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基本流程及基本类型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基本流程及基本类型
反思性教学实践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可分为四个环节,其基本流程为:确定内容——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实际验证。
1.确定内容。教学反思的起点是教学问题,这个阶段主要是确定反思的内容,发展教师的问题意识。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感受,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收集其他渠道的信息,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欲望。
2.观察分析。反思的内容一旦确定,就要进入观察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既是各种信息的收集者,又是冷静的批判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首先,教师要围绕所要反思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观摩研讨、专访等形式广泛地收集信息,特别是关于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然后,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分析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以及他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经验与教训。
3.重新概括。在分析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新的实施方案,力图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4.实际验证。这一阶段是将以上提出的假设和新的教学方案付之于教学实践,并根据实践的结果验证上阶段提出的假设和新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将从验证中发现的新问题作为新一轮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内容。如此反复,直至问题的解决。从以上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流程中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更是经验型教师走向反思型教师必须经历的过程。
美国著名的反思性实践运动的倡导者肖恩(Schon),在他的《反思性实践者》(1983)一书中指出:教学反思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个时段是在“行动”前和“行动”后(reflection—on—action);第二个时段是发生在“行动”之中(reflection—in—action)。根据我国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内容及教学程序,反思性教学实践一般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教学实践活动前的反思。这主要是在课前准备的备课阶段,它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教师的智慧技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能否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二是看能否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这主要指向课堂教学,主要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必须具
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因为这一阶段的反思强调解决发生在课堂教学现场的问题。
3.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这主要是课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它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