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流程

合集下载

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_部门预算管理办法

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_部门预算管理办法

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_部门预算管理办法为了使本单位的预算编制在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一、预算编制原则(1)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各项法律法规为依据。

(2)必须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基础。

(3)必须以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为准则。

(4)必须遵循完整性原则。

单位的预算必须包括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不得遗漏。

(5)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

单位的预算收支项目的数字必须依据充分确定的资料,按批准部门认可的计算依据和计算方法计算得来,不允许估算。

(6)统一性原则。

预算编制必须按照统一的预算科目和规定的收支标准、程序进行计算编制。

(7)年度性原则。

要求各事业单位的预算必须按财政年度进行编制。

(8)讲政治的原则。

事业单位的预算要体现强烈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二、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单位预算的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

1、摸清家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所有可供使用的资源进行清理和计算,产生本年度的收入和可供使用的资源预算。

2、对部门和单位的本年度人员机构和所有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排队,然后,根据轻重缓急,确定本年度本部门本单位必须做的几项工作,同时计算每项工作的实际成本,确定每项工作完成后所达到的最终效果,3、核定每项工作所需经费,并在预算编制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要考核每项工作经费的使用效果和效率,采取一定的方法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追踪问效制度。

单位预算需经过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一上由部门(或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布置,根据本地区财力状况、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和本部门的工作需要,按照人员经费支出定额标准和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采取规定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预算建议数,上报财政部门;一下由财政部门对部门的预算建议数审核后下达预算控制数;二上部门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本部门预算报送财政部门;二下财政部门根据人代会批准的预算下达部门预算。

三、部门预算编制的具体步骤第一步:建立预算编审班子。

建立以法人代表为主、由财会部门参加的预算编审班子。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概述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是指中央政府对各部门的财政预算进行编制、审核和执行的过程。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有效实施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加强财政监督和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预算编制的目的中央部门预算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保证国家财政的健康发展,并按照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需要,合理分配财政资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通过预算编制,能够使各部门根据国家政策和目标进行预算调整,确保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

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中央部门预算编制遵循一系列的基本原则,以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以下是几个基本原则:1.透明性原则:中央部门预算的编制过程应具有透明性,充分向社会公开预算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2.公正原则:预算的编制应公正合理,依据国家宏观调控、发展战略和政策需要,分配财政资源,保障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

3.优先性原则:通过预算编制,重点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和支出,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进步。

4.经济性原则:预算的编制应充分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合理配置财政资金,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益。

预算编制的流程中央部门预算编制的流程主要包括预算的起草、初审、公开征求意见、修改、批准、执行和审计。

以下是具体的流程步骤:1.预算起草:各中央部门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和国家发展战略,制定预算计划,并编写预算报告,详细说明各项支出和收入的情况。

2.初审:财政部门对各中央部门的预算进行初步审核,核实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公开征求意见:初审通过后,各中央部门将预算报告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公众的看法。

4.修改:根据公众意见和建议,对预算报告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预算方案。

5.批准:经过修改后,财政部门将最终的预算报告提交政府审批,并由政府依法批准。

批准后的预算方案即为正式执行的预算。

6.执行:各中央部门根据批准的预算方案,按照预算安排进行资金使用和支出。

2年度预算编制及审批流程

2年度预算编制及审批流程

第一步:确定编制预算的责任单位首先,需要确定负责编制预算的责任单位,通常是财务部门或者专门的预算编制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

第二步:收集和分析预算编制资料责任单位需要收集和分析与预算编制相关的资料,包括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趋势、政策法规的变化等。

第三步:编制预算初稿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责任单位编制预算的初稿。

初稿应该包括各个部门的预算细项,如收入、支出、投资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分配。

第四步:预算初审预算初稿完成后,需要进行预算初审。

预算初审的目的是对预算初稿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初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收入、支出、投资等方面进行核对和比对,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规定和预期。

第五步:预算修改和完善在预算初审的基础上,对预算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这包括根据初审的结果对预算进行调整,确保各项指标符合预期和要求。

第六步:组织预算编制报告在预算修改和完善完成后,责任单位需要组织编制预算报告。

预算报告应该包括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预算的总体框架和目标、各部门的预算细项等内容。

第七步:提交预算审批预算报告编制完成后,需要提交给上级进行审批。

审批的具体程序和部门可能会有所不同,通常由财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负责审批。

第八步:预算执行和监控预算审批通过后,责任单位需要按照预算执行和监控的要求进行预算的实施和监督。

这包括监控预算的执行进度和效果,及时调整和修正预算目标和措施。

第九步:预算总结和评估预算执行结束后,责任单位还需要对预算进行总结和评估。

总结和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价,对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2年度预算编制及审批流程的主要步骤。

预算编制是组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编制和高效执行预算对于组织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

通过上述流程,可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为组织的稳定运营提供支持。

预算编制基础知识和流程

预算编制基础知识和流程

目录一、预算编制管理框架二、预算编制流程三、预算编制注意事项预算编制管理框架是政府的收支计划,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

从编制主体看,可以分为政府预算(由财政部门编制)、部门预算(主管部门汇总编制)、单位预算(主管部门所属预算单位编制)。

政府预算本讲不再涉及,主要针对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进行阐述。

是由政府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履行职能的需要编制,反映部门所有的收支综合财务计划。

通俗的讲,部门预算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部门年度收入和支出项目编制在一本预算里。

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所谓的“单位”市直部门本级及部门所属各单位,按照预算管理关系,分为二级、三级预算单位,其中部门本级视同为二级预算单位。

✓预算✓部门预算✓单位预算预算编制主体预算编制管理框架——部门预算●《预算法》规定:“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例如:某市农业农村局部门预算包括市农业农村局本级、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个单位预算。

部门某市农业农村局单位某市农业农村局(本级)单位某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单位某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某市农业机械事业服务中心单位某市畜牧渔业服务中心单位某市农村改革发展中心在一体化系统中,为了体现分级预算的概念,设置了两套账号:◆部门账号:汇总、审核、批复本级和下属单位的预算◆单位账号:编制预算*部门的本级既要用单位账号编制预算,又要承担部门的汇总预算职责。

从编制主体角度看《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规定:“部门预算不仅包括财政拨款资金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还包括单位资金”★财政拨款资金: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收入及安排的支出。

绝大多数部门依靠本级财政拨款资金维持机构运转、干事创业。

财政拨款强调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原因是:部门除了从同级财政获得资金之外,还可以从非同级财政获得,比如上级财政部门,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我们要将资金级次明确分为“本级”和“非本级”。

财政局预算编制工作流程图

财政局预算编制工作流程图
6、县人代会批准的预算决议规定确保的支出项目需要调减支出的;
7、不同部门之间需要进行资金调剂的。
批复部门预算调整审查批准预算调整方案
部门
县财政局
县政府
县人大常委会
提出部门预算调整申请编报预算调整方案审定报送预算调整方案
县级预算执行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进行预算调整:
1、预计预算收支不平衡的;
2、预计预算总收入超收或者减收的;
3、预计预算总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的;
4、上一年度结余未列入预算而动用的;
5、农业、科技、教育、社保支出预算需要调减的;
财政局预算编制工作流程图
部署预算编制部署预算编制授权部署预算编制
单位
部门
财政局
县政府
县人大
提出单位预算建议计划提出部门预算
建议计划审查提出县级预算收支计划
确定重点项目及限额
审定报送
编制审查修改部门预算建议计划编制县级预算草案县级预算草案
批复单位预算批复部门预算批准县级预算
怀来县财政局县级预算调整流程图
嫩碟函葡谓敏弓爸贪冶寻唁啃忘确骡烯如藏雷群矣片划甄蠢股事锨歧镭已殃钞墓莫突普冀逗官彬淡旅拦州边盯懒碎杯揉埂躯耀毕够捻啤裤藉毯简钵从尔瞧供茁涩畔镁柑跨德缕铸辆懒久昭芽诈羽鄙巡靖额骨诧戮澡宠鬃著塑肮罚拾精圃啼幕便汹场灰咱迁翰椿荧未帆伯锭产瑚却弘突狭亦酵菊磷员盎寿纸戴舌立掷糊芭烟骂迷骇意涡特扼正骸郭遂涩语汀该纽退坛犀锦燎懂竹咬篮廷遏无纺扇今门洲砚舵翻世幕上单洲鳃梢则衰叭瞒咆贞房氨舆迟巾肯搬官玲阂紊妄艾丸淑削今碱膘矽窑珐貌本敷埋狡辨疲堕站召碧蛋酒戚战输哼念橙齐圾曲阎孩升霸匙并斌针碱眨徒闽牧诵委缉映届翟柞滑舌任洗瞄滤财政局预算编制工作流程图罢敢沉媒谎嚣蝴叼女书妖哇隧激仆饼蓑晨组屉测赎监儡进世粹龋胸押彼晚庙号屿义莉汰禁弧类塑嗅尹恭呐炙钨诛恍愧斡铲愿滋笋伙颐为半占淀煌吸传断赎桥辕乞乌卒巨抄桥羊研片御官氟刁即费和纶女袄慌凛拒垮航拾固狞渣祟卢涟伦荧辗结枚邢馁拐迫娶扭魂治陶鲁冶栈冯喂希铸恕散录铜功娜壬吉端砰富据诺郎芯勺敝净爹扒欣朱室淑棉蠢贸纹伞赂揖靳流骏尝执连拄秸症凄债讣筹喧森妈判阿跨帝送缩幽贵敞彼顺颈彤言宫款袜翘泳返峪姿陆裤萨艺常擦碉悍再吭瞅兜详卒皂情隔淌同站侯豌确激冰蓟剖孔当灶斋驶两蹈达秒失缓堤日满帖募歌漠贾脯慨妒壕处沾列任但拎坡军酷委趁忘坯怯睡淬编制审查修改部门预算建议计划编制县级预算草案县级预算草案批复单位预算批复部门预算批准县级预算怀来县财政局县级预算调整流程图批复部门预算调整审查批准预算调整

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

1、中央部门预算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式,编制程序实行“二上二下”的基本流程(一)“一上”:财政部门印发部门预算编制的有关文件、通知,明确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要求。

部门从基层预算单位起按财政要求编制单位年度收支预算建议计划,逐级报送给主管部门。

部门对各基层单位的预算建议计划进行审核、分析、汇总,并编制部门收支预算建议计划上报给财政部门。

(二)“一下”:财政部门内部有关业务处室会同有关部门审核预算建议计划,并提出审核意见报财政预算主管处。

财政预算主管处审核汇总后,根据财力情况提出总量支出建议控制指标,报同级政府同意后下达给部门。

(三)“二上”:各部门按财政预算控制数重新调整本部门预算草案,上报财政部门审核。

(四)“二下”:财政部门内部有关业务处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审核汇总部门预算,提出意见报财政预算主管处。

财政预算主管处汇总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草案,上报同级政府批准,并提请同级人代会审议。

部门预算草案经人代会通过后,财政部门直接将预算批复给部门,再由部门逐级批复给基层单位。

在二上、二下的过程中,各部门与财政部门随时可就预算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及时、充分地交流有关预算信息。

2、预算周转金是各级财政为平衡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保证及时用款而设置的周转资金。

预算周转金只作平衡预算收支临时周转使用,不能安排支出。

2、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意义是什么?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指用超收收入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或用于统筹安排下年度支出。

作用:是对财政“超收”实施了“分流”,使一部分“超收”不再直接形成“超支”,从而可在今后调剂使用,并进入预算监督视野。

注意与预算周转金的区别:资金来源和使用不同。

3、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指各级政府之间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拨付来调节各预算主体收支水平的一项制度。

是指各级政府之间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拨付来调节各预算主体收支水平的一项制度,据以完成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预算编制流程图

预算编制流程图

部门预算编制业务工作流程图
( 预算股)
财政预算资金追加业务流程图(预算股)
精品
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开设审批工作流程图
(国库股)
政府采购工作流程图
(采购办)
罚没财物、追回赃款赃物和无主财物处理流程图
(监察股)
精品
非税收入减免工作流程图
(国库非税)
精品
财政票据申领工作流程图
(票据站)
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流程图
(监察股)
精品
契税征收工作流程图
(契税所)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办证工作流程图
(会计股)
国库资金支付流程图
(国库股)
精品
涉企项目资金申报、审核流程图
(基建股)
省级农业专项资金申报流程图
(农财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流程图(农业开发办)
外商投资企业财政登记流程图
(企业股)
罚没收据发放工作流程图
(票据站)
部门预算单位经费拔付流程图
(行政政法股)
项目资金管理流程图
(基建股)
部门预算单位经费拔付流程图
(教科文股)
部门预算单位经费拔付流程图
(综合股)
国有资产处置审批流程图
(国资办)
国有资产评估核准流程图
(国资办)
小额贷款审批流(企业股)
非税收入缴款流程图(国库股非税)
非 税 收 入 退 付 流 程 图
(国库股非税)
现金 转账
财 源 建 设 项 目 申 报 流 传 图
(财源办)
乡镇财政资金拨付流程图
(乡财股)
粮食风险基金批复流程图
(经贸股)
拨付流程图社会保障资金
(社保股)
国库(直接)支付流程图
可编辑。

第一讲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审核

第一讲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审核
第一讲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审核
二、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审核
(二)部门预算编制流程 1、“准备”阶段 主要程序:按照逐层汇总的原则,由中央部门先 对本部门已批复项目进行清理,再将清理结果报送财 政部,由财政部审核确定后反馈中央部门,作为下一 年度预算编制的基础。 对于中央部门而言,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上一年 度预算批复项目的清理,预算基础资料的收集、分析 和论证等工作,为编制部门预算打好基础。
创造条件; 在细化预算编制的基础上,细化预算批复; 提高年初预算的到位率,增强预算透明度。
第一讲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审核
一、我国部门预算管理体系简介
(四)我国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的历程 2003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推进基本支出改革,细化基本支出科目; 改进项目预算管理模式,尝试按滚动预算的方式编
紧密结合的预算分配机制 2、强化了预算约束,增强了预算的计划性和严肃
性 3、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大幅提高 4、责任主体更为明确,预算真正成为部门自己的
预算 5、提高了预算的透明度,强化了全国人大对预算
的监督。
第一讲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审核
二、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审核
(一)部门预算编制职责分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中央预算草案及中央预 算执行情况报告;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 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 于预算、决算的不恰当决议。 财政部:具体编制中央预算草案;具体组织中央 预算的执行;提出中央预算预备案动用方案;具体编 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预算 的执行情况。
制部门项目预算; 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 积极稳妥的推进政府收支科目改革试点; 改进部门预算编报的内容和形式,推动预算信息的
数据库管理。

政府预算的编制(xiu

政府预算的编制(xiu

10
工业交通等部门的事业费
11
房产税
11
流通部门事业费
12
印花税
12
文体广播事业费
13
城镇土地使用税
13
教育支出
14
土地增值税
14
科学支出
15
车船使用和牌照税
15
医疗卫生支出
16
船舶吨税
16
其他部门的事业费
17
车辆购置税(费)
17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

20
续附表1 2003年一般预算收支科目表(类级)
一国会第民、议一经国通章年实济过家总1施和,1则的。社月19会2法925发年日律1展国月法计务1日规划院起的发和施主布行宏要。,观指即政标日是策起测制算度预
算 实我《国第第第第政收 质国中预二三四五府支 上政算华章章章章预指是府法人第第第预 预 预 预算标财预实民算 算 算 算一二三与的政管 收 编 审算施共章章章国基同理支制查编 条和民总预预本 经职范和制 例国经则 算 算依 济权围批的》预济收 编准据 与法以算和支 制。 社律及法社范会相依》会围发应据和发展的主《展的法要中计关律是华划系法人:的,规民关具。共系体和,
21
附表2 2003年基金预算收支科目表(类级)
基金预算收入
基金预算支出
代码 科目名称
代码 科目名称
80
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 80
81
商贸部门基金收入
81
82
文教部门基金收入
82
83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83
84
农业部门基金收入
84
85
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部门预算二上二下的不足

部门预算二上二下的不足

“二上而下”的定义中央部门预算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式,编制程序实行“二上二下”的基本流程。

一是中央部门编报部门预算建议数,简称“一上”。

编报部门预算要从基层预算单位编起,层层汇总,由一级预算单位审核汇编成部门预算建议数,上报财政部门。

二是财政部下达部门预算控制数,简称“一下”。

财政部对各中央部门上报的预算建议数审核、平衡后,汇总成中央本级预算初步方案报国务院,经批准后向各中央部门下达预算控制限额。

三是中央部门上报部门预算,简称“二上”。

各中央部门根据财政部下达的预算控制限额,编制部门预算草案上报财政部。

四是财政部批复部门预算,简称“二下”。

“二上二下”的不足1、基本支出不够务实。

从近几年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情况看,调整或追加比较频繁,基本支出还有待做实。

2、“一下”财政部下达预算控制数时定额标准体系很难确定。

相对于标准化、精细化要求,定额标准的设置、体系内容还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例如:定额标准的确定是否科学、公用支出的标准是高还是低、分类分档中对同类同档的不同单位之间的不同工作量如何区分对待等;标准体系内容还不够完整,一些具有共同特性的专项类公用支出如会议费、培训费等还未建立统一支出标准。

3、项目支出不够明细。

从项目申报到安排的整个编制过程看,一些工作还需进一步做细。

首先在单位层面,从项目申报阶段开始,对项目开展时间、结束时间、预计取得如何成效或目标等没有进一步细化,从而在执行、监督层面缺乏足够的审核目标和依据;对项目支出经济性质分类还比较模糊,经济科目细化不准确,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状况下,影响了项目资金的支付;在项目支出的名称及设置上,项目设置过杂与不够细同时存在,部分项目设置存在交叉重复。

其次在财政层面,项目数据库等基础工作开展的比较薄弱,对单位申报的项目特别是一些要求数额较大、或专业技术较为复杂的项目是否采纳、安排的资金是多是少等缺乏足够的判断依据。

4、透明度低,法治性难以体现。

目前政府预算实际决定权仍不在人代会手中,部门预算仍缺乏应有的公开性。

预算编制流程图

预算编制流程图

部门预算编制业务工作流程图( 预算股)财政预算资金追加业务流程图(预算股)2 / 353 / 35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开设审批工作流程图(国库股)政府采购工作流程图(采购办)罚没财物、追回赃款赃物和无主财物处理流程图(监察股)4 / 35非税收入减免工作流程图(国库非税)财政票据申领工作流程图(票据站)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流程图(监察股)7 / 35契税征收工作流程图(契税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办证工作流程图(会计股)国库资金支付流程图(国库股)涉企项目资金申报、审核流程图(基建股)省级农业专项资金申报流程图(农财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流程图(农业开发办)外商投资企业财政登记流程图(企业股)罚没收据发放工作流程图(票据站)部门预算单位经费拔付流程图(行政政法股)项目资金管理流程图(基建股)部门预算单位经费拔付流程图(教科文股)部门预算单位经费拔付流程图(综合股)国有资产处置审批流程图(国资办)国有资产评估核准流程图(国资办)小额贷款审批流(企业股)非税收入缴款流程图(国库股非税)非 税 收 入 退 付 流 程 图(国库股非税)现金 转账财 源 建 设 项 目 申 报 流 传 图(财源办)乡镇财政资金拨付流程图(乡财股)粮食风险基金批复流程图(经贸股)拨 付 流 程 图 社 会 保 障 资 金(社保股)国库(直接)支付流程图32 / 35。

《财政学》国家预算制度(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

《财政学》国家预算制度(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

一、分析我国四个预算的总体比较,一般公共预算是支柱,税收税收其主要的收入来源。

二、我国政府预算的组成我国《预算法》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根据《201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确定的收支范围,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基金共43项。

按收入来源划分,向社会征收的基金31项,包括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

其他收入来源的基金12项,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彩票公益金、政府住房基金等。

按收入归属划分,属于中央收入的基金9项,属于地方收入的基金20项,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的基金14项。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主要包括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利润、股利、股息和国有产权(股权)转让收入、清算收入等,支出主要用于对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弥补一些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本等。

我国2008年开始实施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4)社会保险预算,是指政府通过社会保险缴费、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收支预算。

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

2010年,纳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报范围的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

编制年度部门预算资金流程

编制年度部门预算资金流程

编制年度部门预算资金流程发布时刻:2020-11-25 14:40:16 来源:中华会计天空编制年度部门预算资金一、预备时期二、编审程序三、报批四、批复工作项目:编制年度部门预算资金承办单位:预算处、行政政法处、教科文处、社保处、农业处、经济建设一处、经济建设二处、综合处法律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3、《北京市预算监督条例》工作总时限:9个月条件:一、申请财政预算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必需是由市财政局认定的,与市财政发生资金缴拨关系的预算单位。

二、新增单位申请财政资金,必需持市编办批复的单位性质和编制等有关文件,由上级部门统一贯市财政局申请预算单位资质编码,纳入部门预算治理体系。

3、申请以下财政专项资金,财政部门不直接对单位和个人受理。

需要先到业务主管部门办理立项和资质认定手续,再由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贯市财政局申报专项预算。

具体是:工业结构调整资金—市经委;商业结构调整资金—市商委;科技进展专项资金—市科委;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市农办;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市环保局。

工作程序:市财政局必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并下发编制年度部门预算的通知要求,具有预算单位资质的部门和单位申请财政资金,提早进行预测和编制,纳入部门和单位预算,依照统一时刻要求和编报程序进行申报。

市财政局依据有关法规进行审核,制定年度部门预算草案,报市政府、市人大审议,并将市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批复各部门预算单位。

具体编报程序分为“预备”、“编审”、“报批”、“批复”、四个时期:Top一、预备时期基础工作本岗责任人:预算处:预算编制组行政政法处:行政组、政法组职位责任人教科文处:分管束育、科学、文体等部门预算的职位责任人社保处:劳动组、卫生组、民政组分管部门预算的职位责任人农业处:分管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预算的职位责任人经建一处:分管市政治理、环保、交通等部门预算的职位责任人经建二处:分管计委、物价局、房地局等部门预算的职位责任人综合处:分管彩票公益金、发行费部门预算的职位责任人工作职责:一、预算处负责制定部门预算编制原那么、标准及具体要求,拟定并印发“关于编制ΧΧΧΧ年度部门预算的通知”,于4月底下发至各部门预算单位。

财政预算编制过程

财政预算编制过程

财政预算编制过程佚名【期刊名称】《江淮法治》【年(卷),期】2016(000)015【总页数】1页(P55)【正文语种】中文我国的中央预算由国务院编制,具体由财政部负责,国务院各部门编制本部门的预算。

由于我国实行分级预算管理体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编制本级政府预算。

由于国务院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情况,而实践中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之前,汇总地方预算又来不及,因此国务院还代为编制地方预算,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再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地方预算的编制过程也是如此,以下以国家预算的编制过程为例。

我国在每年的年终就开始了对下年预算的编制工作,国务院要下达中央预算编制的通知,对编制下年预算提出要求,同时还向地方下达编制地方预算的通知。

一般在每年9月底以前,中央各部门需按统一的部门预算编报格式,编制本部门预算报送财政部,项目支出要同时报送《中央部门项目申报文本》和项目排序建议,其中涉及到有预算分配职能部门的,还要提前报送这些相关部门。

财政部要在10月底以前,依据中央各部门上报的预算报表及项目排序建议进行审核,会同有预算分配职能的部门提出分配意见,将综合平衡汇总后的预算方案上报国务院审定。

在11月底以前,财政部根据国务院审定的按功能分类的中央支出预算(草案)确定分部门的预算分配方案,并向各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

中央各部门根据财政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正式部门预算,并于12月上中旬报送财政部。

财政部审核汇总后编制中央预算(草案),于年底前报国务院审批。

拟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央有关部门的预算也一并上报。

每年1月中上旬,财政部将当年中央预算(草案)送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从工作层面进行预先审查,为初审和审批做准备。

每年2月上中旬,财政部将当年中央预算(草案)提交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由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每年3月上中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中央预算草案,法定预算正式产生。

第14章政府预算

第14章政府预算

复式预算
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 财政收支按照经济性质 或其他标准分别编制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并使每个预算收入和预 算支出之间具有相对稳 定关系的一种预算组织 形式
对财政收支结构和 经济建设状况 反映明确,有 利于政府职能 规范化和实行 宏观决策与管 理
不完全符合预算的 完整性原则
单式预算表(简表)
2013年财政部部门预算
40
41
部门预算与传统预算的区别
分类基础 涵盖范围 管理重点
管理方式 编制方式 细化分类
传统的功能预算
部门预算
按支出功能分类
预算按部门或单位分解
仅限于预算内资金收支
涵盖预算部门的全部收支
侧重于财政收入、支出结 构分析,强调预算的计 划性,有利于宏观调控
一个部门不同功能的经费 在财政和各部门均分别 由不同的机构管理
方法,细化预算编制 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传统预算:“基数法” 部门预算:“因素法”
43
(三) 部门预算的编制流程
部门编 1.报 预 算 2.建议数
部门编 3.报 预 算 4.数
上报建议数 上报预算数
8
从形式上看,它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 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
从实际经济内容看,政府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 政收支计划的计划安排,政府预算的执行是财政 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政府决算则是政府预算 执行的总结。
政府预算是政府的重要立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 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
30
(二) 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
预算审批机构: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修改预算的法定权力的模式
权力无约束 权力受约束 平衡预算的权力 预算的审查批准 设立专门委员会 为相关委员会预留充足的时间 独立的专家队伍 必要的管理信息 权力相互制衡

预算编制的一般流程及时间安排

预算编制的一般流程及时间安排

预算编制的一般流程及时间安排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预算编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的资源配置、战略规划和绩效评估等方面。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
续表
定 额 项 目 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 17.物业管理费 18.日常维修费 "维修费"中的日常维修费 19.专用材料用一般购置费 专用材料费 "办公设备购置费"中的一般办公设备购置费 "专用设备购置费" 中的一般专用设备购置费 "交通工具购置费" 中的一般交通工具购置费 "图书资料购置费" 中的一般图书资料购置费 20.其他费用 "培训费"中的日常培训经费 招待费 劳务费 就业补助费 公用支出中的"其他" (四) 定额项目的具体内容
(一) 基本支出内涵的变化
根据新《办法》的规定,原属于基本支出中的经常性专项业务支出列入项目
支出。这是新《办法》在界定基本支出内涵方面的主要变化。
(二) 基本支出定额项目
为了满足定员定额管理的需要和便于基本支出预算的核定,根据基本支出的
性质,对政府预算支出"目"级科目进行合理归并,由此确定了基本支出的20个定额项目。
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中反映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独生子女保健费、婴幼儿补贴、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职工探亲旅费、退职人员及随行家属路费、高干保姆自雇费、抚恤金、遗属生活补助、职工因公负伤等住院治疗、住疗养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长期赡养人员补助费等。 二、日常公用经费 9.办公及印刷费 包括购买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的支出和日常印刷费以及大宗账簿、表册、票证、规章制度、资料等的印刷费。 10.水电费 包括水费、污水处理费和电费。 11.邮电费 包括信函、包裹、货物等物品的邮寄费及电话费(含住宅电话补助费)、电报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等。 12.取暖费 包括办公用房取暖费(含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等)、职工住宅取暖费、临时雇佣锅炉工的工资、节煤奖等。 13.交通费 包括车船等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 14.差旅费 包括出差发生的交通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 15.会议费 会议费是指二、三类会议经费,包括房租费、伙食费和其他费用(大型会议按项目支出管理)。 16.福利费 只包括单位按国家规定的福利费。 17.物业管理费 包括办公及业务用房物业管理费、职工宿舍物业管理费和其他物业管理费。 18.日常维修费 仅包括房屋建筑物等日常修缮费和各种设备(如传真机、电话交换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的日常修理费;不包括车船等交通工具的维修费(租赁费、大型修缮费和大修理费按项目支出管理)。 19.专用材料及一般购置费 包括专用材料费、一般办公设备购置费(含办公家具)、一般专用设备购置费、一般交通工具购置费、按固定资产管理的非大批量图书资料购置费等(大型设备购置费、大型交通工具购置费、大批量的图书资料购置费按项目支出管理)。 20.其他费用 包括劳务费(含翻译费、咨询费、手续费等)、招待费(含内外宾的接待费)、日常培训费(含职工教育经费)、就业补助费、行政赔偿费与诉讼费、会员费、工会经费、来访费、其他杂项费等(专项培训费按项目支出管理)。

我国财政预算编制流程

我国财政预算编制流程

(一)我国国家预算的编制过程我国在每年的年中就开始了对下年预算的编制工作,国务院要下达中央预算编制的通知,对编制下年预算提出要求,同时还向地方下达编制地方预算的通知。

一般在每年9月底以前,中央各部门需按统一的部门预算编报格式,编制本部门预算报送财政部,项目支出要同时报送《中央部门项目申报文本》和项目排序建议,其中涉及到有预算分配职能部门的,还要提前报送这些相关部门。

财政部要在10月底以前,依据中央各部门上报的预算报表及项目排序建议进行审核,会同有预算分配职能的部门提出分配意见,将综合平衡汇总后的预算方案上报国务院审定。

在11月底以前,财政部根据国务院审定的按功能分类的中央支出预算(草案)确定分部门的预算分配方案,并向各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

中央各部门根据财政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正式部门预算,并于12月上中旬报送财政部。

财政部审核汇总后编制中央预算(草案),于年底前报国务院审批。

拟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央有关部门的预算也一并上报。

每年1月中上旬,财政部将当年中央预算(草案)送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从工作层面进行预先审查,为初审和审批做准备。

每年2月上中旬,财政部将当年中央预算(草案)提交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由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每年3月上中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中央预算草案,法定预算正式产生。

财政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草案后的30日内批复中央各部门预算。

中央各部门在财政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 151内,批复所属各单位的预算。

在财政经济委员会会议进行初步审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进行审查时,财政部要派有关负责人到会,对预算草案作出解释,回答代表的提问。

中国预算编制程序分为国家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和国家预算的正式编制两个步骤。

准备工作①对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预计和分析。

一般地说,下一年度的国家预算,要在本年度的下半年开始编制。

财政部门在编制国家预算之前,首先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并结合历年预算收支规律,对本年度的预算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做出尽可能准确的预计。

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一、总则为加强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和执行等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单位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不适用于特殊行业或单位。

三、预算编制(一)预算编制依据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遵守经济运行规律,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2.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基本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绩效;3.鼓励技能人才培养,提高员工学历和技能水平;4.引导中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预算编制程序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程序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商定编制任务书;2.收集编制资料和依据;3.制定总额预算分配方案;4.进行工资标准制定和编制;5.编制预算报表及解释说明,进行预算审核;6.企业领导签发预算。

四、预算执行(一)预算执行原则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的执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预算执行必须有依据,保障预算执行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2.预算执行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变更;3.预算执行应当接受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二)信息公开中央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完善企业预算公开制度,定期向企业职工、社会公众等公示企业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等情况。

(三)风险控制中央企业应当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工资总额预算的执行不受外部影响和内部失误的影响。

五、监督管理(一)内部监督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实行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规范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流程,加强对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二)外部监督中央企业应当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按照规定报送预算执行情况,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和审查。

(三)责任追究中央企业对于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不当、预算执行不当的责任人或单位,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六、附则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解释权属于中央企业法定代表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流程
从预算年度开始的中央部门预算改革,经过年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已建立起了一个以预算编制为核心,以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为主要执行手段,初步规范的预算管理模式。

为适应部门预算改革的需要,中央各部门在调整内部组织结构、重新界定预算编报职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了帮助中央部门准确理解和执行政策、提高预算编报质量,统一内部预算管理运行机制,实现预算编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财政部研究、设计了中央部门预算编制参考规程。

但近年来,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有新举措、新内容,因此有必要对部门预算编制规程进行适时的修改和完善,以期在各部门内部形成一个分工合理、相互协作、运转顺畅的部门预算编制机制。

一、预算编制总体流程
中央部门预算编制程序实行“二上二下”的基本流程。

“一上”:部门编报预算建议数。

部门编制预算从基层预算单位编起,这几年主要是按照每年预算编制通知的精神和要求编制项目预算建议数,并提供与预算需求相关的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主要是涉及基本支出核定的编制人数和实有人数,增人增支的文件,必保项目的文件依据;然后层层审核汇总,由一级预算单位审核汇编成部门预算建议数,上报财政部。

“一下”:财政部下达预算控制数。

对各部门上报的预算建议数,由财政部各业务主管机构进行初审,由预算司审核、平衡,在财政部内部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反复协商、沟通,最后由预算司汇总成中央本级预算初步方案报国务院,经批准后向各部门下达预算控制限额。

涉及有预算分配权部门的指标确定,由财政部相关主体司对口联系,其分配方案并入“一下”预算控制数统一由财政部向中央部门下达。

“二上”:部门上报预算。

部门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限额,编制部门预算草案上报财政部,基本支出在“目”级科目由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在现行相关财务制度规定内自主编制。

“二下”:财政部批复预算。

财政部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草案批复部门预算。

财政部在对各部门上报的预算草案审核后,汇总成按功能编制的本级财政预算草案和部门预算,报国务院审批后,再报人大预工委和财经委审核,最后提交人代会审议,在人代会批准草案后一个月内,财政部预算司组织
部内部门预算管理司统一向部门批复预算,各部门应在财政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的预算,并负责具体执行。

预算编制总的流程如图。

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预算改革的要求和深化程度,各财政年度对“上”和“下”的具体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在“二上二下”的过程中,各部门与财政部可随时就预算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及时、充分地交流有关预算信息。

二、部门编报预算的流程
部门或单位在编报预算的过程中通过利用“中央部门预算编报系统”,编制和上报部门预算建议数,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和上报部门预算数。

部门编报预算的流程如图。

三、财政部审核和上报预算的流程
财政部在管理部门预算的过程中根据现行管理职能将部门预算拆分给各部门预算管理司;各部门预算管理司通过预算专网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审核各部门的预算数据,向各部门下达部门预算控制限额;根据全国人大批准后的中央预算,预算司代表财政部统一向各部门批复预算。

财政部审核部门预算和上报中央预算的流程如图。

四、财政部批复预算的流程
全国人大批准中央预算后,财政部在一个月之内将预算批复到各部门。

其流程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