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
开远市人民政府开展2006年度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目标责任考核

开远市人民政府开展2006年度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目标责任考
核
李勇
【期刊名称】《化工安全与环境》
【年(卷),期】2006(19)50
【摘要】2006年12月11—15日,云南省开远市人民政府组织工会、质量监督
等部门对40个与政府签订了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目标责任书的单位进行了检查考核。
【总页数】1页(P7)
【作者】李勇
【作者单位】云南省开远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4.8
【相关文献】
1.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表彰的通报 [J], ;
2.青海省人民政府通报全省执行2006年度发展卫生事业目标责任考核情况 [J],
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7年度城乡规划管理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的通报[J], ;
4.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执行2006年度发展卫生事业目标责任考核情况的通报[J], ;
5.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6年度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和全省安全生产红旗单位的通报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年上半年工作汇报

冯家川乡2011年上半年工作汇报和下半年工作思路一、上半年工作总结上半年,冯家川乡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县第十五届人代会和乡党代会及人代会确定的目标,攻坚克难、扎实工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重点不松劲,解决问题不手软,精神文明创建富有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为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全乡经济平稳发展半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优粮、兴林、扩菜、固枣”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全乡经济呈现出平稳发展的态势。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乡农村经济实现生产总值万元:财政支出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2.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建设了神山村春秋塑料大棚30座,现已投入生产,种植户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非公经济较好发展。
以红枣加工、交通运输、养殖为主的私营企业发展较快。
冯家川枣业有限公司新投资50万元购置了脆枣等红枣加工新品种设备和小杂粮加工设备,新增养殖大户2户。
3.科技推广惠及三农。
按照“科技领路、片区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农业发展思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通过片区建设和科技措施推广,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一是片区示范和科技支撑成效明显。
上半年,共新栽植枣树1800亩、核桃树1000亩,农民增收有了新路径。
二是农机贡献率日益显现。
2011上半年,全乡农户共购买微耕机30余台,拖拉机2台,排灌机械4台,点播机10余台,累计完成抗旱浇地500亩,机耕机耙1300亩,机播420亩。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强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为项目引进搭建平台,提供优质服务。
积极争取有利于冯家川发展的各种项目资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改善人居环境。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表的通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宝政发[2011]5号【发布部门】宝鸡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03.28【实施日期】2011.03.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宝政发〔2011〕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了认真抓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市政府对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共分解任务176项,对每项工作都提出了完成时限,明确了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包抓领导。
现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表》予以印发,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分解任务,夯实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市考核办要将分解任务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年终统一考核评比。
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强督办检查,定期通报情况,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表高新区30 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31 打造现代科技生态新城32积极探索在人口密集、工业基础好、有一定条件的渭河川道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33抓好市文化中心建设34 办好国家级高新区主任联席会议 35抓好蔡家坡开发区建设,启动国家级开发区申报工作36积极探索在人口密集、工业基础好、有一定条件的渭河川道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37 推进蔡家坡体制改革市司法局 38 启动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推进法治城市建设 市信访局39 全面推进信访稳定风险评估,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及时发现并就地化解不稳定因素 市物价局40 出台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41健全完善市场运行监测系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市工信局 42加快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服务逐步向县乡村延伸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表市科技局徐强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交通局。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的通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27•【字号】云政办发[2011]257号•【施行日期】2011.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1年度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的通报(云政办发〔2011〕257号)各州、市人民政府:根据省人民政府2011年初与各州(市)人民政府签订的《二〇一一年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了8个考核组对各州(市)人民政府履行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情况进行了考核。
考核结果表明,各州(市)人民政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二〇一一年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经综合考核评定,并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考核结果通报如下:一、2011年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一等奖文山州、保山市、红河州人民政府。
二、2011年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二等奖西双版纳州、昆明市、普洱市、玉溪市、临沧市、大理州、昭通市、迪庆州、怒江州人民政府。
三、2011年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三等奖曲靖市、德宏州、丽江市、楚雄州人民政府。
希望各州(市)人民政府在新的一年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领导,扎实工作,按照《二〇一二年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认真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切实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力,全面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和“两强一堡”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2011年商洛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去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2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洪灾的不利影响,务实创新,埋头苦干,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5.9亿元、增长14.9%,完成财政总收入21.24亿元、增长29.2%,地方财政收入12.01亿元、增长3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811元和3605元,增长15.2%和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0.07亿元、增长3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19亿元、增长18.6%。
就业、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等主要指标全面完成,实现了“十一五”的完美收官。
回顾“十一五”,我们深深地感到,这五年是我市发展机遇最多、经济增长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基本提前两年或一年实现,商洛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去年经济总量是2005年的2.5倍。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2.8%,去年财政总收入是2005年的4.1倍,在全省的比重由0.97%提高到1.1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7.3%,地方财政收入是2005年的4.9倍,在全省的比重由0.89%提高到1.25%;财政支出90.19亿元,是2005年的5.87倍,在全省的比重由2.4%提高到4.1%。
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5年的2.1倍,从占全省平均水平的85.1%提高到94.4%;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05年的2.4倍,从占全省平均水平的73.7%提高到87.8%。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实施2011年重点督查20个重大建设项目和20项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实施2011年重点督查20个重大建设项目和20项重要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发文字号】云政发[2011]8号【发布部门】云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1.01.19【实施日期】2011.01.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实施2011年重点督查20个重大建设项目和20项重要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11〕8号)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2010年是“十一五”规则的收官之年。
全省各地、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八次、九次全委会精神,努力克服百年不遇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影响,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目标,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扎实推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和“十一五”规划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各地、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委会精神,牢牢抓住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把我省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大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努力保持物价水平稳定。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快腿城镇化进程。
深入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保护好生态环境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为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省人民政府决定继续推进实施全省重点督查20个重大建设项目和20项重要工作(以下简称2个20项重要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加强领导。
大理白族自治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理白族自治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布日期】2022.10.17•【字号】•【施行日期】2022.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大理白族自治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州委、州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两强一堡”战略和省州党委、政府加快推进滇西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机遇,顺势而谋,攻坚克难,创先争优,着力控物价、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努力推进全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健向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5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3.5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238.2亿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6.8亿元,增长11.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0:39.7:37.3调整为21.72:41.90:36.38。
全州人均GDP达到16388元。
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45.7%。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6%。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5.8%。
表1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二、农业2011年末全州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28214万瓦特。
拥有拖拉机35168台,耕整机35285台(套),农用排灌动力机械38351台,联合收割机343台。
全年完成机耕机耙面积270万亩,机收面积44万亩。
全州农业总产值实现2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55%。
其中:种植业实现110.69亿元,增长16.61%,林业(含坚果)18.41亿元,增长22.18%,牧业91.9亿元,增长15.95%,渔业4.63亿元,增长6.65%。
2011山西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山西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来源:晋城新闻网 2011年04月16日 11:44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4月9日在晋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代市长王清宪4月9日,在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上,代市长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李剑锋摄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全年生产总值完成730.5亿元,同比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35.7亿元,增长1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2.5亿元,增长22.2%;财政总收入完成153.2亿元,增长12.6%;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5.5亿元,增长15.4%;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3亿美元,增长1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1.1亿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353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899元,增长12.2%。
市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全面完成。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一是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
153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13.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64%。
100项工业转型项目有60项建成投产、33项开工建设;20项重点工业项目有12项建成投产、6项开工建设。
二是基本完成了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任务。
协议签订率完成100%,换证率99.2%,接管到位率100%,资金补偿到位率83%。
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煤炭产业着力提升煤炭开采的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新规划了玉溪、东大等一批大型现代化矿井,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的通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09•【字号】宝政办发[2012]9号•【施行日期】2012.0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的通知(宝政办发〔2012〕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宝鸡市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以公开发布。
二〇一二年二月九日宝鸡市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宝鸡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现将《宝鸡市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予以公布。
报告由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各县、区政府和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而成。
报告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六部分组成。
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宝鸡市人民政府网”()下载。
一、概述2011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及市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坚持以“为公众公开更为丰富、获取更为便捷的政府信息”为目标,以科学指导、精心安排为保障,以完善机制、规范程序为关键,以扩大范围、提高数量为重点,以强化检查、严格考核为推手,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科学、规范、持续发展。
(一)全面安排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十方面实事工作的通知-绍政办发[2011]33号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十方面实事工作的通知-绍政办发[2011]33号](https://img.taocdn.com/s3/m/7577ff1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9.png)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十方面实事工作的通知正文:----------------------------------------------------------------------------------------------------------------------------------------------------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十方面实事工作的通知(绍政办发〔2011〕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经市政府研究,现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1年十方面实事工作任务分解下达给你们。
这些工作由钱建民市长总负责,各分管副市长分工负责,责任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政府十方面实事工作顺利完成。
二○一一年三月九日2011年市政府十方面实事工作任务分解序号内容与要求总负责人牵头人责任单位1 新增城镇就业6.3万人,帮助2.8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万名城乡劳动者实现自主创业。
培养各类技能人才5万人徐明光马民市人力社保局2 培训农民6万人,新增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2万人冯建荣张校军市农办3 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扩大到280万人,增加社会福利床位1800个以上徐明光马民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4 实现职工医保省市联网,启动城镇居民医保“一卡通”徐明光马民市人力社保局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420元以上,其中各级财政补助290元以上丁晓燕邵田田市卫生局市财政局6 全市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700元和500元以上,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标准提高到每年450元以上。
免除困难家庭儿童和残疾儿童保教费,建立困难家庭幼儿入园资助制度丁晓燕邵田田市教育局市财政局7 城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丁晓燕邵田田市卫生局市财政局8 新建、改扩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80个以上丁晓燕邵田田市卫生局9 市区改造新建公共厕所50个以上、新增公共停车位500个以上陈长兴任勇越城区政府市建设局10 开工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3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3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30万平方米,实施老旧房改造6万平方米陈长兴任勇市建设局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开发区(新区)11 组织文化下乡演出1200场以上,为农民放映电影2.5万场以上,送12万册图书到农村丁晓燕邵田田市文广局12 创建省级小康体育村 200个以上丁晓燕邵田田市体育局13 加固病险水库21座、山塘300座冯建荣张校军市水利局14 启动建设液化天然气调峰应急站陈长兴任勇市燃气集团15 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实现“零增长”陈月亮张海龙市安监局16 深入实施“清水工程”新三年计划,减少4个劣Ⅴ类水断面、1个Ⅴ类水断面,功能区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提高11个百分点冯建荣张校军市水利局市环保局17 开展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城市扬尘专项整治陈长兴任勇市环保局18 开展垃圾不落地行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陈长兴任勇市城管执法局越城区政府19 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实施一批道路改造工程陈长兴任勇市规划局市建设局20 优化一批公交线路,改造新建一批公交候车点杨文孝陈吉安市交通运输局21 疏通一批拥堵节点冯建荣张校军市公安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22 继续实施“菜园子”规范化建设,推动优质农产品和名优产品上市冯建荣张校军市农业局市金融办23 继续实施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徐明光马民市商务局市供销总社市工商局24 争取10家以上连锁超市延伸进农村、社区,农村便利店覆盖面超过80%徐明光马民市商务局——结束——。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01•【字号】博州政办发[2011]20号•【施行日期】2011.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博州政办发[2011]20号)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州人民政府各部门: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关键之年,全面完成自治州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意义重大。
为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现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以下简称《分解方案》)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
各县(市、口岸)、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涉及全局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要组织成立强有力的协调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协调配合,着力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实际问题。
二、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要围绕分工任务,按照“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定标准、定措施”的原则,制订详细工作计划,并于3月25日前报州人民政府督查室。
各责任单位要按照《分解方案》中规定的上报时间要求(每月报,即每月25日前上报,每季报,即每季度第3个月的25日前上报),及时将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等,向自治州人民政府报告(电子版通过博州政府协同办公OA系统邮件发送至州政办督查科)。
对没有按进度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责任单位要在月报、季报中说明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11•【字号】汉政发〔2011〕15号•【施行日期】2011.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安排部署了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了全面落实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确保2011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对《政府工作报告》中2011年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
现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明确任务,夯实工作责任。
各包抓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指导、检查、督办责任,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牵头单位和责任人要牵头抓总,与实施主体或协办单位协调联动,按照任务分解表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实施主体或协办单位要服从工作大局,根据工作分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齐心协力,协调配合,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二、各方协同,形成强大合力。
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重点工作任务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强化协调保障,强力推进落实;要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已定目标,紧盯不放,苦抓、苦帮、苦干,全力推进各项任务完成。
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报道,弘扬先进典型,鼓舞士气,鞭策后进,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的强大合力。
三、强化督促,务求取得实效。
继续坚持重点工作定期检查、督促、通报和考核奖惩制度。
由市监察局牵头,每月督办一次,进一步加大对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督促检查力度,对完成好的通报表扬;对进展缓慢的通报批评,促其迎头赶上。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的通知-中府[2011]24号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的通知-中府[2011]24号](https://img.taocdn.com/s3/m/5bafa9e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6.png)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的通知正文:----------------------------------------------------------------------------------------------------------------------------------------------------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的通知(中府〔2011〕24号)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各单位:现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下称《分解表》)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2011年是谋划推进“十二五”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中山的关键一年。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各责任单位要按照“抓转型、促发展、优布局、强交通、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按照目标管理、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力创佳绩的要求,《分解表》设12部分130项,其中必达目标94项、争取目标30项、奋斗目标6项。
必达目标是年内必须全面完成的目标任务,争取目标是需跨年度完成且年内能大部分完成的目标任务,奋斗目标是一段时间努力方向的目标任务。
各部门各镇区要认真对照所承担工作任务,认真制定落实具体工作方案,做到科学谋划、加强研究,细化措施、明确责任,确保早部署早启动,争取工作主动权,推动工作落实。
三、加强协调,狠抓落实为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分解表》责任分工分承办、牵头、配合单位。
能独立完成工作的是承办单位;需两个以上部门完成工作的,除特殊说明外,排第一位的是牵头单位,其余是配合单位。
开远市卫生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开远市卫生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十一五‛期间,在省、州卫生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重视支持下,我市卫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以‚建美丽开远市、做幸福开远人‛、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突出重大疾病防治,卫生民生工程建设,推进中医事业发展和科技兴医战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2006—2010年工作情况2006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0个,农村卫生所52个。
医疗机构中市及市以上综合医院3个(不含2个部队医院),卫生监督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中医医院1个,农村卫生院7个。
全市有病床1626张,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6.15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365人(其中执业医师615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2.3人;护士577人,每千人口拥有护士数2.18人),农村乡村医生205人。
完成了系统内的医疗体制改革工作任务;顺利通过了州城乡卫生整治考评组的三次检查,取得了全州领先的好成绩,进一步巩固了甲级卫生城市这一成果;完成了50所村卫生所建设工作;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8.2%,位居全州第一;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力度,整顿和规范了全市医疗市场经济秩序;全年传染病发病率为321/十万;2006年全市共有产妇3130人,住院分娩2829人,住院分娩率达92.35%;五岁以下儿童死亡39人,死亡率为12.43‰;孕产妇死亡1人,死亡率为31.94/十万;顺利通过国家、省、州艾滋病防治工作联合督导。
2007年:全市共有医疗机构60个,农村卫生所52个。
医疗机构中市及市级以上综合医院3个(不含2个部队医院),卫生监督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中医医院1个,农村卫生院7个。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人民政府2011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人民政府2011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分解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晋市政发[2011]3号【发布部门】晋城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06.02【实施日期】2011.06.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城市人民政府2011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分解的通知(晋市政发〔201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及驻市各单位:现将《晋城市人民政府2011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分解》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晋城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六月二日晋城市人民政府2011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分解根据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结合我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现将晋城市人民政府2011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分解安排如下: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包括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性指标两大类19项指标。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财政总收入增长16%,一般预算收入增长l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38万个。
约束性指标: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5%;二氧化硫下降2.36%,化学需氧量下降2%,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2.19%,氨氮排放量下降l.83%,烟尘排放量下降2%,粉尘排放量下降2%。
一、王清宪市长对市政府工作任务负总责二、冯征常务副市长负责的工作1.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
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
云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云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云南省统计局发布人:综合处 2012-5-2 13:14:37云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2012年4月2011年,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大力推进“两强一堡”建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落脚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在调结构、转方式,强产业、增动力,惠民生、促和谐上狠下功夫,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云南“十二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2](GDP)完成875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07.81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3990.97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3352.17亿元,增长11.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4:44.6:40.0调整为16.1:45.6:38.3。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18957元,比上年增长13.0%。
非公经济创造增加值3679.7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图1 2006-2011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25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10.8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增值税完成136.64亿元,增长 21.2%;营业税277.71亿元,增长17.0%;企业所得税110.6亿元,增长34.4%。
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9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用于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的支出分别增长25.2%、28.9%、29.0%、35.3%和26.8%。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4.29•【字号】内政发[2011]57号•【施行日期】2011.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内政发〔2011〕57号2011年4月29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现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要点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加快发展、转变方式和富民强区,全力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2011年工作部署和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精神,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节能节水减排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一、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保持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扎实做好项目筛选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投入。
推动银企合作,全力争取金融信贷资金。
认真落实国务院新“36条”,下放审批权限,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
加大开放引资力度,扩大与其他省(区、市)特别是周边地区的经济技术协作。
加强与中央大企业的合作,积极争取央企扩大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远市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激流勇进成就辉煌的“十一五”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坚持统筹城乡推动科学发展,坚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率先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实施整市推进战略,生态型新型工业化战略,城镇化战略,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创造了开远文明发展的又一高峰,谱写了“十一五”的辉煌篇章。
五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2亿元,比“十五”增长1.3倍,年均增长10.9%。
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14.1:50.9:35调整为“十一五”末的11.5:49.9:38.6。
五年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2.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亿元,分别比“十五”增长1.4倍和1.3倍,年均增长16.6%和17.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2.1亿元,比“十五”增长1.6倍,年均增长22.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3亿元,比“十五”增长2.4倍,年均增长18.2%,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特色鲜明。
过去的五年,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不断深化城乡综合改革,城乡一体化实现大突破大发展。
大手笔规划、大气魄推进新农村建设,“三农”工作在强势推进中破题,新农村建设在整市推进中提速。
五年来,制定配套文件48个,在全省首家成立新农村投资开发公司,首家对新农村建设进行高端理论研讨。
具有开远特色的农村理论、政策、措施为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产生巨大影响。
五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1.5亿元,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3.9亿元,兑付各种强农惠农补贴3.4亿元,分别比“十五”增长4.8倍、8.2倍和1.6倍。
实现所有通自然村道路及村内道路硬化。
农村电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村村寨寨免费安装路灯并由财政承担电费。
在全省率先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
成立“开远市日用品配送中心”,建成农村便民超市199家,覆盖全市60%以上的村庄。
实现每个自然村至少拥有1座以上卫生公厕。
农村教育、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进步。
“55110”[1]工程和品牌农业建设全面推进,优质稻、禽蛋、水果、蔬菜、肉类产量增加,“十一五”累计达13.2万吨、4.2万吨、12.7万吨、59.7万吨和12.4万吨,与“十五”比,增幅分别达1.1倍、2倍、3.4倍、30.8%和86%,建成无公害生产基地17.6万亩,13个农畜禽产品通过“三品一标”[2]认证,“云恢290”、“开远蜜桃”等成为全省著名农产品品牌,苗木花卉、家禽标准化养殖水平走在全省先进行列,主要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得到保证和提升。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30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8家,辐射带动农户4.8万户。
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06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336元,分别是2005年的2和1.8倍,年均增长15.1%和12.6%。
完成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是2005年的3倍。
农村家庭每百户拥有37部固定电话、189部手机和生活用汽车7辆,基本普及了节能灯,近一半的农户用上了太阳能和沼气。
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126万亩林地确权率和确权到户率分别为99.5%和96.7%。
过去的五年,以建设生态型现代工业经济强市为目标,实施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战略,工商经济实现大突破大发展。
五年投入产业建设资金130.9亿元。
完成国电开远发电有限公司、大唐国际红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各2×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云天化国际红磷分公司节能降耗技改等新、改、扩建工业项目108项。
全面淘汰小火电机组、湿法窑水泥生产线、硫铁矿制酸装置等落后产能,工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双提升,被列为“云南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市”。
传统商业业态转型升级,汽车、医药、建材、苗木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金融、房地产、旅游、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竞相迸发。
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医疗中心、汽车销售中心、苗木交易中心的巩固发展极大增强了开远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
组建城市开发投资公司等8个投融资公司,融资额11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十一五”工业总产值完成365.9亿元,是“十五”的2倍,年均增长14.6%。
工业增加值完成143.8亿元,是“十五”的2.4倍,年均增长10.5%。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亿元,比“十五”增长1倍,年均增长19.5%,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9%,削减二氧化硫8万吨,化学需氧量3100吨。
工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85.9%提升到2010年的88.5%。
对外经济合作交流取得新突破,外贸进出口总额4.9亿美元,引进到位资金76.8亿元。
过去的五年,以“建美丽开远”为目标,加快城市化进程,城镇建设实现大突破大发展。
坚持“东扩、西盘、南延”的城市发展战略,完成《开远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凤凰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14项重大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投入资金24.9亿元,比“十五”增长1.5倍。
落云路、环雅路、智源东路等城市道路全面建成,城区道路里程达87.2公里。
实施泸江河综合治理、泸江公园提升改造、幸福大草原、“梦幻工程”[3]、“小巷细节工程”、“绿美香工程”等一系列市政工程。
青年路片区改造提升工程有序推进。
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建设项目。
成功建立城市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
城市“五大秩序”[4]得到有效整治。
全市建成区面积达19.9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6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2.8%,城镇化率比“十五”末提高5.2个百分点达69%。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过去的五年,以“建幸福开远”为目标,大力实施社会关爱工程,社会事业实现大突破大发展。
五年累计投入社会事业建设资金42.1亿元,比“十五”增长2.6倍。
制定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公园风景区免费开放、农村孕产妇和城市低保家庭孕产妇入院专车接送、免费分娩并补贴100元营养费等90项民生工程覆盖城乡,其中20多项全国领先、30多项全省领先,“行路难、就医难、洗澡难”等农村“十四难”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共获各级科技进步奖励92项,获国家专利授权60项,在全省率先设立“农业创新奖”、“优秀乡土人才政府特殊津贴”。
教育事业投入资金9.7亿元,建立了从幼儿到博士教育系列奖励资助体系,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4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大幅改善。
实施乒乓球、篮球健康行动计划,成功举办全国围甲联赛、全省青少年足球赛等244项赛事,群众广场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拥有各类医疗机构85家,每万人拥有医技人员77人、病床126张,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居民住院医疗费用同比例报销和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新农合”参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连续五年位居全州第一。
开发就业岗位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建设保障性住房8.3万平方米,1752户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
成立全省首家县级慈善机构——阳光济困协会,筹集善款近1000万元。
社会治安持续好转,稳定和谐发展社会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雨露社区”的成功实践和探索,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受到公安部的高度赞扬,全国、全省公安机关戒毒康复场所工作现场会在开远市召开,由13个国家禁毒官员组成的国际禁毒参访团到开远市参观,各国禁毒官员一致认为“雨露社区”为世界禁毒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依法整治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双拥模范城,全省文明城市、甲级卫生城市、教育先进市、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全市集体和个人获得国家级表彰63项,省级表彰298项。
过去的五年,以建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新转变。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64件,政协提案970件,办结率100%。
全面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
成功举办“工商经济”、“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合作经济”等高峰论坛和五届“市民论坛”。
完成中和营、小龙潭的撤乡建镇工作,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畅通信访渠道,建立网上信访系统,坚持市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质量。
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市工作。
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纠正和治理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过去的五年是激流勇进、激情澎湃的五年,是强势推进、统筹发展的五年,是改善民生、普惠于民的五年,是理论创新、活力迸发的五年,是开远人民自信心、幸福感和自豪感极大地激发的五年。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监督支持的结果,是中央、省、州驻开单位、企业、部队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节能减排压力加剧,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挑战严峻。
依托大企业发展,繁荣中小企业仍然是开远市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
二是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统筹城乡试点工作的情况复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三是农村正处于社会重大变革时期,转变生产生活和社会服务管理方式日益紧迫,急需进一步推动和加强。
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稳定、保改革、保发展面临着新挑战。
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环境还需改善,政风行风建设有待加强。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给予高度重视,在破解难题中激流勇进,在实践探索中奋勇前行。
突围解困生机勃发的2010年2010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迎难而上、生机勃发的一年,我们经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后金融危机、国家政策调控等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从容应对、科学调控、齐心协力、克难奋进,在围困中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发展。
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7亿元,增长13.5%。
财政总收入11.16亿元(含退税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亿元,增长17.4%和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亿元。
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1981元,增长7.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8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36元,分别增长13.7%和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