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探究
探究一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和消亡的主要原因、发展 趋势及主要影响 1.产生原因: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 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①经济 上,分散的自然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 和国家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生产的发展;②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 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2.消亡原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亡是中国社会政治经 济发展和外来影响的必然结果。①经济上,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 资本主义经济得以产生,并得到发展,这必然要求废除阻碍资本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重点探究
5.改革开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审查和解决了党内一批重大 冤假错案,并且在全国全面展开拨乱反正;中共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 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共十六大提出在人 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纲领。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知识整合
三、重要的政治制度 1.中央官制 (1)王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 (3)三省六部制 (4)六部制 (5)内阁六部制 (6)总理衙门 2.古代地方制度 (1)地方行政制度 (2)地方组织制度 3.古代选官制度 4.历代监察制度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专题


知识要点 热点提示 知识整合 重点探究 技能提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知识要点
1.古代重大政治制度的沿革: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和地方 官制;封建选官制度;监察制度。 2.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对君主立宪的追求;对民 主共和的追求。 3.中共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上的重大成果:人大制度;法律文件。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技能提升
[提升] ①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但也是难 记忆和理解的知识,记忆时务必做到两点:一是记清制度的名称及所处 的朝代;二是紧扣制度的职能或特点。②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特别是少数民族创立的制度成为近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复习时要特别重 视。 例2 (2007·广州)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 ) 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参知政事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重点探究
2.不同:①实施时代不同。分封制产生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 瓦解于春秋;后三者都处在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 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②和中央政府关系不同。分封制下诸侯国相 对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制是中央政权隶属 下的地方行政体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封国制确立于西汉 初期,与郡县制并行;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其行政长官直属 中书省。③作用、影响不同。分封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 但长期以来分封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在否定分封 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巩固,维护 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经过后世调整和补充, 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封国制实质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知识整合
8.1914年,袁世凯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破坏资产阶级 民主、法制的重要步骤。 9.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的宪法大纲,规定了工 农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是中共早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10.1946年11月颁布《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 核心的国家制度,是反动的宪法。 11.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 宪法的作用,一直行使到1954年。 12.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 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 义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突出成就。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技能提升
[点拨]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唐朝三省制将宰相的权力一分 为三,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宋朝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来分割宰相的行政 权,两者都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刺史制 是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 A [提升]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选 官制度、监察制度等都是它的一部分。记忆时要紧扣两点:一是理清线 索,可从中央机构、地方制度、选官制度和思想专制等方面按朝代顺序 去整理,从中总结演变趋势;二是从不同朝代所处的时代背景(或存在 的问题)去理解加强专制主义措施的特点及本质所在。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重点探究
4.主要影响: (1)积极(主要在前期):①政治:社会稳定,国家统一;②经济: 便于集中力量发展经济;③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多民族国家巩固;④ 对外关系:抵抗侵略,维护主权;⑤文化:促进交流,文化进步。 (2)消极(主要在后期):①政治:形成暴政和黑暗的局面;②经 济:明清时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文化:思想专制,阻碍科技和 文化的进步。 探究二 分封制、郡县制、封国制与行省制的异同 1.相同:①性质都是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③影响、作用都非常深远。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重点探究
上是分封制的封建化运用,不利于加强地方管理;行省制使各族人民在 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 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探究三 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积极意义: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剥夺了士族地主垄断官职的 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 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 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向整 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阶级的基 础,提高官员的素质,推动隋唐教育的发展,促进科技文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重点探究
化的发展。考试制度所体现的公正、公平、公开和选拔性的原则推动着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之一,英国工业革命后, 借鉴中国的考试办法,推陈出新创设了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文 官制度。科举制度对今天人才选拔和考试制度的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作 用。 2.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明清时期。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尤其是 关于命题范围及答卷内容的硬性规定,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 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 因素。这一弊端的出现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是人为地僵 化考试制度所致,并非考试制度本身使然。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技能提升
例1 (2007·全国)八旗制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 D A.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 B.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 C.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 D.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八旗制度是一种兵 民合一、军政合一的制度,只有D项符合这一特点。其余三项只有唐代的 募兵制才符合。 )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技能提升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 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 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 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 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3)概括材料二中洛克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指出其与孟德 斯鸠主张的差异,说明洛克的基本思想在英国成为近代民主国家过程 中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三 康有为在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 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 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 治其国,国安得不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 《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知识整合
一、中国政体的演变 1.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中国近代的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中国现代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中国历代法制建设 1.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以法为本的“法治”思想,主张严刑峻 法来镇压人民的反抗。商鞅用“法治”的思想进行变法,使秦国成 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2.秦朝时期,制定秦律,以综合性、严密性和严酷性著称,但用法过 度,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重点探究
主义经济发展的专制制度,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政治上,日 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要求参政议政,废除专制制度;③外来影响,西方资 本主义政治思想的传入,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专制制度,并为建立新制 度提供了模式。 3.发展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 强皇权;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 地区的严密管辖,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的分裂;三是 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 典型的表现。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热点提示
1.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民主法制是构建公平、公 正的和谐社会的基础,要注意中国历史上政体的演变和法律文件,要进 行古、今、中、外的综合,突出人类文明的进步。2007年上海、天津、 北京、山东等地高考试题考查了本热点。 2.反腐倡廉,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是目前我国的一大热点。要注意我 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探讨古代在廉政兴国方面的经验教训。 2007年四川高考考查了监察制度。 3.近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成为 政治生活中的重大课题,制度创新是我国备受社会关注的社会热点。要 注意古代一些重要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寻找与现实政治的链接。 2007年各地高考试题都考查了中央集权制度,上海还考查了科举制度。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知识整合
3.两汉时期,法制建设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刘邦的 “约法三章”尊重生命财产;董仲舒的“新儒学”、“大一统”思想 实质是“外儒内法”,儒法互用。 4.两宋时期是中央加强对地方司法控制的时期,表现在:宋太祖向地 方派遣司法人员,王安石用法律手段来推动改革等。 5.明朝时期,制定《大明律》。明太祖以“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的 立法思想,加强君主对司法的直接干预。如明代设立厂卫等特务机 构,明清大兴文字狱,加强对思想犯的处罚等。 6.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尽管有一定的进步性,但 它实质上是清政府将皇权法制化的宪法文件。 7.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 国性质的宪法,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技能提升
例3 (2007·天津)君与民的关系曾在中外政治发展中不断探索,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 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 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1)图中唐太宗这句话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 (2)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
返回目录
专题一
中国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重点探究
探究四 各个时期中共的民主政治建设 1.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民主专政,制定苏维埃宪法大纲。 2.抗战时期各根据地按“三三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并提出废除 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3.解放战争时期的《双十协定》及参加政协会议,冲破了蒋介石的 独裁内战方针。 4.建国初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 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民主改革,加 强基层民主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