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
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推行精准扶贫政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农村地区的实际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
本文将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扶贫对象的准确性不高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扶贫对象多为自然村,因此自然村层面上的贫困人口识别、评估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当前农村地区的扶贫对象识别尚不够准确,低收入人群越来越向城市化趋近,而且城乡界限不清,不断有人口向农村地区迁移,这些都给扶贫工作带来了困难。
对策:建立完善的扶贫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全面掌握扶贫对象的情况;在扶贫对象的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加强和细化对人口信息、社会经济状况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强化监管和考核,确保扶贫工作的准确性。
在农村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时,应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和需要,精准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
然而,当前的扶贫措施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对策:针对不同的贫困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提供技能培训、提供创业贷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此外,还应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问题三: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在扶贫过程中,对于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不高,部分地区存在滥发、浪费等现象。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对策: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和监管,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严格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加强对扶贫资金的资金审计和监督,严格查处违规行为,确保扶贫资金的正常使用。
问题四:扶贫政策的普及和宣传不够尽管当前扶贫政策的推广和宣传已经走上了正轨,但是在不停地改革和优化的形势下,各地政策细节的理解和实施仍然存在困难。
对策:加强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网络等宣传方式,提高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协助贫困户逐步脱贫致富。
总之,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难点。
精准扶贫政策的区域差异与对策报告
精准扶贫政策的区域差异与对策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中国政府致力于减少贫困人口数量,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实践中,不同地区的扶贫成果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报告将分析精准扶贫政策在区域间的差异以及可能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推进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
二、影响精准扶贫政策区域差异的因素1.地理环境不同地区的贫困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制约和资源禀赋差异。
例如,西部地区地势复杂,生态脆弱,农业发展受制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扶贫政策在这些地区实施时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2.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扶贫政策的影响也较大。
部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不平衡,导致贫困人口较多,因此需要更多的扶贫资源。
3.文化传统与教育水平文化传统和教育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
一些地区由于落后的传统观念和较低的教育水平,使得贫困人口难以融入现代社会,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三、区域差异的反思与对策1.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针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造成的差异,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
例如,在西部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好的交通和通信条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更多的产业扶贫政策和资金支持,激发当地经济发展活力。
2.推进教育扶贫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和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
提供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建设贫困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等措施,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打破贫困的困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加强产业帮扶和就业扶持针对不同的地区特点,制定相应的产业帮扶政策,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同时,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通过劳动改变贫困现状。
四、总结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也面临区域差异的挑战。
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的扶贫策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农村精准扶贫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精准扶贫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农村精准扶贫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当前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本文基于对农村精准扶贫现状的调研,探讨了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精准扶贫现状1.贫困人口较多中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较多,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和山区贫困人口比例较高。
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产业支撑,致使他们难以脱贫。
2.扶贫政策不够精准当前的农村扶贫政策虽然涵盖了各个方面,但在实施中仍存在不够精准的问题。
一些扶贫政策未能真正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的需求,致使扶贫效果不佳。
3.产业发展不畅农村地区由于资源条件有限,产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一些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导致产业发展不畅,贫困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4.教育医疗条件落后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缺乏教育和医疗资源。
这使得当地居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难以改善生活状况。
二、对策建议1.加大产业扶贫力度针对农村地区产业发展不畅的问题,应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引导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帮助当地群众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2.优化精准扶贫政策在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时,应更加贴近实际,充分考虑当地的特点和需求,确保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要加强对扶贫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3.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当地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加强教育医疗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提高当地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置水平。
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和医疗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提高当地居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
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通过精确识别贫困人口,有针对性地提供扶贫政策和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正视一些问题和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第一个问题是精准识别的准确性。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数量庞大,在进行精准识别时,需要兼顾速度和准确性。
由于信息不对称、数据收集不完善等问题,会导致一些合格的贫困人口没有被纳入扶贫范围,或者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口获得扶贫资金。
为了提高识别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估的方法,包括收入、教育、健康、住房等多个指标综合考虑,同时加强数据收集和信息共享的合作,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二个问题是扶贫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在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可能会存在腐败现象,导致扶贫资金流失或被滥用。
为了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我们可以建立监督机制,加强资金的审计和监督,公开扶贫项目的决策和执行过程,接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
还可以加强贫困地区的监督和参与,通过建立村民委员会等机构,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资金落实到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口身上。
第三个问题是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精准扶贫的目标不仅是解决贫困人口的当前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地区建立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长期的增长和发展。
由于一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水平低,技术和管理能力不足,可能导致扶贫项目的效果不佳,不能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发展适合本地情况的产业,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四个问题是扶贫政策的协调性和一体化。
精准扶贫牵涉到多个部门和地方的合作,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沟通平台,可能会导致政策的执行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起多部门的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和合作机制,确保政策的一体化和协同发展。
农村扶贫实施策略因地制宜精准帮扶
农村扶贫实施策略因地制宜精准帮扶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特别是农村贫困。
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村扶贫成为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在农村扶贫实施策略方面,因地制宜的精准帮扶被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因地制宜——了解当地特色与需求因地制宜是农村扶贫实施策略中的核心原则。
它要求政府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出适合当地的扶贫政策和举措。
例如,对于一些地区而言,由于土地资源匮乏,农业产业发展受限,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方式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
而对于一些资源丰富但交通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农产品物流,提高农业产品的销售价值。
因地制宜的策略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的需求,还能够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投入。
二、精准帮扶——集中力量解决贫困核心问题精准帮扶是农村扶贫实施策略中的有效手段。
它要求政府将帮扶对象精确确定,并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源。
根据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政府通过建立贫困户信息档案,对贫困原因进行逐一核查,找出贫困户的核心问题,并根据问题的不同制定出相应的帮扶措施。
这种精准帮扶的方式避免了扶贫资源的浪费,有效地提高了扶贫措施的实施效果。
三、因地制宜与精准帮扶相结合——扶贫事半功倍事实上,因地制宜和精准帮扶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种策略,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
首先,因地制宜为精准帮扶提供了基础。
了解当地的特点和需求,才能更好地确定帮扶对象,也才能更好地制定帮扶政策和举措。
其次,精准帮扶为因地制宜提供了具体的落实方式。
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政府可以精准地对症下药,对不同贫困户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方案。
通过精准的帮扶,可以有效地提高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可以更好地发挥资源的作用。
最后,因地制宜和精准帮扶的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村扶贫的效率和成效。
针对不同地区的需求,因地制宜的策略可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而精准帮扶的方式可以确保扶贫资源的有效使用和目标的精确实现。
关于精准扶贫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关于精准扶贫的难点与对策分析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是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政府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精准扶贫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对精准扶贫的难点和对策进行分析。
一、难点分析1. 贫困人口分布广泛,形势复杂。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贫困人口分布广泛,形势复杂。
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山区、沿海地区等,贫困状况各异。
这就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2. 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多样化。
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多样化,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教育水平低等问题。
如何因地制宜地解决这些问题,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大难题。
3. 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
精准扶贫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如何保证这些资金的有效使用,如何避免浪费和腐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缺乏科学的评估指标。
精准扶贫需要科学的评估指标,但是目前的评估指标不够科学化,导致有些地方存在“数字脱贫”和“虚假扶贫”的现象。
这就需要着力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确保扶贫工作的真实有效。
5. 缺乏长效机制。
精准扶贫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支持,但是目前缺乏长效机制,扶贫工作容易出现短期行为和政绩工程。
如何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成为了当前精准扶贫的一大挑战。
二、对策分析1. 因地制宜地制定扶贫政策。
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贫困状况,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扶贫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采取扶持传统产业和发展特色产业的方式,对于偏远山区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入。
2. 综合施策,多方参与。
解决贫困问题需要综合施策,要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组织和个人也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与扶贫策略分析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与扶贫策略分析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其中包含着广大的农村地区。
然而,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扶贫策略。
一、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得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此外,经济发展不平衡还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均,使得农村地区缺乏发展动力和支持。
二、土地问题农村地区的土地问题是导致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村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并且大部分土地被富裕家庭或大型企业占有。
这导致了大量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并被迫成为佃农或流动农民。
没有土地的农民往往难以谋生,陷入了贫困之中。
三、教育与技能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民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化的产业发展需求。
缺乏教育与技能的农民往往在就业和创业方面面临困难,造成了农村贫困问题的进一步加剧。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城市地区而言比较薄弱,包括交通、通讯、水电等方面。
基础设施不完善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基础设施不完善也导致了农产品销售困难和农民收入的下降,从而加重了农村贫困问题。
针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扶贫策略:一、土地改革与扶持政策中国政府通过土地承包政策,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努力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此外,政府还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教育与技能培训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农民的教育程度提高。
同时,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这将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促进农民的创业和就业。
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与政策策略
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与政策策略当今世界,贫困问题仍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的贫困问题长期存在,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中国国家层面于2014年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旨在通过精准施策,精准识别贫困人群,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程度地减缓和消除贫困,这篇文章将探讨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与政策策略。
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分类施策,因地制宜。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区域划分和分类标准,确定不同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对特定贫困地区进行精准扶贫。
这种方法避免了一刀切的错误施策,针对不同的地区和人群,实施更为精细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
二、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必要条件。
通过调查统计和综合评估,全面了解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收入情况、劳动能力等问题。
这种方式能够科学地识别贫困人口,找准贫困原因,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计划。
三、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协作精准扶贫需要全社会各方的努力,只有各方资源的整合和协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政府部门应该做好大量前期工作,制定合理的扶贫政策和措施。
社会各界应积极响应并参与其中,捐款志愿服务等形式,充分提高市民参与精准扶贫的认识和意识。
四、大力发展产业发展产业是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途径。
这需要政府对当地的产业进行全面统计、评估、规划,推动发展可行、有前途的产业项目。
同时,政府还应给予一定程度的财政援助和优惠政策。
此外,还应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普通公众投资发展当地产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五、改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是精准扶贫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脱贫就难以实现。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但不限于道路交通、电力通讯、水利能源等建设。
因此,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的积极参与,力争实现全民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贫困地区基础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
六、实行对贫困地区的监督评估对精准扶贫的实行,面对复杂的问题和难以遇到意外的困难,在实施过程中时常面临质量等方面的指责。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精准扶贫与乡村贫困的治理与帮扶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精准扶贫与乡村贫困的治理与帮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精准扶贫和乡村贫困治理与帮扶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精准扶贫与乡村贫困的治理与帮扶的问题。
一、精确识别贫困对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精准扶贫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先准确识别出贫困对象,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具体的扶贫工作。
因此,政府需要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全面了解农村地区的贫穷情况,包括了解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以及原因。
二、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计划针对不同的贫困情况,需要制定不同的扶贫计划。
这要求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措施,为贫困地区提供帮助。
这可能包括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就业机会、开展技能培训等等。
三、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提供贷款等方式来扶持农村产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同时,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以增强他们的竞争力。
四、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土地资源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部门需要合理安排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同时,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教育是农村贫困治理与帮扶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为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可以帮助他们突破贫困的限制,实现自我发展。
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各项设施,可以有效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七、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发展农村金融有助于解决农民资金周转难、融资难等问题。
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可以制定相应政策,简化农民贷款手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
八、加强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农村地区的卫生保健工作往往滞后于城市地区,政府需要加大投入,提升农村卫生保健水平。
精准扶贫的难点及对策
精准扶贫的难点及对策
一、精准扶贫的难点
(一)贫困群体的分布不均
贫困地区间距较大,很多贫困村落比较孤立,处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因此救济传递到贫困群体的手中有时非常困难。
(二)救济手段有限
精准扶贫必须要求政府对贫困群体有具体的扶持措施,但是政府财政
紧张,因此救济手段受限,缺乏投入,无法给贫困群体更多的支持。
(三)贫困户确定难
贫困群体分布分散,贫困户的特征多样,和一般家庭相比,他们的经
济条件复杂多变,因此精准把握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比较困难。
(四)政策实施难度大
政策的实施要求有充分的资金和物资投入,同时也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这对政府有比较大的挑战。
二、精准扶贫的对策
(一)数据收集
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机制,基于实际需求和贫困群体实际情况,重点
收集贫困地区的信息,全面了解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形成详尽的数据库。
(二)精准施策
建立多样化的精准施策,以满足贫困群体的不同需求,针对不同的贫困群体,采取更精准的帮扶方式,比如贫困家庭可以采取贷款、助学金、生活补助等措施。
(三)技术支持。
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虽然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及时解决。
本文将针对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不对称许多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并不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也不知道可以获得怎样的扶贫资金和项目。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交通不便,许多贫困户难以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扶贫政策。
二、资金分配不均在一些地方,由于扶贫资金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地区的扶贫工作缺乏有效的支持。
有的地方在资金使用上的浪费,导致资源的浪费,而一些真正需要扶贫的地方却得不到有效的支持。
三、扶贫项目不可持续一些地方在扶贫项目上追求速度和数量,导致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不强。
一旦扶贫项目结束,贫困户就面临再次陷入困境的风险。
四、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在一些地方,部分贫困群众形成“等靠要”的习惯,依赖政府救济,缺乏自我发展的意识。
这种被动的救济模式难以持续,也不利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亟需采取一些有效对策。
我们应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宣传和信息传递。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平台和宣传渠道,让贫困户了解到国家的扶贫政策和相关扶贫项目,帮助他们了解到自己有权利享受到国家的扶贫政策和项目的帮助。
我们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扶贫资金合理分配。
应当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地分配扶贫资金,确保每一个贫困地区都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支持,确保扶贫工作的公平和公正。
我们要重视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注重长期效益。
在实施扶贫项目的时候,要突出项目的可持续性,让项目能够带动当地群众的增收,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我们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帮扶方式,让贫困地区的群众能够树立起自力更生的信心和意识。
通过发展产业、提供就业机会等帮扶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能够找到长久的出路。
农村发展中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措施及效果评估
农村发展中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措施及效果评估一、背景概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贫困问题一直存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推出了较为全面的扶贫政策,其中,精准扶贫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二、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措施1.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在于精准,也就是要精准地识别贫困人口,对于不同的人口采取相应的扶贫政策。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精准脱贫工作手册》,推出了“一户一案一策”等细分的扶贫政策方案,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对“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农村五保”等救助对象进行逐一调查,建立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信息管理数据库。
2. 提升扶贫力度为适应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国家对扶贫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加快了扶贫项目的审批进程。
针对每个贫困户,制定了详细的扶贫计划,涉及到产业扶贫、转移就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多方面,以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的生活需要,同时积极引导他们脱贫致富。
3.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家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贫困地区的条件和硬件设施。
4. 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加强宣传,宣传政策,提高广大受众的扶贫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政府的扶贫政策的益处,进而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
三、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估经过多年的扶贫工作,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成效显著,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扶贫人数逐步减少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加码,扶贫人数逐步减少。
据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贫困人口已经降至551万。
2. 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发展当地经济、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等途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截至2019年底,标准化安全饮水全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7.5%,农村道路通客车率达99.4%,农村卫生室覆盖率超过97%。
同时,贫困户的饭菜质量、衣着、居住条件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精准扶贫的策略和成效
精准扶贫的策略和成效“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扶智,扶智先扶责。
”这是中国精准扶贫的核心理念,是全国各地在扶贫工作中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可以说,精准扶贫作为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和核心,已成为扶贫领域的一大亮点。
精准扶贫的策略\n精准扶贫的核心是因地制宜,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当地的扶贫政策,避免“包治百病”的状况,避免冲刺式扶贫和短期扶贫。
精准扶贫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打好“组合拳”,全面发力。
贫困不是单一的,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必须是多方面、综合性的。
全面收集、统计贫困人口信息,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满足他们的多层次需求和维护他们的尊严,实行因地制宜、常态化的扶贫措施。
第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贫困户和贫困程度,按照特定的规划和方向组织扶贫措施。
充分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第三,严格评估和监管。
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之处在于有一套完整的评估和监管机制,确保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景德镇的“精准扶贫”模式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该模式通过第三方调查、社会评估和评估数据反馈,及时纠正措施,保障准确、科学的扶贫方案。
第四,理性利用金融工具。
对于贫困地区,不光是扶贫资金,关键还是要优化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场所和贷款渠道。
可通过人群精确定位和贫困程度审核,精准发放贷款,有效提高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效率。
同时,国家提供的扶贫贷款也是一种有力的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精准扶贫的成效\n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各地的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精准扶贫为这些贫困地区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改善,有效地扭转了贫穷和落后的局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5年末,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为55.64万人,2018年脱贫攻坚战也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了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4个百分点。
西南沿边贫困山区精准扶贫模式选择
西南沿边贫困山区精准扶贫模式选择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并不断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
西南地区是中国的贫困集中地区之一,尤其是西南沿边贫困山区,由于地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因素,给当地居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困难。
如何设计出一种适合西南沿边贫困山区的精准扶贫模式,对于改善当地贫困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西南沿边贫困山区的特点出发,提出一种适合该地区的精准扶贫模式。
一、西南沿边贫困山区的特点1. 地理环境恶劣西南沿边贫困山区地势险峻,气候多雨,自然灾害频发,交通不便,致使农作物产量低下,居民生活水平低下。
2. 经济来源单一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但受限于生产条件和市场贸易等问题,农业产值较低,致使居民的收入来源单一。
3. 教育医疗资源匮乏受限于地理环境和政策因素,西南沿边贫困山区的教育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致使当地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相对较低。
4. 少数民族比例高西南沿边贫困山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文化比例高,传统生活方式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深远。
二、精准扶贫模式选择针对西南沿边贫困山区的特点,需要选择一种适合该地区的精准扶贫模式。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以下模式进行精准扶贫:1. 产业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是指通过培育当地资源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和增加收入,从而达到扶贫增收的目的。
在西南沿边贫困山区,可以选择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如果蔬种植、畜牧养殖等,通过政府补贴和技术支持,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开拓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可以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利用地方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资源,吸引游客,提高当地经济收入。
2. 就业扶贫模式就业扶贫是指通过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加,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到城镇,增加贫困地区居民的收入。
在西南沿边贫困山区,可以选择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加工制造等,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农村如何实现精准扶贫
农村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农村扶贫工作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精准扶贫则是提高扶贫效果、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要实现农村的精准扶贫,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
首先,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精准扶贫的基础。
以往的扶贫工作中,存在着贫困对象认定不准确的情况,导致扶贫资源分配不合理。
因此,要通过深入的调查和评估,建立科学的贫困识别机制。
可以组织专门的工作队,深入农村,逐户走访,了解农户的家庭收入、资产、劳动力状况、教育医疗支出等情况。
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民政、教育、医疗、社保等各部门的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和分析,确保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
对于识别出的贫困对象,要建立详细的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贫困家庭的信息,确保扶贫政策能够精准覆盖到真正需要的人群。
其次,要因地制宜制定扶贫策略。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差异较大。
因此,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扶贫方式,而要根据每个村、每个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扶贫方案。
对于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农业产业的地区,可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品种,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打造农家乐、民宿等,带动农民增收;对于劳动力丰富但就业机会少的地区,可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或者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再者,加强教育扶贫是实现农村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
同时,要完善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通过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农村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
农村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农村精准扶贫研究
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农村精准扶贫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差异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关乎着农村精准扶贫的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农村精准扶贫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区域差异的存在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一方面,东部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优势,拥有比较发达的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
而西部、中部地区则相对落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
另一方面,不同地区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也存在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差距。
二、区域差异造成的问题区域差异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许多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或选择大城市生活。
这种人口流失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
其次,区域差异还导致了农村贫困问题的加剧。
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民不断增加收入,而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民却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下。
三、精准扶贫的意义精准扶贫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解决农村区域差异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精准扶贫意味着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和政策。
这不仅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解决温饱问题,还可以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措施,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四、精确扶贫的实施精准扶贫需要建立科学的贫困识别体系。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程度,建立详细的贫困指标和评估标准,确保扶贫政策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为贫困地区提供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五、建设农村产业农村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农村区域差异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实现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引导农民转变产业结构,发展适应当地条件的农业和非农产业。
同时,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业意识,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农村精准扶贫政策研究
农村精准扶贫政策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逐渐减少,这离不开中国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
精准扶贫政策的出台,为农村贫困地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农村精准扶贫政策的研究。
一、背景和意义农村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居住地,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由于区域差异、教育资源不足等因素,扶贫工作难度较大。
因此,制定精准扶贫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政策的特点精准扶贫政策的特点之一是针对性强。
政府通过精确的贫困线划定,对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进行帮扶,真正实现了扶贫对象的准确定义。
其次,政策具有差异性。
根据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扶贫方案,确保帮助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
此外,政策还具有长期性,将帮扶工作延续到长期,确保贫困家庭渐渐走出困境。
三、有效性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得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帮扶,能够保证扶贫资源的集中,为贫困家庭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次,政策注重长期帮扶,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方式,帮助贫困家庭实现经济增长。
同时,政府与社会各界联动,形成良好的扶贫合作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四、政策面临的挑战尽管精准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贫困家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政府需要加强与基层的联系,确保政策能够及时惠及有需要的家庭。
其次,扶贫工作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关注,政府需要加大财力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以确保政策能够长期稳定地执行。
五、政策的创新为了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政府需要加大政策创新的力度。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加强对贫困家庭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进一步提高政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同时,政府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通过搭建公益平台吸引更多捐助和志愿者参与,共同推动农村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政府职责与责任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协调作用。
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与扶贫政策调整
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与扶贫政策调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
本文将分别从农村经济的现状、区域差异形成原因、农村经济扶贫政策的调整等方面展开回答。
一、农村经济的现状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农村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与城市已经逐渐接近。
同时,农村也出现了一些新兴产业和就业机会,不再是单纯的农业经济。
二、区域差异形成原因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禀赋差异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的。
一方面,由于政府资源倾向于城市发展,导致农村地区投资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资源禀赋有限,如土地面积狭小、水资源匮乏等,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
此外,由于农村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了商品流通不畅,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经济的差异化。
三、调整农村经济扶贫政策的必要性面对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调整农村经济扶贫政策势在必行。
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扶贫政策应更具针对性,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地区的问题。
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培育农村市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优化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
在调整农村经济扶贫政策时,应优化资金的流向,合理分配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确保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覆盖范围,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发展农村新兴产业,提升农村经济活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应该立足于发展农村新兴产业,提升农村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农村新兴产业涉及农村电商、农村旅游、农村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
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是我国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为了有效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精准扶贫工作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措施,并分析其对农村扶贫工作的作用和影响。
一、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识别贫困对象,确保帮助的对象精准、准确。
为此,我国采取了多种方法:1. 创新贫困线标准:这是精准扶贫的基础。
我国在2011年实施了新的农村贫困标准,并对标准进行了动态调整。
根据这一标准,贫困人口由过去的绝对贫困改为综合衡量的相对贫困。
2. 温饱与非温饱贫困线:根据家庭所得和生活水平,将农村贫困人口分为温饱和非温饱两个门槛,以更准确地确定贫困户。
3. 对象核查和排查:各级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贫困户进行核查和排查,确保贫困户真实可靠。
二、精准帮扶措施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1. 建立健全扶贫产业体系: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2. 提供扶贫政策和金融支持: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例如扶贫兴农贷款、贫困户分红、就业扶贫等,同时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为贫困户提供贷款和金融支持。
3. 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扶贫:根据贫困地区的特点,发展适应当地条件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并组织贫困户参与生产。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水电、通信、教育、医疗等,提高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5. 教育和医疗扶贫:通过提供教育补助、减免学杂费、建设医疗机构等方式,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改善贫困户的基本生活条件。
三、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监督机制为了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1. 完善扶贫项目的评估和考核体系:对各级政府的扶贫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监督。
2. 设立扶贫项目监督机构:各级政府设立扶贫项目监督机构,对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发展问题和现实难题。
中国政府长期致力于推进扶贫开发战略,不断探索扶贫开发模式,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如今仍有7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啃的“硬骨头”。
适应新常态,决胜“十三五”,打赢攻坚战,亟需锁定目标、因地制宜,推进创新精准扶贫新理论、新政策。
2015 年中科院通过竞标成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机构。
75 位专家组成的评估团队,深入基层、走访部委、集思广益,取得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圆满完成了中央委托的重大任务。
本专题“精准扶贫重大战略与政策研究”,精选了专家团队的多篇代表性文章,旨在展示扶贫领域研究新进展,探究深化扶贫开发新战略,引发精准扶贫前沿新思索,为中国精准扶贫乃至世界减贫发展事业做出新贡献。
该专题由刘彦随研究员、严庆研究员共同指导推进。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减贫事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目前中国仍有 7 017 万农村贫困人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文章深入剖析了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化基本特征,揭示了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规律,探明了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素,提出了科学推进精准扶贫的战略与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贫困人口规模大、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逐渐加大,是当前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基本特征,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致贫或返贫现象突出;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向我国中西部深石山区、高寒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集聚,具有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贫困区(片)等多级并存的组织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胡焕庸线”西北部、东南部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占 16.4%、83.6%;自然环境恶劣、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区域发展不均衡及前期扶贫开发政策精准性不够等,是中国农村持续贫困的主要症结。
如期实现 2020 年全面消除贫困,亟需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科学推进精准扶贫战略。
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和现实难题,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距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人口大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薄弱的农村经济社会基础,造成了农村贫困人口多、分布广的基本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坚持政府主导模式,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在实践中推进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体系,走出了一条世界瞩目的中国式扶贫开发之路,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制定的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2015 年报告》显示,1990—2015 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减少 10.64 亿,中国的贡献率超过 70% [1] 。
按照此前每人每天 1.25 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测算,1978—2014 年中国减贫人数累计超过 7 亿人。
若按中国贫困线标准测算,农村贫困人口从 1978 年的 2.5 亿减少至 2014年的 7 017 万,贫困发生率相应地从 30.7% 减少至 7.2% [2]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体制改革、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以及开发式扶贫和区域发展系列战略的实施,中国对缓解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农村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3] 。
然而,应充分认识到,长期影响农村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约束因素依然普遍存在,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制约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的体制矛盾与社会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4] ,在经济发展中暴露出的区域差异、城乡差距、阶层差别等不平衡、不协调、不合理的现象日益突出 [5] ,以农村空心化、主体老弱化、村庄空废化、环境污损化和连片贫困化为主要特征的“乡村病”问题日趋严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体制机制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研究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难题和战略问题指明了方向。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三期叠加”的重大转型期,依靠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快速城镇化模式,来解决农村人口就业和增收的路径阻力明显加大,沿用传统的扶贫开发政策和措施,实现改善民生、消除贫困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6,7] 。
2013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 25 号),提出了深化改革、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要求,指出精准扶贫是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至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5 年 12 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减贫与发展是反映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
如期实现中国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亟需锁定目标、认定方向、坚实前行,倒逼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创新。
本文着眼于实施精准扶贫重大政策的新形势、新要求,基于完成“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任务调查和研究,重点审视新时期农村贫困化的基本特征,揭示农村贫困化的地域分异特点,探讨研制精准扶贫的科学体系和减贫策略,为有序推进我国“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规划、战略决策、成效考核提供参考。
1 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化基本特征1.1 贫困人口规模大、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依据 2013 年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目前全国有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32 个贫困县、12.8 万个贫困村、近 3 000 万贫困户和 7 017 万贫困人口①。
在现有 7 017 万贫困人口中,因病、因灾、因学、因劳动力致贫的人数分别占 42%、20%、10% 和 8% ②。
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为深石山区、高寒区、生态脆弱区、灾害频发区和生态保护区,其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贫困代际传递明显 [7] 。
据统计分析,2014 年西藏、甘肃、新疆、贵州、云南等省区的贫困发生率均超过 10%,云、贵、川、桂、湘、豫等省区的贫困人口数量均超过了500 万 [2] 。
1.2 区域性整体贫困尚未根本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呈现区域性集中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战略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但区域性整体贫困尚未根本改变。
目前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包括 680 个贫困县,其中 440 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这些贫困县中仍有6.9 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83.5 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数 33 万个,占 39.6%。
“建档立卡”户中有 652 万户饮水困难、580 万户饮用水不安全 [7] 。
1.3 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当前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群体中孤寡妇幼、“光棍汉”、“五保户”比例偏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健康水平低下,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据统计分析,全国超过 70% 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没有集体经济,内生发展的动力不足③。
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致贫或返贫问题突出,因病致贫的比重超过 40%,致使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偏弱 [7] 。
在一些地方还滋生了“贫困有理有利”的思想观念和“等、靠、要”的不良风气,并具有代际传递的人文特征。
1.4 持久性贫困和暂时性贫困并存贫困通常可分为暂时性贫困和持久性贫困 [8,9] 。
随着反贫困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国农村持久性贫困有所缓解,但因农村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相对落后,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不完善 [10] ,农民抵御风险或不利冲击的能力弱,引发暂时性贫困的问题更为突出[11,12] 。
区域分布上,中国东北及中部地区暂时性贫困明显,而西部深石山区、生态脆弱区的灾害频发、土地退化严重,多数“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成为农村持久性贫困和亟需实施生态移民措施的区域 [13] 。
1.5 农村贫困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贫困老龄化是新时期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当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4 年底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 2.25 亿,占总人口的 15.5%,且农村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城市④。
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巧遇“未富先老”、养老资产不足、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现实问题。
新常态下的农民工返乡还滋生了“未老先养”的问题,致使农村贫困陷入老年贫困或“银发贫困”。
按世界银行每天 1 美元的贫困标准估算,2009 年全国农村贫困老年人口数量已超过1 400 万 [14] ,燕山-太行山片区的老年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 76.2% [15] 。
2 农村贫困化的地域分异特征2.1 农村贫困化地域类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呈现范围广且相对集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贫困区(片)等多级并存的组织结构和空间集聚分布格局(图 1)。
统计分析表明,2014 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数分别为 586 万、2 831 万和 3 600 万 [2] ,且以“胡焕庸线”沿线的山地丘陵区集中分布为主。
“胡焕庸线”的西北部、东南部贫困人口比重分别为 16.4%、83.6% ⑤。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总体上呈现出 3 种地域类型:(1)东部平原山丘环境及革命根据地孤岛型贫困区,包括东北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地区;冀鲁豫皖的黑龙港流域和鲁北冀东滨海地区及淮河中上游地区,主要集中在沂蒙山、大别山、井冈山、闽赣接壤山区等岛状分布的丘陵山区;(2)中部山地高原环境脆弱贫困带,包括胡焕庸线两侧,从中国东北延伸至西南、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呈带状分布的山地高原区;(3)西部沙漠、高寒山地环境恶劣贫困区,包括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的沙漠地区,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及云贵高原区。
2.2 农村贫困化区域制约因素中国 14 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发展,均面临类型多样、程度不等的区域性制约因素(表 1)。
由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历史进程、民族文化、经济区位等原因,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区、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少数民族集聚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呈现空间上的高度叠合 [16] 。
贫困人口分布多在深石山区、高寒区、高原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 [17] ,其中山区、丘陵地区、限制开发区多为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 [18-21] 。
据分析,14 个集中连片区的缓陡坡(坡度介于15°—25°)、陡坡(>25°)面积比例分别高达 20.8% 和 17.1% 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