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句子结构对比

合集下载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

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

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1】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再试一次,你会成功的。

或: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

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2】 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puter.【译文】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可携式微型计算机。

【分析】本句是由一个主句、一个定语从句和一个分词状语组成的主从复合句。

主句用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再加一个由thus连接的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通过时态、逗号、关联词和现在分词短语把各句之间的关系表达得非常清楚。

而汉语则在对各句简单陈述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语序和运用“使”、“从而”的词意把各句之间的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掌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差异是做好英汉互译的核心。

英译汉时,要尽量在理清英语各句关系的基础上,打乱其原有的句式结构,按照“汉语重意合”的表达习惯和方式,重新组织句序;相反,在汉译英时,要把汉语各个分句的关系尽量用连接词、时态和标点符号等予以表示,最后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组合成复杂的句子结构。

前重心与后重心——英汉句子比较

前重心与后重心——英汉句子比较

前重心与后重心——英汉句子比较中英文句子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前重心与后重心是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本文将对比英汉句子的前重心与后重心,分析其差异,提出双语学习的建议。

一、前重心与后重心的定义前重心和后重心是指句子的重心分别位于句首或句尾,前重心指句子的重心位于句首,而后重心指句子的重心位于句尾。

在英语中,句子的重心通常位于句子的句首,主语和谓语构成句子的基本结构,而在汉语中,句子的重心通常位于句尾,主语和谓语构成句子的基本结构。

二、前重心与后重心在英汉句子中的表现1、英语句子在英语句子中,通常采用前重心,即句子的重心位于句首,比如:He is a teacher.出现在句首的是主语,而出现在句尾的是谓语,句子的重心明显位于句首,是一个前重心的句子。

2、汉语句子在汉语句子中,通常采用后重心,即句子的重心位于句尾,比如:他是老师。

出现在句首的是主语,而出现在句尾的是谓语,句子的重心明显位于句尾,是一个后重心的句子。

三、前重心与后重心在英汉句子中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前重心与后重心上有明显的不同,前重心是指句子的重心位于句首,而后重心是指句子的重心位于句尾。

英语中,句子的重心通常位于句子的句首,而在汉语中,句子的重心通常位于句尾,这就是英汉句子的前重心与后重心的主要差异。

四、双语学习的提示由于英汉句子的前重心与后重心差异,因此,学习者在学习双语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双语。

1、学习英语时,应试着把句子的重心放在句首,把句子的关键信息放在句首,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学习汉语时,应试着把句子的重心放在句尾,把句子的关键信息放在句尾,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英汉双语学习时,要注意把双语的前重心和后重心结合起来,以便能够更好地掌握双语。

五、结语前重心与后重心是英汉句子结构中的一个明显差异,也是学习双语时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学习者在学习双语时,应该根据双语的前重心与后重心差异,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更好地掌握双语的目标。

英汉语句子结构对比

英汉语句子结构对比

英汉语句子结构对比
1.主语谓语的位置:英语中,主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前,而汉语中主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

例句:
英语:I am eating an apple.(我在吃一个苹果。


汉语:我在吃一个苹果。

2.动词的位置:英语中,动词通常位于句子的中心位置,而汉语中动词的位置相对灵活,可以在句子的不同位置出现。

例句:
英语:He is studying Chinese.(他正在学中文。


汉语:他正在学中文。

3.宾语的位置:英语中,宾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而汉语中宾语可以位于谓语之前或之后。

例句:
英语:She bought a new book.(她买了一本新书。


汉语:她买了一本新书。

4.状语的位置:英语中,状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汉语中状语可以位于谓语之前或之后。

例句:
英语:He goes to school by bus.(他坐公交车去学校。


汉语:他坐公交车去学校。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英汉语的句子结构有所不同,但它们都遵循自己
的语法规则,通常都有主语、谓语和宾语,只是它们的排列方式有所差异。

英汉语的句子成分对比

英汉语的句子成分对比

二、英汉语句子主语的句法特 点和语义特点对比
2.形容词作主语
在句法上,英语形容词作主语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前面一般有定冠词 the ,只有当语义相对的形容 词并列出现或前面另有限定词时,the才可以省去。如:
Advanced and backward only exist in comparison with each other.
除了形式上要求的一致,英语中还有概念上的一致 (notional concord)和毗邻关系 (Proximity)对主谓关系也 会产生影响,这就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因为它们相互之 间有时会发生冲突。
例如: The public are tired of demonstrations· Fifteen years represents a long period of his life. Either my wife or I am going·
汉语被人称为是“得意忘形”的语言(中小龙,1990), 不仅不用任何形式主语,在意思能够被理解的前提下,连 实义主语也常常可以省去。例如: 到时候了,().该休息休息了。 他有个女儿 ,() 在郊区工作 ,() 已经打电话去了 ,() 下午 就能赶回来。 英语中这样的主语是不能省去的。当然,英语也有一 些没有主语的句子,例如: (I)Hope to hear from you soon. (It)Must be very hot in Africa. (You)Go and fetch me some water. 但是 , 这只是一种主语不出现的情况 , 主语是有的 , 只 不过被省略了而已,而汉语中许多没有主语的句子,我们 是很难给它们补出主语来的。
从语义上看,英语和汉语中的主谓关系大体相似。不过, 由于主语、谓语各自的状况存在着差异 , 汉语中主谓之 间的语义关系就要比英语中的复杂。分析主谓之间的 语义关系,通常的做法是按照主谓(尤其是主语和谓语动 词) 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来判定主语在句中扮演的语义 角色(semantic role),划分主语的语义类型。 尽管英汉两种语言中主谓语义关系的情况差别不大 , 但 各自的划分方式却明显地不同。英语中的划分比较细 致。R.夸克等人(1985)将英语中的主语按其语义角色分 为10种: 施事 (agentive) 、受事 (affected) 、接受者 (recipient) 、外 力(external causer)、工具(instrument)、事件(eventive)、 状态者(positioner)、地点(locative)、时间(temporal)和替 代(prop ‘it’)。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篇章结构是指文章、段落或文本的组织方式和逻辑关系,它是一个较为抽象、更加深入的结构层次。

英语和汉语虽然语法上有很多不同,但是在篇章结构上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比较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差异,包括句子结构、段落结构及文本结构。

一、句子结构差异在英汉翻译和写作时,应该理解英汉句子结构上的差异。

汉语句子的语序比英语更为自由,而英语对语法尤为关注的句子构造更加严谨和规范。

英语中的句子通常是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部分构成,而且通常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固定。

相对地,汉语中的句子结构则更灵活,主语和谓语等部分的位置可以根据语境的需要进行改变。

英语中的句子通常由一个主语一个谓语和一个宾语构成,或由主语、谓语、宾语和其他成分如定语、状语等构成。

而汉语的句子结构,则可以是主谓宾结构、状主谓宾结构、并列句、复合句等多种结构形式。

由于英语中的句子结构较为规范,所以表达细节要求更高;而汉语的句子结构更为灵活,能够更加强调描述与细节。

除了句子结构之外,英汉在段落结构方面也存在差异。

英语中的段落通常由一个主题句、几个支持句和一个结论句组成,有时还会有一些注释性的句子来说明某些细节。

相对地,汉语段落结构则更为自由,通常没有明确的主题句和结论句的区分,而是通过上下文连接起来构成更为有机的整体。

从这方面来看,英语段落结构更为机械化,更强调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条理;而汉语段落结构则更为灵活,强调整体性和连贯性,而非单独的段落。

因此,如果想要提高英汉翻译和写作的技巧,就应该学会如何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确定段落的主题句、结论句和支持句,以便更好地传达文章的意思。

汉语文章则更为灵活,往往没有明确的层级和缩进。

相对地,它更注重上下文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强调段与段之间的相互衔接和逻辑关系。

因此,无论是英汉翻译还是写作,都需要根据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来决定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和布局。

英汉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英汉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英汉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1. 英语中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在汉语中常被翻译为主语+宾语+谓语的结构。

例如:英语句子 "I drink tea" 在汉语中翻译为 "我喝茶"。

2. 汉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而英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

例如:英语句子 "a red car" 在汉语中翻译为"一辆红色的车"。

3. 汉语中的状语位置较为灵活,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句尾,而英语中的状语一般放在句尾。

例如:英语句子 "I often go to the park" 在汉语中翻译为 "我经常去公园"。

4. 英语中存在被动语态,而汉语中没有被动语态,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

例如:英语句子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 在汉语中翻译为 "他写的书"。

5. 汉语中的句子通常比英语中的句子更加简洁,在翻译时可能需要增加一些修饰语或补充语来传达完整的意思。

例如:英语句子 "He is a teacher" 在汉语中翻译为 "他是一位老师"。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句子结构差异,实际翻译时还会受到具体语境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正确的翻译需要考虑词语选择、语序调整和意义传递等因素。

英汉句子比较与翻译

英汉句子比较与翻译

01
傅雷: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
汉语学家王力: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中国语法是软的,富有弹性。……所以中国语法以达意为主。 英国人写文章往往化零为整,而中国人写文章却往往化整为零。
1
2
3
5
这个问题必须予以处理。
6
This matter must be dealt with.
7
无被动助词
1
看似主动,但在主谓关系上却有被动含义,这种语言现象在汉语中大量存在。
2
例句:
3
那里讲什么语言?
4
What language is spoken there?
5
这个任务必须按时完成。
6
This task must be fulfilled in time.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is computer.
这台电脑没有什么毛病。
2 –ible, -able 结尾的形容词作定语,与every, the only或形容词最高级连用来修饰一个名词时,也常需后置。 The doctors have tried every way possible. 大夫们已经试过各种可能的办法了。 They had the greatest difficulty imaginable getting there in time. 为了能及时赶到那儿,他们克服了极大的困难。 It is the only wild berry edible here in this area. 它是这个地区惟一能食用的野莓。
I worked very hard on this book.

英汉语句子结构对比

英汉语句子结构对比

• Tips:英语中长而复杂的结构转化为汉语中独特的符合汉 语习惯的短句形式。
• 无主句
• 汉语中无主语句和无动词句较多,英语句子主语和动词则
不可或缺。即使充当句子主语或谓词并无实际意义,也须
加上这个词以满足语法形式的要求。如:
• 看样子要变天了。 • It seems the weather is changing.
• Before going on up into the blue hills, Thomas stopped for gasoline at a lonely station. • 群山苍翠。加油站孤零零的。入山之前,托马斯 在这儿停车加油。
I would not believe what he said. 他的话,我不信。
• 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步难行。
• If you are in the right, you can travel anywhere in the world; if you are in the wrong, you can’t take a step.
• 英泽汉时,往往要先分析句子的结构、 形式,才能确定句子的功能、意义; • 汉译英时,往往要先分析句子的功能、 意义,才能确定句子的结构、形式。 • 1)A body in motion remains in motion at a constant speed in a straight line unless acted upon by an external force.
• •
Tips:英译汉时,有意识的把过多的连接词去掉
主语的选择
• 你可以从因特网上获得这一消息。 • You can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 This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汉英句子结构比较

汉英句子结构比较

原文:我们国内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疾风 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 译:Our domestic revolution of large-scale
class struggle of the masses squall type has been basically end...(按照中文顺序翻译,句子 层次和结构不清晰) 译文:In the main the large-scale, turbulent class struggles of the masses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of revolution in our country have come to end…
(两处时态不同,因抗美援朝战争当时已经结束,只能用过去 式。)
原文:这个口号并不是突然提出来的,它已 经经过了好几年的酝酿。 译文:It was not put forward all of a sudden, but had been in the making for several years. (因为有was,所以后面用had been,表示过 去的过去,先后分明。)
张今先生进一步指出,诗词、民歌的句子 结构语义如此,散文句子的语义结构也是如此。 如: 水浊,则无掉尾之鱼;政苛,则无逸乐之 士。(邓析子)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 魂未定,梦游缧绁(lei xie)。(苏轼)
不仅句子如此,句群也是这样。两个句子 是一个句群,两个阴阳是一个四象。四象是最 稳定的结构,所以古诗、绝句都采取这种结构。 两个五绝相加就是五律,两个七绝相加就是七 律。阴阳结构的思维方式从组词、造句、到篇 章,一以贯之。
(汉语中的话题和说明没有形式限制,英语 的主谓必须保持数和人称的一致)
例:1.I(主语) heave a sigh of relief and (并列) be glad that… (正:am)

试析英汉语法对比分析

试析英汉语法对比分析

试析英汉语法对比分析英汉语法对比分析是语言学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的范围广泛,从语音、语义、语用等各个方面都有丰富的对比研究。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着重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对比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的原因。

一、英汉句子结构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

英语属于主谓宾语结构,汉语则是主谓宾补结构。

英语中通常采用主动语态,而汉语则更倾向于使用被动语态。

在形式上,英语中采用词序来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而汉语则主要依靠语法成分之间的词序来表达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英语中,一个简单的句子通常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如“I love you”。

而在汉语中,一个简单的句子通常由主语、谓语、宾语和宾补构成,如“我爱你”。

此外,英语中的被动语态通常由be动词加上过去分词构成,如“This book was written by him”;而汉语中的被动语态通常由“被”字结构或“让”字结构加上动词构成,如“这本书被他写了”、“我让他写这本书”。

二、英汉名词对比英语名词的数量较少,而汉语名词的数量较多。

英语中名词的复数形式通常由在末尾加s或es实现,而汉语则是通过量词和数值来表示复数。

在英语中,名词的存在形式则是通过不同的前缀和后缀来表达,如“library”与“librarian”;而在汉语中,则是通过在名词前面加上修饰成分来表达,例如“图书馆员”、“数字图书馆”。

此外,在英语中,名词的性、数和格都需要变化,例如“he”与“him”、“she”与“her”;而在汉语中,则不存在这样的变化。

动词是英语和汉语中的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但是两种语言在动词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

在英语中,动词的时态非常丰富,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完成时等,而在汉语中则没有时态的概念,只有动词本身的状态和动作的完成与否。

在英语中,动词也有被动语态和进行时态,而在汉语中也有“被”字结构来表达被动语态,但表示进行时态则需要借助其他成分,如“正在”、“一边...一边...”等。

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区别

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区别

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区别
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区别很大,这是由于中英文语言特点和语法规则的不同所造成的。

以下是几点不同:
1. 词序的区别:中文的词序是比较灵活的,而英文则通常是固定的。

例如,在中文中可以说“我喜欢吃苹果”,也可以说“吃苹果我喜欢”,但在英文中只能说“I like to eat apples”。

2. 修饰语的位置:在中文中,修饰语通常放在被修饰的词前面,而在英文中则是放在后面。

例如,在中文中可以说“美丽的花儿”,但在英文中则是“flowers that are beautiful”。

3. 动词时态的不同:中文中没有动词时态的概念,而英文则需要根据时间和情境来使用不同的时态。

例如,在英文中说“我在昨天看了一部电影”,而在中文中则可以说“我昨天看了一部电影”。

4. 语法结构的差异:中文的语法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字的组合来表示意思。

而英文的语法结构则比较复杂,需要注意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定语和状语的位置等。

总之,中英文句子结构的区别很大,需要我们在学习和使用中英文时注意语言上的差异,以避免语法错误和翻译不准确的问题。

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及翻译

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及翻译

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及翻译
1.语序:英语是一种SVO语序(主语+谓语+宾语),而汉语是一种主
谓宾语的语序,即主语+谓语+宾语。

2.修饰成分位置:英语中的形容词一般在名词前面,而汉语中的形容
词一般在名词后面。

3.动词与介词搭配:英语中动词与介词的搭配较多,而汉语中动词与
介词的搭配较少。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上述差异,根据语序、修饰成分位置和动词
与介词搭配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换。

例如,将英语句子"The boy is reading a book."翻译成汉语时,需
要将语序调整为"这个男孩正在读一本书。

",同时将形容词"reading"放
在名词"book"之后。

另外,还需注意英汉语言的特点和习惯用法,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
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同时遵循汉语的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

同时,还要注意准确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并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的译文选择。

英汉语言结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结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结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采用字母表,注重语法和时态;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以汉字为主,注重词序和语气。

英语通常采用主谓宾的语序,而汉语常使用主谓宾的基本结构,但语序更为灵活。

此外,英语使用冠词和复数形式,而汉语则没有这些概念,表达数量通常依赖于上下文。

总体而言,这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将英汉语言结构进行转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词序变化:英语通常使用主谓宾的结构,而汉语常使用主谓宾的基本结构,但可以通过调整词序来实现转换。

需谨慎考虑语序的灵活性。

时态和语态:英语强调时态和语态的变化,而汉语则通过上下文或词语的选择来表达时间关系。

在转换时需关注动词形式的调整。

冠词和复数:英语使用冠词和复数形式,而汉语通常没有这些概念。

在转换时,可能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增加量词或通过上下文来表达数量。

连词和关联词:英语使用连词强调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汉语更多地依赖于上下文和词语的选择。

在转换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关联词汇。

形容词和副词:考虑到英汉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差异,可能需要重新选择适当的修饰词汇。

表达方式:英语较为直接,而汉语可能更注重修辞和语气。

在转换时,需注意语言风格的差异。

综合考虑这些方面,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英汉语言结构的转换。

试析英汉语法对比分析

试析英汉语法对比分析

试析英汉语法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是两种迥异的语言,它们在语法结构上存在着很多差异。

本文将对英汉语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一、主谓宾结构英语中的主谓宾结构是非常明确的,句子中的主语通常位于句子的主干部分,其后紧跟着动词和宾语。

例如:“She eats apples.”(她吃苹果。

)在这个句子中,“She”是主语,“eats”是动词,“apples”是宾语。

而在汉语中,主谓宾结构并不像英语那样显式,它更多地采用了主谓宾补结构,如“她吃了一个苹果。

”中的“一个苹果”就算作是宾补结构。

二、并列结构在英语中,使用并列结构时需要使用连词来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成分,例如:“He is smart and hardworking.”(他聪明且勤奋。

)而在汉语中,并列结构则更多地采取了逗号隔开的方式,比如:“他聪明,勤奋。

”这里并没有采用连词来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

三、被动语态在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be”动词加上过去分词构成,例如:“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这本书是他写的。

)而在汉语中,则使用“被”字加上动词的“了”来构成被动语态,比如:“这本书被他写了。

”这种区别体现在了两种语言的动词结构上。

四、语序结构在英语中,语序是比较固定的,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

而在汉语中,语序相对更为自由,通常是主谓宾的结构,但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倒装结构、把宾语移到句首等等。

五、冠词使用在英语中,有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的区分,而在汉语中并没有冠词的概念。

这也使得在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的翻译中,冠词的使用是一个较为困难的地方。

六、时态和语气英语中时态和语气比较丰富,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等,而在汉语中则是通过上下文来确定句子的时态和语气,时态和语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动词的变化上。

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体现了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1.主谓结构:英语中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位置固定,而且一般不允许有其他成分插入;汉语中则允许主谓之间插入状语、宾语等成分,主语通常出现在句首,谓语动词出现在句尾。

英语:He is reading a book.
汉语:他正在看书。

2.宾语结构:英语中宾语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而且一般不允许有其他成分插入;汉语中宾语可以放在动词前面或后面,并且可以有其他成分插入。

英语:She likes to eat apples.
汉语:她喜欢吃苹果。

3.状语结构:英语中状语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信息;汉语中状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或句尾。

英语: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every day.
汉语:他每天坐公交车去学校。

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根据英语和汉语的句子结构差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换。

具体翻译方法有:
1.主谓结构的翻译:将英语的主语翻译为汉语的主语,谓语动词翻译为汉语的谓语动词。

2.宾语结构的翻译:将英语中的宾语翻译为汉语中的宾语,并根据需要放置在动词前面或后面。

3.状语结构的翻译:将英语中的状语翻译为汉语中的状语,并根据需要放置在句首、句中或句尾。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考虑句子结构的差异,还要考虑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和上下文的语境。

对于复杂的句子结构和长篇文章的翻译,还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翻译。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两种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其句子结构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本文将就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语言。

首先,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SVO),而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为主谓宾(SVO)。

这一点是两种语言最基本的句子结构差异。

在英语中,主语通常位于句子的开头,谓语和宾语紧随其后,而在汉语中,主语和谓语通常紧密相连,宾语则位于谓语之后。

这种差异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句子时的顺序和逻辑上的差异。

其次,英语句子中的成分通常是固定的,而汉语句子中的成分则更加灵活。

在英语中,一般情况下,主语和谓语之间不会插入其他成分,而在汉语中,主谓之间可以插入各种修饰成分,如状语、补语等。

这种灵活性使得汉语句子可以更加丰富多样,表达方式更加灵活。

另外,英语句子中的疑问句通常是通过倒装来实现的,而汉语句子中的疑问句则是通过使用疑问词或者在句末加上问号来实现的。

这种差异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疑问句的表达上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英语句子中的从句结构较为复杂,包括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而汉语句子中的从句结构相对简单,通常通过在主句中使用“的”、“地”、“得”等结构来表示。

这种差异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从句的表达上存在较大差异。

最后,英语句子中的语气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的使用较为频繁,而汉语句子中则较少使用这类助动词。

这种差异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语气和情态上存在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存在诸多差异,包括基本结构、成分顺序、疑问句表达、从句结构以及语气和情态的表达等方面。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语言,避免因为句子结构差异而产生的语言误解和困惑。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汉句子结构差异,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比较英汉句子成分的排序与组合

综合比较英汉句子成分的排序与组合

综合比较英汉句子成分的排序与组合英语句子的基本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而汉语句子的基本成分包括主谓宾、定状补等。

英汉句子的成分排序和组合方式有一定的差异,下面将对其进行综合比较。

首先我们来看英语句子的成分排序和组合。

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比如“I love you”(我爱你)。

在这个句子中,主语是“I”,谓语是“love”,宾语是“you”。

英语句子还可以加入定语和状语,使句子更加丰富和复杂,比如“Thebeautiful girl is singing happily”(这个美丽的女孩正在快乐地唱歌)。

在这个句子中,主语是“The beautiful girl”,谓语是“is singing”,定语是“beautiful”,状语是“happily”。

而汉语句子的成分排序和组合方式略有不同。

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谓宾,比如“我爱你”。

“我”是主语,“爱”是谓语,“你”是宾语。

汉语句子还可以加入定状补等成分,比如“我喜欢唱歌”。

在这个句子中,“我”是主语,“喜欢”是谓语,“唱歌”是宾语。

可以看出,英语句子的成分排序和组合与汉语句子有一定的差异。

对比英汉句子的成分排序和组合,我们可以发现英语句子更加注重成分的顺序和位置,而汉语句子更加注重成分的内在逻辑和关系。

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的位置相对固定。

而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的位置灵活多变。

学习英汉句子的成分排序和组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语言。

英语句子的被动结构与汉语句子的被动结构也有一定的差异。

英语句子的被动结构是由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比如“The letter is written by Tom”(这封信是汤姆写的)。

在这个句子中,“The letter”是主语,“is written”是谓语,“by Tom”是状语。

而汉语句子的被动结构是通过在及物动词后面加上“被”字构成,比如“这封信被汤姆写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将证实其使用是十分普遍的。
注:英语用同根名词(confirm -- confirmation),汉语不得不用动词。
3 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
(4) 英语:重物称(impersonal);汉语:重人称(personal) 英语的物称倾向十分明显,最显见于其对主语的择定。英语常选择不 能施行动作或无生命事物的词语作主语。相对而言,汉语一般则更习 惯于人称化的表达,尤其是主语,能施行动作或有生命的物体为主语 之首选。
3 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
(1) 英语重形合(hypotaxis); 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所谓形合,即表示句内种种逻辑关系,须用连接词如if, although, because, when, in order that, 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缺少了 此类连接词,或曰逻辑标记,如:It is late, I must leave. - It is late之前 ,缺少了because,如此英语表达,native speakers一般不说。
英汉句子结构对比研究 Contrast of Sentence Struc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主讲人:王巧花
赵金玉
Outline
1 英汉基本句型比较
2 英汉句子建构法则与拓展模式
3 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
1 英汉基本句型比较
1.1 英语的基本句型
英语句子的谓语是动词性谓语,由动词或动词加补足成分构成。在英语里, 有七个基本句型:
1.2 汉语的基本句型
汉语的基本句型往往比英语复杂,因为汉语的谓语是多样化的,既有动词性 谓语,又有形容词性、名词性和主谓性的谓语。 1、动词谓语句:这类句子与英语相似,可以成为与英语基本句型相对应的句
型,如:
1)“主谓”句型——SV 例:让大家笑了。 2)“主谓补”句型——SVC 例:童年是难忘的。 3)“主谓宾”句型——SVO 例:暴风雨毁了很多房屋。
3 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
(3 )英语:静态(static)语言;汉语:动态(dynamic)语言 英语少用谓语动词,汉语则动辄喜欢使用动词。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 汉语往往大量采用兼语式或连动式。 e.g. Back and forth his head swiveled, desire waxing, resolution waning. 他来回晃着脑袋,欲望在膨胀,意志在萎缩。(英语中的独立主 格结构在汉语中分为两个主谓结构) That would be the confirmation that it was in general use.
3 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
7)英语:重后饰(back modifier);汉语:重前饰(preceding modifier)
英语与汉语就句子的逻辑重心而言,英语惯于前置,“先声” 夺人;汉语多后移,“后发”制人。从“语序”看,虽然在各自的语 法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且通常都采用“主谓宾”(SVO)的线性排列顺 序,然而,英汉在修饰语(定语和状语)的位置处理上存在着一个显而 易见的差异。英语的修饰语既可置于被修饰成分之前,又可置于其后 ,但此修饰语若为短语或分句,则往往置于被修饰成分之后。值得注 意的是,汉语的修饰语无论是词、短语或是句子,其位置一般处于被 修饰成分之前。英语以“尾重”(end weight)为美,而这种“美”多半 依靠“重后饰”的表达习惯造就。 The diagnosis seems in every case to correspond exactly with all the sensations that I have ever felt. 每次看病的诊断似乎都和我的感觉不谋而合。
2.2 英汉句子拓展模式
汉语的基本句式允许很大限度的逆线性延伸,形成汉语句首开放性与句尾封闭 性的扩展模式;而英语句子正好相反,它容许极大限度的顺线性延伸,因而其扩 展模式是句首封闭性与句尾开放性。 例:句首开放式 好。 很好。 茶很好。 我觉得茶很好。 我说过我真的觉得茶很好。 句尾开放式 She is playing. She is playing basketball. She is playing basketball with a group of boys. She is playing basketball with a group of boys on the playground. She is playing basketball with a group of boys on the playground.
4、SVOO句型:即双重及物动词作谓语,后接两个宾语(间接宾语和直 接宾语)作补足成分。 例:Please hand me the book. 5、SVOC句型:即宾补性复杂及物动词作谓语,后接宾语+宾语补足语 作补足成分。 例:They named their daughter Alice. 6、SVOA句型:即动补性复杂及物动词作谓语,后接宾语和动词补语 作补足成分。 例:Fate has treated him pretty roughly. 7、SVA句型:即不完全不及物动词作谓语,后接动词补语作补足成分。 例:The building stood for many years.
Bitterness fed on the man who had made the world laugh.
这位饱尝辛酸者却让全世界的人发出笑声。(比较:痛苦哺育了这位 使全世界的人发出笑声的人。)
3 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
( 5) 英语:多被动(passive);汉语:多主动(active) e.g.The importance of oceanography as a ke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our planet is seldom as well appreciated. 海洋学是人们认识星球的关键,而其重要性却不是人人都知晓的。
汉语句子建构遵循两条法则:时序统御和整体优先 时序统御指句子建构主要依据事件的自然进程铺展,包 括事件叙述,因果,以及条件等的说明。 例:亚父受玉斗,置地之,拔剑撞而破之。 由于以自然时序为法则,汉语不像英语那样在句子结 构上有严格的规则、次序,而是根据需要来构建句式 。也就是说,汉语的句子构建在意念主轴上,强调意 义,不太强调句子的结构,许多句子也许没有主语, 还有的句子主语不明显,但意义确定。相比之下,英 语句子建构在形式主轴上,所以,英语的规则较多, 而且绝大多数需要主语和谓语。 整体优先法则是对时序统御法则的必要补充。它指在 构建句子时遵循从小到大、从整体到局部、从抽象到 具体、从重要到不重要的这种顺序。
2 英汉句子建构法则与拓展模式 2.1 英汉句子建构法则
英语句子构建基本遵循两条原则:主语统御和个体优先 主语统御原则指英语句子的建构受主语制约。与汉语比 较而言,英语具有主语显著的特征。不但英语句中的谓 语动词要受主语人称和数的限制,而且英语句子各个成 分的排列顺序也是依据其与主体的关系的疏密度而定。 个体优先原则从语义方面补充或说明主语统御原则。它 指的是从小到大,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的句子 建构倾向性。越具有特殊性的事物通常与主语的关系也 越紧密,因而享有优先地位。个体优先原则主要涉及以 下几种情况:
个体优先原则
(1)状语 ● 谓语附加状语先于句子附加状语,因为前者比后者更有特定性 ● 较小的地点状语先于较大的地点状语 ● 较小的时间单位先于较大的时间单位 (2)动词 所指相对具体、特殊的动词先与所指相对抽象、一般的动词 (3)多项并列修饰语 排列优先靠近它所修饰的词,从属于该名词中心词 例:Both the first two nice big old round red carved French wooden card TABLES in the room that were bought yesterday belongs to my father. (4)社会属性修饰语 社会头衔之类的修饰语表明一个人的社会属性,从小到大排列
• 汉语具备句首开放性是因为汉语主语功能弱,无主语 也能成句,而且不需要主语和谓语在数、时态、和语 态上一致。因此有相当大的自由从句首延伸。由于汉 语具备句尾封闭性,因此,汉语的句子一般比较短。 • 英语句首呈封闭式是因为英语句子建构在主谓主轴上 ,主语功能很强,谓语与主语一致,从而限制句子从 句首延伸。英语句尾呈开放式是因为英语的修饰语可 以后置,关联词的衔接功能很强,有效的形合手段可 将一系列修饰语按逻辑关系排列。由于英语具备句尾 开放性,英语的句子往往较汉语长。
1、SV句型:即不及物动词单独作谓语 例:The bell rang. 2、SVC句型:即连系动词作谓语,主语补语作补足成分。 例:She became a teacher. 3、SVO句型:即简单及物动词作谓语,后接简单宾语。 例:The farm hands hated him.
1.1 英语基本句型
3 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
(2) 英语前重心;汉语后重心 句子的重心,就逻辑而言,一般应落在结论、断言、结果以及事实 上。 e.g.
Tragedies can be written in literature since there is tragedy in life. ( 先果后因)
译文:生活中既然有悲剧,文学作品就可以写悲剧。 (先因后果)
4)“主谓宾宾”——SVOO
例:她给他三本杂志。
1.2 汉语的基本句型
5)“主谓宾补”句型——SVOC 例:敌人逼她招供。 6)“主席宾状”句型——SVOA 例:那人爱财如命。 7)“主谓状”句型——SVA 例:这孩子长得又高又大。 虽然汉语有这些与英语基本句型对应的动词句型,但是它们也并不是完全 对应的,比如: “The barber cut your hair very short.”的中文译文将重点译为很 短而不是简单的说“理发师剪短了你的头发。 除此之外,汉语还有“主语+连动式”句型。 例:你去排队买票看电影消磨时间。/我们吃完饭散步。 英语中一般没有这样的句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