结构恢宏的名篇巨著。

中国民间文学历史悠久,出现了许多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经典文献。

关于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学的地位和价值,郭沫若先生曾经作过充分的估价,他说:“如果回想一下中国文学的历史,就可一发现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就是民间文艺或是经过加工的民间文艺的作品。

”3、为什么说民间文学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答: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语言民俗是个广义的概念,指以语言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

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咒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

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等既可以看做民间语言,也可以看做民间文学。

近年来,民间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注重它的民俗文化属性,研究方法也是更加注重采用民俗学的常规方法。

4、民间文学有什么社会价值?答:同作家文学相比,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更具有多样性。

归结起来民间文学主要有三大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一)实用价值首先,民间文学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方式,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也是民众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化的手段。

其次,有些民间文学样式可以在劳动过程中表演,以协调劳动节奏、增加劳动兴致。

第三,民间文学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

第四,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

(二)艺术价值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他的文学价值。

除了文学性外,它还常与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

它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三)科学价值对历史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是一般人了解科学知识的途径之一,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资料;有助于政府官员和各个人文科学的学者了解民众的文化史和民众文化的动态;是音韵学、方言学等语言学科的重要资料。

5、怎样学好民间文学概论课程?答:(一)民间文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或学习任务1、学习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阅读和熟悉民间文学的重要作品。

3、初步掌握进行民间攇学田野作渚的方法。

(二)学习本课程的要求1、切实掌握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独特规律,对民间文学有正确的认识,并注意学会研究民间文学嚄特有方法。

2、熟悉民间撇学各种体裁的代表作品Ⱁ掌握鉴赏、分析民间文学的视角和方法。

3、具备到社会上调查、采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运唨所学矅识捥考察自姱家乡和工作环境中的活态暄民间文学,能利用亲身调查的资料来领会、说搎本课所学的理论问题。

4、认真听讲,精读教材,浏览書关的参考书目,独立完成作业。

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的关系关键概念1、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答:口头性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人们有时甚至就把民间文学称为“民众口头创作”、“口头文学”、“口承文艺”等。

把握口头性是理解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一把钥匙。

所谓口头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创作、口头传承并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和语体风格的文学形式。

2、民间文学的群体性答:群体性又叫“集体性”,是民间文学相对于作家文学而言最具区别性的特征,也是民间文学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所谓群体性,指民间文学是群体创作、群体流传的,并具有群体性的思想感情和为群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这与作家文学强调创作的个体性、作品的个人化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3、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答: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4、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答: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

同作家文学相比,变异性也是民间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民间文学在口头流传,没有固定的版本,作者是大众,任何个人都不拥有其著作权,谁都可以任意改动,故其流传的过程也就是变异的过程。

思考题1、简述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26答:原因:第一,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低,有很大比例的劳动者是不识字的,这样他们就很少或没有机会解除书本,也不能用书面形式来表达其创作。

第二,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民众的一种日常活动,伴随着其他的活动自然而然地进行,这样自然不能把正在进行的事情停下来,拿起笔去创作。

2、简述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与变异性特征?3、论述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有四个显著的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

4、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是什么?答: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显著地差异,使得它们成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品种,它们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

两者差别形成的基础在于民间文学所具有的四大基本特征,区别主要有四点:第一,作者的差异。

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

第二,民间文学是口传的文艺,主要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品是朴素的变异的;作家文学以文字作为记载和传播的手段,风格较典雅,有书面化特点,而且作品出版后即固定不变。

第三,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或者说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体现民众的生活、思想、感情和艺术特长;而作家文学是“一般所谓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或慰藉物”,即使很同情和理解民众,与民众自己反映自己生活的作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第四,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作家文学虽然也有社会功利性,也可以间接地作用于社会生活,而是要通过培育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来实现其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

5、论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答: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1、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保存、提炼和再创作2、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损害和歪曲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主要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1、民间文学在体裁和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2、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典型形象的素材3、民间文学在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上对作家文学有很大的影响4、在语言上,作家创作也常借鉴民间口语第二章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关键概念1、乐府民歌P56答:乐府机构收集上来的歌谣称为“乐府民歌”或“汉乐府”。

2、歌谣学运动答:1918年2月,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等主持成立了一个歌谣征集处,他们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了《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并在《新青年》及各地报纸转载,开始了在全过范围内征集歌谣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