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宗教建筑文化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宗教建筑文化的差异
摘要:宗教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重要的一颗明珠。中国古代建筑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岱庙是山东泰安最完整也是最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汉代,
后经过历朝历代的多次整修、扩建,现今基本保留了宋朝的规模和风格。以宋朝
为时间点,对应西方12世纪,在法国出现“哥特式艺术”。当时的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欲念带向“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巴
黎圣母院作为当时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建筑群里最具代表意义的一座教堂,在
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诉求。尽管岱庙为建筑群体,巴黎圣母院为建筑单体,但他们同为宗教建筑,通过在建筑用途、建筑结构、空间布局上的比较分析,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理解中外建筑思想、哲学文化。
关键词:中西方;宗教建筑;文化差异
引言
宗教建筑的地址选择,承载着一定的宗教文化,表达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东西方的宗教选址
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向。中国的宗教建筑处于较为从属的地位,是服务于皇家建筑而存在的一
种建筑形式,虽然也是人们信仰的表现形式,但是人们对于佛教或道教的信仰远不及西方人
对于基督教信仰的那种广泛;西方人将基督教的信义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重视宗教建
筑的精神属性,对于上帝的崇拜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们使用最好的建筑材料,最好的建筑
技术设计教堂,教堂也被赋予新的精神含义,成为他们进行祈祷与忏悔的精神场所。
1建筑选址的审美差异
中国古代的宗教建筑一般都在山林之中。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他们信奉的是“天
人合一”的哲学观,注重探寻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把道观和寺庙建在山林之中,让建筑融入自然,与世隔绝,羽化升仙。西方的宗教建筑大多都选在城市中。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是人本主义,即“人神合一”的哲学观,认为神就在自己的身边,人们可以在教堂前面的广场上玩耍嬉戏,宗
教建筑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堂一般会建成城市中最高的建筑,高耸入云的尖顶象征着人
们的思想可以和上帝交流,也是人们死后通往天堂的道路。
2文化观念的差异造成宗教建筑的审美差异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君权和封建家长的地位几千年不可动摇,人有尊卑贵贱,三六九等不可
逾越。这种思想使得建筑在布局和层次上也等级分明,寺庙建筑也不例外。中国自古推崇天人
合一的哲学理念,这种思想在道教体现的尤为突出,甚至到了当今社会,人们在观赏建筑和园林,
仍然以自然、建筑和人的和谐统一为审美的标准。中国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固步自封,喜欢归
隐山林、四合院,不与世人来往,宗教建筑也深受影响。人们对天子和神的敬畏,使得寺庙建筑
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西方古代是一个泛神论社会,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信仰。人们用最好的材料和技术建造教堂,表达对神的虔诚。教会成为社会的中心,使得西方的
文明和艺术深受宗教的影响。
3宗教建筑的空间尺度与个人感觉
西方宗教建筑的建筑体量非常巨大震撼。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从爱琴海到地中海,
从意大利到欧洲大陆,每个地方都会有一座地标性建筑来证明文明的存在,而西方建筑多以
石材为主,其坚固的特性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宗教建筑往往会成为一个城市的精
神中心,而教堂前的广场也会成为贸易中心,于是各个阶层的人民都不遗余力的来建造宗教
建筑,大量宗教建筑不断涌现。如始建于1228年的德国科隆大教堂,其建造时间长达632
年之久,建筑长约145m,南北宽约86m,建筑面积6000㎡,两侧的塔楼则是高达157.38m。为什么宗教建筑要设置如此巨大的体量呢。因为教会是上帝的地方,作为上帝的仆人应该处
在离上帝最近的地方,倾听上帝的声音,哥特式建筑高耸的尖塔及时如此。建筑的高度也是
的空间内部高度的急剧增加,例如礼拜堂高43m而跨度只有15.5m,这就形成了狭长而高耸
的内部空间,可以想象人们站在此处会有何种敬畏的心理,而内部直指天空的尖顶和繁琐的
装饰让人感受到了天国的美好,对主的敬畏与膜拜。建筑师在设计西方宗教建筑时,用宏大
的内部空间体量衬托人的渺小,使人感受到宇宙上帝的博大圣神,心生敬仰与不可侵犯的感受,以此来展示宗教建筑的博大、庄严之美。
4中西建筑元素结合的教堂
现在重修完好的教堂主体由法籍耶稣会士郝嘉禄司铎于1918年—1921年主持设计筹建。该堂占地1220.39m2,南北长约60m,东西宽约20m,可容纳1000多人同时聚会、礼拜。
教堂基本依据西方教堂模式建造,大堂除砖瓦木石在国内筹备外,内部装饰之物,诸如石膏像、油画像、蜡树、管风琴、大钟表、门窗彩色玻璃等,皆按建堂设计规格由法国定做,是
一座典型的哥特式风格教堂。教堂以山墙为主立面,大门朝北,呈“凸”字形。教堂空间序列
沿纵深展开。主入口大门上方有一座二层木楼,楼上有一个形似木制小屋的长4.13m,宽2m,高7m的音乐楼,小屋就是大型管风琴。管风琴当时从德国进口,每到大节日奏乐的时候,
需要两个人踏风箱,琴声嘹亮,灌满教堂的各个角落。从音乐楼随螺旋式楼梯盘旋而上可至
钟楼。上完最后一个台阶,呈现一小间圆式房子,里面有一个钟表机器,机器长1.57m,高1.03m,宽0.95m,它是齿轮通过铁轴传动走时,每到整点报时,方圆三十里内都能听到。教堂内部有两排纵向青石柱列,每列九根,每根柱座高0.9m,柱身高2.89m,柱帽高0.7m,十八根石柱稳如磐石,支顶着大堂顶部,同时将平面划分成三通廊式,中间较宽,两侧廊较窄,尽端为祭坛,形成纵向延伸的空间序列。在内部结构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修长的双层柱,
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中间顶部为砖饰拱形券顶,净跨11m,用青砖白灰南北依次砌成13个交叉券肋,线条粗细匀称,各处楼角笔直如线,并在券肋的交叉处安有12个木刻圆形
图案,图案各不相同,均为十字架等天主教题材符号。堂内底部有5个长条形窗户,窗户的
顶端有梅花形玻璃窗,每格窗户眼玻璃均用各种颜色绘制成葵形,每当阳光普照教堂内显得
五彩缤纷,营造出浓厚的宗教气氛。建筑外墙全部采用青砖,立面构图强调垂直线条。教堂
正面为单钟塔式,有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主入口两侧扶壁上下贯通,逐层向上收进,大门两侧又有左右两塔略低于主塔,尤显主塔高耸。其中主钟楼高达
47m,顶端十字架俯瞰全城,侧墙也设扶壁,向上逐层收进的扶壁与柱间细长的尖劵窗、圆窗,构成东西立面的垂直线条,形成强烈的向上动势。教堂采用筒瓦屋顶,把中国的传统屋
顶等要素灵活运用到西方教堂巴西利卡式的拉丁十字平面之上,中西合璧,却没有给人生搬
硬套的违和感,充分体现了中国工匠高超的施工技艺。
结语
总之,宗教建筑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宗教建
筑折射出历史的脉络,反应出当时人们的精神需求,从宗教建筑中更能反映出中西方文化的
差异。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杨勤恩,刘定国.哈代作品和中西建筑中的宗教观[J].安徽文学,2008,(3):351-352.
[3]王惠铎.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J].建筑艺术,2016,(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