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二节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知道酸碱中和滴定中溶液pH的变化是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了解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及用途,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及其在定量测定中的迁移应用。
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概念和原理(1)概念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之间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c(H+)·V酸=c(OH-)·V碱,则c(H+)=c(OH-)·V碱V酸或c(OH-)=c(H+)·V酸V碱。
2.主要仪器使用(1)仪器: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
仪器a是酸式滴定管,仪器b是碱式滴定管。
精密度:0.01 mL。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①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
②润洗仪器:在加入溶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遍。
③加入溶液:分别将溶液加入到相应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线以上。
④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然后调节滴定管液面使其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
准确读取数值并记录。
3.主要试剂(1)待测液;(2)标准液;(3)指示剂(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一般不用石蕊,颜色改变不明显)。
4.指示剂的选择(1)原理:由曲线可以看出,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在接近滴定终点时有一个突变过程,在此范围内,滴加很少的酸(或碱),溶液的pH就有很大的变化,能使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所以即使酚酞、甲基橙的变色不在恰好中和的pH=7的点上,但体积差距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图: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HCl溶液的滴定曲线。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巩固与提高】
1、已知:用4酸性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 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4- + 5HSO3-+ H+ = 2Mn2+ + 5SO42- + 3H2O。
(1)该滴定实验所需仪器有下列中的_A___D__E__F__G。H
A.酸式滴定管(50mL) B.碱式滴定管(50mL) C.量筒(10mL) D.锥形瓶 E.铁架台 F.滴定管夹 G.烧杯 H.白纸 I.胶头滴管 J.漏斗
玻璃活塞
橡胶管 玻璃球
2、滴定管的刻度特点和读数方法 0刻度处
①0刻度在上方
②精密度:,所以读数时要读
到小数点后两位。
③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
=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的读数
练习:读出以下液体体积的读数
7
8
25mL刻 度处
8
滴定管
7
量筒
25 mL酸式滴定管
演示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用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HCl
【知识回顾】
练3:以下有关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正确 的是( C )
A.滴定管下端有橡皮管的为酸式滴定管
B.在滴定时,右手控制旋塞或橡皮管,左手振 荡锥形瓶.
C.眼睛要注视着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D.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入标准液进 行滴定.
练4.下列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
⑴ 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
7、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倒尽即装NaOH溶液 ( 无影响 )
8、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不慎将瓶内的溶 液溅出一部分。( 偏低)
三、碱式滴定管 9、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 ) 偏低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课件(29张)

浓度偏高;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导致氢氧化钠
标准液的体积偏大,则计算出的待测液的浓度偏高。
答案:(4)C
3.(2021·湖州中学期中)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稀盐酸的浓度,在实
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A.石蕊,由蓝变红
B.甲基橙,由黄变橙
C.酚酞,由红变浅红
D.甲基橙,由橙变黄
解析:饱和CO2的水溶液的pH=3.9,滴定终点溶液显酸性,甲基橙的变色范
围是pH<3.1变红,pH>4.4变黄,3.1~4.4呈橙色,所以选甲基橙作指示剂;
滴定前溶液呈碱性,滴定终点溶液呈酸性,所以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是由黄
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配制100 mL 0.100 0 mol/L NaOH标准溶液。
步骤二:取20.00 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配制的标准
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
编号
稀盐酸体
积(mL)
滴定管起
始读数(mL)
滴定管滴定
变橙,故选B。
归纳总结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指示剂的选择
通常选用酚酞或甲基橙作酸碱指示剂,石蕊的变色范围不明显,几乎不选用。中和
滴定实验中,酸碱指示剂用量及颜色变化如下:
滴定
种类
强酸滴
定强碱
强碱滴
定强酸
强酸滴
定弱碱
强碱滴
定弱酸
选用的
指示剂
甲基橙
酚酞
甲基橙
酚酞
滴定终点
颜色变化
黄色→橙色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变式训练1】 (双选)下列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不会引起实验
误差的是(
)。
A.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后,直接盛装标准溶液
B.用蒸馏水洗干净锥形瓶后,直接向锥形瓶中注入了待测液
C.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实验时不小心多加了1滴酚
酞溶液
D.发现溶液颜色刚好突变就停止滴定,数秒后颜色又变回原色
2.单一碱溶液如何计算其pH?
提示:对于碱溶液,要先计算溶液中的c(OH-),再利用KW计算出溶液中的
c(H+),最后利用pH=-lgc(H+)计算pH。
【归纳提升】
1.混合溶液pH的计算
(1)两强酸溶液混合,混合溶液pH的计算。
混合溶液中总的n(H+)是两强酸溶液中的n(H+)之和,混合溶液的总体积近
答案:BC
解析:滴定管洗干净后,无论是盛装标准溶液,还是量取待测溶液,都必须
用待装溶液润洗2~3次,否则会使标准溶液或待测溶液的浓度比原来溶液
的浓度小,影响测定结果,A项错误;锥形瓶洗干净后一定不要用待测液润洗,
否则使待测液的体积偏大,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从而使所测浓度偏大,B
项正确;中和滴定过程中,指示剂通常加2~3滴,多加1滴不会影响实验结
4.农业生产调节:控制土壤的pH使之适宜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
量。
5.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方面:溶液pH的控制常常是影响实验结果或产
品质量、产量的关键因素。
6.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溶液pH的变化是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
二、酸碱中和滴定
1.定义: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
(1)滴定管中装入NaOH溶液(标准溶液),锥形瓶中盛放HCl溶液(待测溶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

又如,测定碘盐中碘含量的反应原理是: 5KI+KIO3+3H2SO4 = 3K2SO4+3I2+3H2O I2+2Na2S2O3 =2NaI+Na2S4O6 (2)指示剂的选择 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或含Fe2+溶液时,不需另加指示剂。用Na2S2O3溶液滴定含I2的溶 液时,以淀粉为指示剂。 (3)计算 依据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或关系式列比例式计算,或运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计算。 (4)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广泛地应用于溶液浓度的测定、物质纯度的测定等定量分析。
c(HCl)V ( HCl)aq V ( NaOH)aq
。欲求c(NaOH),须先求
V[(HCl)aq],再代入公式。
(1)考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规范。
(3)先算出耗用标准酸液的平均值:V
=
26.11 mL 26.09 mL 2
= 26.10 mL(第二次偏差太大,舍去),
再求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1)锥形瓶内颜色变化 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3) V = 26.11 mL 26.09 mL
=26.10
2 mL,c(NaOH)=
0.100 0 mol / L 26.10 mL
25.00 mL
=0.104 4 mol/L
(2)0.00
26.10
26.10
三 实践活动——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1.实验目的 【提示】课本中的“学习用图示处理科学实验数据的方法”,即应用中和滴定数据绘制滴定曲 线的方法。 2.实验原理 ·滴定曲线的涵义 前面图3-2-6中的图像就是一条滴定曲线(注意其横、纵坐标轴的意义)。它描述了酸碱滴定过 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 3.滴定曲线的意义 滴定曲线中滴定终点附近的pH变化情况,对于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具有重要意义。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在“突变范围之内”。 【注意】 (1)pH计和滴定管夹都属于实验中的主要仪器。 (2)c(HCl)和c(NaOH)都精确到4位有效数字。 (3)实验试剂中没有酸碱指示剂。
3.2.2酸碱中和滴定 课件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变大
偏高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不变 无影响
(1)若以盐酸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常见的误差分析如下:
步骤
取液
操作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
气泡消失
V标准
c待测
变小
偏低
(1)若以盐酸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常见的误差分析如下:
步骤
操作
V标准
c待测
变大
偏高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变小
偏低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变大
偏高
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
变大
再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
偏高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
消失
滴定
(1)若以盐酸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常见的误差分析如下:
步骤
读数
操作
V标准
c待测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或前仰后俯)
变小
偏低
(9)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________。
(10)用稀NaOH滴定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________。
(11)25 ℃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NaOH________。
(1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pH=7的溶液所
偏低
明辨是非
(1)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_________。
(2)滴定管盛标准溶液时,调液面一定要调到“0”刻度________。
(3)KMnO4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 ________。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误差大,舍去
-
-
0.400 0 mol·L 1×0.500 L×40 g·mol 1
w(NaOH)=
×100%
8.2 g
三、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分析依据
定值
c待测·V待测=c标准·V标准
标准·标准
c待测=
待测
定值
✪ c标准、V待测均为代入定值,误差均体现在V标准上。
三、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2. 仰视或俯视对读数的影响
无影响
变小
偏低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
液体后气泡消失
思考交流
三、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为例:
滴时气泡消失
变大
偏高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变小
偏低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变大
偏高
变大
偏高
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再加一
滴NaOH溶液无变化
D.小于15.00 mL
自我测试
2.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下表中选项正确的是
序号
A.①②
锥形瓶中 滴定管中 选用指 选用滴
溶液
溶液
示剂
定管
①
碱
酸
石蕊
甲
②
酸
碱
酚酞
甲
③
碱
酸
甲基橙
甲
④
酸
碱
酚酞
乙
B.②③
√
C.③④
一般不选石蕊
溶液作指示剂
酸式滴定管不
能盛放碱液
D.②④
自我测试
一般不选石蕊,变色现象不明显。
例如: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 酚酞或甲基橙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酸碱中和滴定 同步课件(99张)

强酸滴定强碱
强酸滴定强酸
指示剂
2~3滴
2.滴定中和实验注意事项
(1)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如NaOH溶液、Na2 CO3 溶液等);碱
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和强氧化性溶液(如酸性KMnO4 溶液等)。
(2)滴定管在使用前要检漏,装液前除用蒸馏水洗净外,还需要用待盛的
溶液润洗。
(3)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装待测液前也不需要干燥。
用途。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
读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 主要仪器及用途,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
实现操作、计算方法和 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及其在定量测定中的
误差分析。
迁移应用。
知识点一 酸碱中和滴定的基础知识
1.概念和原理: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
⑤洗涤滴定管 ⑥调整滴定管中液面在“0”或“0”以下刻度
⑦记数
A. ⑤①②③④⑥⑦
B. ③⑤①②⑥⑦④
C. ③⑤②⑦①⑥④
D. ②⑥⑦①③⑤④
[解析] 中和滴定的操作顺序:检漏→洗涤→润洗→调零(标准液或待测液)
→读数→待测液注入锥形瓶→加指示剂→滴定→计算。
2. [2021 山东枣庄高二月考] 中和滴定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之一。
定管的活塞;或者轻轻挤压碱式滴定管中的玻璃球),将液体从滴定管下部
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问题3: 甲图和乙图中涉及酸碱滴定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滴定操作过程中左
右手一般如何操作?眼睛应注意观察哪边变化?
提示 滴定过程中一只手控制活塞(或碱式滴定管中的玻璃球),另一只手
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①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酞也可以。
酸碱中和滴定 课件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滴定管的读数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
【展】
读数:20.45mL
读数:36.10mL
ΔV = V末-V初= 36.10 mL-20.45 mL= 15.65 mL
【课堂练习1】
【检】
有一支50mL的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mL刻度
处,把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流下排除,承接在量筒中,量筒中的
滴定过程中振荡时有部分酸液滴到锥形瓶外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高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馏水 滴定前仰视读数或滴定后俯视读数 读数 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
不影响 偏低 偏高
不影响 偏低 偏高
注意:滴定管读数误差分析
【评】
滴定管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试分
析下列图示读数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课堂练习8】
【检】
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做指示剂,所 得实验数据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滴定次数 盐酸体积 消耗NaOH溶液体积
1
20.00
18.10
2
20.00
16.20
3
20.00
16.16
(1)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酸__式__滴__定__管___(填仪器名称); (2)由表可知,第一次消耗NaOH溶液体积偏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B_C_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导】
【思考】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我们有没有办法知道它的 浓度呢?
我们可以取一定量的该氢氧化钠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与之反应, 待恰好完全反应后再通过计算确定它的浓度。
3.2.3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分析依据
c待现在V标准 的大小。
任务四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六、误差分析
2.常见的误差分析(1)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为例:
步骤 洗涤 取液
操作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类型 酸式滴定管(A):酸性、氧化性的试剂 碱式滴定管(B):碱性的试剂
任务一 准确测定酸或碱的浓度
二、主要仪器
待测液 NaOH 可取20.00mL
【思考交流】如何判断中和
反应什么时候“恰好”反应
标准液
完全(即判断滴定终点)?
0.1000mol/L HCl
V(HCl)=?
V(HCl)=?
方法:在待测溶液中加入
19.98 (少加半滴)
9.7
20.00 7
20.02 (多加半滴)
4.3
滴定时,每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4 mL
任务二 探究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pH变化
三、滴定终点的确定
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在pH突 12
变范围发生明显的改变,就能 10
pH
以允许的误差表示反应已完全, 8
6
即为滴定终点。
4
特别注意:石蕊颜色变化不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中和滴定的系统分析,体会中和滴定是一个精准的定量实验。 2.通过计算中和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pH,了解中和滴定pH突变特征和 选择指示剂的原则。 3.能通过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酸或碱的浓度,掌握数据分析与处理 的方法,培养定量研究的意识。
变大
滴定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新教材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第一册课件第三章实验活动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9)在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若有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10)取待测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用待测液润洗,否则,装入的溶
液会被稀释,影响结果。
2.滴定实验中指示剂的选择
(1)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甲基橙和酚酞,酸碱中
和滴定实验中不能选用石蕊作为指示剂。实验中选择的指示剂的变色范
为乙。(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意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
的变化,达到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
褪色。
(NaOH)·(NaOH 溶液)
(4)根据 c(HCl)=
(盐酸)
,将第 1 次滴定数据代入得
0.150 0mol·L-1 ×(21.03-1.02) mL
2021
第三章
实验活动2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素养目标
1.练习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理解中和滴定原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
pH的变化特点,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学科核
心素养。
2.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体会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作
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学科核心素养。
-1
c1(HCl)=
≈0.120
1
mol·
L
,同理得
25 mL
c2(HCl)=0.120 0 mol·L-1,c3(HCl)≈0.119 9 mol·L-1,则
(0.120 1+0.120 0+0.119 9)mol·L-1
-1
c(HCl)=
=0.120
0
mol·
L
。
3
(5)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导致标准溶液浓度偏小,
3.2.3酸碱中和滴定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38张PPT)

【练一练】
4、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标准的盐酸来滴定未知浓度的氢 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是( C ) A、由黄色到红色 B、由橙色到红色 C、由黄色到橙色 D、由红色到橙色
二、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依据
中和滴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途径主要有操作不当、读数不 准等,分 析误差要根据计算式分析,c (标准) ·V(标准)=c (待测) ·V(待测),所以
a
b带玻璃球的橡胶塞
仪器a 是酸式滴定管,仪器b是碱式滴定管 标注温度、量程
“0”刻度线在上
50-
玻璃塞 a
b
带玻璃球的橡胶塞
③规格:滴定管的最小分度是0.1 mL ,实验室中常用滴定管的规格有 25 mL 和50 mL 两种 ④滴定管的 读数方法 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 读,读数时取小数点后两位,估读 至0.01 mL ; 如 :24.00 mL、 23.38 mL
②润洗仪器:滴定管在加入酸、碱反应液之前,先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然后分别用待装液润洗2~3次 (润洗)润洗的方法:从滴定管上口加入 3~5 mL所要盛装的酸或碱,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全部滴定 管内壁。然后,一手控制活塞(轻轻转动酸式滴定管的活塞;或者轻轻挤 压碱式滴定管中的玻璃球),将液体从滴定管下部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中和滴定记忆口决 先查漏液再润洗,装液排气调液面; 左手活塞右手瓶,瓶不润洗要记清; 眼看颜色手不停,三十秒钟要记清。
5、指示剂的选择
思考 2、为什么要用酸碱指示剂? 加入指示剂是为了确定化学反应的终点
3、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1)中和滴定曲线:以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的pH 为纵 坐标绘出一条溶液的pH 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新知探究
四、数据处理
若有数据偏差较大,则舍去
实验次 数 1
2
3
HCl溶液的体积/mL
27.84 27.83 27.85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 /mL 25.00 25.00 25.00
c1(NaOH) =
c(HCl) ·V[HCl(aq)] V[NaOH(aq)]
=
0.103 2 mol/L×0.027 84 L 0.025 00 L
强酸——强碱: 选酚酞或甲基橙都可以
强酸弱碱中和反应到达终点时,pH < 7,
强酸滴定弱碱:
最好选择变色范围在酸性内的甲基橙。 滴定终点为酸性,选甲基橙
强碱弱酸中和反应到达终点时,pH > 7,
强碱滴定弱酸:
最好选择变色范围在碱性内的酚酞。 滴定终点为碱性,选酚酞
新知探究
三、实验步骤 【例题】用0.1000 mol/L的HCl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知识迁移
3. 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 自身指示剂:有些标准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颜色,而滴定
产物为无色,则滴定时就无需另加指示剂,自身颜色变化可以 起指示剂的作用,此类指示剂称为自身指示剂。如KMnO4本身 在溶液中显紫红色,还原后的产物Mn2+接近无色,所以用高锰 酸钾溶液滴定时,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步骤
操作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 读数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
V标准 变小 变大
c待测 偏低 偏高
和酚酞
课堂检测
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盐酸放置于锥形瓶),若测定结
果偏低,原因可能是( C )
A.锥形瓶洗净后残留少量蒸馏水 B.滴定前滴定管内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变色后立即停止滴定 D.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知道酸碱中和滴定中溶液pH的变化是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了解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及用途,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及其在定量测定中的迁移应用。
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概念和原理(1)概念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之间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c(H+)·V酸=c(OH-)·V碱,则c(H+)=c(OH-)·V碱V酸或c(OH-)=c(H+)·V酸V碱。
2.主要仪器使用(1)仪器: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
仪器a是酸式滴定管,仪器b是碱式滴定管。
精密度:0.01 mL。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①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
②润洗仪器:在加入溶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遍。
③加入溶液:分别将溶液加入到相应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线以上。
④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然后调节滴定管液面使其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
准确读取数值并记录。
3.主要试剂(1)待测液;(2)标准液;(3)指示剂(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一般不用石蕊,颜色改变不明显)。
4.指示剂的选择(1)原理:由曲线可以看出,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在接近滴定终点时有一个突变过程,在此范围内,滴加很少的酸(或碱),溶液的pH就有很大的变化,能使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所以即使酚酞、甲基橙的变色不在恰好中和的pH=7的点上,但体积差距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图: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HCl溶液的滴定曲线。
(2)酸碱指示剂法(只能测定溶液的pH范围)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特别提醒若滴定终点为碱性时,选择酚酞,酸性时,选择甲基橙,中性时,酚酞、甲基橙都行,一般不选择石蕊,变色现象不明显。
5.滴定操作特别提醒①滴速: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甚至半滴一摇,利用锥形瓶内壁承接尖嘴处悬挂的半滴溶液。
②终点的判断: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回原色,视为滴定终点。
6.数据处理为减少实验误差,重复实验2~3次,求出所用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然后再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锥形瓶在水洗后,要用待测液润洗2~3次(×)(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是因为石蕊变色不明显(√)(3)滴定实验中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4)当观察到锥形瓶中颜色发生变化,立即停止滴定并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5)量取20.00 mL 待测液时可用量筒量取(×)1.用0.01 mol·L-1硫酸滴定0.01 mol·L -1 NaOH 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 mL 。
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硫酸;②少加了1滴硫酸(设1滴为0.05 mL)。
则①和②中pH 相差________。
答案 4解析 ①多加了1滴硫酸时,溶液呈酸性,则c (H +)=0.01 mol·L -1×2×0.05 mL100 mL=1×10-5 mol·L -1,pH =5。
②少加了1滴硫酸时,则NaOH 剩余的物质的量为0.05 mL H 2SO 4未中和的部分,溶液呈碱性,c (OH -)=0.01 mol·L -1×2×0.05 mL 100 mL =1×10-5 mol·L -1,c (H +)=1×10-141×10-5 mol·L -1=1× 10-9 mol·L -1,pH =9,所以①和②中pH 相差4。
2.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准确称量8.2 g 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 待测溶液。
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字母)称量。
A .小烧杯中B .洁净纸片上C .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 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作指示剂。
A .甲基橙B .石蕊C .酚酞(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mol·L -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
答案 (1)A (2)B(3)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减小滴定误差 (4)0.400 0 97.56%解析 (1)称量氢氧化钠等易潮解、腐蚀性强的试剂时,样品应放在小烧杯中。
(2)酸碱中和滴定时,一般选甲基橙、酚酞等颜色变化较明显的指示剂,石蕊在酸或碱溶液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易造成误差。
(4)根据c (NaOH)=c (HCl )·V (HCl )V (NaOH )分别求第一、二次的值,再求平均值,解得c (NaOH)=0.400 0 mol·L -1,w (NaOH)=0.400 0 mol·L -1×0.500 L ×40 g·mol -18.2 g ×100%≈97.56%。
二、中和滴定误差分析1.分析依据 c 待测·V 待测=c 标准·V 标准 c 待测=c 标准·V 标准V 待测c 标准、V 待测均为代入定值,误差均体现在V 标准的大小。
2.常见的误差分析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为例:1.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NaOH放在锥形瓶内,盐酸放在滴定管中)。
用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判断,填写下列各项操作会给实验造成的误差。
(1)称量固体NaOH时,未调节天平的零点()(2)将NaOH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时,加入水的体积不准确()(3)滴定管装入盐酸前未用盐酸润洗()(4)开始滴定时,滴定管尖端处有气泡,滴定完毕气泡排出()(5)滴定前未将液面调至刻度线“0”或“0”以下,结束时初读数按0计算()(6)在滴定过程中活塞处漏液()(7)摇动锥形瓶时,因用力过猛,使少量溶液溅出()(8)滴定前读数时仰视,滴定完毕读数时俯视()答案(1)D(2)C(3)B(4)B(5)A(6)B(7)A(8)A解析(1)称量固体NaOH时,未调节天平零点,不能确定称量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
(2)锥形瓶内是否含水或加多少水并不影响NaOH与HCl的中和反应。
(3)滴定管中装盐酸前未润洗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4)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相当于待测液比实际用量多了,导致结果偏低。
(5)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小,导致结果偏大。
(6)滴定过程中漏液使读出的待测液的体积比实际消耗量多,导致结果偏低。
(7)摇动锥形瓶时,用力过猛,使少量液体溅出,致使一部分NaOH未被中和,消耗待测液体积减小,使测定结果偏高。
(8)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使结果偏高。
2.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往往由于读数不规范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
下列有关实验中,会导致所配制(或所测定)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其他操作均正确)()A.配制500 mL 1 mol·L-1稀硫酸实验中,用量筒量取18 mol·L-1浓硫酸时俯视读数B.配制100 mL 5 mol·L-1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实验中,使用碱式滴定管开始平视,后来俯视读数答案 C解析示意图如下:A项,先计算所需体积再量取,俯视读数使得所量液体体积小于所需的体积,使得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B项,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当液面已超过刻度线后才认为恰好与刻度线相切,使得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C项,如使用碱式滴定管放出20.00 mL待测NaOH溶液到锥形瓶中,起始时液面在“0”刻度处,俯视使液面已超过20.00 mL刻度后才认为恰好为20.00 mL,实际放出的液体偏多,消耗的盐酸偏多,所测待测液浓度偏高;D项,NaOH是标准溶液,俯视使读数偏小,V标偏小,所测待测液浓度偏低。
滴定管读数误差分析滴定管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试分析下列图示读数对滴定结果的影响:(1)如图Ⅰ,开始仰视读数,滴定完毕俯视读数,滴定结果会偏小。
(2)如图Ⅱ,开始俯视读数,滴定完毕仰视读数,滴定结果会偏大。
随堂演练知识落实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图示仪器Ⅰ准确量取25.00 mL酸性KMnO4溶液B.装置Ⅱ可用于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盐酸的实验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待装液润洗2~3次D.中和滴定实验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答案CD解析酸性KMnO4溶液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A项不正确;NaOH溶液不能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B项不正确;中和滴定时滴定管需用待装液润洗,而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C、D项正确。
2.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下降答案 B解析A项,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润洗,否则会引起误差,错误;B项,在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过程中,锥形瓶内的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溶液的pH由小变大,正确;C项,用酚酞作指示剂,锥形瓶中溶液应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才能停止滴定,错误。
3.在盐酸滴定NaOH溶液的实验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A.由黄色变为红色B.由黄色变为橙色C.由橙色变为红色D.由红色变为橙色答案 B解析甲基橙在NaOH溶液中显黄色,滴定终点时,由黄色变为橙色,由于pH<3.1时甲基橙为红色,所以若滴定至红色则无法判断滴过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