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部分PPT..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一)左翼作家联盟(左联)
1. 1928年初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 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关于无产阶级文艺思潮的推广 2.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 立。 1936年春解散。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 自觉地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的,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 学运动的联系。 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讨 论。
大学语文
第二部分 文学作品赏析
第九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 现代:modem (1917-1949) 当代:contemporary (1949-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一、现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世界文化的催生和新文学对外来文化的择取。 2.自身历史孕育的结果,晚清以来文学变革的态势 启蒙 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强调用现代知识照亮人们的 头脑,用科学民主理性来启蒙。“立人”(“五四”运动称 为“人的运动”)。梁启超提出“新民”,新的是思想, “欲新一国民,必新一国之小说”。 李大钊《晨钟报》:由来新文明之诞生,必有新文艺为之先 声,而新文艺之勃兴,尤必赖有一二哲人,犯当世之不韪, 发挥其理想,振其自我之权威,为自我觉醒之绝叫,而后当 时有众之沉梦,赖以惊破。 文学是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要革新旧文化,就 必须革新旧文学。
(五)文学革命的功绩
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2.思潮涌入:把西方几千年的思潮在几年内全 部搬演一遍 3.社团蜂起: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 4.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5.创作实绩 1918年5月《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问世
三、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
三个特征: 1.“五四”所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 学主潮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政治化。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 论的传播与初步的运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此 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 3.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及其 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互相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 的文学创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四)80年代散文概述
80年代散文呈现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是对散文基本品格真实与真诚的追寻; 二是创作主体对散文本体意识的自觉,注重散 文的审美存在。 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是巴金的《随想录》。此 外,陈白尘的《云梦断忆》、杨绛的《干校六 记》、贾平凹的《爱的踪迹》、曹明华的《一 个女大学生的手记》等中青年作家的散文创作, 不乏高质量的作品。
以及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 捍卫,对人道主义与理想 主义的呼唤。
舒婷、北岛、顾城、 江河、杨炼、梁小斌、 芒克、多多、食指等 “朦胧诗派”主将的 名 字,将永远与20世纪 80年代的中国诗坛紧 联在一起。
1986年,“新生代”诗 歌“新生代”以绝对 反传统的姿态跃上诗 坛。
以韩东、于坚、王小龙、 车前子、蓝马、尚仲 敏等人为代表,在极 短时间内各自树立起 不同的旗帜。
《绝对信号》:以小剧场的新颖方式和独特的剧作结构、 舞台形象别具匠心而引起人们的广泛注目。剧作在形 式上打破了现实生活的逻辑,黑子、蜜蜂、小号的回 忆、现实与想象有机交织与穿插,现实时空和心理时 空交错叠加,在现代化的声光设施的帮助下,将人物 的内心世界、心理时空具像化于舞台上。
《野人》:表现了人类的迷惘和痛苦,是对人的全面 反思和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2.现实主义的争论。
讨论所涉及的作品有《班主任》(1977年)、《伤痕》、 《失去的爱情》(1978年)、《乔厂长上任记》、《我 该怎么办》(1979年)、《在社会档案里》(1979年)、 《女贼》、《爱,是不能忘记的》、《人啊,人》、 《夏》、《人到中年》、《公开的情书》和“朦胧诗” 等。
(三)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当代文学史》课件
04
当代文学代表人物研究
余华
总结词
先锋派代表,作品以冷酷、客观著称
详细描述
余华是当代文学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 品以冷酷、客观的叙述风格著称,善于通过 描绘普通人的生活来反映社会的现实和人性 的复杂。他的代表作《活着》、《许三观卖 血记》等,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 洞察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VS
详细描述
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欧 洲,它对现代主义进行反思和质疑,强调 多元、开放和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品 通常采用戏仿、拼贴、反叙述等手法,消 解传统意义和价值,呈现出一个多元、相 对的世界。后现代主义文学关注个体经验 和微观视角,反映后工业化和消费社会的 特点。
03
当代文学作品分析
难曲折的道路。
《白鹿原》
总结词:民族史诗
详细描述:《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民族史诗。小说以陕西 关中地区的白鹿原为背景,通过讲述白鹿原上的家族恩怨和历史变迁,展现了中 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人文精神。
《活着》
总结词:人生哲理
详细描述:《活着》是余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人生哲理小说。小说以福贵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通过讲述他的人生起伏 和生死离别,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
当代文学史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 桥梁,传承了人类文明和文化遗 产,同时也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 文化财富。
社会反映
当代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和 时代变迁,是理解和研究一个时 期历史的重要依据。
艺术价值
当代文学在艺术上不断创新和发 展,为世界文学的繁荣和多样性 做出了贡献。
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
传播方式的变革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文学作品能够更快速、更广泛地传播,扩大读 者群体。
《中国当代文学史》ppt课件
b.以政治运动方式介入文艺的思想 斗争,将文艺问题强调成一场政治斗争, 给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和文学创作带来了深 远的消极影响。(↓)
△社论的要点有——
武训传》狂热地宣扬封建文化,歌颂了不应歌 颂的行为;
b.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反衬投降办学的 胜利,污蔑了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了中国历 史、污蔑了了中国民族。
中国当代文学史
绪论
一、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新文学的当代部分,有 的被称为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当代部分。
一般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
定义一:首先是指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 其次 是指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 它 限定在“中国大陆”这一范畴中,台湾、香港、澳 门地区的文学不包括其间。(北大,洪子诚)
背景: ①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文学艺术内部的变革 a.作家文艺队伍发生大的变化,出现了作家、作家群的大规模更替和位置上的转移;
◇一部分作家文学写作的“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如沈从文、朱光潜、废名、萧乾、 师陀、李健吾、穆旦、郑敏;
◇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新的文学规范的距离和冲突,或放弃继续 写作的努力,或呼应“时代”的号召,适应、追赶形势;现代作家至此存在着广泛的自我 反省行为。之交,
例如最早索隐派代表人物、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
培写了《石头记索隐》,认为它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 它是扶汉排满的。“红”字影射“朱”字,即朱元璋,
朱者明也、汉也,《红楼梦》中女子都是指汉人,男子
都是指满人,并把贾宝玉影射康熙原太子胤 ,林黛玉 影射当时著名诗人朱彝尊,把《红楼梦》所描写的人物
人民大2024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PPT第四章 郭沫若:诗剧合一的浪漫主义精神
16
郭沫若历史剧与众不同的一个特色是通过历史人物来表达 现实主题,表达各种思 想,因此每个人物形象都很鲜明,每个 人物独立性都很强。
《屈原》成功地塑造了一系 列不同的人物形象,如屈原、 婵娟、郑袖、宋玉等,其中屈原的形象寄托着作家的理 想,鲜 明生动,满怀激情,感人至深。郭沫若没有将笔墨过多地用于 描写屈原的悲痛、 绝望,而是强调了他的斗争精神,赋予他雷 电般的性格。虽然屈原形象也并不是完美 无缺的,他无法摆脱 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可贵的是,郭沫若在创作历史剧时,尽 管 将屈原作为一个理想化的人物来刻画,倾注了强烈的理想色 彩,但他还是有意识地注 意到史实的客观性,将屈原所固有的 各种局限性也揭示出来。如剧中对屈原虽凛然难 犯却屈从王权 的描写,就将屈原性格中恪守封建忠义伦理的一面展示给读者 和观众。
12
《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在一天之内分两次写成的,诗里倾 泻式的感情和急湍似的旋 律,充分地体现了诗人在创作上狂飙 突进的精神特质,即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 精神,充满了 对黑暗旧社会的深恶痛绝、势不两立和反抗现实的强烈精神。 诗中借凤 凰 “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体现出诗 人否定旧我、诅咒旧世界、追 求新生的精神。现实世界已经变 得陈旧腐朽,梧桐已经枯槁,醴泉已经消歇。四周 “冷酷如铁” 、“黑暗如漆”、“腥秽如血”,成了 “脓血污秽着的屠场”、 “群 魔跳梁着的 地狱”。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一切都变得陈腐,失 去了生机,凤凰也失去了年轻时的 “新鲜”、“甘美”、“光华”和 “欢爱”。为了寻求新生,他们集香木自焚。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 PPT
孙伏园、川岛等组成了语丝社。 其它文学社团:未名社、莽原社、浅
草社、沉钟社、湖畔诗社等。 返回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 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 文学社团,也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影 响最大的文学团体。
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 沈雁冰、叶圣陶、孙伏园、许地山 等12人,会员包括先后参加的朱自 清、冰心、庐隐、老舍等著名作家。
“学衡派” :以吴宓为代表的一些欧美留学生, 鼓吹要”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攻击新文化运动, 反对言文合一。
“甲寅派”:代表人物章士钊,在《评新文化运动》 等文中非难白话,赞美文言,提倡读经,攻击新文 化运动。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的成员们撰文驳斥复 古派,予以沉重的打击,其中尤以鲁迅的杂文为最。
郭沫若《牧羊哀话》表达了反帝情绪,《漂流三 部曲》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的苦闷, 诉说了他们经济和爱情的苦痛,对旧的社会制度 表示了强烈的愤怒。
张资平的小说多以知识分子的恋爱生活为题材, 早期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梅岭之春》 等描写下层妇女的痛苦。后期的《冲积期化石》 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祝福》
祥 林 嫂
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他的散文诗 意浓郁,文情并茂, 《背影》、《荷塘月色》 是最负盛名的佳作。
大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诗歌)给学生PPT课件
叙事立场变化:从共同社会理想转向个人叙事 立场。
写作方式转变:文学叙事转向更贴近生活本身 的个人写作方式,出现"新生代"作家。
-
8
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专题
一、小说的主要特点
以叙述为主,表现人物、反映社会生活。
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微篇 手法: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 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具虚构性、典型性。 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9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小说
1.五四:写实与抒情 2.中叶:战争硝烟中的心路历程 3.末叶:从写实到虚构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 寻根小说 先锋小说 新写实小说
-
10
三、作家作品选讲 1.鲁迅《孤独者》(现代小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 1925年10月写《孤独者》 选自小说集《彷徨》
(1)体现荒诞离奇的情节“美”
作者描写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是为了 展现一种情节的 “错位”之美,一个充 满世俗味和人情味的“美”的世界。
-
23
①常规是庙住和尚,庵住尼姑,但“荸 荠庵”却住着和尚。
②按戒律和尚不杀生,而这里的和尚 “年下也杀猪”,并且“杀猪就在大殿 上”。
③戒律要求不邪淫,而这里的和尚不仅 准备将来还俗娶亲,就是在庙里也可以 有老婆。
-
18
1961年到北京京剧团工作 1963年出第二部小说集《羊舍的夜晚》 1963年后参加样板戏创作 1979年重返文坛,作品源源不断 1997年病逝。
-
19
代表作品:
《大淖记事》(nào):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 小说奖。
《故里三陈》、《受戒》、《异秉》 小说多写童年、故乡 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 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学概述.ppt.Convertor
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学概述一、中国当代文学:大陆、台湾、港澳三度空间的本土化文学(一)中国现代文学:实现了对传统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变革与超越。
(二)中国当代文学:形成了大陆与台港澳地区分流甚至对峙的局面。
1、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差异:面貌不同;2、传统文化内涵的共性与特征:最终走向交流、整合。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一)最直接、最主要的源流我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解放区新文学。
五四新文学的主要任务是彻底反帝反封建。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觉与工农兵相结合。
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当代文学延续和发展了此方针;是1942年以来新文学的继续和深化。
(二)间接联系1、中国当代文学与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学有着密切联系。
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文学中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追求自由平等、敢于斗争等思想内容,并借鉴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卓越成就。
2、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也有着密切联系。
尤其是新时期文学,对世界现当代文学的广泛借鉴和转益多师。
三、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任务(一)性质中国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
(二)任务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宗旨。
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影响了当代文学宗旨的实现。
1980年,党中央决定停止使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明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使当代文学的任务更为确切。
四、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的分期和发展概况(一)十七年文学(1949—1966)1、文艺路线基本正确,文艺工作成绩显著。
2、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如《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红岩》、《红日》、《保卫延安》、《百合花》等,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比较成熟;3、塑造了一批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如朱老忠、许云峰、林道静、梁三老汉等。
4、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选讲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
• 按照政治、经济和文化(文学)形态相对应的观 点,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的“整个性质”已转变 为“社会主义”的,文学也必然发生“根本性质” 上的变化,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之后, 将必然地出现一种新的性质的文学形态。 • 既然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学,而它们的 关系又呈现为上升的生成过程,那么,笼统地用 “新文学”加以涵盖,可能会导致文学的各自的 “性质”不能凸现,削弱文学发展的目的性表达 的后果。这样,在50年代前期的几部文学史仍然 采用“新文学”的称谓之后,到50年代后期开始, “新文学”的使用已大大减少,并开始出现了以 “现代文学”加以取代的趋向。
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发展概况
• 第二阶段:1978年--1989年 ,文学的真正“复苏” 是以这一年8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的。 1979年1 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 会的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不要横加干涉” 的意见,并且承认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 动,紧接着,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含义比 较宽泛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的总方针,来取代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上的讲话》中强调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 “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
中国当代文学的开放特质
• 开放性,中国当代文学并不是一个形态完 整的封闭型学科,无论是“五四”以来的 新文学,还是1949年以来的当代文学,时 间上都缺乏明确的下限界定,也就是说, 我们今天并没有让这门学科完全脱离现实 环境的影响,把它放在实验室里作远距离 的超然的观察,对于这门学科的考察和研 究,始终受到现实环境的制约;
学习中国当代文学的层次
• 中国士大夫的传统随着20世纪新的世界格局的形 成而自崩,原来单一价值体系的士大夫庙堂政治 文化向多元价值体系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民间文化 转移,知识分子在民间建立起各自的专业岗位, 以确立新的价值立场和精神传统。中国20世纪文 学史的研究和总结,也同样包含了这样的意义和 价值取向,它既融化在具体作家的复杂命运和作 品的美学精神之中,又是抽象地体现在现代知识 分子的继往开来的精神传统之中,在学习的过程 中,我们需要慢慢地摸索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ppt
第一节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1898年前后,中国的 历史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在民族存亡的大 背景上,中国文学开始了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的现代化努力。
-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 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发生于1917年 的文学革命,既是清末民初文学现代化的 历史准备的必然,也是外来文学思潮影响 的结果(域外小说的大量翻译)。
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而彻底的 文学革新运动,带来了文学观念、内容、形 式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
-
◆在文学观念上 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 种种传统的文学观念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 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的积 极的文学思想,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 向。
◆在文学内容上 体现着现代的民主主义、人道 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洋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
-
第四节 20年代文学论争
◆20年代的文学论争主要体现在新文学 的意识、语言与封建的旧的文学传统之 间的分歧与斗争:
◇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封建卫道者的论争 ◇与“学衡派”的论争 ◇与“甲寅派”的论争 ◆新文学阵营在与各种复古思潮进行斗 争的同时,自身也在发生着分化和斗争。
-
第五节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文学革命开始后,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批判旧文学 ◇一是探索如何建设新文学 对于怎样建设新诗、新小说、新戏剧,文学 革命的先驱们也进行了探讨。
-
文学革命的重大实绩:
◆ 白话文全面推广。 ◆ 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 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 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 ◆ 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 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最主要 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ppt课件
2024/4/3
中国现当代文学(2)
11
• 第三,中国当代文学是随着新中 国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的。
虽然它在50、60年代向这个传统中灌注了过 多的政治内容,也曾经出现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 元独尊的偏向和并不十分成功的“两结合”的尝试, 甚至在“文革”中将这一传统变成了一种僵硬的政 治模式。但是,“文革”结束以后的新时期文学却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再一次使这 一传统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在不断地融合异质艺 术因素的过程中,使这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 当代文学与中国新文学的整体 的历史联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称为 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正是从文学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方面, 说明了当代文学与作为中国新文学 主流的革命文学的历史具有本质上 的一致性。但除此以外,当代文学 还有其他各种表现形式。这些表现 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2024/4/3
中国现当代文学(2)
22
1、文学现代性追求的深化。
中国文学自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完成了从 古典向现代的转变之后,从内容到形式的现代 化一直是新文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当代文学是 中国新文学这个统一的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 发展阶段。
在50、60年代步履维艰,在“文革”中甚 至处于一种完全中止的状态,但经过“文革” 后的“拨乱反正”,80年代以来,它又复归于 正常发展轨道,而且表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度, 也进一步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当代文学正以前 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它必将实现中国新文 学所确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的历史目标。
中国当代文学 ppt课件
❖ 这时期散文的特征和名作
❖ 特征:1957年、1958年是革命回忆录的写作热潮;50年 代末到60年代初是游记、抒情散文、杂文的创作热;60年 代中期是报告文学的勃兴,1961年被称为“散文年”。
❖ 名家名作:“散文三大家”作品;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 洞》冰心《樱花赞》巴金《从镰仓带回的照片》方纪《挥 手之间》吴伯萧《记一辆纺车》;游记:李健吾《雨中登 泰山》剪伯赞《内蒙访古》宗璞《西湖漫笔》;报告文学: 魏钢焰《红桃是怎么开的?》徐迟《祁连山下》黄宗英 《小丫(一)散文的第一个时期
兴盛的原因:①人民政权的建立,抗美援朝的胜利,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批英雄人物的出现。②阶 级斗争思维定势的摇动(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提出) 和“双百”方针的提出、实施。
ppt课件
4
❖ (2)这一时期散文的特征及代表作
①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报告文学成为第一声春雷。 作家专集有: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巴金《生活在英 雄们的中间》 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集体合集有:《朝鲜通讯报告选》(1、2、3辑) 《志愿 军一日》 《志愿军英雄传》 ②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沸腾生活和祖国变化。 柳青《王家斌》 秦兆阳《老羊工》《散文特写选》《散文 小品选》《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集》等。 ③讴歌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英雄黄继光献身的一刻》中的黄继光 《为了整体,为了 胜利》中的邱少云 《罗盛教》中的罗盛教 《第二次考试》 中的女青年
❖ 从《香山红叶》开始他由通讯特写走向抒
情散文。《荔枝蜜》、《茶花赋》、《雪
浪花》等皆为他这种“诗意散文”的代表
作。
"文化大革命"中,杨朔遭到残酷折磨,于
1968年8月3日含冤去世,终年58岁。
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 PPT
二、中国文学的分期 古代(古典)文学: 清朝末期以前的文学(1840年前)。 近代文学: 1840年——1917年的文学,古典文学向现 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现代文学: 1917年——1949年创作的文学。
二、中国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 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以后的文学。
现当代文学: 现代、当代文学的合称。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在80年代后期提 出,将近代、现代、当代文学整合,以揭示中 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第五届(2000年,四部)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1、2)王旭峰
第六届(2005年,五部) : 《张居正》熊召正 《无字》张洁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英雄时代》柳建伟 《东藏记》宗璞
第七届(2008年,四部): 《秦腔》贾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暗算》麦家 《湖光山色》周大新
三、中国现代文学概况 1、内容思想 2、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三、中国现代文学概况 1、内容思想 2、创作方法 3、代表作家
鲁迅
沈从文
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曹禺、闻一多、丁玲、赵树理 戴望舒、萧红、艾芜 艾青、路翎、穆旦
张爱玲
徐志摩
钱钟书
三、中国现代文学概况 1、内容思想 2、创作方法 3、代表作家 4、主要作品
六、当代文学的特点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七年文学的特点
2、十年文革时期文学的特点 3、新时期文学的特点
(1)、文学与政治关系更趋于科学和合理,文学 观念得到空前的解放和拓展。 (2)、文学从单一狭窄的格局中解放出来,题材 范围扩大,艺术表现多元化。 (3)、出现一批思想成熟、目光敏锐、富于探索 精神的作家。 (4)、受外来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二 • Xiang Ming忍不住提出了下列问题: 鸡蛋黄究竟会诱发心脏病还是有益健康? 过去了的时光能不能重新倒流?新的形态 与旧的形态哪个更易朽速朽?大学文凭多 了是说明教育事业前进、人们的文化素质 提高了还是相反?一个人说得最多的话是 否便是喜欢说最想说的话?吸烟与吃名贵
• 中药与看连续电视剧哪一样更催人早死? 骂倒别人是不是就证明自己聪明?有人说 他走得过快有人说过慢能不能证明他走得 不快不慢正合适?会说英语的人究竟是不 是一定找到洋配偶然后把小舅子也接出去? 个体、集体、全民哪个更积极主动?高谈 阔论的人有几个人不是骗子?四合院与摩 天大楼哪一个更现代化?区分离休与
自由联想之二: 听德语歌——这不就是法兰克福的孩子们 吗? ——不。那不是法兰克福。那是西北高原的 故乡——不,那不是西北高原。那是解放前的北 平——不,那不是逝去了的,遥远的北平。那是 解放了的,飘扬着五星红旗的首都。
3、《来劲》
语言的狂欢——悖反的语言与悖反的现实
• 例一
您可以将我们的小说的主人公叫做向明,或者项铭、 响鸣、香茗、乡名、湘冥祥命或者向明向铭向鸣向茗向名 向冥向命……以此类推。三天以前,也就是五天以前一年 以前两个月以后,他也就是她它得了颈椎病也就是脊椎病、 龋齿病、拉痢疾、白癜风、乳腺癌也就是身体健康益寿延 年什么病也没有。十一月四十二号也就是十四月十一二号 突发旋转性晕眩,然后照了片子做了B超脑电流图脑血流 图确诊。然后挂不上号找不着熟人也就没看病也就不晕了 也就打球了游泳了喝酒了做报告了看电视连续剧了也就根 本没有什么颈椎病干脆说就是没有颈椎了。亲友们同事们 对立面们都说都什么也没说你这么年轻你这么大岁数你这 么结实你这么衰弱哪能会有哪能没有病去!说得他她它哈 哈大笑呜呜大哭哼哼嗯嗯默不做声。
三、十年文革的小说创作
• (一)公开写作 《金光大道》(浩然)。 • (二)潜在写作 • 1、现代启蒙色彩 • 《第二次握手》(张扬):“一个人的一生应该 只有一次爱情,也只能有一次爱情。” • 《公开的情书》(靳凡)、《波动》(赵振开)、 《晚霞消失的时候》(礼平)。 • 2、传奇娱乐色彩 《梅花党》、《一只绣花鞋》。
第一章 第一次文代会
• 要点:时间、地点、机构(中华全国文学 艺术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 会)、人物、文艺方针(毛泽东文艺思 想)、意义(标志)
毛泽东
• “同志们,今天我来欢迎你们。你们开的这 样的大会是很好的大会,是革命需要的大 会,是全国人民所希望的大会。因为你们 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人,你们是人民的文学 家,人民的艺术家,或者是人民的文学艺 术工作的组织者。你们对于革命有好处, 对于人民有好处。因为人民需要你们,我 们就有理由欢迎你们。再讲一声,我们欢 迎你们。”
第二节 六十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
• • • • • • • • • • 一、背景(略)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二、指导文献 新侨会议(1961.06) 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 会议上的讲话》 的“艺术民主”和“艺术规律”问题。 三、影响 1、理论 (1)“写中间人物”论(邵荃麟) (2)“现实主义深化”
中国当代文学
一、当代文学的命名 二、当代文学的流变 三、当代文学的分期
第一编 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第一章 文学运动与思潮演进图式
• • • • • • • • • • • • • • • • 时间维度:40年代末→50年代初→50年代中→50年代末 ↓ ↓ ↓ ↓ ↓ 政治运动:建 国 → 思想改造→经济建设→反右扩大化 经济大跃进 ↓ ↓ ↓ ↓ ↓ 文艺运动:文代会 →文艺批判 →双百方针→ 左倾思潮 时间维度:60年代初 ——60年代中至70年代中 ↓ ↓ 政治运动:经济调整 —— 十年文革 ↓ ↓ 文艺运动:文艺调整 —— 极左思潮 时间维度: 70年代末 → 80年代初中 → 90年代初 ↓ ↓ ↓ ↓ 政治经济:思想解放运动 → 改革开放 → 市场经济 ↓ ↓ ↓ ↓ 文艺运动:第四次文代会 → 重写文学史 →人文精神讨论
二、长篇小说创作的两个高潮
• (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长篇小说 • 《青春之歌》(杨沫)、《红旗谱》(梁斌)、 《创业史》(柳青)、《保卫延安》(杜鹏程)、 《红日》(吴强)、《林海雪原》(曲波)、《红 岩》(罗广斌、杨益言)、《三家巷》(欧阳 山)。 • (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长篇小说 • 《平凡的世界》(路遥)、《古船》(张炜)、 《务虚笔记》(史铁生)、《九月寓言》(张 炜)、《废都》(贾平凹)、《白鹿原》(陈忠 实)、《心灵史》(张承志)、《马桥词典》 (韩少功)。
第二章 王蒙的短篇小说
一、生平与创作概况
1、生平 1934年生,河北南皮县人。18岁入党,19501957年北京三区团委副书记,国营七三八厂团委 副书记。1957——1962年被打成右派,北京郊区 劳动改造。1962年2月——1963年12月,北京师 范学院中文教员。1963年12月——1979年6月新 疆文联与伊宁县。1979年6月回北京,《人民文 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长。 • 2、创作 《小豆儿》(处女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成名作);《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 《春之声》(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第三节
文学商品化与人文精神的讨论
•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 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 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市场经济负面作 用(文学的商品化、世俗化、边缘化) • 2、发起人与时间: 王晓明等。 • 王晓明等五位学者:《旷野上的废墟—— 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危机》 • 4、内容:理想、信仰、价值、终极关怀、
• 族文化传统?寂寞与红火哪个更富有进取 色彩?水和酒哪个更浓?艺术与金钱哪个 更美?向明与祥命哪个更象我自己?公园 与监狱哪里更适合气功入定?假遗老与假 洋鬼子哪个更是国粹土特产?洋河大曲低 度新产品里是否掺了水?人醒了是否就意 味着不做梦?是不是所有的外宾都在可能 邀请你出访?急步迅跑是不是因为背后有
• 疯狗追?把小说改成电影脚本到底算改编 还是算编剧?是工作的人收入多还是不工 作的人收入多?是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是美 的所有的科学家都科学?是不是装在纸套 里的筷子一定比摆在桌面上的筷子干净? 为什么喝汤一定不能踢哩秃噜,为什么中 国人要服从欧洲的礼节,吃东西而不叭卿 叭卿地响还有什么滋味?抽水马桶一定比 夜壶先进吗?
第三章 文艺思想的解放 第一节 “双百”方针及其影响
• 一、“双百”方针的颁布(1956年5月2日) 二、内涵 •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 三、文学理论的活跃(钱谷融《论“文学 是人学”》) • 四、文学创作的繁荣(邓友梅《在悬崖 上》;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作品二
• • • • • 《歌成海洋诗成山》 跃进歌声飞满天 歌成海洋诗成山 李白斗酒诗百篇 农民只需半杆烟
作品三
• • • • • 《妹挑担子紧紧追》 情哥挑堤快如飞 妹挑担子紧紧追 就是飞进白云里 也要拼命赶上你
第三节 十年“文革”的极左文艺思 潮
• 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海瑞罢官》批 判) • 二、《林彪委托江青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 者座谈会纪要》 • 三、“三突出”的极左文艺理论 • 根本任务论: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 • 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 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 三陪衬:反面人物陪衬正面人物,正面人 物陪衬英雄人物,英雄人物陪衬主要英雄 人物。
第四章 新时期文学思潮
• 第一节 八十年代初中期的人道主义讨论 • 第二节 八十年代末“重写文学史”(1988 年) • 1、发起人与时间:王晓明、陈思和等。 • 1988年,《上海文论》开辟了一个由陈思 和、王晓明主持的“重写文学史”的专栏。 • 2、批评对象:政治性评判标准 • 3、重写的标准与新的发现:审美与整体 4、影响:排座次经久不衰
第二编 中国当代小说创作 第一章 概 述
• 一、小说创作潮流演进 • 二、长篇小说创作的两次高潮 • 三、十年文革的公开写作与潜在写作
一、小说创作潮流演进
• (一)五、六十年代的非主流小说 • 《洼地上的“战役”》(路翎)、《红豆》 (宗璞)、《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 蒙)、《我们夫妇之间》(萧也牧)、 《百合花》(茹志鹃)、《赖大嫂》(西 戎)、《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 • (二)新时期小说创作潮流 • 伤痕——反思——寻根——先锋——新写 实主义——新历史主义。 • 另外有改革文学、知青文学。
第四节 第四次文代会
• • • • • 1、四五运动(1976年4月5日);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会议的召开(1979.10.30-11.16)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 表大会上的祝辞》 • (1)中心任务:四个现代化 • (2)根本道路:“在人民生活中汲取素材、 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 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 • (3)文艺规律,写什么和怎么写在实践中
• 出差与旅游哪个更费钱?向前走一百步向 后走一百步是否就是回到了原处?患肠炎 的人是否犯有浪费食物罪?病人住院与出 院究竟是否与病情有关?诗人弄不懂的诗、 画家弄不懂的画、钢琴家弄不懂的钢琴曲 是否非诗人非画家非钢琴家就一定更加不 懂?我爱你与我恨你究竟哪个更表现了爱 情?外汇兑换券与人民币哪个更体现了民
意识流是心理学术语,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 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创造,指人的意识 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 意识流手法的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 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 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 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
• 《春之声》的自由联想
岳之峰 情节: 上车————下车 自由联想之一: 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泉水叮咚响》— —三角形瓷板——抽象派音乐——扬子荣咏叹 调——京剧锣鼓的噪音