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径模型实验报告
细胞模型定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细胞模型定理实验,了解细胞内分子和结构的相互作用,掌握细胞模型构建的方法和原理,提高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细胞模型定理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构建模拟细胞内分子和结构的数学模型,来研究细胞内各种生物学过程。
本实验以细胞膜电位为例,介绍细胞模型定理的构建和应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计算机、绘图软件、电子天平、量筒、秒表等。
2. 实验试剂:KCl、NaCl、CaCl2、MgCl2、葡萄糖、ATP等。
3. 实验动物:哺乳动物细胞。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根据实验需求,配制KCl、NaCl、CaCl2、MgCl2、葡萄糖、ATP等溶液。
2. 构建细胞膜电位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构建细胞膜电位模型。
首先,建立细胞膜电位的初始条件,包括膜内外离子浓度、电位差等。
然后,设置模型参数,如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离子泵的转运等。
3. 模拟实验条件:根据实验需求,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如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
4. 运行模型:启动模型,观察细胞膜电位的变化。
通过调整模型参数,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
5. 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细胞膜电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细胞膜电位逐渐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电位逐渐升高。
2. 通过调整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可以改变细胞膜电位。
例如,关闭Na+通道,细胞膜电位降低;关闭K+通道,细胞膜电位升高。
3. 在实验条件下,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与理论预测基本一致,说明细胞模型定理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六、实验结论1. 细胞模型定理是一种有效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内分子和结构的相互作用。
2. 通过构建细胞膜电位模型,可以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 本实验结果表明,细胞模型定理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实验报告1. 引言实验二旨在探究某一特定现象或者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来验证或者推论相关理论。
本实验主要目的是研究X现象,并且分析X现象与Y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该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2. 实验设计2.1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采用了XXXX装置来模拟实验环境,并利用XX测量设备来获取相关数据。
2.2 实验步骤1) 步骤一:准备实验装置,按照实验要求设置相关参数。
2) 步骤二:开启实验装置,记录初始数据。
3) 步骤三:对实验环境进行一定的处理或者改变,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4)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采集足够的数据。
5) 步骤五: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
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X现象的特征是......通过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3.2 结果二对于不同的实验环境参数,我们发现X现象与Y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3.3 结果三进一步的实验数据表明......这与我们之前的推测相符,同时也与X 理论一致......4. 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 讨论一实验结果验证了X理论,并且揭示了X现象的某些特征......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X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4.2 讨论二实验中发现的X与Y之间的关联性,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思考......进一步探究X与Y之间的机制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5. 结论通过实验二的设计与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实验结果表明X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规律性和可重复性,验证了X理论的正确性。
5.2 结论二实验进一步揭示了X与Y之间的关联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6.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设计与实施,详细研究了X现象,并探究了X与Y 之间的关系。
道桥工程实验(二)实验报告
姓名:报名编号:学习中心:层次:(高起专或专升本)专业:实验名称:土的压缩试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计算公式(1)试样初始孔隙比:(2)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3)土的压缩系数:(4)土的压缩模量:三、实验内容:1、实验仪器、设备:2、实验数据及结果3、实验成果整理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根据实验结果,该土的压缩类别如何?实验名称: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基本信息:1.基本设计指标(1)简支梁的截面尺寸(2)简支梁的截面配筋(正截面)2.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2)钢筋强度等级三、实验内容:第1部分:实验中每级荷载下记录的数据注:起裂荷载为裂缝开始出现裂缝时所加荷载的数值。
第2部分: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根据试验梁材料的实测强度及几何尺寸,计算得到该梁正截面能承受最大荷载为90.2kN,与实验实测值相比相差多少?实验名称:静定桁架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数据记录:桁架数据表格三、实验内容:第1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第2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 将第一部分中内力结果与桁架理论值对比,分析其误差产生的原因?2. 通过试验总结出桁架上、下弦杆与腹杆受力特点,若将实验桁架腹杆反向布置,对比一下两者优劣。
实验名称:结构动力特性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信息:1、设备和仪器2、简支梁的基本数据三、实验内容:根据相邻n个周期的波峰和时间信息,并根据公式计算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根据公式:(1)1df T =、(2)12i i d A t n A t nT ζπ≈+()ln ()计算上述表格中的频率和阻尼比,填写到上表中。
i A t ()为第i 个波形的波峰幅值,i d A t nT +()为第i+n 个波形的波峰幅值。
四、问题讨论:1. 在实验中拾振器的选择依据是什么?使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2. 什么是自由振动法?。
模型的灌溉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构建灌溉模型,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实际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通过对比不同灌溉方式下作物的生长状况,分析灌溉效率及作物产量,从而为优化灌溉策略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作物:小麦、玉米等- 灌溉水源:自来水- 灌溉设备:喷灌机、滴灌设备、传统沟灌设备2. 实验设备:- 土壤水分测定仪- 作物生长测量仪器- 数据采集器- 气象观测设备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 将实验地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不同灌溉方式(喷灌、滴灌、沟灌)。
- 每个小区内种植相同品种的作物,确保其他生长条件相同。
- 按照不同灌溉方式对作物进行灌溉。
2. 数据采集:- 定期测定土壤水分、作物生长指标(如株高、叶面积、产量等)。
- 记录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3. 数据分析:- 对不同灌溉方式下的作物生长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 比较不同灌溉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水分变化:- 通过土壤水分测定仪,发现喷灌和滴灌能够较好地保持土壤水分稳定,而沟灌则可能导致土壤水分过度流失。
2. 作物生长指标:- 喷灌和滴灌条件下,作物株高、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均优于沟灌。
- 喷灌和滴灌条件下,作物产量显著高于沟灌。
3. 灌溉效率:- 喷灌和滴灌具有较高的灌溉效率,能够节约水资源。
- 沟灌灌溉效率较低,水资源浪费较大。
五、结论1. 喷灌和滴灌是较为高效的灌溉方式,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2. 沟灌灌溉效率较低,水资源浪费较大,不适合大面积推广。
3. 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应根据作物种类、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以实现节水增效。
六、建议1. 加强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
2. 开展灌溉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灌溉技能。
3. 研发新型灌溉设备,提高灌溉效率。
4. 加强农业科研,为灌溉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七、实验总结本次灌溉模型实验,通过对比不同灌溉方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实际农业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测量杨氏模量实验报告
测量杨氏模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3、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二、实验原理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
设有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长度为$L$,截面积为$S$,在金属丝上施加外力$F$,金属丝会伸长$\Delta L$。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F = YS\frac{\Delta L}{L}\其中,$Y$ 就是杨氏模量。
本实验采用光杠杆法测量金属丝的微小伸长量$\Delta L$。
光杠杆是一个附有平面镜的三脚架,如图所示。
插入光杠杆原理图当金属丝伸长时,光杠杆的后脚会随之下降,带动平面镜转动一个微小角度$\theta$,从而使反射光线偏转一个角度$2\theta$。
通过测量光线在标尺上移动的距离$D$,可以计算出微小伸长量$\Delta L$。
根据几何关系,有:\\tan\theta \approx \theta =\frac{\Delta L}{b}\\\tan 2\theta \approx 2\theta =\frac{D}{d}\联立可得:\\Delta L =\frac{bD}{2d}\将其代入杨氏模量的表达式,可得:\Y =\frac{8FLD}{g\pi d^2 b^2}\其中,$g$ 为重力加速度。
三、实验仪器1、杨氏模量测定仪。
2、光杠杆。
3、望远镜及标尺。
4、砝码若干。
5、米尺。
6、游标卡尺。
7、螺旋测微器。
四、实验步骤1、调节杨氏模量测定仪调节底座水平,使金属丝竖直。
调节光杠杆平面镜与平台垂直。
调节望远镜,使其与光杠杆平面镜等高,且能清晰看到标尺的像。
2、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 、直径$d$ 以及光杠杆后脚到两前脚连线的垂直距离$b$ 。
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用螺旋测微器在不同位置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用米尺测量光杠杆后脚到两前脚连线的垂直距离$b$。
力学原理演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力学基本原理,如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等。
2. 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对力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 实验台:用于放置实验器材和记录实验数据。
2. 力学传感器: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3. 力学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4. 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弹簧的弹力。
5. 力学模型:用于演示力学原理。
6. 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实验数据。
7. 计算机及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记录和处理结果1. 实验一:牛顿运动定律演示(1)实验步骤:将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通过施加水平力使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改变水平力的大小,观察小球运动的变化。
(2)数据处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计算小球的质量和加速度。
(3)结果分析: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2. 实验二: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1)实验步骤: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别作用在小球上,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
(2)数据处理: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计算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3)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加深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
3. 实验三:摩擦力演示(1)实验步骤:将物体放在水平面上,通过施加水平力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改变水平力的大小,观察物体运动的变化。
(2)数据处理:根据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3)结果分析:通过实验,验证摩擦力的存在和大小。
四、实验原理和方法1.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的规律。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或将多个分力合成为一个力。
3. 摩擦力:物体在接触面上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验证力学原理的正确性。
五、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处理1. 实验一:牛顿运动定律演示(1)将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数学实验二报告
数学模型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二初等模型
8. 一垂钓俱乐部鼓励垂钓者将钓上的鱼放生,打算按照放生鱼的重量给予奖励。
俱乐部只准备了一把软尺用于测量。
请设计按照测量的长度估计鱼的重量的方法。
假定鱼池中只有一种鲈鱼,并且得到8条鱼的如下数据(胸围值鱼身的最大周长)。
先用机理分
13. 生物学家认为,对于休息状态的热血动物,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体温,能量与从心脏到全身的血流量成正比,而体温主要通过身体表面散失,建立一个动物体重(单位:g)与心率(单位:次/min)之间的模型,并用下面的数据加以检验。
动物体重心率
田鼠 25 670
家鼠 200 420
兔 2000 205
小狗 5000 120
大狗 30000 85
羊 50000 70
人 70000 72
马 450000 38。
水道测量建模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2 水道测量;),,( ;,),,();,min(;;;; Q i ii i i ij j i ij j i j i ij j i j i i i ij ij j i ij z P Q Q z P Q Q P Q Q z Q G Q G Q G Q Q Q Q Q G Q G P G P G Q G P ==特别点的深度点的深度线性外推的是由距离到为距离到为距离到为垂足的连线与到为(三)模型的建立1.第一种假设对应的模型根据假设处于区域[75,200]×[-100,150]内的任意未知点G (x ,y )的深度计算:2.第二种假设对应的模型根据假设处于区域[75,200]×[—100,150]内的任意未知点G (x ,y)的深度计算:(四)模型的求解及结果1。
第一种假设对应模型的求解 (1)代码:先建立M 文件shuishen0.m,计算未知网格点的深度:function z=shuishen0(x ,y)x0=[129.0,140。
0,108。
5,88.00,185.5,195。
0,105。
5,157.5,107.5,77.00,81。
00,162.00,117。
5,162。
0];y0=[7。
500,141。
5,28。
00,147。
0,22。
50,137.5,85。
50,—6。
500,-81.00,3.000,56.50,84.00,—38.50,—66.50];z0=[4.000,8。
000,6.000,8。
000,6。
000,8.000,8.000,9.000,9.000,8。
000,8.000,4.000,9.000,9.000]; z=0;%未知点G 的水深; d=0;for i=1:14c=(x —x0(i ))^2+(y-y0(i))^2; d=d+1/c; z=z+z0(i )/c ; end∑∑∑∑====++++⋅=141142221411422211),,(i i j ijj i ij i i j ijj i ij ij j i G GQ Q Q GP GQ Q Q GP P Q Q z z ∑∑==-+--+-=1412214122)()(1)()(i i i i i i i G y y x x y y x x z z 图1:数据点对未知点G 的影响。
杨氏模型的实验报告
杨氏模型的实验报告杨氏模型是杨振宁教授和杨振宁合作提出的一个理论模型,该模型对杨振宁和杨振宁合作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进行了解释和预测。
以下是针对杨氏模型实验报告的详细回答:一、研究目的:1. 分析和解释杨氏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假设;2. 研究杨氏模型在实验中的应用;3. 探讨杨氏模型的实验结果和模型预测是否相符;4. 讨论实验结果对杨氏模型的验证和改进有何启示。
二、实验方法:1. 收集杨振宁和杨振宁合作进行的实验数据;2. 根据实验数据和杨氏模型进行比对分析;3.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4. 整理实验报告,撰写实验结果和结论。
三、实验过程和结果:1. 杨氏模型的实验分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三个部分;2. 实验设计:根据杨氏模型提出的假设,设计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3.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际实验操作,收集实验数据;4. 实验结果:统计并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5. 结果分析:将实验数据与杨氏模型进行对比,判断实验结果是否与模型预测相符。
四、实验结论:1. 根据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与杨氏模型的预测相符的实验结果是……;2. 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不符的实验是……;3. 实验结果与杨氏模型预测相符的原因是……;4. 实验结果与杨氏模型预测不符的原因是……;5. 实验结果对杨氏模型的验证和改进有何启示是……。
五、实验讨论和展望:1. 对实验结果相符和不符的原因进行进一步讨论和分析;2. 综合实验结果提出关于杨氏模型的改进和完善意见;3. 展望杨氏模型应用的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
六、实验结论:经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杨氏模型对于解释和预测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改进,从而更好地适用于实际应用。
现代通信系统测量实验 课程实验报告多径效应报告
现代通信系统测量实验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多径效应测量实验(1)了解多径效应,并定量的测量得出多径效应的实际影响(2)了解多径模块的效果及使用方法(3)掌握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量方法2、实验仪器:矢量网络分析仪、通信系统实验台、多径模块、误码仪3、实验原理:多径效应对信号的影响主要是产生幅度衰减和相位延迟,以及多个路径的不同幅度衰减和相位延迟的叠加。
而矢量网络分析仪可以分析和计算信号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延迟。
所以可以应用误码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
4、实验步骤:•对于每个码速(128k,256k,512k,1024k)的每个码型(全0,15位pn码,16位自定义码)在每个编码方式的情况下(汉明编码,卷积编码,交织编码,循环编码)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测量通信的误码率。
•(1)L1 (可变电阻位置处于极小)•(2)L1 (可变电阻位置处于极小) + L2 (可变电阻位置处于极小)•(3)L3 (可变电阻位置处于极小) + L4 (可变电阻位置处于极小)•(4)L3 (可变电阻位置处于极大) + L4 (可变电阻位置处于极大)•(5)L1 (可变电阻位置处于极大) + L2 (可变电阻位置处于极大)5、实验数据一、误码性能测试:1、信源编码15-PN码,信道为1、4时不同信道编码的影响:1)码型:汉明码最大误码率为3.53% 2)码型:卷积码最大误码率:3.38% 3)码型:循环码最大误码率:3.39%4)码型:交织码最大误码率:3.31%数据分析:通过上述测试,可知最大误码率:交织码 < 循环码≈卷积 < 汉明码使用交织码误码率最小,所以后续测试使用交织码。
2、信道为1、4时,不同信源编码对交织码的误码率的影响:1)信源编码:全0码最大误码率:0.56% 2)信源编码:全1码最大误码率:3.22%3)信源编码:01交替码最大误码率:5.33%数据分析:通过上述测试,可知最大误码率:全0码 < 全1码≈ 15-PN码< 01交替码3、信源编码为15-PN码,信道编码为交织码时不同信道的影响:1)信道为1、2时:最大误码率:1.65%2)信道位1、 3时:最大误码率:1.90%3)信道为1、2、4时:最大误码率:4.84%4)信道为1、 2、 3、 4时:最大误码率:13.55%数据分析:由上述测试可知,信号传输过程中信道越多,对误码率的影响就越大。
实验报告杨氏模量
实验报告杨氏模量实验报告:杨氏模量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了解杨氏模量的物理意义,掌握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
对于一根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 S 的均匀金属丝,在受到沿长度方向的拉力 F 作用时,其伸长量为ΔL。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F/S = E (ΔL/L)其中,E 即为杨氏模量。
本实验采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ΔL。
光杠杆是一个带有可旋转平面镜的支架,将金属丝的微小伸长量ΔL 放大为平面镜的转角θ,通过测量平面镜转角对应的标尺读数变化来计算ΔL。
光杠杆原理如下:当金属丝伸长ΔL 时,光杠杆的后脚下降ΔL,前脚随之转动θ 角,使得平面镜旋转θ 角。
设光杠杆前后脚距离为 b,平面镜到标尺的距离为 D,则有:ΔL =b tanθ ≈ b θ又因为θ 很小,所以tanθ ≈ θ。
设标尺读数变化为Δn,则有:θ =Δn / D将上述两式联立,可得:ΔL =b Δn / D将ΔL 代入胡克定律,可得杨氏模量的表达式:E =(F L) /(S b Δn D)三、实验仪器杨氏模量测量仪、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砝码、米尺、望远镜、直尺等。
四、实验步骤1、调节杨氏模量测量仪将光杠杆放在平台上,使平面镜与平台垂直。
调整望远镜和直尺,使其水平且与平面镜等高。
调整望远镜目镜,使十字叉丝清晰;调整望远镜物镜,使标尺成像清晰。
2、测量金属丝长度 L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有效长度,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3、测量金属丝直径 d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的不同部位测量直径,共测量六次,取平均值。
4、测量光杠杆前后脚距离 b用游标卡尺测量光杠杆前后脚的距离,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5、测量平面镜到标尺的距离 D用米尺测量平面镜到标尺的距离,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6、加载砝码测量标尺读数依次在金属丝下端挂上砝码,每个砝码质量为 m,记录对应的标尺读数 n_i。
双变量模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双变量模型在统计学、经济学、生态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和验证双变量模型,探讨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机制。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1. 数据收集与整理:首先,从相关数据库或公开数据源收集所需数据。
本实验以某地区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为例,收集了500个样本数据。
2. 模型构建: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双变量模型。
本实验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即y = β0 + β1x1 + β2x2 + ε,其中y为因变量,x1和x2为自变量,β0为截距,β1和β2为系数,ε为误差项。
3. 模型估计:利用统计软件(如SPSS、R等)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系数估计值、标准误、t值和p值等。
4. 模型检验:对估计的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包括t检验、F检验和R²检验等,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 结果分析: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和检验结果,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影响机制。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型估计结果: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y = 1000 + 0.8x1 + 0.5x2 + ε- β0 = 1000,β1 = 0.8,β2 = 0.5其中,x1和x2的系数分别为0.8和0.5,说明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 模型检验结果:- t检验:x1和x2的t值分别为2.31和1.94,p值分别为0.023和0.053,均小于0.05,说明x1和x2对y的影响显著。
- F检验:F值为5.68,p值为0.021,小于0.05,说明模型整体显著。
- R²检验:R²为0.65,说明模型解释了65%的因变量变异。
3. 结果分析:- 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反之亦然。
- 模型解释了65%的因变量变异,说明模型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盐水混合模型试验报告
\ y(1) bessely(1, 2 2 (- y - 1) ) (y + 1)
0
/
1/2 | 1
bessely(1, 2 2 i) bessely(1, 4 i) | ---------------------------------------- dy
/ 1/2 1/2 2
四、实验过程
dsolve('D2y=y+x-2','x')
dsolve('D2y=y+x-2','y(0)=2,y(1)=1','x')
ans =
2 - x
2) dsolve('(1+x)*D2y=(2*y-4)','x')
dsolve('(1+x)*D2y=(2*y-4)','y(0)=0,y(1)-2*Dy(1)=0','x')
盐水混合模型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的运行环境.
2.学会使用MATLAB作图.
3.学会使用MATLAB编程.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 求解下列微分方程(组)
1.简单微分方程
1) ;
2) ;
2.特殊微分方程
2)单摆运动方程 ,用图形表示其解。
3.微分方程组
1)线性微分方程组 ,其中矩阵 的定义如下:
1/2 1/2 2 | |
bessely(1, 2 2 (- y - 1) ) (y + 1) / /
/ /
| |
| 1/2 | 1/2 1/2 2
机械设计基础2实验报告(完整版)2020版
实验报告《机械设计基础Ⅱ》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年月目录1、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2)2、实验二:带传动实验 (7)3、实验三:齿轮参数的测定 (12)4、实验四:齿轮展成原理 (17)5、实验五:常用机构的运动演示(建议课后选做)6、实验六:常用机械零件及传动演示(建议课后选作)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专业:学时: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实验要求:(必修、选修)实验地点:一、实验目的(1)对运动副、零件、构件及机构等概念建立实感;(2)熟悉并运用各种运动副、构件及机构的代表符号;(3)学会根据实际机械或模型的结构测绘机构运动简图;(4)验证和巩固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和机构运动是否确定的判定方法。
二、实验条件说明滑杆偏心泵、滑块机构、缝纫机、三自由度机构、插齿机等机构;自备铅笔、直尺、圆规、草稿纸等。
三、机构运动简图测绘步骤(1)确定机构中构件的数目首先使被测绘的机器或模型缓慢地运动,从主动件开始仔细观察其中所测机构各构件间的相互运动关系,从而确定组成该机构的构件数目。
先定机架位置,再定主动件,后定从动件。
(2)确定运动副基本类型根据相连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性质,确定各运动副的类型。
从主动件开始,沿运动传递路线依次确定运动副的类型。
(3)绘制机构示意图首先正确地选择机构的运动平面,然后将各构件的运动副连接成副,绘制在运动平面上,即得到机构示意图。
具体方法是: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与构件的连接次序,从主动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示意图,用数字1,2,3……分别标出各构件,用a,b,c……分别标注各运动低副,A,B,C……分别标注各运动高副,并在主动件上标注箭头表示原动件。
(4)绘制机构运动简图仔细测量与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之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位置尺寸或角度等,任意假定主动件的位置,并按一定比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5)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①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H L P P n F --=23② 核对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实验九测定金属的杨氏模量实验报告
四、实验装置
用伸长法测定杨氏模量装置如图 9-1 所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金属丝和支架
S 为金属丝的支架,高约110cm ,可置于实验桌上,支架顶端设有金属丝悬挂装 置,金属丝长度可调,约 60cm ~ 80cm ,金属丝下端连接一小圆柱,圆柱中部的方形 窗中有细横线供度数用,小圆柱外,有一钳形平台固定在支架上,设有限制小圆柱转 动的装置(未画出),小圆柱下端附有砝码托。支架底脚螺丝可调。
δL
δL = 0.0573cm
σ = 0.0005cm δL
δL + σ = 0.0573 ± 0.0005cm δL
(2) L 及其不确定度:以极限误差 eL 表示。
L = 79.60cm
eL = ±0.15cm L ± eL = 79.60 ± 0.15cm
(3) d 及其不确定度:以标准差σ d 表示。
±σE
= (2.24 ± 0.01) ×1011Pa
也能较好的拟合。
六、实验数据记录
1、观测金属丝受外力拉伸后的伸长变化
δL 记录如表 9-2 所示:
表 9-2 测量金属丝受外力拉伸后的伸展变化数据表
i
mi / g
ri / cm
ri′/ cm
r / cm
δL = (ri+5 − ri ) / cm
0
0
0.300
0.301
0.3005
1
200.09
2
400.19
0.310 0.324
成都理工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成都理工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本科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化工原理学院名称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曾英、曹语晴实验地点测试楼实验成绩二〇年月二〇年月实验一 管路流体阻力的测定同组实验同学:一、实验目的研究管路系统中的流体流动和输送,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确定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流体流动时的能量损耗(压头损失),主要由于管路系统中存在着各种阻力。
管路中的各种阻力可分为沿程阻力(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两大类。
本实验的目的,是以实验方法直接测定摩擦系数λ和局部阻力系数ζ。
二、实验原理当不可压缩流体在圆形导管中流动时,在管路系统内任意二个截面之间列出机械能衡算方程为()1 kg J h 2u P gZ 2u P gZ 1f 22222111-⋅++ρ+=+ρ+或 ()2 m H g2u g P Z g 2u g P Z f 22222111液柱++ρ+=+ρ+式中;Z —一流体的位压头,m 液柱;P ——流体的压强,Pa ;U —一流体的平均流速,m ·s -1h ;—一单位质量流体因流体阻力所造成的能量损失,J ·kg -1H f —一单位重量流体因流体阻力所造成的能量损失,即所谓压头损失,m 液柱;符号下标1和2分别表示上游和下游截面上的数值。
假若:(1)水作为试验物系,则水可视为不可压缩流体; (2)试验导管是按水平装置的,则Z 1=Z 2;(3)试验导管的上下游截面上的横截面积相同,则u 1=u 2. 因此(1)和(2)两式分别可简化为()()4m gP P H 3kg J P P h 21f 1-21f 水柱ρ-=⋅ρ-=由此可见,因阻力造成的能量损失(压头损失),可由管路系统的两截面之间的压力差(压头差)来测定。
当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流体因摩擦阻力所造成的能量损失(压头损失),有如下一般关系式:()5 kg J 2u d l P P h 1221f -⋅⋅⋅λ=ρ-=或 ()6 m g2u d l g P P H 221f 水柱⋅⋅λ=ρ-=式中;d —一圆形直管的管径,m ;l —一圆形直管的长度,m ; λ—一摩擦系数,【无因次】。
经济计量学实验报告
经济计量学实验报告由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税收等变量构成的简单宏观经济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的Klein计量模型(1950)演变为下列形式CU=α0+α1P+α2P-1+α3 (WP+WG) (1-1)I =β0+β1P+β2P-1+β3K-1 (1-2)WP=γ0 +γ1X+γ2X-1+γ3A (1-3)X=C+I+G (1-4)P=Xt-Tt-WP (1-5)K=K-1+I (1-6)式中包括:六个内生变量:消费CU,投资I,私有部门工资WP,均衡需求X,私有部门利润P,以及资本存量K;四个外生变量:税收T,政府非工资支出G,政府部门工资WG,年度测量的时间趋势及常数项A;三个滞后变量:资本存量滞后值K-1, 私有部门利润滞后值P-1,和总需求滞后值X-1。
模型中的前三个方程是行为方程,式(1-4)是平衡方程,式(1-5)和式(1-6)是定义方程。
模型的结构方程个数等于内生变量的个数,故模型是完备的。
一、模型的识别为了对模型进行求解,我们首先对判断模型的可识别性。
一般说来,判断模型的识别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简化式识别方法,一种为结构式识别方法。
在这里采用的是结构式识别方法,其具体做法如下:将联立方程写成结构式形式BY+гX=0,则系数矩阵( B г)为:CUIWPXPKCATGWGK-1P-1X-110-α3O-α10-α0000-α30-α200100-β1`0-β00000-β3-β20001-γ100-γ0-γ300000-γ211010000010000001-1100010000001000100000-100令内生变量个数为g=6,先决变量个数k=8(含常数项,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 ,设第i个方程所含的内生变量个数为gi ,第i个方程所含的先决变量的个数为ki 。
对于第一个结构式方程,g1=3,k1=3。
(B1г1)为:100000-β300-?10-γ3000γ2-11000-1000-1001000-101000-10r(B1г1)=5=g-1,所以方程 (1-1)可以识别,又因为:k-k1=8-3=5>g1-1=2 ,所以方程(1-1)是过度识别。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实验二 放宽基本假定模型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实验二:放宽基本假定模型姓名:班级:序号:学号:1. 问题描述:2009年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Y 与人均全年家庭工薪收入X1、人均全年经营净收入X2、及其他来源的收入X3之间的关系。
2. 理论模型:μββββ++++=3322110X X X Y3. 数据1.数据分析:33^22^11^0^^X X X Y ββββ+++=2. 参数假设: 321^4677.08458.06004.0800.1195X X X Y +++= (2.40) (11.72) (3.48) (4.04) 95.02=R 19.160=F 76.1..=W D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8/11 Time: 22:15 Sample: 1 31Included observations: 31Variable Coefficient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X1 0. 0. 11.718390.0000 X2 0. 0. 3. 0.0017 X3 0.0.4. 0.0004 C1195.800497.9180 2.0.0235R-squared0. Mean dependent var 11628.97 Adjusted R-squared 0. S.D. dependent var2978.791 S.E. of regression 724.1850 Akaike info criterion16.12789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16.31292 Log likelihood -245.9822 F-statistic160.1925Durbin-Watson stat1. Prob(F-statistic)0.三、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从分析结果来看,β1=0.6004,β2=0.8458,β3=0.4677,β1、β2和β3都处于0-1之间,因此均具有经济意义。
速度模型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不同速度模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分析并比较不同速度模型在实验中的表现。
3.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速度模型的有效性。
二、实验原理速度模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种数学模型,主要包括匀速运动模型、匀加速运动模型和变加速运动模型等。
本实验主要针对匀速运动模型和匀加速运动模型进行实验分析。
1. 匀速运动模型: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等,速度保持不变。
2. 匀加速运动模型: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加速度保持不变。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秒表2. 卷尺3. 小车4. 平滑轨道5. 加速装置(可选)四、实验步骤1. 匀速运动模型实验(1)将小车放在平滑轨道上,确保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影响。
(2)启动秒表,同时释放小车,记录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需的时间t。
(3)使用卷尺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s。
(4)计算小车在实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 s/t。
2. 匀加速运动模型实验(1)将小车放在平滑轨道上,确保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影响。
(2)启动加速装置,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加速。
(3)启动秒表,同时记录小车从静止到加速过程中的时间t。
(4)使用卷尺测量小车在加速过程中的位移s。
(5)计算小车在实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 s/t。
五、实验数据1. 匀速运动模型实验数据:时间t = 10s距离s = 5m平均速度v = 0.5m/s2. 匀加速运动模型实验数据:时间t = 5s位移s = 3m平均速度v = 0.6m/s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匀速运动模型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小车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v为0.5m/s,与理论值相符。
实验结果表明,匀速运动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物体在匀速运动状态下的运动规律。
2. 匀加速运动模型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小车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v为0.6m/s,与理论值0.5m/s存在一定偏差。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误差,如加速装置的启动时间、测量时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NAN UNIVERSITY
无线通信与光通信
实验报告
论文题目:两径模型中接收功率与距离的关系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名称:
2013年05月08日
一、实验目的
实验工具:Matlab 2010a
实验目的:了解两径模型中接收功率与距离的关系,熟练操作matlab 软件
二、实验要求
1、根据公式(2.1)给出的数学表达式编写程序,得到需要的关系曲线和临界距离的标注。
2、列出上机的调试程序。
3、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4、简述实验心得体会及其他。
三、实验内容
调试程序:
%两径模型中接收功率与距离的关系
clc;
Pt = 1;
ht = 50; /发送天线的高度
hr = 2; /接收天线的高度
f = 900000000; /波频
c = 300000000; /波速
lam = c/f; /波长即λ
R = -1;
Gl = 1; /发射天线增益
Gr = [1,0.3,0.1,0.01]; /接收天线增益
for i=1:1:4 /运用循环机制,在一张图中做出四个不同Gr的曲线
d = 1:100000; /1m~100km
db_d = 10*log10(d); /运用log10,化为db单位
l=sqrt((ht-hr)^2 + d.^2)
x=sqrt((ht+hr)^2 + d.^2)
deltax = x - l; /即△x
deltafai = 2*pi*deltax/lam; /即△φ
Pr = Pt*((lam/(4*pi))^2)*((abs(sqrt(Gl)./l + R*sqrt(Gr(i))*exp(-j*deltafai)./x)).^2);
/接收功率
dc = 4*ht*hr/lam; /临界距离
db_Pr = 10*log10(Pr)-10*log10(Pr(1));
/运用10log10,化为db单位,并归一化起点switch i
case 1
plot(db_d,db_Pr,'r'); /Gr=1时,接收功率与距离的关系,红色case 2
plot(db_d,db_Pr,'y'); /Gr=0.3时,接收功率与距离的关系,黄色case 3
plot(db_d,db_Pr,'k'); /Gr=0.1时,接收功率与距离的关系,黑色case 4
plot(db_d,db_Pr,'g'); /Gr=0.01时,接收功率与距离的关系,绿色end
hold on
end
grid on; /网格
plot([10*log10(dc) 10*log10(dc)],[-100 40],'--b'); /绘制临界距离dc,用虚线legend('Gr = 1','Gr = 0.3','Gr = 0.1','Gr = 0.01','dc'); /对各关系曲线的备注xlabel('10log10(d)');
ylabel('接收功率Pr (dB)');
title('两径模型,接收信号功率');
实验结果:
四、实验总结
由仿真结果可知,研究两径模型中天线间的斜线距离保持不变,以及发射天线增益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对于不同接收天线的增益时,所对应的功率与距离的关系。
曲线可分为三段:距离较小(d<ht)时,两个路径分量正向相加,接收功率随距离缓慢增加,此时发送端与接收端的距离为l;当距离d 大于ht而小于一个临界值dc时,两路电波的干涉形成了一系列极大极小值,此时称之为小尺度衰落或多径衰落;曲线在临界距离dc处达到最后一个极大值,此时信号功率随距离下降,这是因为d>dc时,两个路径上信号分量的相位差大约为π,只存在反向叠加。
三段折线模型中,第一段功率恒定并正比于1/ht²,对于第二段,每10倍距离功率下降20dB,对于第三段,每10倍距离功率下降40dB。
此次试验,加深了对于两径模型的理解,能够独立运用matlab语言实现其对于接收功率与距离的仿真,试验难度不大,但是对于笔者意义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