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液体的压强 【一等奖教案】新版苏科版
苏科版物理八下册-10.2《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下册10.2《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下册的10.2章节,主要讲述了液体的压强概念、液体的压强特点以及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液体的压强概念: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和侧壁产生压强。
2. 液体的压强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 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液体压强公式p=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运用,液体压强特点的掌握。
2.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概念的建立,液体压强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水、盐水、玻璃管、U型管、压力计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生活中液体压强的现象,如水塔、潜水员等,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思考。
2. 概念讲解:通过液体压强计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液体压强的现象,进而引入液体压强的概念。
3. 特点讲解:利用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如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 计算方法讲解:介绍液体压强公式p=ρgh,引导学生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并进行计算练习。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巩固液体压强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7.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液体压强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液体压强1. 概念: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和侧壁产生压强。
2. 特点: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0.2液体的压强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10.2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主要涉及液体的压强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1. 液体的压强概念:介绍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阐述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 液体压强公式: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包括p=ρgh,并解释各符号的意义。
3. 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阐述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规律。
4. 液体压强的应用:介绍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船体结构、潜水设备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 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理解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4. 了解液体压强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公式及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难点:液体压强公式的运用和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水、容器、压强计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潜水员潜水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液体内部的压强现象。
提问:潜水员在潜水过程中,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如何变化的?2. 概念讲解:介绍液体压强的概念,解释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阐述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3. 公式讲解: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解释各符号的意义。
示例讲解:假设液体密度为1.0×10³kg/m³,深度为5m,求液体内部的压强。
4. 实验分析:进行液体压强实验,观察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正比的结论。
5. 应用拓展:介绍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船体结构、潜水设备等。
提问:液体压强在工程设计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2液体的压强教案 (新版)苏科版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力学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物理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形成了初步的观察、实验和抽象思维能力.在认识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时,形象思维仍然是学生采用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学生对身边的物理现象非常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乐于探究。
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力、力与运动、压强等力学知识的加深和拓展,又是学习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等知识的基础,是力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本节难点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并认识其中隐含的物理规律,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3.设计思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首先通过实物创设认知表象,通过对表象的归纳引导学生认识液体的压强.再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组织学生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并联系实际理解运用。
结合学生及教材实际,采用“边探索、边实验、边讨论"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力求教学方式多样化,学习形式更富吸引力,课堂具有更多的生成性.在每一环节中均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准确、恰当、适时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自信,使整个课堂生动、活跃起来,充分展示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参考教材编写意图,针对学生实际水平,本节课以期达到以下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有压强.(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引入新课教学小结巩固1.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深海带鱼的图片并提出问题2.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拦河大坝的图片并提出问题3.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潜水员的图片并提出问题4。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2液体的压强》教学案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2液体的压强》教学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下面,我将结合本节课的主题“液体的压强”,以第一人称口吻,为您详细阐述本节课的教学案。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液体的压强课时,我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感受液体的压强,并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液体压强计的示数变化,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在学生对液体压强产生兴趣后,我适时引入液体压强的相关理论知识,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之间的关系。
3. 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液体在不同深度下的压强,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5. 应用拓展:我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解释潜水员潜入深水压力的变化等。
六、活动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悉,影响了实验效果。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液体的压强教案
《10.2液体的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观察实验,认识到液体内部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与概括能力.(2)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让学生体验STS精神.(2)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三、教学资源1.教师用:大试管、小试管、水、盐水各一筒、刻度尺、压强计、铁架台2.学生用:小木块、塑料袋、矿泉水瓶、气球膜、水、盐水各一筒、刻度尺、压强计、铁架台.四、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老师:请同学们将塑料袋装水,用手指按压塑料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感到有压力老师:请同学们把小木块放入矿泉水瓶中.教师提问:1、在这里,谁对谁有压强?2、木块对矿泉水瓶的什么部位有压强?学生回答:1、木块对矿泉水瓶.2、底部.教师提问:虽然存在压强,但是我们并不能“看见”这种压强,能否想一个办法让大家“看见”这种压强?如何证明存在有压强?学生:用气球膜蒙住无底的矿泉水瓶底,然后放入小木块气球膜向下凸(形变).(二)新课教学: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如果向玻璃管中倒水,橡皮膜会形变吗实验演示.教师提问:(1)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2)是小木块或是水,为什么都会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学生回答:(1)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2)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强:如果在玻璃管的侧壁开几个洞,蒙上橡皮膜,会怎样?实验演示.教师提问:(1)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2)如果放木块,橡皮膜会形变吗?固体对容器壁有压强吗?(3)为什么固体没有而液体有呢?学生回答:(1)液体对容器壁也有压强(2)没有.(3)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小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因此对阻碍它流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由于液体的这种流动性使液体产生的压强具有什么特点呢?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实验演示:将两端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横放,竖放)教师提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橡皮膜向里凹.实验演示:将容器变换方向向各处移动.教师提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各处压强不一定相等.小结:我们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凹陷程度可比较各点压强的大小.但这只是一种定性的方法.当需要定量测量各点的压强时,这种方法就不行了.3.压强计:那么要想测出液体内部的压强,我们需要一种仪器,你们想要什么呢?学生:有压强计吗?(1)压强计构造①U形管:当不受到压强时,两边的液面是相平的.②金属盒:蒙有一层橡皮膜.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就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③刻度板:两侧液面读数相减即为高度差.④旋钮:可改变金属盒的方向,以测量各个方向的压强. (2)使用:教师演示,请学生读数.4.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教师提问:(1)请大家猜想一下,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深度、密度、方向(2)什么是深度?学生:到液面的距离.(竖直方向上)师总结:某点到液体自由面的距离即为该点的深度.自由面指液体和大气接触的面.(1)与这些因素具体有什么关系?学生:深度越大,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设计实验,准备器材:教师提问:需要哪些器材?学生回答:至少两种液体、压强计、刻度尺.为大家准备的两种液体是水和盐水.实验方法:教师提问:这么多因素,在实验中应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控制变量法实验前交代:这个实验相对复杂,需要大家合作完成.学生分组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请学生说出得出的结论.打出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3)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4)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三)总结: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______(都有/都没有)压强. 2.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3.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4.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_.五、教学反思。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液体的压强 教案
10.2液体的压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经验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3)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究,善于和同学合作,学会探究未知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许与概括能力(2)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让学学生会利用物理知识进行自救的意识(2)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物理的学习兴趣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过程2.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分组实验法四、实验器材微小压强计,橡皮管,橡皮膜五、教学过程引入:在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视频视频:水将车身淹没,人被困在车里,车门打不开活动1:思考,水将车身淹没,车门打不开,是谁使车门打不开的?预设:学生会说是水使车门打不开的,水对汽车门有压力的作用过渡:水对车门有压力,说明水的内部存在压强,使车门无法正常打开。
那我们本节课就来研究液体的压强引出课题:10.2液体的压强活动2:水杯中装有水,水对水杯的底部有没有压强?预设:有压强过渡:我们如何可以体现出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强呢?(更直观地体现)类比:如何体现木块对水平桌面有压强?→海绵→在水杯底部装上橡皮膜→若橡皮膜凹陷则说明水杯底部受到水对它的压强反问:水是不是只对水杯底部有压强呢?对水杯侧壁是否也有压强呢?我们可以怎么做?配图分析若橡皮膜凸起则说明液体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这样的实验思想我们称为转换法演示:向PC管中倒入水,观察橡皮膜的改变→通过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过渡:从这样的操作出发,若想知道液体的内部,其他位置是否有压强,我们可以怎么办?→将PC管放入水中,膜向里凹陷则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过渡:产生液体内部压强的原因是什么?思考:产生内部压强的原因分析:①液体为什么会对底部产生压强?→液体的重力②液体为什么会对侧壁也产生压强,导致落入水中的汽车无法将车门打开。
苏科版物理八下册-10.2《液体的压强》教案
《10-2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液体的压强》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到理性习了《压强》之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完本节会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会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铺垫,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合学生现阶段年龄特点,他们对探究的感性经验较少,不了解应该怎样由浅入深的思考问题,更不会联系熟悉的事物和现象思考问题。
因此,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本节课我安排了“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两个重要环节,在“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环节中,包含着观感和体感,他们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比如,在底部包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注入液体时,学生观察到橡皮膜会想下凸起;保鲜袋套在手上后伸入水中,亲身感受到拳头被水挤压……;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时,先后经历了整个自主探究环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养成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本节课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表(浅)及里(深)”、“由点到面再到整体”这样一条主线。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观察和分析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实验作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逻辑推理、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同时也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养。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观察实验,认识到液体内部与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与概括能力;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激发学生兴趣(4)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实效3.重、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重点: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二、教学准备教具:大玻璃容器(2个)、烧杯(1个)、包有橡皮膜的玻璃管(1个)、盐水和水(适量)、刻度尺(1把)、压强计(1支)、铁架台(1支)、小试管侧壁开三个孔(1支)、多媒体课件等;学具:塑料袋(25个)、水(若干)、大烧杯(25个)、压强计(25个)、铁架台(25个)、水槽等;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0-2液体的压强1. 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2. 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压强计3,液体内部压强规律:(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同种液体中,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3)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4)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2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2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1. 液体的压强概念:介绍液体压强的定义,即液体对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2. 液体压强的特点: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如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等。
3. 液体压强的计算: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即利用公式p=ρgh(其中p为压强,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深度)。
4. 液体压强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的浮力、水坝的设计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液体压强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液体压强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水槽、石头、测量工具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液体压强计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液体压强计的示数变化,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液体压强的定义、特点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过程。
3. 例题讲解:分析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的浮力、水坝的设计等,让学生学会运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液体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10.2液体的压强2. 板书内容:(1)液体压强的定义:液体对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2)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3)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p=ρgh(其中p为压强,ρ为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深度)。
(4)液体压强的应用:船的浮力、水坝的设计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液体压强的计算已知液体密度ρ=1.0×10³kg/m³,重力加速度g=9.8N/kg,液体深度h=2m,求液体压强p。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2液体的压强》教案设计
1、用手指触及注满水的塑料袋表面,你的感觉是什么?
2、在向玻璃管注水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
3、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现象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猜想与假设]液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介绍、观察压强计。
提问:1、用手按压橡皮膜,你看到了什么?
2、橡皮膜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这说明什么?
难点:猜想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实验素。
教学方法
阅读交流、实验探究
教学资源
微小压强计、水、烧杯、盐水、水槽、塑料可乐瓶
设计思路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
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应用
小结
课堂反馈
我们已经探究了固体有压强,那么液体有没有压强呢?
10.2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体压强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3、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与液体压强相关的现象,说明物理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重点、难点
重点:1、液体内部有压强2、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观察思考
设计实验验证
学生完成实验和学案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解释
学生讨论完成并展示
课堂巩固
教学反思
请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刚才的猜想?
总结实验,液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液体压强与深度、液体密度有关,与方向无关。
生活中有那些现象能够证明这些?
举例;人从浅水区走到深水区,感觉胸口的压力增大。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2 液体的压强教案一 苏科版
课题10.2液体压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有关液体压强的问题,认识到液体对容器底部及液体内部都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3.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究,善于和同学合作,学会探究未知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教材分析教材由实验引出问题,并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到有关液体压强的知识。
在研究中只要求得到液体压强和深度、液体密度的定性关系,不进行定量计算。
教学方法本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全面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评价证据。
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等综合能力。
教具大试管、水、盐水、大烧杯、刻度尺、压强计、铁架台、塑料袋、矿泉水瓶、气球膜教学程序设计学生活动一引入课题二教学过程①压强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②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为什么会对水平面产生压强?③液体是否能产生压强?(活动1)将塑料袋装水,用手指按压塑料袋,有什么感觉?①这一现象说明什么?②能否将液体对容器侧壁的压强转换为我们能看得见的现象?(活动2)探究液体对容器侧壁的压强现象:侧壁的橡皮膜凸起(水从侧壁上的小孔喷出)③这一现象说明什么?④液体对容器底部是否有压强?⑤怎样研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活动3)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现象:底部的橡皮膜向下凸起⑥这一现象说明什么?一、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①液体为什么会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因此对阻碍它流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
②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活动4)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将四面都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②这些现象说明什么?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水平地面产生压强感觉到塑料袋对手的压力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观察液体对容器侧壁产生的压力的作用效果。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液体的压强教案(苏科版八下)
教学目标
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了解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的区别;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学会使用压强计;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会在实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
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索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步 骤
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
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
压强的单位是什么? 15帕斯卡表示什么意思?
以上问题,由学生回答,回答有错的请另外的学生纠正或补充,然后由教师评讲。
2.新课引入
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
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什么问题?(6厘米处这个高度差比在3厘米处大,9厘米处这个高度差更大,表明液体内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用水和盐水做实验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在同一深度为什么盐水比水大?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表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的压强也越大)
课堂讨论
当把压强计连着的扎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或盐水)时,在U形管中观察到什么?(U形管的两管液面出现高度差)
出现这个高度差,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表明液体内部有压强)
把橡皮膜朝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管液面还有没有高度差?又说明什么问题?(仍有高度差,表明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2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1.液体压强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3.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的关系;
4.压强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5.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液体压强现象的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思维;
突破方法:结合生活实例(如潜水员、液体压力容器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液体的压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液体产生的压力对容器底部造成影响的情况?”(如水坝的坚固程度与水压的关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液体压强的奥秘。
首先,我在导入新课环节提出的问题可能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虽然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可能因为问题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够契合,导致学生们对液体压强的概念仍然感到抽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
其次,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解释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和与密度、深度的关系时,我可能讲得过于迅速,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消化和理解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教学节奏,适时调整讲解速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我的思路。
举例: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压强计的读数随液体深度的变化,进而理解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液体压强产生原因的理解。学生容易误认为液体压强是由容器底对液体的压力产生的,而实际上是由液体自身的重力和流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初中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液体的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液体压强的特点,如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密度和深度有关等。
2.强调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公式P=ρgh,并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过程中的细节。
3.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特点。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实验操作,有的学生负责数据记录,有的学生负责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思考,通过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共识和深入理解。
(四)反思与评价
1.在课程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在教学设计中,我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液体压强的概念,让学生感知液体压强的存在。接着,我引导学生运用转换法,通过实验观察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总结出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等因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此外,我还注重将液体压强的教学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以液体压强的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物理下册10.2液体的压强省优获奖省一等奖教案(新版)苏科版
液体的压强教课目的教课假想1、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学会用压强计丈量压强2、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3、在研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练习使用类比法要点:初步认识液体压强规律难点: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教法:教课准备玻璃管,橡皮膜,液体压强计,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引入:固体对接触面有压强,那么液体有压强吗?例:杯子对桌面有压强,杯子里的水对杯底和杯壁能否有压强?演示实验:图 10-9 ( a)玻璃管底部橡皮膜鼓起,图 10-9 ( b)手指会遇到力的作用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思虑:液体内部有压强吗?例:学生举例:(1)人在水里,感觉胸闷(2)图 10-9 ( c)(3)液体内部压强的详细证明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盛小的因素( 1)认识压强计的构造用手指轻压金属盒的橡皮膜, U 形管双侧的液面发生什么变化?如何来表现压强计是如何显示压强盛小的?( 2)使用说明,橡皮膜没有遇到压强时,U型管双侧的液面相平。
橡皮膜遇到压强时 U 型管双侧的液面出现高度差,遇到的压强越大时,高度差越大。
设计实验:将金属盒放入水,U 型管双侧的液面有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 1)将金属盒放入水,使橡皮膜向着中各个方向,察看到U 型管双侧的液面都(没有出现、出现)高度差。
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压强。
(有、没有)( 2 )增添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察看到变。
(大、小)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而。
(增大、减小)U 型管双侧的液面高度差,(有关、没关),且随深度的增添( 3)把金属盒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的方向,察看到U 型管双侧的液面高度差,(变、不变)说明: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盛小。
(相等、不等)( 4)把金属盒放在不一样液体的同样深度处,察看到U型管双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同样、不一样)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没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2、液体的压强教案
八年级备课教案教学过程:一、利用“苏州工业园区易加互动平台”布置课前任务单。
任务一:看电影《潜艇》片段,猜想,潜艇在越潜越深的过程中,艇员为何如此紧张?任务二:观看五分钟微课,思考以下问题:实验中如何体现出液体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吗?液体对侧壁有压强吗?液体内部有压强吗?在线检测:1、由微课可知,液体对底部和侧壁()(选填“有”“没有”)压强。
2、液体对底部和侧壁是否压强,可通过观察试验中()的现象得知。
任务三:体验并猜想:如图所示,将一个塑料袋套在手上浸没到水中(注意:不能把水漏到塑料袋中),观察并感受水对手的压强。
上下左右移动手的位置,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二、新课教学1.根据平台反馈信息,对布置的课前任务单学习情况进行评析。
评析任务一:潜艇在越潜越深的过程中,艇员为何如此紧张?练习1完成率正确率评析任务二:请根据课前微课学习的内容,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演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并说明观察到什么现象,体现压强的存在,并说明压强的方向。
(橡皮膜突起)评析任务三: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演示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并说明压强的方向。
思考1:液体内部某一位置,除了受到向上的压强,还会受到其他方向的压强吗?结合课前任务单布置的体验实验,加以说明。
教学反思(1)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操作上之后,教师的提示性语言、演示性操作,不能引起学生普遍注意,而集体暂停操作的做法,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会打消学生探究的兴趣;所以,活动之前要充分考量,做齐各项准备工作.(2)较为完整的探究活动,需要各种能力的整合,但参差不齐的能力现状,给探究活动带来不少变数,面对多种变数指导就较为困难;所以,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优劣搭配,由学生合作,尽可能化解出现的矛盾.。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液体的压强 教案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液体的压强》选自苏科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二节。
其主要内容包括体会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学生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
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六、教学过程方案一: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当水倒下去时,能看到橡皮薄膜鼓起来。
(橡皮薄膜的形变说明了液体压强的存在)让学生感悟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方案二:在瓶子上打洞,然后往里面装水(水射出来则说明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转换法让学生感悟液体存在的压强,及压强大小的不同表现。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2液体的压强1-苏科版
课题:10.2 液体的压强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能主动参与探究,善于和同学合作,学会研究未知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近一年的物理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已不再陌生。
但在具体操作方面还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
学生在学习了压强后,对液体的压强的探究有一定的方法,特别是学生已经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对学习液体的压强非常有帮助。
3.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液体内部有压强;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猜想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实验。
4.器材:薄塑料袋(水),底部和侧壁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压强计,酒精;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5.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图片展示:水坝的底部宽,上部窄;深海的带鱼捕捞上来后很快会死亡,不同深度的潜水服厚薄以及材料都不同,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内;提问:发现了什么现象?将水倒入侧壁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内;提问:发现了什么现象?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提问:发现了什么现象?教师提问:通过以上三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二、提出问题并作出猜想提问:同学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那么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用三个有趣的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有关液体压强的问题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压强分组讨论,作出猜想。
学生回答:1、液体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
2、液体压强可能与方向有关。
3、液体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三、设计实验和收集数据教师首先介绍压强计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室有一种仪器叫压强计简介压强计的构造与使用(使用)用手指按压金属盒,观察两管中的高度差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A:液体内部是不是处处有压强;(让每个组都得到属于自己的结论,有助于培养兴趣,激起学习的热情。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10.2液体的压强教案 (新版)苏科版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游泳或洗澡时,在水下有什么感受?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
二、新授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
1.演示实验
出 示一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
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桶内;
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
2小结: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
(1)压强计
提问: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什么有关?
要研究力的大小我们用测力计,同样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我们实验室也有这样一种仪器叫压强计
1.构造(简介)
2.使用
(2)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a内部是否有压强
猜想;
设 计实验:
结论: 液体内部有压强
b各个方向
猜想;
设计实验:
结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反思
补充习题、随堂练
引入课题
实 验
教师小结
观察实验
设计实验
分析
总结
设计实验
分析
总结
设计实 验
分析
总结
板书
液体的压强
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各 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液体压强相等;深度增加, 液体压强增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内部压强只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无关。
c深度不变,各个方向压强关系
猜想;
设计实验:
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 压强相等。
3.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1)压强随深度的关系
猜想;
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液体的压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观察实验,认识到液体内部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让学生体验STS精神.
(2)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三、教学资源
1.教师用:大试管、小试管、水、盐水各一筒、刻度尺、压强计、铁架台
2.学生用:小木块、塑料袋、矿泉水瓶、气球膜、水、盐水各一筒、刻度尺、压强计、铁架台.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老师:请同学们将塑料袋装水,用手指按压塑料袋,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感到有压力
老师:请同学们把小木块放入矿泉水瓶中.
教师提问:1、在这里,谁对谁有压强?
2、木块对矿泉水瓶的什么部位有压强?
学生回答:1、木块对矿泉水瓶.2、底部.
教师提问:虽然存在压强,但是我们并不能“看见”这种压强,能否想一个
办法让大家“看见”这种压强?
如何证明存在有压强?
学生:用气球膜蒙住无底的矿泉水瓶底,然后放入小木块气球膜向下凸(形变).
(二)新课教学:
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如果向玻璃管中倒水,橡皮膜会形变吗
实验演示.
教师提问:
(1)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2)是小木块或是水,为什么都会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学生回答:
(1)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2)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强:
如果在玻璃管的侧壁开几个洞,蒙上橡皮膜,会怎样?
实验演示.
教师提问:
(1)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2)如果放木块,橡皮膜会形变吗?固体对容器壁有压强吗?
(3)为什么固体没有而液体有呢?
学生回答:
(1)液体对容器壁也有压强
(2)没有.
(3)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小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能流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因此对阻碍它流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由于液体的这种流动性使液体产生的压强具有什么特点呢?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实验演示:将两端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
(横放,竖放)
教师提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橡皮膜向里凹.
实验演示:将容器变换方向向各处移动.
教师提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各处压强不一定相等.
小结:我们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凹陷程度可比较各点压强的大小.但这只是一种定性的方法.当需要定量测量各点的压强时,这种方法就不行了.
3.压强计:
那么要想测出液体内部的压强,我们需要一种仪器,你们想要什么呢?学生:有压强计吗?
(1)压强计构造
①U形管:当不受到压强时,两边的液面是相平的.
②金属盒:蒙有一层橡皮膜.
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就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
③刻度板:两侧液面读数相减即为高度差.
④旋钮:可改变金属盒的方向,以测量各个方向的压强.
(2)使用:教师演示,请学生读数.
4.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师提问:
(1)请大家猜想一下,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深度、密度、方向
(2)什么是深度?
学生:到液面的距离.(竖直方向上)
师总结:某点到液体自由面的距离即为该点的深度.
自由面指液体和大气接触的面.
(1)与这些因素具体有什么关系?
学生:深度越大,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设计实验,准备器材:
教师提问:需要哪些器材?
学生回答:至少两种液体、压强计、刻度尺.
为大家准备的两种液体是水和盐水.
实验方法:
教师提问:这么多因素,在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控制变量法
实验前交代:
这个实验相对复杂,需要大家合作完成.
学生分组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请学生说出得出的结论.
打出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结论: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3)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4)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三)总结: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______(都有/都没有)压强.
2.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
3.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
4.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
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_.
五、教学反思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意义,知道并进一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怎样运动,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怎样运动..
教学难点: 知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怎样运动.
三、教学设计自主空间
(一)引入新课
(交流与讨论)
通过第八章的学习,我们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那么力除了使物体发生形变,还能对物体产生什么效果呢?
请同学举例说明
(二)新课教学
1.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运动状态的几种表现形式有:
(1)速度的改变;
(2)方向的改变.
3.(师生活动)
(1)把粉笔由空中静止地释放,则它受不受力?受的是不是平衡力?
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把粉笔由静止弹向空中,离手后,它受不受力?受的是不是平衡
力?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一辆自行车,突然它的侧面受到了一个
力的作用,则它还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吗?
4.总结
(1)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如果合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同,物体
做;如果合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如果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将做 .
(2)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是的;
(3)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
不受力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
受力平衡力静止状态
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是改变的
5.完成“WWW”第1、2、3题.
(三)发《巩固案》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