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规定

合集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职成〔200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计划单列市教育局: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并将实施中的情况、问题和意见及时报我部。

附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二○○四年七月五日附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制定本指导纲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的特殊性,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教育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教育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发布时间:2009/05/30 点击数:4754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感态度观念:关注自己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追求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运用:能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做积极、乐观、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

了解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勇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

2.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1)了解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2)体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开发心理潜能。

3.中职生自我心理调适方法(1)了解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2)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习惯。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8J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现将我部组织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四门徳育课必修课程教学大纲和"心理健康”选修课程教学大纲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徳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 6号)一并执行。

中等职业学校徳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徳育课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裁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徳育课教材的编写与审查、教学督导与评估、学习评价与考核都必须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

中华人民国教育部二OO八年十二月九日附件5: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徳有课程。

本课程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教学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

表达技巧
建立信任
表达清晰、简明扼要、措辞得体是提升沟 通技巧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多练习口语 表达、写作等方式来提升表达技巧。
建立信任是有效沟通的基础之一,可以通 过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等方式来建立信 任关系。
05
中职生情绪管理与压力 应对
中职生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促进中职生身心健康
情绪管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情绪管 理有助于减少心理压力、增强适应能力,从而促进中职生 的身心健康。
社交焦虑
部分中职生在社交场合中 感到紧张和不安,害怕与 他人交往。
沉迷网络
部分中职生过度沉迷于网 络游戏或社交媒体,忽视 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
中职生沟通技巧的提升方法
增强自信
学习倾听
提高自信心是提升沟通技巧的关键之一, 可以通过多参与实践活动、多尝试不同的 事情等方式来增强自信。
倾听是有效沟通的重要技能之一,可以通 过多听、多想、多反馈的方式来提升倾听 能力。
正确的自我认知可以减少中职生的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心 理健康。
提升学业和职业发展
自我认知可以帮助中职生明确自己的 兴趣、优势和潜力,从而更好地规划 学业和职业发展。
中职生自我认知的现状及问题
01
02
03
自我认知不足
一些中职生对自己的兴趣 、优势和潜力缺乏清晰的 认识,导致无法充分发挥 自己的能力。
自我评价偏差
一些中职生可能对自己的 能力评价过高或过低,这 种偏差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和决策。
缺乏自我调节技巧
一些中职生可能知道自己 的问题,但不知道如何通 过自我调节来改善自己。
中职生自我调节的方法与技巧
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
中职生可以通过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以及接受自己的缺点 和不足,来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完整资料)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完整资料)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现将我部组织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四门德育课必修课程教学大纲和“心理健康”选修课程教学大纲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一并执行。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德育课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材的编写与审查、教学督导与评估、学习评价与考核都必须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八年十二月九日附件5: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 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学生应具备对自己的情绪、需求
和价值观有清晰的认知,并能有效地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2. 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学生应具备与他人建立积极、健康的
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有效的沟通、合作、解决冲突和适应不同环境
的能力。

3. 应对压力和适应能力:学生应具备应对学业、生活和社会压
力的能力,能够适应新环境、调整自己的心态,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策
略来应对压力。

4. 自我关爱和自我管理:学生应具备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的
意识,能够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5. 学习动力和目标设定:学生应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目标意识,能够良好地管理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持续保持学习动力
和专注力。

6. 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寻求帮助能力:学生应具备对心理问题的
识别能力,如焦虑、抑郁等,并勇于寻求相关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支持。

7. 积极乐观的心态:学生应具备积极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
心态,能够应对挫折和困难,并保持积极的心境。

8. 职业规划和自我发展能力:学生应具备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
划和认知,能够明确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并积极采取行动来提升自
身的技能和素质。

以上是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希望学生能够注重心理健康,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来实现全面发展。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和实用型人才的中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其学生阶段特点明显,处于青春期与成年期交替的关键阶段。

因此,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值得重视。

本文将从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两方面介绍相关内容。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含义中职生心理健康是指中职生的心理状况处于积极健康的状态,对周围环境和个人发展有积极的适应力和应对能力。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方面:1.情感稳定性情感稳定性是指中职生能够保持积极稳定的情感状态。

具体表现为情绪稳定,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保持开朗、自信和乐观的心态。

2.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中职生具有正确地认知和处理事物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对自我、他人和事物有正确的评价和认识。

3.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中职生理解自己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中职生能够清晰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健康自信,不盲从、不崇拜。

4.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指中职生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具体表现为能够自我约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5.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中职生的社交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

具体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诚实、宽容、友善、合作的态度,能与不同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结中职生心理健康对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对学业成绩的提高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应高度重视培养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多维度加强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指导。

对于培养中职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具体措施,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心理健康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开设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课程,向中职生普及有关健康心理的知识,让学生掌握有用的心理调节方法,增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管理能力。

2.心理辅导和咨询学校应该为中职生提供专业而贴心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与此同时,也应该注重发掘和培养中职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救助能力,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向老师、同学或家长倾诉,寻找适当的解决办法。

中职《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标准

中职《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标准

中职《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职《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标准1. 课程简介。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标准一、引言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

为了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健康人格,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探讨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2. 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3. 培养积极的心理态度和健康的心理习惯;4. 提高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a) 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b) 掌握心理健康与身心健康的关系;c) 了解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如遗传、环境、教育等;d) 掌握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2.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a) 学习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和方法;b) 掌握情绪的基本分类和表达方式;c) 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d)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态度。

3. 压力管理与适应能力a) 了解压力的概念和种类;b) 学会正确应对压力的方法;c) 培养积极的应对策略和适应能力;d) 掌握缓解压力的技巧和方法。

4.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a) 学习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b) 掌握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c)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d) 解决人际冲突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5. 心理健康与学业发展a)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技巧;b) 学会调节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c) 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d) 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四、课程要求1. 课程内容要科学、系统、全面,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2.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案例和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 考核方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测试、小组讨论、实践任务等;4. 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 学校要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五、课程效果评估1.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综合评估;2. 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评价;3. 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评估;4. 教师对课程效果的反思和改进。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家庭层面的措施
01
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及时
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扰,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02
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家长应当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给予孩子充分的关心和爱护。
03
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家长应当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关系,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 以下措施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和 生活任务,培养自主性和 自我管理能力。
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决策 权,让他们学会自己负责 和管理自己的事务。
对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 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 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同时 也要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04
如何维护中职学生心理健康
由于社会对中职教育的 认可度不高,一些中职 学生往往感到自己的社 会地位较低,对自己的 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和 自卑心理。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 取以下措施
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 鼓励,帮助学生认识到 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提 高自信心和自尊心。
鼓励学生积极看待自己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 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 也要看到自己的潜力和 优势。
1 2
自我认识清晰
中职学生能够准确、全面地认识自我,了解自 己的优点和不足,接受并尊重自己的独特性。
自我评价客观
中职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不夸大自己的优点,也不回避自己的不足。
3
自我调节能力强
中职学生能够根据自我认识和评价,对自己的 行为进行调节和约束,以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 。
社会适应良好
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
学生自身的措施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也为我们指明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

国内外许多组织机构和著名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划分标准,以下将列举一些见诸各研究文献中的、被学界所普遍认可的心理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大会具体地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提出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是:(1)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3)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4)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5)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6)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中国台湾的黄坚厚教授(1976年)提出以下标准:(1)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而且能把本身的智慧和能力在工作中发挥出来,以获取成就;同时他常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之感,因此他通常是乐于工作的;(2)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他乐于与人交往,而且常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常多于反面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憎怒等);(3)心理健康的人对于他本身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有悦纳自己的态度,他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作无谓的怨忧;(4)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环境能作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达到健全的、有效的适应。

上述三种判断标准清楚地为我们展示了心理健康如何在个体现实和精神生活的不同领域的各种体现。

不仅包含个体内部心理过程知、情、意的统一协调,也包括对现实人际、工作的适应。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良好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和自我生涯规划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为培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

因此,心理健康课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辅导内容和方式,以真正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

一、课程性质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为主要手段,涵盖学校适应、自我意识、研究、人际交往和生涯规划等内容,旨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涯规划能力。

该课程具有自助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在中等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课程的多重功用决定了其独特地位。

二、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心理健康课程应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仅针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

该课程的定位是预防和发展,强调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应、自我认识、研究策略、人际关系处理、异性交往和生涯规划等。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心理健康课程以整体目标为核心,设计菜单式的课程,以体现其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各地各级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选用和改编。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心理健康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

在课程中,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并能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心理健康课程注重过程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参与、表现和反馈等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其发展。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避免评价对其造成负面影响。

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形成性评价更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心理健康》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选修课程。

本课程以、“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旨在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研究、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研究,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感态度观念:关注自己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追求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运用:能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做积极、乐观、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

了解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勇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

2.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1)了解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惯。

2)体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开发心理潜能。

3.中职生自我心理调适方法1)了解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2)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惯。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悦纳自我对于健康成长的价值,了解悦纳自我、直面人生挫折和困难的方法。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教学要求认知: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感态度观念:关注自己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追求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运用:能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做积极、乐观、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

了解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勇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

2.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1)了解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2)体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开发心理潜能。

3.中职生自我心理调适方法(1)了解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2)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习惯。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悦纳自我对于健康成长的价值,了解悦纳自我、直面人生挫折和困难的方法。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中等职业学校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心理健康》课,此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一般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一言以蔽之,使学生能够“积极适应、主动发展”。

积极适应,即学生面对学习、生活、成长和求职就业中的各种变化和困难,能够表现出与这些变化及身体发育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主动发展,这是在积极适应层面上所提出的更高的目标,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使其逐步形成自我反思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

(二)具体目标又可划分为认知目标、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和运用目标1.认知目标:是指帮助学生开发认知能力,积极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发展方面,指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包括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是指帮助学生觉察和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主动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以及更高级的社会态度和价值观等,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运用目标:是指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学生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耐挫折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预防和矫正不良的个性品质。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职学生应能够欣赏自己的身体和外 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过分追 求外在美。
接纳自己的过去和经历
中职学生应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去和经 历,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 自己。
自我发展全面
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方法
01
中职学生应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能够高效地学习知识
和技能。
注重个人品质和修养
02
中职学生应注重培养诚实、守信、勤奋、谦虚等个人品质,不
良好同伴关系
尊重与接纳
能够尊重他人的观点、感 受和需求,接纳不同的意 见和个性。
互助合作
愿意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互相支持、帮助和鼓励 。
解决冲突能力
能够妥善处理与同伴之间 的矛盾和冲突,维护良好 的同伴关系。
家庭关系融洽
亲子关系
与父母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理 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建立亲密
、和谐的家庭关系。
学习意志力强
总结词
具备坚定的学习意志力,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详细描述
学习意志力强的学生能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保持镇定和耐心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轻易放弃或沮丧。
05
职业规划明确
职业兴趣匹配
兴趣与职业相匹配
中职学生应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倾向,选择与之匹配的专业和职业方向,从 而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积极性和热情。
兄弟姐妹关系
与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尊重、关心和 支持,共同成长和发展。
家庭氛围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家 庭成为中职学生心灵的港湾。
03
情绪稳定积极
情绪调节能力
总结词
具备适度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中职学生应学会控制情绪,保 持情绪的稳定和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良好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对自我生涯规划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课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心理健康课程应该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辅导内容和辅导方式进行,使心理健康课程能真正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

一、课程性质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主要手段,以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辅导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自助性和发展性是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特点。

心理健康课程致力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心理健康课程在非智力因素发展上的多重功用决定了心理健康课程在中等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二、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心理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心理健康课程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和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

发展性——是对心理健康课程根本的定位所在。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生涯发展与规划问题等。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的辅导,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在课程目标设计上,以整体目标为核心,设计菜单式的心理健康课程,各地各级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选用和改编,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本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

在课程中,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并能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

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注重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辅导技巧和水平。

心理健康课程不以任何测验或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手段。

(五)开发课程资源,拓展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健康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发展水平、贴近时代的丰富课程资源;要合理利用音像、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教学途径;要积极鼓励学生建构和拓展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与同学、家长、老师交流和学习;鼓励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必要时也能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来。

三、设计思路心理健康课程是以学生的学校生活为基础的,包括学校适应、自我意识辅导、学习辅导、人际关系辅导、情绪辅导、异性交往辅导、休闲辅导、生涯发展与规划辅导等,内容涉及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普遍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是自身心理素质和外在系统环境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的思路是:采用主题系列单元活动设计的方式来统筹教材内容,以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

课程以贴近学生心理发展和实际经验的主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每个主题下各有几个单元活动围绕这个主题内容展开,由浅入深,逐步落实。

“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会调适,寻求发展。

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学校适应、学习策略、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和生涯规划的基础上。

围绕这几个分目标,几个分目标具体要达成的目标如下:(一)学校适应1.了解学校各建筑和部门,知道学校心理辅导室的位置和功能;2.认识心理健康课程,了解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要求;3.觉察自己目前的生涯状态,宣泄自己进入学校后的困惑,分享和了解别人的困惑。

(二)自我意识1.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人格特质类型,学会悦纳自己;2.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价值;3.协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活型态,作为未来职业选择的参考。

(三)学习策略1.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价值观,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2.协助学生分享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3.协助学生学会调节考试焦虑的方法,学习考试应答技巧。

(四)情绪调节1.学习如何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2.学习如何宣泄情绪和调节情绪。

(五)人际交往1.了解人际交往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2.协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沟通的重要性,并学会“我讯息”的沟通表达方式;3.了解处理人际沟通的技巧,并学习使用两个最基本的技巧:倾听和共情;4.正确认识青春期异性交往问题,学习处理异性交往中出现的典型问题。

(六)生涯规划1.了解什么是正当的休闲活动,发展适合自己的休闲活动;2.协助学生探索职业世界和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学习阅读求职广告;3.学生能了解什么是生涯,发展对自己生涯负责的态度;4.学生能认识到生涯抉择时可以获取帮助的资源和途径,并学习使用生涯决策平衡单;5.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涯期待,订立自己三年内学习等各方面的暂定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标准针对上述几个分目标设计了七个主题的活动,每个主题活动下设计了单元活动来帮助达到主题目标。

这些主题活动是按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可能会面临的实际问题设计和排序的。

每个主题活动都是围绕总目标而展开的,但是又各有侧重。

具体地说,课程的内容标准如下:“内容标准”说明1.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所拓展。

2.根据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表中所列活动设计建议侧重于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体验、探讨、分享等,学生在的体验和分享的基础上有所领悟并产生行动是活动的目标。

3.教学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一)教材编写原则1.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材的内容和活动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活动获得增进自我认识和获得自我调适能力。

教材应尽可能设计活动延伸的内容,鼓励学生将体验和心理调适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科学性原则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写要依据心理健康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和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学生在不同时期容易面临的典型问题来组织。

教材在目标、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应该有完整的体系。

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关系、学习策略、异性交往、生涯发展等方面内容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整体规划、有所侧重、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3.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教材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不违背整体教学思路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

此外,教材应提供学生一定的自读材料,供感兴趣的学生自己阅读和学习。

4.趣味性原则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还要尽可能通过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教材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

(二)教材编写建议1.教材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要准确、完整地反映、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但是,内容标准的条目、顺序与课文的安排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教材编写要体现主题系列单元活动设计的特点。

要突破按学科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统整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同的学习视角和问题视角,使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价值观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

3.教材编写要注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要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有利于学生采用活动、体验、探讨和分享等多种方式学习,为学生的尝试、表现和实践活动留有空间。

4.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真实反映社会,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

要精选教材内容。

6.教材编写可以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教材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应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方案,供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注意:(一)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

·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

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二)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三、教学建议(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手段,帮助学生增进积极的自我认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从而整体地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和提高。

(三)引导学生自助助人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和生活,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分享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及时鼓励学生相互间的支持和互助行为。

(四)注重团体动力心理健康课程的主体不是单一的学生,而是作为团体的班级。

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利用团体动力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利用团体气氛调动学生相互的分享和反馈;利用团体支持使活动效果得到加强。

因此,教师对于团体气氛的调动、团体领导技巧的掌握是上好此门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