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上天气与气候(一)教材
天气与气候-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王民主编)教案

天气与气候-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王民主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选自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通过“气候与天气”一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天气和气候,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本章教材在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者的教学理念,通过启发式教学、归纳法等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中形成概念和规则,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二、教学目的1.了解气候和天气概念,并能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2.掌握主要的气象现象和气候类型;3.能够用简单的气象工具观测天气,并作出简单的判断;4.能够了解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关系;2.能够用简单的气象工具观测天气,并作出简单的判断;3.了解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将其联系和区分;2.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2.讲授法;3.实验探究法;4.归纳法。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1.什么是气候和天气,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天气的观测方法和气象工具;3.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4.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教学步骤:(1)热身我们每天看到的,如阳光、风、雨、雪、霜等都是气象现象,除此之外,还有些大型气象现象,比如台风、龙卷风等,你们都知道是什么吗?(2)导入气象现象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先来看看气候和天气的关系是什么?(3)探究1.让学生参加气象仪器展示,观察各种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特点;2.利用自制的气象仪器,观察天气变化及其影响;3.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4)讲解1.了解并归纳天气和气候的概念;2.结合气候类型的特征,向学生介绍不同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练习1.向学生展示天气预报,并让学生尝试自己预报天气;2.制定针对不同气候类型的应对措施。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地理 课件 3.3天气和气候 (共17张PPT)

风天 阴天
受浓雾影响,多个县市能见度不足百米,多 条高速几乎全线封道,机场也出现航班大面积延
误的情况。
09年全国运动会帆船帆板8个项目的比赛 因为风力不足而取消。
阅读课本P78,完成下面的表格
天气
气候
概 念
某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 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 况。
一个地方多年的 天气平均状况。
南风8级
西北风2级 东北风12级
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
昆明
14-22
北京 17-36 武汉
12-22
卫星地面站
制作天气预报节目的过程
加工处理气象数据
制成天气预报节目
空气质量
自然:风雨影响 人为:工厂排放废气、 汽车尾气、生火取暖、垃圾焚烧
空气质量
改善措施: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扩大城乡绿化、增加
水域面积、实施生态修复等措施。
短时间
区
多变
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长时间 稳定
一、天气预报
阴雨区 绿色或棕色部分代表陆地,蓝色部分表示海洋,白色部分表示云团。
天 气 预 报 中 各 种 天 气 符 号
风杆
风标示意图
风尾
风杆与风 尾一起指 示风向 每一道风尾 代表风力2级
风 标 示 意 图
请判断下面出现的是什么风?
西风4级
西南风10级 东风6级
(完整)中图版初中地理七上《天气与气候》 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夏季则出现相反的情况,由此导致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理论探究
由于我国的海陆位置——位于世界 最大的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之间, 冬季大陆上辐射冷却强烈,温度低, 空气密度大,就形成高压;与它相邻 的海洋,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大,辐射 冷却不如大陆强烈,相对而言,它的 温度较高,气压较低。夏季则出现相 反的情况,由此导致冬季风从陆地吹 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热。
雨热同期,有利农业生产
的地区叫做季风区(同时还考虑了土地利 中国季风
气候显著
影响我国的夏季降水,既有来自_____洋的_____季风,也有来自______洋的_____季风。
用、森林分布等多种因素);无法到达的 4、冬季风和夏季风可能对气候产生什么影响?(4分)
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 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
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导致 “春风”到不了“玉门关”,就此止步。 我国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看一看——冬季风和夏季风有哪些区别? 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季风 风向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 影响我国的夏季降水,既有来自_____洋的_____季风,也有来自______洋的_____季风。
教 学 目
1、知道什么是季风以及我国的 冬季风和夏季风;
2、掌握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 征;
标 3、记住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的界线。
冬季我国盛行什么风? 偏北风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三节天气与气候》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天气与气候的基本知识,理解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天气有一定的认识,但气候的概念、特点及其与天气之间的关系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对天气与气候的关注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等感兴趣,有的学生则可能对此较为冷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了解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会运用 weather 与 climate 描述天气与气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注气候变化的意识,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
2.难点: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分析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实例,让学生分析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如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实例。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相关地图:如世界气候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天气与气候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气候的现象。
提问:“你们对天气与气候有什么认识?请举例说明。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
4.3 天气与气候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中图版(2024)

随堂习题
1.下列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 )A.小楼一夜
听春雨B.秋高气爽,水碧林红C.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D.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随堂习题
2.下列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 D )A.今天
有小雨B.今天的最高气温为34 ℃C.明天晴 转多云D.海南岛长夏无冬
三. 季风气候显著
(四)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1.区分
受海陆位置、地 形等因素的制约, 夏季风很难到达, 降水稀少,全年 都比较干旱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 明显,降水丰富且主 要集中于夏季
三. 季风气候显著
2.分界线
冈底斯山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三. 季风气候显著
(五)季风气候
1.含义
主要指夏季风常 年到达的区域
中图版
第4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学习目标
1.知道并区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了解天气预报的流程和符号,识别卫星云图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3.阅读地图,明确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4.简单了解季风气候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一. 天气预报
(一)天气与气候的含义
天气
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状况
二. 中国的气候特征
(一)气候类型及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二. 中国的气候特征
读100页图1,完成下列表格
城市
月平均最 月平均最低气 最大降水 最小降水 年降水总量
高气温℃ 温℃
量的月份 量的月份 (毫米)
气候特点
二. 中国的气候特征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上《天气与气候》课件

季风:风向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
规律改变的风。
冬季风带来降温,夏季风带来降水。
理论探究
由于我国的海陆位置——位于世界 最大的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之间, 冬季大陆上辐射冷却强烈,温度低, 空气密度大,就形成高压;与它相邻 的海洋,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大,辐射 冷却不如大陆强烈,相对而言,它的 温度较高,气压较低。夏季则出现相 反的情况,由此导致冬季风从陆地吹 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利
1、雨热同期(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 农作物、森林、牧草的Fra bibliotek长十分有利 。
沙特在阿世拉界伯景上观北纬15°-3中0°国的江纬南度带内 ,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气候炎热干 燥,大多数呈沙漠和荒漠景观。我国处于 同一纬度地域的长江以南地域,由于受到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热同季, 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很大,从而成为 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阴山山脉
温故而知新
我国的降水空间 分布有 什么规律 ?(3分)
由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逐渐减少
我国非季风区,受 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 的制约,夏季风难以到 达,降水稀少,全年都 比较干旱;季风区则深 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 富且主要集中于夏季。
非季风区景观
本节课小结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带来降温,夏季风带来降水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 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雨热同期,有利农业生产
夏季气温高,有利喜温作物生长
弊 多气象灾害
利
拓展延伸
我国的季风气候对我国的河流有什么影响?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天气与气候》说课稿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天气与气候》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三节天气与气候》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辨析、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了解天气与气候的特点,提高对天气与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天气与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辨析、特点及其对生产和生活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天气与气候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天气与气候的概念,了解天气与气候的特点,掌握天气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对天气与气候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天气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对天气与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辨析,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生产和生活影响。
2.难点:天气与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适应策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天气与气候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天气与气候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气候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概念辨析:讲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3.特点讲解:讲解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天气与气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4.影响分析:讲解天气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适应性。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天气与气候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天气与气候问题。
4.3.2天气与气候【新课标+新教材】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同步优质课件(中图版2024)

28
-4
7
12
528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上海
30
5
8
12 1236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海口
30
19
8
1
1788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 25
0
7
-12
5
12
473
气温低,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1
305 全年少雨干旱、夏热冬寒,气温年较差大
阅读活动
季风气候显著
玉门关外杨柳不青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 1.春风又指的是什么?
夏季风
译文:
2.春风为什么不能度过玉门关呢 ?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
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
海陆因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 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
地形因素:众多山脉阻挡削弱夏季风
高原山地气候
全年少雨干旱 夏热冬寒
气温年较差大
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的概念
风向在一年之中随季节的变化而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我国的气候受季风影响非常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冬季,我国的盛行风向是什么? 2.夏季,我国的盛行风向发生了
什么变化?
偏北风
蒙古
(西北、东北) 西伯利亚
通过阅读上面资料,你发现我国和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有何差别? 我国冬季比同纬度的地区冷,夏季比同纬度的地区热。 思考: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 有利于树木、牧草与农作物生长;许多对热量条件要求高的农作物的种植区, 要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种植区的纬度偏高。
3.3天气与气候(课件)(第一课时)七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

用实例说明人 类活动对大气 环境的影响
学会描述天气, 认识天气对生 产生活的影响
识别常用的天气 符号,能看懂简 单的天气预报图
学会区分“天 气和气候”的
概念
学习目标
用实例说明人 类活动对大气 环境的影响
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呢?
绿色表示陆地 蓝色表示海洋 灰白色表示云层, 颜色越白,表示云 层越厚,下雨的可 能性越大。
①.工厂、企业排放的废气
2020/11/19
②.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尾气
2020/11/19
③.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
2020/11/19
4.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实施生态修复 4
控制污染物的
1
排放
增加水域面积 3
2 扩大城市绿化
天冷了,羽绒服热 销了
②:天气对交通的影响
雨雪天,路难行。危险!! !
经常造成交通堵塞
③: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适当的降雨和充足的光照, 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
○ 干旱 ○ 农作物死亡
④:天气对军事的影响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 元208年)十月,在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 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 预测将有东南风出现, 与周渝共同拟订了借 助东南风火攻曹操船 队的战斗方案,结果 大获全胜。
西北风2级
东北风12级
试一试: 假设你是天气预 报员,根据图中 信息向大家播报 各城市的天气。
学会描述天气, 认识天气对生 产生活的影响
识别常用的天气 符号,能看懂简 单的天气预报图
学会区分“天 气和气候”的
概念
学习目标
用实例说明人 类活动对空气 质量的影响
学会描述天气, 识别常用的天气 认识天气对生 符号,能看懂简 产生活的影响 单的天气预报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教案 中图版

第三节天气与气候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并正确使用日常生活的术语。
2、掌握卫星云图中不同颜色的含义及天气符号。
3、会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能力目标:1、培养读图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培养收集各种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天气及其影响,明确天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并让学生养成趋利避害的观念。
2、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特别是抽象思维以及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对初中地理这门课一开始就遇到了大量的枯燥、难理解的概念:经纬度(线)、比例尺大小、等高线地形图等等。
顿时产生厌学,久而久之学习劲头就没有了。
第二章的众多的人口的知识点较为直观并且能图文结合,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所以在第三章第二节学习之前,必须要弄清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针对学生这些情况,在学习时提出以下看法:第一,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克服困难的情感。
七年级学生对图片、动画较为感兴趣,这个可以转化为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读图能力。
教学中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从旧到新的搞好教学。
另外,在引入新概念前,向学生简单讲解一些与其相关的生活地理(例如今天天气怎么样?你如何知道明天的天气?古人是如何预知天气的?诸葛亮是如何知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等等),由此培养学生于生活中发现地理。
第二,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比学习能力。
第三,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久的特点,一讲一练,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
七年级学生好动,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加强组织教学是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中(发现七年级对于做练习兴致更高),课堂上要有讲有练,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
3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把有关天气的知识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转多云 秋高气爽 冬雨夏干
冬暖夏凉 和风细雨 雷电交加
晴空万里 终年高温
3.其余几个描述的是什么呢? 气候 仔细体会,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区别。
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状况。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
天气 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比较
时间 空间 稳定性 描述词语
短
小
不稳定
阴、晴、雨、 雪、风、
你 会你 看 带知 懂 来道 这 什台 个 么风 了 灾过 吗 害境 ? ?的
天 气 特 点 吗 ? 它
台风登陆
-8~ -2°C 乌鲁木齐
拉萨 2~10 °C
长春 -11~ -6 °C
2~10 °C 北京
兰州 3~11 °C
郑州 4~13 °C
12~18 °C 13~18武°汉C
14~19 °C 上海
重庆
17~22 °C 广州
16~22°C 台北
海20口~26 °C
练一练
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 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 ?
1
2
3
4
练一练
课本P78面 探索 活动
④ 乌龟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⑤ 知了拼命叫,天热气温高。
读懂天气预报内容首先要认识这些标志! 课本P80面
常用天气符号
试 一 试
除此之外,还有风向风力也是一种天气符号。
风向:
指风吹来的方向。 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 方即为风向。
风级:
1.一道风尾为 2 级 2.一个风旗为 8 级
风的来向 风的强弱
打雷要下雨,嘞哦;下雨要打伞,嘞哦; 天冷穿棉袄,嘞哦,嘞哎呀;天热扇扇子, 智慧就是,这么简单。为什么要打雷下 雨(为什么),为什么有冬天夏天, (是个难题),不知道的奥秘万万千千, 智慧简单,又不简单,不知道的奥秘万 万千千,嘞嘞嘞哦,嘞嘞嘞哦,智慧简单, (什么?),又不简单。(咳!)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
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状 况,如风雨、阴晴、冷热等状况。
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 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等 等.
晴
阴天
天气现象
下雪
下雨
1.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
阴转多云 秋高气爽 冬雨夏干
冬暖夏凉 和风细雨 雷雷电电交交加加
晴空万里 终年高温
2.你能说说今天的天气状况吗?
长
大
稳定
降水多少、 气温高低
比一比:看谁答得快
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
电视 电话(手机)
广播 报纸 上网 看云识天气 农谚 节气 ……
乌龟、蜻蜓、知了、蚂蚁和泥 鳅都能预报天气。想一想,天气变 化时它们各有下列哪种反应。
① 蚂蚁搬家,将有雨下。
②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
③ 泥鳅潮,下雨兆。
风尾
风杆
每一道风 尾代表 风力2级
北风5级
西风4级
西南风10级
东风6级
南风8级
西北风2级
东北风12级
天气预报中除了常见的天气符号, 还有什么?
卫星云图
从地面可接收的由气象 卫星拍摄的地球大气的 图象。
蓝色、绿色、白色分别表示海__洋___、陆__地___、云__雨__区__。
白色越浓,表明_云__层__越__厚_, _降__雨__越大;目前范围较大的降 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移动方向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