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软件测试标准(模板)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可编辑范本】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可编辑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5c38df7a300a6c30d229f92.png)
XX项目软件测试方案编号:XXXX公司2017年XX月目录1 文档说明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ﻩ文档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文档控制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变更记录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2ﻩ审阅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2ﻩ引言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
1ﻩ编写目的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2ﻩ读者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项目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2。
4 测试目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
5测试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错误!未定义书签。
2。
5.1ﻩ测试参考文档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2测试提交文档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
6ﻩ术语和缩略语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测试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测试配置要求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
1.1ﻩ硬件环境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ﻩ软件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9e28d2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3.png)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软件系统测试报告报告摘要本次测试是针对某软件系统进行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软件系统在功能方面表现稳定,性能方面速度快,且符合预期结果。
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隐患,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加强安全措施。
本报告提供了详细测试结果和建议。
测试目标1.功能测试2.性能测试3.安全测试测试环境硬件环境:CPUIntel(R)Core(TM)****************,16GB 内存,500GB SSD硬盘软件环境:Windows 10操作系统,Google Chrome浏览器,Python 3.7开发环境,Selenium测试库测试准备在进行测试前,测试人员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测试前,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内容:1.需求文档2.测试计划3.测试用例4.测试数据5.测试环境6.测试人员测试过程1.功能测试功能测试针对系统规定的功能,测试覆盖全面,包括功能完整性、正确性、兼容性、易用性等方面。
测试过程使用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种方法。
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忽略程序内部逻辑操作的过程,只考虑程序的输入输出行为特征,从系统接口和用户界面来进行测试。
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针对程序代码和内部逻辑的测试方法,根据程序结构进行测试,针对程序中的路径、语句、分支等详细信息进行测试。
本次测试采用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功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功能正常。
具体测试覆盖如下:1.用户登录功能:测试用户登录功能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用户注册功能:测试用户注册流程的通畅性和有效性。
3.首页展示功能:测试首页展示各类信息的完整性和优化程度。
4.信息发布功能:测试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消息通知功能:测试用户收到消息的通知准确性和及时性。
2.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指对系统执行过程中的速度、响应时间、存储、吞吐量和稳定性进行测试,并确认是否满足系统所需的性能要求。
软件测试计划模板(Word版)
![软件测试计划模板(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9bb1a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5.png)
软件测试计划模板(Word版)软件测试计划模板此页为模板⽂档本⾝的版本控制记录表,按模板⽣成的正式⽂档中不需要此页秘密XXXXXX信息系统系统测试计划软件测试部YYYY-MM-DD⽬录1. 引⾔ (5)1.1 编写⽬的 (5)1.2 项⽬背景 (5)1.3 系统简介 (5)1.4 参考⽂档 (5)2. 测试策略与范围 (5)2.1 集成测试阶段 (5)2.2 系统测试阶段 (6)2.3 确认测试阶段 (6)3. 测试资源 (6)3.1 ⼈⼒资源 (6)3.2 测试环境 (6)3.2.1 系统配置 (6)3.2.2 ⽹络配置 (7)3.2.3 其它材料 (7)3.3 测试⼯具(可选) (7)4. 测试活动计划进度 (7)5. 测试更新管理 (8)6. 需求的可追溯性 (8)7. 测试⽤例 (8)8. 测试执⾏ (8)9. 测试结果分析与报告 (9)10. 风险列表 (9)附录1: ⽂档管理控制 (10)1.引⾔1.1编写⽬的本测试计划的具体编写⽬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3-4句)1.2项⽬背景对测试对象(构件、应⽤程序、系统等)及其⽬标进⾏简要说明。
需要包括的信息有:主要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对象的构架以及项⽬的简史。
(3-4句)1.3系统简介对测试对象进⾏简要的介绍,⽤系统执⾏总体流程图或总体系统⽤例图,说明主要输⼊、信息/数据加⼯过程、和输出即可。
(3-4句)1.4参考⽂档2.测试策略与范围参照《SPI_SPE_软件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与确认测试技术流程》来确定。
可以根据所采⽤的软件⽣命周期模型来进⾏迭代。
对⾮功能点需求的测试说明,如性能、安全性等不作为测试范围的需求。
明确测试轮次(不同版本)和回归(同⼀版本)的确认⽅法。
如修改缺陷后进⼊下⼀轮测试⽽不是只针对缺陷进⾏回归。
2.1集成测试阶段测试对象:测试准备就绪准则:测试内容:测试⽅法:测试规程:测试通过准则:2.2系统测试阶段测试对象:测试准备就绪准则:测试内容:测试⽅法:测试规程:测试通过准则:2.3确认测试阶段测试对象:测试准备就绪准则:测试内容:测试⽅法:测试规程:测试通过准则:3.测试资源3.1⼈⼒资源3.2测试环境3.2.1系统配置3.2.2⽹络配置3.2.3其它材料3.3测试⼯具(可选)4.测试活动计划进度参照《软件项⽬计划》说明测试主要活动的安排和⼤致时间段。
软件测试报告(STR)模板
![软件测试报告(STR)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d1f0daa192e45361066f5c4.png)
软件测试报告(STR)说明:1.《软件测试报告》(STR)是对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SCl,软件系统或子系统,或与软件相关项目执行合格性测试的记录。
2.通过STR,需方能够评估所执行的合格性测试及其测试结果。
软件测试报告的正文的格式如下:1引言本章应分成以下几条。
1.1标识本条应包含本文档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标识,(若适用)包括标识号、标题、缩略词语、版本号、发行号。
1.2系统概述本条应简述本文档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
它应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性质;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投资方、需方、用户、开发方和支持机构;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并列出其他有关文档。
1.3文档概述本条应概括本文档的用途与内容,并描述与其使用有关的保密性与私密性要求。
2引用文件本章应列出本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的编号、标题、修订版本和日期。
本章还应标识不能通过正常的供货渠道获得的所有文档的来源。
3测试结果概述本章应分为以下几条提供测试结果的概述。
3.1对被测试软件的总体评估本条应:a.根据本报告中所展示的测试结果,提供对该软件的总体评估;b.标识在测试中检测到的任何遗留的缺陷、限制或约束。
可用问题/变更报告提供缺陷信息;c.对每一遗留缺陷、限制或约束,应描述:1)对软件和系统性能的影响,包括未得到满足的需求的标识;2)为了更正它,将对软件和系统设计产生的影响;3)推荐的更正方案/方法。
3.2测试环境的影响本条应对测试环境与操作环境的差异进行评估,并分析这种差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3.3改进建议本条应对被测试软件的设计、操作或测试提供改进建议。
应讨论每个建议及其对软件的影响。
如果没有改进建议,本条应陈述为“无”。
4详细的测试结果本章应分为以下几条提供每个测试的详细结果。
注:“测试”一词是指一组相关测试用例的集合。
4.x(测试的项目唯一标识符)本条应由项目唯一标识符标识一个测试,并且分为以下几条描述测试结果。
4.x.1测试结果小结本条应综述该项测试的结果。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含使用说明)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含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773122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8.png)
软件测试方案设计编写20xx 年xx 月xx 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版本控制注:(A-添加,M-修改,D-删除)目录1 概述 (4)1.1 编写目的 (4)1.2 读者对象 (4)1.3 项目背景 (4)1.4 测试目标 (4)1.5 参考资料 (4)2 测试配置要 (4)2.1 测试手段 (4)2.2 测试数据 (5)2.3 测试策略 (5)2.4. 测试通过准则 (6)3 软件结构介绍 (6)3.1 概述 (6)3.2 整体功能模块介绍 (6)3.3 整体功能模块关系图 (6)3.4 系统外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 (7)3.5 系统内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 (7)4 系统测试用例 (7)4.1 XX系统 (7)4.1.1 用户界面 (7)4.1.2 功能测试 (8)7 附录 (8)7.1 附录1 审批记录表 (8)角色 (8)签名 (8)日期 (8)备注 (8)说明:蓝色说明文字,文档编写完成后,请删除。
1 概述1.1 编写目的编写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提供关于**系统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指导。
1.2 读者对象本测试方案可能的合法读者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测试组、系统维护工程师1.3 项目背景简单说明,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方案编写者也可以进行详细说明1.4 测试目标说明进行项目测试的目标或所要达到的目的1.5 参考资料列出编写本测试方案时参考的资料和文献2 测试配置要2.1 测试手段在此参照《测试计划》说明测试方法和工具,注明执行测试时,必须同时填写《测试记录表》2.2 测试数据在此简要说明测试数据的形成,如以客户单位具体的业务规则和《***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参考《***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和《数据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运行限制,设计测试用例,作为整个**系统的测试数据。
2.3 测试策略在此说明测试策略,可以如下这样说明:A)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目的是在于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主要是下列类型的测试:1)用户界面测试:测试用户界面是否具有导航性、美观性、行业或公司的规范性、是否满足设计中要求的执行功能。
软件开发文档-软件测试规范详细模板(经典)
![软件开发文档-软件测试规范详细模板(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5119edb9f7ec4afe05a1dfd6.png)
软件开发文档软件测试规范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测试理论 (2)2.1. 软件测试 (2)2.2. 测试目标 (3)第三章测试流程 (5)3.1. 测试流程图 (5)3.2. 流程细则 (9)3.2.1. 需求阶段 (9)3.2.2. 设计编码阶段 (9)3.2.3. 测试阶段 (9)3.2.4. 用户测试阶段 (11)3.3. 注意事项 (11)第四章测试类型 (14)4.1. 模块测试 (14)4.2. 子系统测试 (14)4.3. 系统测试 (15)4.4. 验收测试 (15)第五章黑盒测试方法 (16)5.1. 等价类划分 (18)5.2. 因果图 (20)5.3. 边值分析法 (21)5.4. 猜错法 (22)5.5. 随机数法 (23)第六章白盒测试方法 (24)6.1. 语句覆盖 (25)6.2. 判定理盖 (26)6.3. 条件覆盖 (27)6.4. 判定/条件覆盖 (28)6.5. 条件组合覆盖 (29)第七章测试错误类型 (31)7.1. A类 (31)7.2. B类 (31)7.3. C类 (32)7.4. D类 (32)7.5. E类 (33)第八章测试标准 (34)第九章附录一单元测试报告 (35)9.1. 测试过程与结果 (35)9.1.1. (某程序模块/文档名称)测试 (35)9.1.2. (某程序模块/文档名称)测试 (35)9.2. 测试结论 (36)第十章附录二集成测试报告 (37)第十一章附录三测试大纲 (38)11.1. 概述 (38)11.1.1. 编写目的 (38)11.1.2. 参考资料 (38)11.1.3. 术语和缩写词 (38)11.1.4. 测试内容和测试种类 (38)11.2. 系统结构 (39)11.3. 测试目的 (39)11.4. 测试环境 (39)11.4.1. 硬件 (39)11.4.2. 软件 (39)11.5. 人员 (39)11.6. 测试说明 (39)11.6.1. [测试1名称及标识符]说明 (40)11.6.2. [测试2名称及标识符]说明 (40)11.6.3. [测试3名称及标识符]说明 (41)11.6.4. [测试4名称及标识符]说明 (41)第十二章附录四测试大纲附录 (42)第十三章附录五测试计划 (44)13.1. 概述 (44)13.1.1. 编写目的 (44)13.1.2. 参考资料 (44)13.1.3. 术语和缩写词 (44)13.1.4. 测试种类 (44)13.2. 系统描述 (45)13.3. 测试环境 (45)13.3.1. 硬件 (45)13.3.2. 软件 (45)13.4. 测试安排 (45)13.4.1. (子系统1名称和项目唯一标识号) (45)13.4.2. (子系统2名称和项目唯一标识号) (46)13.5. 测试数据的记录、整理和分析 (46)第十四章附录六程序错误报告 (48)第十五章附录七测试分析报告 (50)15.1. 概述 (50)15.1.1. 编写目的 (50)15.1.2. 参考资料 (50)15.1.3. 术语和缩写词 (50)15.2. 测试对象 (50)15.3. 测试分析 (51)15.3.1. 测试结果分析 (51)15.3.2. 对比分析 (52)15.3.3. 测试评估 (52)15.4. 测试结论 (52)第一章概述本规范是对项目软件测试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对软件测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测试理论、测试类型、测试方法、测试标准、测试流程以及软件产品开发单位所承担的职责进行总体规范,以有效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
第三方软件测试标准(模板)
![第三方软件测试标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1634381d4d8d15abe234e67.png)
第三方软件测试标准(暂定)1. 引言1.1.编写目的本文档作为该系统测试的测试标准,内容关系到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1.2.系统概述略2. 测试描述2.1.测试范围与内容我方(北京圆规创新公司)对XX公司“XX”项目进行测试,保证使用方的功能正确,保证系统核心模块的稳定和安全,为项目的验收提供参考。
以此,本计划列出了在此次功能测试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案及测试资源的安排,作为测试活动的依据和参考。
本次测试的对象为XX公司“XX”项目,测试范围为:略。
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功能测试(含容错测试)、易用性测试。
2.2.测试依据本次测试所依据的文档包含开发方提供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操作手册》、《用户手册》,《维护手册》,《设计文档》等相关开发文档。
并依据IT行业项目的通用标准,包括功能测试标准、缺陷标准、易用性标准。
对于项目的易用性标准,原则上由测试方提出易用性问题修改的建议,由开发方对测试方提交的问题进行确认。
3. 测试解决方案我公司针对用户方提出的测试要求,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经验,撰写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包含了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类型,并分别介绍不同测试类型的内容和相关标准。
3.1.系统功能测试实施系统功能测试,完成对被测系统的功能确认。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将功能点转换为功能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保证所有功能点必须被测试用例覆盖。
测试用例的编写采用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编写原则,便于以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测试。
用例设计上兼顾正常业务逻辑和异常业务逻辑。
测试数据的选取可采用GUI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比较测试等测试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数据的组合,一般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为主。
3.1.1.系统功能项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项进行测试(列表);3.1.2.系统业务流程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典型业务流程进行测试(列表);3.1.3.系统功能测试标准➢可测试的功能点100%作为测试需求(如未作为测试需求,必须在测试计划中标注原因并通知用户方负责人);➢测试需求100%被测试用例覆盖;➢测试用例100%被实施(如未实施,在测试报告中标注未测试的原因并通知用户方负责人);➢含有一类缺陷的系统不建议上线发布(缺陷严重等级见附录,需确认);➢含有二类缺陷的系统不建议上线发布(缺陷严重等级见附录,需确认);➢含有三类缺陷10个以上不建议上线发布(缺陷严重等级见附录,需确认);➢权限矩阵测试覆盖率100%。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7e98fc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d.png)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软件测试报告是一份重要的文档,其中包含了软件测试的过程、结果和建议。
它用于汇报测试人员完成的工作,以及向项目利益相关者提供信心和安全保障。
因此,使用符合一定标准的软件测试报告模板,是很必要的。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报告概述:介绍本报告的目的和概括测试范围和结果。
2. 测试设计和策略:描述测试设计和执行的过程和策略。
3. 测试执行:记录测试执行的详细信息,包括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和缺陷。
4. 缺陷管理:统计已发现的缺陷并提供缺陷解决方案。
5. 测试总结和建议:为未来软件测试提供总结和建议。
下面举例介绍三种常见的软件测试报告模板:1. IEEE 829标准测试文档模板:IEEE 829标准测试文档模板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文档模板,已被全球广泛使用。
它遵循了全面的软件测试标准,包括测试概述、测试计划和设计、测试分析和设计、测试实施、测试报告和测试日志。
它是一种十分详细和完整的测试报告模板。
2. STP软件测试计划:Software Test Plan(STP)是一种很常见的测试文档模板,它包含架构、测试策略、测试进程和技术细节。
它详细描述了测试目标和计划,并解释了测试的范围、资源、时间表和质量控制标准。
它是非常清晰和简单的测试报告模板。
3. QA工作日报告:Quality Assurance(QA)日报告是每日汇报测试团队的日常工作进展的一种形式。
它包括每日的测试汇总、测试计划的变动、发现的缺陷、测试步骤等。
它非常适合日常交流和汇报使用。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软件测试报告模板,每种模板的适用场景和报告模板内容会有所不同。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模板可以有效地提高质量,加强沟通和透明度,缩短项目周期,节省开发成本。
对于不同的项目和团队,选择适应的软件测试报告模板非常重要,它将帮助测试团队更好地组织测试过程,达到更高的测试效率,保证软件品质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每个项目和团队都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测试报告模板,但一个好的测试报告模板应该能够提供信息的清晰简洁、直观明了、易于理解等特点,同时能够适应不同的测试流程和测试项目。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范文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552e18866fb84ae45c8d35.png)
(项目名称)测试方案
(仅供参考)
文档版本控制
1. 概述
【软件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
通过对本软件的测试,
尽可能的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借以减少系统内部各模块的逻辑,功能上的缺陷和错误,保证每个单元能正确地实现其预期的功能。
检测和排除子系统(或系统)结构或相应
程序结构上的错误,使所有的系统单元配合合适,整体的性能和功能完整。
并且使组
装好的软件的功能与用户要求(即常说的产品策划案)保持一致。
】
2.测试资源和测试环境
2.1硬件的配置
2.2.软件配置
2.3. 测试数据
本测试方案的测试数据来源于软件测试需求以及测试用例。
3.测试策略
系统测试类型及各种测试类型所采用的方法、工具等介绍如下:3.1.1.功能测试
3.1.2.用户界面(UI)测试
根据实际需求而定3.1.3.性能测试
3.1.
4.安全性测试
3.1.5.兼容性测试
3.1.6.回归测试
3.2.测试实施阶段
4.软件测试的通用标准
被测系统无业务逻辑错误和二级的BUG。
经确定的所有缺陷都已得到了商定的解决结果。
所设计的测试用例已全部重新执行,已知的所有缺陷都已按照商定的方式进行了处理,而且没有发现新的缺陷。
注:缺陷的严重等级说明
A: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错误;
B:功能方面一般缺陷,影响系统运行;
C:界面布局不美观或轻型错误;
D : 不影响运行的错别字等;
E:合理化建议。
5.测试用例及测试用例追溯表
5.1.1测试用例模板(仅供参考)
5.1.2.测试用例跟踪表(仅供参考)。
软件测试报告-标准模板
![软件测试报告-标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614796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9.png)
2020项目XXXX标题
测试报告
2019.05.08
版本历史
目录
一概况 (1)
二开发人员&测试人员 (1)
三测试环境 (1)
四测试内容 (1)
五测试用例&记录 (1)
六测试问题汇总 (2)
七测试结束准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项目测试结论. (2)
九开发质量评估 (3)
一概况
说明项目概况
二开发人员&测试人员
开发人员:XXX;测试人员:XXX
三测试环境
公网测试
四测试内容
1、XXXXX
2、XXXXX
3、XXXXX
五测试用例&记录
通过准则:软件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及用户文档给定的形式正确表现,数据准确。
六测试问题汇总
七项目测试结论
本次对XXXX项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本次XX项目的测试结果:通过。
八开发质量评估
开发质量评估:文字描述评估。
CMMI 3标准文档模板-系统测试
![CMMI 3标准文档模板-系统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fd18a83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b.png)
CMMI 3标准文档模板第13章系统测试 (1)13.1 介绍 (1)13.2 系统测试规程 (2)13.2.1目的 (2)13.2.2角色与职责 (2)13.2.3启动准则 (2)13.2.4输入 (2)13.2.5主要步骤 (3)[Step1] 制定系统测试计划 (3)[Step2] 设计系统测试用例 (3)[Step3] 执行系统测试 (3)[Step4] 缺陷管理与改错 (3)13.2.6输出 (3)13.2.7结束准则 (4)13.2.8度量 (4)13.3 实施建议 (4)第13章系统测试系统测试(System Test, ST)的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
系统测试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阐述了系统测试的规程,该规程的“目标”、“角色与职责”、“启动准则”、“输入”、“主要步骤”、“输出”、“完成准则”和“度量”均已定义。
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
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如商业目标、研发实力等)适当地修改本规范,然后推广使用。
13.1 介绍系统测试流程如图14-1所示。
由于系统测试的目的是验证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所以当产品需求和系统设计文档完成之后,系统测试小组就可以提前开始制定测试计划和设计测试用例,而不必等到“实现与测试”阶段结束。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测试的效率。
系统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所有缺陷必须用统一的缺陷管理工具来管理,开发人员应当及时消除缺陷(改错)。
图13-1 系统测试流程图项目经理设法组建富有成效的系统测试小组。
系统测试小组的成员主要来源于:✧机构独立的测试小组(如果存在的话)。
✧邀请其它项目的开发人员参与系统测试。
✧本项目的部分开发人员。
✧机构的质量保证人员。
系统测试小组应当根据项目的特征确定测试内容。
一般地,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功能测试。
即测试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确,其依据是需求文档,如《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软件测试用例文档模板(带实例)
![软件测试用例文档模板(带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d34b4ae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c.png)
软件测试用例文档模板(带实例) are Test Case Template (with example)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Case Study Project n Test Case ID: Project_MA_Login_1Project/are: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Case Study Project n Module: LoginTest Case ID: Project_MA_Login_1Program n: 1.0.0Author: Li Hu。
Peng Beibei。
XXXDate: February 22.2005Purpose: To test the initial form of the system and XXX.ns: User n is stored in the database.XXX: XXX "Login".Test Data: Username = administrators。
Password = 1001 (corresponding n is stored in the database table).Steps:1.Select the user name and enter "administrators".2.Enter the correct password and click the "Submit" button。
The system should allow the user to enter.3.Enter an incorrect password and click the "Submit" button。
The system should display a warning message "Account or password cannot be empty or incorrect!".4.Enter an incorrect username and password。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652acd2b8f67c1cfad6b8f1.png)
XX项目软件测试方案编号:XXXX公司2017年XX月目录1 文档说明 (1)1.1 文档信息 (1)1.2 文档控制 (1)1.2.1 变更记录 (1)1.2.2 审阅记录 (1)2 引言 (2)2.1 编写目的 (2)2.2 读者对象 (2)2.3 项目背景 (2)2.4 测试目标 (2)2.5 测试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 (2)2.5.1 测试参考文档 (2)2.5.2测试提交文档 (3)2.6 术语和缩略语 (3)3 测试要求 (5)3.1 测试配置要求 (5)3.1.1 硬件环境 (5)3.1.2 软件环境 (5)3.2 测试手段 (6)3.2.1 测试方法 (6)3.3 测试数据 (6)3.4 测试策略 (6)3.4.1 单元测试 (6)3.4.2 集成测试 (7)3.4.3 系统测试 (7)3.4.4 验收测试 (11)3.5 测试资源 (11)3.6 测试阶段及范围 (11)3.7 通过测试的标准 (11)4 软件结构介绍 (12)4.1 概述 (12)5 用例表格 (14)6 关注点 (14)6.1 文本输入框 (14)6.2 下拉列表 (15)6.3 增加数据 (15)6.4 修改数据 (15)6.5 删除数据 (15)6.6 查询数据 (16)6.7 数据导入导出 (16)6.8 数据接入与处理 (16)6.9 其他 (16)7 附录 (16)7.1 附录1审批记录表 (16)1文档说明1.1文档信息文档基本信息参看表 1-1文档信息表。
表1-1文档信息表1.2文档控制1.2.1变更记录文档变更记录在表1-2文档变更记录表中详细记录。
1.2.2审阅记录表1-3审阅记录表中详细记录了审阅记录。
表1-3审阅记录表2引言2.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提供关于XX项目系统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指导。
同时,该文档也是用户确定软件是否完整测试的重要依据。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83ac9d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c.png)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Third-Party are Testing Report (Draft)1.n1.1.PurposeThis document serves as the testing standard for the system under test。
and its content relates to the testing content and testing technical ns that may be involved in this system testing.1.2.System OverviewN/A2.Testing n2.1.XXXOur company (Beijing Round Rule XXX) will test the "XX" project of XX company to ensur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user's ns。
the stabi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system's core module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oject acceptance。
Therefore。
this plan lists the content to be tested。
the n plan。
and thearrangement of testing resources during the nal testing process as th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esting activities.The object of this test is the "XX" project of XX company。
and the testing scope is N/A.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test include nal testing (including fault tolerance testing) and usability testing.2.2.Testing BasisThe documents that this test is based on include the "Requirement XXX"。
软件测试文档模版
![软件测试文档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efc821dd36a32d73758155.png)
RUP模版------《测试计划》<项目名称>测试计划版本<1.0>[注:以下提供的模板用于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其中包括用方括号括起来并以蓝色斜体(样式=InfoBlue)显示的文本,它们用于向作者提供指导,在发布此文档之前应该将其删除。
按此样式输入的段落将被自动设置为普通样式(样式=Body Text)。
][要定制Microsoft Word 中的自动字段(选中时显示灰色背景),请选择File>Properties,然后将Title、Subj ect 和Company 等字段替换为此文档的相应信息。
关闭该对话框后,通过选择Edit>Select All(或Ctrl-A)并按F9,或只是在字段上单击并按F9,可以在整个文档中更新自动字段。
对于页眉和页脚,这一操作必须单独进行。
按Alt-F9,将在显示字段名称和字段内容之间切换。
有关字段处理的详细信息,请参见Word 帮助。
]修订历史记录目录1. 简介 3 1.1 目的 3 1.2 背景 3 1.3 范围 31.4 项目标识 32. 测试需求 33. 测试策略 3 3.1 测试类型 3 3.1.1 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3 3.1.2 功能测试 3 3.1.3 业务周期测试 3 3.1.4 用户界面测试 3 3.1.5 性能评价 3 3.1.6 负载测试 3 3.1.7 强度测试 3 3.1.8 容量测试 3 3.1.9 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 3 3.1.10 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 33.1.11 配置测试 3 3.1.12 安装测试 33.2 工具 34. 资源 3 4.1 角色 34.2 系统 35. 项目里程碑 36. 可交付工件 3 6.1 测试模型 3 6.2 测试日志 36.3 缺陷报告 37. 附录A:项目任务 3测试计划1.简介1.1目的<项目名称> 的这一“测试计划”文档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确定现有项目的信息和应测试的软件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方软件测试标准(模板)第三方软件测试标准(暂定)1. 引言1.1.编写目的本文档作为该系统测试的测试标准,内容关系到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1.2.系统概述略2. 测试描述2.1.测试范围与内容我方(北京圆规创新公司)对XX公司“XX”项目进行测试,保证使用方的功能正确,保证系统核心模块的稳定和安全,为项目的验收提供参考。
以此,本计划列出了在此次功能测试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案及测试资源的安排,作为测试活动的依据和参考。
本次测试的对象为XX公司“XX”项目,测试范围为:略。
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功能测试(含容错测试)、易用性测试。
2.2.测试依据本次测试所依据的文档包含开发方提供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操作手册》、《用户手册》,《维护手册》,《设计文档》等相关开发文档。
并依据IT行业项目的通用标准,包括功能测试标准、缺陷标准、易用性标准。
对于项目的易用性标准,原则上由测试方提出易用性问题修改的建议,由开发方对测试方提交的问题进行确认。
3. 测试解决方案我公司针对用户方提出的测试要求,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经验,撰写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包含了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类型,并分别介绍不同测试类型的内容和相关标准。
3.1.系统功能测试实施系统功能测试,完成对被测系统的功能确认。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将功能点转换为功能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保证所有功能点必须被测试用例覆盖。
测试用例的编写采用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编写原则,便于以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测试。
用例设计上兼顾正常业务逻辑和异常业务逻辑。
测试数据的选取可采用GUI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比较测试等测试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数据的组合,一般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为主。
3.1.1.系统功能项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项进行测试(列表);3.1.2.系统业务流程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典型业务流程进行测试(列表);3.1.3.系统功能测试标准➢可测试的功能点100%作为测试需求(如未作为测试需求,必须在测试计划中标注原因并通知用户方负责人);➢测试需求100%被测试用例覆盖;➢测试用例100%被实施(如未实施,在测试报告中标注未测试的原因并通知用户方负责人);➢含有一类缺陷的系统不建议上线发布(缺陷严重等级见附录,需确认);➢含有二类缺陷的系统不建议上线发布(缺陷严重等级见附录,需确认);➢含有三类缺陷10个以上不建议上线发布(缺陷严重等级见附录,需确认);➢权限矩阵测试覆盖率100%。
3.2.易用性测试本系统的易用性测试不是本次测试的重点。
我方的原则是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完全不符合IT行业习惯的操作、完成一次业务过多操作步骤和弹出窗口、界面颜色严重影响阅读、提示信息过于复杂或者简单、业务逻辑完全不符合思维逻辑的情况下,我方测试人员会提出易用性类型的缺陷,此类缺陷由用户方最终确认。
易用性测试的内容包括:软件的用户界面是否友好,是否出现中英文混杂的界面;软件中的提示信息是否清楚、易理解,是否存在原始的英文提示;软件中各个模块的界面风格是否一致;软件中的查询结果的输出方式是否比较直观、合理。
3.3.容错测试本系统的容错测试不是本次测试的重点。
我方的原则是在测试的过程中检查对系统对非常规操作或业务流程的容错性处理,是否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否给与用户明确的提示信息等,此类缺陷由用户方最终确认。
容错测试的检查内容包括:软件对用户常见的误操作是否能进行提示;软件对用户的的操作错误和软件错误,是否有准确、清晰的提示;软件对重要数据的删除是否有警告和确认提示;软件是否能判断数据的有效性,屏蔽用户的错误输入,识别非法值,并有相应的错误提示。
3.4.安全性测试如用户方有明确的安全测试需求,可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进行安全性测试。
安全性测试的检查内容包括:软件中的密钥是否以密文方式存储;软件是否有留痕功能, 即是否保存有用户的操作日志;软件中各种用户的权限分配是否合理;3.5.性能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明确的软件性能进行测试。
测试的准则是要满足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性能指标(需明确说明)。
3.6.适应性测试参照用户的软、硬件使用环境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规定,列出开发的软件需要满足的软、硬件环境(包括服务器环境、客户端环境)。
对部署环境进行测试(需明确说明)。
3.7.文档测试用户文档包括: 安装手册、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需明确说明)。
对用户文档测试的内容包括:操作、维护文档是否齐全、是否包含产品使用所需的信息和所有的功能模块;用户文档描述的信息是否正确, 是否没有歧义和错误的表达;用户文档是否容易理解, 是否通过使用适当的术语、图形表示、详细的解释来表达;用户文档对主要功能和关键操作是否提供应用实例;用户文档是否有详细的目录表和索引表;文档描述与程序当前版本符合3.8.用户有特别要求的测试用户对于系统是否有特别的要求(需明确说明)4. 预期提交文档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提交的文档包括《测试需求》、《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
其中测试计划、报告等根据测试回归次数而产生多份。
4.1.测试需求文档首先完成测试需求的整理,阅读项目功能性说明的相关文档,挑选出可以测试的功能点,完成测试需求的整理。
4.2.测试用例文档测试需求作为今后测试活动的指导和目标,且为测试工作量的估算提供可计算的依据。
我方制定测试需求后将测试需求提交相关人员进行审查。
通过之后,将根据测试需求完成功能性测试用例的编写。
4.3.测试日志文档测试用例设计完成之后,我方将测试用例提交给相关各方评审。
评审通过后测试人员按照测试用例实施测试。
测试人员在实施测试的时候,将每日填写测试日志。
4.4.测试报告完成一次完整的功能测试之后,我方将汇总缺陷,完成测试报告。
5. 测试工作流程5.1.测试启动开发方提供项目相关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文档》、《用户手册》等相关文档;开发方搭建测试环境,提供必要的软、硬件;开发方进行系统讲解,完成对测试方的培训;测试方阅读相关文档并学习使用被测系统;测试方对依据的文档中的不足提出意见,由开发方补充完善文档。
5.2.测试准备测试方制定必要的标准,提交开发方和用户方审阅;测试方整理测试需求,提交开发方和用户方审阅;测试方书写测试计划,提交开发方和用户方审阅;测试方编写测试用例,开发测试脚本,可提交开发方和用户方审阅;5.3.测试实施测试方按照测试计划,按照设计的测试用例实施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问题。
测试方每日完成测试日志,并将测试日志提交开发方和用户方。
5.4.测试总结测试方对每次回归测试提交缺陷列表,编写测试报告。
6. 三方职责分工测试过程中需要开发方精悍有素的人员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并且为测试方提供现场技术支持。
开发方有义务配合测试方完成本次的系统测试,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工作。
由于测试阶段的根本目标是尽可能多发现并排除软件中潜藏的错误,最终把一个高质量的软件系统交给用户使用,因此用户方在测试阶段的直接参与、指正和确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发方需要有专人负责本次系统测试工作,组织测试现场和相关硬件设备,沟通和协调各方关系。
测试方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理论进行测试,提供专业测试人员和必要的测试工具,并以用户方的根本利益为工作原则指导。
7. 附录7.1.软件错误的严重性等级7.1.1.Critical:1级错误这一级别的错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没有实现或错误地实现重要的功能;✓业务流程存在重大隐患;✓软件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软件自身的原因自动退出系统或出现死机的情况;✓软件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软件自身的原因对系统或数据造成破坏;✓在现有的软、硬建设环境下不能实现应有的功能;✓特殊软件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危及系统和人身安全等。
7.1.2.Major:2级错误这一级别的错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没有实现基本功能,并且不存在替代办法;✓没有实现重要功能中的部分功能,并且不存在替代办法;✓业务流程衔接错误;✓用户的权限分配不合理;✓不可继续使用的异常错误;✓系统不明原因资源占用增大,导致性能不断下降;✓界面与需求不符;7.1.3.Averagte:3级错误这一级别的错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没有实现基本功能,但存在替代办法;✓没有实现重要功能中的部分功能,但存在替代办法;✓可继续使用的异常错误;✓提示信息存在错误7.1.4.Minor:4级错误这一级别的错误通常为易用性方面的错误:✓界面不友好、前后风格不一;✓中英文混杂;✓查询结果输出不直观;✓错别字,提示信息轻微错误;✓界面控件缺陷;✓快捷键错误;7.1.5.Enhancement:5级错误通常为不影响正常使用下的用户方提出的改进性建议,或者文档方面的错误。
✓界面调整✓功能改进调整建议✓颜色,字体,图像等不合适✓基本操作过于复杂✓使用手册与功能不符(功能使用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