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服饰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女子服饰研究
第一章前言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女子服饰反映了当时时代的开放,由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民族性
第二章唐朝女子服饰的种类
a)上衣儒裙
b)半臂
c)披帛
第三章唐朝女子服饰的特点
a)女着男装
b)色彩鲜艳
c)穿着胡服
第四章小结造成唐朝女子服饰特点的原因
a)隋朝奠定的物质基础
b)与各国各族人民的广泛交往
正文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思想开放,中外交流频繁。唐朝的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以致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
当时的唐朝国都长安,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君临全国,而且也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各国使臣,异族同胞的亲密往来,无疑促进了服饰的更新与发展。服饰,作为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产物,与唐代文学,艺术,医学,科技等共同构成了大唐全盛时期的灿烂文明。
唐代女子的生活服饰在传承本民族服饰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西域文化的优良成分而创新发展,她们是唐代服饰文化的主流。而唐朝的女子服饰,也成为是中国服饰演变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
唐朝女子服饰的种类
唐代女装有一定的流行变化,被当时诗人称为“时世妆”。她格调华美,生机勃勃,品类丰富,大唐三百年间的女子服饰形象,可主要分为儒裙,半臂和帔帛。
1.儒裙
儒裙,主要为上着短儒或衫,下着长裙的服装样式。唐代的儒是一种衣身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袄长于儒而短于袍,衣身较为宽松,也有夹衣或棉衣。儒,袄有窄袖和长袖两类。衫是无袖单衣,有对襟及右衽对襟两种。儒的领口常有变化,如圆领,方领,斜领,直领,鸡心领等等。盛唐时期,中外交流繁荣,人们思想开发,有一时流行袒领,最开始时时有宫廷妃嫔,歌舞者所穿,后来也得到仕宦贵妇的垂青。方干曾有《赠美人》诗:“粉胸半掩疑暗雪”,或许描述的就是这种装束。
裙的造型是一种长方形的方片直裙,唐初流行紧身窄小的服装款式,裙子的形式流行高腰或束胸,贴臀,宽摆及地的样式,这种样式不仅显露了女性的形体美,也表现出富丽潇洒的优美风度。
2.半臂
所谓的半臂,是一种套穿与大袖衣的外面而不遮掩大袖的短袖外套,也称其为“背子”。
这是一种短袖对襟上衣,没有纽带,只在胸前用衣襟上的带系住,穿时底摆掩于裙腰内,或围于裙腰外
3.帔帛
披帛也称帔子,是绕于肩上起装饰作用的一种衣饰。《释名·释衣》曰:“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云“秦有披帛,以练帛为之,汉即为罗”。由此可知披帛这种衣饰,秦汉时期在中原地区已经出现。
唐代女子服饰的特点
1.女着男装
按照中国传统礼教,男女不同衣裳,但是在唐代,女着男装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唐代社会风气开化的另一种反映。《唐书·舆服志》曾说:“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俄又露髻驰骋,或有着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
唐朝女着男装的风尚一部分原因是受胡人男女同装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唐朝稳定的政治形势和丰富的物质条件,重视妇女教育,女子素质得到提高,再有武则天的称帝,是女子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这种着装形势也充分说明在唐代,对女子的束缚远远小于其他封建王朝,也显示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2.穿着胡服
唐朝女子喜着胡服,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服饰,还包括中亚,南亚的异国服饰。这是因为当时唐朝国力强盛,中外交流频繁,特别是贞观之后,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西域以及外国的商人学者纷纷来唐,这使唐代妇女耳目一新,于是,这种具有异邦色彩的服饰席卷了中原诸城。
“一个自信的民族,对外来文化是不采取闭锁政策的。大唐帝国强盛的时候,从上层统治集团到一般士女,穿胡装,戴胡帽,学胡妆,都是不以为其的事。”
3.色彩鲜艳
小结
服饰文化是民族特征的最直接和外在的表现之一,传统服饰内敛含蓄,只有唐朝服饰开化袒露,既反映了唐朝的繁荣昌盛,也体现了唐朝女子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唐朝服饰的之所以多姿多彩也是有诸多原因的,首先是隋朝奠定的基础。在隋唐之前,中国服饰已经趋于丰富,再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很多地区,很多民族的服饰其次是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唐朝的建立,结束了隋末的混乱局面,通过几代帝王励精图治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唐朝安定繁盛,只有这样的国家才有能力,有勇气接纳外来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