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管理 追求卓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

精细管理追求卓越

一、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精细化管理主要有三大理论来源:一是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二是美国现代质量管理之父戴明的质量管理理论;三是丰田精益生产模式。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期,随着工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劳动效率成为绝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劳资矛盾使工人与企业主形成了对立情绪,怠工现象较为普遍。在泰勒看来,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不能找到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严重障碍。经过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形成,其主要内容有:

1、工作定额原理:通过对个人作业的详细检查,在确定做某件事的每一步操作和行动之后,确定出完成某项工作的最佳时间。

2、挑选工人:做到人尽其才,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标准化原理: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

4、计件工资制:差别计件工资制对工人士气影响的效果是显著的。当工人们感觉受到公正的待遇时,他们会更加愉快地工作,在工人之间和工人与雇主之间建立互相帮助的

关系。

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要使劳资双方进行密切合作,关键不在于制定什么制度和方法,而是要实行劳资双方在思想和观念上的根本转变,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实现双方“最大限度的共同富裕”。

6、建立专门计划层: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并在企业设立专门的计划机构。

7、例外原则: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负责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这种以例外原则为依据的管理控制方式,后来发展为管理上授权原则、分权化原则等管理体制。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对管理学的贡献在于:其一,强调运用科学而非经验的方法来研究企业管理活动;其二,强调建立明确的、量化的工作规范,并且将这种规范标准化;其三,强调根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对工人进行挑选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工作技能,以获得更好的工作业绩;其四,强调管理者应该为下属的工作业绩负责,要求管理者做好预先的计划,建立明确的工作规范。

戴明的质量管理理论。较泰勒稍晚一些的戴明提出了质量管理理论,其“管理十四要点”成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

1、改善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质量管理要落实在持久的竞争力上,以稳定持续的经营为基础。

2、采用新观念:戴明说:“我们需要的新观念是,粗制滥造和劣等服务是不能容忍的,任何缺陷都是不能接受的。”

3、不再依赖大量检验:将传统的“把次品挑出来”改为“不生产次品”,即从事后检验变为事前预防。

4、废除以最低价竞标的制度:企业常以最低价格标准来作为采购依据。然而,最便宜的原料并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

5、持续不断地改善生产及服务系统。提高质量需要着眼于今后,而不是着眼于当下。发现并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恢复了原来的正常状态,并没有改善。改善是在原有正常质量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6、建立在职培训体系。培训的费用不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不会增加企业的有形净值,而花在“设备”上的钱会增加有形净值。如果老板只盯着有形资产,就别指望质量能持续提高。

7、建立领导体系:管理不是督导,而是领导。督导是“盯人”,领导是“激励”。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解决员工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8、排除员工的焦虑:只有管理层有所改进,员工才能培养出对领导者的信心,焦虑感才会消失。

9、打破部门之间的隔阂:将公司视为一个系统来管理,明智地扩大系统的边界,鼓励沟通,鼓励持续学习与进修等。

10、消除那些阻碍工人以工作为荣、以技术为荣的障碍。

11、建立有活力的教育与自我提高机制。

12、不坐而论道,采取行动实现管理转型。

戴明的“管理十四要点”的核心理念就是“不断改善”和“享受工作乐趣”,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戴明质量管理理论对精细化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其一,强调事先的流程和程序设计,认为只有流程和程序设计正确、精细,才能为员工行为提供精确的指导,才能保证最终工作的质量;其二,强调区分体系原因和非体系原因,指出85%的质量问题通常是体系原因所致,因而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寻求系统或体系上的解决;其三,强调管理者应该不只是管,更重要的是帮,后来精细化管理强调的“管理者应该多理少管”的观点就是从此发展而来的;其四,强调对员工的训练,这种训练不只是知识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基于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培训。

丰田精益生产模式。汽车工业是日本经济倍增计划的重点发展产业,战后的日本汽车工业遭到“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经过不断探索,丰田终于找到了一套适合日本国情的汽车生产方式,即准时化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充分协作的团队工作方式、并行工程和集成的供应链

关系管理,逐步创立了独特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精益生产方法。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

精益生产的特点:

1、拉动式准时化生产。一是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二是强调物流平衡,追求零库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三是组织生产运作是依靠看板进行。即由看板传递工序间需求信息;四是生产中的节拍可由人工干预、控制,保证生产中的物流平衡;五是由于采用拉动式生产,生产中的计划与调度实质上是由各个生产单元自己完成,在形式上不采用集中计划,但操作过程中生产单元之间的协调则极为重要。

2、全面质量管理。一是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由过程质量管理来保证最终质量;二是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进行。重在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三是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根据情况,可以立即停止生产,直至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不出现对不合格品的无效加工;四是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般是组织相关的技术与生产人员作为一个小组,一起协作,尽快解决。

3、团队工作法。一是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是执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