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进化论学派研究范式的形成_对_原始文化_的另一种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08-07-02
作者简介:张琳琳,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古典进化论学派研究范式的形成
———对《原始文化》的另一种解读
张琳琳,董亚伟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原始文化》一书长期以来被文化人类学者视为这一学科的开山之作。在书中,爱德华・泰勒第一次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范式”,勾勒了文化学的基本轮廓,即提出了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范围、原则和方法,至今仍然是我们研究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型。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古典进化论学派;原始文化;范式
中图分类号:G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79(2008)05-0076-04
托马斯・库恩在其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一
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范式”(Paradigm )理论。所谓“范式”,在库恩看来,就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它在一段时间内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库恩的范式理论不仅为科学史家提供了规范的方法论,而且人文学家也可以此为指导来合理重建“内部历史”。因为在库恩看来,“取得一个范式,取得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1]
换言之,“范式的形成是学科成熟的标志”[2]
。“我们深知,一个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的范式,通常体现在他的经典著作和教科书中。”[3]所以,在人文学科内,如果没有学科范式,就不会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积累和进步,对于文化人类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形成而言,英国人爱德华・泰勒及其《原始文化》的历史地位就是如此。
爱德华・泰勒是最有影响的进化派和人类学派的经典作家。《原始文化》是泰勒的代表作,同时被视作古典进化论学派的经典著作,即使现在还依然是人类学领域的经典。在书中,泰勒第一次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范式”,勾勒了文化学的基本轮廓,即提出了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范围、原则和方法,至今仍然是
我们研究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型。恰如库恩所说,在科学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经典都为后继者的研究“规定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和方法”,[4]
从而形成为学界所公认的包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途径,以规范和制约着这门学科的发展。“这些著作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就在于他们共同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他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其二,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5]所以,我们若以此为理念,把爱德华・泰勒的《原始文化》作为古典进化论学派研究范式形成的一个革命性的标志并不为过。
一
一门学科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者说是一门学科范式的形成,就在于它要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一些通用的基本概念。《原始文化》之所以一直被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者视为这一学科范式形成的开山之作,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爱德华・泰勒为文化所下的定义,也是他为文化人类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至今仍为人类学界的大多数学者所普遍接受。泰勒在《原始文化》开
・
67・第27卷 第5期2008年9月 曲 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 L OF QU J I NG NORM A L UNI VERSITY
V ol.27 N o.5
Sept.2008
篇第一章便说明文化人类学是研究“文化的科学”,他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6]而其后人们提出的人类学的“文化”一词的概念,大都是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作修改、补充和完善。如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类学家马凌诺夫斯基(B.K.Malinowski)便在其名作《文化论》中继承并发展了泰勒的思想,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含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7]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8]两种主要成分。随后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A.L.K roeber)和克拉克洪(Clyd K luckhohn)通过对从泰勒提出文化定义的1871年到1951年的80年间文化概念的历史演进的梳理发现,虽然后来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心理学家等给“文化”下了多达164个定义,但他们只是从历史性、规范性、心理性、结构性、遗传性角度作描述或定义,均未突破泰勒把“文化”看成是一个复杂整体的范式。他们仅仅是对泰勒这一文化概念范式进行简单的修修补补,并没有导致其发生革命性的、实质性的变化。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泰勒给文化下的这个经典性的定义似乎起到了这么一种作用,它使人类学界内部关于什么才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或基本问题的无休无止的争论停止了。因为他们普遍承认了泰勒的文化概念范式的科学性而不需要从第一原理出发为这一概念进行辩护。这样他们就可以静下心来,沿着泰勒所开辟的道路去从事那些更精确、更深奥、更费心力的研究。
二
在古典进化论发展尚未成熟的时期,文化人类学尚处初创阶段时,文化人类学科内部曾存在进化论与退化论的争辩。主张退化论的学者认为,人类文化的早期是一种“半文明的状态”,后来,人类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朝现代文明人也就是西方人发展,另一个方向朝野蛮人即非西方人发展,进而得出当代一些民族的文化落后是退化的结论。而主张进化论的学者在生物进化论和社会进化论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则认为人类虽处于不同的文化阶段,但本质是同一的,并得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变化进步是基本的,世界上的所有民族及其社会文化都会经历一个逐步的、自然的、向前发展的过程。进化论学者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从而形成了西方人类学界第一个学术共同体———古典进化论学派。
借用托马斯・库恩的一句话,“理论要作为一种范式被接受,它必须要优于它的竞争对手”。[9]古典进化论学派之所以能在学派竞争中生存下来,是因为这个学术共同体的研究范式有一个鲜明特征:主张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寻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为人类文化与各种动物进化一样,经过较长时间也会产生变化,由较低级的文化阶段逐渐发展到较高级的文化阶段,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须经历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古典进化论又称“单线进化论”,因为这一学派认为所有的文化都会经历一些特定的发展阶段,由“蒙昧”直线性发展到“文明”时代。作为这一学术共同体中的领军人物———爱德华・泰勒的核心理念便是文化进化论。文化进化论的思想虽然不是他首先提出来的,①但此前的学者包括斯宾塞在内仅是泛而论之,而他则系统而逻辑地阐述了文化进化的原理、进化的机制以及研究方法。
除了确定文化的概念之外,泰勒对文化人类学的发展、成熟做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便是他通过对杂乱无章、彼此矛盾的文化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文化人类学的两大原则。首先,他认为诸多文化现象有着广泛的共同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
・
7
7
・
张琳琳,董亚伟:古典进化论学派研究范式的形成
①18世纪涂尔干(1727~1781)、孔多塞(1743~1794)到19世纪前期的黑格尔(1770~1831)、孔德(1798~1857)、里查德(1786~1848)、克莱姆(1802~1867)以启蒙时期社会和文化中的人的同一性观念为前提,认为人类是经历一些明确的阶段而趋向完美演化的。他们是进化理论的先驱者。1862年赫伯特・斯宾塞在《第一原理》中对进化观念给以极大关注。经过他的大力传播,1872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第6版中开始使用“进化”一词,并且已形成一个明确而全面的关于进化过程的观念。与泰勒同时代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也阐述了进化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