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或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或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日食(或月食)现象。

2.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

能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能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模拟日食发生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的特点,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意识到模拟实验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日食、月食的成因、模拟实验的科学操作

三、教学准备

课件、材料包、手电筒、科学记录单、大小圆纸片、篮球、小地球仪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讲古代战争与日食的故事

在2500多年前,有两个小国家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连续五年未见胜负,将士们尸横遍野,老百姓哀声载道。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泰理士预先知道有天文现象要发生,便扬言上天反对战争,某一日会使太阳消逝。到了那一天,两军正在酣战不停,突然,光芒四射的太阳被一个黑影遮住了,黑影从太阳的西缘渐渐向中心靠近,黑影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太阳不见了,天色一片昏暗,仅有一团淡黄色的薄雾笼罩着远方的地平线。双方士兵将领大为恐惧,于是停战和好,后来两国还互通婚姻。据考证,这是发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一次天文现象。

2.同学们肯定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吧?(揭题并解释“食”的意思)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

(二)探索新知

1.电脑演示日食现象(修改说明:虽然学生知道日食现象,但很多同学没有见过或者即使以前见过因现象不很明显或时间过长而印象不深了,所以此处再用电脑演示让学生观察有利于下面的学习。)

2.电脑演示日食过程并让学生小组内猜测什么挡住了太阳并讨论分析原因。(修改说明:要想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必须有一个“点”来支撑,学生才能有理有据的完成任务。在此视频演示日食过程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支撑点。)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挡住太阳光的天体是月球。

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猜测。(多种实验计划)

汇报实验方案:

(1)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选择不同的材料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大小不同的圆片:大圆片代表太阳,小圆片代表月球,人代表地球。

——皮球和投影机:投影机代表太阳,皮球代表月球,人代表地球。

——手电筒、大小球:手电筒代表太阳,大球代表地球,小球代表月球。

(2)如果以手电筒、大小球作为实验材料,怎么来做好这个模拟实验?(方法指导:材料怎么摆?距离怎么控制?月球放在哪里?月球怎么移动?)虽然模拟实验和真实的情况有差距,但我们必须尽量使它接近真实,这是尊重模拟实验。

(修改说明:在初次设计时,我给学生固定了实验材料,这样将实验局限于单一的一种,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用多个实验方法来证明日食的成因,并让学生更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

4、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

(1)(课件出示记录单)将发生日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准确地画下来。

(2)发材料,学生开始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选取小组汇报交流:

——你们刚才是怎么操作的?(生示范模拟实验)

——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

——日食在发生的过程中有怎样的特点?

——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5、日食的成因

(1)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日食成因模拟实验记录单

实验材料

手电筒、大球、小球、牙签、泡沫塑料、铁丝等

代表什么

手电筒代表—— 大球代表——

小球代表—— 三个天体

的位置

实验现

太阳

(2)课件分部展示示意图,帮助理解力稍差的同学进一步理解。

(3)观看日食成因视频(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推想月食的成因

1.出示月食图片,这就是古代人们认为的“天狗吃月亮”,真的吗?其实月食也是三个天体运动的结果,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小组讨论、实验、交流。

(修改说明:学生刚刚研究证明了日食的成因,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研究,可以放手给学生一个“独立”的机会,在学生出现困难时在适当的加以引导点播,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如果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不能完成或是完成过程中出现错误而形成错误的“科学知识”)

3.出示示意图:

根据示意图你能解释一下月食的成因。

视频演示月食的成因(修改说明:此次模拟实验基本上是学生独立完成的,那么结果如何呢?观看科学家的视频让学生得以验证,他们的实验是正确的、成功的。有利于培养自信心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四)课堂拓展

课件介绍展示日食和月食的种类

(五)课外拓展

课后上网搜集近年来世界各地所发生的日食和月食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有兴趣的可以做成剪贴报。

日食和月食反思

经过我的执教以及学校各位科学老师对我的指导点拨,我对本节课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和反思。

1.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服务课堂教学内容。

关于宇宙的知识,要在课堂中进行动手操作是有限的,也是有难度的,可能间接经验更多于直接经验,所以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补充课堂教学。网络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资源库。为了能使本节课更形象化、更直观化,我制作了课件,对于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既有课件的指导,又有视频的观看。我发觉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的影像资料很感兴趣,并且帮助他们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对抽象的宇宙世界的学习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和良好的途径。

2.充分认识模拟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课件的演示、资料的展示只是补充,让学生动手模拟、动脑思考还是科学教学的主要途径。我对本节课中模拟实验的设计有了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适时适当的进行指导,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模拟实验就是尽可能的利用实验材料模拟出科学现象,那么既然是模拟的实验,肯定会与客观的、真实的现象有些差距,因此我更多的去培养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思维的发散性和科学质疑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追求实验的准确性。

3.增加自身的科学素养,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我们在科学课上传播的是科学知识,培养的是科学素养。如何正确传播科学知识呢?我想首先教师要正确掌握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现象。对于学生的发现和质疑,教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